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科学中心三年级作文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科学中心三年级作文(精选8篇)

科学中心三年级作文 第1篇

今天我们要去科学中春游。我们在车上有的聊天,有的吃零食,还有的在睡觉。

到了科学中心,我们玩了热气球、镜子迷宫、错觉柱子

其中我最喜欢玩的是镜子迷宫。服务员给我们一人两个海绵棒,我们进去了镜子迷宫我看见有好多个我。我和同学们一起寻找出口,我以为前面那个人是倪润雨我向前走,差点就要撞到了镜子了。我眼睛都看花了。好多个倪润雨,好多个卢韵如,好多个我。我们用海绵棒敲敲这个镜子,又敲敲那个镜子,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出口。

接着我们去完了“冷与热”。我和周正天看了看指南然后周正天摸了摸冷的那边又摸了摸热的那边。突然,他说:“哇,好烫!”我就被吓到了。我只敢摸冷的那边。马淳和赵子煜来了我跟他们说:“左边是冷的,右边是热的。”马淳也不敢摸热的那边。

马淳问赵子煜:“你敢不敢摸热的那边?”

赵子煜说 :“敢啊。”赵子煜就从冷的那边一摸,摸到了热的那边,他说:“一点儿也不烫。”

我和马淳也摸了摸热的那边,我们说:“是温的。”

科学中心真神奇啊!

科学中心三年级作文 第2篇

试卷质量分析

小学三年级综合测试题科学部分共四大题21小题,题量适中,覆盖范围广、考查面大。既注重基础知识又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判断、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是一份相对质量水平较高的试卷。

学生做题情况分析

具体来讲:

一、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部分学生做得普遍较好,得分较高。

二、判断题、主要利用所学知识对命题进行是非判定,相对有难度。

三、选择题、就比较注重联系实际生活了,并且注重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如:第3小题和第6小题。

四、科学与探究连线部分注重考查常识性知识,学生应该比较熟悉的内容得分较高。第二小题灵活性强,得分较容易,总体来讲是一份较高质量的试卷。

今后努力方向:

一、抓基础知识 让每一个学生熟练掌握好基础知识,这是必须的,也是学习好的关键。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头脑,让学生深深地觉得科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科学。

科学中心三年级作文 第3篇

“复杂电磁环境下同步卫星干扰源高精度快速定位系统”以同步轨道卫星 (C/Ku频段) 为对象, 采用了卫星参考源扩频信号处理、大信号对消和干扰信号快速捕获等先进技术, 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 实现对同步卫星干扰源进行高精度和快速定位, 将邻星可用度由50%提高到95%以上。

“宽带移动通信频谱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对宽带无线移动业务相关频段的传播特性进行分析, 对国内外未来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潜在的可用频段内各种业务的使用现状进行调研分析, 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各频段的干扰分析结论、可能的规划方案, 为我国的频率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宽带无线移动业务应用提供依据和政策向导。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方法初探 第4篇

关键词:三年级 教学方法 科学教材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本身就具有开放性、观察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特点,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好奇心的心理特征,符合他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和健康与看考分的教育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我回顾了担任三年级《科学》教学的感受,针对三年级《科学》教学,谈几点不成熟的教学方法,让我们共同来探讨。

一、联系生活法

教材中许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生活中有存在着相关的科学知识。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科学。如在教学《认识金属》中,分析金属特征时,我把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总结出:有的金属不会燃烧,会导电、传热、具有延展性;有的硬度较大、有光泽、不渗水等特征。如果抛开学生生活来学习科学,不仅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难度,使简单的道理变得深奥难懂的理论。

二、实验法

《科学》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是通过学生分组(一般四人为一组)做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如在教学植物发芽的过程,水和食用油、洗洁净的流动速度,水结冰时的温度,磁铁的性质等内容时,都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做实验,得出结论,在科学实验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样教学才能使学生学得有兴趣,掌握得牢固。

三、观察法

1、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事物。从三年级上、下两册共八个单元所涉及的内容,绝大数内容都是通过观察,其类别庞杂,从"水、陆、空"中的树木、花草、虫、鱼到我们呼吸的气体;从我们的身体到吃、穿、住、行、用的等等材料,再进行比较分析,感悟认知,总结出事务的规律特征及用途。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要求学生睁大眼睛看万物,甚至还要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看事物。要具备这样的观察能力,才是学好科学知识的基础方法。

