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语文第一册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 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 诵读汉语拼音儿歌,巩固拼读能力,了解每首儿歌的意思,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
1. 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 诵读汉语拼音儿歌,巩固拼读能力,了解每首儿歌的意思,丰富语言积累。 3. 区分形近,音近的字母,复习拼读规则。 〔教具准备〕 1. 挂图 2. 小黑板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声母、韵母:
1.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的声母,你们还记得吗?回忆,背诵。 2. 看书第55页,声母表。 3. 读一读,背一背。指名背诵。
4. 区别形近字母bd、pq、ft、mn和音近字母nl、zzh、cch、ssh。自己试读,指名读,你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 24个韵母可分组读。单韵母6个,它们是------。复韵母9个,它们是------。前鼻韵母5个,它们是------。后鼻韵母4个,它们是-------。读一读,背一背。
6. 对比着读aanang、eeneng、iining、unünüe、iuuiin、anaoou。自己试读,指名读,你在读的时候注意了什么? 7. 看书第55页,韵母表。齐读,齐背。
二、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1. 什么是整体认读音节?
2. 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整体认读音节? 3. 第55页,整体认读音节表。
4. 16个整体认读音节也可以分类读,以帮助学生整体识记。跟声母zh、ch、sh、r、z、c、s读音相近,其后加i的有7个;跟韵母读音相同,用大y带头的有8个;还有一个wu。后9个音节还可以这样分类读:yi、yin、ying,yu、yue、yun、yuan,ye、wu。 5. 自己试读记忆。齐读,指名背诵。
三、复习拼音儿歌:
1. 同学们我们在汉语拼音每课的教学中,老师都会教你们一首儿歌,你们还记得吗?抽背一两首。老师当时是怎样教你们的?(老师念一句学生跟着念)现在我们小朋友学会了拼音就可以利用拼音自己学习儿歌了。
2. 你看,书上第56页就有用拼音写的我们学过的儿歌,自己拼读。 3. 小组交流:念一首儿歌给你的组员听,说说你是怎样拼读的。 4. 全班分组读儿歌。
5. 总结:你看,汉语拼音的用处可真大呀,回家后,找找拼音读物,自己拼读一两首儿歌,读给妈妈听。
四、作业:
1. 找找拼音读物,自己拼读一两首儿歌,读给妈妈听。 2. 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表三遍,背诵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表,拼读规则: 1. 齐读,指名背诵,齐背。
2. 打乱顺序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3. j q x y和ü üe ün相拼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 F不能和ong相拼,d不能和en相拼。 5. 复习拼读儿歌。
二、小组交流自己在家拼读的儿歌:
1. 小组交流,每个组员读一首自己找到的儿歌。 2. 全班交流,指名读。
三、拼读下面音节:
jīn yú
diàn
shàn
qīng tíng wú gōng
gōng rén
nóng mín
jiě fàng jūn
cao
chang
shi su
zhuan
zai hua
duo
zhuan
xue
ren zhen
ke
ai
四、游戏:
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大圆圈。一部分同学举声母卡片,在圈内;一部分同学举韵母卡片,在圈外。大家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圈内的同学找圈外的同学做朋友。跳完一曲,看看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组成什么音节,然后一起拼读两遍。若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不能组成音节,说明朋友找错了。
五、读一读:
fan fang
pen peng
jian jiang
jin jing
kuan kuang
dun dong you xiu
niu
liu
si
shi
zi
zhi
ci
chi
六、作业:
培智语文第一册教案范文第2篇
一、《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文学常识:沁园春,词牌名. 主要内容:描绘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回忆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抒发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 主要写作特点:1 情景交融(描写万物极富生命力之景,表现风发意气、满怀豪情)
2 动静结合(枫树、百舸争流)
3 用词精当、形象,富有表现力。 背诵
二、《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
文学常识:梁衡,当代散文家。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
主要内容:
从“美丽”的角度切入,表现居里夫人之美外在美(世俗称羡的美貌)、内在美(远大志向、执着追求进取)
主要写作特点:
1、叙议结合。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P
5、P7)
3、引用名言。(深化主旨,加深文化内涵)
三、《边城》沈从文
文学常识: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边城》(中篇小说)、《长河》(长篇小说) 主要内容:本文描写了湘西边境的一幅民风淳朴的风情画,通过叙述主人公翠翠与傩送、天保的爱情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人性(亲情、爱情、人与人之间友爱之情)的赞美,和对已被现代文明破坏的传统美德的呼唤。 主要写作特点:
1、田园牧歌式抒情小说 (诗意的边城 诗意的人)
2、以简练而细腻的笔法刻画人物心理。
3、对地方风物的描绘富有诗情画意。(景物)
四、《合欢树》史铁生
文学常识: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我与地坛》
主要内容:
通过合欢树写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酸楚。
主要写作特点:
1、象征手法的运用:
母亲合欢树:母爱,对儿子的期盼
儿子合欢树:我的成长,对母亲的思念
母子合欢母亲的期望得到实现,儿子理解母爱
2、语言风格:沉静、淡然。(平淡朴实)
