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家庭的基本概况范文第1篇
商业银行一般根据理财资金运用的预期收益,扣减相关费用(如手续费、销售费用等),并结合利润要求,确定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与其他投资一样,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要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而且不同理财产品具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有的产品是保本型理财,属于银行自营业务,投资者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有的产品是非保本型理财,属于银行待客经营的中间业务,银行收手续费,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需仔细阅读产品合同和说明,注意相关风险提示,认证评估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自2005年以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年平均规模增长接近100%。截止
农民家庭的基本概况范文第2篇
西藏地区金矿地质工作起步晚,工作程度低。19721976年,西藏地质一队、二队先后在雅鲁藏布江流域进行了广泛的砂金普查工作,发现藏南各地砂金矿化普遍,品位较高,特别是I级阶地砂金层,一般在0.20.8克/米s间,但未能对众多的砂金矿点、矿化段开展进一步的工作。1985年西藏地质五队对安多拉日曲砂金矿进行了初勘评价工作,获得D级表内储量608公斤,提交了全区首份金矿储量报告。80年代后期,各部门加强了西藏地区的金矿地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
黄金资源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底,全区已发现金矿床(点)156处,分布在58个县(市)境内,其中金矿床16处,包括岩金矿床2处(中型1处,小型1处),砂金矿床8处(中型2处,小型6处),伴生金矿床6处(大型1处,中型3处,小型2处)。
截至1989年底,全区累计探明金矿储量63.025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3.859吨),占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1.30%,居第22位。全区保有储量为62.746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3.560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1.58 9/6,居第18位,其中砂金保有储量4.420吨,伴生金保有储量58.326吨。已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3.099吨,未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59.647吨。据目前正在勘查的5个矿床预测,全区“八五”期间可新增金矿储量17吨,主要来自加查、邛多、娘姑处等矿床。
黄金生产概况 西藏自治区黄金工业起步晚,目前建有砂金溜槽2处,分别开采色当、拉日曲两处砂金矿,生产规模12万米s/年,生产能力45公斤/年,占有储量1.113吨。此外,区内还有一些县乡组织的群采点,如浪卡子、卡足等。“八五”期间拟建矿山1个,预计新增生产能力120公斤/年。1989年全区产金11公斤,居全国第29位,矿产金产量为11公斤,居全国第27位。主要产金县有改则、安多、班戈等。“八五”末期预计矿产金年产量为120公斤。
金矿地质特征 西藏地区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缝合部位,是著名的特提斯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区地质构造运动强烈,表现出多期多旋回的特点,横贯全区发育了班公湖一怒江、雅鲁藏布江两条板块缝合线。地质演化过程及构造、岩浆活动,都与板块碰撞密切相关。西藏地区总的地质特征是:(1)地层时代新,全区出露以中、新生界地层为主,其南、北缘分别是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前寒武系地层,形成了南北老,中间新的大地向斜构造,地层展布与构造线方向一致。(2)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岩时代新,燕山晚期一喜山期大规模的超基性岩和酸性岩类沿缝合带及深大断裂带呈弧形或近东西向展布。(3)在以板块缝合带为主体的构造格架内,由于板块的不断挤压、抬升,地层褶皱强烈,推覆构造及走向滑动断裂发育,一系列平行排列的褶皱、断裂构造组成了“手风琴式”构造。
