培智生活课教案范文第1篇
用
生
活
教
案
第一单元:我会整理仪表 第1课 梳头梳头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梳头是一种卫生习惯。 2.知道人为什么要梳头。
二、教学重点:
养成每天梳头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
养成每天梳头的习惯。
四、教学用具准备:图片、梳子。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学一学:
(一)引导与讲述 1.引出课题:
同学们,每天气床后要做哪些事情呢? 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一说,注意语句的连贯性) 2.人为什么要梳头呢? 讲一讲
梳头是一种卫生习惯;
梳头能使人看起来整洁、有精神; 还能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
3.男女同学,每天都要养成早晨起床后梳头的习惯。
二、做一做:
梳头比赛
1. 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梳头比赛;
2. 男生、女生分别进行比赛,看谁梳头的方法有正确,梳头又好。
3. 进行点评和奖励。
三、总结:
(1)梳头是一种卫生习惯;
(2) 梳头能使人看起来整洁、有精神; (3) 还能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
所以在今后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要每天养成梳头的习惯。
第2课 洗发与理发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怎样保持头发的清洁; 2.学会怎样洗发; 3.男同学知道经常理发。
二、教学重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教学用具准备:图片、脸盆、洗发水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学一学:
(一)引导与讲述
1.引出课题:
你大约多长时间洗一次头?男同学多长时间理一次发? 说一说(引导学生说一说,注意语句的连贯性) 2.怎样洗头发呢? 讲一讲 将头发浸湿 涂上洗头液 揉搓头发,按摩头皮 用清水洗净后擦干
3.男女同学,每天都要养成早晨起床后梳头的习惯。 做一做:
学着用正确的方法洗头: 1. 老师进行指导、师范;
2. 让学生自己进行模拟练习;
3. 实践进行操作练习,让学生一对一进行洗发。 4.进行点评和奖励。 总结:
正确的洗发方法要经过基本的四个步骤: (1)将头发浸湿;
(2)涂上洗头液;
(3)揉搓头发,按摩头皮;
(4)用清水洗净后擦干。
所以在今后同学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用正确的方法为自己洗发。
第二单元 职业服饰 第3课 一般职业服饰
活动目标
1、引导认识、了解警服、医生等工作服。
2、了解职业服装的特点、用途,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职业和物品的连接游戏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话题
教师:今天你穿了什么样的衣服?感受怎么样? (请学生互相交流。)
2、为什么要穿衣服?
教师小结:衣服不仅可以保暖,穿了漂亮,它还有一个很大的本领,衣服会“说话”,
你看见有人穿了一件衣服,就知道他是做什么工作。
3、观察、了解不同职业服装。
(1)观察警察叔叔的服装,看看和一般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 (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2)观察、发现医生工作服的特点。
4、通过图片观察周围人们的工作服装。
厨师,教师,警察,军人,消防员,运动员,飞行员等。
5、趣味练习
看一看这些职业并把和职业相关的物品连接起来。
第4课 特殊职业服饰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特殊的服饰。
2.记忆步感受颜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3.体验扮演角色进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特殊服饰的图片(军装、警服等)活动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 服饰导入。
出示:军装、警服等各种特殊服饰,提问:这些是谁穿的服饰? 小结:有些行业需要特殊的服饰。
二、 指导完成操作材料。
引导观看操作材料《他们是谁?》中的图片,提问:他们是谁?穿制服的是谁?分别做什么工作?
请根据要求,找出穿制服的人,并与小组说一说,穿制服的人是做什么工作的。
三、 欣赏特殊服饰。
欣赏穿特殊服饰的图片。
提问:这些人为什么要穿这种衣服?
小结:不同职业的人穿的衣服是不同的,他们穿的衣服一是职业的象征;是为了更方便地为 人民服务。解放军叔叔穿绿色的军装或迷彩服,是为了跟树林的颜色接近,在战斗的时候更好的隐蔽自已。医院需要洁净的坏境,医生穿大白褂、浅蓝色或浅粉的服装,
是为了 及时发现污染物,使行医的环境更整洁。交通警察叔叔穿上黄白相间的反光背心,是为了让司机能看得到他,以免被车撞到。
四、 扮演游戏。
鼓励学生穿上特殊服饰扮演角色或进行模特儿表演。
第三单元:家用电器 第5课 电冰箱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冰箱的种类和用途。 2.知道电冰箱的正确使用方法。 3.教育学生安全用电。
二、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电冰箱
三、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电冰箱
四、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实物观察电冰箱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学一学:
(一)引导与讲述
1.引出课题:
你了解电冰箱吗?怎样正确使用电冰箱? 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一说,注意语句的连贯性) 2.教师介绍电冰箱:
(1)种类:电冰箱有许多种,当门冰箱、双门冰箱等等。
(2)作用:储存食物和保鲜的作用。
(3)使用:摆放东西有条理、摆放整齐,取用食物要及时关门,注意安全。
二、做一做:
3.实际操作:在冰箱里摆放食物。 (1)老师进行指导、示范;
(2) 让学生自己进行模拟练习;
(3)实践进行操作练习,让学生一个一个进行实践操作练习。 (4)进行点评和奖励。
三、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了解、认识了电冰箱,知道了电冰箱有很多种类和作用,下面我们进行本节课的总结:
(1) 种类:电冰箱有许多种,当门冰箱、双门冰箱等等。(2) 作用:储存食物和保鲜的作用。
(3) 使用:摆放东西有条理、摆放整齐,取用食物要及时关门,注意安全。
第6课洗衣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洗衣机的种类、用途。 2.知道洗衣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理自立。
二、教学重点:学习洗衣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习洗衣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用具准备:图片、洗衣机、洗衣粉、脏的衣物。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学一学:
(一)引导认识与讲述
1.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图上是什么?你知道怎么样使用洗衣机吗? 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一说,注意语句的连贯性) 2.教师讲解洗衣机的使用:
洗衣机的安放:放在干燥安放通风处,放置平稳,电源插座不要靠近水源,以免发生危险,排水管放在下水道口。
4. 全自动洗衣机的操作过程:
(1)仔细检查待洗衣的口袋,取出金属等坚硬物体。 (2)将衣服放入洗衣桶,加入适量洗衣粉。 (3)设置洗涤方式,开始洗涤。
(4)听到蜂鸣器叫声,将衣服取出晾晒好收拾起来放好。 做一做:
3.实际操作:
