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范文第1篇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由周恩来铜像、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周恩来图书馆等组成,属于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梅园新村纪念馆是一座颇具地方特色的二层现代建筑,庭院中正对大门立着周恩来总理的全身铜像,表情沉着、坚定、机智、从容,表现了周恩来总理的革命家风度。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一楼展厅中间是一块大型汉白玉浮雕,上面刻着代表团成员和工作人员群像,画面呈"S"形, 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曲折漫长的道路和我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汉白玉浮雕四周陈列着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和南京谈判的文献史料、照片及部分实物。二楼展厅陈列当年中共支持和发展爱国民主运动的照片和史料。现代化的陈列展示手段、300多幅(件)珍贵历史照片、文物和资料,再现了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南京继续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史实,生动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和革命风范,突出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业绩。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范文第2篇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感想
011040214
刘捷
随着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于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我国的文化名城六朝古都的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罹难者300000。
大一期间,由班委组织参观了位于南京江东门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凭吊300000的死难同胞。该馆是我近年来见过的最好的建筑设计作品,不知出于哪个优秀的设计师之手。展品陈列也很好,声光效果运用得恰到好处,总之硬件超出我的期望值。下了车,我们能看见一座类似金字塔的建筑,朝那方向走去,路旁有着一些铜像,雕刻得栩栩如生,意境深远。
看见第一座雕塑时,我什么话都说不出了,似乎所有的话都被哽住,我没办法用言语形容当时的心境,突然感觉到我所学了一切所谓华丽的辞藻在此刻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第一座铜像雕刻的是一位衣衫褴褛的妇女,她双手抱着一个恐怕不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无力地躺在母亲的手中,大概已经遭难,妇女抬头望天,大概是在向苍天申诉命运的不公。铜像下刻着几行字:“杀害了我的孩子永不再生,杀害了我的丈夫永不再生,却留下了受强暴的妻子独自承受所有的痛苦。”
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日军的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多大的灾难,使多少幸福的家庭家破人亡,使多少鲜活的生命就此丧生。过去的十几年,从书上,从荧屏上,我知道了无数日军的暴行,心中
2
虽然愤恨,可是觉得那一切毕竟离我太过遥远,因此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只是在为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兴奋。然此时,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心情无比复杂。我们更多的是对70多年前那段历史的借鉴。此刻的心情究竟如何,我无法言喻
进入展厅,我们看到了一些保留下来的东西,有70多年前被杀害的中国人民的骸骨,有一些已经锈迹斑斑的凶器,有短刀,刺刀,和铁钉,更有令人害怕的“万人坑”,那儿活埋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这些都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不可饶恕罪过的铁一般的证据。闭上双眼,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少年背着年迈的奶奶,脑海中只有“逃”,他尽力地奔跑,然而始终逃脱不了恶魔的刺刀,只是一瞬,刺刀便贯穿了两人的胸膛一位伟大的母亲将自己年幼的孩子压在身体下面,以自己的身体挡住恶魔的屠刀,希望能保住孩子一条命,可是在母亲死后,恶魔仍然用刺刀将孩子刺死,将尸体挑起,借此炫耀自己的“战绩”一位到了绝境的知识分子,他手中握着刀,无奈却又深情地看着自己的妻子,似乎想说“我宁愿你死在我的手里,也不愿让你受到恶魔的凌辱”,而妻子也微笑地看着丈夫,静静地等待丈夫将刀插进自己的胸膛,也许这是最好的结果吧我不忍再想后又来到了书画展厅,一些现代的文人墨客在这留下了许多墨宝,能想象他们写这些字画的时候,心中也是在滴血吧!“感时溅泪,恨别惊心”,这八个大字刊在墙上,是由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来,若杜工部泉下有知,他要是看见了70多年前金陵城中的一幕幕惨剧,会是怎样的反应?伤心,痛苦,悲怆?恐怕这些
