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功能范文(精选12篇)
控制功能 第1篇
机械设计领域, 目前了解的密封方式有硬密封和软密封两类, 第一类硬密封主要指金属直接接触或者通过粉末类耐磨材料接触密封, 主要用于高压高温等恶劣环境下的密封方式, 它是材质比较硬的金属与相对较软金属接触, 也有在中间涂抹耐磨耐高温的材料间接密封;工程师接触最多的是另一种密封方式, 即软密封, 不同于橡胶类的密封圈密封, 油封也是机械设计中密封技术中的一种常用的方式。
1 密封油控制单元功能简介
MAN 60MEC上所用的密封油控制单元其功能作用为阀杆处的阀杆轴套三道密封中油封位置实时填充密封用的密封油液, 此处泄漏出油液的多少也可以检验出阀杆与轴套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同时此处的密封主要是防止排气腔内废气往上渗漏与空气缸内的空气外泄, 以免造成排气阀开启关闭的故障, 废气渗漏也能影响空气缸内空气的压力, 但此处的密封油泄漏只需要满足一定的泄漏要求即可, 如图1所示。
2 密封油控制单元结构及功能原理分析
结构如图2所示。
1) 密封油控制单元功能的实现取决于液压油压力的变化。在排气阀上升阶段油液从高压油控制单元进入初始节流孔和节流螺钉进入连通密封油控制单元的通道。
在缓存内腔中的油液在出口处的二次节流孔和螺塞的安装使得在连接油孔的位置压力缓缓增加, 不受高压力的冲击作用, 这样就形成了周期性压力变化, 如图3。
1.壳体6.弹簧杆7.导杆8.螺栓 (位于滑块9外部安装在滑槽内, 对其做安全定位) 9.滑块10, 11.弹簧12.密封圈13.轴22.制动螺杆23.制动螺杆24, 25.螺栓
2) 在流道中液压油低压时垂直方向切面图如图4, 此时弹簧行程变大, 压缩针轴油槽中的油液, 针轴连接出口 (滑块中的油槽) , 油液从滑块中的油槽进入密封油出口。
3) 在流道中液压油高压, 滑块向左移动, 弹簧压缩, 压力推动指示销 (导杆) 向左侧划出, 指示滑块的动作, 使得针轴连接出口 (滑块中的油槽) 关闭, 油液进入针轴的暂存槽内, 如图5。
4) 在流道中液压油压力下降过程中, 同时弹簧渐渐恢复预压缩状态, 滑块移动, 使得密封油出口连通, 释放槽内油液, 如图6。
5) 在流道中液压油压力低时, 同时弹簧恢复预压缩状态, 滑块移动, 针轴连接出口 (滑块中的油槽) , 油液从滑块中的油槽进入密封油出口, 完成一个循环。如图7。
详细参数说明:针轴传输能力取决于抵抗来自油液的表压为0.4 MPa左右, 这个需要充分考虑到排出到槽内传输排出压力最大为0.23 MPa。
滑块9移动距离为6 mm, 即在油液高压作用下, 由右侧进入的油液压力作用下推动滑块移动, 导杆7、移动6 mm, 即弹簧10此时压缩6 mm, 由预压缩的32 mm变为26 mm, 弹簧负荷F1= (36.4±2.5) N变为F2= (98.8±7) N (弹簧技术参数图样中已明确) , 需要增压承受的力为F0=F2-F1=62.4 N;轴13与弹簧6杆压缩弹簧2.5 mm, 此时高压油存留在此处, 低压下传递的油压, 即弹簧11此时压缩2.5 mm, 由预压缩的13 mm变为10 mm, 弹簧负荷F11= (2.1±0.2) N变为F22=3N, 需要增压承受的力为F00=F22-F11=0.8 N。
3 系统功能分析
图8中, A处滑块上有两个键槽, 前部一个键槽为滑块定位用, 用于限定滑块的移动距离, 下部能与芯轴连通的为存油输送槽, 此滑块的公差精度直接影响油液的输出量, 油液槽中的油液通过滑块运输到节流孔然后进入油液管路中, 最终油液经过止回阀进入轴套位置的内外油封环槽中, 以达到油密封的作用;B处内部的轴与弹簧杆装配起来, 轴的端部存油液量为0.035 m L;C处油液起两处密封作用, 即阀杆轴套内侧与阀杆接触油封和轴套与空气缸接触的油封;D处止回阀流量6 L/min, 开启压力为0.02 MPa, 最大压力为700 MPa, 即密封油控制单元没有起作用, 高压油直接从顶部泄漏下来, 此处的止回阀仍然起作用。
4 常见的问题
1) 初始节流孔大小限制问题, 需要充分考虑到油液排量大小, 在孔直径大小为0.7 mm时油液排量为50~70 m L, 如果此处的节流螺栓孔大小为1.3 mm那么排量变为98 m L, 出口处泄压节流螺塞同样如此;2) 切屑堵塞节流螺塞孔;3) 二级节流螺塞孔公差为上公差时孔太大;4) 二级节流螺塞孔位置的O形圈被破坏, 用碾磨球去毛刺;5) 二级节流螺塞未安装;6) 针轴在滑槽孔内不能正常工作 (自由滑动) , 其表面和孔都必须满足公差要求;7) 导向的指示销即导杆错位导致静摩擦, 滑块延迟复位, 这时针轴中传输的油液不能进入滑块暂存槽内, 即滑块错位, 功能不能实现;8) 滑块的加工精度要求未达到, 引起滑块不动作或者动作延迟, 间隙过大, 使得油液从泄油孔和泄油槽直接流出, 达不到预期排放密封油的作用。
摘要:MAN柴油机排气阀机构密封油控制单元, 根据其泄漏出油液的多少也可以检验出阀杆与轴套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同时此处的密封主要是防止排气腔内废气往上渗漏与空气缸内的空气外泄, 以免造成排气阀开启关闭的故障, 废气渗漏也能影响空气缸内空气的压力, 但此处的密封油漏漏只需要满足一定的泄漏要求即可。但设计方并未给出具体的泄漏量, 为此文中进行一些功能分析, 研发相关测试平台, 最终测算出泄漏量大小, 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配套合格的问题, 并掌握MAN设计理念, 比较间隙配合对于泄漏量的影响。
远程控制软件的基本功能 第2篇
1、远程访问桌面:查看远程计算机的实时屏幕,能使用本地鼠标和键盘控制客户端电脑,如同操作自己的电脑一样。应用于远程电脑维护、远程技术支持、远程协助等;
2、远程电脑屏幕截图:设定时间间隔对远程电脑的屏幕进行截图,截图可进行幻灯片播放;
3、远程文件管理:上传、下载文件,远程修改、运行文件,拷贝,重命名等,实现资源共享;
4、远程开启视频摄像头:开启远程电脑摄像头,进行视频监控;
5、远程命令控制:远程关机、远程重启、远程注销、锁定屏幕等;
资源管理功能面板三重控制 第3篇
1. 键鼠并用的快速控制
右手操作鼠标点击控制
如果上述选项禁用或未配置此策略设置,我们可以选择打开新窗口时功能区的显示方式,随时在资源管理器内通过鼠标开启或折叠功能区面板。只需点击资源管理器窗口右上角小问号左侧的向上箭头图标,即可在开启和关闭功能区之间进行切换(图1)。
左手键盘快捷方式控制
除了使用鼠标控制功能面板的隐现之外,还可以通过键盘快捷键组合的方式来隐藏或开启资源功能面板区域。功能区开关的键盘组合键为Ctrl+F1(图2)。这一组合键在键盘左手操作或鼠标失去作用时会派上用场。
2. 固定习惯的自动控制
无论是用鼠标操作还是键盘,系统均会自动记录并沿用用户最后使用的界面。如果需要将用户的使用习惯固化为一种模式,借助于组策略编辑器,可以实现Windows 10资源管理器功能面板的自动控制。
纳米抗体可控制荧光蛋白功能 第4篇
抗体是免疫系统用来鉴别和抑制外源物质 (例如细菌和病毒) 的一种蛋白质复合体, 可以为免疫系统标示出作为目标的外源物质, 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和治疗。不过, 传统的抗体太大, 难以进入活细胞体内产生作用。
德国科学家从羊驼、骆马等几种南美骆驼科动物产生的抗体中找到了7种合适的纳米抗体。研究人员首先给羊驼等接种绿色荧光蛋白, 然后将识别出绿色荧光蛋白的抗体基因信息移植到细菌上, 最后由细菌再将这些抗体片段合成为纳米抗体。测试表明, 这些抗体与绿色荧光蛋白黏附在了一起。
桶状的绿色荧光蛋白两头开放, 内部由所谓的发色基团组成, 这种光吸收结构对荧光的产生非常必要。而吸收光产生绿色荧光又与蛋白质的精确构造有关。研究人员发现, 有两个纳米抗体会对这种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其中一个纳米抗体通过将蛋白的一个特定区域向发光区推近, 可使荧光效果增强5倍;而另一个则将之推开, 可以使荧光效果降低4倍。也就是说, 通过纳米抗体, 科学家可以开启和关闭信号。实验还证实, 纳米抗体在活细胞内对融合荧光蛋白同样起作用。
地铁信号系统自动控制功能分析论文 第5篇
ATS子系统负责对列车运行的情况进行自动监控,有以下基本功能:(1)列车识别功能。ATS人机界面的轨道显示列车识别号信息,包括列车车次号及列车运行方向,中央ATS可以自动生成列车识别号,由专业人士进行修改,或由列车向ATS发送此类信息。(2)列车追踪功能。ATS子系统根据列车位置、操作员请求及列车调整请求来完成列车的创建、删除及移动操作。(3)自动排路功能。ATS列车调整子系统提供自动列车进路,利用列车时刻表中的列车目的地号来自动排列列车进路,列车根据目的地号自动沿着线路运行,根据目的地号信息自动开放进路、停站以及在停靠站开/关车门。(4)列车自动调整功能。正常运营模式下,时刻表调整能够自动控制列车运行,将列车与时刻表(由运营管理者编制)之间的偏差降至最低。(5)列车运营时刻表管理功能。行车管理人员通过时刻表编辑软件离线编制多个列车运营时刻表,同时ATS提供在时刻表中增加车次、延长列车营运时间等在线调整功能。
2.2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的功能