(1) 老师进行指导、示范;
(2)指导学生按步骤正确使用洗衣机;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理自立,注意安全防止触电及受伤。 (4)进行点评。 总结:
通过几节课的学习和训练,我们学习了解了洗衣机的各种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正确安全的使用洗衣机,为自己、为家人洗一些衣物。
第四单元:饭前餐后 第7课 布置餐桌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吃饭前要做哪些? 2.学习正确布置餐桌。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帮助家长做家务。
二、教学重点:正确布置餐桌。
三、教学难点:正确布置餐桌。
四、教学用具准备:图片、桌椅、碗筷。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学一学:
(一)引导与讲述
1.教师提问,引出课题: 每天吃饭前我们要做哪些事情呢? 说一说
(请学生说一说父母是怎样做的?你又是怎样做的?)2.吃饭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1)教师讲解: 擦桌子、摆椅子 洗手、放碗筷 端菜、盛饭 做一做:
教师指导学生做一做 1.实际操作:
(2) 老师进行指导、示范;
(2)指导学生按步骤正确操作摆放碗筷;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理自立,帮助父母多做一些家务。 (4)进行点评。 总结:
通过几节课的学习和训练,我们学习了正确摆放碗筷的方法及步骤,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家里或在外面吃饭时,注意这些细节,帮助朋友或家人提前摆放好碗筷。
第8课 收拾碗筷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饭后收拾碗筷。 2.知道收拾碗筷注意什么?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做事有顺序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知道饭后如何收拾碗筷。
三、教学难点:知道饭后如何收拾碗筷。
四、教学用具准备:图片、桌椅、碗筷。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学一学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这是一种什么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说一说
(请学生说一说你在家里做这些事情吗?)2.怎样收拾碗筷呢? (1)教师讲解: 把空碗摞起来 将筷子归拢在一起 小心地将碗筷拿到厨房去 将盛菜放入冰箱
清理餐桌,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做一做:
教师指导学生做一做 1.实际操作:
(3) 老师进行指导、示范; (2)指导学生收拾饭后餐桌碗筷;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理自立,帮助父母多做一些家务。 (4)进行点评。 总结:
通过几节课的学习和训练,我们学习了收拾碗筷的方法及步骤,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家里或在亲戚家吃饭时,注意这些细节,吃完饭后帮助朋友或家人将碗筷收拾到厨房。
第9课 清洁餐具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吃饭后要收拾碗筷; 2.了解洗碗筷的正确方法与步骤; 3.教育学生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
二、教学重点:知道洗碗筷的正确方法与步骤。
三、教学难点:知道洗碗筷的正确方法与步骤。
四、教学用具准备:图片、碗筷若干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学一学
(一)引导与讲述:
1.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知道饭后要收拾餐桌,并且小心的把碗筷送到厨房,这时候要做什么呢?为什么吃饭后要清洗碗筷?
说一说
2.怎样清洁餐具呢?
学生说一说,教师小结:
(1)在盆里盛上温水,放好洗洁精;
(2)把碗筷放入盆里,用洗碗布清洗筷子和碗的内外; (3)用清水将碗筷冲洗干净; (4)消毒。 做一做:
1.教师讲解并示范: (1)老师进行指导、示范;
(2)指导学生按步骤正确洗碗筷;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理自立,主动帮助父母多做一些家务。
(4)进行点评。
2.学着按步骤,用正确方法洗碗筷。 总结:
通过几节课的学习和训练,我们学习了洗碗筷的方法及步骤,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家里能够主动帮助父母洗碗筷。
第五单元:邮政局、医院
第10课 邮政局
活动目标
1、体验收信、寄信的快乐。
2、知道邮局工作人员的辛苦。 活动准备
准备一个写好收信地址的信封、一张邮票、水彩笔、纸、胶水。 活动流程 开始部分: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来信,全都是寄给你们的,你们猜一猜是谁寄来的?(好朋友、叔叔、阿姨、爸爸、妈妈、哥哥、姐姐、、、、、、) 基本部分:
1、教师帮助幼儿阅读爸爸妈妈的来信,体验收信的快乐。
(1)教师帮助幼儿阅读爸爸妈妈的来信,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和希望。(2)请幼儿说一说听完来信的感受,并谈一谈自己今 后应该怎样关心、报答自己的爸爸妈妈。
2、鼓励幼儿给爸爸妈妈写信。
(1)请幼儿相互交流信的内容,如: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自己的愿望、对爸爸妈妈的关心等。(2)鼓励幼儿将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用绘画或者符号等形式记录下来。(3)教师教幼儿简单认 识信封和邮票,引导幼儿自己装信、封信、填写邮政编码。
3、准备参观邮局,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寄信的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有哪些办法能够让父母收到自己的信,激发幼 儿参观邮局的兴趣。
(2)让幼儿相互讨论到邮局会看见什么,想问什么问题等。 (3)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路上的安全(在老师带领下排好队、一个跟 着一个走、走路时不需打闹、见到车辆要避让等)。
(4)提醒幼儿参观时要有礼貌(见到工作人员要问好、不能在邮局 里乱跑乱闹、不许随便乱动邮局里的东西等)。
4、了解邮局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 (1)介绍他们的日常工作。
(2)请邮局工作人员带领幼儿参观邮局里的邮筒、邮包、邮车、自 动取款机等用品。
(3)请幼儿将自己的信寄出。
5、请幼儿回顾参观邮局的过程,说一说参观邮局的感受和快乐。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和同伴相互说一说自己写信的内容,进一步增强对爸 爸妈妈的爱。
2、引导幼儿画一画“我看到的邮局”。
联系家长在一周前给孩子写一封信记到幼儿园里,这样一来,即让幼儿体验到了收信的快乐、又感受到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同时 又激发了幼儿対写信寄信的兴趣以及参观邮局的愿望。
第11课 医院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去医院的就诊过程; 2.知道有病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3.教育学生努力锻炼身体,积极防病治病。
二、教学重点:了解去医院的就诊过程。
三、教学难点:了解去医院的就诊过程。
四、教学用具准备:图片、情境创设(医院)。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学一学
(一)引导与讲述:
1.出示图片,提问,引出课题
小女孩怎了?出现这种情况要怎样做?到了医院应如何抗病呢?厨房,这时候要做什么呢?为什么吃饭后要清洗碗筷?