3
都无法表达他心中的感情吧,不知道他是否还能写出一句诗来形容自己的内心展厅内还有一些主张和平,希望中日友好的画,上面有许多中日人民的签名,看了这些,不知道我是该高兴还是该悲哀,有许多日本人他们愿意承认当初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愿意对此道歉,希望中日友好,希望能消弭这一段仇恨,对于这些,我大概该高兴吧;然而,他们的道歉却无法挽回任何东西,事实终究是事实,这是中国永远的伤痕,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痕,若这一切是为了警示后人,让后人发奋,那么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参观完展厅后我翻了一下参观者留言簿,90%以上都是“勿忘国耻”、“血债血偿”之类的,如果时光倒流几年,我也会写上同样的话。但是好在,我开始学习思考。毫无疑问,那些血腥的照片,尤其是孩子们的小小尸体,令人不由自主握紧拳头一股悲愤上心头,恨不得下一秒就踏平东京血洗小日本!但是且慢,如果我这样去想了,我不就跟那些刽子手的做法一样了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正是认可并肯定了他们的暴行吗。但其实我想表达的是,我强烈谴责这种野蛮的反人类的暴行!不仅仅是他们杀了我们的人(而且是虐杀),就是他们杀他们自己的人,我也强烈谴责!还有纳粹杀犹太人,广岛长崎被投掷原子弹。
有一幅字让我印象很深,写的是“不要让硝烟追逐孩子的眼泪”。简单的十二个字,却能代表许多人心中的想法!他们不想再有战争,不想再有硝烟,每一次的战争受害最多的都是无辜的人民,和平是人们共同的心愿,他们所希望的只是孩子能够了解中国曾有这段令人不
4
堪回首的历史,他们所希望的只是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不是增添他们的仇恨,希望他们能够正视这段历史,毕竟中国的未来是要靠他们的。
今天的日本人之所以不承认南京大屠杀,是因为我们还不强大,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一忍再忍,不能再忍下去了。就以纪念馆的一句话做结束吧:悲剧绝不能再重演!!!!!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范文第3篇
看完影片思绪仿佛瞬间回到那个鲜血淋淋的年代1937. 1937年11月、12月间,日本侵略军兵锋直指中国首都,淞沪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向南京方向溃退,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日军一路烧杀抢劫南下,1937年12月13日,南京保卫战随着中国军队的溃败宣告结束,日军正式进占南京城,南京城滞留平民自此暴露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南京大屠杀拉开序幕。期间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行令人发指,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南京大屠杀》给了我莫大的震撼,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尚滴着鲜血的头颅、被虐杀的妇女、烧焦的尸体等极负视觉冲击的真实的图片影像资料,还因为以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米妮沃琴等为首的国际友人在大屠杀期间对深受日本人蹂躏的中国人的无私的帮助,在我看来,他们就是拯救当时中国人民的辛德勒。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大屠杀开始。国民政府已迁都重庆,各国使馆纷纷撤侨,英美记者被迫撤离。南京成为与世隔绝的地狱。有22名西方人自愿留在南京,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负责人约翰.拉贝被选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这些国际友人在南京城外栖霞山江南水泥厂难民营,不久又规划处“南京安全区”,大批难民涌向红十字庇护的区域。到12月16日,难民所已发展为25个,后来居住难民人数达25万。日军为使安全区崩溃,百般刁难米煤供应。为养活这几十万人,国际委员会成员一方面与日军谈判争取,一方面偷偷出城购买。国际友人们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再吃面包,和难民一样喝稀饭,以节约粮食。他们不仅保护当时毫无反击之力的平民,甚至是当时溃败的中国军人也一样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按照国际惯例,安全区应当保持中立,只收容难民和解除武装的军人。掩护抗日军官,如被日本人发现,极有可能给国际委员会和整个安全区带来灭顶
