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妇产科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对中医护理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中的临床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所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8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与剖宫产率分别是93.2%、6.8%,对照组为84.1%、15.9%,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采取中医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阴道分娩成功率,减少剖宫产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术 妊娠阴道分娩 中医护理
为了探讨中医护理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中的临床意义,笔者对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所收治的4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予以中医护理,获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所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8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年龄在21~34岁之间,平均年龄(26.7±1.5)岁,本次妊娠距上次剖宫产术的时间为22个月~5年,平均为(3.1±0.7)年。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在基础临床资料的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产妇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即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为:产程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心理护理等。而对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其具体内容如下:
(1)术前监护:在进入活跃期之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产妇胎心与宫缩情况的密切监护。如果产妇发生宫缩,护理人员可对其腹部进行轻柔的按摩,且询问其有压痛与否,进而更详细的掌握产妇的宫缩状况[1];一旦出现异常状况,护理人员必须及时通知医生,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2)产后护理:①对产妇的呼吸、脉象、脉搏以及体温等进行观察。②耳穴压豆,是中医护理方式中的一种,具有多种护理作用[2]。例如取泌尿区压痛点,且采取以刺激与挤压为主的按摩方式,各个穴位按摩1分钟,能够起到治疗尿潴留的作用;对神门、交感穴以及子宫穴进行按摩,可起到止疼的作用;对脾、胃、乳腺穴进行按摩,可起到催乳的作用[3]。③按摩乳房:针对一些胀乳亦或者是缺少乳汁的产妇,护理人员可对其进行乳房按摩,分别取乳中、乳根以及中庭等穴位进行按摩,各穴位按摩时间控制在30秒左右,反复按摩三次,每组大约10分钟。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护理之后,观察组中有41例产妇阴道分娩,另有3例产妇由于活跃期停滞而采取剖宫产术予以分娩,对照组中有37例产妇阴道分娩,另有4例产妇由于活跃期停滞而采取剖宫产术予以分娩,3例由于胎儿窘迫而采取剖宫产术予以分娩,具体见下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阴道分娩率 剖宫产率
对照组 44 84.1(37/44) 15.9(7/44)
观察组 44 93.2(41/44)* 6.8(3/44)*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伴随着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率的逐年增加,因为瘢痕子宫易破,从而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合理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显得极为关键。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时,如果选择阴道分娩方式,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出现子宫壁破裂。因此,对一些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尤其是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极为有必要的,而中医护理就是一种不错的护理方式。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予以中医护理干预,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其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采取中医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阴道分娩成功率,提高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曾春映.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494-495.
[2]王以曼,张桂欣,赵作华等.穴位按摩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0):924-925.
[3]孙莉.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1):889-890.
剖宫产术妇产科论文范文第2篇
剖宫产是妊娠28周或28周以上因特殊原因无法从阴道正常分娩,经手术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外科手术,是解决阴道难产、某些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一种有效快速、相对安全的常用手术,剖宫产是避免因阴道生产可能对婴儿或母亲性命及健康造成损害。但近来有部份剖宫产被用作替代本来的自然分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剖宫产率不应超过15%,以5-10%为佳。现将1例剖宫产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姓名:孔某
出生地:XX省XX市XX市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年龄:32岁
职业:无业人员
婚姻:已婚
住址:XX省XX市XX镇XX村
入院时间:XX-12-1113:00
记录时间:XX-12-1113:10
病情陈述者:患者本人
入院方式:平车入院
.1一般情况
患者孔某,女,32岁,已婚。于XX年12月11日13时以先兆临产入院。
