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培训有感范文第1篇
黄庄中学 吴玉春 2017年3月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网络培训总结
今天,我们黄庄中学全体语文教师在学校大会议室聆听了专家的关于“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网络培训”的讲座,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专家细致耐心的讲解,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使我们每个教师都受益良多。
此次培训,主要分两大部分:
一、在比较中把握七下教材
二、七下教材分单元介绍
首先,专家在第一部分中指出:这部教材整体设计,整体编辑,与七上保持一致。专家建议:教师备课应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去备,整体考量,以阅读写作为主体,以阅读为核心,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对阅读做了三位一体的设计,使语文摆脱了没有明确序列的问题。然后,专家从人文主题、阅读方法、阅读策略、教学要求、综合性学习、写作教学等几个方面具体的与七上教材进行了比较,有理论,有课文事例。既通俗易懂,又层次分明;既言简义丰,又有广度深度。
在第二部分分单元介绍中,专家把教材分解为四个精讲单元,两个略读单元。
一、
二、
三、五为精讲课文,老师从课文特点、单元重点、教学建议三个方面对这四个单元逐一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以一单元为例,课文重点有两点:
1、既写品格之高,又写性情之真。
2、视野独到,写法独特,重在传神。单元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1、抓住重点语句,2揣摩关键语段,
3、通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和思想感情。给出的教学建议是要重视写法,品析语言。其中五单元为比较阅读单元,托物言志的散文中含义需要去耐心揣摩。第
四、六单元为略读单元。老师认为四单元应根据目的或需要进行筛选式阅读、浏览,六单元应快速浏览以获取信息。精读是重点,略读也不能忽视。
另外,专家还在文学知识,文化知识,阅读教学体现三类不同课程的各自功能,语文要素内容教学,语文课文实例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分析。
部编教材培训有感范文第2篇
标签:
依托教材,紧扣单元,抓住文本,迁移创新 部编本二年级新教材介绍及教学建议
一、整体概况
本册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全册由24篇课文组成7个阅读单元,由4篇识字课组成1个识字单元。每个单元由3-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其中“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在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口语交际”穿插编排在语文园地之前,共编排4次。从本册开始编排“写话”栏目,穿插安排在语文园地中,共编排3次。承接一年级教材的编排体例,“快乐读书吧”编排在第一单元的后面。
本册课文(除两篇特殊课文23课和24课,要运用习得的识字方法练习猜字音)全文注音,有些字根据普通话在语流中的读音,标注为轻声或变调。(比如第一课中的妈妈,轻声,一群,变调)课文外的其他生字一律按字注音(比如课后要求会认的字脑袋的“袋”字,注本音四声),如“蘑菇”的“菇”,在语文园地四“我爱阅读”《画家乡》中按照注音体例,标注的是本音ɡū。
要求认识的字标注在课后识字条中,已经认识的多音字,它的第二个读音在文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这个多音字也标注在识字条中,用蓝色标识。(比如“教”字,原来学过的读音是四声,这里第一次出现一声,用蓝色标识,提示老师们要引导学生掌握这个新字音的读音及新的用法)要求会写的字标注在田字格中,并附描红字,方便学生练习书写。
教材最后有3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分别是本册要求认识的450个生字,要求会写的250个字,及本册要求会写的词语。
二、主要特点
(一)注重文化传承,立德树人,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套教材改版的初衷就是体现国家意志,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导正确的价值观,认同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时, 要充分发挥教材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价值和优势,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自然地融合在教材中。一方面,通过“家乡”“伟人”等单元主题的设定以及新课文的加入,加大上述教育内容的比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相关语料,拓展阅读。通过“我爱阅读”栏目中的文章,让学生了解古代先贤的丰功伟绩,感受革命先烈壮怀激烈的故事;通过“日积月累”栏目,让学生读背优秀古诗词和立志、勤学、忠厚等方面的名言、警句、俗语,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同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二)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梯度目标
本套教材在教什么、学什么方面有了非常清晰的目标。教材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每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成为语文学习的要素。每个单元,既有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又有非常明确的语文学习的要素,这种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使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更加清晰,使教学更加有章可循。
二年级上册的7个阅读单元,大体围绕“大自然的秘密”“儿童生活”“家乡”“思维方法”“伟人”“想象”“相处”等人文主题编排,随单元安排的语文要素有:“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三)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构建课内外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是本套教材编排创新的一个体现。本册教材除了课文,还有语文园地编排的供课内外拓展阅读的材料“我爱阅读”,其编排思想与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一脉相承,这一板块的内容,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交流为主,是一种非功利、无压力的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此外,从一年级延续下来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对每学期的课外阅读进行系统指导。与一年级下册读童谣和儿歌相衔接,二年级上册推荐的是读童话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学习伙伴的对话提示了读一本书要关注的基本信息,还提示学生要养成爱护书籍的好习惯。 从课文到学生自主阅读的“我爱阅读”,再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快乐读书吧”,整个教材形成了一个课内外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关注语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
语用,就是语言文字运用。我们一直在呐喊,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科学课,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但是,受教材编排的局限,老师们在进行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时往往无处下手,这套教材,从选文到课后题的编排都给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可以说,关注语用,是本套教材一个鲜明的特点。教材关注能够促进实际运用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学习之后,能够在今后的识字写字口语表达和书面作文中灵活运用。如,有关汉字的构字规律,在一年级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基础上,本册教材通过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栏目,进一步揭示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学生掌握形声字的这些构字规律,是为今后的自主识字打下基础。又如,编排有关标点的知识,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书面表达;学习打比方,是为了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生动有趣关注语文知识实际运用的价值,将“死”知识变成“活”知识,是教材在语用方面的一个重要举措。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是语用思想的另一个重要体现。
