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表现范文(精选3篇)
快速表现 第1篇
鞋靴设计的手绘表现能力,是鞋靴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在设计的过程中,快速的手绘表现能迅速捕捉瞬间的意念与想法,有时奇妙的设计灵感会一闪而过,快速的手绘表现便能迅速记录下来,再经过进一步完善设计的整体及后期的修改,让设计师可以在最快的时间里手绘出效果图。鞋靴设计表现是以鞋楦为表现本体,通过设计师对鞋靴的设计构思概括,对工艺技术的一种概括性表现手法。
在设计鞋靴样式时,鞋靴设计效果图以其快速、简洁、扼要的特征,在多元化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快速地通过纸张,自由地再现思维中的设计灵感,将模糊感觉清晰化。
传统手绘依靠目测感觉,有经验的设计师自己总结方法和规律,但是这些方法和规律缺乏标准性和共享性,很难起到对设计的指导作用。
看似感性的设计表现,其实是有规律可循。定点,即找到用来控制鞋帮部件位置的点,一般叫做设计点,经常反复出现的点,也叫做常用设计点。
对于有经验的设计人员来说,只要用笔在纸上一比,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设计点,但对于刚入门的设计人员来讲,很难找准控制点的位置。以下介绍一种便于刚入门的设计人员掌握和实际运用的鞋靴定点快速表现技法。
1 鞋靴定点快速表现技法的原理
鞋靴定点快速表现技法是建立在楦体的科学数据上,对数据进行定点,分化成二维平面效果图的表现关键节点,就是将楦体上三维数据点转换成二维关键节点,完成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几何构成,最终完成一次数据化的手绘基础训练过程。具体是以鞋后跟高(D点)为依据,确定其他定位点,即由D点确定其它定位点,进而实现鞋靴手绘制图的快速准确表现。见图1。
图1显示,AB=楦总长,CG=GH,AC=AB/2,CI=CF,BD=跟高,LM=AC,DE=AB/5,GN=GE/2,CF=CB/2,BO=NE,CD=CG。
2 鞋靴定点快速表现技法的步骤
鞋靴定点数据化快速表现技法是在取得设计相关的尺寸数据后,进行几何分解构图。熟悉每一个步骤的数据点及其关键作用,是作为手绘基础的主要练习课程,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整体而统一的过程,都是对以后的快速表现进行一个深刻的有效认知,数学几何数据的运用,是前期手绘的训练框架,所以练习的每一步,都需要熟能生巧,在后面的快速表现中,才可以显现其准确的比例效果。
鞋靴定位快速表现技法的运用可以分6个步骤来进行。
步骤1,见图2。
图2显示,AB=楦总长,AC=AB/2,CF=CB/2,在纸上按比例定直线AB,点C为AB中点,点F为BC中点。
步骤2,见图3。
图3显示,BD=跟高、DE=AB/5,BD为鞋跟的比例高,不同的鞋跟高度,就根据其进行调整。
步骤3,见图4。
图4显示,CD=CG=GH、CI=CF、LM=AC,CL为脚围的高度,也是后面的主要辅助线之一。
步骤4,见图5。
图5显示,GN=NE、BO=NE,N点为鞋后帮高点,O点向前部分为高跟鞋的重心支点。
步骤5,见图6。
图6显示,根据鞋楦的造型,选取几段主要的辅助线。
步骤6,见图7。
图7显示,在辅助线的帮助下,快速绘制出基础线后,进行修改。
3 鞋靴定点快速表现技法的运用
按照鞋靴定点快速表现技法的步骤,完成一个以几何辅助线框架构成的鞋靴形体,也是基于鞋楦标准数据的鞋靴几何形体。
该技法是在取得辅助的相应点和线后,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是以几何框架的尺寸数据、比例关系为依据,进行标准化的手绘技法表现练习。
初学者可以在大量的练习后,熟练掌握几条主要辅助线,并藉此进行各种鞋款效果图的快速绘制。
以靴子、乐夫鞋以及牛津鞋为例,演示鞋靴定点快速表现技法在鞋靴设计中的运用,见图8-图10。
当然在经过大量练习后,可熟练掌握相关比例和技法,在往后的学习或工作中,则可以在没有框架辅助线的情况下,达到快速准确的设计表现,这也是进行标准训练的最终目的。
4 结束语
鞋靴定点快速表现技法是与传统的目测感觉手绘相比较的一种设计表现方法,其优点是在楦体标准化的数据基础上,通过科学地总结传统经验设计表现手法,形成一种有规律、较系统的鞋靴设计快速表现技法。
该方法法集中了传统的目测比例和数据定点的优点,清晰协调、简单实用。设计师通过数据的读取,关键节点的定义掌握,按步骤进行练习巩固后,达到熟练自如的程度,以便在日后的设计中,可以抛开练习时的几何框架、辅助线,进行手绘制图的快速准确表现。