.2健康史
主诉:停经38w,阴道流水1小时。要求手术。
现病史:孕妇平素月经规律3-4/28天,末次月经XX年03月18日,预产期为XX年12月25日。患者妊娠反应时间停经40余天,胎动时间停经4余月。孕期经过及目前状况:平时月经规律,孕40天出现妊娠反应,较轻,孕4余月感胎动至今,孕8余月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孕期顺利,定期产检,无头痛、头晕、眼花、无胸闷、心慌、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要求手术,入我院治疗。
既往史:有剖宫产史。体健,否认“乙肝”、“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外伤、其他手术及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XX省XX市,久居于本地,无疫区居住史,无疫水、疫源接触史,无放射物、毒物接触史,无毒品接触史,无吸烟史,无饮酒史,无冶游史。
月经史:月经初潮13岁,3-4天,28天。末次月经为XX年03月18日。平素月经量中等,色暗红,无痛经,平时白带正常,无异味。
婚姻生育史:25岁非近亲结婚,G2P1,XX年剖宫产下一女婴,现配偶及小孩均体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体健,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3
身体状况:
体格检查:T36.5℃,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
一般情况良好,神清合作,自主体位,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皮疹及皮下出血。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头颅五官发育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咽部无充血,双扁桃腺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两侧呼吸动度一致。两侧语颤均等,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见异常搏动。各瓣膜区未扪及震颤,心界正常。心率84次/分,律齐无杂音,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肛门外生殖器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轻度水肿。布氏征,巴氏征均为阴性。
专科检查:宫高33cm,腹围100cm,胎儿估重3500g,胎心音140次/分,律齐,胎方位LoA。先露头,半入盆,腹部可扪及不规则宫缩:10"/10'15',骨盆外测量23-26-20-9.5cm、
阴道检查:宫颈管已消80%,质软,宫口未开,胎膜已破,S=-3,阴道口可见羊水流出。
.4
辅助检查:
(XX年6月22-24日本院)血型B型Rh阳性:RPR、TPPA、HIV、HcV、乙肝两对半均为阴性。(XX年12月11日本院)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随机血糖、心电图均正常;RPR、TPPA均阴性。B超:宫内单活胎,胎头位于上腹部,双顶径87mm,胎心音140次/分,羊水指数83mm,胎盘位于子宫右侧壁,胎儿估重3500g。
.5
入院诊断:
①疤痕子宫。②G2P1宫内孕38w,单活胎。③脐带绕颈1周。
.6
治疗措施:
诊疗方案:①产科护理常规。②完善相关检查。③检测胎儿宫内情况,补液等对症治疗。④告知病情。
诊疗过程:产妇平车入院后,立即送入产前高危病室进行治疗,输氧,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实施药物治疗,抗生素预防感染,进行胎儿监护。患者要求手术治疗。
.7
治疗效果:
①孕妇无感染发生;②孕妇得到家属支持;③情绪稳定;
2护理诊断:
2.1疼痛与术后切口疼痛有关
2.2营养失调与禁食有关
2.3知识缺乏缺乏术后护理的知识
2.4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和留置导尿管有关
3护理措施
3.1术前护理
3.1.1测量生命体征
测量产妇生命体征的各项指标,符合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1.2药物过敏试验:
做好普鲁卡因、青霉素等术后抗生素药物过敏试验;
3.1.3备血:
对高危孕妇实施手术前给病人采血,确定血型和交叉配血准备,核实交叉配血情况,协助医生联系好血源,以备手术中需要输血时配血用。
3.1.4术前备皮:
做好腹部、外阴清洁,脐窝较深者提前进行清洁。范围上至剑突下,下至大腿前内侧上1/3及外阴部,两侧至腋中线,阴毛及汗毛应剃干净,并用湿毛巾擦洗,注意操作时勿损伤皮肤。
3.1.5留置导尿管:
该操作是产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护理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致泌尿系统炎症。导尿管插入的长度适宜,晚期妊娠孕妇由于子宫增大使膀胱向腹腔方向推移,同时孕妇常因体内激素的作用及增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盆底组织疏松、充血、水肿、尿道相对延长,对这种情况,尿管应插入深度达8~10cm,否则常使导尿效果不佳,甚至失败。
3.1.6心理护理: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导致手术病人产生较剧烈的生理、心理反应,如果反应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会干扰手术的顺利实施。针对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应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首先,术前做好产妇的思想工作,嘱患者注意多休息,术前一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安慰并鼓励产妇,消除恐惧紧张情绪,并说明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使其积极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1.7术前指导:
指导产妇术后在病床上翻身、饮水、用餐、双手保护切口咳嗽、吐痰的技巧;手术前8个小时禁止进食进水以防止在手术中发生不测。产妇去手术室前听1次胎心并做好记录。手术准备完毕如不立即去手术室,请侧卧等待。将发卡、活动假牙、隐形眼镜、首饰等取下,交家属妥善保管。孕妇分娩后要转至产后病房或病室,家属需提前将个人物品整理好,以备转床,贵重物品随身携带。孕妇送入手术室时,家属需陪同,并在手术室外等候区等候。[1]
3.2术后护理:
3.2.1一般护理:
将手术病人安置适宜房间,同时向护送人员了解手术中情况及目前状况,测血压、脉搏、呼吸;检查输液管、腹部切口、阴道流血及尿管的通畅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按腹部手术术后护理常规进行,取平卧位,术后24h改换半卧位,以利恶露排出。麻醉消失后,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动作。术后6h就可起床活动,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根据病情的轻重和产妇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及活动量,讲明下床活动的意义,每次活动不能过累,以产妇满意舒适为宜。鼓励产妇作深呼吸,勤翻身,以防止肠粘连等并发症。早期的下床活动对促进全身功能恢复,利于伤口愈合,促进肠蠕动、防止腹胀、肠粘连等,并预防肺部并发症发生。[2]同时应鼓励产妇咳嗽排痰,有利于肺的扩张和分泌物排出。教会产妇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深呼吸、咳嗽、恶心、呕吐时,应压住伤口两侧并深呼吸,要防止缝线断裂。按医嘱给予止痛药物。休息时最好采取侧卧微屈体位,以减少腹壁张力。伤口要勤换药,保持伤口和周围清洁干爽。随时保持疤痕处清洁,及时擦去汗液,不要用热水烫洗。保护好手术后刀口的刀痂,过早揭痂会把尚停留在修复阶段的表皮细胞带走,甚至撕脱真皮组织,刺激伤口出现刺痒。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一些外用药,如肤轻松、去炎松、地塞米松等。外阴护理:每日2次外阴擦洗,避免引起阴道或泌尿道的上行感染。每日观察切口有无渗血、血肿、红肿、硬结等。切口敷料保持干洁,及早下床活动。拆线后,要避免剧烈运动、身体过度伸展或侧屈。一般术后第三天切口换药一次,术后5-7天拆线,美容缝合不需拆线5-7天即可出院。
3.2.2术后观察
术后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观察产妇的精神、意识等情况,血压每15~30min测量1次,至病情稳定后改为1~2h测1次,并准备记录。体温、脉搏、呼吸每4h测量1次并记录,由于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产妇的体温可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称术后吸收热,属正常范围,手术后1~2天逐渐恢复正常,不需特殊处理,如术后体温持续升高不退或手术后3天出现发热,应引起重视,寻找发病原因,观察伤口有无感染或合并其他并发症,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注意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有无宫缩乏力导致阴道严重流血,正确估计出血量,必要时给予催产素以维持子宫良好的收缩状态。如剖腹产时,子宫出血较多,应注意阴道出血量,如发现超过月经量,及时通知医生。一般于手术后第二天补液结束即可拔除留置导尿管,拔除后3~4小时应及时排尿。卧床解不出,应起床去厕所,再不行,应告诉医生,直至能畅通排尿为止[3]
3.2.3饮食护理
临床上仍主张术后禁食6h,6h以后根据情况可进流质饮食如米汤、稀饭等,术后第二天可吃粥、鲫鱼汤等半流质食物可有利于肠蠕动及早恢复,避免引起肠麻痹肠粘连,注意忌食甜食等产气食物,防止肠胀气。等胃肠功能恢复,肛门通气后可给半流质饮食或恢复正常饮食[4]。适当改善饮食,多吃水果、鸡蛋、瘦肉、肉皮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切忌吃辣椒、葱、蒜等刺激性食物。
3.2.4心理护理
术后病人可出现腹部伤口疼痛,并因各种引流管的安置可使病人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心理障碍,应多给予关心,视产妇为亲人,态度和蔼,耐心细致的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减轻紧张心理,在产妇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将新生婴儿抱至怀中吸吮,可提高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性,也能使产妇减轻紧张心理并得到精神安慰。
3.2.5术后指导:
教会产妇做产后保健操,产后第二日做能增强腹肌张力的抬腿等动作,及时指导婴儿护理和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利于母亲健康,减少产后阴道流血。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促使母亲早日恢复;哺乳期推迟月经复潮,不易怀孕,有利于计划生育;哺乳母亲可减少乳腺癌、卵巢癌等的发病率。
4出院指导
4.1病情观察:
体温如超过37.5℃,则不宜强行出院。回家一周内,最好每天下午测体温一次,以便及早发现低热,及时处理。晚期产后出血:回家后如恶露明显增多,如月经样,应及时就医,特别是家住农村交通不便者更宜早些。最好直接到原来生孩子的医院诊治。伤口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时有所见,表现为经期伤口处持续胀痛,且一月比一月严重,后期可出现硬块。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早去医院就诊[4]。
4.2生活指导:
加强营养,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注意观察恶露的性质,产后6~8周进行产后常规检查,产褥期内禁止性生活,产后6周应采取避孕措施。鼓励产妇保持良好的心境,合理的营养、休息、睡眠和活动,注意个人卫生和外阴清洁。给予高营养、高蛋白,充足热量及水分的饮食,多吃汤类食物,如鱼汤,骨头汤,猪蹄汤及鸡汤等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4.3计划生育指导:
及时采取避孕措施:保持外阴清洁,术后禁性生活6周。一般于产后42天到医院复查,经复查后确定是否适于性生活,恶露完全干净后开始。初期宜用避孕套,产后3个月应去原手术医院放环。因为如果一旦受孕做人工流产,特别危险。须再生育者,术后至少避孕2年。
5护理体会
5.1通过对剖宫产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使患者感到被关心及重视,从而使护患距离逐步缩小,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避免了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措施。随着麻醉及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剖宫产手术安全性逐渐提高,以及保护母婴安全的社会需求不断上升,要求剖宫产手术的孕妇越来越多,剖宫产术后患者的观察对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术后镇痛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先进仪器的临床应用,仍有不安全的因素,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适时地进行剖宫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要确保母婴安全、健康。
5.2剖腹产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有的产妇因为产程进程缓慢、骨盆狭窄阻碍产道、有剖腹产史、产前出血、前置胎盘或胎盘早期剥离、妊高症或心脏病、生殖道有感染等危险因素选择剖宫产。有的是因为胎位不正、胎儿过大、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多胞胎怀孕等因素。除母胎因素以外还有社会因素,主要是剧烈性疼痛,不能耐受宫缩,而不愿意试产。还有因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通过对实习期间参加了多次术前术后的护理过程,我学会了术前术后对病人的护理,从中也学到许多东西,如对病人的细心呵护与关心,待人处事及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上的转变,且对人对物都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要会在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学会了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再改善自己的不足。