(请学生说一说) 2.教师讲解:怎样就诊
(1)先挂号,在就诊,最后交费、取药。 学生说一说,教师小结:
(2)就诊时主动说明病情,如实回答医生提问。 (3)看病后要遵照医生要求,按时服药。 做一做:情景表演:看病
4、教育学生努力锻炼身体,积极防病治病。 作业:请家长在周末带学生到医院参观。
第六单元: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牌 第12课 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标志; 2.知道标志的作用;
3.教育学生遵守社会秩序,多留意生活中的标志。
二、教学重点:养成遵守秩序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养成遵守秩序的好习惯。
四、教学用具准备:标志图片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学一学
(一)引导与讲述:
1.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同学们认识这些图片吗?你在哪里见过呢?为什么要设置标志呢?
(请学生说一说)
2.教师讲解:标志牌,特别是安全标志牌提醒、告知我们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时候做、怎么做、知道指向的作用。
3.这些标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请勿吸烟 无障碍通道 安全出口 有电危险...... 4.说一说生活中的标志。 5.教育学生遵守社会秩序。
活动天地:
请学生介绍下面标志的含义:
禁止吸烟 无障碍通道 垃圾扔进废物箱 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牌,希望同学们今后在生活中能够多留心,能够主动遵守社会秩序。
第13课 安全标志
活动目标:
1、鼓励学生探索学习,使学生认清安全标志,教育学生不要玩火、电等危险物品,遵守交通规则。
2、引导学生发现尝试,让学生知道应该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行动,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响集体,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让幼儿收集有关的安全标志。
2、一套安全标志七种:注意安全、人行横道、步行、禁止通行、严禁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 活动过程:
一、找安全标志: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演示,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
2、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
⑴为什么要有这些安全标志,这些安全标志有什么用?
⑵除了马路上的安全标志,你还见过什么安全标志,在什么地方见过的,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⑶请学生继续观看多媒体演示,寻找有关的安全标志。
二、议安全标志:
1、学生尝试从布袋中找出安全标志,并介绍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
2、讨论安全标志的用途:我们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安全标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用途?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安全标志行不行?为什么?
3、议一议没有安全标志的危害:
(1)想一想、说一说,如果没有这些安全标志的危害。
(2)总结: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作为社会中的人,一定要按安全标志上的要求行动,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响集体。如果不这样,会出现很多问题,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就不能正常进行。
5、游戏:看谁找的准
教师说出一种安全标志名称,请学生迅速找出相应的安全标志卡片。 活动延伸:
幼儿找需要安全标志的地方悬挂上自己制作的安全标志,并继续探索相关的安全标志,尝试理解安全标志的含义。
第七单元:学会与人相处 第14课 邻里之间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怎样与邻居友好相处; 2.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3.教育学生遵老爱幼,与人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知道怎样与邻居友好相处。
三、教学难点:养成遵守秩序的好习惯。
四、教学用具准备:图片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学一学
(一)引导与讲述:
1.指导看图
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
说一说
(1)小明帮助邻居张奶奶干活。 (2)邻居黄大妈生病,小红去看望她。
2.邻里之间应该怎样相处,你家喝邻里是如何相处的呢? (先请说生说一说)
教师小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尊老爱幼。
判断对错:
3.判断:这些行为是对还是错?
(教师举例学生判断) 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与邻里之间相处,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尊老爱幼与人和谐相处。
第15课 同学之间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 2.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3.教育学生团结同学,与人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知道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
三、教学难点:知道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
四、教学用具准备:图片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看一看,想一想
(一)引导与讲述: 1.指导看图
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 (1)小明帮助小同学打水。
(2)课余时间同学们一起做航空模型。 学一学
2.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 (先请说生说一说)
教师小结: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说一说
3.判断:这些行为是对还是错?
(教师举例学生判断)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与邻里之间相处,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第八单元:下课了 第16课 课间体育活动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知道下课后应该做哪些活动?
3.教育学生团结同学,课间做有意义的活动。
二、教学重点:知道下课后应该做哪些活动?
三、教学难点:知道下课后应该做哪些活动?