2、写观察日记或填写观察记录报告单。学习《科学》观察事物显得重要,然而写好观察日记显得更为重要。要引导学生把观察到事物的现象,变化特性等要认真地记载下来,才能比较准确地分析事物的规律,特性及用途。例如:从几粒凤仙花种子播下地到凤仙花枯死的全过程的观察记载,使学生认识了植物一生经历的发芽、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繁殖)、死亡的四个阶段。

四、比较分析法

《科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对事物进行比较。如:比较大树和小草;蜗牛和蚯蚓;水和食用油;水和空气等事物的同异之处。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同类事物或不同类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为将来开发利用奠定科学基础,在教学如同此类的教材时自然会用到分析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探究法

教材中有的内容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分小组(一般四人为一组)对大自然事物的探究,去揭示万物的奥秘。如对蜗牛、蚯蚓、蚂蚁会游泳吗?蜗牛会生孩子吗?磁铁会吸哪些物体?放在阳台上的水杯里的水怎么会减少了呢等一系列问题的科内外的积极探究,特别是当我在上《磁铁能吸哪些物体》一课时,学生特别兴奋,同学们拿着我发给他们的磁铁和他们自己搜集的环形、条形、圆柱形、纺锤形等各种形状的磁铁,把自己准备的和教室各种设备构成的材料统统吸了一遍,得出了磁铁只吸铁或含铁的材料这一结论,这样使学生既获得了科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六、实践法

《科学》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具有科学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种子发芽的过程,凤仙花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共需要多少天,蚕的生命周期等内容,不是在一节课或者几节课内能够解决某一个问题和得出答案的,而是要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通过播种、喂养桑蚕的实践活动来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并做好观察记录,获得科学知识。

七、阅读摘要法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三年级《科学》上、下两册教材中,编排了八个资料库,其内容十分广泛,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篇幅比较长。在教学时我采取用阅读摘要的方法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科学知识摘要本(可以和观察日记本合用),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认真阅读,把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的知识摘抄在《科学知识摘要本》上,增强记忆印象,比较深奥的知识只需要学生做以了解。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了解了全文,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年级科学作文 第5篇

科学课可是大家的最爱。在课上,老师总能给我们做一些演示实验或让我们亲手做实验,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下午第二节课的预备铃响了,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进入教室,静静地等待着科学老师的到来。上节课老师就提前告诉我们今天的上课内容——绝缘体和导体,我们别提有多开心了。突然,张老师走进了教室,只见他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和一个不知放着什么“宝贝”的大箱子。实验终于开始了,我们都紧紧地盯着张老师的手,生怕看不清实验的过程。只见张老师拿了一根电线,接上了电珠、电池,线的一端放在杯子里,然后往杯子里倒水,小电珠和原来一样,还是没亮。接着,张老师又往杯子里加了点盐,竟通了电,小电珠终于亮了,大家感到很惊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后来,张老师向我们解释了一下。哦,原来纯净水是不会通电的,只有含有杂质的水才能通电。

啊,原来科学世界是这么有趣,这么神奇!只要我们勤于观察,勇于动手,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三年级科学作文 第6篇

接着,他开始用屏幕给我们看游戏规则:不能打开袋子或破坏杯子,识别出袋子里分别装的是什么。每组的组长来领装着黑袋子的盒子。 詹弘马上跑去,抢走了最前面的盒子。我们四人看着盒子,有种说不出来的不对劲。詹泓提起一个袋子,下面滴着液体。“漏了”我们四人异口同声地说。“赶紧换那!”我大叫。

还好,还有一个盒子。 “这个是啥?” 我摸了摸一个袋子,闻了闻。里面是液体,没味道。“我知道了,这个袋子里装的是.......”

