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扩张血管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扩张血管范文(精选10篇)

扩张血管 第1篇

胃窦血管扩张症 (gastric antral vascular ectasias, GAVE) 是一种局限于胃窦部的血管异常, 1953年由Rider首次描述[1], 内镜表现为扩张的血管呈红色条纹状沿黏膜皱襞顶部向幽门集中, 即条状胃窦血管扩张, 因其外观类似西瓜皮上的条纹, 故也称西瓜胃[2]。其临床表现长期消化道隐性出血, 大便隐血持续阳性, 可伴有黑便, 病程隐匿, 可达数年至数十年。由于长期消化道出血, 病人均有严重的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常低于70g/L, 多数病人需依赖定期输血以改善症状, 部分病人还伴有肝硬化、慢性萎缩性胃炎、糖尿病等疾病。内镜治疗或外科胃窦切除为主要治疗。我科住院治疗1例胃窦血管扩张症病人,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 男, 65岁, 因“反复黑便、乏力、头晕14年余, 加重1周”于2014年6月16日入院。病人14年前出现黑便、乏力、头晕等症状, 伴有活动后胸闷、心悸, 无呕血、反酸、嗳气, 给予止血、抑酸等处理后出血暂时控制, 但均有复发, 贫血不易纠正, 至上海多家医院就诊, 2002年最后确诊为“胃窦毛细血管扩张症”, 确诊后多次胃镜下行氩离子血浆凝固术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PC) 。开始几年治疗疗效佳, 内镜治疗一次后能维持1年不出血, 随着病变范围的扩大, 内镜治疗效果欠佳。上述症状反复发作, 血常规提示严重贫血, 需频繁输血治疗才能缓解症状。病人既往有“2型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病史。查体:神志清楚, 贫血面容, 眼脸水肿, 眼结膜苍白, 心肺检查无异常, 腹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脏未触及, 脾脏肋下一指, 腹腔积液征阳性。辅助检查:血红蛋白69 g/L, 红细胞计数2.38×1012/L, 白细胞计数3.95×109/L, 血小板计数78×109/L, 白蛋白29 g/L, 球蛋白30 g/L, 间接胆红素14.8μmol/L, 总胆红素24.2μmol/L, 碱性磷酸酶225 U/L, 尿素氮18.8 mmol/L, 肌酐198μmol/L, 血钾4.3 mmol/L, 血糖8.8mmol/L, 大便潜血 (+++) 。B超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大、腹腔积液、双肾呈慢性损害、肾囊肿。住院期间给予凝血酶止血、奥美拉唑抑酸、康复新口服液保护胃黏膜, 输过滤少浆血、白蛋白等处理, 并在胃镜下止血处理。该病人胃镜可见食道静脉曲张;胃多发息肉;胃毛细血管扩张;十二指肠多发息肉;并摘除息肉送病理, 止血夹止血。病理检查提示增生性息肉。1周后复查血红蛋白119 g/L, 大便潜血阴性。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该病人病程长, 长期住院、久治不愈、反复输血等因素均对病人心理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病人易产生悲观失望、恐惧和精神紧张, 心理活动相对复杂。因此, 护士应将心理护理贯穿护理全过程, 通过交谈每周对病人心理进行评估, 与病人要耐心的交谈, 了解病人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 根据病人自身特点,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积极地做好心理疏导, 尽量消除引发病人情绪波动各种诱因,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指导, 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及对待疾病, 保持乐观情绪, 建立对治疗和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注意对病人家属的心理指导, 争取家属的配合, 舒缓病人心理压力, 减轻病人心理负担[3]。

2.2 饮食护理

该病人合并多种疾病, 因此饮食指导具有重要意义。病人为糖尿病, 应控制总热卡的摄入, 少食单糖及油脂高的饮食, 选用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烂面条、软米饭、鸡蛋、瘦肉、豆制品及新鲜蔬果等。避免吃油煎、油炸及多渣等不宜消化的食物, 避免这些食物刺激食管及胃肠黏膜, 诱发出血。同时还不宜吃辛辣刺激性大、生冷、硬热等食物, 避免这些食物造成增加胃酸分泌, 刺激溃疡面加重病情。此外, 还要控制盐的摄入, 避免血压升高和水肿加重。

2.3 胃镜前后护理

胃镜检查是诊断该病主要手段, 且在明确出血时可行内镜下治疗, 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保守治疗方法[4]。内镜治疗方法包括热探头、激光及APC治疗等方法, 其中APC较其他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越性[4]。在检查前应和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介绍电子胃镜检查的重要性, 同时告知检查的目的、术中配合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耐心解答疑问, 消除顾虑, 让病人能够积极地配合胃镜检查和治疗。该病人由于病程较长, 曾多次行内镜下治疗, 病变弥漫性, 内镜治疗效果可能不如早期明显, 应向病人交代清楚。检查后禁食1d, 给予止血、抑酸、能量等液体静脉输注, 根据病人情况于次日进食温凉流质饮食, 以减少对胃黏膜创伤面的摩擦。术后可有咽喉部不适或疼痛, 或出现声音嘶哑, 告知病人不必紧张, 可用淡盐水含漱或用喉片。注意观察有无生命体征改变, 如心率、血压等;有无活动性出血, 如呕血、便血;有无腹痛、腹胀;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2.4 输血护理

该病到了晚期, 由于病变比较弥漫性, 内镜治疗效果欠佳, 因此病人常需要频繁输血才能维持生命。治疗上予过滤少浆血输注, 过滤少浆血为去白细胞少浆血, 这样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护士在输血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注速度, 先慢后快, 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监测病人的病情变化, 包括生命体征、尿色、尿量改变、皮肤有无黄染等情况, 注意病人的主诉, 有异常随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输血后应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随时做好记录。由于过滤少浆血中含有葡萄糖, 该病人有糖尿病病史, 因此输血前应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 有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根据血糖值, 及时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 避免血糖波动大造成危害。此外, 该病人有慢性肾功能不全, 反复输血应警惕高血钾的发生, 应监测血钾变化。

2.5 用药指导

病人服用凝血酶粉止血, 康复新口服液保护胃肠道黏膜。老年人应慎用胃肠黏膜损伤和影响黏膜血流的药物, 尤其是已明确有毛细血管扩张的病人应尽量避免这类药物, 如尼美舒利等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百令胶囊等药物[5]。护士应给予病人药物指导, 讲解药物的作用、副反应等相关知识, 告知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3 小结

胃窦血管扩张症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疾病, 需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特别是对一些消化道长期隐性出血、贫血不易纠正的病人应高度重视。内镜检查是确诊该病的主要方法。内镜下治疗,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本案例给老年胃窦血管扩张症病人制定优质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护理人员应用专业的指导, 让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 心理上卸下负担, 积极配合治疗, 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Gostout CJ, Ablquist DA, Radford CM, et al.Endoscopic lasertheropy for watermelon stomach[J].Gastroonterology, 1989, 96:1462.