三、教学建议
(一)关于生字教学
1.教授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生字教学,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始终,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这册教材主要体现以下识字方法。
(1)字理识字。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学习。比如识字课《树之歌》集中学习8个木字旁的汉字;语文园地五的“识字加油站”,教材根据“峰、锋、蜂” “幕、墓、慕”“抄、炒、吵”3组字的字形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偏旁的特点判断字义,把生字选入恰当的语境中。这里强调一下,老师们教学时千万不要图省事,直接连线组词就完事,一定要彻底让学生根据偏旁的不同认识到不同字的不同用法。比如,巾字底的幕字跟布有关,开幕,幕布。土字底的墓跟土有关,坟墓,墓地。下面是小字加一点的慕跟心里想的事有关,爱慕,仰慕。这样,学生从字理的角度对字有了基本的认识,判断如何用字就有了依据,就能够正确使用。
(2)事物归类识字。如,语文园地六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车和船的名称,语文园地八识字加油站是动物类,通过归类,并借助生活经验,学生能比较直观地了解生词的含义。 (3)生活识字。如,语文园地三列举了9种课余活动的名称,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就能了解生词的意思。语文园地四,呈现的是一张普通的火车票,提示语“从火车票上也能认识很多字”,强化了“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引导学生随时随地主动识字。
(4)查字典识字。本册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介绍了部首查字法,这是学生独立识字经常使用的方法。教材介绍了部首查字法的步骤要领,对其中较难的两个步骤还进行了专门练习。编排“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这一要求,是希望查字典的练习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真正落实到用字典查字的实践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使用部首查字法的能力,教材在语文园地七,还安排了独体字的查找练习,在后续年级还将安排一些特殊字形的查找练习,以全面提升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5)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猜字。语文园地六的“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猜测多音字的读音;语文园地八根据形声字声旁表音的规律,猜测拟声词“啪、唰、吱呀”等的读音。在学习了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两种查字典的方法后,教材在《大禹治水》的课后练习中,针对“挡水、疏导、驱赶”中这些加点的生字,提出“你知道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吗?先猜一猜,再查查字典”。这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的一种练习设计,学生可以联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经验和汉字的构字规律,大胆猜字,最后用查字典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猜测的结果。
2.打下良好的写字基本功,重视正确的写字习惯的培养
本套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十分重视写字基本功和书写习惯的培养。一年级在要求书写的字旁边呈现新笔画,每一个要写的字都做了笔顺跟随的处理;“书写提示”强调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则,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这些为后续年级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及习惯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在一年级正确书写300个汉字、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基本笔顺的基础上,二年级上册不再呈现新笔画,要写的字也不再做笔顺跟随处理。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较高、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现在又在课文中出现的字。二年级上册加大了写字的量,全册写字250个,每课要求写8-10个字,有助于打好写话的基础。
“书写提示”重点指导了“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短右长,左长右短”“左右相等”等字形结构的书写规则,并提示了一些良好的写字习惯。如,“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先看后写,才能减少修改次数,保持页面整洁”。随着写字量的增加,错别字现象开始凸显。教材在语文园地七的“展示台”中,列举了容易写错的汉字以及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和同音形近字,提示学生,容易混淆的字要注意进行对比,写错的字要及时订正在改错本里,要经常拿出改错本看一看所有这些举措,都旨在帮助学生养成及时改正错别字的习惯。 3.加强用字的训练 每课出现的生字,都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学会运用。训练方法常见的有口头扩词,给词填字,给句子填字,形近字辨析,同音字辨析,多音字辨析等等。要争取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生字时就牢牢地记住并学会运用,打下坚实的语用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练习形式的改变。比如多音字,过去都是给音组词,现在要求改成改成给词选音。比如“发”字,给“发现”,“头发”,“发展”“卷发”,等词语,让学生判断发字在词语中的读音。
(二) 关于词语训练 1.重视词句的积累
词句积累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内容,本套教材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积累和巩固词句: (1)“词语表”的词语。每课要求会写的词语,在附表“词语表”中呈现,“词语表”中的词语都是课文中第一次出现的词语,由会写的字组成,必须全部掌握。
(2)课后练习的词语。课后练习设置“读一读,记一记”栏目,运用多种扩词方式,让学生积累由本课要认的字扩展的新词,这些字一般都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由“袋”扩展出“脑袋、口袋、袋子、袋鼠”,由“迎”扩展出“欢迎、 迎接、迎风、迎面”,由“塘”扩展出“水塘、池塘、鱼塘、荷塘”,这些词语都是学生认知经验中的常用词,学生只要读出字音,就能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不需要教师的讲解。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建立字形和字音之间的联系,扩大了词汇量。
(3)课后练习的语句。除了编排专门的栏目,课后练习还在相应的课文后面编排了背诵、抄读句子的练习。全册要求背诵共9次,其中课文7次,片段2次。抄读句子的练习,有的语句是从课外拓展的(如《树之歌》),有的来自课文(如《难忘的泼水节》)。 (4)学生主动的积累。为了强化积累意识,教材还在语文园地三的“展示台”中,示范了3张学生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卡片,目的在于树立学生的积累意识,从小就养成在阅读中积累词句的习惯。
2.加强词句的理解赏析和运用 词句练习要贯穿语文学习的始终。
(1)词句的理解。词句的理解,强调的是结合语境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大致意思。为此,教材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专门的练习,凸显了这种学习方法。有时也会根据词语构词的特点,提示相应的理解方法。如,语文园地四“我的发现”,根据4组表示颜色的词的构词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又如,语文园地五的“字词句运用”针对8个有共同语素、结构也相同的四字词语,教材引导学生借助熟词“自言自语”,迁移理解生词“豪言壮语、甜言蜜语”的意思。老师们请记住,课文中出现的每一个生词,都要引导学生理解意思。可以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各种方法,不要求精确解释,但是要能懂大概意思并且能在一定的语境中准确运用。