四、教学用具准备:图片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看一看,说一说
(一)引导与讲述:
1.指导看图
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 (1)小红在跳绳。 (2)小明在拍皮球。 2.下课后应该做哪些活动?
(先请说生说一说)
教师小结:下课以后要先去厕所解手,然后在操场玩玩游戏,打球、跳绳。这样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又锻炼了身体。
3.判断:这些行为是对还是错?
(教师举例学生判断)
活动天地:
教师带领学生在操场活动
同学们进行一次“我最喜欢的体育活动”的表演和比赛。 总结:
培智生活课教案范文第2篇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洗脸用具(毛巾、提桶)。
2、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洗脸方法。
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注意个人卫生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洗脸用具(毛巾、提桶)
2、初步掌握正确的洗脸方法
三、教学用具 提桶 毛巾 录音机 卡片
四、教学思路 儿歌导入学习新知 游戏练习全课小结
五、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二)学习新知
1、认识洗脸用具。
2、学习洗脸方法。
洗脸:绕圈洗把拧干的毛巾展开并放在手心上;浸湿毛巾、拧毛巾;用提桶装水;1教师正确示范洗脸方法(分步)。 挂毛巾、倒水。搓洗毛巾; 洗眼睛 洗鼻子 洗脖子 洗耳朵; 2全体学生按老师的口令分步骤学习洗脸。 3组织学生练习洗脸,教师巡回指导。
(三)游戏练习
(四)总结
聋校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第18课《坐 立 走》 撰写者:李宏芳(隆安特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3个生字,理解字义,掌握口型,会打手语。
2、使学生知道坐、立、走的正确姿势,养成良好的坐、立、走的习惯。
3、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图意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会3个生字,理解字义,掌握口型、笔顺笔画,会读、会打手语。使学生知道坐、立、走的正确姿势,养成良好的坐、立、走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学会3个新字,掌握口型,笔顺笔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新知
1、 教学“坐”。
(1)课件出示图画,说图意;((4)指导书写。
2、 教学“立”。
(1)课件出示图画,说图意;((4)指导书写。
3、 教学“走”。
(1)课件出示图画,说图意;((4)指导书写。
(三)巩固练习 做游戏
(四)练习书写
(五)总结
培智生活课教案范文第3篇
第1课 一二三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字卡“一”, “二”学生认读。
二、新授
1、认识汉字:“三”
(1)、出示小朋友图片,一个一个出示,边出示边让学生数。 (2)、出示3个小朋友,问: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了?
(3)对了,现在有三个小朋友了。出示字卡“三”,这就是三。 生尝试读,矫正跟读开火车读举手认读 (4)无提示认读词语:三
抽读集体读(每次3遍)找词语(P4第二题,听老师读找出词语) 2出示图片找出单位三的图。
3、跟老师读。
一二三,向前走,一二一二摆摆手。 1)范读
2)领读,反复领读 3)师生齐读 4)指名读
4、书写“三”
(1)你们读的很好,我们一起来写“三”。
(2)师范写,注意在写的方向和在田字格里的格式。写完讲解:三共有三笔,第一笔短的横写在横中线的上面,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写在横中线的下面。三横平平的。 (3)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4)指名到黑板前来写,边写边指导,写对的同学回到位子上,用小手在桌子上练习。
(5)在作业本上写,先把红字描完再写,师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三、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进行小结。
第2课 楼梯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出:楼 梯 楼梯;
2、能根据听到的内容找出对应的图片;
3、认识笔画:撇点 竖折折钩 横折钩
4、会读儿歌《学好样》 教具准备:字卡、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播放图片(楼梯的各种类型、各种场所的楼梯)
1、“楼 梯 楼梯”分别集体读3遍
2、找字卡:听老师读拿出相应的字卡
(二)新授
1、认识笔画:撇点ㄑ 竖折折钩 横折钩
尝试认一认 矫正教读 个别认读 集体、分组赛读
画一画:在桌子上画一画笔画的形状
2、听一听,找一找 (1)听老师读词语,找图片
窗 床 电梯
(2)听老师读,用“√”划出听到的词语 楼梯(√ ) 门( ) 窗( )
3、读儿歌《学好样》
(1)试读(T根据情况进行引导和提示)
上周布置大家预习了这首儿歌,老师想看看哪些小朋友自学了的,请他来给大家先读一读。 (2)集体教读 (3) 个人或分组展示 (三)课堂小结
1、笔画回顾:撇点ㄑ 竖折折钩 横折钩
2、作业:认真读儿歌《学好样》,书写笔画
3、一分钟安全提示:上下楼梯靠右慢行,教室内玩耍要小心桌椅,不在楼道上奔跑
第3课 上下楼梯
学习目标
1、 理解下楼的意思,建立音、形、意之间联系,并进行正确地发音。
2、 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说句“谁在下楼。”
3、 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走,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笔画
出示PPT“一”、“丨” 带领C组学生朗读笔画名称 2.复习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楼梯” 带领C组学生朗读词语
二、创设氛围,引出新授内容。 播放学生下楼的视频,引出课题。
(一)学习生字“上” 1.出示图片“上楼梯” 2.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 3.教师示范朗读“上”
4.指导书写:在田字格中竖要沿着竖中线写,短横写在横中线上,第二横要长一点
5.师点评学生的书写。
(二)学习句子“小朋友在上楼。” 1.出示图片
2.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 3.教师示范朗读“小朋友在上楼” 4.向每一位学生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
5.教师:请同学们在生字卡片中找到上,贴到“上楼梯”图片的下面 6.出示班级中不同小朋友上楼的照片,提问“某某在干什么?”