西藏地区金矿床(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产于花岗岩类侵入体及接触带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如藏东多霞松多。(2)产于花岗岩类侵入体及接触带中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如娘姑处。(3)产于花岗岩类 侵入体接触带中的矽卡岩型金矿,如冈底斯地区、江达德登一仁达一带。(4)产于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中的断裂破碎带型金矿,如安多地区、色当地区。(5)产于晚古生代一中生代浅变质碎屑岩一碳酸盐岩类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如藏东海通子、东达山。(6)伴生金,以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伴生金为主,主要产于藏东玉龙铜矿带,其金矿储量在西藏占重要比重。(7)现代砂金矿,西藏地区砂金资源丰富,矿化普遍,主要分布在藏南雅鲁藏布江水系、藏东“三江”水系和藏北高原内陆水系。
西藏地区中新生代大规模的大陆碰撞所产生的强烈的、多期次的构造一岩浆活动,为本区金矿化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本区的金矿化特征及分布与地质构造的演化过程密切相关。高原的抬升和构造活动使地壳深部的岩层连同蕴藏的矿产被推至地表浅部,地壳深部的金也不例外地被强烈的构造一岩浆活动推带到了地壳上部的岩层中,使得本区具有较高的金背景值。已有的测试资料证明,西藏地区中生代变质砂、页岩金丰度在0.ol一0.33ppm间,结晶灰岩在0.0041.6ppm间,中生代火山岩在0.040.5ppm间,个别高达1.23.5ppm,燕山晚期一喜山期花岗岩类在0.0080.25ppm间。在具备一定含金物源的基础上,地质构造对本区金矿的控制起了主导作用。区域性深断裂不仅控制了沉积建造、岩浆岩分布、洋壳和陆壳的格局,而且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及上下物质间的通道。本区控矿构造类型以区域性大断裂、区域地层不整合面、火山断陷盆地及有关断裂、破碎带之间的有机配合为主。区域性深大断裂带控制金矿成矿带的展布,矿床产于区域地层不整合面、火山断陷盆地等有利构造部位,矿体赋存在次级断裂破碎带中。本区中、新生代多旋回岩浆活动是金矿形成的有利条件,它不仅为金矿化提供了一部分物源,而且促使了金的活化、迁移和富集,因而本区金矿化与岩浆活动的关系极为密切。
西藏地区强烈的新构造抬升运动使得地壳不断遭受剥蚀,为砂金矿化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加上广泛发育的水系及特殊的气候、地貌环境,使本区砂金矿化发育,类型繁多,独具一格,形成了冲积、洪积、冲一洪积、冲积一湖积及河床、河漫滩、阶地、湖滨等多种类型砂金矿化。
西藏地区金矿主要集中产于下列三个成矿区带:(1)日土一那曲成矿带,在藏北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两侧,广泛发育与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有关的断裂破碎带型金矿,砂金则以近源冲洪积河床一漫滩相砂金及滨湖相砂金为主。(2)冈底斯一雅鲁藏布江成矿带,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两侧,广泛发育与花岗岩类侵入体有关的破碎蚀变岩型、矽卡岩型金矿,砂金主要分布在囊状谷河漫滩及阶地中。(3)藏东成矿带,以产于花岗岩类接触带中的石英脉型,矽卡岩型及产于晚古生代一中生代浅变质碎屑岩中的石英脉型金矿为主,区域
三、四级河流砂金成矿条件极好。
农民家庭的基本概况范文第3篇
历史由来:
战国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广西属百越的一部分。公元前214年,秦王朝统一百越,在岭南设置桂林、南海和象郡,其中桂林郡和象郡包括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广西称“桂”由此而来。
宋初,广西绝大部分地域属广南西路,后简称广西路,这是“广西”名称的由来。元朝,设置“广西行中书省”,这是广西设省的雏形。明朝,广西是当时全国13个布政使司之一,称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名称由此固定下来。清朝,设广西省。自广西设省起直至民国时期,省会绝大部分时间在桂林,仅1912~1936年曾一度迁到南宁。
1949年12月11日,广西全境解放。解放初期设广西省,省会在南宁。1958年3月5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此后,广西境内的行政区划虽时有变动,但自治区一级的建置未改变。1978年起,将12月11日(右江苏维埃和红七军成立日)定为自治区成立纪念日。