五、《最后的常春藤叶》
文学常识:
1、作者:欧 亨利 ,美国,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
2、 三大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法国。《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契诃夫,俄国。《套中人》、《变色龙》
主要内容:用一个构思巧妙的故事,描写了几个穷苦朋友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展现人性之美。贝尔曼:舍己为人、以生命为代价创造出真正杰作的画家。
主要写作特点:
1、埋伏笔:
贝尔曼 “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P32)
2、欧亨利式结尾: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3、语言风格:幽默俏皮,被称为“含着眼泪的微笑”。
六、《邂逅霍金》
文学常识:葛剑雄,大学教授。史蒂芬 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
主要内容:通过记述邂逅霍金的过程,不仅展现霍金独特的人格魅力,更从人文视角,引发人们对霍金生活环境的关注,强调应该弘扬人文关怀精神,构建和谐、宽松、平等、充分尊重个人自由的人文环境。 主要写作特点:
1、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霍金形象。
2、用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来组织文章,点明主旨。
七、《再别康桥》
文学常识:作者: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人物。诗集《志摩的诗》、《云游》
主要内容:表达诗人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和对难忘岁月的深深眷恋。 主要写作特点:
1、“新月派”诗歌的“三美”主张(闻一多):音乐美(语言清新,节奏轻柔委婉), 绘画美(情景交融,意境美),建筑美(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
2、折柳赠别意象
八、《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文学常识:作者:艾青,现代诗人。
主要内容:描写大雪纷飞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主要写作特点:
1、巧借意象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
2、缘情造境,以境显情的手法。
3、沉郁回环的表现手法。(“呀”)
九、《双桅船》
文学常识:
1、作者:舒婷,当代诗人。
2、“朦胧诗派 ” 代表诗人:顾城、舒婷、北岛
主要内容:表达诗人对爱情、友情、亲情及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主要写作特点:意象、象征手法 (如:岸----港湾、依靠、寄托、家、爱人、温暖) 十《诗经
蒹葭》
文学常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乐府继承),原名《诗》,共305篇,又称《诗三百》,高中学过《蒹葭》、《采薇》
2、内容:风、雅、颂 (“风骚”并称:《国风》《离骚》)
3、表现手法:赋、比、兴
4、结构特点:重章叠句 十
一、《种树郭橐驼传》
文学常识:作者:柳宗元,唐,字子厚,世称“柳河东”(籍贯)、“柳柳州”(官职),代表作《捕蛇者说》、《永州八记》、《江雪》,与韩愈共同倡导了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
主要内容:记叙郭橐驼的种树之道,突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根本法则,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了中唐吏治扰民伤民的弊端,体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哲学思想(顺天致性)
主要写作特点:
1、对比:郭橐驼他植者(论述性的)
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叙事性的)
2、映衬(互相照应):养树养人、治民 (增强气势)
3、寓言体:通过郭橐驼种树,说明了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
4、语言:婉约多讽。 十
二、《病梅馆记》
文学常识:作者:龚自珍,号定庵,近代(晚清),《己亥杂诗》
“记”,一种文体。如:《黄州快哉亭记》苏辙、《石钟山记》苏轼、《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主要内容: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异曲同工。
主要写作特点: 托物言志、象征: 梅人才;病梅压抑的人才;文人画士封建统治者 十
三、《饮酒》《咏史》
陶渊明,东晋,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饮酒》《归去来兮辞》 左思,西晋,字太冲 手法:1 情景交融 2 对比手法
3 典故的表达效果:含蓄,内涵丰富 十
四、《促织》
文学常识:
1、作者:蒲松龄,清代,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2、课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书斋名;“志异”,记载奇闻异事。它的特点是以谈鬼说狐的方式反映现实。
3、每篇后有“异史氏曰”,表达作者看法,“异史氏”指作者,“曰”为评论之义。 主要内容:通过成名一家不幸遭遇的描写,深刻揭示为政者的贪婪、凶残、自私,批判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表现百姓为生计奔波的艰辛,寄托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主要写作特点:
1、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
2、对比手法的运用。(如成名自身前后际遇的殊异) 十
五、四大名著:
《红楼梦》
曹雪芹 ,清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原名《石头记》,高中节选《香菱学诗》
《三国演义》 罗贯中,元末明初,高中节选《群英会蒋干中计》 《水浒传》
施耐庵,元末明初,高中节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西游记》
培智语文第一册教案范文第3篇
一、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和“口语交际”六个部分组成。为了方便识字和阅读,生字和课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入学教育”共两部分,主要通过图画让初入学的儿童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重视用眼卫生并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习惯,另外就是使学生从小学会爱惜学习用品。