(三)学习生字“下” 1.出示图片“下楼梯” 2.提问: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3.教师示范朗读“下”
4.指导书写:在田字格中第一横要写的长长地,竖要沿着竖中线写,最后一笔是点(强调最后一笔点,以区别上字的横) 5.点评学生的书写
(四)学习句子“小朋友在下楼。” 1.出示图片
2.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 3.教师示范朗读“小朋友在下楼” 4.向每一位学生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
5.教师:请同学们在生字卡片中找到下,贴到“下楼梯”图片的下面 6.出示班级中不同小朋友下楼的照片,提问“某某在干什么?”
三、游戏互动 表演上下楼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4课 上厕所
创设生活情境
动画:男生走向男厕所,女生走向女厕所
一、 认识标志
图1:厕所标志和男女厕所标志
图2:各场所里的厕所标志(公共厕所、商场、公园、学校) 图3:常用的上厕所用具:蹲坑、坐便器、大便池、小便池
二、 看图认词
让学生通过方言理解“上厕所、大便、小便” 教读词语:上厕所、便池、大便池、小便池
三、 活动
1、 游戏:看谁站得对
贴上男女厕所标志的图面,男女生快速分类站队。
2、 图片(指认厕所用具)
3、 儿歌
妈妈夸我本领大, 拉完大便自己擦。 脏纸放进纸篓里 , 两手用力把裤提, 便后记住要冲水 , 最后把手洗干净。
四、 分享收获
第5课 卫生用具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大、小”(笔顺、描红)
2、图文配对(听老师读词语,找出相应的图片)
3、看图跟老师练习说话(让学生说他是怎么样上厕所的)
二、 新授
1、 认一认
图片;卫生用具(便池、大便池、小便池、抽水马桶、痰盂、卫生纸)
2、 说一说
各卫生用具的用途。
3、 教读词语
抽水马桶、痰盂、卫生纸
4、学生跟读、练习读
便池、大便池、小便池、抽水马桶、痰盂、卫生纸
5、听词语,找图片
三、教师总结
1、 讲文明、讲卫生
2、 节约用水
第6课 四五六
一、情境导入。
1、你们喜欢猴子吗?猴子们也很喜欢你们,因为你们很乖,特别是()上课时认真听,回答问题声音很响亮,今天猴子有来了。(逐个贴图)快来看看一共来了多少只猴子。 (从一数到六)
2、认读生字:四五六
二、读儿歌。
小猴子,翻跟头,跟头翻了
四、
五、六。 (1)范读
(2)领读,反复领读 (3)师生齐读
三、说一说 说出下列字的笔顺。 四: 五: 六:
四、描一描
1、照样子描笔画。
2、照样子描汉字。
第7课 衣服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不同的常见的衣裤,了解各种衣裤的穿着时间。
2、 认读词语:衣服、外衣、雨衣。
3、认识并描写“レ”(竖提)。
4、用“这是什么、谁穿什么衣服”的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 视频:服装商店
二、 了解:种类、款式、材料、颜色、季节(厚薄)、对象、大小、用途
三、 活动:
买衣服、试衣服、穿衣服
四、 认识雨衣、说雨衣的用途。
五、 认识“レ”(竖提)、描红。
六、 儿歌《穿戴整齐上学校》
小朋友,讲文明, 纽扣要扣好; 穿衣裤,要整齐, 领子袖子拉拉好; 拉链要拉上, 穿戴整齐上学校。
第8课 裤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レ(竖提)、雨、衣”(笔顺、描红)
2、图文配对(听老师读词语,找出相应的图片:衣服、外衣、毛衣、雨衣、棉衣、袜子、鞋子)
3、看图跟老师练习说话 “这是什么”
“我穿了什么衣服”
二、 新授
1、 认识内衣、外衣
2、 认识内裤、长裤
穿在最里面的一件衣服(裤子)称内衣(内裤)
3、 教读词语:衣服、外衣、雨衣、内裤、长裤
4、 跟读、练习读
5、 指导书写“内”(正音:nei,笔顺、描红)
6、 学生表演
模仿穿衣服穿裤子的动作(注意内外衣顺序)
7、 儿歌《学穿裤子》
一条小裤子, 两条裤腿子, 两脚往里伸, 我学穿裤子。
第9课 同学(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导入
播放班级相册(学习、大课间游戏)
同学就是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起学习玩耍的伙伴。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同学
二、看图
1、分辨男同学、女同学(男女生装扮的不同)
2、会数男同学和女同学的人数
三、说说你有几个同学?
同学在一起可以干什么?如:上课、做游戏、参加体育活动等 介绍我的同学:
1、我的同学叫(姓名)
2、是我的同学
3、我和是同学
4、我的左边是右边是谁
四、看图练习说话:
B类:我和同学一起干什么(A类学生不看图说话)
德育:教育学生与同学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能在游戏与活动中相互合作。
五、巩固练习
1、齐读词语
2、指名读词语
第10课左右(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
游戏导入:“指鼻子指眼睛” 游戏升级:加上左右方位来指身体的各部位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左 右
二、合作探究
1、左右手各有什么作用
师:你是怎样判断左手和右手的呢?
生:我用右手写字,我写字的手是右手,不写字的手是左手。
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生: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手、右手,左腿、右腿,左脚、右脚...