人口情况:
| 广西是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之一。世居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主要民族,另有25个其他少数民族成分。汉族人口约302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1.46%;少数民族人口1898多万人,占38.54%。其中壮族人口1605多万人,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84.57%。
地理情况:
广西地处祖国南部,位于北纬20°54′~26°23′,东经104°29′~112°04′。南临北部湾,与海南省隔海相望,东连广东,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邻云南,西南与越南人民共和国毗邻。陆地区域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5%,居各省区市第9位。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沿海、沿江、沿边的省区;广西位于中国西南经济圈、华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处于横贯中国东部、南部、西部的泛珠江三角区域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两大市场的结合部和中心位置,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唯一有陆地和大海相连的省区,是中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多地少。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山地环绕,呈盆地状,盆地边缘多决口,中部和南部多为平地。在陆地总面积中,山地(海拔400米以上)占39.8%,石山(海拔400米)占19.7%,丘陵(海拔200400米)占10.3%,台地(海拔200米以下)占6.3%,平原占20.6%,水面占3.3%。现有耕地面积约4000万亩,占土地面积的11%,人均耕地0.82亩。
广西属沿海地区。北部湾海域面积约12.9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东起粤桂交界处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1500多公里。海岸类型分冲积平原海岸和台地海岸两种。沿海岛屿有697个,岛屿岸线长600余公里,岛屿总面积84平方公里。涠洲岛是广西沿海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8平方公里。
气候情况: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特征是夏天时间长、气温较高、降水多,冬天时间短、天气干暖。年平均气温21.1℃。最热月是7月,月均气温2329℃;最冷月为1月,月均气温614℃之间。年日照时数1396小时。≥10℃年积温达50008300℃,持续日数270340天。年均降雨量在1835毫米。桂南防城、桂中金秀昭平、桂东北的桂林和桂西北的融安为多雨中心,年降雨量均在1900毫米以上。桂西左、右江谷地和桂中盆地是主要旱区,年降雨量仅为11001200毫米。
自然资源:
广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南部,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丰富。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甘蔗、花生、麻类、烟草等,是中国蔗糖生产的主要基地。广西盛产香蕉、菠萝、龙眼、荔枝、芒果、沙田柚等,是中国亚热带水果主要产区之一;广西有“土特产品仓库”之称,产量占中国第一的有八角、茴香、桂皮、松香、香菇、云耳、罗汉果等;广西野生动植物的物种及珍稀种类,均居中国前列,主要有黑叶猴、娃娃鱼、金花茶、银杉等珍稀动植物。
矿产资源:
广西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素称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是中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已发现矿种145种,探明储量的有97种,探明产地1067处,有64种矿产保有储量位于全国前10位,其中锰、锡、砷、膨润土等14个矿种的储量居中国首位。铝土矿探明储量6.5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平果铝是中国最大的铝业基地。广西将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铝工业基地。