2、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默写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
3、识字,分2组编排,每部分每课都配有一幅情景图,这样按排不仅能使学生情景图集中识字,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课文,共安排20篇课文,分6组编排,每篇课文均由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描红六部分组成。14篇课文中随课文教学识字305个,写字168个,课文部分具有头绪简、篇幅短、内容新、插图美、作业准的新点,具体表现在:(1)入选课文篇幅短,而且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活泼,插图新颖有趣。(2)每篇课文均为全文注音,这样安排既可复习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也有利于进行朗读、背诵、训练、培养阅读能力。(3)课后练习都是两次,一次是朗读,背诵或复述,一次是有关汉字基本笔画的学习和按笔顺描红。
5、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一个语文园地,内容包括认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复习笔画、笔顺,进行词、句训练和说话训练。6个练习自成系列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6、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认对、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在四字格里书写、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学会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愿意与别人交谈,声音清楚,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5)能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名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6)能按照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件。
5、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于读物中感性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5)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连、轻重。
(7)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分出角色朗读对话。
(8)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三、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入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9、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教学进度安排
1周(9月1日-4日)
入学教育a o e I u y w
2周(9月5日-11日)
b p m f d t n l复习一
3周(9月12日-18日)
g k h j q x z c s Zh,ch,sh,r,
4周(9月19日-25日)
复习二,ai,ei ,ui ao,ou iu
5周(9月26日-30日)
ie ue er复习三
庆祝国庆
7周(10月10日-16日)
an en in un ,ang eng ing ong
8周(10月17日-23日)
复习四一去二三里,口耳目,在家里
9周(10月24日-30日)
操场上语文园地一有趣的游戏,画四季
10周(10月31日-11月6日) 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爷爷和小树
11周(11月7日-11月13日) 语文园地二,我们的画,静夜思,小小的船
期中考试
12周(11月14日-11月20日) 阳光,影子,比尾巴,语文园地三,
13周(11月21日-11月27日) 这样做不好比一比,有选商场,
14周(11月28日-12月5日)
菜园里,语文园地四,我会拼图)
15周(12月6日-12月12日)
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园地五
16(12月18日-12月24日)
我多想去看看,雨点平平搭积木
17周(12月25日-12月31)
小松鼠找花生,雪地里的小画家,借生日
庆祝元旦
18周(1月4日-1月10日)
雪地孩子,小熊住山洞,
19周(1月13日-=1月17日)
语文园地六,小兔运南瓜
20周复习期终考试
培智语文第一册教案范文第4篇
第一课时 看图认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类:
1、能正确地认读课文中的词语
2、能认识各种各样碗 、勺子、 ”。实物,图片
3、能用句型“这是()”回答问题。
B类:能指认图片、实物、字词。
C类;能安静坐在座位上。
2、过程与方法:
A类:通过各种直观教学和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观察比较的过程,学会匹配等基本的学习方法。
B类:通过各种直观教学和游戏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会指认图片。
C类:能听从老师的指令,参与到教学与游戏活动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类:(1)、体验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语文的重要性。
(2)、建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器官名称的学习兴趣。
B类:在游戏活动中,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够认识鞋 C类:在教学与游戏活动中,内心充满愉悦之情。 【教学重点】 能够指认碗 、勺的相关图片。认识生字“碗 、勺”。
【教学难点】能够指认的碗 、勺相关图片。认识生字“碗 和勺”。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游戏法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每天吃饭的时候,要用什么?生答,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碗 筷 勺,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 碗
1、出示实物:碗 (1)师:这是什么?