2、用身体上的左右好朋友做游戏
(音乐起,边说边做)伸伸左手、伸伸右手、摸摸左耳、摸摸右耳、拍拍左肩、拍拍右肩、跺跺左脚、跺跺右脚
3、教学生用身体上的左右朋友来判断左右方位。 板书:
左右
左面
右面 左边
右边
三、用方位介绍同学
1、用前后左右来介绍介绍你周围的同学?(先请两个学生说一说,再同桌互相说。)
2、你能用左边右边来说一句话吗?可以说说这间课室的摆设。
四、实践操作、深入感知
1、摆一摆学具 把课文放在桌子左边,把铅笔放在桌子右边。
2、判断左右
多媒体出示图片,判断哪些物品在左边,哪些物品在右边。
3、看图
说说小朋友们用哪只手扶着在走楼梯?(右手)
师:右手这边是右边,为了保障安全,我们上下楼梯时也要像他们一样,靠右行,记住了吗?
五、布置作业
回家看看你家房子的左边是谁的家,右边是谁的家?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区分左和右,还知道了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走,下节课我们再来认读和书写左和右。
第11课 毛巾 肥皂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视频(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 认一认(图片)
1、 毛巾
外形: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图案的 用途:洗脸、洗脚、洗澡一般都是长方形的,比较大的;擦汗的汗巾大多是正方形的,比较小的。
2、 肥皂
外形: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 种类::洗衣皂、香皂、浴皂
用途:洗衣用洗衣皂、洗手用香皂、洗澡用浴皂
三、 找一找
1、 找图片
2、 找实物
3、 物品与用途配对
四、说一说练习说话:
1、这是一块肥(香)皂。
2、这是一条花毛巾。(这是一条红颜色的毛巾,这是一条新毛巾。)
3、洗澡用浴皂。
4、洗手用香皂。
5、洗澡用长毛巾,擦汗用小方巾。
五、儿歌《小毛巾》 小毛巾,好朋友, 天天帮我擦干手, 用完把你送回家, 干干净净不乱丢。
第12课 洗手
一 、激趣导入 {或是谜语导入:一棵树,五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做事情,全靠它}
1、老师出示一盆梅花,引导学生来观察。讨论梅花是什么颜色,长在树枝的那里。
2、拇指点梅花。教师出示一幅树枝图画,让学生一起来点梅花。
3、师请学生观察自己的小手,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手脏了,引入主题《洗手》并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师:小朋友你们谁会洗手?(请一位学生上来演示)
2、这位小朋友洗得真干净,要保持我们小手的清洁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3、师示范并讲解
(1)手的各部分名称:手心、手背、手指、指甲让学生能够辨认。 (2)正确的洗手方法:
①卷;卷起衣服的袖管,以免弄湿衣服。
②淋:拧开水龙头在流水的状态下将自己的手淋湿。 ③抹:手心和手背都要均匀抹上肥皂。 ④搓: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交叉搓搓。 ⑤洗:用清水冲洗干净。 ⑥擦:用毛巾来擦干净手。
4、做一做
(1)请一小朋友在前面做一做。
(2)生边做,老师边出示相应的儿歌: 儿歌:《洗手》
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一搓,清水里呀洗一洗,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
(3)生边朗诵儿歌,边集体洗手。老师督促,检查。
三、总结
1、把洗手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起讨论,为什么肥皂不宜擦的太多,为什么水龙头不宜开的太大?什么情况下我们要洗手。(延伸:教育学生讲卫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2、学生说说洗手的方法。
3、教师对洗手情况做个评价。
4、回答问题:
(1)你会自己洗手吗? (2)谁会自己洗手?
(3)你会自己洗手还是爸爸妈妈帮助洗手? (4) 你会自己做什么?
第13课 剪指甲(第1课时)
一、 导入:
配乐听故事:有一只小花猫从不讲卫生,身上总是脏兮兮的。 一天,小花猫满头大汗地跑回家,嚷嚷着:“妈妈、妈妈我饿啦我饿啦。”它看见桌子上摆着一条鲜鱼,一下子扑到桌子上,抓着鱼就往自己的嘴里塞。到了晚上,小花猫的肚子突然疼了起来,“哎哟、哎哟”,疼得在床上直打滚。猫妈妈赶紧把小花猫送到医院,熊医生给小花猫检查后,严肃地说:“你肚子里吃进去了脏东西,所以会痛,记住以后饭前便后不仅要洗手,还要养成经常剪指甲的好习惯,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小花猫听了惭愧的低下了头。
二、 出示手部图片
1、 认识各部位名称:手心、手背、手指、指甲
2、 出图片学生指认
三、师生配乐做手指操游戏:
一个手指点点点, 两个手指敲敲敲, 三个手指捏捏捏, 四个手指挠挠挠, 五个手指拍拍拍, 五个兄弟爬上山, 叽哩咕噜滚下来。
四、 说一说:
1、你自己会剪指甲吗?
2、你是怎样剪指甲的?
3、教师演示:看一看老师是怎样剪指甲的?之后再描述。
4、儿歌:指甲刀,张开嘴,咬住指甲不松开。小小手,来帮忙,用力按下指甲断。脏东西,露出来,清洁卫生不忘掉。
五、师生讨论总结:不及时剪指甲,指甲会断掉,还会伤害别人,指甲中会有许多脏东西;经常咬指甲会使手指变形,还会将病菌带入口腔,让人生病等等。
六、结束:儿歌《剪指甲》 小剪刀,嚓嚓嚓,要给弟弟剪指甲。 弟弟说,谢谢你,我要剪指甲。 小剪刀,嚓嚓嚓,要给妹妹剪指甲。 妹妹说,谢谢你,我要剪指甲。 我们个个讲卫生,剪掉了长指甲。
第14课 吃饭
教学过程:
一、指认图片(碗、筷、勺、米饭、馒头、青菜)
二、图片对比展示 1.观看图片1 提问:你们看,我的两位小客人吃饭时坐得怎么样?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2.观看图片2 提问:谁把碗打翻了?为什么会翻?