之灾。第72军军长兼第88师师长孙元良被魏特琳隐藏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女难民中;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被贝德士藏在金陵大学管理大楼最顶层密室;教导总队第二旅参谋主任廖耀湘被卡尔.京特与辛德贝格藏在江南水泥厂的难民营中;南京卫戍司令部卫生部部长金诵盘先被藏在美国大使馆,后被转移到金陵大学美籍教师宿舍楼;南京卫戍司令部的参谋龙应钦与周上校被藏在拉贝住宅的二楼。国际友人将他们安全送出南京,保存了中国抗日的精英力量。 在救助难民过程中,国际委员会成员受到日军威胁甚至殴打是家常便饭。他们的日记中都有详细记录:1937年12月16日晚上,贝德士被喝醉的士兵从床上拖起;18日在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被士兵用手枪威胁。农艺学教授里格斯12月16日在阻止日军将平民带走时遭到日军殴打;1938年1月9日晚上在自己住所附近被士兵用刺刀威胁。医生威尔逊12月18日遭手枪威胁,但是他们没有退缩,最终凭借自己的力量拯救了25万中国无辜的平民。战后在对日本侵略者罪行定性的世纪审判中,这些国际友人的出庭作证和提供的日本人的犯罪证据至关重要。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给这些帮助过中国的外国朋友颁发了勋章。当时获救的人们不会忘记他们,后人也不会的。更值得一提的是该部记录片中的震撼的镜头正是出自这些国际友人之手,一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曾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了40分钟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录影带,这其中直接表现日军暴行的内容,被评为《南京大屠杀》中“最让人背脊发凉的片断之一”。
1937年12月13日的中国南京,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灾难一天,更是世界近代战争史上的一次灭绝人寰的浩劫。今天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回顾这段历史的同时,必须要从中总结出一些发人深省的东西。之所以有南京大屠杀的发生,除了日本人毫无人性的凶残行径外,我们是否也要反思下当时中国的国防力量呢?正是因为当时我们薄弱的国防才给了日本人打入国门的机会,酿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可谓最大的悲剧。因此,我个人觉得“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永远是不会过时的,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有能力抵御外敌。在如今这个和平年代,更是要狠抓国防建设,防患于未然,以赢得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
最后我还想谈谈关于某些日本政客或者是某些日本市民否认日本大屠杀事件的言论。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公开声称没有所谓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在其受到中方严肃抗议后仍坚持此观点。更有甚者,日本的历史课本竟然否认了南京大屠杀30万人遇难,宣称“30万人遇难的说法夸张”。看完这些报道我笑了。铁铮铮的历史摆在那儿,怎容你日本人胡乱加以否定又或者是篡改,那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是我们瞎编的吗?无耻的否认历史,还试图在教科书上做文章,是想教育下一代彻底忘记这次屠杀吗?又或者是整个侵华战争?如果真是如此,我只能说这是日本民族的悲哀和耻辱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范文第4篇
如同以往,每每看到这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影像资料,我都忍不住要流眼泪,这次也不例外。至于为什么要哭,以前我会说但凡一个中国人都会为此震惊、悲痛和愤怒,我哭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但现在我发现我是错误的。我深刻地认识到但凡一个真正的人都会为此震惊、悲痛和愤怒,所以我庆幸我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我不知道那时的日本人到底是怎么了。《南京大屠杀》里的那些日本人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是鬼,魔鬼。他们烧、杀、抢、淫,无恶不作。在书上在片中,不止一次地提到的有:比如两个日本病比赛杀人,看谁杀得多,真是荒唐;比如把2万中国人活埋,真是恐怖;比如轮奸妇女,他们的兽性发展到不分妇孺老幼了。难道他们看不到跪在他们面前的人在死命地哭喊求他们放过自己吗?他们在笑,这群魔鬼,如此狰狞。我想起《东京审判》中有一段是让一个中国和尚来作证。几个日本兵竟逼几个中国和尚去强奸一个中国姑娘,那些和尚不依,他们就笑,还把他们给阉了,给杀了。这已不是纯粹的杀人而是在玩杀人游戏啊!他们疯啦!在片中,一个幸存者说当时死人能把活人杀死,我觉得不可置信,但他的解释更是令人难以相信,让活人去蹂躏死人,这无异于杀死活人嘛。难道他们就不曾想这个妇人很像他的母亲,这个女孩很像他的女儿或妹妹吗?如果在他们面前受罪的是他们的亲人会怎样?我想我也太荒唐了,他们是冷血的魔鬼,怎会有所谓的人之常情?