(2)出示碗的图片,问:这是什么?生答之后将图贴在黑板上。 (3)PPT出示不同材质和不同形状的碗。教师 边出示边讲解 (4)出示字卡:碗 同时将字卡贴在黑板上。 (5)领读,齐读,指名读,师纠正发音 (6)我们用碗做什么?
(二) 学习 勺
1、出示实物:勺 (1)师:这是什么?
(2)出示勺的图片,问:这是什么?生答之后将图贴在黑板上。 (3)PPT出示不同材质和不同形状的勺。教师 边出示边讲解 (4)出示字卡:勺同时将字卡贴在黑板上。 (5)领读,齐读,指名读,师纠正发音 (6)我们用勺做什么?
(三) 游戏变魔术“变变变,变出什么?(碗和勺子轮换认知)
(四)轻松一刻
播放音乐《雪绒花》学生做手指操。
三、巩固新知
(一)认一认
出示PPT课件
1、出示课件:认一认 碗 勺
2、请小朋友上讲台分别指认实物碗和勺
3、出示气球字宝宝
4、读字请小朋友拿出手中相应的图片。
5、出示苹果字宝宝
6、读字,请小朋友拿出相应的字卡。
(二)连一连
出示课件 师问,生答 师连。
说一说)。有的碗、勺摔了就碎,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轻拿轻放。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今天,我们认识了两样餐具,分别是(学生
四、 布置作业
A类:
1、认读生字碗 勺,
培智语文第一册教案范文第5篇
保康特殊教育学校 严琼
本学期我担任培智一年级的生活语文课。虽然我们的班级不大,学生只有12个,但是我们的学生却很特殊,有听力障碍的,语言障碍的,有存在智力问题的,有上过几年学的,有从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的,我们的班级就是一个有着各种各样问题学生的融合班。这一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
一、主要工作及得失分析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由于所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群特殊的孩子,虽然学生不多,只有12个学生,但是他们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想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坐住,并且认真的听课,是及其不容易的一件事。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二个星期里,我主要教会孩子们认识自己的教室,听到上下课铃声,能够自己进出教室,从能够坐下到坐直,从能够坐直到起立,从认识课本到认识铅笔,从认识铅笔到正确握笔,从写字到拿书读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讲讲、说说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学生已经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二) 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 (1)让孩子快乐学拼音 拼音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通过学编儿歌、“开火车”、“让学生当小老师”、“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拼音。
(2)强调孩子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学写汉字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在课堂板书、给学生的留言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写字教程,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临写,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我都特别注意。
(三)与家长交流,获取家长的支持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我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四)尝试分层教学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班的学生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增强了我的信心,相信下学期我们还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由于年龄上的差异,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学习上就有些困难了,我决定在下学期坚持实施分层教学,对生活语文的分层教学我有以下一些思考:
二、未来生活语文教学的思考
特殊教育的实施,必须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殊需要,这是我本学期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切体会。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时候就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需要、身体状况等分层要求,分层实施。避免在课堂上智力低的学生“吃不消”,智力高的学生“吃不饱”。课堂要想真正服务学生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融和各种教学途径和方法,使得全班同学能接受到适合自身特点所需要的有效教育。具体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充分了解学生,为分层教学作准备。我们的学生差异很大,程度高的学生可以拼读、书写汉语拼音,认字,组词;程度低的学生连“
一、
二、三”认不得,写不了,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有的说话时“你”“我”不分;有的只会重复别人话语的最后两个字;有的学生记忆力还可以,一首诗反复教十多遍之后可以背下来;而有的学生三周的课学习下来,连任课老师的姓都记不住,就更别希望他能记住别的东西。在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后,为我制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
(二)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时,针对学生的情况,制定出合符教材和学生的目标,并在课堂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如我在教学“一”时,就把学生分成三组,程度差的学生认识并书写“一”;程度中等的学生学习用“一”组词、造句。这样,让全班学生都动起来,有事做,几节课下来,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要求。
(三)分层设计教学方法。分层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比较复杂,一方面要灵活处理好讲授与组织活动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随时调整课堂结构。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学习教材的基础内容后,再进行分组或个别教学,并给学生布置难度不同的课题与问题,使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难度更高的知识。能力较低的学生解决容易的知识。在检查学生的学习尤其是个别学习的结果时又在全班进行。
培智语文第一册教案范文第6篇
第1课 一二三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字卡“一”, “二”学生认读。
二、新授
1、认识汉字:“三”
(1)、出示小朋友图片,一个一个出示,边出示边让学生数。 (2)、出示3个小朋友,问: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了?
