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规划和土地管理局范文第1篇
一、土地管理的现状问题
(一) 缺乏完善的土地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也相应的得到了显著地加快, 致使城镇利用土地资源所开设的建设项目也不断的增多。在城镇建设项目规模扩大的基础上, 由于当地土地资源局缺乏完善的土地管理体系或者是管理方式比较落后, 直接导致城镇的建设项目出现了用地紧张的局势。
当前土地管理体系缺乏完善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比较落后, 没有应用现代化、科学化的土地管理手段, 大多数工作人员还是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土地的需求。其次, 工作人员对于相关的土地管理体系的发展理论也没有进行很好的贯彻, 当前的管理理论与实际的土地建设工作所需的管理理论相悖,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可以直接决定土地管理的工作效率, 并且通过建设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可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起一定的监督作用。
(二) 缺乏合理化的土地前期管理规划
在我国长期开展的土地管理工作中, 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对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的这一方面, 还是比较缺乏完善化的。长期以往, 土地管理工作由于缺乏法制体系的保障力度, 并且工作人员的管理方式也比较落后的条件下, 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土地前期的管理规划缺乏合理性。
在管理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对于土地前期的管理规划设计方面缺乏相应的合理化, 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后期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无序管理的现象。随着土地建设工作的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工作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无序管理的现象, 致使降低管理效率的同时还会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水平。
在缺乏合理化的土地前期管理规划的前提下, 在一定程度上工作人员会缺乏对土地资源的分类划分工作, 同时也比较忽视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和长远性, 无法保证当地的土资源会得到科学化、合理化的利用效率。
二、提高我国土地利用水平的相关措施
综上所诉, 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我国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现状问题, 并且出现的现状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水平, 为此, 对于提高我国的土地利用水平, 提出了以下措施:
(一) 完善土地管理体系, 严格贯彻管理工作
为了加强我国的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 国土资源局就应该相应的完善土地管理体系的建设要求。针对于此, 国土资源局应该加强对于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贯彻工作, 通过贯彻相应的管理理念, 可以有效的对企事业单位达到宣传的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企事业单位充分地了解到完善土地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并且同时要对完善土地管理体系进行严格的贯彻工作。企事业单位在对土地管理体系进行相应的完善工作的时候, 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反馈给国土资源局。
相关企业在进行土地管理体系完善工作的时候, 需要遵循两方面的原则要求:一是土地管体系要抓住时代的发展特点, 结合现代化的管理体系要求对土地管理体系进行相应的完善;二是管理人员要以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为开展管理体系工作的发展基点,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 完善土地管理体系工作就是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水平。针对于此, 当地的土地管理局在对相应的体系工作进行管理的时候, 应该结合当地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 并且工作人员需要严格贯彻管理工作。
(二) 制定合理的前期规划, 强化土地利用效率
在我国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 为了更好的解决人们的需求与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 工作人员应该对土地管理的前期规划进行相应的完善,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强化土地的利用效率。通过工作人员制定合理化的土地前期管理规划, 工作人员根据土地资源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分类划分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和长远性, 同时可以保证当地的土资源会得到科学化、合理化的利用效率。
工作人员在进行前期规划的工作过程中, 管理人员应该全面的掌握当地的土地资源信息以及可应用的土地资源, 结合当地实际的发展特点, 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开展工作的基准, 并且需要制定相应合理的前期规划。通过工作人员制定合理的前期规划, 可以有效的解决当地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 使土地资源可以合理的应用到当地的建设工程中去,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当地人们对于土地建设的需求并且还可以强化当地的土地利用效率。
工作人员通过制定合理的前期规划, 土地资源不但可以在空间上满足当地各项建设工作的需求, 而且还可以满足管理人员对土地利用率的强化工作,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动当地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经济的发展水平。
结论:通过上述内容, 我们可以得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 国土资源局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 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规划、建设完善的土地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前期规划,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我国的土地利用率。希望通过本文对于土地管理现状的叙述以及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相应措施的分析, 可以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摘要:近几年来, 各地地区对于土地资源开发的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然而, 工作人员在对土地资源利用的方面工作还是有待于加强。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的土地管理的现状问题进行相应的阐述, 并且同时对于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措施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土地管理,现状问题,土地利用水平,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国志.浅析土地管理现状和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思路[J].科技经济导刊, 2017, 11:186-187.[2017-09-05].
