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破窗效应的启发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莲生三十二
2025-09-18
1

破窗效应的启发范文第1篇

读《班主任工作中的破窗效应》之《破窗效应》 有感

这个寒假,读《班主任工作中的破窗效应》 一书,非常有趣,特别是其中的破窗效应一章,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美国斯坦福大学心 这家津巴多做过一 个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 一 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 顶棚打开, 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 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 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 见了。 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一 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 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 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 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在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 的窗户玻璃".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防微杜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这种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班级管理中也很常见: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破窗效应是趋众心理的一种清晰体现,是集体无意识行为的衍变和推波助澜。教育管理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状况。一大批孩子们在教室里面疯狂捣乱,相互追逐,干扰其他学生专心学习。教师追问到原因,反而不断有学生委屈地抗议:"又不是我一个人,还有某某""他的行为比我还恶劣。"言外之意,自己不是祸根的本源,老师似乎冤枉了自己。再如,教室的板凳座椅有了破坏的痕迹,有孩子在桌面用刀子划出一道伤痕后,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或发现了也未进行指责,不及时批评教,越来越多的桌子就会出现残缺。

杜绝破窗效应,是一门技术活,关乎细心和明锐,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预见性和发展的观点,这是思维先导,一定要摒弃小问题无需在意的思维定势。首先,要有一颗火眼金睛般的眼睛,随时发现学生的异常端倪,与细微处捕捉到问题的源头。正如莫泊桑在《项链》开头写着:"极细小的一件事情,既可以成就你,也可以败坏你。"小事情不处理,就会导致大问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必须时刻防止破窗行为的发生,并做出应对的补全行动。看到学生随地吐痰后,如果在教室的每个角落放置了痰盂,其余孩子把教室打扫干干净净,学生势必受到环境的感染,不好意思吐痰。一个人不好意思了,大家势必都会不好意思。

杜绝破窗效应,第二点是需要教师不断地传播正能量,不让一丝负面因素占据学生的心理,去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性格习惯养成。这是最关键的行动策略。光是口头说教,蜻蜓点水般的唠叨,而无任何实质性的处理方式,或无具体引导的细则,就不能有效阻止破窗行为的继续恶化。对于第一个破窗的行为者,教师要做出合理的、坚决的惩罚,促使学生做出深刻的反思,并对其错误行为予以补救,为自己的破窗行为负责任;对于相继破窗的依附跟随者,教师应该区别对待,从动机、态度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破窗效应对集体和个体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归根结底是独立自我意识和自主判断能力的丧失。在某种程度,有些人的破窗是有意而为之,多数的破窗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受到了诱导,行为发生偏差。人是集体化的产物,日常行为也不免受到大众者的驱使。在某些环境下,人总有种法不责众的潜意识潜藏在内,或者认为:大家都做了,我做一下也无妨,害怕被孤立、边缘、排斥。作为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而言,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既然有人做了,他就开始下意识地效仿,随着效仿者数量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效仿者加入,破窗行为最终恶化为一种强大的风气和浪潮,不断侵袭并干扰着其他学生。

破窗效应的启发范文第2篇

读《班主任工作中的破窗效应》之《破窗效应》 有感

这个寒假,读《班主任工作中的破窗效应》 一书,非常有趣,特别是其中的破窗效应一章,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美国斯坦福大学心 这家津巴多做过一 个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 一 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 顶棚打开, 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 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 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 见了。 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一 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 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 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 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在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 的窗户玻璃".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防微杜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这种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班级管理中也很常见: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破窗效应是趋众心理的一种清晰体现,是集体无意识行为的衍变和推波助澜。教育管理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状况。一大批孩子们在教室里面疯狂捣乱,相互追逐,干扰其他学生专心学习。教师追问到原因,反而不断有学生委屈地抗议:"又不是我一个人,还有某某""他的行为比我还恶劣。"言外之意,自己不是祸根的本源,老师似乎冤枉了自己。再如,教室的板凳座椅有了破坏的痕迹,有孩子在桌面用刀子划出一道伤痕后,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或发现了也未进行指责,不及时批评教,越来越多的桌子就会出现残缺。

杜绝破窗效应,是一门技术活,关乎细心和明锐,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预见性和发展的观点,这是思维先导,一定要摒弃小问题无需在意的思维定势。首先,要有一颗火眼金睛般的眼睛,随时发现学生的异常端倪,与细微处捕捉到问题的源头。正如莫泊桑在《项链》开头写着:"极细小的一件事情,既可以成就你,也可以败坏你。"小事情不处理,就会导致大问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必须时刻防止破窗行为的发生,并做出应对的补全行动。看到学生随地吐痰后,如果在教室的每个角落放置了痰盂,其余孩子把教室打扫干干净净,学生势必受到环境的感染,不好意思吐痰。一个人不好意思了,大家势必都会不好意思。

杜绝破窗效应,第二点是需要教师不断地传播正能量,不让一丝负面因素占据学生的心理,去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性格习惯养成。这是最关键的行动策略。光是口头说教,蜻蜓点水般的唠叨,而无任何实质性的处理方式,或无具体引导的细则,就不能有效阻止破窗行为的继续恶化。对于第一个破窗的行为者,教师要做出合理的、坚决的惩罚,促使学生做出深刻的反思,并对其错误行为予以补救,为自己的破窗行为负责任;对于相继破窗的依附跟随者,教师应该区别对待,从动机、态度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破窗效应对集体和个体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归根结底是独立自我意识和自主判断能力的丧失。在某种程度,有些人的破窗是有意而为之,多数的破窗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受到了诱导,行为发生偏差。人是集体化的产物,日常行为也不免受到大众者的驱使。在某些环境下,人总有种法不责众的潜意识潜藏在内,或者认为:大家都做了,我做一下也无妨,害怕被孤立、边缘、排斥。作为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而言,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既然有人做了,他就开始下意识地效仿,随着效仿者数量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效仿者加入,破窗行为最终恶化为一种强大的风气和浪潮,不断侵袭并干扰着其他学生。