ATP子系统控制列车在安全条件下行驶,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功能:(1)列车定位功能。通过列车提供的速度、距离以及线路等方面信息,确定列车安全位置及非安全位置,ATP系统利用安全位置对列车进行安全防护。(2)列车追踪功能。该功能提供数据以保持安全的列车间隔,ATP子系统根据列车位置报告、道岔位置构建追踪占用地图,通过非安全位置和位置及其不确定性计算安全的列车两端位置。(3)列车移动授权功能。在车载控制器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利用ATP限制固定数据和ATP可变限制数据计算ATP运行曲线,此时系统将移动授权限定在前方列车尾部后面的安全间隔外方停车点。(4)速度监督校正功能。车载控制器对速度传感器和加速计输入的速度数据一致性进行监控,记录检测到的速度或速度传感器非常规变化信息。(5)停车位置保证功能。停车保证通过比较移动授权和当前列车位置和速度进行判断,系统接收到进路取消请求后,将延迟一段时间用以保证列车制动停车需要。(6)溜车防护功能。车在站台区域停车时,车载控制器须确保列车处于静止状态。如果系统检测到列车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有了物理位置的移动,车载控制器将实施紧急制动。
2.3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的功能
ATO子系统控制列车自动运行。它在ATP系统的保护下,根据ATS发送的指令实现列车运行的自动驾驶、自动调整速度和控制车门,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功能:(1)自动运行功能。ATO子系统控制列车按运行图规定的区间走行时分行车,自动完成列车启动、加速、巡航、惰行、减速和停车的合理控制。(2)列车精确停车控制功能。在ATP防护下,通过车地通信设备和轨旁设备实现自动列车精确停车控制。(3)在线列车监控功能。ATO车载控制器将列车运行的有关信息传递至ATS子系统,实现ATS子系统对在线列车实时监控。(4)节能舒适调节功能。ATS子系统根据高峰和非高峰运营时段的列车运营情况,通过ATO系统实施不同的节能运行方案,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采用适宜的速度曲线控制列车运行和保证乘客的舒适度。
3CBTC系统自动控制功能在地铁运营模式上的体现
3.1列车自动驾驶模式
在ATO和ATS控制下以及ATP防护下,列车进行自动驾驶。同时在线列车的启动、加速、巡航、惰行、制动、精确停车均由ATO子系统自动控制。而在进入ATO驾驶模式后,系统设备正常且没有人为干预,此驾驶模式将维持不变。ATO子系统开关车门和安全门(部分城市仍采用司机控制开关门模式)。当列车准备发车时,列车司机按发车按钮启动列车的自动驾驶。
3.2ATP列车人工驾驶模式
在列车司机显示器显示的ATP速度限制下,列车司机控制列车速度,ATP子系统实现列车自动防护的全部功能,站台停车以及车门及安全门的.开关均由车载控制器允许的门操作模式实施控制。
3.3限制人工驾驶模式
限制人工驾驶模式是降级的驾驶模式,列车运行具有最高限速。在这种模式下,列车司机按照轨旁信号显示运行且不能超过25km/h限速。该模式在车辆段和转换轨内是正常驾驶模式。
列车运行的安全由联锁设备、ATP车载控制器、调度人员、司机共同保证。此外,站台停车精度以及车门及安全门的开关均由人工控制。
3.4点式列车驾驶模式
列车在ATP监督下安全的运行,此时ATP信息来自信号机处动态信标,系统提供包括列车超速防护功能、间隔防护功能、闯红灯防护功能和车站站台区域停车窗保护功能等。司机根据地面信号显示,利用TOD显示的速度限制来驾驶列车。在车载控制器允许的情况下,站台停车精度以及车门及安全门的开关由司机人工控制。
3.5非限制人工列车驾驶模式
控制功能 第6篇
控制安全自动提示功能
当尝试在Windows 8系统中运行exe格式的程序,或双击lnk格式的文件时,系统会自动弹出安全警告提示对话框,询问用户是否继续进行相关操作。该自动功能虽然可以提升Windows 8系统的运行安全性,但是在安全可信环境中,频繁弹出安全提示对话框,反而会降低系统操作效率。倘若不希望Windows 8系统自动打开文件提示安全警告框时,只要进行如下设置操作即可:
首先使用“Win+R”快捷键,弹出系统运行对话框,输入“gpedit.msc”命令,点击“确定”按钮后,切换到系统组策略编辑界面。在该编辑界面左侧列表中,找到“本地计算机策略”| “用户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组件”|“附件管理器”分支选项,用鼠标双击该分支下的“中等危险文件类型包含列表”组策略,打开如图1所示的组策略属性对话框。
其次选中这里的“已启用”选项,激活“指定中等风险扩展名”文本框,在这里输入可能存在打开风险的文件扩展名,可以同时输入多个文件扩展名,每个扩展名之间使用空格符号分隔开,例如这里可以输入“.lnk .exe .com”,单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这样日后再次打开指定类型文件时,Windows 8系统就不会频繁弹出文件打开安全提示报警框了。经过实际测试,发现该操作对有些版本的Windows 8系统好像不适用,此时不妨进入对应系统的用户账户控制设置界面,在“选择何时通知你有关计算机更改的消息”位置处,将移动滑块拖动到“从不通知”处,相信这样就不会看到安全报警提示对话框了。
控制截屏自动保存功能
大家知道,使用键盘上的截屏键“Print Screen(PrtSc)”,可以将当前屏幕内容抓取下来。不过,该操作还需要通过粘贴方式,拷贝到图像编辑工具中才能将截图内容保存下来,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很多人往往会下载第三方截图工具来替换PrtScr键。然而,在Windows 8系统环境中,截屏键的作用得到了改进,因为Windows 8系统新增加了一个自动截屏保存功能,该功能有效增强了截屏功能的实用性。
在进行截屏操作的时候,首先将需要抓取的内容显示在当前窗口,按下Win徽标键不放,同时按下PrtScr键,接着我们看到系统屏幕会出现短时间的变暗效果,这就意味着截图操作已经成功。截取下来的屏幕内容,会被自动存储到Win8系统的“库\图片\我的图片\屏幕截图”路径下,存储的图片格式默认为png格式,文件名称为“屏幕截图(x)”,其中“x”为截图操作的序号(如图2所示),该数字会按截图顺序自动递增。当然,自动截屏保存功能仅对全屏截图操作有效,对活动窗口截图操作无效。
控制应用商店自动存储
在长时间接触Windows 8系统后,很多人可能会频繁从应用商店下载各种新奇的应用,而Windows 8系统默认会自动将下载的应用全部保存到系统分区中,这样要不了多长时间,系统磁盘宝贵的空间就会被消耗殆尽。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我们需要调整应用商店自动存储路径,让其指向系统分区以外的位置,下面就是具体的调整操作:
首先使用“Win+R”快捷键,弹出系统运行对话框,输入“regedit”命令并回车,展开系统注册表编辑界面。在该界面的左侧列表中,将鼠标定位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Appx分支上,找到该分支下的“PackageRoor”键值,并用鼠标双击该键值,弹出如图3所示的编辑字符串对话框。
其次在“数值数据”文本框中,我们发现系统会自动将各种应用下载保存到“X:\Program Files\WindowsApps”位置处,此时,只要将一个剩余空间很大的磁盘分区和文件夹路径填写在这里,再保存设置操作,就能强制Windows 8系统日后将来自应用商店的下载应用保存到新的路径中了,那么Windows 8的宝贵系统分区空间就不会被白白浪费了。
当然,要提醒大家的是,默认状态下用户无权修改“Appx”分支下的权限,必须先进行如下权限调整操作才行:用鼠标右键单击“Appx”分支选项,执行右键菜单中的“权限”命令,弹出编辑权限对话框,选中列表中的“TrustedInstaller”用户组,按下“高级”按钮,切换到“Appx”的高级安全设置窗口,点击其中的“更改”按钮,进入选择用户设置框,继续按下“高级”按钮,从其后界面中选择登录WIndows 8系统的用户账号,确认后再将对应账号的访问权限调整为“完全控制”,这样就有权限调整“Appx”分支下的键值内容了。
控制运行记录自动保存
在Windows 8系统运行对话框中,输入并执行程序命令后,系统会自动将运行记录保存起来,日后用户要重复执行某个命令时,只要从列表中选择以前的记录即可,这样能提升操作效率。但是,这种自动保存功能,容易泄露用户的操作隐私。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下,我们可以按照下面的设置操作,来禁止系统自动保存运行记录:
首先在Windows 8系统Metro界面中点击桌面磁贴,切换到Windows 8系统桌面状态,用鼠标右键单击系统任务栏空白区域,执行快捷菜单中的“属性”命令,进入系统任务栏属性对话框。选择“跳转列表”标签,展开如图4所示的标签设置页面。在这里,看看“存储最近打开的程序”、“在跳转列表中存储并显示最近打开的项目”选项是否已经被选中,如果发现其已经处于选中状态时,不妨立即取消其选中状态,单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操作即可。
控制安装更新自动提示
虽然Windows 8系统的安全性能已经很好,但是它仍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系统漏洞,及时在该系统中安装更新补丁程序,也还是很有必要的。在安装更新补丁程序后,只有及时重新启动系统,补丁程序才能发挥作用。然而对于笔记本用户来说,他们平时很少会关机运行,所以经常会发生补丁更新后没有及时重新启动系统的现象。为了及时提醒用户在安装更新补丁后重新启动系统,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设置操作:
首先从微软官方网站中下载安装KB2822241这个补丁程序,要是还没有打上这个补丁时,不妨通过Windows 8更新功能立即检查一下更新即可。接着打开Windows 8系统的运行对话框,输入“regedit”命令并回车,弹出系统注册表编辑器界面。在该界面左侧显示窗格中,依次跳转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Windows\WindowsUpdate\AU注册表分支上,要是找不到WindowsUpdate、AU等子项时,不妨采用手工方法创建好这两个注册表子项。
其次用鼠标双击目标分支下的“AlwaysAutoRebootAtScheduledTime”键值选项,要是找不到该键值时,同样可以手动创建好该双字节键值,打开如图5所示的编辑键值对话框,将其数值数据输入为“1”,点击“确定”按钮返回,再重启一次计算机系统。这样,日后每次Win8安装更新好补丁后,它就会自动弹出15分钟的倒数重启提示,看到该提示用户就能及时重新启动Windows 8系统了。
控制锁屏屏幕自动关闭
在移动演示场合下,用户可能会希望Windows 8系统屏幕始终处于点亮状态。然而,将Windows 8系统切换到锁屏状态时,默认在一分钟后,系统屏幕会被自动关闭。为了不影响演示效果,很多人想延长锁屏操作后,Windows 8系统自动关闭屏幕的时间。要做到这一点,可以进行如下设置操作:
首先使用“Win+R”快捷键,弹出系统运行对话框,输入“regedit”命令并回车,展开系统注册表编辑界面。在该界面的左侧列表中,将鼠标定位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Power\PowerSettings\7516b95f-f776-4464-8c53-06167f40cc99\8EC4B3A5-6868-48c2-BE75-4F3044BE88A7注册表分支上,找到该分支下的“Attributes”键值,并用鼠标双击之,弹出如图6所示的编辑键值对话框,输入数字“2”,单击“确定”按钮返回。
其次按下“Win+X”快捷键,点击快捷菜单中的“控制面板”命令,进入系统控制面板窗口,双击“电源选项”图标,展开电源选项管理窗口。在该窗口左侧列表中,按下“选择关闭显示器的时间”按钮,在其后界面中点击“高级电源设置”,切换到如图7所示的设置对话框。依次点击“显示”、“控制台锁定显示关闭超时”选项,在这里设置好合适的时间数值,这样Windows 8系统日后锁定计算机后,会延迟特定的时间才会关闭显示屏幕。
控制系统自动维护功能
每次将Windows 8系统切换到待机状态,过一会儿以后,用户或许就会看到计算机硬盘信号灯在不停狂闪,动动鼠标信号灯立即就不闪了,仔细查找原因后,原来是Windows 8系统内置的自动维护功能在暗中捣乱。经过了解,这种功能会在系统空闲一段时间后,自动在后台进行磁盘碎片整理、磁盘清理等操作,但该功能对SSD类型的硬盘没有多大作用,反而容易影响硬盘使用寿命。当笔者尝试进入Windows 8系统的操作中心窗口,临时停用自动维护功能时,发现这种设置不管用。其实,要停用系统自动维护功能,必须要调整Windows 8系统的计划任务才行,下面就是具体的调整步骤:
首先按下“Win+X”快捷键,点击快捷菜单中的“控制面板”命令,进入系统控制面板窗口,逐一双击“管理工具”、“任务计划程序”图标,切换到任务计划程序界面。在该程序界面左侧列表中,依次跳转到 Microsoft\Windows\TaskScheduler分支上,如图8所示。
其次在目标分支右侧区域,我们会看到Idle Maintenance、Regular Maintenance等任务选项,它们就是自动维护功能定期工作的主要原因,只要将它们禁止运行,就能达到关闭系统自动维护功能的目的。在禁止某个任务选项运行时,只要用鼠标右键单击目标任务名称,执行右键菜单中的“禁用”命令即可。
控制系统自动更新功能
大家知道,Windows 8系统默认开启了自动更新功能,该功能可以为用户在第一时间中自动下载漏洞补丁程序,来增强Windows 8系统的安全防护性能。不过,该功能在有些场合下并不见得就是好的,偶尔还会给用户带来麻烦,比方说会影响系统运行速度等,所以要是用户不希望Windows 8系统进行自动更新操作时,不妨进行如下设置操作,来暂停该系统的Windows自动更新功能。
首先按下“Win+X”快捷键,点击快捷菜单中的“控制面板”命令,进入系统控制面板窗口,逐一点击“Windows更新”|“更改设置”按钮,展开如图9所示的设置对话框。打开“重要更新”下拉列表,选中“从不检查更新(不推荐)”选项,点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操作,这样就能轻松将Windows 8系统的自动更新功能临时关闭了。
当然,为了保护系统安全,在关闭Windows 8系统的Windows自动更新功能后,建议大家同时安装选用第三方安全软件的漏洞检测工具,来下载获取有关的漏洞和补丁程序,不然的话Windows 8系统会因为系统漏洞的存在,而成为恶意用户的攻击目标。
控制信息自动报告功能
尽管SmartScreen功能早已被内置到一些旧版本IE浏览器中了,不过从Windows 8系统开始,该功能除了可以对用户访问的站点以及从网上下载得到的文件安全进行自动扫描检测外,还能将用户下载和安装程序的信息自动报告给Microsoft官方网站数据库,显然,这项自动功能容易泄露用户的上网冲浪隐私。要是用户想有效保护自己的个人上网隐私信息时,可以进行下面的设置操作,将SmartScreen功能暂时关闭,以避免其向微软自动报告用户隐私信息:
首先在Windows 8系统开始屏幕中,使用“Win+X”快捷功能键,调出系统访问快捷菜单,点击“控制面板”选项,切换到系统控制面板窗口,用鼠标双击其中的“系统和安全”图标,在其后界面中点击“操作中心”按钮,打开系统操作中心窗口。
论档案的社会记忆控制功能 第7篇
关键词:档案,社会记忆控制,社会意义
一、社会记忆控制的意义
首先,根据社会记忆控制,我们可以提供可靠的历史证据,证明历史事件是否真正的出现过。以中日战争为例,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我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二战结束后,一些日本领导人歪曲历史,对以前做过的事情概不承认,在这样的背景下,档案对社会记忆控制的功能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社会记忆管控能够帮助我们政府很好地呈现历史发展事实,让日本政府无从狡辩。其次,根据社会记忆的管控,能够让人们更加认清历史,增强社会凝聚力。通过社会记忆控制,能够帮助人们形成相对统一的价值观,面对重大事件,人们能够团结一致,一致对外,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1]。再次,通过社会以及控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还原历史,统一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于历史的记忆会越来越模糊,即使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记忆也会随着时间而被淡忘,这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损失,这种损失还是不可逆转的,只要消失就再也不会有了。社会记忆控制能够有效防止这种事情的发展,让人们能够保持对历史的基本记忆。
二、档案的社会记忆控制功能都有哪些
档案是社会记忆控制的一种主要形式,它通过对历史材料的保存能够有效地记录历史,帮助人们记录有价值的社会信息。首先,档案是对历史记忆的追溯,它的可靠性非常高。与其他历史还原的形式相比较,档案具有更高的真实性,它不但记录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还收集了这一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各种直接材料,成为了社会记忆的强有力证据。其次,档案能够为人们更好地捍卫历史提供可靠证据,在日本侵华的过程中,我国人民通过对相关材料的保存,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记录。现阶段,日本不承认侵华的事实,我国政府以档案中的材料为证据,对其进行了强有力的回击。再次,档案是维护社会准则的重要手段,社会是在不断地传承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人们通过对历史的传承,能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样就能方便社会管理者对社会进行更加规范化的管理。最后,档案还能够准确引领记忆的走向。对社会中一些想要改变社会走向的不法分子,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档案的公布给予完美的反击,把历史真相告诉广大公众。
三、我国档案的社会记忆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健全的社会记忆构建体制。
目前,我国档案管理的机构主要是档案馆,国家把历史资料全部送往档案馆,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有的档案馆还要根据档案的重要程度进行不同层次的保管。然而,我国缺乏健全的社会记忆构建体制,对于如何分类没有明确的规定,工作人员也仅仅是根据档案馆管理者的要求以及自身的认知来决定档案的重要程度,这种档案管理方式非常的不科学。它把档案的生死大权只交给一个机构,档案的去留、保存期限都是档案馆的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来决定。我国政府对于档案的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这就造成了目前很多重要的档案丢失,很多没有多少利用价值的档案长期占用着档案馆的位置。