(3)对了,现在有三个小朋友了。出示字卡“三”,这就是三。 生尝试读,矫正跟读开火车读举手认读 (4)无提示认读词语:三
抽读集体读(每次3遍)找词语(P4第二题,听老师读找出词语) 2出示图片找出单位三的图。
3、跟老师读。
一二三,向前走,一二一二摆摆手。 1)范读
2)领读,反复领读 3)师生齐读 4)指名读
4、书写“三”
(1)你们读的很好,我们一起来写“三”。
(2)师范写,注意在写的方向和在田字格里的格式。写完讲解:三共有三笔,第一笔短的横写在横中线的上面,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写在横中线的下面。三横平平的。 (3)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4)指名到黑板前来写,边写边指导,写对的同学回到位子上,用小手在桌子上练习。
(5)在作业本上写,先把红字描完再写,师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三、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进行小结。
第2课 楼梯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出:楼 梯 楼梯;
2、能根据听到的内容找出对应的图片;
3、认识笔画:撇点 竖折折钩 横折钩
4、会读儿歌《学好样》 教具准备:字卡、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播放图片(楼梯的各种类型、各种场所的楼梯)
1、“楼 梯 楼梯”分别集体读3遍
2、找字卡:听老师读拿出相应的字卡
(二)新授
1、认识笔画:撇点ㄑ 竖折折钩 横折钩
尝试认一认 矫正教读 个别认读 集体、分组赛读
画一画:在桌子上画一画笔画的形状
2、听一听,找一找 (1)听老师读词语,找图片
窗 床 电梯
(2)听老师读,用“√”划出听到的词语 楼梯(√ ) 门( ) 窗( )
3、读儿歌《学好样》
(1)试读(T根据情况进行引导和提示)
上周布置大家预习了这首儿歌,老师想看看哪些小朋友自学了的,请他来给大家先读一读。 (2)集体教读 (3) 个人或分组展示 (三)课堂小结
1、笔画回顾:撇点ㄑ 竖折折钩 横折钩
2、作业:认真读儿歌《学好样》,书写笔画
3、一分钟安全提示:上下楼梯靠右慢行,教室内玩耍要小心桌椅,不在楼道上奔跑
第3课 上下楼梯
学习目标
1、 理解下楼的意思,建立音、形、意之间联系,并进行正确地发音。
2、 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说句“谁在下楼。”
3、 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走,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笔画
出示PPT“一”、“丨” 带领C组学生朗读笔画名称 2.复习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楼梯” 带领C组学生朗读词语
二、创设氛围,引出新授内容。 播放学生下楼的视频,引出课题。
(一)学习生字“上” 1.出示图片“上楼梯” 2.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 3.教师示范朗读“上”
4.指导书写:在田字格中竖要沿着竖中线写,短横写在横中线上,第二横要长一点
5.师点评学生的书写。
(二)学习句子“小朋友在上楼。” 1.出示图片
2.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 3.教师示范朗读“小朋友在上楼” 4.向每一位学生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
5.教师:请同学们在生字卡片中找到上,贴到“上楼梯”图片的下面 6.出示班级中不同小朋友上楼的照片,提问“某某在干什么?”
(三)学习生字“下” 1.出示图片“下楼梯” 2.提问: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3.教师示范朗读“下”
4.指导书写:在田字格中第一横要写的长长地,竖要沿着竖中线写,最后一笔是点(强调最后一笔点,以区别上字的横) 5.点评学生的书写
(四)学习句子“小朋友在下楼。” 1.出示图片
2.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 3.教师示范朗读“小朋友在下楼” 4.向每一位学生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
5.教师:请同学们在生字卡片中找到下,贴到“下楼梯”图片的下面 6.出示班级中不同小朋友下楼的照片,提问“某某在干什么?”