6致谢:
剖宫产术妇产科论文范文第3篇
手术中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1】
(一)在手术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意外停电、跳闸等紧急情况时,医务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二)如果是一个手术间停电,立即检查是否跳闸或保险丝有问题,针对相应问题进行解决。
(三)如果是全科停电,立即启用各仪器的备用蓄电池暂维持功能,同时通知电力维护技术员班、总务科等相关科室进性发电,若无蓄电池装置的仪器,可行手工操作。
(四)停电期间,本手术间护士不得离开手术间,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随时处理紧急情况。
(五)将各用电仪器关闭,以免突然来电时损坏仪器。
(六)来电后,打开手术所用仪器,并重新调整参数。
(七)护理人员将停电经过、时间、原因及患者的特殊情况,准确的记录于巡回记录单上,或书写报告交有关科室。
(八)每位护士应熟悉电力维护技术员班的电话及各手术间线路走行情况。
(九)仪器蓄电池应保持长期备用状态,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以保持应急使用。
【程序】
查找原因启用蓄电池维持观察病情关闭各仪器参数来电后重新调整各参数记录停电过程及患者情况并上报蓄电池充电备用
医院突然断电应急预案【2】
一制定目的
为应对医院突发性大面积停电事故,迅速有序地组织和恢复供电,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保证医院用电畅通,促进事故应急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大面积通电事故”(下称“大面积停电事故”)是指因严重自然灾害重要设施损坏或遭受破坏等原因造成突发性的全院大面积电力系统安全防线失效,电网发生大面积瓦解或崩溃的事故。
三应急原则
大面积停电事故处理工作贯彻“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加强合作,快速发应,措施果断”的原则。
四组织机构
医院成立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抢修队。
1医院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院长
成员:人事行政部经理
后勤主管
电维修工
职责:
(1)做好日常安全供电力维护技术员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
(2)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时,及时做好停电事故应急工作,尽快恢复供电。
(3)根据大面积停电事故严重程度,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
(4)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并向社会公布。
(5)必要时请求外力支援。
(6)领导小组组长是履行本预案规定的第一责任人。成员单位应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做好大面积停电事故时的社会综合应急工作。
2应急抢修队
队长:后勤主管
成员:电维修工
职责:发生事故时,组织人员实施救援行动;向指挥小组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供电部门发出求援请求,事后总结应电路还是低压电路。如果高压电路出现故障,医院电力维护技术员立即导入备用电源,应及时与供电部门抢修班联系,尽快恢复,保证用电;如果医院抵押电路出现故障时,应快速查明原因,按照操作规定恢复电路。
(二)医院科室应急程序
1各科室接到停电通知后,应该在允许情况下吧所有的及其电源切断,待电路恢复正常后再投入使用。
2接到停电通知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如有抢救患者使用备用电源。
3突然停电后,立即寻找抢救患者及其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并开启应急灯照明等。并应及时通知电力维护技术员或总值班。
4危重患者手术中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平时应在机旁备有简易呼吸器,遇突然停电,医护人员立即将呼吸机脱开,使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使用电动吸氮的患者,用50ml注射器接吸氮管吸氮。
5如双线均突然出现供电故障,院内发电机供电前,医护人员则应首先保证病人抢救;护士应沉着镇静,上呼吸机者采用手抱球法,上监护仪者采用人工测血压脉搏,电动吸氮者则采用50毫升注射器接吸氮管抽吸等,严密观察并请变化,其余工作人员则立即电话通知电力维护技术员,人事行政部,并采用应急灯供照明。
6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7电梯遇到突然停电后,后勤人员要做好乘客思想工作,向外面打电话,用人工方法把所有乘客放出去。
保障措施
1电力维护技术员日常应做好发电机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发电机随时投入使用。
2电力维护技术员平时要掌握供电知识和操作规范,注意操作安全。
3临床科室常规备有应急灯电筒等照明用物,定期检查,保持完好状态。
4后勤部门要组织进行应急停电演练,每年1-2次,通过演练,使大家熟悉掌握突发停电的应急处置程序,确保病人安全。
剖宫产术妇产科论文范文第4篇
剖宫产是妊娠28周或28周以上因特殊原因无法从阴道正常分娩,经手术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外科手术,是解决阴道难产、某些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一种有效快速、相对安全的常用手术,剖宫产是避免因阴道生产可能对婴儿或母亲性命及健康造成损害。但近来有部份剖宫产被用作替代本来的自然分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剖宫产率不应超过15%,以5-10%为佳。现将1例剖宫产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姓名:孔某
出生地:XX省XX市XX市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年龄:32岁
职业:无业人员
婚姻:已婚
住址:XX省XX市XX镇XX村
入院时间:XX-12-1113:00
记录时间:XX-12-1113:10
病情陈述者:患者本人
入院方式:平车入院
.1一般情况
患者孔某,女,32岁,已婚。于XX年12月11日13时以先兆临产入院。
.2健康史
主诉:停经38w,阴道流水1小时。要求手术。
现病史:孕妇平素月经规律3-4/28天,末次月经XX年03月18日,预产期为XX年12月25日。患者妊娠反应时间停经40余天,胎动时间停经4余月。孕期经过及目前状况:平时月经规律,孕40天出现妊娠反应,较轻,孕4余月感胎动至今,孕8余月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孕期顺利,定期产检,无头痛、头晕、眼花、无胸闷、心慌、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要求手术,入我院治疗。