2. 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薄弱。
档案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短时间内很难体现出其价值,这就使得很多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充分认识到其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多都只是简单地应付一下,最终导致了档案存放缺乏条理性,重要的档案资料被处理等多种现象发生,一旦档案需要被使用,档案工作人员根本就不能及时的提取档案,这就使得档案的社会记忆控制功能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3. 档案的接收层面窄,社会记忆的构建范围小。
长期以来,档案的社会记忆控制功能都是为了能够帮助社会进行相关证据的保存,通过对档案的保存,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见证现在的文明与文化,为他们留下最真实的记忆。目前,档案馆的档案都是党政机关的档案,对于普通大众的生活以及文化没有全面的反应出来,普通民众的个人记忆受个人条件的制约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被遗忘,使得档案的社会记忆控制功能根本就得不到全面的发挥。档案馆对于档案接收层面窄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档案功能的真正发挥,导致社会普及的范围不够全面,社会记忆的功能得不到全面的实现。
4. 档案工作没有充分利用媒体力量,社会融入性差。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化行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电视、网络、报刊等传播媒介随时随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于档案的记录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新闻媒体都是以第一手资料见长,其记录的事件内容相对具体,因此,其档案的价值都非常大。真实性与全面性是受到社会各界认识广泛认可的。然而,目前由于我国政府缺乏对于媒体力量的认识,对于社会媒体力量缺乏必要的关注,因此,社会媒体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档案的社会记忆控制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档案资料的社会融入性差,档案的资料与社会脱节,因此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于历史档案资料的认识不足,档案资料也只是存放于档案馆中,不能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这对于档案的社会意义控制功能的发挥非常不利。
四、如何进一步加强档案的社会记忆控制功能[2]5
1. 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体制。
档案馆是我国档案管理的重要机构,因此我国政府必须重视对档案馆内部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体制,对于档案管理制定明确的分类标准和严格的档案管理规范,一旦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违反相关的规范必须进行严厉处罚。同时,我们还要在档案馆建立必要的监管机制,对于档案馆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情况进行及时监管,一旦发现问题,及早给予纠正。另外,我们还应该多开发档案管理平台,发动广大群众的力量强化档案管理工作,这样即使档案馆对于档案的管理工作由于多种原因没有被管理好,我们依然能够在社会上找到相关的资料,这对于强化档案的社会记忆功能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同时对档案的管理形成了一道坚实的防线,使得档案能够发挥其最大效用,让档案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 强化档案工作者的档案意识。
想要不断强化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加强对于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教育,让他们在工作开始前对自身工作的性质以及工作的重要性形成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其次,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保证档案管理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再次,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研究,系统整合档案的管理系统,深入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档案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最后,档案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对于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与认识,通过对国家强制性规定的了解,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使得档案的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3. 不断扩大档案资源的建设范围。
档案馆作为我国档案的主要接收机构,应该把档案工作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档案工作并不仅仅是为政府部门服务,还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档案的了解与认识需求。因此,档案馆应该不断扩大档案资源的建设范围,提高档案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不断增大档案社会记忆控制功能的试用范围。加强对私人档案领域的关注,对不同阶层的档案进行不同的管理,对社会中不同阶层的档案管理需求都要给予一定的满足,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与此同时,档案部门还应该聘请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社会中不同层次的档案管理需求进行不同档案管理方式的讲解。通过对社会大众档案管理方式方法的讲解,缓解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压力,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各界人士对于档案管理的需求。个人和社区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于有价值的资料建立完全的档案,补充国家档案机构在档案管理中的不足,为档案社会记忆控制功能的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3]81。
4. 实行媒体互动策略,加强档案工作与社会的联系。
媒体主要传播的是主流的社会记忆,它能够更大范围地传播社会现实,让更多的人对社会中的事件进行准确的记忆和保存。因此,我国的档案部门应该加强与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档案专门讲座、档案专题教育活动,让档案部门的工作能够和媒体形成有效地融合,形成档案馆与媒体相结合的档案管理模式。以南京大屠杀为例,我国政府对于这一时间的各种资料进行了有效地整理与归纳,但是人们对于政府资料的了解不多,更多的人都是通过媒体的报道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细节的,由此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认识到媒体对于档案的社会记忆控制功能的发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国的档案管理应该加强与社会现实的融合,把档案中的相关资料与教育相融合,把历史资料与历史教科书有效融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传承历史,让每一个中国人成为活资料,充分发挥档案的历史记忆控制功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不断传承我国的文化,为我国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丁海斌.档案工作时间论[J].档案学通讯,2012(1).