[2] 夏春云.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与实施保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浦东规划和土地管理局范文第2篇
我国被称为农业大国, 土地在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上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针对土地规划管理这一问题, 我们有着不可缺少的责任。只有把农村土地规划问题解决了, 在实现科学化的规范管理, 我国的农业发展将会更进一步, 农民生活水平也将大大提高。目前, 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更好的推动这一战略的开展, 农村的相关负责人要全力推动农民发挥自己的作用, 规划工作当中存在问题的及时整改, 并全面实施。
一、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各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 持续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 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现象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
(一) 不合理, 不规范的使用耕地
目前, 因为我国仍在实行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制度, 许多农村都存在着农用的管理模式, 每一户人家都按照土地下户时的人口来计算土地用地, 并订立承包合同, 规定30年不变。但这一做法却存在许多问题。例如, 农民会将家人全部算在里面, 一方面, 这可能导致孩子在在上学不是当地户口而存在的不便, 另一方面, 容易出现地少人多的局面, 使土地没办法均衡分配。还有许多农民可能会随意改变土地类型, 例如建造房子, 随意播种, 放任不管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的降低了土地利用率, 使土地资源不能合理利用。
(二) 不少耕地遭到闲置, 粗放经营
因为我国是人口大国, 耕地面积有相对较少, 只靠种植农作物是远远不够的, 没办法维持生计, 所以许多农民都选择外出打工, 有的还选择全家搬到外地。田地就让给其他人耕种, 这样的情况一旦大频出现, 就会进一步演变为地寡人多的局面, 农民可能因为顾及不到那么多土地而放任不管, 空置在那里, 久而久之, 土地不在像从前那样肥沃, 变得枯草丛生。
(三) 耕地的使用以及农作物种植的选择缺乏有效合理的规划
在耕地的使用上, 一方面, 因为耕地时存在许多零碎用地, 这给农民带来了许多困扰和不便, 另一方面, 因为不适合采用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 劳动力的生产率也就大幅下降, 同时还影响到了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在农作物上, 由于农民知识水平不够高, 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配置方法, 往往都是想种什么种什么, 这样长时间下来, 也会严重的影响到土地的合理开发与应用, 同时影响到农作物的生产率。
(四) 管理力度不够, 土地规划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加强了对土地的规划与管理, 但是相关部门还是没有做好工作, 例如, 他们没有提出有效的管理土地办法, 更没有从长远问题上考虑。这样就会导致土地的规划管理力度不够, 没有办法获得相应的好的管理效果。此外, 有些相关部门还因为贪图其中的利益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 比如, 把工作重点放在有经济效益的建设上, 建造农家乐, 饭店等。
二、相应问题的解决措施
我国农村的规划与管理现状之所以不好, 不仅是因为土地规划管理制度上存在问题, 还有其执行力度也不够, 没有办法进行良好的土地管理活动。
(一) 对土地规划和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健全的整改
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约束一些不良行为, 从而使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制度有据可循。而完善的管理制度必须要有专业人员管理, 壮大专业人员队伍又可以使土地获得合理应用。专业人员还要有很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 能够从宏观角度, 大局角度考虑。
(二) 加强农村土地管理
有效地土地管理能够使农村土地用地总量得到基本平衡。比如在一些南方地区, 农田数量过多, 晒谷场面积过大, 许多道路的修建又占用过多农田, 使得这些用地不得不舍弃, 可能还连带着荷塘的弃用。而加强土地用地的管理, 就可以有效改善这些问题。此外, 有效地土地管理还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有帮助, 能够改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 一些工厂可能会设置在农田附近, 它所产出的废气废水就会对土地造成威胁, 而有效地土地管理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保证农业生态的稳定, 生态环境的和谐。
(三) 加强有关部门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
对那些贪图利益而损害农田的人应给予惩处, 并拆除非法建造厂等, 还应对其进行严肃教育。另外, 一方面可以让农民间相互监督督促, 表现好的给予相应奖励。另一方面, 农民间还可成立不受上级干涉的监督小组, 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主管部门, 相关负责人进行监察。做到上下级相互监督, 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
(四) 加强法律的宣传工作
目前, 因为一些农民知识水平有限, 法律意识淡薄, 对土地造成滥砍乱伐等不良行为, 从而影响土地利用率的提升。就这一问题, 相关部门就可以开展一些法律知识讲座, 进行例如:“法律小百科”的活动, 让农民真正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总结
综上所述, 合理有效的土地规划和管理对土地的资源利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把农村的土地规划和管理整治好, 不断健全和完善好土地规划管理制度, 并监督管理好现有的管理行为, 才能克服各种问题, 农村的土地用地才能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
摘要:目前, 我国农村城镇化正在不断向前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大, 与此同时, 农村的矛盾也在逐渐显现。其中, 作为农村重要资源之一的土地资源, 对农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土地资源当中出现了土地规划管理问题。而土地规划管理又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为此, 我们必须重视起土地规划管理问题。做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的工作, 既能处理好土地与人的关系, 更能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 有效的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 本文主要结合对相关的土地规划管理等资料的研究, 总结出我国多数农村存在的这一问题, 并对个别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村,土地规划,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 肖廷茹.浅析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展望, 2015, 25 (08) :83.
