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竹范文(精选6篇)
空竹 第1篇
阳春四月(农历二月),繁花似锦,芳香扑鼻。11日上午,潘集寨学校宽广的绿色人工塑胶操场上,传来了一阵阵此起彼伏的空竹蜂鸣声。九时正,下课的同学们闻声追踪,纷纷跑进操场,观看从未见过的陌生的空竹体育健身活动。第二节课的钟声响后,操场上仅留下五(年级)、一班的同学,班主任侯老师结合体育课,请来麦积区阳光空竹队的四位“玩家”,对同学们进行空竹互动体验观摩教学。四位空竹“玩家”年纪虽都六十开外,但在可爱的孩子们面前,这些在同学们眼中的爷爷奶奶们,他(她)个个精神抖擞,抖起空竹,人人身手不凡,动作舒展、流畅、连贯,展示出“老当益壮”的健康体魄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在班主任侯老师的组织下,空竹表演开始了。
四位空竹“玩家”抖起了空竹彩龙,他(她)们将挂在空竹上的六、七米彩龙舞得威武不凡,飘逸舒爽,或左右飞舞盘旋,或上下凌空翻腾;钢圈空竹是近年来阳光空竹队新创的表演节目,它动感诙谐,充满了稚气童趣,上场的三位爷爷让空竹乖巧地在钢圈内旋转,他们时而做出令人眼花撩乱,目不睱接的个人抖耍技巧,时而两人相互对抛,时而三人定位互抛空接,时而将旋转的小小空竹稳稳地顶在举起的钢圈上,摆出造型,数次赢得同学们的掌声与惊叹声。还有四位爷爷奶奶“玩家”们的个人短杆空竹技艺展示,他(她)们近乎传神的空竹连续动作技巧,展示出有着千余年历史,老祖先发明的空竹,这项传统体育健身,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文化内涵与积淀。一时间,同学们热情的喝彩声,不时爆发的热烈掌声,在宽敞的操场上空响起,在操场后面披绿的山梁上回荡。
几位空竹“玩家”给孩子们表演完后,接下来是与同学们分组进行空竹互动体验。他(她)们取出自备的空竹、抖杆,先是分别给各组的同学示范空竹的“地绕式”启动动作,然后双手“打鼓”,再一一手把手地让孩子们动手练习。同学们望着眼前的空竹,目光里透出了期待,人人跃跃欲试,个个争先抖耍。他(她)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真的有悟性与灵气。稍许,就有多位同学像模像样地打起鼓来,将手下线上的空竹扯出了细微的悠悠的蜂鸣声,从中感受空竹体育健身带来的趣味与惬意。一个小时的课外时间转眼即逝,当几位爷爷奶奶挥手与这些可爱的同学们告别时,孩子们纯真质朴的目光中透出了依依不舍的神色与表情。有同学上前问道:爷爷奶奶,你们还来吗?我们喜欢玩空竹!
几位空竹“玩家”在同学们惜别的目光里,缓步走出碧绿的学校操场,在通道旁的一栋教学楼的山墙上,笔者的目光被镌刻在上面的一片文字所引吸。我驻足昂望细看,这是一面“造福桑梓,留(流)芳千秋”的功德文,记载着眼前这所学校的百年建校史。
潘集寨学校始建于清末的19。原名为“潘集寨养正学堂”。取古语“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蕴意。由该村现代富商潘石屹曾祖父(太爷)潘世俊创建。潘世俊于清朝末期为官,任天水县银粮经征局总办(相当于现今的粮税局)。至此百余年来,“潘集寨养正学堂”一直受到潘氏家族的关爱与扶持。民国三十(1941)年抗战期间,时任国民党军165师968团团长的潘尔燊先生(潘石屹祖父),参加晋中南抗击倭寇的战役后,调任西北军官训练班人事科长,他请假一月返乡探亲,见学校残破,毅然捐料献粮,修缮校舍,奉献爱心,造福乡童。
改革开放后的1994年,潘集寨年轻商人潘石屹事业刚起步,其父潘诗麟即动员潘石屹捐款10万元,为学校新建平房教室两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后,事业大成的潘石屹先生谨记家训,发财不忘家乡,致富不忘助教,先后多次为学校建设改造捐赠巨款,奉献爱心,总投资800万元,征地25亩,建起1、2号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食堂,澡堂,学校供暖,教学电脑等设施。笔者此前在学校操场踱步逗趣时,发现操场主席台右前方立着一块铭文,上面记载该校操场改造时,省教育厅出资300万,麦积区财政出资近42万,潘石屹先生捐款300万……
数年前,笔者曾在当地电视新闻的画面里,得知潘石屹先生捐资兴教助学的慈善之举,这次空竹进校园,才有幸近距离悉知潘石屹及他的祖上造福桑梓之事。我们虽未谋面,但眼见为实,潘氏家族及潘石屹先生的大格局,大眼光,他们的慈善形象,瞬间在我的脑际里鲜活、丰满了起来……
那天上午笔者走出校门的一刹那,再次回头深情地张望,凝视被慈善爱心浸润的潘集寨学校,校门前雕塑基座两侧的十六字校训映入眼帘: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张福平, 笔名:弓长
本文转自《蓝天儿童文学》微信公众号(ID:yjj1201)
空竹 第2篇