[2]冯惠玲.档案记忆观、资源观与“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建设[J].档案学通讯,2012(3).
开包机电气控制功能的完善 第8篇
1.1 主要结构
FT51-TS型纸箱开包机主要由机械手臂、旋转提升架、电控系统等组成。机械手臂主要完成烟箱导向、烟箱夹抱、烟箱翻转、纸箱阻拦、箱体开门、纸箱拔离等6个功能, 它实现开包机的开包功能;旋转提升架则主要完成座体旋转和手臂升降2个动作, 它实现将机械手臂运送到各个工位的功能;电控系统完成对纸箱开包机的自动控制。
1.1.1 机械手臂
机械手臂主要由支架、翻转架、箱体等组成。箱体内装有纸箱导向机构、纸箱拔离机构、纸箱阻拦机构;箱体外还装有一对可对开的箱门。箱体固定在翻转架上, 在电机的带动下箱体可随翻转架翻转, 同时在翻转架上还安装有一套烟箱夹抱机构。翻转架和箱体又是固定在支架上的, 通过支架与旋转提升架上的升降架进行连接, 就实现了将机械手臂送到各个工位的功能。
1.1.2 旋转提升架
旋转提升架主要由旋转座、支架升降架、配重块等组成。升降架安装于支架上, 配重块用于平衡安装于升降架上的机械手臂的重量。支架又安装在旋转座上, 旋转座可在180°范围内来回旋转。
1.1.3 电控系统
开包机的电控系统隶属于真空回潮段总线控制;可实现对整个开包系统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开包系统包括FT51-TS型纸箱开包机1台, 烟箱输入辊道输送机3台, 空箱输出辊道输送机2台, 烟片输出皮带输送机1台。电控柜置于开包机旁。
1.2 工作原理
装有烟片的烟箱在烟箱输入辊道上完成剪带和开盖后, 被送到纸箱开包机的机械手臂的下方。此后机械手臂下降, 机械手臂内的导向杆将纸箱的箱盖紧紧压在箱侧, 由气缸推动的夹抱机构将纸箱抬起, 纸箱抬起的过程中在导向杆的作用下, 纸箱和机械手臂准确定位。接着, 机械手臂开始上升, 上升到一定高度后, 旋转提升架开始向倾倒叶片工位旋转, 同时机械手臂上的翻转箱体将纸箱翻转, 使纸箱开盖的一面向下。此后机械手臂下降, 到位后, 将箱体上的仓门打开。仓门打开后, 机械手臂随即再次上升, 纸箱在纸箱阻拦机构的作用下被挡在机械手臂的箱体内, 烟片则在重力的作用下与纸箱分离开后被倒在皮带机上。烟片倒出后, 机械手臂开始向放置空纸箱的位置旋转, 同时机械手臂上的翻转箱体将空纸箱转回原来的位置, 在机械手臂转到空纸箱输出工位时, 机械手臂下降, 夹包机构松开, 接着机械手臂再次上升, 同时纸箱拔离气缸动作, 将空纸箱放置在空纸箱输出辊道上, 空纸箱随后被送出系统。
2 产品系统说明
2.1 传动系统
纸箱开包机械手的箱体翻转都是由轴装式减速电机直接驱动, 通过变频调速改变翻转速度。
2.2 开包机电气元件位置与作用
2.2.1 机械手臂
机械手臂所完成的6个功能中, 烟箱夹抱、箱体开门、纸箱拨离依靠电磁阀控制气缸完成, 烟箱翻转由变频减速电机实现。烟箱导向和纸箱阻拦没有电气元件参与。
2.2.2 旋转提升架
旋转提升架部分主要完成整个架体的旋转和升降架的升降2个动作, 其中旋转运动由伺服电机驱动, 可实现位置的精确定位和运动的平稳运行, 升降运动由带制动器的减速电机实现, 电机采用变频调速, 频率变化范围从10 Hz到60 Hz, 制动器应接成快速制动模式。旋转电机功率为3 k W, 提升电机功率为5.5 k W。
提升架上安装有固定接近开关4个, 分别检测上位、翻转允许位、开门位、夹抱位 (下位) 。在上下极限位置安装了行程开关2个, 用作安全保护。同时安装了1个活动接近开关, 专门用来检测到位前合适位置并发出减速信号。旋转底座上安装了1个固定接近开关, 检测旋转座是否在夹抱位。其他工位的位置确定由旋转编码器实现。在旋转的2个极限位置安装了行程开关, 用作安全保护。
2.3 开包机电控说明
FT51-TS型纸箱开包机电控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控制。采用变频调速器对开包机的上下行、翻转等动作进行可编程控制, 旋转采用交流异步伺服控制, 整线采用了PRUFIBUS总线技术。
3 存在的问题
开包机自2005年安装、调试运行以来, 生产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不安全, 操作人员在打扫卫生时有升降架落下压伤人的隐患; (2) 一次开包率较低, 开包时间较长; (3) 由于多次翻转开包和人为顶破使烟块散开、烟叶撒落, 一方面对装箱带来了一定困难, 另一方面对烟叶产生了造碎。
4 改进方法
4.1 加装光电开关
在夹抱辊道上加装光电开关, 让2个光电管都挡住时才让升降架落下, 只有1个挡住就不起作用, 这样可以保证安全。由此看来, 新装的和原来的应该是“与”的关系, 电路设计关系上, 开关量应当是串联连接, 而原来的光电管是三线制的, 用的是欧姆龙 (OMRON) 的漫反射的光电管E3S-AD87, 输入电源是24 V DC, 也就是说, 有两个线是电源直流24 V, 另一个线是经PNP三极管输出一个24 V直流电压, 这个电压输入到PLC的输入点, 如果再加一个光电管就要加一个PLC的输入接点, 接点已用完, 而且又要改程序, 程序是厂家人员编写的, 我们不一定能改好。改硬件比较方便, 就找了一个车间原来用欧姆龙产的漫反射的光电管 (OMRON) E3JM-DS70M4, 刚好是继电器输出的, 是四线制的, 电源要求是12 V to 24 V DC或24 V to 240 V AC, 输出是干触点, 让两个输出常开触点串到原来的输出点上, 电源并联就可。这样就可以达到前面的要求了。如图1所示。
4.2加装一个机构
如何缩短开包机开包时间, 提高开包机工作效率, 消除人身安全隐患, 确保产品质量, 必须根据生产现场提出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
4.2.1 主要原因分析
经分析, 片烟烟箱在长期多次转运过程中变形, 部分烟块与烟箱接触太紧等是主要原因。
按开包机设计原理, 烟箱被夹抱、翻转、下降后, 烟块依靠重力作用与烟箱分离并落在皮带机上。从现场观察、测量来看, 尽管烟箱规格尺寸无多大变化, 但由于部分烟块与烟箱接触太紧, 烟块在烟箱中下落1/3左右时, 烟块落下的箱体空间相对形成了负压状态, 将烟块向上抽吸, 使烟箱变形, 烟块下落时的摩擦力增大, 烟块在烟箱内下降力减小而无法落下。出现以上情况时, 只能人为从开包机上面向下推烟块或从烟箱下面用铁杆撑破烟块让烟箱分离。
由此想到要给开包机加装一个机构, 让烟包产生一定压力使其掉落, 不用人为地在开包机旁边使力, 确定需在开包机夹抱机构支撑横梁上安装气缸, 压力约为 (5~10) 105 Pa, 因为烟箱高度为725 mm, 加上翻转的夹抱机构和横梁有150 mm的距离, 所以选择气缸的行程约为800~1 000 mm。推烟块装置安装示意图如图2所示。
推烟块装置设计气动执行图及电路控制如图3、图4所示。
1截止阀2过滤器3压力表4减压阀5消音器6电磁阀7气缸
1两位开关2二位五通电磁阀3空气开关
4.2.2 选择元气件
气缸型号:根据压力约为 (5~10) 105 Pa, 行程约为800~1 000 mm。参照FESTO公司产品目录, 选择DNG-160-900-PPV-A气缸。
气源三联件型号规格:FESTO的FRC-1/4-D-MINI-A。
压缩空气管规格:FESTO的PUN-8*1.25-BL。
二位五通电磁阀型号:FESTO的MFH-5-1/4-B。
两位控制开关型号:SIEMENS的3SB33400-0A。
材料加工:安装气缸支架, 焊接2根长700 mm的槽钢, 测量气缸四角螺钉孔尺寸, 并打4个安装孔安装气缸。
电、气路安装:支架做好后, 在气缸活塞杆上连接了一个直径为160 mm的法兰盘作为推盘, 安装气缸、气源三联件、二位五通电磁阀, 在开包机现场操作站上取24 V DC电源, 安装两位控制开关。全部安装完成后, 在车间进行调试。
经多次测试后, 最终将气缸的气源工作压力调为0.4 MPa时满足生产要求。当生产中遇到烟块不下落时, 操作工按下启动按钮, 气缸中活塞杆开始向下运动。活塞杆运动至下极限位置, 推下烟块, 使之与烟箱分离后, 气缸活塞杆恢复原位, 整个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简便易行。
5 取得的效果
(1) 据车间资料统计, 开包机的一次开包率为98.9%, 超过了开包机的一次开包率为90%的目标值, 较改进前一次开包率70.4%提高了28.5%。