[2]Jabbari M.Gastric antral vascular ectasia:The watermelon atomach[J].Gastroonterology, 1984, 87:1165.

[3]杨淑英.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 2010, 31 (28) :5029.

[4]Naga M, Esmat S, Naguib M, Sedrak H.Long-term effect of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PC)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antral vascular ectasia (GAVE) [J].Arab J Gastroenterol, 2011, 12 (1) :40-43.

毛细血管扩张怎么去除呢 第2篇

毛细血管扩张症,发病的原因一部分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一部分是由于长期脏腑机能失衡导致体内有湿气不能及时排出去产生了毒气。我建议您服用一些调理性的中药来调理内在的治病因素,这样才能达到彻底治愈。

帮助减轻红血丝的方法

1、增强皮肤锻炼,经常用冷水洗脸,增加皮肤的耐受力;

2、尽量不使用含重金属的化妆品,避免色素沉积,毒素残留表皮;

3、经常轻轻按摩红血丝部位,促进血液流动,有助于增强毛细血管弹性;

4、避免从冷的地方突然到热的地方,或者从热的地方突然到冷的地方,引起红血丝加重;

5、热型红血丝严重时可以用冷敷,以减轻脸部发热、肿胀。

你可以试试激光治疗,激光治疗血管性皮肤损害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含氧血红蛋白对一定波长激光的选择性吸收,从而导致血管组织的高度选择性破坏。另外强脉冲光子嫩肤仪也可以明显改善毛细血管扩张症,实践证实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治疗手段。治疗后皮肤完好无损,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绿叶菜有助扩张血管:何必吃剩菜 第3篇

前几年,“绿叶菜剩菜后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剩菜致癌”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弄得很多家庭矛盾迭起。年轻一代说剩菜一定要丢弃不食,老年人则舍不得扔掉。然而风水轮流转,现在居然反其道而行之,说是剩菜有益健康,而且对心血管有好处!

有位朋友对我说:“我好不容易劝服他们别天天吃剩菜,这下好了,我父母更有理由吃剩菜了。这可怎么办啊!”

这个说法确实够“反潮流”的了,称得上是“耸人听闻”。更令人惊诧的是信息中还贴出了我的头像,说是我“透露”了这样一个消息。我莫名其妙:我什么时候说过剩菜有好处了?从来没说过剩菜比新鲜蔬菜好啊!

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文中引用了我三年前某文章中的内容。那篇文章中谈到绿叶蔬菜中的硝酸盐有利于健康。从食物中摄入的一部分硝酸盐能够在体内缓慢地转变成微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再转变成一氧化氮,有利于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这个作用已经被国外的运动医学界利用,给运动员服用富含硝酸盐的蔬菜汁,以便提升运动能力。还有些研究也发现,一些有利于预防慢性病的膳食模式都提倡摄入大量蔬菜,其中部分食谱就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可能是其帮助控制血压效应的原因之一。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深入阅读相关文献。

不过,这些研究证据还是和“剩菜有益健康”拉不上多少关系。因为国外运动员吃的并不是剩菜,而是新鲜蔬菜做成的蔬菜汁。只要吃充足的新鲜绿叶蔬菜,就能获得硝酸盐的好处,而且安全无害,用不着把新鲜蔬菜放成剩菜再吃。倒是有国外运动员误把亚硝酸盐当成硝酸盐服用,结果发生中毒的报道。

我写那篇文章的意义也绝不是鼓励人们吃剩菜,而是想告诉人们新鲜绿叶菜实在是有益健康,不仅其中富含钾、钙、镁、维生素B2、叶酸、维生素K、叶黄素、类黄酮等多种保健成分,而且人们本来有些担心的硝酸盐甚至也是有好处的。所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膳食指南中特别强调,每天进食的蔬菜中要有一半是绿叶菜,这是保障健康饮食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什么人们对硝酸盐有担心呢?是因为硝酸盐可以在蔬菜存放过程中被植物自己的“硝酸还原酶”转变成亚硝酸盐,也可能在烹熟之后被细菌的“硝酸还原酶”转变成亚硝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一字之差,毒性不同。前者无毒,后者在数量大时有毒性。一次吃几百毫克的硝酸盐完全没有问题,但一次吃200毫克的亚硝酸盐,就有很大的中毒风险。日常腌制蔬菜的时候一定要20天左右之后再吃,就是为了避过细菌使亚硝酸盐含量上升的时段。

新鲜绿叶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非常低,除非它们已经看起来明显不新鲜、水渍化、容易掉叶子,或者状态枯萎,才令人担心。腐烂的菜叶子是绝对不能吃的,其中亚硝酸盐含量超级高,有急性中毒风险。总之,只要蔬菜看起来状态新鲜,就不用担忧,不要因为绿叶蔬菜变成剩菜之后可能形成亚硝酸盐就不敢吃它们。

按照综述文献中的解释,硝酸盐被人体摄入之后,一部分不吸收而被大肠细菌利用,最终排出体外;另一部分被吸收,在几个小时当中逐渐缓慢转变成微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存在时间只有几分钟,然后很快被转变成一氧化氮,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

换句话说,绿叶蔬菜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完全用不着吃剩菜。一次性大量摄入亚硝酸盐是有害的,摄入硝酸盐之后在体内缓慢转变成亚硝酸盐,才能发挥有益作用。据科学新闻报道,在心脏病治疗当中,的确有使用微量亚硝酸盐扩张血管的研究,但并不是从膳食中吃进去的,而且剂量要由医生精准掌握。

那么,烹熟之后吃不完的绿叶菜,比如剩菠菜、剩芹菜之类,到底还能不能吃呢?

答案是要看是怎样储存的剩蔬菜了,以及存放的时间了。

一般来说,存放三四个小时的剩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不会增加很多,但时间长了就会急剧增高。假如把剩的绿叶菜直接放在室温下过夜,那是坚决不能吃的。因为在室温条件下细菌会大量繁殖。除非是专门接种的有益菌,否则食物中细菌过量,本身就是极大的不安全因素。这些杂菌也会把硝酸盐转变成亚硝酸盐,使亚硝酸盐含量迅速上升,这是另一个不安全因素。虽然微量的亚硝酸盐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但是大量的亚硝酸盐却是危险的,既会促进胃中亚硝胺类致癌物的合成,数量大时甚至还可能造成血红蛋白无法携带氧气,使人发生急性中毒。

假如把蔬菜做熟后,在未翻动的情况下就取出一部分分装到干净保鲜盒中,轻轻盖上盖子,然后放在冰箱里冷藏过夜,那么初始菌数量较小,细菌的繁殖也会因冷藏而受到抑制,不至于达到过量的程度。因为细菌不多,从硝酸盐转变成亚硝酸盐的数量也就很少,不足以造成安全威胁。这样的过夜菜加热杀菌一下再吃,是没有安全问题的。

有些人说:我在网上看到了浙江大学的测定结果,说剩菜里的亚硝酸盐含量是6~8毫克/公斤,已经超标了,你怎么还说是安全的?这也是我曾经撰文解释过的事情。当时媒体引用的标准,是新鲜无公害蔬菜的亚硝酸盐标准,为4毫克/公斤。但是,熟食品和加工食品是不能按新鲜菜的标准来评价的。例如,我国加工蔬菜制品的亚硝酸盐标准是20毫克/公斤,加工肉制品的亚硝酸钠残留标准是30毫克/公斤。如果含亚硝酸盐6~8毫克/公斤就叫作有毒,那么是不是各种蔬菜加工品和熟食肉类都不能吃了呢?