日本人的兽性不仅仅在“南京大屠杀”里体现出来,我想大家都知道他们在侵华期间,一些细菌部队经常把我们中国人做人体试验。比如把人置于极冷的环境下看他能存活多久,把人的四肢截了看他怎样生存,把孕妇的肚腹在不打麻针的情况下剖开取出小孩观察内脏,把细菌打入人体内看看有什么反应,等等惨无人道的试验。我们是人,不是老鼠啊,是活生生的人,我们是同类!
后来我想我又错了,我们是异类。因为他们不是人。我从没听说同类物种会相残到如此地步。我痛恨他们,这种恨持续了很久很久,我断定我们不是同类。可是为什么我们又如此相似?他们看上去跟我们长得一模一样啊。
我很喜欢看一些国外的大片,其中如《生化危机》、《夺命手术》、《我是传奇》等里面的“人”都残害同类。如《生化危机》和《我是传奇》中的人被病毒感染后肉食同类,《夺命手术》中的人从小身体就被动过手脚长大后成为杀人工具。于是我想难道当时的日本兵也是如此,被病毒感染而转为兽类,或者被统治者动了手脚,就像中国武侠小说里的邪教那样给他们的弟子服用使他们受控于人而不得自制。指挥者一声令下,他们便兽性大发。
不光我痛恨他们,我们中国人都痛恨他们。我们拒绝日货,我们对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欢呼叫好,对日本地震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心里暗道“活该”。觉得这一切都很自然。可是不觉得这有点怪吗?怪在哪呢?
直到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这中国继唐山大地震后最大的地震使得数万万人民遭难。就在这时日本第一个向我们伸出了援手。于是我终于发现哪里怪了。日本人不再是“南京大屠杀”那个时代的日本人了。我们恨日本人,但事实我们恨错人了,我们要恨的是当时的日本人,而当时的日本人在世的又有几个,就算在世,若有良知应该过得很不安吧,除非是我前面所断定的非人类。我们恨他们,于是我们也做了一些漠视生命的行为。我觉得我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不管是广岛原子弹还是日本地震,虽然我们没有直接杀害残害他们,可我们幸灾乐祸的行为与那时的他们有多大的差别呢? 我想说的是对于日本,我们应该记住这场仇恨,但我们更应以德报怨,战争向来都是残酷的,战争是少数决策着的错误,而并非是整个发动国所有人们的错误,所以我们不能将所有的怨恨发泄在所有日本人的身上,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保证世间不再有战争和屠杀。我们在悲伤愤怒的同时,应化悲痛为力量,刻苦学习,让我国早日进入世界强国之林,使历史不再重演。
在战场上,到处血淋淋一片,血流成河,实在太可怕。我们不希望世界的人互相残杀了,不想让各国的人都是罪魁祸首,我们热爱和平,渴望和平,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火和死亡任然时时践踏着公里和正义。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我们不怕战争,中国人是勇敢的,不会向敌人低头,屈服,死也要守国。多少英勇战士,他们都为国而死,死而无憾,我们也应该以他们为榜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范文第5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已经70周年了!
70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战火硝烟的岁月年华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这一代是在和平年代里出生、长大,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些战争的残酷、那些悲痛欲绝无人诉的绝望和家破人亡时通天彻地无人回应的哭喊!
一切对于那场战争的了解,我们都依赖于一份份历史资料和影像照片,通过这些也许我们不能切实体会到那场战争对全中国人民带来的影响。但是我们不应该、也不可以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忘记战争带来的灾难!