[2] 杜桂云.我国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赤子 (上中旬) , 2014 (13) :254.
[3] 刘艺, 张坤, 王滔, 喻胜.我国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22 (12) :14-15.
浦东规划和土地管理局范文第3篇
1 系统体系结构
根据本系统的需求分析, 综合考虑软件性能和开发成本, 本系统采用C/S (客户端/服务器) 的三层体系结构 (图1) 。
1.1 数据层
采用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整个系统数据的管理。系统数据库在逻辑上分成两部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 前者存储地理空间数据, 实现不同行政区域数据的无缝拼接, 由中间层的空间数据引擎协同管理;后者存储属性和管理数据。二者之间通过地理定位编码相互关联。
1.2 中间层
采用空间数据引擎协同管理空间数据库。
1.3 应用层
用户直接接触的部分, 根据不同的用户需要, 将应用层分成两个部分:系统用户端和部门用户端。
2 系统功能
系统按模块化结构设计, 划分为基础数据处理模块、规划辅助编制模块、规划成果管理模块、规划实施管理模块、专题分析模块、系统维护模块等6个功能模块。一方面各模块在功能上相互独立, 另一方面, 各模块又通过数据共享、功能调用、界面集成而紧密相联。
2.1 基础数据处理模块
基础数据处理模块实现最基本的GIS功能:包括数据录入与编辑、数据浏览、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和数据交换。
数据处理的前提是让用户能够快速的定位、查看所需要的数据。由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量很大, 如果用户的每一次屏幕操作都涉及覆盖整个数据库范围的一个层或几个层势必造成浏览处理速度下降, 屏幕刷新缓慢甚至死机。针对这种情况在用户操作前首先提供一套调图机制, 使得用户可以根据灵活的条件把要浏览的数据先装载到系统中, 再对其进行操作 (图2) 。
调图功能具体分成自定义调图和传统调图两种。
(1) 自定义调图方式。
是指用户定义调图的范围和调图的内容 (图层) , 系统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图幅号、单位名称、道路名称、地名确定浏览数据的范围。用户可以根据图层的名称, 大类和实体的类型 (点、线、面和注记) 来确定要打开的图层。
(2) 传统调图方式。
是指制作索引图, 让用户可以根据索引图漫游数据, 然后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选择浏览的范围。这种调图的方式需要先从某个比例尺的数据中默认指定某个索引图层, 作为系统缺省要加载的图层。
2.2 规划辅助编制模块
规划辅助编制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专项规划, 以及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 按照法律程序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和修改。规划辅助编制包括规划的方案拟定、方案比较、成果输出等;规划局部调整和修改包括对规划指标、用地布局等的调整。具体功能包括数据编辑、数据查询统计和规划指标调整等基本功能, 规划地块拟定, 规划方案分析, 规划地块调整, 规划地块注记, 规划用地类型汇总统计、规划成果输出。
规划地块调整具体可以划分为图形变更和属性变更, 通常图形变更伴随着属性变更。其中, 图形变更主要可以归结为地块合并、地块分割和边界变更。提交变更后即时刷新现有规划图层, 同时在数据库中保留原有地块信息以备历史回溯。
2.3 规划成果管理模块
规划成果管理是指对经批准的土地利用规划成果及在规划实施中形成的相关规划成果的管理, 包括图件成果和文档成果的调阅、查询、统计和输出等。
2.4 规划实施管理模块
规划实施管理模块对具体规划实施业务进行管理, 包括: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审查、城镇分批次建设用地规划审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规划审查、未报已批土地利用项目登记。
2.5 专题分析模块
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情况分析、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对规划信息, 土地利用现状信息, 建设项目占用农用地面积、占用耕地面积;土地开发补充耕地面积;土地整理复垦补充耕地面积、计划指标统计专题图、业务统计报表制作等。
2.6 系统维护模块
系统维护模块包括用户管理、系统设置、数据维护、日志管理等功能。
3 系统实现
为使本系统与其它相关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与功能互补、互用, 给使用者提供完整统一的土地资源信息与土地资源管理工具, 本系统的GIS平台采用ArcGIS、空间数据引擎采用ArcSDE。