不过,即便是没有安全问题,剩蔬菜仍然比不上新鲜蔬菜。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二次加热杀菌之后,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含量都会下降,同时也失去了新鲜风味和脆爽口感。所以,结论是这样的——

1.为了健康,每天都要吃绿叶菜,至少不低于200克。

2.天气已暖,如果没有及时冷藏,会有细菌过度繁殖问题,室温下存放3小时以上的剩菜不能吃。

3.未经翻动而且及时冷藏的剩蔬菜,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危险。对于因为种种原因没法新鲜烹制蔬菜的朋友来说,吃冷藏过夜的绿叶菜,总比完全不吃绿叶菜要好得多。

4.对那些可以吃到新鲜蔬菜的朋友来说,吃剩菜当然不如吃新鲜烹制的绿叶蔬菜更有益于健康。

扩张血管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结肠血管扩张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1例,38~83岁,平均年龄64.3岁,男4例,女7例,非老年(<60岁)4例、,老年(≥60岁)7例。病史1d~3年,入院后血红蛋白44~116g,平均血红蛋白77.2g。临床表现为黑便、血便、贫血、乏力、气短、晕厥。其中合并高血压4例,合并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2例,合并酒精性肝硬化(代偿期)1例。临床判断出血量大致50-2500m L不等,因急性活动性出血5例患者合并有急性肾功能不全。

1.2 检查方式

入院后均于24h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合并有出血性休克及出血量大于500m L者均予清洁灌肠准备肠道,后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3m L清洁肠道,其余患者均口服恒康正清或硫酸镁清洁肠道,术中肠道准备欠佳者可再次予以磷酸钠灌肠液清洁肠道。

1.3 治疗方法

11例患者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10例经上述检查确诊为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其中1例患者行肠镜下APC治疗后因合并有左侧髂总动脉动脉瘤转血管外科行介入手术治疗;其中4例患者首次肠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出血病灶或肠腔积血过多视野不清停止检查,经肠道清洁后二次行肠镜检查明确诊断。1例患者有活动性出血,结肠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出血病灶转外科手术探查,术中小肠未见明确出血病灶,结肠镜再次经回肠近端切口处进镜检查发现盲肠血管扩张,行外科手术缝扎出血病灶治疗。

2 结果

所有患者常规行腹部平片及腹部CT检查,个别患者肠腔少量积气,2例患者合并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1例患者合并有左髂总动脉动脉瘤。其中10例患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盲肠病灶4例,横结肠病灶2例,左半结肠病灶3例,1例经外科术中肠镜检查发现盲肠病灶。参照国内林庚金等[1]提出的分型标准,分为4型:Ⅰ型(局限型):血管呈局限型扩张,直径一般不超过1cm,呈圆形或条状;Ⅱ型(类蜘蛛痣型):病变呈斑点状鲜红色小团块,并向周围放射,类似皮肤的蜘蛛痣;Ⅲ型(弥漫型):血管扩张呈弥散状,范围较广,鲜红色,反光强,与正常黏膜分界较模糊;Ⅳ型(血管瘤样型):病灶呈紫红色团块,约3~4mm大小,稍隆起于黏膜,质地似海绵状,分界清楚。其中Ⅰ型5例,Ⅱ型2例,Ⅲ型3例,Ⅳ型1例。其中3例患者经多枚钛夹夹闭扩张血管,1例予以5ml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1例外科手术结扎,2例行APC治疗,4例药物保守治疗。

患者均电话随访2月-4年,1例因肝硬化食管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死亡,1例因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反复住院诊治,1例因髂总动脉血管瘤介入治疗术后左下肢动脉血栓影响正常行走,1例保守治疗2月后因再次便血未及时诊治死亡,5例治愈,1例间断少量出血,因高龄要求单纯药物巩固治疗,1例失访。

3 讨论

3.1 病因

结肠血管疾病是下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常常是通过血管造影或手术发现,现在内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结肠血管疾病得到诊治,其病变常是血管本身的异常,也可以是某些病症的表现之一,病因仍不十分明确。结肠血管扩张症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血管异常,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本组患者平均年龄64.3岁,是一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血管变性损害,具体病因不清,多考虑与增龄及血管老化有关[2]。

3.2 临床表现

结肠血管扩张症患者除外消化道出血相关的黑便、血便、头晕、晕厥、乏力、气短等非特异性症状外尚无特殊临床表现。本组患者病史1天至3年不等,轻者表现为缺铁性贫血,反复大便潜血阳性,外院多次诊治考虑痔疮出血,重者表现为活动性出血,反复多量鲜血便,伴晕厥及失血性休克相关临床表现。11例患者中大多数患者无明显腹胀、腹痛,仅少数患者伴下腹部困胀不适,1例患者因左髂总动脉瘤伴随左下腹胀痛不适。建议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为下消化道出血或缺铁性贫血时当认真询问病史,在有效药物治疗前提下积极完善结肠镜检查。与缺血性肠病、结直肠肿瘤、息肉、炎症性肠病等疾患相鉴别。

3.3 诊断

过去认为血管造影是诊断结肠血管扩张症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3]。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肠镜的普及,多项研究表明电子肠镜对缺血性肠病的检查阳性率高,且有确诊价值,是诊断的首选方法。本研究中急诊(24h内)肠镜检查首先需要有效的肠道准备,对活动性出血不适宜口服清洁肠道药物者可采取清洁灌肠联合磷酸钠灌肠液灌肠治疗,灌肠后肠镜检查视野不清者可进镜至右半结肠再次予以磷酸钠灌肠液灌肠治疗,待视野清晰后再次行肠镜检查,本组患者经肠镜检查确诊率90.9%。结肠血管扩张症镜下表现为:结肠黏膜可见反射状扩张、迂曲的毛细血管或团状的毛细血管,也可表现为点片状、网状、栅栏状、蜘蛛痣样病灶,病灶内可见扩张的血管条。胶囊内镜检查及血管造影检查价格高,耗时长。本组病例肠镜检查及治疗耗时25~120min,平均耗时42.3min,电子结肠镜检查简便易行,尤其对活动性出血患者行急诊肠镜检查诊断率高,安全简便易行。