抖空竹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了。抖空竹集健身、娱乐、表演于一体,四季寒暑都可练习,男女老少皆适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为推动抖空竹特色项目建设在我校顺利实施,加快学校抖空竹运动的普及与提高,让抖空竹成为我校第二课堂的亮点、特色,我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学习空竹知识,练习空竹技巧,丰富师生课余文化生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现将我校近段时间开展空竹活动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响应“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以大力推进第二课堂活动为重点,把“抖空竹”这项民族传统运动与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活动原则
1.灵活性原则。抖空竹活动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努力开展适合各阶段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抖空竹项目。
2.全面性原则。抖空竹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能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以点带面原则。学生在学习抖空竹的过程中接受能力和训练水平会参差不齐,要求先进的学生带动后进的学生,直到大家都会。
4.坚持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做到寓教于乐,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素质。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抖空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
三、实施措施
1、根据抖空竹教育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身体、心理特点,提高学生的抖空竹技能。
2、在课外活动、课间操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抖空竹训练。
3、学校按学年分学期对空竹兴趣小组训练内容进行科学系统的计划安排。
四、活动效果
每逢大课间活动时间,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进行抖空竹活动。活动中,学生身体各部分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增强了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眼睛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适时适度的体育活动愉悦了学生的身心。随着小小空竹在空中不断变换着花样,学生心情得到彻底地放松。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花样空竹 第3篇
先给空竹加速, 随后将空竹放于身后, 右手将空竹用力赶到左杆头, 左杆拨动空竹, 使得空竹越过身体, 右杆接住空竹, 继续第二次, 以此类推。在做的过程中杆绳必须与空竹轴垂直。 (示范学生:刘桢阳)
花样二:肘上升花
右杆头朝上, 用右肘关节将线固定在肘关节下, 注意必须让杆头往上竖, 使得杆头有足够的高度与宽度, 拿杆绳的左手做拨动提拉的动作, 让空竹越过手臂滑向右杆头, 不掉到地上。眼睛必须盯着空竹。 (示范学生:刘桢阳)
花样三:金叉蹦珠
首先, 将空竹向右摆动, 在右杆上摇摆一周并悬挂着, 接着, 左杆头插进线中心位置, 并打开, 成叉样, 随后将空竹离线上抛。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 就是横叉的线绝对不能将空竹扣住, 要不然就很难抛出。随后尽量采用环形抛接, 使空竹一直成活状态, 便于增加抛接次数。最后, 将空竹高抛, 杆头打开横叉将空竹接住。 (示范学生:金烨)
花样四:腿溜
空竹加速, 任何一脚跨在线上, 将空竹先放置在右杆头, 再右手用力将空竹从脚下赶到左杆, 随后左杆线拨动空竹越过大腿, 右杆再接住空竹, 以此类推。 (示范学生:徐滢怡)
花样五:纺纱织布
空竹上抛至胸部位置, 右杆绳迅速从里侧举到空竹上方接住它, 这就是所谓的反接。注意线必须是绷紧的, 要不然命中率会很低。随后将空竹运行在左杆上并悬挂着, 接着右杆绳伸进三角线内, 贴着绳子做顺时针划动。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 就是右杆头必须往前伸, 使空竹有充分的转动空间, 要不然右杆头的线会被缠住而导致失败。 (示范学生:徐滢怡)
空竹健身亦益寿 第4篇