“砰”! 一声巨响打断了我的话。 第十组和十一组的跑开了,我定睛一看,水池子中间的那个水龙头爆了。科学老师焦急地拿起一块抹布,捂住了水龙头。水压太强了,老师的袖子全湿了。老师叫我们把其它的`水龙头都打开,又把所有的男生轰出实验室,让女生把地上的水拖干净。这水暂时能止住了。

我听别人说,是某个同学不知把什么东西扭了一下,水龙头上的塑料防不住了,水就冲出来,弄得满地都是。

三年级科学作文 第7篇

我在家做过许多小实验,比如压力差放水实验、彩虹杯实验、电路实验、磁力漩涡实验、太空磁针实验、吸磁铁的彩泥实验等。其中我最喜欢磁力漩涡实验了。有一次,我准备了塑料水盆、水、一块大磁铁、十块小磁铁。我在盆的底下放了五块小磁铁盆里放了五块小磁铁,把水盆里灌上水。我拿着一块大磁铁在盆的上空旋转,盆里的磁铁转了起来,水顿时形成了一个漩涡。

我观察过许多昆虫,比如蜻蜓、蝴蝶、菜青虫、大蒜里的肉虫、金龟子、天牛、蝉、知了猴、九龙虫、蟋蟀、蚂蚱、蜜蜂、马蜂、蜂蛹、蚕、蚕蛹、蚕蛾、螳螂、蚂蚁、西瓜虫、驮钱驴。我在学校还成立了一个昆虫团,里面有许多人。我们课间在操场上捉昆虫,观察昆虫,然后再放生它们。

科学中心三年级作文 第8篇

对于三年级生物单元的教学, 笔者认为应该让科学课堂植根生活, 把握生命教育的活动的点、线、面、体.

一、开展零距离观察, 调动科学课堂兴奋点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 “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 才能显示成效.三年级是小学《科学》课初始阶段, 小学生对这门新课极感兴趣.

教材中, 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观察实践来进行, 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 再联系课内所获知识, 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教室外面, 与所观察研究的对象零距离接触, 开展研究活动.

科学课的观察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感知活动的观察, 要求观察者运用各种感官进行感知.二是作为科学方法的观察, 要求观察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 想各种办法进行观察, 其中包括运用工具进行观察.如果观察大树,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来到室外, 来到大树下, 让学生在与大树的近距离接触中, 通过多种手段、方法开展观察活动.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绳子测量树的粗细, 用放大镜观察在树下活动的虫子, 还要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到的事实, 收集实物标本, 拓印树皮图案等等.

对蜗牛的观察, 我首先指导学生开展寻找蜗牛的活动.学生们在寻找时发现:蜗牛都是在比较潮湿、阴凉的地方找到的;或者待在比较嫩的叶上, 叶子上还有缺损.这些来自于自然生态的问题, 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回到教室后, 我们同样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对蜗牛进行研究, 如用放大镜观察蜗牛身体的构造, 用尺量一量蜗牛的大小, 甚至用电子秤称量一下蜗牛的体重等.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 他们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实验, 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用感官进行观察, 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 用维恩图帮助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走进自然的怀抱, 让学生开展零距离的观察,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奋点, 而且能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获得刻骨铭心的探究经历, 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观察活动中去.

二、创设情境实验, 架设活力课堂中轴线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教学做是一件事, 而不是三件事”.这些话语的核心意思是强调“做中学”.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 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创设有情境的实验, 是激发和诱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有效手段.什么是有情境的实验?我想应该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生活单元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实验“情境”因素, 营造“生态场”, 让学生来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

在研究蜗牛的运动方式时, 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旧光盘、笔芯、明胶片、钢丝等材料自制的“蜗牛竞技场”, 让孩子们观察蜗牛在“竞技场”上的表现.教室里顿时热闹开来:有组织蜗牛赛跑的, 有让蜗牛走钢丝的, 有让蜗牛爬竿的十多分钟“玩”下来, 孩子们意犹未尽, 汇报时的收获自然也是精彩的:孩子们已经会用“爬”、“慢”等词汇描述蜗牛的运动;知道蜗牛是用腹足作波浪形前进的;在爬行过程中有粘液留下的痕迹

在认识蚂蚁的身体时, 我给每组学生提供了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各一个, 从网线的内芯剪了八断长短不一的细电线, 让每组学生用这些材料来拼一拼蚂蚁的身体, 然后进行交流, 相互纠错.通过拼图的游戏来组织课堂, 每位同学对蚂蚁头、胸、腹的大小比例, 三对足以及触角的生长位置就不会忘记了.同时, 又把枯燥、平淡的交流活动变得活泼生动, 富有情趣.