产品设计图是集设计师智慧、灵感、创意、艺术于一体,使鞋靴由设计师头脑中模糊的意念,形变为可经推敲评估的图像。通过对鞋靴定点快速准确表现技法的掌握,对于我国鞋靴设计、设计教育水平以及设计师专业技能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传统手绘方法依靠目测感觉,只能靠设计师自己在设计中摸索和总结经验,但是这些经验缺乏标准性和共享性,很难起到对设计的指导作用。鉴于上述情况,在传统手绘方法基础上,通过引入数学几何的概念,提出鞋靴定点快速表现技法。该方法是以鞋后跟高为依据,确定鞋的其它定位点,建立关键节点模型图,完成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鞋靴定点快速表现过程,具有使手绘形体数据化、标准化、规范化,减少盲目性的优点。同时,以靴子、乐夫鞋、牛津鞋为例,具体演示该方法在鞋靴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鞋靴设计,定点法,快速表现,数据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高士刚.皮鞋帮结构设计原理之二——设计点的选取[J].制鞋科技,1996(6):36-37.
[2]余立平.鞋靴设计控制线的作用[J].西部皮革,2015(6):50-54.
快速表现 第2篇
针对目前电动观光旅游车原型制作中存在的周期长、精度低、工作环境差等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快速成型技术与玻璃钢翻模技术的工艺特点,并在实际项目实践中对比两种工艺的优缺点,阐述和分析了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对于电动观光旅游车原型制作方面带来的好处,从而提出了在电动观光旅行车原型制作中采用快速成型技术的可行性。
关键词:
快速成型技术 电动观光旅游车 造型设计 原型
中图分类号:TB4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02-0110-02
一 快速成型技术的概念
快速成型技术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由于当时技术条件还不够成熟,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o它是集CAD/CAM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和新材料等技术为一体的产品原型制造技术。该技术与传统的“减法”(CNC切削加工)加工工艺不同,它是一种“加法”制造方法,用不同的材料逐层叠加的方式建构起要加工的产品原型。具体的工艺过程是,首先依据设计出来的产品原型的三维模型图(文件为STL格式,Rhino、SolidWorks、CREO等工程软件均可以生成),经过格式转换后,形成分层的数据格式,获取各层载面的二维轮廓形状,然后按照这些轮廓形状,用激光束选择性地分别固化一层层的液态光敏树脂材料,或切割一层层的纸或金属薄片,或烧结一层层的粉末材料,也有的用喷射源选择性地喷射一层层的黏结剂或热熔性材料,形成各截面的平面轮廓形状,并逐步叠加成三维立体零件。由于该技术不需要采用传统的加工机床和模具,在原型制作上具有加工精度高、人力消耗少、效率高等特点,所以已成为在产品原型制作中广泛被采用的一项重要技术。
二 快速成型技术的分类以及性能特点
当前决速成型技术的工艺方法已有几十种,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新工艺、新方法还在不断出现,但目前主要工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1 SLA工艺
SLA( Stere0 1.thography Appearance)工艺全称为立体光固化成型法。其工艺过程是以光敏树脂为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工作台表面浸在液体的光敏树脂中,一定功率的光照到光敏树脂表面,通过光聚合反应使其固化,一层固化完成后,工作台下降一定高度,重新覆盖一层树脂材料,光照固化新层,如此反复,直到零件完成。此工艺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
2 LOM工艺
LOW( 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工艺全称为叠层实体制造或分层实体制造。其工艺过程是由加热辊筒将薄形材料(如涂热敏胶的纤维纸,塑料薄膜,金属或者其他复合材料)加热联结,待加热辊筒自动离开后,再由激光将薄形材料切割成该层面所要求形状,如此重复直到一层层叠加生成任意复杂形状的实体。
3 SLS工艺