既往史:有剖宫产史。体健,否认“乙肝”、“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外伤、其他手术及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XX省XX市,久居于本地,无疫区居住史,无疫水、疫源接触史,无放射物、毒物接触史,无毒品接触史,无吸烟史,无饮酒史,无冶游史。
月经史:月经初潮13岁,3-4天,28天。末次月经为XX年03月18日。平素月经量中等,色暗红,无痛经,平时白带正常,无异味。
婚姻生育史:25岁非近亲结婚,G2P1,XX年剖宫产下一女婴,现配偶及小孩均体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体健,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3
身体状况:
体格检查:T36.5℃,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
一般情况良好,神清合作,自主体位,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皮疹及皮下出血。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头颅五官发育无畸形,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咽部无充血,双扁桃腺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两侧呼吸动度一致。两侧语颤均等,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见异常搏动。各瓣膜区未扪及震颤,心界正常。心率84次/分,律齐无杂音,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肛门外生殖器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轻度水肿。布氏征,巴氏征均为阴性。
专科检查:宫高33cm,腹围100cm,胎儿估重3500g,胎心音140次/分,律齐,胎方位LoA。先露头,半入盆,腹部可扪及不规则宫缩:10"/10'15',骨盆外测量23-26-20-9.5cm、
阴道检查:宫颈管已消80%,质软,宫口未开,胎膜已破,S=-3,阴道口可见羊水流出。
.4
辅助检查:
(XX年6月22-24日本院)血型B型Rh阳性:RPR、TPPA、HIV、HcV、乙肝两对半均为阴性。(XX年12月11日本院)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随机血糖、心电图均正常;RPR、TPPA均阴性。B超:宫内单活胎,胎头位于上腹部,双顶径87mm,胎心音140次/分,羊水指数83mm,胎盘位于子宫右侧壁,胎儿估重3500g。
.5
入院诊断:
①疤痕子宫。②G2P1宫内孕38w,单活胎。③脐带绕颈1周。
.6
治疗措施:
诊疗方案:①产科护理常规。②完善相关检查。③检测胎儿宫内情况,补液等对症治疗。④告知病情。
诊疗过程:产妇平车入院后,立即送入产前高危病室进行治疗,输氧,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实施药物治疗,抗生素预防感染,进行胎儿监护。患者要求手术治疗。
.7
治疗效果:
①孕妇无感染发生;②孕妇得到家属支持;③情绪稳定;
2护理诊断:
2.1疼痛与术后切口疼痛有关
2.2营养失调与禁食有关
2.3知识缺乏缺乏术后护理的知识
2.4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和留置导尿管有关
3护理措施
3.1术前护理
3.1.1测量生命体征
测量产妇生命体征的各项指标,符合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1.2药物过敏试验:
做好普鲁卡因、青霉素等术后抗生素药物过敏试验;
3.1.3备血:
对高危孕妇实施手术前给病人采血,确定血型和交叉配血准备,核实交叉配血情况,协助医生联系好血源,以备手术中需要输血时配血用。
3.1.4术前备皮:
做好腹部、外阴清洁,脐窝较深者提前进行清洁。范围上至剑突下,下至大腿前内侧上1/3及外阴部,两侧至腋中线,阴毛及汗毛应剃干净,并用湿毛巾擦洗,注意操作时勿损伤皮肤。
3.1.5留置导尿管:
该操作是产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护理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致泌尿系统炎症。导尿管插入的长度适宜,晚期妊娠孕妇由于子宫增大使膀胱向腹腔方向推移,同时孕妇常因体内激素的作用及增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盆底组织疏松、充血、水肿、尿道相对延长,对这种情况,尿管应插入深度达8~10cm,否则常使导尿效果不佳,甚至失败。
3.1.6心理护理: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导致手术病人产生较剧烈的生理、心理反应,如果反应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会干扰手术的顺利实施。针对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应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首先,术前做好产妇的思想工作,嘱患者注意多休息,术前一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安慰并鼓励产妇,消除恐惧紧张情绪,并说明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使其积极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1.7术前指导:
指导产妇术后在病床上翻身、饮水、用餐、双手保护切口咳嗽、吐痰的技巧;手术前8个小时禁止进食进水以防止在手术中发生不测。产妇去手术室前听1次胎心并做好记录。手术准备完毕如不立即去手术室,请侧卧等待。将发卡、活动假牙、隐形眼镜、首饰等取下,交家属妥善保管。孕妇分娩后要转至产后病房或病室,家属需提前将个人物品整理好,以备转床,贵重物品随身携带。孕妇送入手术室时,家属需陪同,并在手术室外等候区等候。[1]
3.2术后护理:
3.2.1一般护理:
将手术病人安置适宜房间,同时向护送人员了解手术中情况及目前状况,测血压、脉搏、呼吸;检查输液管、腹部切口、阴道流血及尿管的通畅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按腹部手术术后护理常规进行,取平卧位,术后24h改换半卧位,以利恶露排出。麻醉消失后,上下肢肌肉可做些收放动作。术后6h就可起床活动,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根据病情的轻重和产妇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及活动量,讲明下床活动的意义,每次活动不能过累,以产妇满意舒适为宜。鼓励产妇作深呼吸,勤翻身,以防止肠粘连等并发症。早期的下床活动对促进全身功能恢复,利于伤口愈合,促进肠蠕动、防止腹胀、肠粘连等,并预防肺部并发症发生。[2]同时应鼓励产妇咳嗽排痰,有利于肺的扩张和分泌物排出。教会产妇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深呼吸、咳嗽、恶心、呕吐时,应压住伤口两侧并深呼吸,要防止缝线断裂。按医嘱给予止痛药物。休息时最好采取侧卧微屈体位,以减少腹壁张力。伤口要勤换药,保持伤口和周围清洁干爽。随时保持疤痕处清洁,及时擦去汗液,不要用热水烫洗。保护好手术后刀口的刀痂,过早揭痂会把尚停留在修复阶段的表皮细胞带走,甚至撕脱真皮组织,刺激伤口出现刺痒。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一些外用药,如肤轻松、去炎松、地塞米松等。外阴护理:每日2次外阴擦洗,避免引起阴道或泌尿道的上行感染。每日观察切口有无渗血、血肿、红肿、硬结等。切口敷料保持干洁,及早下床活动。拆线后,要避免剧烈运动、身体过度伸展或侧屈。一般术后第三天切口换药一次,术后5-7天拆线,美容缝合不需拆线5-7天即可出院。