3.4 治疗

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外科治疗。首选内镜治疗,可酌情采用肾上腺素盐水、硬化剂注射治疗,APC治疗,钛夹等治疗,活动性出血者建议急诊结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该方法对有外科手术禁忌症者均安全有效;对于高龄,出血量少、反复出血者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对内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出血病灶,且有大量活动性出血者建议外科手术探查。

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为老年患者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确诊首选结肠镜检查。通过结肠镜检查可鉴别肠息肉、结肠癌、静脉曲张、神经内分泌肿瘤、炎症性肠病、结肠憩室等疾患。大量出血者建议急诊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对于高龄、心肺功能欠佳、出血量较少、反复出血、弥漫性出血者可行单纯药物保守治疗,药物可选用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该药物可减少内脏血流和门脉压力,抑制胃肠蠕动;对于药物、内镜治疗无效或内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病灶伴有明显活动性出血者建议外科手术探查。急诊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治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耗时短,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Olokoba AB,Obateru OA,Olatoke SA.Angiodysplasia of the colon:Areport of two case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Niger J Clin Pract,2012,15(1):101-103.

[2]Regular J,Wronsca E,Pachlewiski J.Vascular lesion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tract[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2008,22(2):313-328.

毛细血管扩张脸如何治疗 第5篇

毛细血管扩张症长期以来一直是皮肤科的治疗难点,在新型激光发明之前常用:冷冻治疗、高频电刀治疗、同位素放射治疗等,这类方法有些虽能获得一定疗效,但易引起溃疡、疤痕、放射性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是爱美人士所无法接受的。

一、高科技激光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

毛细血管扩张症治疗上出现一个飞跃,那就是以波长为585nm激光治疗机治疗,激光治疗血管性皮肤损害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含氧血红蛋白对一定波长激光的选择性吸收,从而导致血管组织的高度选择性破坏。另外强脉冲光子嫩肤仪也可以明显改善毛细血管扩张症,实践证实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治疗手段。治疗后皮肤完好无损,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二、新型激光仪或强光仪治疗

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因皮损浅表,治疗操作简单、快速,一般术后无并发症,少数患者可有以下并症):

1.软组织水肿:常发生于眼睑、面部,一般数日内消退。

2.色素沉着:少数患者用激光治疗后有轻度色素沉着反应,一般不必治疗,必要时可用0.025%至0.05%维甲酸软膏、氢醌乳膏等以加速色素消退。

3.病情复发:在治疗后2至4周内有血管再通致病情复发。复发者可第二次治疗,第二次照射范围应较第一次稍宽稍深些。

有了这种皮肤毛病后,常规治疗通常是无效的,药物几乎不能起到任何作用。由于病损的部位通常较深,位于皮内,常规的治疗难以将之祛除(如冷冻,电解),如果治疗太浅,无法去掉病损,如想达到理想的治疗深度,则一定会留下瘢痕。社会上的一些美容院由于缺乏医疗知识,采用面膜包月护理,希望去掉毛细血管的扩张。这是不可能的,相反会越来越重。

扩张血管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10~2012-04在佛山市顺德区新容奇医院行全腹部CTA检查的75例患者,容积再现(VR)图像上扩张Riolan动脉弓6例,男5例,女1例;年龄62~87岁,平均(76.80±8.95)岁,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间歇性跛行3例,头痛头昏2例,因误吞整个香菇导致机械性小肠梗阻1例;腹主动脉瘤2例,乙状结肠癌术后患者IMA起始段缩窄l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SMA、IMA闭塞或狭窄3例。VR图像上未见Riolan动脉弓扩张69例,年龄13~88岁,平均(60.90±16.57)岁;合并动脉粥样硬化35例,无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动脉病变34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Somatom Emotion 16层螺旋CT机,深吸气后屏气扫描,管电压110kV,管电流100~220mA(CareDose 4D),准直器161.2mm,单圈旋转时间0.6s,螺距0.9。重建层厚1.5~8.0mm。75例均采用动脉期扫描,检查前口服阴性对比剂。经前臂浅静脉高压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300mgI/ml)80~90ml,流速3.5ml/s,延迟24~28s扫描,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

1.3 图像重建

在Siemens Syngo CT工作站上,用软组织算法,对1.5mm层厚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分别采用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重建。VR图像显示迂曲扩张的Riolan动脉弓全程,中结肠动脉(MCA)左支与左结肠动脉(LCA)升支之间的吻合连接部连续显影、开放扩张者,判断为扩张的Riolan动脉弓,在1.5mm横轴位薄层图像上测量扩张血管的断面直径。VR图像不能显示Riolan动脉弓的吻合连接部,在MIP图像上,沿SMA、MCA左支、IMA、LCA升支的走行路径行多平面重组,能单个或多个平面节段性显示Riolan动脉弓吻合连接部,呈细小蜿蜒、半开放状态者,判断为无扩张的Riolan动脉弓,观察并测量Riolan动脉弓无扩张状态下的形态及管径。

2 结果

6例(8.0%)扩张的Riolan动脉弓仅分布在60岁以上人群,均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其中,IMA完全闭塞未显影3例(1例乙状结肠术后),IMA显著狭窄变细3例;SMA狭窄2例,正常4例(图1~3)。扩张的Riolan动脉弓两端的MCA、LCA血管管径扩张,MCA与LCA的吻合连接段管腔扩张开放,连续显影,管径约2.50~5.27mm,平均(3.83±0.60)mm。

VR图像上不能显示Riolan动脉弓的69例年龄分布:0~19岁1例,20~39岁5例,40~59岁28例,60~79岁28例,80岁以上7例。在MIP图像上,显示无扩张的Riolan动脉弓32例,19例动脉粥样硬化,13例无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MCA与LCA的吻合连接段间断显影,管径细小蜿蜒,呈半开放状态(图4),位于左上腹脾曲内侧区域,位置较固定,管径0.5~1.5mm;MIP图像上不能明确显示Riolan动脉弓吻合连接部37例(图5),17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其两侧的MCA与LCA可节段性显示,无扩张表现。

3 讨论

3.1 Riolan动脉弓和Drummond边缘动脉的解剖意义

Riolan动脉弓和Drummond边缘动脉是SMA与IMA之间主要的侧支循环,IMA及左侧髂内动脉分支还可通过Riolan动脉、胰背动脉与CA相通[5]。

Drummond边缘动脉由结肠左、中、右动脉远端分支连接构成,沿结肠内侧缘走行,呈多弓多点吻合。程邦昌等[2]报道582例手术标本中,97.3%的Drummond边缘动脉沿结肠内侧缘走行,解剖结构较稳定,是理想的代食管结肠段供血血管。