(2) 开包机一次开包率的大幅提升, 不仅节约了能源消耗, 而且提升了设备有效作业率, 同时消除了存在的安全隐患, 达到了厂部的安全要求。
6 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提高开包机一次开包率, 一方面降低了每批料的上料时间, 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另一方面消除了人身安全隐患。但由于PLC编程技术水平及时间限制, 未能做到自动检测难以下落的烟包等, 以待今后进一步完善。
摘要:烟草工业企业开包装箱是第一道工序, 影响全车间的生产, 安全更是第一位的, 要提高设备的安全操作性, 防止意外伤害。现主要从2方面对设备进行了改进完善, 加装辊道上的光电开关和加装推烟箱气缸来提高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开包机,电气控制,完善
参考文献
[1]欧姆龙 (OMRON) .E3S-A, -B光电开关《说明书》
[2]欧姆龙 (OMRON) .E3JM光电开关《说明书》
[3]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船第一机械有限公司.《FT51-TS-SM纸箱开包机》说明书
控制功能 第9篇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经营指标压力的不断增加,我国企业的“两金”(应收款项、库存商品)占用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企业间拖欠货款现象严重,呆坏账比例逐渐加大;库存商品逐年增大,减值严重形成潜亏。2014年,中央企业的应收款项及库存商品占用资金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113家中央企业中“两金”占整个流动资产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达到51.7%,其中有80家的“两金”占用增长已经超过收入增长,超过7成的中央企业已经突破了年初的预算水平。
“两金”规模过大,不仅加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而且造成了企业的价值不实,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一是应收款规模过大直接影响企业现金流入,造成资金断流;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账面利润与实际现金利润不匹配,夸大经营成果。二是库存商品存量增加,造成流动资产沉淀,资金占用增加;将积压商品相互转嫁,形成虚假增值;无法实现最终销售,出现减值,形成潜亏。
在日常工作中,削减“两金”规模,不仅是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更是财务部门发挥日常财务管理职能的主要工作。
一、“两金”控制的通常做法
(一)应收款的管控方法
明确责任部门,计提减值准备;确定信用政策,控制赊销比例;制定奖惩制度,加大清收力度;完善台账管理,执行对账制度;开展风险分析,降低风险程度。[1]
(二)库存商品的管控方法
根据不相融原则,合理设计采购环节的内部监督与控制流程,确定纠错防弊的有效措施;定期开展入出库核查工作,并形成财务凭据,实现账实相符;关注存货核算的审查与监控,重点关注直接影响存货的控制因素;建立应用机制,定期对企业存货构成、存货资金占用、资金使用效果进行控制、监督与分析。[2]
上述通用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两金”的管控,但均属于事后管理,带有一定“亡羊补牢”的意味。在当前的央企中,财务部门从属于业务经营的状况制约了其管理职能的发挥,加之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缺乏及时交流与沟通,造成双方信息不对称,使得财务管控缺乏实操基础,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增加部门间的矛盾,管控形同虚设,财务监督苍白乏力。
二、财务前置控制“两金”的优势及主要做法
(一)财务前置控制“两金”的优势
“两金”占用规模较高往往是由项目立项缺乏必要的前期测算、生产经营物资采购计划不准确、工程建设变更洽商较多、销售流程把控不严等因素造成的。加强财务前置功能,可以有效实现对“两金”的源头控制,在项目前期形成较为合理的信用政策、采购计划、资金调配,达到统筹策划、合理布局;通过财务基本测算,可以预先识别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使决策者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布控;可以使财务及业务部门充分协调与沟通,有利于后期管理、分清责任。[3]
(二)财务前置的主要做法
1. 参与项目前期决策,实现决策控制
建立项目立项制度,多方发表意见,最终形成集体决策意见,在此过程中不仅应确保财务部门的全过程参与,而且需适当加大财务意见在决策过程中的权重,必要时可实行财务一票否决制度,确保财务意见在项目决策过程中的权属地位。
立项过程中,财务部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表意见:项目设计方案的科学、经济论证;现有物资库存状况及采购方案的可行性;客户生产经营、资产负债、银行开户、资信证明等基本信息;收支平衡点、资金占用与周转、纳税筹划等主要财务信息的总体测算。
2. 强化资金预算,实现计划控制
在包含项目预算、管理预算、资金预算在内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资金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维持企业各个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只有建立科学的、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资金预算编制与管理方法,才能形成资金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运营能力;才能使企业的各项工作有序展开,真正实现资金牵引下的计划控制,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强化资金预算的作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健全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将资金预算真正纳入全面预算管理,明确预算责任,保证资金预算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科学合理地编制资金预算。成立包括财务、投资、采购、生产、销售等相关部门人员的预算编制机构并开展相关的预算编制工作,实现组织合理、信息畅通、人员到位;紧扣供、产、销、研、管这一生产经营管理主线,对“资金链”上的各个环节认真分析,充分协商,使资金预算接地气、有基础,确保科学合理、切实可行、高效完整。三是加强资金管理过程控制,提高制度执行力。建立权限明确的资金管理网络,财务部门要按照批准的资金预算进行具体运作和过程控制,并通过财务信息平台监控预算执行情况,保证预算的可操作性,控制预算的执行。
3. 介入商务运作,实现过程控制
事中控制是在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发生过程中进行实时监督的控制,是对计划(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可以及时修正实际与计划的偏差。介入商务运作,实际是要求财务加强对各类经济业务的事中控制,使财务工作从传统的事后反映转变为事中控制,由此发挥财务的前置功能。实现事中控制的要点是:以计划执行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为依据;完整、准确的统计资料。