水电资源:
广西河流众多,水能资源蕴藏量大,理论蕴藏量2133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751万千瓦。红水河被誉为中国水电的“富矿”,水能源的宝库,是中国优先开发的三大水电建设基地之一。已建成大化、天生桥、岩滩、恶滩、天生桥等大型水电站。2001年7月正式动工的龙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540万千瓦,是中国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海洋资源:
广西北部湾海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95公里,天然良港众多,有防城港、北海、钦州、铁山港、珍珠港五大港口。沿海20米深以内的浅海6400多平方米,滩涂面积1005平方公里,便于海水养殖、盛产珍珠,素称“南珠”,以粒大色正、品质优良而享誉世界。北部湾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热带渔场之一,有海洋鱼类500多种;北部湾是一个油气盆地,目前在北部湾内已发现6个有开采价值的含油气构造。
旅游资源:
广西有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闻名于世的桂林山水为代表、遍及广西各地的自然山水风光;有以素有“天下第一滩”赞誉的北海银滩为代表的环北部湾沿岸滨海风光和休闲度假胜地;还有亚洲第一大的德天跨国大瀑布以友谊关、真武阁、花山壁画、灵渠为代表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更有古朴浓郁、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到广西旅游,在饱览秀丽迷人的山水风光的同时,可观赏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如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和桥并称为广西民族风情旅游四绝;同时品尝少数民族的美味佳肴,体验少数民族古朴、豪放、热情的待客方式,参与各种民俗表演活动。
交通情况:
航运:内河航运在广西占有重要地位。西江是主要的运输路线,主要港口有梧州港、贵港港、南宁港。广西沿海港口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22个,吞吐能力2100万吨,主要港口有防城港、北海港、钦州港。
航空:广西有南宁、桂林、北海、梧州、柳州等5个民用机场,国内外航线120多条,从广西可直飞香港、河内、曼谷、福冈、汉城等地。
铁路:主要铁路有湘桂、南昆、黔桂、焦柳等四条铁路并汇广西,目前广西铁路营运3116公里。新建的南昆线是世界上最艰巨的工程之一,东起广西南宁,西至云南昆明,北至贵州红果,全长874公里。在建中的洛阳经广西至湛江铁路的洛湛铁路与京广、京
九、京沪等干线共同构成中国纵向铁路网骨干,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通往湛江、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华南深水港重要出海通道。
人文风情:
广西各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独特形式和风格的民族文化。举世闻名的花山崖壁画,就是壮族先民所创造的;民族建筑的艺术珍品容县真武阁、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就是汉、侗等民族智慧的结晶;广西是歌海,广西少数民族创作了大量的民间歌谣和故事传说,民族节日文化也丰富多彩;在民族医药方面,壮医、瑶医、苗医、侗医都有很多偏方;在民族工艺美术方面,广西少数民族的刺绣、织锦、蜡染以及陶瓷、碑刻等也都享誉海内外。
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广西壮族一年一度的民歌盛会。在歌节上除以歌传情,青年男女还常用抛绣球、碰彩蛋等形式择偶定情。此外还举行抢花炮、舞龙、舞狮、演戏等文化活动。
盘王节:是广西瑶族群众纪念先祖的盛大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十六举行,主要内容有跳长鼓舞、唱盘王歌、历史歌、爱情歌、生产歌,打花棍,放花炮,演戏等。
唱哈节:唱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京族群众为表达对海神和祚的敬仰之情,在固定的活动场所――哈亭以“唱哈”(在京族中是唱歌的意思)的形式拜神祭祖。分迎神、祭神、唱哈、送神四个过程。
农民家庭的基本概况范文第4篇
清朝历史故事篇一