(2)词句的赏析。词句的赏析教学也很重要。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知道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个词有什么好处。用这个句式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好处。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3)词句的运用。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吗,语用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低年级来说,语用训练主要体现于词句运用。
词句的运用,要关注语言运用的适切语境,强调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的联系。如,《妈妈睡了》一课,第二自然段中有几个修饰性词组:明亮的眼睛,红润的脸,弯弯的眉毛。正好是教学生把话说具体形象地好材料。老师们通常的做法是,出示填空题,让学生自由地补充说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眉毛。现在要求给情境,给材料,对着给的材料学习把词语说具体说生动。我们可以给一张图片,对着图片说出这是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眉毛,还可以扩充到其他的,比如这是什么样的大海,什么样的天空。再比如《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不再像原来一样空泛地让学生说我还知道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而是先列举出课文中比较有意思的词语,然后提供柳树、蒲公英等植物案例,让学生迁移运用文中的好词好句练习说话。 拟人句也是一样,不要学了一个拟人句就让学生自己说一个,而是给一个情境,说说这个情境可以用一个怎样的拟人句来描述。 (举例:六年级的排比句考试题) 这样,给练习情境,带着解决问题的任务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表达方法,既降低了难度,又有了依托,有了实用价值。比空练效果高很多倍。
本册教材在课文的选编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上,对语言文字运用训练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相比于老教材有了巨大的进步。我们看一下,教材对语言的领悟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 有将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巧妙融合的,如《雾在哪里》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仿照例句,“说说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不仅归纳了课文内容,还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运用了“无论还是”的句式表达。 有在对比中感受语言表达的不同的,如《纸船和风筝》的课后练习: 读一读,比一比。(105页)
有借鉴表达进行仿说或仿写的。如《寒号鸟》的课后练习,表现“冷(冻)”和“热”的程度,一个是从人的身体状况:“冻得直打哆嗦”“热得直冒汗”,一个是从外在的环境表现:“冷得像冰窖”“热得像蒸笼”,这种多样化的表达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还有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如,《语文园地四“字词句运用”》:(54页) 总之,我们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语文,善于开发课程资源。随时学,随时用。
词句教学是一二年级段的重点,一定要把握文本的训练契机,练透练熟,让学生实实在在掌握词句的运用,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和成就,为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关注复述训练指导
从这册教材开始开始,我们看到了有关复述课文的要求。从第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开始,就开启了复述的训练。(看课本第4页) 1.什么是复述
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 2.复述的意义
为什么要复述呢?复述是一项综合性训练。它富有创造性,能把记忆、思考、表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复述课文的过程不仅是课文语言内化的过程,还是学生的听、读 、思、记能力训练的过程,是理解与表达的交互训练。
学生能熟练复述课文,至少说明他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对部分内容记忆了,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了,敢于站在同学们面前表达了。一堂语文课让学生做到这些,不愁你教的语文成绩不高。
复述一般用于叙事性文体。
学生在复述之前,必须熟读课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和脉络,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改组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的内容。复述不是背诵,不是照般原文,而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创新。它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巩固和积累,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系统、连贯的言语能力。 3.复述的训练层次
不同的年级对复述有不同的侧重训练
一二年级以看图复述为主,三年级练习详细复述,四年级练习简要复述,五年级练习创造性复述。各有侧重,但是要灵活把握,不要搞一刀切。比如,四五年级的精彩情节也可以详细复述。所以老师们一定要重视复述能力的培养训练。
对于我们来说,复述并不陌生。多年前就有这项训练内容。但是,从来没有像这套新教材一样把复述训练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老师们一定要遵循教材要求,舍得花时间进行复述训练,要让学生掌握复述方法,学会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要注意激发学生对复述的兴趣,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四)关于口语交际
本册编排的4次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无论是交流有趣的动物,还是介绍自己做的一件手工作品;无论是与别人商量事情,还是看图讲故事,交流的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在这些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如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商量》,教材创设了如何向同学续借书、如何跟爸爸商量调换电视频道等情境,让学生思考: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和不同的交际环境,应该怎么与人商量?又如,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向别人介绍(或者是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怎么才能说清楚、听明白。不难发现,由这些话题所引出的口语交际训练目标,正是合乎学生需要的、有共性的、具有迁移运用价值的课程内容,它不仅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也解决了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将在口语交际课中学到的原则和方法直接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提高日常的口语交际水平。 全套教材建构了清晰的口语交际目标体系。每次的交际活动都有明确的交际目标,每一次交际活动,都会从倾听、表达或交流的角度列出两项一般性的、可以迁移运用于日常交际活动的重要交际原则,以清晰醒目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在一年级培养学生“大胆说”“认真听”,说话要有对象意识、场合意识的基础上,二年级上册的交际活动侧重训练学生如何“说清楚”、如何“听明白”。《有趣的动物》引导学生做到说话的时候“吐字要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做手工》引导学生在讲述制作过程时要“按照顺序说”,听的时候要“记住主要信息”。《商量》培养学生的对象意识和场合意识,学会文明礼貌地与人商量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看图讲故事》创设的故事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想象力。重视方法的指引及示范引导
本册教材重视口语交际方法的指引及示范引导。如,《有趣的动物》这个话题,如何向同学清楚地介绍有趣的动物,教材提示“先想好要讲的内容,再说给同学听”,这是把话“说清楚”的一个重要方法,说话是需要先思考的,要想让自己的表达更清楚、更顺畅,就可以先想一想,想好后再说。在《看图讲故事》这个话题中,交际目标提出“按顺序讲清楚图意”,如何达成这个目标,教材也做了提示:“先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再把这些图画的内容连起来”。在《商量》这个话题中,交际目标提出“要用商量的语气”,但什么是商量的语气,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教材通过“我”的示范性的三段话,提示学生应该怎么向别人提出商量的问题,怎么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当别人不同意的时候又该怎么表达。通过这样的示范引导,学生就知道怎么用商量的语气与别人交流。口语交际教学要有提升点,本册增加了交际愿望未达成的训练。