三、游戏互动 表演上下楼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4课 上厕所
创设生活情境
动画:男生走向男厕所,女生走向女厕所
一、 认识标志
图1:厕所标志和男女厕所标志
图2:各场所里的厕所标志(公共厕所、商场、公园、学校) 图3:常用的上厕所用具:蹲坑、坐便器、大便池、小便池
二、 看图认词
让学生通过方言理解“上厕所、大便、小便” 教读词语:上厕所、便池、大便池、小便池
三、 活动
1、 游戏:看谁站得对
贴上男女厕所标志的图面,男女生快速分类站队。
2、 图片(指认厕所用具)
3、 儿歌
妈妈夸我本领大, 拉完大便自己擦。 脏纸放进纸篓里 , 两手用力把裤提, 便后记住要冲水 , 最后把手洗干净。
四、 分享收获
第5课 卫生用具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大、小”(笔顺、描红)
2、图文配对(听老师读词语,找出相应的图片)
3、看图跟老师练习说话(让学生说他是怎么样上厕所的)
二、 新授
1、 认一认
图片;卫生用具(便池、大便池、小便池、抽水马桶、痰盂、卫生纸)
2、 说一说
各卫生用具的用途。
3、 教读词语
抽水马桶、痰盂、卫生纸
4、学生跟读、练习读
便池、大便池、小便池、抽水马桶、痰盂、卫生纸
5、听词语,找图片
三、教师总结
1、 讲文明、讲卫生
2、 节约用水
第6课 四五六
一、情境导入。
1、你们喜欢猴子吗?猴子们也很喜欢你们,因为你们很乖,特别是()上课时认真听,回答问题声音很响亮,今天猴子有来了。(逐个贴图)快来看看一共来了多少只猴子。 (从一数到六)
2、认读生字:四五六
二、读儿歌。
小猴子,翻跟头,跟头翻了
四、
五、六。 (1)范读
(2)领读,反复领读 (3)师生齐读
三、说一说 说出下列字的笔顺。 四: 五: 六:
四、描一描
1、照样子描笔画。
2、照样子描汉字。
第7课 衣服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不同的常见的衣裤,了解各种衣裤的穿着时间。
2、 认读词语:衣服、外衣、雨衣。
3、认识并描写“レ”(竖提)。
4、用“这是什么、谁穿什么衣服”的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 视频:服装商店
二、 了解:种类、款式、材料、颜色、季节(厚薄)、对象、大小、用途
三、 活动:
买衣服、试衣服、穿衣服
四、 认识雨衣、说雨衣的用途。
五、 认识“レ”(竖提)、描红。
六、 儿歌《穿戴整齐上学校》
小朋友,讲文明, 纽扣要扣好; 穿衣裤,要整齐, 领子袖子拉拉好; 拉链要拉上, 穿戴整齐上学校。
第8课 裤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レ(竖提)、雨、衣”(笔顺、描红)
2、图文配对(听老师读词语,找出相应的图片:衣服、外衣、毛衣、雨衣、棉衣、袜子、鞋子)
3、看图跟老师练习说话 “这是什么”
“我穿了什么衣服”
二、 新授
1、 认识内衣、外衣
2、 认识内裤、长裤
穿在最里面的一件衣服(裤子)称内衣(内裤)
3、 教读词语:衣服、外衣、雨衣、内裤、长裤
4、 跟读、练习读
5、 指导书写“内”(正音:nei,笔顺、描红)
6、 学生表演
模仿穿衣服穿裤子的动作(注意内外衣顺序)
7、 儿歌《学穿裤子》
一条小裤子, 两条裤腿子, 两脚往里伸, 我学穿裤子。
第9课 同学(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境导入
播放班级相册(学习、大课间游戏)
同学就是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起学习玩耍的伙伴。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同学
二、看图
1、分辨男同学、女同学(男女生装扮的不同)
2、会数男同学和女同学的人数
三、说说你有几个同学?
同学在一起可以干什么?如:上课、做游戏、参加体育活动等 介绍我的同学:
1、我的同学叫(姓名)
2、是我的同学
3、我和是同学
4、我的左边是右边是谁
四、看图练习说话:
B类:我和同学一起干什么(A类学生不看图说话)
德育:教育学生与同学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能在游戏与活动中相互合作。
五、巩固练习
1、齐读词语
2、指名读词语
第10课左右(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
游戏导入:“指鼻子指眼睛” 游戏升级:加上左右方位来指身体的各部位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左 右
二、合作探究
1、左右手各有什么作用
师:你是怎样判断左手和右手的呢?
生:我用右手写字,我写字的手是右手,不写字的手是左手。
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生: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手、右手,左腿、右腿,左脚、右脚...
2、用身体上的左右好朋友做游戏
(音乐起,边说边做)伸伸左手、伸伸右手、摸摸左耳、摸摸右耳、拍拍左肩、拍拍右肩、跺跺左脚、跺跺右脚
3、教学生用身体上的左右朋友来判断左右方位。 板书:
左右
左面
右面 左边
右边
三、用方位介绍同学
1、用前后左右来介绍介绍你周围的同学?(先请两个学生说一说,再同桌互相说。)
2、你能用左边右边来说一句话吗?可以说说这间课室的摆设。
四、实践操作、深入感知
1、摆一摆学具 把课文放在桌子左边,把铅笔放在桌子右边。
2、判断左右
多媒体出示图片,判断哪些物品在左边,哪些物品在右边。
3、看图
说说小朋友们用哪只手扶着在走楼梯?(右手)
师:右手这边是右边,为了保障安全,我们上下楼梯时也要像他们一样,靠右行,记住了吗?