清顺治定鼎北京伊始,首重吏治,从严整治明末以来的吏治贪腐,摄政王多尔衮有一句名言:“贪官必诛,何必论赃多少!”康熙朝大治天下,也把吏治摆在了首位,宣布:“惟以察吏安民为要务。”这样的为政特点与时代政治,造就了绝非偶然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独赴危境,他仅一驴相伴
于成龙,山西永宁人,顺治18年,45岁的他任广西罗城县知县。从其家乡到任职地,有6千里之遥,罗城地处万山丛中,一年四季毒瘴迷天,又屡经战火,城郭无存,百姓外逃,豺狼虎豹白昼肆行。这里瑶、壮等族杂居,好斗,攻杀不已。友人、亲戚视罗城为危地,多劝阻免行。于成龙感慨长叹:“惟国家所使,人生仕宦,岂择险易哉?”临行时,对亲朋表达自己的志向:“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说完,跨上一头驴便走。
于成龙初到罗城,凡目光所及,一片荒烟,居民仅数家,看不到行人,到处是残垣断壁。大白天就听到野狼阵阵嚎啕,入夜,猿啼不止。没有官邸,他自寻一间无人住的破屋,前半截作为办公地,没有几案,就挖土堆垒成桌。后半截为居室,他与二仆人合居。旁边放置一锅一盆,作为炊事用具,就地生火煮饭。他日食粗砺,为应付潮湿,每晚只饮酒四钱。他与仆人拔除青草,插棘为门,这里就成了罗城县衙。
于成龙每天早晨,必出外讯问百姓疾苦,商量兴农事。他上下悬崖、绝涧中,不辞劳苦,奔波于各处。在田野上,一遇到农民就与人攀谈。当地百姓一听说成龙到,都拥上前来,环坐在树下,给他拿来饮食,欢声笑语,如同家人。他动员当地百姓建筑房屋,召回外散的人口居住;奖励勤于农事的人,公正地解决瑶壮族人相仇的矛盾,建乡勇,震慑瑶族头人,地方从此获得安宁;建养济院,扶助穷困;创设学官,鼓励子弟读书。仅3年,罗城由死气沉沉变得生机勃勃。至7年,县大治,各族和谐,社会安定。
于成龙在罗城,如史书所评:“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故深得罗城县民心,对他百般爱护。县民都乐意纳田赋,亲自交给他过目,又经常留数钱放置在他的案桌上。他不解,就询问是何意。乡亲说:“阿耶不要火耗’(明清附加税之一),又不谋衣食,难道还不买点酒喝吗?”他大受感动,只留能买一壶酒的钱,其余退回。他一人生活,孤苦伶仃,罗城人十分同情,每天早晚集合一大批人前去问安。隔几天,就集体凑些钱馈送给他,恭敬地跪在地上,说:“知阿耶清苦,我们供些盐米费,请收纳!”于成龙谢绝:“我一人何需这么多东西?你们拿回去,奉孝父母,如同爱我一样。”罗城人只好将钱收回。
有一天,罗城人听说于成龙家人来看望,奔走相告,说阿耶家人来,需要钱物安家。于是,又凑了些钱前去于成龙的住处馈送。于成龙笑着说:“此去我家6千里,单人携带钱物负担太重啊!”说完,让他们都回去。罗城百姓伏地哭泣,坚请收下,于成龙亦哭,最终还是不收。
康熙6年,于成龙被提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当他离开时,罗城百姓一齐出动,拥塞道路,追送数百里,痛哭而回。
合州承四川大乱之后,州中遗民百余人,地方残破,穷困状况与罗城不相上下。于成龙到任,革除积弊,招民垦田,贷以耕牛与种子,只月余,民增至千户。
后来,他升任福建按察使。乘舟上任,行前派人买了数石萝卜搬上船。别人都觉得奇怪,不禁笑问:“萝卜是贱物,何多为?”他答:“我沿途吃饭,全赖此物。”
官至总督,他依然驾驴赴任
于成龙官越做越大,作风却一如在罗城县时。其属员及下属机构官员不时地给他送礼,尤其管一省司法,为请托而馈送钱物、打通关节的人很多。于成龙始终一个态度:一律回绝!各级官吏畏惧,再也不敢送礼了。不久,他被提升为直隶巡抚,至此,真正进入封疆大吏之列,但还是清廉依旧。第二年,他进京觐见,康熙帝当面称赞:“尔为今时清官第一,殊属难得!”
于成龙在巡抚任上时,总有一些亲戚、朋友相托求办私事,他一概严厉拒绝,所属人员及亲友时有馈送礼品,他是“一介不取”。康熙帝大为赞赏:“知其家计凉薄,特赐内帑银一千两、朕亲乘良马一匹,以示鼓励。”
那年,康熙帝以特旨授以江南江西总督,地方官吏大多以此职为极限。从直隶任赴南京,成龙与幼子雇驴车一辆,各带钱仅数十文,沿途投住私人旅舍,不去惊动当地官设驿道公馆。在繁华的南京城,仍过着简朴的平民生活,每天只吃青菜或豆腐,江南人称他为“于青菜”。仆人喝茶没茶叶,每日采衙后槐树叶当茶叶,不久,树叶都给采光了,成了秃树。他的儿子冬天只穿粗布棉衣,江南风俗侈丽,在于成龙倡导并身体力行下,当地改穿布衣,士大夫家出门减舆从,婚嫁不用音乐于成龙办公通宵达旦,常穿上便服深入民间私访,察知民间疾苦及属吏表现。属下官员无不谨慎供职,吏风大为改观。
于成龙以总督之贵,后又兼摄江苏、安徽两巡抚事,权力如此之大但仍不改昔日清廉作风,生活极其清苦。他的长公子自山西来看他,当其返家时,署中刚好有一只腌鸭,他用刀砍下一半给了儿子,备其途中食用。此事传至民间,遂有“于公豆腐量太狭,长公临行割半鸭”之谣。
于成龙历官20余年,从不携带家眷。去世时,将军、都统及同僚属吏入府吊唁,府中几无他物,吊唁者无不隐然为之哭泣,市民闻讯,罢市聚哭。
康熙帝南巡时向大学士们感叹:“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又叹道:“居官如成龙,能有几人耶!”