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历史课本上,都会有关于中国人那段屈辱却自强不息的历史!其中最叫我记忆深刻的便是1937年12月13日发生在南京,震惊世界惨绝人寰的屠杀南京大屠杀!
历史课本上的叙述,让我知道在那里,那个今天风景秀丽人头攒动的城市,在仅仅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有30万人被残忍坑杀,其余内容却不详尽。而且最叫人恨得咬牙的事情是日本政府不仅不承认那段历史,还不断在扭曲并美化他们的行为!然而这样却使得我就迸发出更加想要了解这段真实的历史原貌的冲动。
在抗战电影电视剧中有大量的镜头描述过这段历史,但我总觉得不够,所以找到这本美籍华人张纯如所著的《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想要借这位美籍华人的眼去了解这段也许描述得更公正的历史。
张纯如小姐是在1997年出版了这本书的,书本用英语记叙了侵华日军在南京期间屠城的罪行。该书出版的当年,连续三个月攀上畅销书排行榜,再版了15次,印量达50万册,让欧美人也是第一次真正的了解了那段被日本人不断抹杀丧失人性的真实历史。
放下书本,提起纸笔的我并不是想说侵华日军的行为是多么的残暴不仁,也不想评论当时的政府有多么无能懦弱。真正想写下的是战争结束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故屠杀了那么多人,竟毫无悔意。非但不正视历史、承认那段历史背景下所犯下的错误,反而却以此为荣。不但修建了供奉二战时期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多位首相甚至还每年参拜。他们的行为是在侮辱历史的意义,这种行为与同是战败国的德国截然不同!
德国人为希特勒的曾经的暴行进行了忏悔,并通过积极补救的行为告诉全世界人民,一个民族敢于去面对过去犯下罪责并改正,这依旧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民族!
不论日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对于世界的贡献有多少,基于他们不能尊重历史,不能认识错误的态度,我们就更应该不忘历史、不忘初心。
因为忘记历史的人总有一天会重蹈覆辙,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范文第6篇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张德江主持公祭仪式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公祭仪式。 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馆集会广场布置得庄严肃穆。现场国旗下半旗。广场西侧巨大的“灾难墙”,灰黑的底色映衬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4个白色大字。一万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静静肃立。
9时56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现场,站立在群众方阵前。18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兵齐步行进至公祭台两侧,持枪伫立。
10时整,公祭仪式开始。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国歌唱毕,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公祭现场拉响了防空警报。同一时间,南京全城警报响起,汽车、火车、轮船汽笛齐鸣。
默哀持续一分钟。军乐团奏响低回空灵的《安魂曲》,16名礼兵抬起8个巨大的花圈,缓步走上公祭台,将花圈安放在“灾难墙”前。77名南京市青少年饱含深情地宣读《和平宣言》。
随后,习近平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85岁的夏淑琴老人和一名少先队员一起,缓步走上公祭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这尊高1.65米、重2014公斤的三足圆形铜鼎将永久设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160字铭文记叙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和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习近平在讲话中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习近平指出,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一切有良知的人们。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都对南京大屠杀惨案进行调查并从法律上作出定性和定论,一批手上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日本战犯受到了法律和正义的审判与严惩,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习近平强调,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对这些错误言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 习近平指出,此时此刻,我们要告慰所有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不幸死难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中英勇牺牲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斗争中英勇献身的同胞们: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习近平强调,此时此刻,中国人民也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讲话全文另发)
6名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共同撞响“和平大钟”。随着三响深沉悠远的钟声,3000羽和平鸽振翅飞翔,寓意着对30万死难者的深深追思和圆梦中华的雄心壮志。
公祭仪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各界代表走进纪念馆展厅,参观《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习近平等仔细观看,在南京保卫战、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对日本战犯审判、南京大屠杀历史见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展区,习近平不时驻足,详细了解有关情况。
参观结束时,习近平、张德江在签字簿上签名。随后,习近平等亲切会见了参加仪式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遇难者遗属代表。
马凯、刘奇葆、许其亮、韩启德一同参加上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