(引导学生说出一手拿勺,一手扶碗,就不会打翻了。) 3.观看图片3 提问: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脸上、手上、衣服上、桌子上弄脏了?为什么有的小朋友都是干干净净的(讨论)
4、观看图片4 判断:谁的行为对?(用脏手抓食物vs规范使用餐具)
二、引导讨论
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是怎么样吃饭的,你们要学习谁呢?
三、学习儿歌《吃饭》 吃饭时,坐端正 右手拿调羹, 左手扶着碗。 细细嚼,慢慢咽, 不剩饭,不挑菜, 自己吃饭真能干。
四、活动 看图片贴字卡
第15课 漱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刷牙歌。
2、歌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揭题。
二、新授
1、出示图片。 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词语。 漱口 刷牙
3、认读词语。 (1)教师示范读词语。 (2)一个一个的教读。
(3)学生自由练习读词语。教师指导。 (4)指名读词语。
4、练一练
(1)找到词语对应的图片。 牙膏 杯子 刷牙 漱口 牙刷 (2)练习说话 我用毛巾擦脸。 我用杯子漱口。 我用牙刷刷牙。 我用什么干什么。
三、 儿歌
手拿小茶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 咕噜咕噜吐出水。
文中的小朋友漱口的时候做了哪些动作?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拿茶杯 喝水 抬头 闭嘴 吐出水
四、演一演(学生模仿动作)
第17课 爷爷 奶奶(外公 外婆)
一、 导入
视频:房子、一家人
二、 认一认
从投影或图片中找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归纳他们有些什么特征(外貌),根据特征知道他们都是老人,是长辈。(例:头发白了,脸上有些皱纹,走路时稍慢等)
三、 找图片
听老师读词语(爸,妈,爷,奶)学生找出图片。
四、 练习说话
“喜欢我”,“我喜欢”
五、 观看图片
说说你会像图中的小朋友一样尊敬老人吗? 讨论:怎样关心爷爷奶奶?
(怎样帮助爷爷奶奶?)拿拖鞋、倒水、捶背
六、学儿歌:“捶捶背”
小板凳,放放好,我扶奶奶坐坐好。我给奶奶捶捶背,奶奶夸我好宝贝。
六、 演一演:给老人捶背
第19课 早上好 再见
一、学前补偿:
1、 手指操。
一个手指点点点, 两个手指敲敲敲, 三个手指捏捏捏, 四个手指挠挠挠, 五个手指拍拍拍, 五个兄弟爬上山, 叽哩咕噜滚下来。
2、 我来读。(基本笔画)
3、 我会读写。 口、日、
十、公
二、导入新课:
看图,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你想象一下,他们之间会说什么? 引出课题:早上好 再见(师板书课题并领生反复认读。)
三、 学习新课:
1、 正确认读词语“早上好”,掌握生字“早”的读写,会用早 字组词。 1) 出示词语:早上好 2) 师范读、领生反复认读 3) 抽读并个别正音 4) 学习生字“早”。
领读、齐读、抽读、个别为学生正音。
认识字形:(a类生自主分拆组合生字) 早(口或日 十) 学习书写“早”。
2、领生观察: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什么 时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说了什么?
2) 出示句子:上学,我们要说:“老师早上好。”
四、巩固提升
1、到同学家玩,告别时的情境;
2、早上路遇叔叔阿姨的情境。观看后说说应该使用什么礼貌用语。
培智生活课教案范文第4篇
1、认读词语:同学。
2、知道方位左右。认读汉字“同”,并会书写。
3、会分辨男同学、女同学,教育学生与同学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能在游戏与活动中相互合作。
4、用“我和同学一起干什么?”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
1、能正确的理解同学的意思,正确认读同学。、
2、会分辨男同学、女同学,教育学生与同学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能在游戏与活动中相互合作。
教学难点:
1、用“我和同学一起干什么?”练习说话。
2、A类生能书写“同”说出笔顺笔画。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同学》。一起读课题3遍。
二、观察图片引入新课。
1、出示课本P22插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2、同桌交流:把你看到的跟同桌说一说?
3、全班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4、师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三、学习同学。
1、师:我们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起学习的叫同学。如秀敏和林星是同学,林坚毅和秀敏也是同学。
2、提问:谁还和秀敏是同学?
3、谁和谁又是同学?同桌之间说一说。
4、师小结:我们同一个班的学习的人就叫同学。
5、学习词语“同学”。
1)、师板书“同学”,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写“同学”。这个词语就是同学。
2)、看板书读,反复读3遍。 3)、用字卡个别指导读,重点要矫正发音。
4)、小组比赛读。
5)、齐读。
6)、开火车读。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学,大家读得都很好,回家后要好好的读。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我们班谁和谁是同学?
2、认读:同学
二、学习“同”。
师:刚才我们认读了“同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同学中的“同”
1、出示字卡“同”
生尝试读,矫正跟读开火车读举手认读
2、组词
()学
3、书写“同”
1)、出示带田字格的同,分析同的结构。 2)、在田字格中演示出来。
3)、教学同的笔顺笔画,在黑板写出笔顺。 4)、引导学生拿出手指来仿写。 5)、请学生上台书写。 6)学生描一描。
4、学习练习书写“同 ” A类生独立书写。 B类生描一描。 C类生写笔画。
三、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书写进行小结。
第3课时
一、听一听
1、听老师读,找出听到的笔画。
2、听老师读,用“√”指出听到的字。
二、学习男同学、女同学。
1、出示本班同学照片,说一说谁和谁是同学。
2、实践活动:请男生站一排,提问:台上站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3、师小结:我们班的男孩也可以说是男同学。
4、认读“男同学”。
1)、师板书“男同学”,请大家认真看老师写“男同学”。这个词语就是男同学。
2)、看板书读,反复读3遍。
3)、用字卡个别指导读,重点要矫正发音。
4)、小组比赛读。
5)、齐读。
6)、开火车读。
5、提问:我们班谁是男同学?