五、布置作业
回家看看你家房子的左边是谁的家,右边是谁的家?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区分左和右,还知道了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走,下节课我们再来认读和书写左和右。
第11课 毛巾 肥皂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视频(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 认一认(图片)
1、 毛巾
外形: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图案的 用途:洗脸、洗脚、洗澡一般都是长方形的,比较大的;擦汗的汗巾大多是正方形的,比较小的。
2、 肥皂
外形: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 种类::洗衣皂、香皂、浴皂
用途:洗衣用洗衣皂、洗手用香皂、洗澡用浴皂
三、 找一找
1、 找图片
2、 找实物
3、 物品与用途配对
四、说一说练习说话:
1、这是一块肥(香)皂。
2、这是一条花毛巾。(这是一条红颜色的毛巾,这是一条新毛巾。)
3、洗澡用浴皂。
4、洗手用香皂。
5、洗澡用长毛巾,擦汗用小方巾。
五、儿歌《小毛巾》 小毛巾,好朋友, 天天帮我擦干手, 用完把你送回家, 干干净净不乱丢。
第12课 洗手
一 、激趣导入 {或是谜语导入:一棵树,五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做事情,全靠它}
1、老师出示一盆梅花,引导学生来观察。讨论梅花是什么颜色,长在树枝的那里。
2、拇指点梅花。教师出示一幅树枝图画,让学生一起来点梅花。
3、师请学生观察自己的小手,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手脏了,引入主题《洗手》并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师:小朋友你们谁会洗手?(请一位学生上来演示)
2、这位小朋友洗得真干净,要保持我们小手的清洁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3、师示范并讲解
(1)手的各部分名称:手心、手背、手指、指甲让学生能够辨认。 (2)正确的洗手方法:
①卷;卷起衣服的袖管,以免弄湿衣服。
②淋:拧开水龙头在流水的状态下将自己的手淋湿。 ③抹:手心和手背都要均匀抹上肥皂。 ④搓: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交叉搓搓。 ⑤洗:用清水冲洗干净。 ⑥擦:用毛巾来擦干净手。
4、做一做
(1)请一小朋友在前面做一做。
(2)生边做,老师边出示相应的儿歌: 儿歌:《洗手》
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一搓,清水里呀洗一洗,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
(3)生边朗诵儿歌,边集体洗手。老师督促,检查。
三、总结
1、把洗手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起讨论,为什么肥皂不宜擦的太多,为什么水龙头不宜开的太大?什么情况下我们要洗手。(延伸:教育学生讲卫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2、学生说说洗手的方法。
3、教师对洗手情况做个评价。
4、回答问题:
(1)你会自己洗手吗? (2)谁会自己洗手?
(3)你会自己洗手还是爸爸妈妈帮助洗手? (4) 你会自己做什么?
第13课 剪指甲(第1课时)
一、 导入:
配乐听故事:有一只小花猫从不讲卫生,身上总是脏兮兮的。 一天,小花猫满头大汗地跑回家,嚷嚷着:“妈妈、妈妈我饿啦我饿啦。”它看见桌子上摆着一条鲜鱼,一下子扑到桌子上,抓着鱼就往自己的嘴里塞。到了晚上,小花猫的肚子突然疼了起来,“哎哟、哎哟”,疼得在床上直打滚。猫妈妈赶紧把小花猫送到医院,熊医生给小花猫检查后,严肃地说:“你肚子里吃进去了脏东西,所以会痛,记住以后饭前便后不仅要洗手,还要养成经常剪指甲的好习惯,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小花猫听了惭愧的低下了头。
二、 出示手部图片
1、 认识各部位名称:手心、手背、手指、指甲
2、 出图片学生指认
三、师生配乐做手指操游戏:
一个手指点点点, 两个手指敲敲敲, 三个手指捏捏捏, 四个手指挠挠挠, 五个手指拍拍拍, 五个兄弟爬上山, 叽哩咕噜滚下来。
四、 说一说:
1、你自己会剪指甲吗?
2、你是怎样剪指甲的?