Riolan动脉弓位置偏内侧,靠肠系膜根部走行,由LCA与MCA分支连接构成,呈单弓单点吻合,管径相对稍粗,代偿血流量更大。以DSA造影或CTA成像后VR重建,显示扩张的Riolan动脉为主,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炎导致SMA或IMA狭窄或闭塞致慢性缺血后侧支循环开放的病例,是外科手术中需重点保护的侧支循环。

3.2 扩张与无扩张Riolan动脉弓的CTA表现

CTA不但能显示扩张的Riolan动脉弓,而且能明确显示发生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部位与直接征象[3,4],术前即可预测评估Riolan动脉弓内的血流方向,如IMA主干发生狭窄或闭塞,其血流是由SMA前向流动到IMA供血区,如SMA主干发生狭窄或闭塞,其血流是由IMA逆向流动到SMA供血区。VR图像能显示慢性缺血后代偿性扩张的Riolan动脉弓,其管径为4~10mm[4],本组Riolan动脉弓管径为2.50~5.27mm,均发生于60岁以上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SMA/IMA狭窄或闭塞的病例,本组扩张的Riolan动脉弓发生率为8.0%(6/75)。

在SMA及IMA无狭窄或闭塞的病例中,VR图像不能显示无扩张的Riolan动脉弓,但在MIP图像上能多平面节段性显示,其走行路径较固定,起自左结肠动脉升支,沿结肠系膜的基底部靠近肾前筋膜上行,至十二指肠、空肠曲水平连接至中结肠动脉,走行蜿蜒,管径均匀较细,其正常的管径均<1.5mm,在MIP图像上需调节重建角度,可多平面节段性显示,也可单平面连续显示。本组无扩张Riolan动脉弓经CTA的出现率为42.6%(32/75)。对于不能明确显示Riolan动脉弓吻合连接部的病例,并不能认为其不存在Riolan动脉弓,这与血管走行路径的蜿蜒程度、吻合连接部的开放程度及解剖平面超出MIP成像最大角度有关。

本组扩张与无扩张Riolan动脉弓的总体显示率为50.7%(38/75)。程邦昌等[2]报道Riolan动脉弓显示率为7.6%,其差异可能与两研究样本来源与观察方法不同有关。本研究采用CTA技术,VR与MIP重建,显示了正常呈半开放状态下的Riolan动脉弓吻合连接部,Riolan动脉弓显示率高,在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显示,说明在正常变异范围内,Riolan动脉弓存在率应远高于报道的5.5%~11.4%[1,2]。

VR与MIP在血管显示上各有优势,MIP的优势在于密度分辨率高,组织层次丰富,能显示极细的高密度血管及与邻近组织病变的相互关系,如无扩张的Riolan动脉弓吻合连接部,但相对于VR,MIP对显示血管的整体空间分辨率较差,多数情况下需多平面重组才能显示血管走行的全程。VR图像受重建CT值密度范围的限制,对无扩张的小血管的显示能力明显低于MIP。两种方法结合能明显提高对血管整体及细小分支的显示水平。

3.3 Riolan动脉弓的临床应用

李晓光等[6]报道多层螺旋CTA对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准确率达100%,与DSA手术结果相符,说明CTA技术已成为术前血管定位诊断与血管解剖评估的一线成像方法。

VR图像上显示扩张的Riolan动脉弓,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炎导致SMA或(及)IMA狭窄或闭塞后的慢性缺血病例[3,4]。扩张的Riolan动脉弓其血流在SMA与IMA之间,既可前向,也可逆向。在腹部手术中,必须避免切断或长时间阻断已扩张的Riolan动脉弓,造成需靠代偿供血的结肠肠管缺血坏死。腹主动脉瘤手术,如涉及IMA的处理,同样需要术前评估Riolan动脉弓是否扩张开放,如VR图像显示Riolan动脉弓扩张,且为SMA向IMA的前向血流,则可以结扎或切断IMA;如为IMA向SMA的逆向血流,则必须术中将IMA重新吻合。

在术前VR图像上未发现Riolan动脉弓扩张的病例,不能忽视在MIP图像上对无扩张Riolan动脉弓的连接吻合部的观察评估,其管径虽较细小,但具有潜在的侧支循环意义。如结肠手术中对SMA及IMA血管及其分支切除点的选择,右半结肠手术要注意保留结肠中动脉分支通过Riolan动脉弓对横结肠及降结肠的供血分支;左半结肠手术要注意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通过Riolan动脉弓对结肠脾曲及横结肠的供血分支,否则易发生相应结肠肠段坏死。本研究还显示了Riolan动脉弓在不扩张的生理状态下的走行路径,与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游离中结肠血管根部及中结肠血管左支、胰体尾十二直肠前筋膜、胃结肠韧带、结肠脾曲、降结肠侧腹膜的路径一致[7],术前通过CTA评估该手术路径上的血管及侧支循环,对腹腔镜下左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及其分支处理平面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总之,多层螺旋CTA可以准确地显示扩张及部分无扩张的Riolan动脉弓,具有能同步显示血管与病变组织关系的优势,尤其在SMA、IMA狭窄或闭塞的病因及定位诊断方面优于DSA;显示不扩张的Riolan动脉弓,对临床外科及介入手术方案的制订也具有重要的术前评估与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单鸿,姜在波,马壮.临床血管解剖学:介入放射学动脉图谱.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234-237.

[2]程邦昌,昌盛,黄杰,等.结肠代食管术中结肠血管结构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1):1453-1456.

[3]张应和,范真真,覃智颖,等.内脏动脉狭窄闭塞侧支循环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放射学实践,2011,26(10):1058-1061.

[4]王新江,蔡祖龙,赵绍宏,等.Riolan动脉弓的CTA影像表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18(2):101-103.

[5]Cognet F,Ben Salem D,Dranssart M,et al.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imaging and percutaneous treatment.Radiographics,2002,22(4):863-879.

[6]李晓光,金征宇,孙昊,等.多层螺旋CT与DSA检出与定位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前瞻性对照研究.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7(3):175-179.