SLS(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工艺全称为选择性激光烧结。其工艺过程以金属、ABS塑料、陶瓷等材料的粉末作为成型材料,利用滚筒铺设每一层粉状材料,在计算机控制下激光器发出的光束对每层粉末材料进行扫描,使之熔化烧结成型,当一层粉末烧结完成后,滚筒上升一层,在烧结层撒上新的一层粉末,为下一次烧结做准备,直至完成零件的成型。
4 FDM工艺
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工艺称为熔融沉积制造,其工艺过程是以热塑性丝状材料为原料,通过加热器熔化丝状材料成液体,由计算机控制挤压头沿零件的的每一截面的轮廓运动,使熔化的材料通过喷嘴挤出,覆盖到截面上每一部分,并在1/10秒内快速凝固,逐渐形成一层造型。随后,挤压头沿轴向向上运动(距离大小依设备的运行精度有关)以进行下一层材料的构建,如此逐层由下到上堆积成一个产品原型或零件。
三 电动观光旅游车原型制作中常用的工艺方法
目前的电动观光旅游车原型制造中常用手糊玻璃钢方法和钢板冲压成型,但钢板冲压成型由于模具上的巨额投入,一般企业望尘莫及。手糊玻璃钢工艺加工容易,成本低,模具使用频率高,并能修复重复使用等优良性能,所以是目前此行业中比较适用的方法。其主要流程包括:原胎的制作、涂刷胶衣层、逐层糊制玻璃纤维层、脱模修整、批量加工原型、原型的表面处理、组装模型。
四 快速成型技術在电动观光旅游车原型中的应用案例
快速成型技术在目前的产品原型制作中是一种常用的加工方法,但在电动观光旅游车产品研发中应用不是很广泛,为此笔者依托第二代电动旅游观光车课题中原型的制作过程进行了尝试(如图1)。
1 三维数字模型:在三维软件中创建数字模型,常用的软件包括Rhino、Creo、SolidWorks等,快速成型机对于三维模型的格式无特殊要求。另外对于三维模型造型的曲面或者复杂度也无特殊要求,只要三维模型各个零件是完整的,都可以加工出来。
2 数字模型格式转换:将其他软件创建的三维模型文件转换成快速成型机能识别的文件格式,通常扩展名为.STL格式。
3 打印零件:快速成型机的控制软件根据三维模型的造型特点判断出模型的安置方式,并计算出打印消耗材料重量以及打印持续时间等信息。
4 零件的后处理:打印完成的原型或零件还不能直接使用,为了保证原型或零件的稳定性,打印过程中在原型或零件的周围需要额外打印支撑材料。打印结束后,需要去掉周边的支撑材料。并且喷涂之前需要对原型或零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用原子灰刮平表面需要处理的地方,然后用粗砂纸打磨掉突出部分,并用水砂纸对表面细磨处理,。
5 喷涂处理:对表面经过处理的零件或者原型进行喷涂,采用树脂专用油漆喷涂。
nlc202309041012
6 组装模型:把处理好的原型或零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组装。
五 快速成型技术与传统玻璃钢技术在电动观光旅游车原型表现中的优缺点分析
1 造型的可加工性
快速成型技术能加工任何复杂结构的零件或原型,不管是双曲面造型还是变化复杂的曲面均能加工:而传统玻璃钢技术在翻模过程中,很多复杂造型的原胎成型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并且在脱模过程中不能出现一些影响脱模的结构。
2 原型的制作效率
快速成型技术在设备成型范围内可以同时加工多个零件或原型,从数字模型到实体零件只需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即可完成,加上组装和表面处理的时间,也不过几天就可完成一套产品原型:传统玻璃钢技术从搭建产品原型骨架到翻模完成至少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3 原型的制作精度
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加工的原型最高精度能达到微米级别,且不受加工次数影响;而传统玻璃钢技术的加工精度只能达到毫米级别,在翻模过程中受模具精度的影响,多次使用后无法保证制作出来的原型精度。
4 原型的制作成本
当前的快速成型技术采用的材料成本偏高,尤其树脂材料;而玻璃钢技术使用的材料成本较低,但如果再加上昂贵的劳动力成本,快速成型技术加工的原型与玻璃钢技术相比,性价比较高。
5 原型材料性能
目前的快速成型技术使用的材料多样,性能各有特点,根据原型的测试要求,能选择到合适的材料:相比玻璃钢材料的强度以及韧性,目前常用的树脂材料和ABS材料还不能与之媲美。
6 原型制作环境