应收款的过程管理: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建立客户信息,按一定标准对客户划分等级,实施动态管理,对客户要进行专门信用评审;建立对账函证制度,将业务对账和财务对账结合起来,定期进行,通过函证核对、上门核对,确保涵盖所有客户,保证企业债权的时效性;建立预警制度,对财务条件恶化和信用度低的客户予以通报警示,明确对方单位,明确内部责任人,整合信息资源,加大监控力度;建立健全催收考核制度,按照“谁经办,谁负责、谁清理”的原则,必要时可以进行终身追责。
存货过程管理:强化项目前期论证的科学性,方案设计要充分考虑物资库存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方案;规范细化物资采购计划,加强源头控制,避免重复采购、错误采购,确保计划的准确性;加强库存管理,核定合理库存定额,规范入出库手续;通过清查库存,核对账实,明确溢余,分清正常储备物资和闲置积压物资,及时处理积压物资,减少资金占用,避免形成潜亏。
三、财务前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一)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知度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包括计划、控制、监督、资本运营四个方面,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财务管理首先是一种价值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的管理;其次是一种综合性管理,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管理工作都与财务管理有密切的关系。
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财务成果最大化,这一目标确定、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和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评价都要通过财务管理工作来实现。由此可见,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财务管理。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效益,企业管理本身就是企业为自身谋利的理财活动。管理是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管理。
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必然把财务管理摆在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通过循序渐进的工作,不断地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的管理层以及每一位员工的头脑中加以灌输,让大家逐渐理解并提高认识。这是实现财务前置功能,实现事前控制,有效控制“两金”规模的有效手段。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务工作管理对象特殊,要想有效地发挥财务前置功能,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业务素质方面: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注重培养和选拔既有专业知识又善于管理的人才;会计岗位要严格把握任职条件,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加强与业务部门的融合,主动熟悉产品性能,了解业务项目进展情况。政治素质方面: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机密”;增强法制观念,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注释
1[1]齐春霞.关于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34-1)
2[2]王丽莉.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1(12)
新型多功能控制LED台灯 第10篇
关键词:LED台灯,红外线控制,光敏电阻,微调电阻
0 前言
日前全球资源短缺的忧虑再度升温。且不说全球的资源紧缺到什么程度,以作者所在地区的情况为例,我们地区很多县区的农村从国庆节之前就开始实行了“限电”制度,即给农村送一天电,然后就停一天电(约从早8点到晚7点)。另外从新闻了解到,曾有一段时间煤炭都不够用来发电了,有的地区甚至用石油发电,所以石油的价格也涨得特快。
又比如水资源短缺,据2010年12月4日新华网报道:“截至目前,黄淮、江淮冬麦区作物受旱面积5799万亩(其中重旱627万亩,干枯30万亩),北方部分山丘区有177万人、155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
所以节约资源是我们未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要求我们时时处处都要节约资源。而事实上人们浪费资源的情况比比皆是。偌大一个教室、偌大一个教学楼灯火通明,里面却一个学生都没有,而上面的风扇在不厌其烦的转着。分析其原因有二,人们太“懒惰”了,二是节约资源太“不容易”了。事实上第二点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比方说,如果我们所使用的照明灯、风扇、空调等等,在没有人的时候它们会自动停止,那么节约资源就“容易”多了。正是基于第二点原因,我们以台灯为实验对象,设计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控制LED台灯。该设计的创新点有二:1)用LED灯代替普通的台灯灯管,这样既节省了资源又延长了台灯的使用寿命;其二、多功能控制不仅适合于控制台灯,还适合于控制风扇、空调等用电设备,设计思想是一样的。
1 功能特点
本设计的功能特点有以下几点:
(1)红外线控制。本设计采用红外自动控制。当我们需要光照,可又控制不方便或者不愿意控制人工开关时,我们的自动控制系统就起到重要作用了。当我们来到该台灯的自动控制范围(0~1.2m)时,就会自动激活红外开关,灯自动点亮;人一旦离开,红外线会自动关闭电源。达到既节省电能又省去了反复控制开关的动作,更加人性化。另外,该产品在红外线的基础上与普通开关和光电开关合理配合使用,如接近该产品而不需要光照(如白天),光电开关会自动切断电路,为保障电路断开亦可断开普通开关,使得红外线不能触发电路,故灯不会亮。
(2)光线强度的自动调节和人工调节。此台灯在设计时加入了光线调节功能,并且有两种调节方式:利用光敏电阻在光线强弱变化时自动调节和利用微型可调电阻实现人工调节。两调节方式在电路中巧妙配合使用,实现了任一变化都可调节光线强弱的功能。另外,微型可调电阻还可调节光线最强的亮度,以适应人在暗、亮的变化环境,保护眼睛,且安装于外围,调节方便。
(3)节能环保。此台灯在设计时使用LED灯,LED是冷光源,灯内没有松动的部分,不存在灯丝发光易烧、光衰等,使用寿命达6万到10万小时,可大大降低灯具的维护费用,避免换灯之苦。LED的光谱中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既没有热量,也没有辐射,不含汞、铅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工作电压低,可安全触摸。除此之外,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节能,因为LED功率是很低的,在设计中用了100个LED灯,满载功率才3W,远低于普通台灯的功率。
2 电路图设计
本设计利用了红外线接近原理,红外线发出低高电位,从而触发三极管基极,使三极管处于饱区和及截止区,以便于控制电路的导通与断开。并且带有工作指示灯,可方便看出红外线的工作状态。红外线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
为了方便自动控制,我们加长了自动控制的控制导线,其方式如图2所示。
开关封装图如图3所示.