扩张血管 第7篇

关键词:血管扩张剂,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护理

在当今社会中,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男女老少,且在临床医学中出现最多的疾病。其中,由于心肌衰竭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也在逐年增加,其在临床表现中多为患者病情严重且痛苦,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和预防死亡率很高,心力衰竭大多是由于多种病因产生或者多种其他病原诱发引起的一类临床综合病征,不过当前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中,利用血管扩张剂来能够对血管容量进行扩张和对血管外周阻力进行减轻从而来降低心脏的负荷压力,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和稳定心脏的基本功能,对于心力衰竭的病人都有较为明显的治疗和预防作用[1]。不过,血管扩张剂的用量和时间都比较严格,如果没有合理使用,患者往往容易发生低血压,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若没能进行及时的抢救时,将很容易危及到患者的生命[2]。以下是本次对我院通过血管扩张剂来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效果观察和研究:

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近两年来我院接临床治疗的160名心力衰竭疾病患者,其中,男患者为98名,女性患者为62名;年龄为37~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岁;病程为1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3年;在这160名心力衰竭患者中,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有60名,患有心肌病患者45名,患有急性心梗患者28名,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17名,其他患者为10名。所有患者的基本临床表现症状为:无缘咳嗽、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胀痛、尿少和呼吸困难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手段

通过对160名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药物治疗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分析,判断心血管扩张剂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

2.2 药物治疗:血管扩张剂分为:小动脉扩张剂、小静脉扩张剂和静脉动脉同时扩张剂。

在本次治疗中,根据不同患者给予不同性质的药物注射治疗,主要药物有酚妥拉明和硝酸甘油。在给予药物后护理人员要时刻对患者的呼吸进行检测观察,在给药后的2小时内进行半小时一次的观察记录,并且分别在给药的前后10分钟后进行一次心率测量,在患者症状得到控制后,每30分钟进行一次观察。每次给药是医生应该掌握好正确用药的方法,使用药液时要先从小剂量低速开始然后进行正常的点滴,最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的增减药量,密切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症进行研究分析,减少异常状况的发生[3]。

3 研究结果

3.1 160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

从以下表格显示,160名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之后,有68名患者取得显著效果,占总数的42.5%;较为显著患者有82名,占总数的51.25%;治疗效果较差或无效的患者只有10名,占总数的6.25%;从总体数据上来看,血管扩张剂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较高,在临床上对治疗心力衰竭疾病有着较为重大的意义。

3.2 临床观察

在对患者使用血管扩张剂时要时可对药物的治疗反应和副作用进行观察,同时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心脏状况、心率、呼吸、血压、尿量和意识等进行检测。本次在使用硝酸甘油治疗的患者中,有6名患者出现恶心、眩晕、呕吐和脱水等症状,并且在血压检查结果显示为明显低血压现象,属于硝酸甘油剂量使用过多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而在使用酚妥拉明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后的患者有3人出现心律失常、上胸部压迫感和呼吸困难等现象,在医生的及时发现并进行药物剂量上的调节或暂停给药后,所有患者的不良症状都得到较为明显的好转。

3.3 临床护理

3.3.1 硝酸甘油的使用护理

硝酸甘油的药理性质主要是对小静脉进行扩张,然后减少回心的血量,减小患者心脏的容积和缩短心脏射血的频率,最后达到减少心脏活动的耗氧量的目的。又因为小静脉扩张后使得血管周围的摩擦阻力降低,又得以减轻心脏负担。给药时应先使用小剂量进行滴注,每十分钟调整一次,增加到正常范围的使用剂量为止,并及时根据患者的血压进行调整;在使用硝酸甘油时期,患者会发生剧烈或呈持续性头痛等反应现象,此时医生应该对该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行调整或直接停止给药。由于该药物的使用剂量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会有较大的影响,有较为明显的低血压反应病症,因此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进行合理的剂量给药,并时刻监测患者的血压来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影响。

3.3.2 酚妥拉明的给药护理

酚妥拉明的药理性质为a受体阻滞剂,其主要用来扩张小动脉,降低血管的周围阻力,从而达到减轻心脏负荷和心肌的耗氧量。在药物的给药剂量上应该先从0.1 mg/min的小剂量开始滴注,然后每五分钟进行调整一次,增加至2.0 mg/min,并根据患者的血压状况进行调速;在临床中可以通过小剂量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的治疗,促进多巴胺受体和B受体的兴奋,从而达到促进血管扩张使得周围阻力下降来缓解心脏的符合,而且能够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增大心脏的输出量,进而扩张肾动脉来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最后能够对肾脏的功能进行有效改善来促进人体的利尿。在使用酚妥拉明时,应该使用合适的剂量并使用静脉滴注给药,在给药过程中应该时刻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状况等数据的变化,等到患者心率和血压值都恢复正常水平时就可以改用口服给药来进行预防治疗。

4 讨论

本次研究,我们通过对160名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临床上的治疗研究结果表明,血管扩张剂是当今对于心衰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的方法之一,从本次患者的效率显著率可以看出,只要采用合理的血管扩张剂药物治疗和在给药时的良好护理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的关键。

血管扩张剂是目前治疗心衰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可以通过降低心脏的充盈压,从而到达降低心脏负荷和增加心排出量的作用[4]。但是血管扩张剂的使用要十分严谨,因为血管扩张剂无强心作用,本次在对患者的给药过程中,对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在给药时进行必要的护理,有效降低患者因为药物剂量而出现的副作用现象。而且周围高度水肿时,周围的血管受到压迫而不能扩张,因此,血管扩张剂不能代替强心药和利尿药,只适用于慢性瓣膜病引起的心力衰竭,而且血管扩张剂对急性泵衰竭、急性左心衰竭、心肌炎引起的心力衰竭等治疗效果非常显著[5]。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结果证明血管扩张剂在临床上地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而且临床医生在给药时为患者进行药物给药剂量上的监护和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时刻观察后,为该药物的使用效果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所以,血管扩张剂是目前内科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疾病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丽.血管扩张剂治疗心衰加强护理观察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7(13).

[2]倪玉珍.应用血管扩张剂治疗心衰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9).

[3]尚守芝.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血管扩张剂的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7).

[4]刘小.血管扩张剂治疗心衰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

扩张血管 第8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74例, 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 各37例。所有患者均已经过检查, 均证实患有心肌梗死疾病。实验组患者男21例, 女16例, 年龄30~70岁, 平均年龄 (56.87±7.64) 岁;婚姻状况:未婚2例, 已婚35例;心肌梗死发生位置:广泛前壁16例, 下壁6例, 前壁9例, 前间壁2例, 高侧壁4例。参照组患者男18例, 女19例, 年龄30~70岁, 平均年龄 (54.28±6.45) 岁;婚姻状况:未婚1例, 已婚36例;心肌梗死发生位置:广泛前壁15例, 下壁4例, 前壁7例, 前间壁5例, 高侧壁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参照组患者行抗生素药物、激素类药物以及强心利尿类常规治疗, 并行小剂量扩张血管类药物, 使用硝酸甘油注射液15 mg并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 同时为患者行吸氧等综合治疗。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大剂量扩张血管药物辅助治疗。使用硝酸甘油注射液30 mg并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 1次/d, 滴量≤8滴/min, 以1周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之后观察疗效。1.3