6、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女同学”。
7、说话练习:()是男同学?
()是女同学?
四、巩固练习
1、认读词语:男同学、女同学。
培智生活课教案范文第5篇
活动目标:
1.认识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爱护自己、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表现,激发学生爱清洁、讲卫生的愿望。
2.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行为,有利于身体健康,要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3.知道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学习讲究卫生的策略,掌握保持个人卫生的具体方法。
4.通过讲故事、辨析讨论等形式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及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动手实践,学会正确地洗手、洗脸。 活动重点: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活动难点:掌握保持个人卫生的具体方法。
第一课时
活动准备:
1.故事《小猪胖胖和他的伙伴们》和“观察哨”相关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制作小白鸽头饰。 3.录音:知识老人的话。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引出话题
1.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胖胖,(出示图片)我们一起和胖胖打个招呼吧!
2.胖胖热情友善,喜欢结交朋友,可是小伙伴们却不愿意和他一起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屋,听听他的故事。
3.播放故事《小猪胖胖和他的伙伴们》。
4.听完故事,你们知道大家为什么不愿意和胖胖一起玩吗? 说说胖胖这些不了的卫生习惯有什么不好?
5.如果你是胖胖的朋友,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6.小朋友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胖胖这样的小朋友吗?你们喜欢他吗吗?
7.小结:讲究卫生不但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更是一种与人相处的礼貌。只有爱清洁、讲卫生的小朋友才会受到大家地欢迎。(板书课题:爱清洁 讲卫生)
二、细观察,明白道理
1.那么,怎样做才算是爱清洁、讲卫生的表现呢?
2.(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图片)仔细观察这几幅图,想一想,谁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小白鸽”? 3.小组讨论:图中谁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小白鸽”?为什么? 4.全班交流:
(1)将六幅图分类:讲卫生理发、洗澡、剪指甲;不讲卫生乱扔果皮、咬铅笔、用衣袖擦鼻涕。
(2)说说分类的理由。
(3)听故事《皮皮不咬铅笔头啦》。 (4)课件出示卫生知识卡片。 (5)诵读《弟子规》相关内容。 (6)出示谚语。
(7)出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9条。
5.小结:讲究个人卫生,注意公共环境卫生,他们真是爱清洁、讲卫生的“小白鸽”。
三、找榜样,提升知识
1.在我们班也有许多爱清洁、讲卫生的“小白鸽”,请大家评一评吧! 2.小组评比,说出具体的事例。
3.颁奖:给评为“小白鸽”的同学带上头饰。 4.现场采访:为什么要讲卫生呢?
5.课件出示讨论要点:讲究卫生才能保持环境整洁,不讲卫生容易生病。 6. 课件出示:爱清洁、讲卫生,不仅能预防疾病,有益健康,还是文明的行为呢!
7.对于不讲卫生的小朋友,你想说什么呢?
四、活动总结
培智生活课教案范文第6篇
授课课题:《穿脱拉链衫》
授课课时:一课时 (本课为复习活动课) 授课时间:2013.12.13 授课地点:教室 授课班级:星星三班 授课教师:王晓晔
参与学生:冯小婕、魏欣玉、马 博、郑志恒、马志辉、樊淑婷、 穆文杰、高彦斌、崔华威、安 莲 教学目标:
1、学会穿、脱拉链衫。
2、学会拉拉链。
3、听从老师指令,配合教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启、锁合拉链。 难点:锁合拉链。 教学准备:
拉链衫、小红花。 本班学情:
本班现有学生10人。自闭症学生2人:穆文杰、高彦斌。智障学生3人:魏欣玉、樊淑婷、安 莲。唐氏综合症学生3人:马 博、马志辉、崔华威。脑瘫学生2人:冯小婕、郑志恒。本班学生残疾种类多,入校已两个月,具有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经过近1个月的训练,本课内容穆文杰、高彦斌、樊淑婷、冯小婕、马志辉5人可以独立完成,马 博、魏欣玉、崔华威、安 莲、郑志恒5人需要别人帮助将拉链销头放入销孔,可以自己动手锁合拉链和开启拉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拉拉链、比赛活动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穿、脱拉链衫和拉拉链,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好吗?下面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拉拉链。
1、教师演示拉拉链过程。
2、请学生到前面演示。
3、学生动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同学们做得好认真呀,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4、学生动手拉拉链比赛(教师个别指导)
5、活动评价
二、复习穿、脱拉链衫、比赛活动
拉拉链的本领大家掌握的不错,接下来我们要增加难度了,我们要先把拉链衫穿上,再拉拉链,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做好吗?好,那老师就看大家的表现啦!比赛之前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做一遍好吗?大家一起来吧。
1、教师带学生一起做穿脱拉链衫,过程中个别指导。
第二场比赛开始啦,看看谁学会了这个本领?小红花就奖给他。
2、开展比赛,看谁能迅速准确完成动作。
3、比赛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三、活动总结评价
1、对学生的活动表现和掌握技能的情况进行评价。
2、提出要求:同学们,拉拉链你们都学会了吗?那么以后,同学们每天都应该自己穿衣服,自己拉拉链,不要再麻烦你们的爸爸妈妈了。自己动手做做看,好吗?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