现代高科技帮我解决了码字困难,我用“手写连笔王”写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块字,既练了书法,又解决了写博文、答Q聊之难,3年下来写博数百篇、文章近百页,已写坏了3块写字板。可敲键盘拼洋码字,对于像我这样的老年人来说,实属不易,尤其刚开始的时候,—个字一个字的敲,简直比赶鸭子上架还难。而且时间一长,手酸颈脊累,眼糊腰背酸,脑袋也是晕晕沉沉,精气神远不如从前。
于是我想到了抖空竹以解疲劳。小的时候,看到别人抖空竹,觉得好玩,跟着人家练习,久而久之就学会了。现在何不重新“拾”起来呢?一日我到鼓楼步行街(河坊街)淘宝,还真的买到了全塑彩色带响的双轮空竹,这比我少时玩的竹木空竹要美观牢固许多。
我住在六楼,雨天在阳台,晴天到楼顶平台,每天抖它一二次,每次10至20分钟不等,以舒展筋骨不出大汗为宜。持之以恒,受益匪浅,别人上网患电脑综合症,我却毫无感觉。渐渐的,我的肩周不酸了,腰背不弓了,手腕也灵活许多。
有人说,玩空竹有如“上贼船”——玩这能上瘾。不过,这“瘾”不同于烟瘾、酒瘾等,没副作用,对身体大有好处。更重要的是通过玩空竹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听玩空竹时间较长的朋友们说,曾长期困扰他们的肩周炎、颈椎病、腰疼病都好了。而且这项运动不仅适合老年人玩,少年儿童玩同样可以强壮身体,消食生肌;对于体弱者还可以养筋壮骨,增强体力。
抖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曹植写过一首诗《空竹赋》;宋朝时期,宋江写过一首七言四句诗:“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宵,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记述了空钟(空竹)的制作方法及玩法。清代坐观老人在《清代野记》中写到:“京师儿童玩具,有所谓空钟者,即外省之地铃。两头以竹简为之,中贯以柱,以绳拉之作声。唯京师(指北京)之空钟,其形圆而扁,加一轴,贯两轮,其音较外省所制,清越而长。”
抖空竹其实不难,稍带耐心,一个小时就能学会,三天后即可玩出水平。方法是:要用柔劲不能用猛劲。握杆时双手握拳,大拇指压在杆上,杆后端留一厘米。滚动起动时左竿高,右竿低,靠近空竹放于地面向右侧拉绳,空竹向右滚动,当空竹滚动到一定转速,匀速平稳,哨声阵阵,随着右手扯动的力度,嗡嗡之声由低至高,由近及远,悦耳动听,如闻天籁之音一心情欢畅,空灵悠远,疲劳一扫而尽……
抖空竹的技巧颇多,有“仙人跳”、“鸡上架”、“放捻转”、“满天飞”等诸般名目。经过几年的练习,我自己总结出一点玩空竹的窍门:线要上蜡增加耐磨性,以便保持轻快持久的转速。竹杆比手指细一点,带点弹性,增强扯动的柔劲,右手用力,左手跟进,保持线性流畅,切勿松的太快而卷死打结。如想哨声悦耳,可以迎风扯动,全身配合响声节奏,自然扭动,达到全身协调运动的目的。
空竹虽好玩,但也要注意抖时留足空间,千万不能妨碍右手的运作方向,以防空竹卷死弹伤手脸。线绳长度以两臂持平,空竹垂地即可,太长不便运作,太短使不出劲。用力要均匀,右手向上斜拉,右腿跟着蹭力,呈波浪式运动。
抖空竹叙事作文 第5篇
今天阳光灿烂,我的心情特别开心。我和哥哥拿起空竹就往外跑。外面的空气真清新!
我决定跟哥哥来一场抖空竹比赛。游戏规则是:谁抛得次数多,而且要接得稳稳的,谁就赢了。哥哥风趣地说:“这真是小菜一碟!”比赛开始了,我们把空竹在地上滚,然后把空竹拉起来。我的一只手不动,另一只手要用力地抽空竹。等它转得很快的时候,再把它抛起来。空竹像离弦的箭一样射上去。我一次又一次地接住了。接到了第十四下就落在地上,哥哥接到了第十六下停了下来,我只好认输。哥哥眉开眼笑,我愁眉苦脸。
哥哥对我说:“这次赢不了我,下次再努力!”
抖空竹比赛作文 第6篇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听说学校要组织一次抖空竹比赛,我们都高兴极了,盼望着“六一”赶快到来。
终于,儿童节到了,安静的校园一下子沸腾了,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抖空竹比赛在欢声笑语中开始了。
比赛场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看,四班的`那个同学技艺高超。只见他把绳子展开,双手一扬,空竹像小鸟飞了起来,片刻,绳子又像磁铁把空竹吸了回来。观众席上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三五班”广播里喊我们上场了,我心里既兴奋又紧张,不能给我班丢脸,一定要赛出好成绩。“预备,开始”随着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手中的空竹像一只只活泼可爱的蝴蝶上下飞舞起来。糟糕,旁边马妍晨的空竹绳子像麻花似的缠在了一起,她把空竹向右一踢,绳子慢慢松开了,空竹又在她的手中飞舞了起来。天气好热啊,汗水像无数个小虫子似的从我们的脸上爬下来,大家哪顾得擦汗啊,一心想去的第一。
不一会儿比赛结束了,同学们回到座位上,大家焦急的等待着成绩,我的心里比刚才比赛时更紧张,像无数个小鼓“咚咚咚”敲个不停,“三五班,第一名”随着广播声音刚落,欢呼雀跃起来。我们用汗水换来好成绩。这是我们大家团结努力的结果,我为有一个这样的班级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