(五)关于写话 二年级上册写话练习的编排,有两条途径。
一是随机安排在课后练习中,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进行仿写练习。如《黄山奇石》一课,要求学生借鉴文中打比方的方法,用上“好像”“真像”写一写图片中的石头;《葡萄沟》一课,要求学生仿照句子“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学习如何写具体,如何写概括。也有的是从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入手,写写感受。如《纸船和风筝》一课的课后选做题:“小熊也想写一张卡片,挂在风筝上送给松鼠,请你替他写一写吧。”
二是设置自成体系的“写话”栏目,编排在语文园地中,共3次,内容分别是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写留言条、看图发挥想象编故事,各属于记实类、应用类、想象类3个类别。本册教材中“写话”栏目的设立,表明全套教材书面表达训练的正式开始。
在第一次正式的写话练习的编排中,教材用“图示+指导语”的方式,提示了写话最基本的要求:“写在方格纸上。”“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实际写话中要注意的地方不止这些,像开头空两个格,要写清楚写工整等等。教材通过这两个提示语,引导师生关注在写话的起始阶段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养成良好的写话习惯打下基础。对于留言条,要写清楚基本的要素,注意行文的格式,这些要点教材用示例的方式都给予了提醒。
起始阶段的写话练习,重在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教材在话题的选择上,十分注意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写玩具、看图编故事,这些都是学生愿意写、容易写的话题。学写留言条,更是生活的必须。而在写话的要求上,除了一些基本的行文和格式规范,其他不作具体规定,学生能写几句就是几句,多少不限,自由地写。其目的在于营造无压力的写话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放开胆量,把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 最后重点提示,写话练习,注重指导,切忌放手。
(六)关于阅读教学
二年级阅读教学,要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重视朗读指导,重视积累,重视复述,在此基础上,本册教材还要重视以下事项。
1.重视朗读练习,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一年级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根据语义做恰当的停顿,能读出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的语气的基础上,本册在朗读方面还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分角色朗读,能对比读出感叹句和陈述句、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角色的心情读出不同语气,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课文。并从本册开始,让学生尝试默读,试着不出声
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唱读。做到不嚷,不拖音,不拿腔拿调,不和尚念经一个字一个字把句子读散,选择和文本内容适合的语气,声音高低适合,速度快慢相宜,自然流畅听起来舒服。目前最常见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嚷读,可着嗓子嚷,声音倒是够大,但是过头了。还有一种与之相反,声音特别小,像小蚊子嗡嗡的声音,老师不停提示大点声,仍然无济于事。怎么训练呢?低年级教师要善于范读善于领读,及时纠正错误的,巩固正确的。 2.重视课后练习,充分用好用透课后练习。
本册教材除了选文比过去更重视文质兼美外,还大幅度改版了课后练习,加进了很多语言训练的因素,练习的含金量大幅度提升,而且重视与生活的联系。如《田家四季歌》的课后练习拓展了表现农事活动的常见词语,引导学生借助这些词语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四个季节的主要农事活动。《寒号鸟》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此外,练习的设计还更加注重语言运用的适切语境,避免单调、枯燥的机械操练。如《植物妈妈有办法》的练习设计:“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可以选用下面的词语,仿照课文说一说。”通过情境图片,为学生选用词语设置了恰当的语境,仿照课文的语言形式,又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了帮手。所以,老师们在教学时一定要重视课后练习,用好完成好课后练习,就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3.善用泡泡
课文中出现的泡泡题,提示了教学重点,给了学生思考的机会,老师们也要巧妙利用,不能浪费掉。
关注学生的感受欣赏评价能力的培养,给学生说感受的机会。 关注课外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4.关注课外阅读,要关注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本课文。低段阅读不能少于5万字,从二年级开始,进入整本书的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阅读记录手册,每天抽查。
(七)把握教材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 1.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
本套教材按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单元内的数篇课文在共同的人文主题下,围绕同一个语文要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要把握一个单元内几篇课文之间的联系,把握课文与园地的联系,把握单元之间的联系,比如第一单元,三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都是童话故事,园地后的我爱阅读《企鹅寄冰》是童话故事,快乐读书吧还是读童话故事。教学时要在一年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如,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个单元3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都紧密围绕这个要素进行反复练习,确保这一要素得以落实。又如,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材在《黄山奇石》《葡萄沟》两篇课文中,分别以“陡峭”“五光十色”为例,提示学生要联系生活、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中,教材又以“隐蔽”“烦恼”“流连忘返”为例,让学生结合语境大胆猜测词语的意思。这样的编排,体现了一个新知从学习借鉴到理解运用的过程,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关注不同册次的梯度发展(即纵向联系)
除了加强单元内部的有机联系,教材还关注不同年级、不同册次之间语言要素的衔接与发展,努力做到循序渐进,螺旋递进。如,针对语文要素“借助图画阅读”,一年级上册主要是借助图画猜读指定的生字,到一年级下册发展为不仅是借助图画,还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来猜读指定的生字、了解课文内容。而在二年级上册,这一能力则发展为独立阅读全文不注音的课文,综合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猜读生字,猜不出来的字可以查字典,真正做到自主识字。
又如,在理解内容方面,一年级上册主要是培养学生“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能力,一年级下册在继续学习“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的能力,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训练,实现了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步。到了二年级上册,教材在阅读理解方面提出“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等要求,这表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局部走向整体,体现了阅读能力的渐次提升和发展。 老师们,新教材给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抓住教材改革的契机,用好教材,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 分享:
1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533)┊ 评论 (0)┊ 收藏(0) ┊转载(0) ┊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前一篇:2017年08月25日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发评论
更多>>
做第一个评论者吧! 抢沙发>>
部编教材培训有感范文第3篇
2017年9月初,我在本校参加了部颁新编初中历史科目教材的培训,观看了视频。经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所使用的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培训让我受益非浅,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通过主编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们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当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确立学习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识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新教材为构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奠定了基础。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们逐渐接受、理解了新教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因此,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渐释然。 1.对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 “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正文、资料、“史料研读”、“相关史事”、“课后活动”、“课后知识拓展”。历史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2.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事、史料研读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
3.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认识。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如注意让学生列表进行纵横比较、中外对比,注意引导学生读图、填图,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
20
17、
、31
部编教材培训有感范文第4篇
学习心得体会
蒙自二中 七年级语文组
“部编本”语文教材仿佛如一缕春风,给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带来活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新奇的窗户。
“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同时,部编本”语文教材真正让阅读走近学生的生活。“名著选读”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激发兴趣,传授方法。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通过培训,我们充分认识到: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专家们的讲座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
好的语文教师就是一座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在教学中,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到自身发展中去,教师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
教材是砖,要用来引玉,而不是作为单纯的任务来完成。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我们要设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他们需要的新知识并加以运用,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
部编教材培训有感范文第5篇
七年级上册
单元 一
阅读
主题 四季 美景 阅读策略
学习朗读,品味文1.春/朱自清
中的精彩语句,体2.济南的冬天/老舍 会汉语之美 3.雨的四季/刘湛秋
课文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二 至爱 亲情 学习朗读,整体感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知课文内容,把握6.散步/莫怀戚 作者思想感情 7.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三 学习 生活 学习默读,一气呵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成读完全文,梳理鲁迅 文章的主要内容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11.窃读记/林海音 12.《论语》十二章
写人要抓住特点
8.《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学会记事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四 人生 之舟 学习默读,学会圈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点勾画,理清作者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思路 诺
15.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思路要清晰 16.诫子书/诸葛亮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五 动物 与人 六 想象 之翼 学习默读,学做摘17.猫/郑振铎 录,概括文章的中18.鸟/梁实秋 心
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20.狼/蒲松龄 24.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塞翁失马/《淮南子》 杞人忧天/《列子》
发挥联想和想象 如何突出中心
学习快速阅读,展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开联想和想象,深22.诗两首 入理解文章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3.女娲造人/袁珂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刘禹锡
南园(其五)/李贺
夜雨寄北/李商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七年级下册
单元 一
阅读
主题 阅读策略
课文
写作
3.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写出人物的精神 生/胡适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木兰诗
学习抒情 群星 学习精读,字斟句1.邓稼先/杨振宁
闪耀 酌,把握人物特征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家国 学习精读,学做批5.黄河颂/光未然
了解抒情方式,6.最后一课/都德 情怀 注,感受作者的情怀 二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三 凡人 学习精读,熟读精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11.台阶/李森祥 抓住细节
把握叙事角度,10.老王/杨绛 小事 思,12.卖油翁/欧阳修(旧分清详略 文回归)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四 修身 学习略读,快速捕正己 捉阅读重点,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14.梅岭三章/陈毅 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6.古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怎样选材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五 生活 学习比较阅读,了哲理 解描写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17.紫藤萝瀑布/宗璞 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19.外国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昂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六 科幻 学习浏览,快速提探险 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2.太空一日/杨利伟