3.2.2术后观察
术后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观察产妇的精神、意识等情况,血压每15~30min测量1次,至病情稳定后改为1~2h测1次,并准备记录。体温、脉搏、呼吸每4h测量1次并记录,由于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产妇的体温可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称术后吸收热,属正常范围,手术后1~2天逐渐恢复正常,不需特殊处理,如术后体温持续升高不退或手术后3天出现发热,应引起重视,寻找发病原因,观察伤口有无感染或合并其他并发症,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注意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有无宫缩乏力导致阴道严重流血,正确估计出血量,必要时给予催产素以维持子宫良好的收缩状态。如剖腹产时,子宫出血较多,应注意阴道出血量,如发现超过月经量,及时通知医生。一般于手术后第二天补液结束即可拔除留置导尿管,拔除后3~4小时应及时排尿。卧床解不出,应起床去厕所,再不行,应告诉医生,直至能畅通排尿为止[3]
3.2.3饮食护理
临床上仍主张术后禁食6h,6h以后根据情况可进流质饮食如米汤、稀饭等,术后第二天可吃粥、鲫鱼汤等半流质食物可有利于肠蠕动及早恢复,避免引起肠麻痹肠粘连,注意忌食甜食等产气食物,防止肠胀气。等胃肠功能恢复,肛门通气后可给半流质饮食或恢复正常饮食[4]。适当改善饮食,多吃水果、鸡蛋、瘦肉、肉皮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切忌吃辣椒、葱、蒜等刺激性食物。
3.2.4心理护理
术后病人可出现腹部伤口疼痛,并因各种引流管的安置可使病人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心理障碍,应多给予关心,视产妇为亲人,态度和蔼,耐心细致的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减轻紧张心理,在产妇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将新生婴儿抱至怀中吸吮,可提高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性,也能使产妇减轻紧张心理并得到精神安慰。
3.2.5术后指导:
教会产妇做产后保健操,产后第二日做能增强腹肌张力的抬腿等动作,及时指导婴儿护理和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利于母亲健康,减少产后阴道流血。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促使母亲早日恢复;哺乳期推迟月经复潮,不易怀孕,有利于计划生育;哺乳母亲可减少乳腺癌、卵巢癌等的发病率。
4出院指导
4.1病情观察:
体温如超过37.5℃,则不宜强行出院。回家一周内,最好每天下午测体温一次,以便及早发现低热,及时处理。晚期产后出血:回家后如恶露明显增多,如月经样,应及时就医,特别是家住农村交通不便者更宜早些。最好直接到原来生孩子的医院诊治。伤口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时有所见,表现为经期伤口处持续胀痛,且一月比一月严重,后期可出现硬块。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早去医院就诊[4]。
4.2生活指导:
加强营养,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注意观察恶露的性质,产后6~8周进行产后常规检查,产褥期内禁止性生活,产后6周应采取避孕措施。鼓励产妇保持良好的心境,合理的营养、休息、睡眠和活动,注意个人卫生和外阴清洁。给予高营养、高蛋白,充足热量及水分的饮食,多吃汤类食物,如鱼汤,骨头汤,猪蹄汤及鸡汤等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4.3计划生育指导:
及时采取避孕措施:保持外阴清洁,术后禁性生活6周。一般于产后42天到医院复查,经复查后确定是否适于性生活,恶露完全干净后开始。初期宜用避孕套,产后3个月应去原手术医院放环。因为如果一旦受孕做人工流产,特别危险。须再生育者,术后至少避孕2年。
5护理体会
5.1通过对剖宫产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使患者感到被关心及重视,从而使护患距离逐步缩小,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避免了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措施。随着麻醉及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剖宫产手术安全性逐渐提高,以及保护母婴安全的社会需求不断上升,要求剖宫产手术的孕妇越来越多,剖宫产术后患者的观察对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术后镇痛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先进仪器的临床应用,仍有不安全的因素,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适时地进行剖宫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要确保母婴安全、健康。
5.2剖腹产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有的产妇因为产程进程缓慢、骨盆狭窄阻碍产道、有剖腹产史、产前出血、前置胎盘或胎盘早期剥离、妊高症或心脏病、生殖道有感染等危险因素选择剖宫产。有的是因为胎位不正、胎儿过大、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多胞胎怀孕等因素。除母胎因素以外还有社会因素,主要是剧烈性疼痛,不能耐受宫缩,而不愿意试产。还有因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通过对实习期间参加了多次术前术后的护理过程,我学会了术前术后对病人的护理,从中也学到许多东西,如对病人的细心呵护与关心,待人处事及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上的转变,且对人对物都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要会在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学会了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再改善自己的不足。
6致谢:
剖宫产术妇产科论文范文第5篇
1 临床资料
2004年1月至2011年9月, 本院行剖宫产2831例, 其中有48例由于以术中出血量超过1000mL, 诊断为术中出血, 其发生率为1.69%。产妇年龄22~35岁, 孕周35~41周, 初产妇39例, 经产妇9例。从未做过产前检查的17例。剖宫产的适应证为:胎儿窘迫, 产程迟滞, 骨盆狭窄或胎头与骨盆腔不对称, 胎位不正, 妊高征, 多胞胎, 前胎剖宫生产或子宫曾历过手术, 胎盘因素, 母体不适合阴道生产, 胎儿过大, 产程延长等。均采用腹膜内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新生儿体质量2500~4200g, Apgar评分7分46例, 无一例新生儿死亡。术后7d腹部切口拆线, 甲级愈合45例, 乙级愈合3例。