3、教师演示:看一看老师是怎样剪指甲的?之后再描述。
4、儿歌:指甲刀,张开嘴,咬住指甲不松开。小小手,来帮忙,用力按下指甲断。脏东西,露出来,清洁卫生不忘掉。
五、师生讨论总结:不及时剪指甲,指甲会断掉,还会伤害别人,指甲中会有许多脏东西;经常咬指甲会使手指变形,还会将病菌带入口腔,让人生病等等。
六、结束:儿歌《剪指甲》 小剪刀,嚓嚓嚓,要给弟弟剪指甲。 弟弟说,谢谢你,我要剪指甲。 小剪刀,嚓嚓嚓,要给妹妹剪指甲。 妹妹说,谢谢你,我要剪指甲。 我们个个讲卫生,剪掉了长指甲。
第14课 吃饭
教学过程:
一、指认图片(碗、筷、勺、米饭、馒头、青菜)
二、图片对比展示 1.观看图片1 提问:你们看,我的两位小客人吃饭时坐得怎么样?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2.观看图片2 提问:谁把碗打翻了?为什么会翻?
(引导学生说出一手拿勺,一手扶碗,就不会打翻了。) 3.观看图片3 提问: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脸上、手上、衣服上、桌子上弄脏了?为什么有的小朋友都是干干净净的(讨论)
4、观看图片4 判断:谁的行为对?(用脏手抓食物vs规范使用餐具)
二、引导讨论
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是怎么样吃饭的,你们要学习谁呢?
三、学习儿歌《吃饭》 吃饭时,坐端正 右手拿调羹, 左手扶着碗。 细细嚼,慢慢咽, 不剩饭,不挑菜, 自己吃饭真能干。
四、活动 看图片贴字卡
第15课 漱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刷牙歌。
2、歌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揭题。
二、新授
1、出示图片。 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词语。 漱口 刷牙
3、认读词语。 (1)教师示范读词语。 (2)一个一个的教读。
(3)学生自由练习读词语。教师指导。 (4)指名读词语。
4、练一练
(1)找到词语对应的图片。 牙膏 杯子 刷牙 漱口 牙刷 (2)练习说话 我用毛巾擦脸。 我用杯子漱口。 我用牙刷刷牙。 我用什么干什么。
三、 儿歌
手拿小茶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 咕噜咕噜吐出水。
文中的小朋友漱口的时候做了哪些动作?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拿茶杯 喝水 抬头 闭嘴 吐出水
四、演一演(学生模仿动作)
第17课 爷爷 奶奶(外公 外婆)
一、 导入
视频:房子、一家人
二、 认一认
从投影或图片中找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归纳他们有些什么特征(外貌),根据特征知道他们都是老人,是长辈。(例:头发白了,脸上有些皱纹,走路时稍慢等)
三、 找图片
听老师读词语(爸,妈,爷,奶)学生找出图片。
四、 练习说话
“喜欢我”,“我喜欢”
五、 观看图片
说说你会像图中的小朋友一样尊敬老人吗? 讨论:怎样关心爷爷奶奶?
(怎样帮助爷爷奶奶?)拿拖鞋、倒水、捶背
六、学儿歌:“捶捶背”
小板凳,放放好,我扶奶奶坐坐好。我给奶奶捶捶背,奶奶夸我好宝贝。
六、 演一演:给老人捶背
第19课 早上好 再见
一、学前补偿:
1、 手指操。
一个手指点点点, 两个手指敲敲敲, 三个手指捏捏捏, 四个手指挠挠挠, 五个手指拍拍拍, 五个兄弟爬上山, 叽哩咕噜滚下来。
2、 我来读。(基本笔画)
3、 我会读写。 口、日、
十、公
二、导入新课:
看图,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你想象一下,他们之间会说什么? 引出课题:早上好 再见(师板书课题并领生反复认读。)
三、 学习新课:
1、 正确认读词语“早上好”,掌握生字“早”的读写,会用早 字组词。 1) 出示词语:早上好 2) 师范读、领生反复认读 3) 抽读并个别正音 4) 学习生字“早”。
领读、齐读、抽读、个别为学生正音。
认识字形:(a类生自主分拆组合生字) 早(口或日 十) 学习书写“早”。
2、领生观察: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什么 时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说了什么?
2) 出示句子:上学,我们要说:“老师早上好。”
四、巩固提升
1、到同学家玩,告别时的情境;
2、早上路遇叔叔阿姨的情境。观看后说说应该使用什么礼貌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