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语言简明 欣
24.河中石兽/纪昀 20.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陈子
文从字顺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
八年级上册
单元 一
阅读
主题 变化 着的 社会 二 生活 的记 忆
综合性学习地球,人类的家园 三 美景 依然 诵读古诗文,借助9.三峡/郦道元 注释和工具书了10.短文两篇 解大意,积累常见
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文言实词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1.与朱元思书/吴均
12.唐诗五首
黄鹤楼/崔颢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春望/杜甫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移居(其二)/陶渊明 四 情感 哲思 阅读不同类型的13.背影/朱自清 散文,把握其共性14.昆明的雨/汪曾祺 和个性 15.那树/王鼎钧
16.外国散文两篇 谈惬意地生活/蒙田 我为何而生活/罗素
语言要连贯 景物描写要抓住特征 阅读策略
阅读新闻类文章,1.新闻两则 获取主要信息,把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握作者的观点和渡长江/毛泽东 态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2.香港回归新闻一则
阅读传记类文章,5.藤野先生/鲁迅 对人物和事件有6.我的母亲/胡适 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课文
3.特写两篇
“中国速度”震惊雅典/孔宁、张军、袁虹衡
“飞天”凌空/夏浩然、樊云芳4.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朱玉、万
一、刘红灿
7.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 学写人物小传 8.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写作 学写消息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网络时代 五 文明 的印 迹 六 情操 与志 趣 诵读古诗文,借助21.《孟子》二章 注释和工具书了富贵不能淫 解大意,积累常见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文言虚词
22.愚公移山/《列子》
23.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24.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雁门太守行/李贺 赤壁/杜牧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表达要得体 学习说明方法,揣17.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摩说明语言,把握18.苏州园林/叶圣陶 说明对象的特征
19.梦回繁华/毛宁 20.蝉/法布尔
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综合性学习君子和而不同
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八年级下册
单元 一
阅读
主题 民风 民俗 二 科技 之光 阅读策略
了解民俗,尊重民1.社戏/鲁迅 间文化,学会多种2.庆祝旧历元旦/林语堂 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把握主要观点,提5.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取主要信息,领悟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科学精神和科学莫夫 方法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课文
3.春酒/琦君 4.安塞腰鼓/刘成章
写作 学习仿写
7.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克劳斯•冯•克利青
8.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 三 养性 怡情 诵读古诗文,借助9.桃花源记/陶渊明 12.《诗经》两首 注释和工具书了10.小石潭记/柳宗元 关雎 解大意,积累常见11.海国记(节选)/沈复 蒹葭
文言句式
学写读后感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式微/《诗经》子衿/《诗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四 思想 光芒 了解书信和演讲13.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15.就英法联军远学写书信 的特点,领悟作者14.讲故事的人/莫言 征中国给巴特勒上的思想,获取有益尉的信/雨果 的启示 16.傅雷家书两则/傅雷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五 江山 多娇 六 情趣 与理 趣 阅读游记,了解游17.壶口瀑布/梁衡 踪,把握叙述角度18.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 和景物描写的特点
诵读古诗文,理解21.《庄子》故事两则 课文内容,积累经北冥有鱼 典语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2.《礼记》两则
虽有嘉肴 大道之行也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19.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马丽华
20.登勃朗峰/马克•吐温
23.马说/韩愈 24.卖炭翁/白居易(旧文回归)
学写故事 学写游记 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送友人/李白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卜算子•咏梅/陆游
九年级上册
单元 一
阅读
主题 自然 之音 二 砥砺 思想 阅读策略
学习诗歌,理解诗1.沁园春•雪/毛泽东 歌的意象,感受诗2.诗两首 歌的意境,品味诗
我爱这土地/艾青
歌的语言
乡愁/余光中 阅读议论性文章,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能够区分观点和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材料,把握议论的肇中 中心
7.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课文
3.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郑愁予 4.致云雀/华兹华斯 8.短评两则
“传言伤农”,后果更加严重/王玉琪 烟花易冷,文化弥新/陈晓波、商意盈
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三 游目 骋怀 诵读古诗文,把握9.岳阳楼记/范仲淹 作者的情感,能联10.醉翁亭记/欧阳修 系时代谈感受 11.湖心亭看雪/张岱
12.诗词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名著导读《泰戈尔诗选》:如何读诗 课外古诗词诵读
月夜忆舍弟/杜甫商山早行/温庭筠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四 青春 年少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 五 理想 信念 六 人物 百态 分析材料,把握论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据,理解观点与材吗/鲁迅 料之间的联系 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 阅读古白话小说,21.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把握情节和结构,22.范进中举/吴敬梓 揣摩小说的语言
19.无我与不朽/钱穆 20.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
论证要合理 梳理小说的情节,13.故乡/鲁迅 15.孤独之旅/曹文轩 理解小说的主题 14.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16.心声/黄蓓佳
学习缩写 议论要言之有据 表达观点要清楚
学写诗歌
写作
23.三顾茅庐/罗贯中 24.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旧文回归)
学习改写
综合性学习评选年度班级之星 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咸阳城东楼 /许浑无题 /李商隐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九年级下册
单元 一
阅读
主题 生活 咏叹 阅读策略
课文
写作 学写诗歌 学习诗歌,感受诗歌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4.海燕/高尔基 的韵律,把握诗歌的婷
意象,理解诗人情感 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3.短诗五首 月夜/沈尹默 沙扬娜拉/徐志摩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断章/卞之琳 风雨/芦荻