1.3疗效判定标准[2]治疗效果的判断共分为4个标准, 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1) 痊愈:患者心肌梗死的症状均消失, 坏死性Q波成持续性存在, ST-T段恢复正常; (2) 显效:患者心肌梗死症状基本消失, 偶尔会发生疼痛, Q波成坏死性, T波呈倒置状态; (3) 有效:患者心肌梗死症状有所缓解, 但未完全消失, 经过心电图检查后发现病情无好转; (4) 无效:患者的心肌梗死症状未减轻, 病情仍较为严重。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68%,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aP<0.05

3小结

研究表明, 过于激动、劳累、暴饮暴食以及酗酒都是引发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心肌梗死在发病时极为痛苦,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且患者的预后较差, 阻碍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临床上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主要有3种方法: (1) 药物治疗; (2) 介入性治疗; (3) 一般性治疗, 其中药物治疗方法应用较为广泛, 但效果并不明显。通过研究证实, 使用血管扩张药物治疗更加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有效激活血管内的平滑肌细胞, 扩张患者的血管平滑肌, 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机制, 并增加冠状动脉供血, 从而减轻心肌梗死症状[3]。

在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 参照组为75.68%,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利用大剂量扩张血管类药物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效果, 对心肌梗死疾病的治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扩张血管药物对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4例心肌梗死患者, 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 各37例。对参照组患者行抗生素药物、激素类药物以及强心利尿类药物的常规治疗, 并给予小剂量扩张血管类药物;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扩张血管类药物,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6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利用大剂量扩张血管类药物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效果, 对心肌梗死疾病的治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扩张血管药物,心肌梗死,临床治疗,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佘杏军, 李能连.扩张血管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运用.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17) :126.

[2]黄定邦.扩血管药物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学术版) , 2014 (12) :39-40.

扩张血管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 均为我院采用光子嫩肤技术治疗的60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 其中男性15例, 女性45例, 最大年龄57岁, 最小年龄9岁, 平均年龄33岁, 扩张的毛细血管部位主要集中于面部颧、颊与鼻等部位。个别患者全脸都有红血丝, 即大红脸。其中颧骨部位患者32例, 颊部患者为18例, 鼻部患者9例, 全脸患者1例。

1.2 治疗方式

1.2.1 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治疗前首先与患者, 及其家属进行相互沟通,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治疗的期望值, 告知患者采用强脉冲光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疗效、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应运该技术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禁忌证等, 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并同意后签订治疗协议书, 其次, 检查治疗部位有无破损、炎症、瘢痕、无误后, 清洁治疗部位, 局部照相, 并存档。实施治疗前做相应的光敏测试。

1.2.2 治疗过程

60例患者均取平卧位, 戴上护眼镜 (全程闭目) , 整个治疗过程不麻醉, 用波长420~1200 nm能量密度20~50 J/cm2脉冲宽度20~150 ms的强脉冲光治疗仪进行治疗。在治疗部位上涂厚1 mm左右的专用冷凝胶, 对扩张的毛细血管部位进行照射, 照射时根据患者毛细血管扩张的具体程度与患者自身皮肤的类型 (肤色) 、部位、年龄、性别和皮肤的反应, 来调节不同的模式、能量密度和脉冲宽度的治疗参数。治疗时光头紧贴皮肤, 以保证最大限度地防止光波外泄, 光斑要均匀连续, 光斑重叠<1/3, 以防止局部能量过大而引发并发症, 治疗时可改变光头方向, 以达到治疗均匀全面。治疗结束后清洁面部皮肤, 局部冰敷30min。并结合患者自身涂抹相应的保湿护肤乳液以免皮肤出现干燥现象, 每次治疗间隔1个月。平均治疗2~4次。

1.3 疗效评价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 疗效评价采用的是治疗前后的照片比较。评定标准如下: (1) 治愈:扩张小血管的消退率>90%, 没有遗留任何的痕迹; (2) 显效:扩张小血管的消退率为60%~89%; (3) 有效:扩张小血管的消退率为30%~59%; (4) 无效:扩张小血管的消退率低于30%, 经过治疗以后没有明显的改善。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 60例患者在治疗以后, 均进行了随访。患者通过光子嫩肤技术治疗以后, 其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其中, 痊愈10例 (17%) , 显效为20例 (33%) , 有效为27例 (45%) , 无效为3例 (5%) , 有效率为95%, 见表1。

3 讨论

导致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发生的因素有很多, 如物理因素、气候环境因素、化妆品以及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等, 这种症状一般表现在人面部的鼻翼附近或者面颊部, 伴有色斑与毛孔粗大等症状, 为皮肤光老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也是皮肤科比较难治疗的一种皮损, 关于该症状的治疗方式有很多, 如冷冻、同位素放射、微波或者高频电刀等, 尽管这些方式获得了一定疗效, 但是易引发一些不良症状, 如放射性坏死、瘢痕或者溃疡等。此外, 这些治疗方式在治疗中, 对患者所造成的伤害也相对较大, 现已逐渐被淘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与改进, 对光子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越普遍。采用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 就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方式利用特定波长的强脉冲光作用于皮肤, 利用光热解作用, 使异常血管吸收后血管封闭、凝固、血管病变逐渐消失。与其他的治疗方式相比, 光子嫩肤技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且具备风险低、治疗时间短、不良反映少、操作简单等优势, 同时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强脉冲光没有放射性的物质, 对于人体不会造成有害辐射[3]。治疗区不结痂、不损伤表皮、痛苦小、不用采取特殊处理, 不影响日常工作, 为患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除此之外, 这种技术还可全面提高治疗局部皮肤的质地, 实现治疗和美容的双重目的。在本次研究中, 采用光子嫩肤技术来进行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治疗, 所获得成效较为明显, 且有效率达到了95%, 具备一定的临床意义,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在此, 笔者要提醒一点的是, 在治疗结束以后, 患者应该加强皮肤的护理, 避免爆晒, 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詹凌.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2, 10 (2) :322-323.

[2]霍艳.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48例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3 (5) :556-557.