快速成型设备工作环境干净卫生,对周边环境无污染:而玻璃钢加工过程中工作环境脏、乱、差不可避免,所采用的工业级树脂有刺鼻的气味,并刺激人的神经系统,玻璃纤维也对肺部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在电动观光旅游车原型开发设计中采用快速成型技术,不仅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原型的加工质量也能得到可靠保證。
六 快速成型技术在电动观光旅游车原型表现中的展望
快速成型技术在电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该技术具有很多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比如加工高效性、精确性等,尤其在以工业设计师为主的产品开发过程中采用并行设计方法,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但目前也存在一些技术瓶颈,比如说快速成型采用的材料的成本较高、材料在强度和耐高温还有不足之处、打印完成后表面的后处理相对复杂。随着技术的不断改善与进步,以上问题会逐渐被攻克,快速成型技术在产品的原型制造中会有更好的应用。
站在图解思考的角度看室内快速表现 第3篇
题目中所提到的第二点,也就是室内设计快速表现,这种设计表现,是设计者在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熟练地运用各种设计手段,把顾客的想法和自己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之后的整个设计概念用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显而易见,就是文字结合图形的徒手画的方式, 传达给顾客。其实以上这种手段不仅仅所耗时间短,而且十分易于两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仅仅几张图纸,就能把双方脑海中的抽象语言变为写实的概念。因此,当整个过程完结的时候,不仅仅是设计师与顾客之间的交流,而且也更易于帮助整个设计团队,设计小组的想法迸发,每个设计成员专业想法不同,表现方式也不同,当拿到同一个项目时,肯定是有不同的反应,大家都纷纷整合各自的意见,借助这种方式,实现多方位多层次多深度的信息传递和接收。除此之外, 它还可以有效地激发设计人员的形象思维,通过思想与图像之间相互作用激发更多的概念和想象。
作为图解思考如何在室内快速表现中理论应用,首先是最佳视点的确定,一点透视最容易画也是最实用的透视画法。以空间正面中间为重点的透视表现。标出一个立面空间画面,在透视图的视平线上的中心点离偏左或偏右的距离找到中点定为视点,通常,视点在垂直方向离地面160公分, 是通过普通人的身高而来的,这样就完美的把焦点放在整个空间最吸引人眼球的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有最好的画面呈现在图纸之上,这样更能迸发设计师创造性的思维。
其次,对比和统一快速表现图中是构成形式美法则中的基本。对比统一中的圆与方的图形对比是一种形状的范畴。 还有线条的以及虚实的对比统一。在设计师创造一幅作品时,要主次分明,要把握虚实,层次感更要把握好,要出得来。 因此,要像创作一幅美术作品一样,要留白,处理各种大关系要明确,对比统一要把握的恰到好处。作品在这样的把关之下,才有视觉张力的效果。
在以上的内容的整理之中,很容易发现室内设计快速表现是设计师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属于最独特的沟通语言。在初出茅庐的设计菜鸟之中,要充分掌握这种方法,是有难度的,由于大脑之中的专业概念夹击之下,迸发的想法和理念甚至于方式手段很多,很难一下子就确定了图解语言,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就比如在设计构思中千千万万的场景出现, 不能被设计师快准狠的记录纸上。首先,要抓住第一感觉很重要,而此时符号是最好的手段。这种图解语言是最好的, 它富有极强的概况性,寥寥数笔,却命中要害的抓住形象。 当它被确立就成为了一种符号,这种语言必须简单清晰才有效。在后期的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它的形成过程。
因此,室内设计快速表现作为图解思考的具体表现形式,把图解思考在多次整合与筛选后的抽象思维概念具体落实于具体的画面上。除此之外,图解思考给快速表现提供了运行工具。自身作为设计人员,我们十分清楚对于在创作过程中的整合,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表达,太多的语言要变现, 太多的想法想要为之实践,所以在拿捏不定的时候,就需要将抽象变为图形图像,努力将它们细致化,形象化,进而表达给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