二 人物 画廊 把握小说的人物形5.孔乙己/鲁迅 象,对作品有自己的6.变色龙/契诃夫 理解,学会欣赏小说
7.蒲柳人家/刘绍棠 8.溜索/阿城
注意审题立意
三 家国 之思 诵读古诗文,把握作9.鱼我所欲也/《孟子》 者的观点,注重积累、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感悟和运用
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2.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讲究布局谋篇
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讽刺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 四 读书 鉴赏 五 舞台 人生 六 浩然 正气 了解作者观点,提出看法,探讨疑难,尝试迁移运用
13.短文两篇
谈读书/培根 不求甚解/马南邨 14.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
阅读戏剧作品,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人物,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诵读古诗文,感受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17.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18.屈原(节选)/郭沫若 21.曹刿论战/《左传》 22.出师表/诸葛亮 23.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5.驱遣我们的想象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
16.无言之美/朱光潜 19.枣儿/孙鸿 20.音乐之声(节选)/厄内斯特•勒曼 24.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勤于修改润色
表达力求有创意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过零丁洋/文天祥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综合性学习戏剧大舞台
名著导读《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教材培训有感范文第6篇
七年级上册
单元 一
阅读
主题 四季 美景 阅读策略
学习朗读,品味文1.春/朱自清
中的精彩语句,体2.济南的冬天/老舍 会汉语之美 3.雨的四季/刘湛秋
课文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二 至爱 亲情 学习朗读,整体感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知课文内容,把握6.散步/莫怀戚 作者思想感情 7.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三 学习 生活 学习默读,一气呵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成读完全文,梳理鲁迅 文章的主要内容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11.窃读记/林海音 12.《论语》十二章
写人要抓住特点
8.《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学会记事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四 人生 之舟 学习默读,学会圈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点勾画,理清作者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思路 诺
15.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思路要清晰 16.诫子书/诸葛亮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五 动物 与人 六 想象 之翼 学习默读,学做摘17.猫/郑振铎 录,概括文章的中18.鸟/梁实秋 心
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20.狼/蒲松龄 24.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塞翁失马/《淮南子》 杞人忧天/《列子》
发挥联想和想象 如何突出中心
学习快速阅读,展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开联想和想象,深22.诗两首 入理解文章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3.女娲造人/袁珂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刘禹锡
南园(其五)/李贺
夜雨寄北/李商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七年级下册
单元 一
阅读
主题 阅读策略
课文
写作
3.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写出人物的精神 生/胡适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木兰诗
学习抒情 群星 学习精读,字斟句1.邓稼先/杨振宁
闪耀 酌,把握人物特征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家国 学习精读,学做批5.黄河颂/光未然
了解抒情方式,6.最后一课/都德 情怀 注,感受作者的情怀 二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三 凡人 学习精读,熟读精9.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11.台阶/李森祥 抓住细节
把握叙事角度,10.老王/杨绛 小事 思,12.卖油翁/欧阳修(旧分清详略 文回归)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四 修身 学习略读,快速捕正己 捉阅读重点,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14.梅岭三章/陈毅 15.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16.古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怎样选材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五 生活 学习比较阅读,了哲理 解描写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17.紫藤萝瀑布/宗璞 18.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19.外国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昂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六 科幻 学习浏览,快速提探险 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2.太空一日/杨利伟
23.带上她的眼睛/刘慈语言简明 欣
24.河中石兽/纪昀 20.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陈子
文从字顺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
八年级上册
单元 一
阅读
主题 变化 着的 社会 二 生活 的记 忆
综合性学习地球,人类的家园 三 美景 依然 诵读古诗文,借助9.三峡/郦道元 注释和工具书了10.短文两篇 解大意,积累常见
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文言实词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1.与朱元思书/吴均
12.唐诗五首
黄鹤楼/崔颢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春望/杜甫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移居(其二)/陶渊明 四 情感 哲思 阅读不同类型的13.背影/朱自清 散文,把握其共性14.昆明的雨/汪曾祺 和个性 15.那树/王鼎钧
16.外国散文两篇 谈惬意地生活/蒙田 我为何而生活/罗素
语言要连贯 景物描写要抓住特征 阅读策略
阅读新闻类文章,1.新闻两则 获取主要信息,把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握作者的观点和渡长江/毛泽东 态度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2.香港回归新闻一则
阅读传记类文章,5.藤野先生/鲁迅 对人物和事件有6.我的母亲/胡适 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课文
3.特写两篇
“中国速度”震惊雅典/孔宁、张军、袁虹衡
“飞天”凌空/夏浩然、樊云芳4.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朱玉、万
一、刘红灿
7.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 学写人物小传 8.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写作 学写消息