扩张血管 第10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患者, 其中男17例, 女5例, 年龄17~43岁, 平均 (32±11. 2) 岁, 左足9例右足13例, 致伤原因:均为交通事故伤。损伤部位:跟骨骨折伴足背皮肤及伸趾肌腱缺损10例, 踝周皮肤缺损8例, 踝关节处骨折脱位伴皮肤套状撕脱伤4例, 其中2例伴胫腓骨下端骨折;软组织缺损范围在15×12 cm~18×14 cm, 病程最长半年, 最短一个半月。

1.2 手术步骤与注意事项

1.2.1 局部清创处理, 对于挫伤皮肤给予清创后削薄回植, 创面用VSD负压装置引流, 同时在小腿后外侧缘做一约3 cm皮肤切口, 分离深筋膜腔隙, 置入400 ml皮肤组织扩张器, 对合并伴有骨关节损伤的给予清创复位, 必要时给予内固定, 修复断裂肌腱及血管神经组织, 切口缝合, 待伤口愈合每周扩张器注水2~3次。

1.2.2 小腿后侧组织瓣扩张4周后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 结合皮肤缺损范围, 根据所需皮瓣大小沿着腘窝中点至外踝与跟腱之间中点连线两侧用墨蓝标记, 在外踝上部切开皮肤, 在筋膜层内辨识小隐静脉及伴行的腓肠神经并锐性分离, 同时保留神经及伴行血管两侧约2.5~3 cm宽的筋膜组织, 切开皮瓣周缘皮肤在深筋膜下解剖分离, 取出组织扩张器, 切断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近端并结扎, 沿着深筋膜下逆行掀起皮瓣, 在外踝上约6 cm左右处可见腓肠神经的营养血管及腓动脉穿支从深面穿出, 切勿损伤[1,2,3]。经开放的皮下隧道将皮瓣转移至受区, 近端腓肠神经与足背部皮神经支端端吻合, 创面覆盖修复。

1.2.3 术后处理 术后送ICU病房, 使用抗感染及扩血管药物一周, 保持室内25℃左右温度, 局部定期烘烤局部创面, 抬高患肢, 促进静脉回流, 并密切观察皮瓣血循环变化。

2结果

22例患者中皮瓣I期愈合患者18例, 占比81.8%;4例出现部分皮缘坏死经对症处理后达到I期愈合, 术后所以患者均诉外侧皮肤局部区域感觉麻木, 经两年以上随访观察皮瓣质地、色泽与周边皮肤相似, 痛及触觉完全恢复, 无溃疡发生, 供区外形良好, 足外侧感觉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3讨论

近10年来提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 取得满意效果[1,4,5,6], 采用游离皮瓣或以主干血管为蒂岛状皮瓣转为修复, 首先以损伤皮瓣来源肢体的血供作为代价, 皮瓣选取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且操作复杂, 有一定风险。结合上述不足, 有学者采用组织扩张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组织瓣修复,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该皮瓣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皮瓣切取范围大, 不破坏皮瓣正常供血, 而且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②皮瓣血供来源丰富, 腘窝中间皮动脉和腓动脉肌间隙相互交织形成皮神经旁或干血管网, 同时发出众多皮支进入皮下组织, 并借吻合支与邻近血管相沟通, 另外在外踝上约6 cm左右处发出较恒定的神经营养血管支及腓动脉穿支形成以营养血管为轴心的纵向 (链式) 吻合网[1,2,3], 故可设计该皮瓣。③皮瓣血管蒂可短可长, 同时要保护好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大部分在外踝上约6 cm左右处发出, 如果血管蒂长度足够, 可不必分离该部位营养血管;如果血管蒂长度不够, 分离时注意不要误伤此营养血管, 同时术中应注意神经及伴行血管两侧保留约2.5~3 cm宽的筋膜组织, 以保护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免受损伤, 皮瓣转移至受区时, 腓肠神经近端与踝周和足背部皮神经端端吻合, 以便皮瓣感觉恢复。④手术前设计的皮瓣应比受区缺损范围稍大约3 cm以防扩张皮瓣切取后回缩不能完全覆盖创面。⑤该手术操作简单、易行、不需吻合血管或破坏肢体主干血管。血管蒂恒定可靠, 血供丰富, 且皮瓣厚度适中, 修复受区后皮瓣不显臃肿, 有感觉、耐磨压, 对供区外观及功能无不良影响。⑥该方法缺点为病程较长, 需4周以上时间, 存在创面感染可能, VSD负压装置的应用, 可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本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I期愈合患者18例, 占比81.8%, 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经两年以上随访观察皮瓣质地、色泽与周边皮肤相似, 供区外形良好, 足外侧感觉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疗效满意。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扩张法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在足踝部大面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方法 对22例足踝部大面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骼外露创面应用VSD负压装置吸引, 同时小腿后侧置入皮肤组织扩张器, 待创面整洁、扩张组织量充足后对创面进行修复重建。结果 22例患者中一期愈合的患者为18例, 4例出现部分皮缘坏死, 经对症处理后达到一期愈合。随访观察两年以上, 局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组织扩张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是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关键词:组织扩张,腓肠神经,外科皮瓣

参考文献

[1]单乐群, 马保安, 张勇, 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0, 31 (3) :164-166.

[2]朱克文, 陈嵘, 谢文生, 等.桥式平行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中国医药, 2006, 1 (8) :486-487.

[3]刘达恩, 覃光灵, 农庆文.扩大切除胸壁放射性溃疡后带蒂皮瓣的修复与重建.中国综合临床, 2006, 22 (12) :1141-1142.

[4]赵勇, 王曙光, 葛述杰.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18) :157.

[5]李生.带血管蒂岛状皮瓣的移位修复组织缺损.中国医药, 2006, 1 (7) :425-426.

相关文章
oa办公自动化系统方案

oa办公自动化系统方案

oa办公自动化系统方案(精选12篇)oa办公自动化系统方案 第1篇oa 办公自动化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使人的各种办公业务活动逐步由各种设备...

1
2025-09-19
偶像 英语演讲稿范文

偶像 英语演讲稿范文

偶像 英语演讲稿范文(精选7篇)偶像 英语演讲稿范文 第1篇我心目中的偶像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心目中...

1
2025-09-19
欧洲中世纪大学

欧洲中世纪大学

欧洲中世纪大学(精选10篇)欧洲中世纪大学 第1篇一中世纪大学的产生1. 中世纪大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在大学出现之前, 西方的高等教育仅残存...

1
2025-09-19
oqc自我评价

oqc自我评价

oqc自我评价(精选9篇)oqc自我评价 第1篇自我评估总结姓名: 部门: 入司时间: 学历: 专业: 工作年限: 主要工作: 1.推进...

1
2025-09-19
oa应用功能说明

oa应用功能说明

oa应用功能说明(精选6篇)oa应用功能说明 第1篇OA功能说明3.1.公文管理 1.简要说明公文管理用来管理企业的各种公文的收发和流转,可以使...

1
2025-09-19
哦,我发现了作文

哦,我发现了作文

哦,我发现了作文(精选6篇)哦,我发现了作文 第1篇哦,我发现了我的“敌人”作文800字见到这样的题目,你一定会很奇怪,这么美好的生活...

1
2025-09-19
欧庙小学阳光体育工作总结

欧庙小学阳光体育工作总结

欧庙小学阳光体育工作总结(精选9篇)欧庙小学阳光体育工作总结 第1篇欧庙小学阳光体育工作总结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

1
2025-09-19
otc拜访范文

otc拜访范文

otc拜访范文(精选8篇)otc拜访 第1篇OTC代表拜访的步骤1.拜访前的准备(1)重温每周工作计划表,确保每一个终端药店都拜访到,从而为整个拜...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