在我们观察的48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病例中, 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 共22例, 占45.8%, 其次为胎盘早剥9例, 前置胎盘7例, 子宫切口裂伤5例, 胎盘植入3例子及宫切口出血2例。在因宫缩乏力而导致术中出血的22例中, 进入第二产程后才行剖宫产术的为14例;在5例子宫切口裂伤的患者中, 进入第二产程后行剖宫产术的有3例。其他病例的出血发生时间均在第一产程。该48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成功的有41例, 7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或者全子宫切除, 其中3例为前置胎盘出血, 2例为胎盘早剥导致出血, 2例为胎盘植入所致。除此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2 讨论
近些年以来, 而随着人流引产、辅助生殖技术的提高, 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多胎妊娠也越来越多, 剖宫产术中出血率亦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果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大出血, 而处理不当, 就有可能会影响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 明确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 尽快做出相应的合理、有效的治疗十分必要。
2.1 子宫收缩乏力
根据对本院7年多以来的观察和总结, 发现导致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诸多原因中, 子宫收缩乏力首当其冲。而有产程延长、胎盘早剥, 巨大儿等病史的患者更加容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1]。如果产前有反复多次出血, 则易引起局部的炎症, 致使组织粘连。加上子宫下段血管丰富, 但平滑肌相对较少, 收缩力差, 因此, 更加容易发生大出血。术中子宫切口也较易发生撕裂, 亦可导致大出血。因此, 对于考虑到可能发生宫缩乏力的患者, 要严密观察产程, 科学掌握剖宫产术的时机, 尽可能避免第二产程行剖宫产术。如果在术中发生因宫缩乏力而致的出血, 要及时予以按摩子宫, 合理应用宫缩剂, 并予含服米索前列醇, 注射麦角新碱等多项措施, 综合处理[2]。除此以外, 还需及时缝合子宫切口。若以上措施仍然不能有效止血, 还可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 以助止血。子宫动脉上行支在术中容易识别, 结扎该动脉操作简便, 操作时间短, 并发症少, 且疗效确切, 不失为急诊处理时可选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值得推广。
2.2 胎盘因素
由于胎盘因素引起剖宫产术中出血最常见的为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
对于多数前置胎盘的患者而言, 对其进行抢救和处理的主要措施就是通过剖宫产术, 终止妊娠。因此手术者须在术前对患者病情和术中的难度做好充分的评估, 积极做好充分的抢救准备工作。术前须行详细的B超检查, 明确胎盘和羊膜囊的位置和情况, 以免在术中误伤胎盘, 人为的引起大出血[3]。在手术过程中, 手术须十分熟练, 胎盘剥离以后, 要迅速缝合出血处, 并予以凝血酶纱布压迫止血。宫腔内纱布填塞也是控制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剥离后严重出血的有效手段[4]。
对于胎盘早剥的患者, 除了积极治疗其并发症以外, 还应早期注意胎盘剥离的征兆, 尽早干预, 以降低子宫卒中的发生率。因为一旦发生子宫卒中, 则引起宫缩乏力和术中出血的几率大大增加, 甚至还有可能发生DIC。这类患者如果出现剖宫产术中出血应及时补充血容量, 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加强宫缩。还可以视情况, 用宫腔纱布填塞, 若仍无效, 则须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或双侧髂内动脉止血。
2.3 子宫切口裂伤
防治子宫切口裂伤, 减少其发生率, 首先就要熟练的判断和掌握手术时机。手术时间过早, 子宫下段形成不佳;若手术时间太迟, 子宫下段肌壁已经水肿, 质地较脆, 容易被撕裂。另外, 须由有丰富操作经验的医生手术, 动作要轻柔, 采用科学合理的切口方式, 以减少切口裂伤和血管损伤。
2.4 机体因素
若分娩的患者有低蛋白血症, 重度贫血, 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病, 其他各种因素所致的凝血功能减低, 或者近期由于其他疾患服用了具有抗凝、抗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则发生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几率大大增加。另外, 患者妊娠的年龄, 体内的激素水平, 以及子宫本身的功能状态均可能与之相关。
综上所述, 剖宫产术中出血, 原因复杂, 病情危急, 若救治不能及时、准确、合理, 其危害十分严重。因此, 临床医生需要在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对于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危急状况要预先估计, 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大出血, 应果断的根据形成原因, 做出应急处理。同时应注重维持患者体液平衡和生命体征的平稳, 综合治疗, 才能将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才能有效的降低子宫切除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于2004年1月到2011年9月, 48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48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患者中子宫收缩乏力最为常见, 共22例, 占45.8%。其次为胎盘早剥9例, 前置胎盘7例, 子宫切口裂伤5例, 胎盘植入3例子及宫切口出血2例。其中4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获得痊愈。结论 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为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主要原因。若发现术中大出血, 须及时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止血, 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方可降低子宫切除率。
关键词:剖宫产,大出血,宫缩乏力,产科
参考文献
[1] 葛俊丽, 曾蔚越.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70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电子版) , 2011 (2) .