破窗效应的启发范文第3篇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 我也发现了同样的“破窗理论”;班级中经常犯错的学生如果不及时被改教, 就会影响其他的学生并可能导致其他的学生效仿;学生在课堂上说话如果没有被及时制止, 就会影响别的学生或本人没有时间学习。

1“破窗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诱发因素

1.1 对“第一次”不重视

班主任对“第一次”的处理至关重要。第一次作业, 第一次大扫除如果每个“第一次”班主任都能认真设计, 严格实施, 那么今后这些活动就能很好地完成;反之, 若有某个“第一次”不到位、不严密, 想再亡羊补牢, 严格要求, 难度就大得多, 这样下去就会形成“破窗效应”。

1.2 对错误行为的制止不及时

在班级管理中, 一些教师常常忽视了对班级中出现的小错误、小行为的及时制止和处理, 如教室地面上有一张废纸、一口痰、学生迟到等。长此以往, 就会产生“破窗效应”。

1.3 对错误行为的教育不得法

有时班主任对犯错误学生的批评只是轻描淡写, 教育不能深入人心, 学生很有可能出现阳奉阴违的现象。这样, 也容易产生“破窗效应”。

1.4 对规章制度的执行不严格

如果对犯错误学生教育、惩罚不严格, 不能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就会使坏风气、坏习惯有机可乘, 也会产生“破窗效应”。

2“破窗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启示

2.1 防“千里之堤, 毁于蚁穴”

很多教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当中, 对于处理特殊学生或者特殊问题感觉很麻烦, 产生厌烦心理, 于是会出现放任不管的现象。教师心里会想:你老是给我找麻烦我干脆就不理你, 看你能惹出什么来。其实, 这样听之任之的作法, 恰恰是毁掉一个班级的开始, 所以,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才能避免更大的问题。

2.2 批评的技巧

小题大做是有道理的。抓住学生的错误或者特殊事件进行放大镜式的处理, 专门利用时间对这个问题进行严肃处理, 狠抓狠打, 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一旦教育在这个学生身上起到效果, 其他的学生也就有了警惕, 相同的错误也就很少有人会犯了。但是, 不要轻易、频繁地批评学生, 以免做无效劳动。心理学认为处于态度改变情境的个体, 若受到某种反向态度的轻微攻击后, 就好像是在“接种疫苗”, 大大刺激其对这种攻击做出抵抗反应, 并不断地增强抵抗力, 以后再受到同一反向态度攻击时, 不但不会改变其原有态度, 反而使个体更加执着于自己的态度, 并“抵抗”任何不同意见。所以,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优选疫苗”;地点合适, 尽量不在公开场合, 顾全学生颜面;态度明确, 就事论事,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不喜欢的是我的做法, 我做错了事情, 只要及时改正, 他还是喜欢我这个人的;批评学生时, 还要注意语言的表述, 语气尽量诚恳, 理由充分, 用词准确恰当, 公正客观地明确指出学生所犯错误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同时表达自己惋惜难过的心情。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有助于他们真正接受教师的批评。

2.3 小有成效大表扬

学生一旦有了点滴的进步, 班主任也要及时发现, 并在全班学生面前给予表扬。这样既能鼓舞人心, 也能安慰受批评学生的心灵, 还能使学生在不断的表扬中找到继续努力的动力。学习习惯的养成更是重中之重。

卫生纪律都是为学习服务的, 学习搞不好, 对学生而言可能注定他人生的改变, 对教师而言是教育教学的失败。我们不否认学生智力的差别, 也不推崇“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朽论。我们只是在反思, 作为学生在他的学习过程中出现巨大差别的原因。这里面有智力因素, 但这个学生若是出现厌学, 逃学, 甚至出现一无所获的结果时, 那就是教师在这个学生成长过程中没有及时地帮他修复学习中出现的“破窗”, 以至于他学习的大楼千疮百孔。

反过来, 如果每个教师都能及时发现后进生之所以后进的“破窗”, 并尽最大限度的修补的话, 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就不会出现太大差距。他学习的习惯、态度、以及他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技巧方法也同样能运用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这对他的一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破窗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班主任要有敏锐的触觉, 细心观察, 见微知著, 对于个别学生可能带来不良影响的“小过错”, 要“小题大做”, 引起重视, 以防止“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形成风气后再采取措施, 既耗精力, 收效又不明显。

摘要:班级管理是每一个班主任的重要工作, 实现学生自治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 也是德育工作的成功体现。本文介绍了笔者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破窗理论, 对班级某些典型现象诱发因素的分析以及探讨班级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破窗理论,破窗效应,诱发,启示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2] 任顺元.奇妙的教育心理效应[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

[3] (美) 墨顿.亨特.心理学的故事[M].海南出版社, 2003.

相关文章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第1篇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

2
2025-10-24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第1篇3.既然痛苦是躲不过的,那么就痛痛快快去接受。 4.不要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想要到达的远方!把书山...

1
2025-10-24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第1篇1.运行条件海拔不超过3000m 设备运行期间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55℃,不低于-25℃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

2
2025-10-24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第1篇无论买的期房、现房及二手房,都存在着办理房产证的问题。首要要了解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是通过交易对所购买房...

3
2025-10-24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s("wzfz");上一篇: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下一篇: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1
2025-10-24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s("wzfz");上一篇: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下一篇: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2
2025-10-24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过去,根据学校安排6月27-29日全校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

1
2025-10-24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第1篇由于聘任制的实行,目前医院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对医院不满意可以随时提出辞职,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也对医...

2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