清朝历史故事篇二
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和珅(1750一1799)字致斋,原为正红旗满洲人。
和珅既贪财又贪色,他的身边不仅有北京城的名门千金,也有秦淮河畔的烟花女子,甚至还有碧眼金发的西洋美女,和珅这贪官一生对于女色贪得无厌。
一、冯霁雯:和珅的结发妻子,当朝宰相英廉的孙女,冯霁雯与和珅成婚时,和珅尚在官学读书。他们婚后生得二子,长子丰绅殷德(字天爵,号润圃,)娶乾隆皇帝膝下十女儿和孝公主为妻;次子于嘉庆元年夭亡。冯霁雯悲伤过度,身染重疾,在嘉庆三年,即公元1798年春天病逝。终年四十七岁。冯霁雯的葬礼十分隆重,当时的王公大臣无不前往吊唁。
其实,和珅迎娶结发妻子冯霁雯之前,是一个破落家族中的咸安宫官学的生员,而冯霁雯是一个满清世家的独生女,其祖父英廉多年出任户部尚书和总管内务府大臣,掌管国家财政和负责宫廷事务,深受乾隆皇帝的信任,是一个实权人物。英廉将独生孙女嫁给和珅,等于为他提供仕途发展的机会。冯霁雯出身名门,性情温顺,进入和珅府后,一直秉持相夫教子的传统妇德,对和珅体贴入微,和珅在冯霁雯面前也未敢横行无忌,为所欲为。
二、长二姑:和珅的小妾,称之为二夫人,和珅最为信任,由于善于理财,就负责财务,成为和珅府上的财务总监督。长二姑很有主见,和珅若遇到了棘手事情总是与她商量解决,因而在和珅府上也是最有权势。长二姑的父亲家境贫寒,在正蓝旗牧地上放马,长二姑在十一岁时就被送到刑部曹司员家做奴婢,其时,她不仅学会管家理财,还学会吟诗作赋,琴棋书画也略通一二。
长二姑长大后,姿色天成,被曹司员纳为小妾。后来,曹司员窃知刑部秋审处有个空缺,他垂涎三尺,欲把此肥缺弄到手,就忍痛割爱,把长二姑送给和珅。和珅见长二姑年轻貌美,欣然接受,长二姑进入和珅府,得到和珅的宠爱,成了他的得力内助。
三、吴卿莲:能诗善画,且言语乖巧,体态轻盈,令人心醉神迷,是名噪江南的苏州才女,原是浙江巡抚王亶望的爱妾。在杭州西湖畔建有饰以宝玉的楼阁供其居住,称为“迷楼”。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冒领赈灾钱粮大案发生,王亶望和时任陕甘总督的勒尔谨等二十余人被处死,家庭财产被抄没,其爱妾吴卿莲被侍郎蒋锡所得。后来蒋锡为巴结和珅,又把她奉献给和珅。
苏卿莲到了和珅府以后,长二姑主持内部事务,外面帐目则由苏卿莲独立整理,成为和珅府上理财的左右手。
四、豆蔻:容貌秀丽、风姿绰约,是扬州多才多艺的美女。
和珅当年随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时,扬州盐商汪如龙在精心训教进献美女给皇上的同时,也把豆蔻作为贡品进献给好色成性的和珅,于是,和珅在乾隆面前力举汪如龙任两淮盐政。后至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豆蔻得知和珅在狱中被处死的消息,在悲痛之下,赋七律二首挽之,并以此自悼:诗中有“白练一条君自了,愁肠万缕妾何如”,“自古桃花怜命簿”,“伤心一派芦沟水,直向东流竟不还” ,“一缕青丝坠玉楼”等句,诗成之后,豆蔻纵身从楼上跳下,追随和珅而去。
五、纳兰:名为和珅的干女儿,实为和珅的情妇。其父亲苏凌阿在江西饶广做道台时,早就梦想到京城做大官,他巴结了和珅,把十三四岁生得如花似玉的女儿纳兰拜和珅做干爹。从此,纳兰与家人得到说不尽的好处,享受到数不清的荣华。其父亲苏凌阿从江西调到京城,先做吏部侍郎,后坐相位。和珅对纳兰爱不释手,本想把她娶过府来,但一时难于改口,又怕背后被人说三道四,就一直以干女儿相待。
六、黑玫瑰:本是扬州盐商汪如龙选送进贡的美女,她那黑缎子似的皮肤,身材丰满结实,风韵独具,令和珅早已神魂颠倒。后来乾隆皇帝到了晚年,后宫每年都遣散一批宫女,和珅买通太监总管,借机把黑玫瑰从皇宫转移到和珅的别墅“淑春园,”两人随即共赴巫山云雨,之后,和珅又把黑玫瑰接进府中做小妾。后至嘉庆皇帝在罗列和珅二十条罪状中的第四条“纳出宫女子为次妻”者正是指此女。
七、
八、小莺和紫嫣:也是与黑玫瑰由地方官员进贡的美女。当时和珅随乾隆皇帝南巡江宁,来到秦淮河畔观风问俗,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安排江宁的名妓集于船上,好不热闹,当晚,还向乾隆皇帝谳上两名江南佳丽,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国色天香的小莺和紫嫣。和珅见了神魂颠倒,为此而迁怒于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廹得其送上十几万两银子才算了事。但是,这两位美女也像扬州的黑玫瑰一样,让和珅朝思暮想了好多年。直到后来这两个美女被遣送出宫,才被和珅收进府中做了小妾。
九、玛丽:西洋美女,金发碧眼,凸胸翘臀,别具风骚。她与豆蔻二人在和珅妻妾中是最为漂亮的美女,平时与吴卿莛、豆蔻和黑玫瑰同住在家庙后院。
农民家庭的基本概况范文第5篇
中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合理使用、价格管理、支付报销、质量监管、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 国家基本医药制度可以改善目前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用药。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9部委2009年8月18日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
除《实施意见》外,9部委还同时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根据规定,基本药物是适应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国家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降低个人自付比例,用经济手段引导广大群众首先使用基本药物。
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精神,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制定的本办法。