[2] 朱宁, 樊平, 窦娜, 等.624例剖宫产术后出血及相关因素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1, 32 (5) :473~474.
[3] 王小玲.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止血105例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10, 19 (21) :120.
剖宫产术妇产科论文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入院行再次剖宫产手术病例191例, 根据首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分为3组:改良腹部横切口式剖宫产者61例 (A组) , Stark式腹部横切口剖宫产者48例 (B组) , 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者82例 (C组) 。3组孕妇平均年龄分别为 (31±5) 岁、 (34±3) 岁、 (33±5) 岁;平均孕周均为 (38±4) 周;平均孕次分别2.9、3.2、3.4次, 平均产次2.1、2.3、2.0次;2次剖宫产手术间隔时间平均为5.2、4.9、5.1年。3组以上指标分别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3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联合腰部麻醉。再次剖宫产手术均沿原手术瘢痕切开修剪皮肤层瘢痕, 逐层切开腹壁各层进腹。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再次手术后腹壁、盆腹腔粘连情况。盆腹腔粘连分为4类[2]: (1) 1类:无粘连; (2) 2类 (轻度粘连) :腹壁与腹膜粘连, 腹膜与子宫粘连, 部分网膜与子宫粘连, 腹膜与部分网膜粘连; (3) 3~4类 (重度粘连) :包括膀胱与子宫粘连或腹膜与子宫体广泛粘连, 膀胱与子宫严重粘连, 且肠管与子宫粘连。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3.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表示,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资料采用χ2检验与t检验。
2 结果
3组患者腹壁、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 见表1。A组腹腔粘连的发生率 (49.2%) 明显低于B组 (91.7%) 和C组 (89.0%) ;B组重度粘连的比率 (70.9%) 明显高于A组 (42.6%) 和C组 (11.0%) 。3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B、C组比较, *P<0.05;与B、C组比较, **P<0.05;与B、C组比较, #P<0.05;与A、C组比较, ##P<0.05
3 讨论
stark式剖宫产术是以色列医生stark设计的一种称为MisgavLadach-method剖宫产术, 又叫新式剖宫产术。stark剖宫产术采用了Joel-Cohen切口, 对皮下脂肪采取撕拉法, 使行走在其中的血管、神经借助本身弹性完整地保留下来, 特别是保留切口两侧粗大的腹壁浅静脉, 减少了术中出血, 缩短了开腹到胎儿取出时间[1]。然而stark剖宫产术再次开腹时盆腹腔粘连严重, 特别是腹直肌与前鞘、腹膜与腹腔脏器的粘连面积较大。腹直肌暴露面积大, 腹直肌不对合, 腹膜壁层和脏层不缝合, 造成筋膜与腹腔相通, 是造成腹壁、腹腔粘连发生率高的重要原因[2]。
本研究结果显示, Stark式剖宫产术腹腔严重粘连的发生率高于改良式和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术,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不仅术后切口疤痕明显, 影响美观, 而且切断了许多结缔组织、皮下血管和神经, 对腹膜刺激牵拉较大且缝线紧密, 从而引起缺血坏死异物反应, 炎性渗出多, 间皮转化和再生能力受到影响而导致粘连发生。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吸收了stark式剖宫产术和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术两种术式的优点, 有效地减轻了腹壁瘢痕和腹腔粘连。本观察中改良式横切口剖宫产组的腹腔粘连的发生率 (49.2%) 明显低于Stark式剖宫产组 (91.7%) 和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组 (89.0%) 。笔者认为, 产科医生应做好产前宣教, 提倡自然分娩, 严格掌握剖宫产术适应证, 降低剖宫产率, 提高围产质量, 尤其应根据患者年龄、产次、有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情况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 为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将再次剖宫产手术病例191例根据首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分为3组:改良腹部横切口式剖宫产者61例 (A组) , Stark式腹部横切口剖宫产者48例 (B组) , 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者82例 (C组) 。对比3组腹壁、腹腔粘连情况。结果 A组腹腔粘连的发生率 (49.2%) 明显低于B组 (91.7%) 和C组 (89.0%) ;B组重度粘连的比率 (70.9%) 明显高于A组 (42.6%) 和C组 (11.0%) 。3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愈合、腹腔粘连情况与手术术式有关, 改良腹部横切口式剖宫产者再次剖宫产时腹腔粘连少。
关键词:不同术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腹腔粘连
参考文献
[1] 李维英.3种剖宫产术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33)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