综合性学习我们的网络时代 五 文明 的印 迹 六 情操 与志 趣 诵读古诗文,借助21.《孟子》二章 注释和工具书了富贵不能淫 解大意,积累常见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文言虚词
22.愚公移山/《列子》
23.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24.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雁门太守行/李贺 赤壁/杜牧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表达要得体 学习说明方法,揣17.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摩说明语言,把握18.苏州园林/叶圣陶 说明对象的特征
19.梦回繁华/毛宁 20.蝉/法布尔
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综合性学习君子和而不同
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八年级下册
单元 一
阅读
主题 民风 民俗 二 科技 之光 阅读策略
了解民俗,尊重民1.社戏/鲁迅 间文化,学会多种2.庆祝旧历元旦/林语堂 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把握主要观点,提5.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取主要信息,领悟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科学精神和科学莫夫 方法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课文
3.春酒/琦君 4.安塞腰鼓/刘成章
写作 学习仿写
7.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克劳斯•冯•克利青
8.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 三 养性 怡情 诵读古诗文,借助9.桃花源记/陶渊明 12.《诗经》两首 注释和工具书了10.小石潭记/柳宗元 关雎 解大意,积累常见11.海国记(节选)/沈复 蒹葭
文言句式
学写读后感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式微/《诗经》子衿/《诗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四 思想 光芒 了解书信和演讲13.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15.就英法联军远学写书信 的特点,领悟作者14.讲故事的人/莫言 征中国给巴特勒上的思想,获取有益尉的信/雨果 的启示 16.傅雷家书两则/傅雷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五 江山 多娇 六 情趣 与理 趣 阅读游记,了解游17.壶口瀑布/梁衡 踪,把握叙述角度18.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 和景物描写的特点
诵读古诗文,理解21.《庄子》故事两则 课文内容,积累经北冥有鱼 典语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2.《礼记》两则
虽有嘉肴 大道之行也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19.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马丽华
20.登勃朗峰/马克•吐温
23.马说/韩愈 24.卖炭翁/白居易(旧文回归)
学写故事 学写游记 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送友人/李白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卜算子•咏梅/陆游
九年级上册
单元 一
阅读
主题 自然 之音 二 砥砺 思想 阅读策略
学习诗歌,理解诗1.沁园春•雪/毛泽东 歌的意象,感受诗2.诗两首 歌的意境,品味诗
我爱这土地/艾青
歌的语言
乡愁/余光中 阅读议论性文章,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能够区分观点和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材料,把握议论的肇中 中心
7.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课文
3.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郑愁予 4.致云雀/华兹华斯 8.短评两则
“传言伤农”,后果更加严重/王玉琪 烟花易冷,文化弥新/陈晓波、商意盈
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三 游目 骋怀 诵读古诗文,把握9.岳阳楼记/范仲淹 作者的情感,能联10.醉翁亭记/欧阳修 系时代谈感受 11.湖心亭看雪/张岱
12.诗词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名著导读《泰戈尔诗选》:如何读诗 课外古诗词诵读
月夜忆舍弟/杜甫商山早行/温庭筠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四 青春 年少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 五 理想 信念 六 人物 百态 分析材料,把握论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据,理解观点与材吗/鲁迅 料之间的联系 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 阅读古白话小说,21.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把握情节和结构,22.范进中举/吴敬梓 揣摩小说的语言
19.无我与不朽/钱穆 20.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
论证要合理 梳理小说的情节,13.故乡/鲁迅 15.孤独之旅/曹文轩 理解小说的主题 14.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16.心声/黄蓓佳
学习缩写 议论要言之有据 表达观点要清楚
学写诗歌
写作
23.三顾茅庐/罗贯中 24.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旧文回归)
学习改写
综合性学习评选年度班级之星 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咸阳城东楼 /许浑无题 /李商隐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九年级下册
单元 一
阅读
主题 生活 咏叹 阅读策略
课文
写作 学写诗歌 学习诗歌,感受诗歌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4.海燕/高尔基 的韵律,把握诗歌的婷
意象,理解诗人情感 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3.短诗五首 月夜/沈尹默 沙扬娜拉/徐志摩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断章/卞之琳 风雨/芦荻
二 人物 画廊 把握小说的人物形5.孔乙己/鲁迅 象,对作品有自己的6.变色龙/契诃夫 理解,学会欣赏小说
7.蒲柳人家/刘绍棠 8.溜索/阿城
注意审题立意
三 家国 之思 诵读古诗文,把握作9.鱼我所欲也/《孟子》 者的观点,注重积累、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感悟和运用
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2.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讲究布局谋篇
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讽刺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 四 读书 鉴赏 五 舞台 人生 六 浩然 正气 了解作者观点,提出看法,探讨疑难,尝试迁移运用
13.短文两篇
谈读书/培根 不求甚解/马南邨 14.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
阅读戏剧作品,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人物,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诵读古诗文,感受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17.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18.屈原(节选)/郭沫若 21.曹刿论战/《左传》 22.出师表/诸葛亮 23.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5.驱遣我们的想象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
16.无言之美/朱光潜 19.枣儿/孙鸿 20.音乐之声(节选)/厄内斯特•勒曼 24.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勤于修改润色
表达力求有创意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过零丁洋/文天祥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综合性学习戏剧大舞台
名著导读《简爱》:外国小说的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