第一条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第二条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主要依据临床药理学分类,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分类。
第三条 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政策问题,确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原则、范围、程序和工作方案,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各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国家基本药物遴选调整工作。委员会由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成。办公室设在卫生部,承担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 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应当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和基层能够配备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品种(剂型)和数量。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应当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第五条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药品标准的品种。除急救、抢救用药外,独家生产品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应当经过单独论证。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名称采用中文通用名称和英文国际非专利药名中表达的化学成分的部分,剂型单列;中成药采用药品通用名称。
第六条 下列药品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
(一)含有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 (二)主要用于滋补保健作用,易滥用的; (三)非临床治疗首选的; (四)因严重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明确规定暂停生产、销售或使用的; (五)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或不符合伦理要求的; (六)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七条 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确定的原则,卫生部负责组织建立国家基本药物专家库,报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专家库主要由医学、药学、药物经济学、医疗保险管理、卫生管理和价格管理等方面专家组成,负责国家基本药物的咨询和评审工作。
第八条 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工作方案和具体的遴选原则,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后组织实施。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程序:
(一)从国家基本药物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成立目录咨询专家组和目录评审专家组,咨询专家不参加目录评审工作,评审专家不参加目录制订的咨询工作; (二)咨询专家组根据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对纳入遴选范围的药品进行技术评价,提出遴选意见,形成备选目录; (三)评审专家组对备选目录进行审核投票,形成目录初稿; (四)将目录初稿征求有关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 (五)送审稿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后,授权卫生部发布。
第九条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3年调整一次。必要时,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同意,可适时组织调整。调整的品种和数量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变化; (二)我国疾病谱变化;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 (四)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情况监测和评估; (五)已上市药品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 (六)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十条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品种,应当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调出:
(一)药品标准被取消的; (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撤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 (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 (四)根据药物经济学评价,可被风险效益比或成本效益比更优的品种所替代的; (五)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认为应当调出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应当遵循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九条的规定,并按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程序进行。属于第十条规定情形的品种,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调出目录。
第十二条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应当坚持科学、公正、公开、透明。建立健全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标准和工作机制,科学合理地制定目录。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三条 中药饮片的基本药物管理暂按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政策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鼓励科研机构、医药企业、社会团体等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工作。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农民家庭的基本概况范文第6篇
世界人口达到: 1804年 10亿, 1927年 20亿, 1960年 30亿, 1974年 40亿, 1987年 50亿
世界人口可以达到: 1999年 60亿, 2013年 70亿, 2028年 80亿, 2054年 90亿
世界人口增长率
目前世界人口,年增长率1.33%。尽管人口增长率在下降,但世界每年净增人口7800万左右。世界妇女平均生育2.8个孩子。其中,发达国家1.6个孩子,发展中国家3.1个孩子,最欠发达国家5.3个孩子。世界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4岁至66岁。其中,发达国家为74.5岁,发展中国家63.6岁,欠发达国家52岁。
近 30 年来,中国大约减少了 3.38 亿多人口的出生,这意味着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世界 60 亿人口日将提前四年到来。
世界人口结构
发展中国家15岁至24岁的年轻人约10亿。由于生育率的降低和寿命的延长,人口的老龄化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到2015年,60岁和60岁以上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13%。
世界人口健康寿命
世界卫生组织4日公布了该组织对192个成员国居民健康寿命的预测及排名顺序,预测出的健康寿命已减去居民一生中可能罹患疾病的时间。日本以居民平均健康生活时间74.5年位居第一。中国以62.3年排名第81位,在发展中国家里位居前列。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有史以来首次对各成员国人口进行健康寿命预测。据悉,这次预测的是1999年各成员国出生儿童的健康生活时间。在预测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考虑了各国居民各种常见病和流行病的发病率、居民的生活习惯、暴力倾向、饮食结构、吸烟及酗酒者占全国的人口比例、医疗卫生条件以及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多种因素。
根据预测结果,澳大利亚排名第二,其平均健康寿命为73.2岁;法国排名第三,平均健康寿命为73.1岁;美国排名第24位,平均健康寿命为68.4岁;俄罗斯排名第91位,平均健康寿命为61.3岁;印度排名第134位,平均健康寿命为52.3岁。排名在后的几个国家大多是撒哈
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其中塞拉利昂位居最后,其居民的健康生活时间仅为26年。艾滋病是影响这些非洲国家居民健康寿命的主要原因。
世界人口卫生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20日在这里发表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表明,191个成员国的卫生体系之间差别巨大,发达国家拥有较好的医疗服务体系,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穷国在 不同方面则差距很大。
这份题为《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争取一个更为优良的卫生体系》的报告首次将191个成员国的卫生体系作了排名。排列前10位的国家是:法国、意大利、圣马力诺、安道尔、马耳他、新加坡、西班牙、阿曼、奥地利、日本。美国排在第37位,俄罗斯为第130位,中国排在第144位。排在末尾的大多数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排在最后一位的是塞拉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