由于ArcGIS是一个通用的GIS平台, 且在实际工作中只应用ArcGIS的部分功能但却要通过庞大的GIS平台来支持, 占用大量的计算机资源, 成本也很高。所以需要针对行业特点进行二次开发。目前基于A r c G I S的二次开发有三种选择, 使用A r c O b j e c t s (A O) 、M a p O b j e c t (M O) 或ArcEngine (AE) 。简单的说, AO功能强大, 但是用AO开发的应用程序不能脱离ArcGIS的桌面产品独立运行, 这就导致了开发运行成本高;MO成本低但功能简单, 高级的功能 (如空间分析、三维分析等) 必须完全由开发者自己去实现, 所以介于两者之间的AE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及独立性使它成为许多GIS开发人员首选的二次开发组件。
根据功能需求, 本系统选择ArcEngine做为GIS开发组件, 采用简单易用的Visual Basic 6.0开发语言进行开发。用ArcEngine开发要做的工作首先就是在VB6.0集成环境中引入ArcEngine对象库, 剩下的工作就是在程序中利用ArcEngine对象库提供的接口实现系统功能。
利用Arc Engine提供的可视化控件TOCControl、MapControl、PageLayout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图层管理和布局输出, 使得开发人员更专注于专业功能的开发。
在数据访问时, 针对不同的数据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与地理位置有关的空间数据采用ArcEngine提供的接口通过ArcSDE引擎访问数据库, 对与地理位置无关的数据例如业务数据、管理数据, 系统通过ADO控件读取。
4 系统特点
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中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代替常规的手工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 提供西安坐标和广州坐标动态转换功能, 解决了广州国土系统和城建系统坐标不统一的问题。 (2) 将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实施管理中用到的纷繁复杂的数据系统地组织起来, 方便用户使用, 并通过一套调图机制, 使得用户可以根据灵活的条件把要浏览的数据先装载到系统中, 再对其进行操作。 (3) 系统具有方便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现状统计功能以及多种分析报表, 功能强大的图层叠加分析功能, 为规划辅助编制及红线预审管理提供重要的统计数据支持。 (4) 可以自动进行红线坐标标注, 并提供完备的布局输出功能, 自动生成图签、图例和红线坐标列表, 方便用户红线预审出图。
5 结语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 我们意识到建立一个完善、先进、实用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软件系统工程, 单靠一方面的力量难以完满地完成, 必须由开发单位与房屋管理和国土资源局密切配合, 共同完成。
另外, 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的,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 按照“统一设计、分步实施、通盘考虑、由点到面”的原则进行开发。
任何系统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本系统也不例外, 随着业务的发展, 系统也将在使用中不断完善。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参与的某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项目经验, 探讨了基于ArcEngine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思路和流程, 论文逐次分析了系统的体系结构, 系统功能模块和具体构建思路, 相信对从事相关研究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ArcGIS,Arcengine
参考文献
[1] 张新长, 马林兵, 张青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M].科学出版社, 2005.
[2] 吴玮, 李小帅, 张斌.基于Ar cGIS En-gine的GIS开发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 6 (2) :176~178.
[3] 操震洲, 李清泉.基于ArcSDE和ArcGISEngine的版本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6, 29 (1) :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