利用光敏电阻对光线不同阻值不同的原理,串在电路中,分担流经LED的的电流,以控制LED的功率。光敏电阻安装在外围,便于对光线的采集,达到光线自动控制的目的。利用微调电阻阻值变化灵敏的特点,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可以调节光线的亮度,安装于外围,调节方便。
控制功能 第11篇
一、沟通功能
沟通简单地说就是信息的交流与互相作用,是社会系统融合的一个基本的需要。民意表达就广义而言,它包括社会成员表达意愿的所有过程,大到选举、集会、游行示威,小到微博及街头巷尾的议论,当然信访、群体性事件这样的表达方式也在其中。因此民意表达在空间上无处不在,在内容上无所不包。它象社会肌体中的循环系统,以最广泛最经常的方式沟通着社会系统的所有领域。
政府与民众间的信息沟通是政治生活的前提。这种沟通显然应当是双向的,同时也应当是对称的,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政府通过公开告示民众自身的施政意图,民众通过表达使政府了解他们的诉求。正是在这种不间断的沟通过程中,政治获得共同的认同。因此民主政治离不开民民意表达,而且必须是畅通、有效和充分的表达。
民意表达的渠道分为制度性渠道与非制度性渠道。中国的制度性渠道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党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主、信访等正式渠道,其他的表达都属于非制度性渠道。两种渠道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两者在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一方面要加强制度性表达,同时也要加强非制度性表达渠道的疏通和引导。我们在意识到非制度性表达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其积极的一面,给予一定程度的包容。广东乌坎事件就是村民在制度性表达渠道失灵的情况下,采取了比较激烈的表达方式,即更能引起社会广泛重视的群体性集会与游行示威,最终达成了村民的民意诉求。尽管乌坎村事件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从积极意义上看,他们的表达弥补了制度性表达渠道的缺陷,揭开了前村委会腐败的内幕,维护了村民的合法利益。
二、控制功能
任何社会离不开控制体系,尤其在转型时期,社会多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
民意表达作为一个经常性、广泛性的社会生活方式,是社会控制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与法律控制、行政控制等并存的控制系统。古今中外,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百姓,无不生活在影响巨大的民意背景之下。尤其在现代传媒的支持下,民意表达实际在社会上营造着一种民意形态,影响着社会的每一个部分。
民意表达的社会控制首先表现为对政府的控制。这种控制在各種政体的社会政治生活中都是存在的,只是控制力量强弱不同。现代社会普遍认同民主的观念,以代议制的政治形式实现民意表达对政府的根本性控制。在此基础上,制度外的民意表达以更经常更广泛的方式达成对政府的控制与影响。著名的孙志刚事件,就是网络民意影响控制政府的典型事例。孙志刚被收容致死后,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海量网民对收容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形成规模宏大的民意表达潮流,从而直接导致了我国收容制度的终结。
乌坎事件也体现了民意表达的控制功能。一方面乌坎事件直接导致村委会的改选,另一方面也也影响了当地政府的决策,从否认乌坎村民表达的合法性转变到认同乌坎村民的合理诉求以及重新改选的结果。
民意表达的社会控制功能同样表现在对社会成员的控制上。社会个体的行为模式与规则都是后天习得的。除了法律规范之外,广泛的民意也是个体行为模式的重要的参照与约束。民意对社会个体成员的约束不是规范的、成文的,但其控制力并不亚于制度性的社会控制。
三、释放功能
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利益整合系统,利益的博弈永远无止境。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涉及到广泛而急剧的利益重构,致使社会利益尤为纷繁复杂。各种利益诉求不会因为抑制而终止,也不会因为忽视而平息。这正是近年若干年来以信访、群体性事件为表征的民意表达潮流汹涌澎湃的根源。因此要广开利益表达的渠道,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呼应,从而使民意潮流有通达释放的出口。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对民意表达的抑制无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抑制只能造成民意的潜伏与民怨的积累,形成能量不断积聚的民意应力。群体性事件通常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爆发的。乌坎事件中,村民对村委会违规卖地行为的不满由来已久,但他们的诉求长期被忽视与抑制,导致村民愤怒情绪在长期积累后最终爆发,选择了激烈的表达方式,在震惊中外的背景下追逐他们的诉求。黑格尔指出:“现代世界的原则要求每一个人所应承认的东西,对他显示为某种有权得到承认的东西。此外,每一个人还愿意参加讨论和审议。如果他尽了他的职责,就是说,发表了他的意见,他的主观性就得了满足,从而他会尽量容忍。在法国,一直显得言论自由要比默不作声危险性少得多,因为后面一种情形,怕的是人们会把对事物的反对意见扼在心头,至于论争则可使他们有一个出口,而得到一方面的满足,何况它又可使事物更容易沿着本身的道路向前推进。”1 乌坎村民的表达诉求得到了合理的回应,各方媒体都纷纷报道了乌坎村委会重新选举后的平静与祥和。这就是民意表达释放功能的生动写照。不能肯定地说乌坎村今后的发展会风平浪静,但在乌坎村长期积累的内在应力得到充分的释放,为日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民意环境。
民意表达欲求的强化,民意诉求取向的多样化,都是转型时期社会的常态。允许多样化的民意表达给予每个社会主体以意志释放的空间有利于民意不满情绪的释放,也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生机。容忍与听取多样化的民意诉求,宽容对待不同的声音,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表现。社会公开的分歧永远好过暗流涌动。
注释:
酒柜实现保湿功能的控制方法探讨 第12篇
由于制冷过程的除湿效应, 过去对于酒柜的湿度控制没有定量的要求, 直到欧盟的EUP指令No 643/2009的颁布, 在指令的附录1中对于红酒储藏间室做了明确定义, 明确了对于酒柜产品贮藏温度的变化小于0.5K以及相对湿度要控制在50%~80%之间, 并在细则中明确了测试方法及具体要求。
本文以SC-102Y压缩式制冷酒柜为例, 探讨通过控制方法实现酒柜保湿功能的方法。
1 酒柜制冷控制过程的湿度变化趋势
酒柜以纯直冷的方式运行, 温度设定为12℃, 感温点的温度控制开停按±1K进行压缩机控制的情况下, 对应开机/停机时间为8 min/26 min, 随着压缩机开停, 箱内的湿度也在50%RH湿度的上下波动, 由于压缩机开停机时间较长, 湿度波动范围也较大 (38%~60%) , 开机制冷时湿度下降, 停机时湿度回升。
由于EUP指令要求的不是平均湿度, 所以降低湿度波动范围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对应到冰箱的控制则是在满足箱内温度控制的前提下减小冰箱的开停周期。
2 压缩机开停周期对于酒柜湿度波动的影响
为验证开停周期与箱内湿度波动的关系, 脱离开原有温度控制系统, 直接设定压缩机的开//停时间来分析箱内温度、湿度的对应的关系。
试验共设定四个不同的开停机时间参数, 从左到右对比见表1。
从上表的数据对比, 说明减小开停周期是能够降低箱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波动范围, 而箱内湿度的波动大小与蒸发器温度变化是同步的。同时, 开机率的变化不仅影响到箱内的温度, 同时影响到箱内的湿度。当箱内温度为12℃时, 湿度基本处于50%RH左右, 如要继续提高箱内湿度, 应增加其它有效措施。
而通过试验过程的温湿度变化曲线, 可以看出, 采样点本身的温度对湿度的影响不大, 当温度从18℃~12℃的降温过程中, 湿度处于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而且箱内湿度的高低与蒸发器的最低温度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所以提高蒸发器温度是提高箱内湿度的有效途径, 但要兼顾箱内温度控制的要求。
3 风机循环对箱内湿度的影响
3.1 风机循环方案
通过降低开停机周期可以减小箱内湿度波动, 而提高蒸发器表面温度则能提高箱内湿度值。提高蒸发器表面温度的一个方法是采用全金属内胆, 该方法与控制系统无关, 在本文中不做详细说明。另一个方法是增加风扇电机, 提高蒸发器散热效率, 在提高箱内温度均匀性的同时, 提高箱内湿度。
通过对比风扇不同的安装位置的影响, 确定只有当风扇对着蒸发器吹风时, 才能提高箱内湿度。如果风扇远离蒸发器或吸风时, 会影响到压缩机的开停, 但对于湿度没有明显的效果。
3.2 风机控制规则的对比
风机按不同的控制时的对比如下。 (如表2)
风机的加入通过提高蒸发器的换热效果, , 提高蒸发器温度来实现提高箱内湿度的目的。实际应用中, 风扇电机与蒸发器的相对位置对于提高湿度的效果极为重要。
方案1波动太大且开机率高, 不可行。方案2效果最为明显有效, 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与风扇位置及风量的配合。方案3的温度及湿度波动最小, 也基本可满足要求。对比风机对蒸发器温度和箱内温度、湿度的变化影响, 根据蒸发器感温头温度控制风扇电机的运行是最佳控制方案。
从压缩机开机/停机时间对比看, 增加风扇电机后, 由于感温头温度变化更快, 导致开停机加快, 在控制规则不变时箱内湿度波动变小, 可同时降低耗电量。
4 酒柜湿度优化控制方案
而对于不带风扇电机的酒柜产品, 要达到同时满足酒柜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要求, 只有通过控制规则的改进在满足箱内温控的前提下减小湿度波动、提高最低湿度值, 制冷控制规则的改进主要是:减小开停机温差, 以实现加速开停的目的, 当箱内温度与设定温度接近时, 增加开停机的时间限制, 稳定状态较快开停机, 减少温度与湿度的波动。
要提高箱内在制冷状态下的湿度值, 最为有效的方案是增加箱内循环风机, 但应注意风机的位置及控制方式, 使箱内的温度波动和湿度满足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COMMISSION REGULATION (EC) No643/2009of 22July 2009——imple-menting Directive 2005/32/EC of the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with regard to ecodesign requirementsfor household refrigerating applia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