在教师指导下, 对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的一系列观察活动经历, 对学生在课外、校外的自发观察认识活动施加了积极的影响.创设情境实验, 放手让学生“玩”, 则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玩”中感悟生命之奇妙.

三、组织实地考察, 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 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在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结果, 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求证的过程, 懂得了方法, 这是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因此生活才是教育第一课堂.实地考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通过调查能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调查, 也是让学生进行“生态体验”的有效平台.

如教学《水生植物》一课时, 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边上的小河边去看看, 了解一些常见水生植物, 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态体验机会.让学生亲自看看, 整个河道基本都被水花生覆盖, 就像一片草坪, 河的两边也全都堆满了厚厚的水花生, 已经看不见河水;只有被围栏围起来的地方, 有少许的浮萍, 但是水底下看起来却是黑压压的, 一点儿也不清澈.看到这样的情景, 学生自然会想, 这些植物有哪些好处、哪些危害呢?

考察活动中, 我们还可以找找周围有没有水葫芦、金鱼藻等其他水生植物, 然后各小组收集一些水生植物装在保鲜塑料袋中, 带回教室进行观察、研究.这样的活动, 才能触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体验科学探究的“科学味”.

科学源于生活, 生活蕴含科学.把生活科学带入课堂, 是一种比较适合现代孩子的学习方式.孩子们会感受到科学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觉得科学其实就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让学生们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与社会交往, 与自然接触, 与人交流, 在这样很现实、很客观的互动中, 懂得了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探究空间.

四、建设生态场馆, 关爱生命资源联合体

“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 使人性向善, 使人胸襟开阔, 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科学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进行科学探究的生态环境, 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教材的特点, 开发学生身边的环境, 把各个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化资源与科学结合起来, 同时对学生进行感悟生命、关爱生命的教育.

如上了《蚯蚓》一课, 我在实验室里开辟一角, 放上一个小水缸, 成立了一个管理小组, 让同学们为蚯蚓建立了一个家栖息地.学生们亲手为蚯蚓建立栖息地, 并不断地给予照料, 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 从而大大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的意识.学生们通过对小动物生活环境的布置, 既运用了所学的知识, 使知识在体验中得到了升华, 又产生了某些情感, 特别是增强了对生物生存环境的高度关注.

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在班级中建立一个生物角, 让学生把一些花草等植物带到教室里, 把家里饲养的小金鱼带到教室里;在校园里开辟一个小小植物园, 带领学生亲自种植一些花草, 并进行管理维护;在校园里种几棵桑树, 方便学生采桑养蚕.蚕是学生们容易亲近、愿意亲近的小生命.当学生们用心去呵护蚕宝宝、养育蚕宝宝的时候, 其意义早就不是单纯的养蚕了;当学生们通过蚕来体味生命存在的时候, 珍爱生命的教育也就孕育其中了.

通过开展小种植、养殖活动, 学生可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动植物的生长规律, 体会生命科学的奇妙.当然, 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精心指导, 必要时作示范.这部分活动大多是由学生课外完成的, 培养他们自觉地长期观察记录生长变化的兴趣尤为重要.

相关文章
11月份幼儿教师工作总结

11月份幼儿教师工作总结

11月份幼儿教师工作总结(精选14篇)11月份幼儿教师工作总结 第1篇本月,自己积极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同事们...

1
2025-09-19
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

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

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精选8篇)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 第1篇2011年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

1
2025-09-19
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精选9篇)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第1篇六、施工组织设计㈠文字表述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施工进度安排主要工程...

1
2025-09-19
202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202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202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精选7篇)202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第1篇201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1
2025-09-19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活动计划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活动计划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活动计划(精选10篇)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活动计划 第1篇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

1
2025-09-19
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

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

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精选4篇)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 第1篇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随着20...

1
2025-09-19
400字初中日记作文

400字初中日记作文

400字初中日记作文(精选13篇)400字初中日记作文 第1篇初中暑假日记作文400字【作文一】一天暑假,妈妈就子啊家里河东狮吼: “扫地了,...

1
2025-09-19
3s技术与方法名词解释

3s技术与方法名词解释

3s技术与方法名词解释(精选6篇)3s技术与方法名词解释 第1篇3S技术在林业的应用与前景随着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我国林业信息技术的发展...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