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问题个人看法范文第1篇
尽管中央对腐败问题的决心和力度前所未有,可是,为何在中央的三令五申、从严处理的监督和查处中,贪污之风却屡禁不止?归根到底,是官官相护的问题!“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当大清王朝盛行这样的民谣时,一个帝国也就注定走到了它的末年;“十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当这种现象在官场习以为常的时候,一个铁桶般的政权也就注定会土崩瓦解!
笔者想说,根除腐败,首先要根除腐败的土壤!回想一下建国之初,为何腐败之风不能兴起?在于令行禁止,监督与行政并重,有人民的监督和管制,“为人民服务”就不在是一个口号这么简单,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今天呢,官员们大笔一挥,就日进斗金,特殊的利益群体以滚雪球之势越滚越大,小金库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与之对应的监管机制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贼喊捉贼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振振有词高喊着“反腐败”口号的领导,第二天就成为纪检委的“座上宾”,这是多么的滑稽可笑,耐人寻味啊!
斩断利益链,才是治理腐败的关键一环!只有在保障行政权与监督权分别独立的情况下,利益链才能失去保障,无法保持如往日的畅通无阻,处处绿灯!倘若官员自己监管自己的局面依然持续,监守自盗的腐败问题定会永无休止,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就将受到人民的质疑,民心倘若有变,那里又有稳定可言呢?
贪污腐败,依然盛行,无外乎监督者视若无问,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在官场做老好人,跟着和稀泥,谁也不得罪,如此心态,怎能够将中央的政策方针落实到位,又怎能将贪污腐败斩杀于摇篮之中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的党只有从根本上斩断贪污腐败的利益链,将监督权交给人民,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廉洁、高效、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才能树立“勤政爱民”的好形象,才能受到老百姓由衷的拥护和爱戴!
“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治理贪污腐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需要的是全党上下戮力同心,坚决与利益集团拉开决战的帷幕,全力以赴,赢取胜利!毕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民定会紧密的团结在中央的周围,为打赢这场艰苦卓绝的“反腐倡廉”战争,竭尽自己的全力!
“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我们相信,习总书记的讲话是务实而干练的,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也是如泰山不移的。前途任重道远,同志仍需努力,让我们全党上下紧密团结在以习总书记为中央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周围,将反腐败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进行到底!
汇报人:xiexiebang
安全问题个人看法范文第2篇
3.“食品安全”这个近几年本不该出现的词如今成了各大媒体报刊争相报道的焦点,在全国人民攒足力量准备在经济建设上有所作为的时期,后勤却掉了莫大的链子。“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没想到我国那么一个饮食文明的国度,如今却闹得人心惶惶。所有的人都在担心自己正在吃的、喝的,而那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某些丧尽天良的企业。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残害了多少无辜的孩子,整整30万啊!难道这些教训还不够吗?可总有企业昧着良心,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老酸奶,果冻,空心胶囊„„我们还有多少30万可以残害?为什么这些事层出不穷呢,为什么这些问题食品能流上老百姓的餐桌呢?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监督管理。监管部门的执法不严,办法不公都直接导致民众的受害,只有当我们的部门切实尽到该做的义务时,那些问题企业必然自身自灭,那时出现在老百姓菜篮子里的才是真正的健康食品。
4.近几年,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是今天中国社会的一个现实。这个现实让人们感到很心痛,也很悲哀。每一个新调查的曝光,都是对食品安全的雪上加霜。最近的“毒胶囊”事件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应该说,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高度关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从立法到加强监管,呼声日益高涨,实际举措也有不少。遗憾的是,这一问题远未在深层次上得到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无解了吗?这是舆论无奈的感慨。一个国家能够30多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但似乎就是没办法去除一些顽疾。食品药品安全案例的不断曝光,大大影响了国人的幸福指数。有人甚至以“互相投毒”来形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外乎两条路径。一是依赖制度,依赖监管,重疾当用猛药;二是呼唤社会道德重建,修补那些被击穿的道德底线。这两条路径须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缺一不可。
5.从苏丹红、毒奶粉到地沟油、染色馒头,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对国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如何吃上放心的食品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前赴后继”的问题食品令人草木皆兵。但是更重要的是,相关监管部门常常慢半拍,这让消费者无所适从。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更早前出现的大头娃娃奶粉、化学火锅、毒火腿,甚至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很多都是先由媒体揭出、舆论跟进,然后才是行政部门监管介入。事实上,在食品安全问题暴露后,相关部门的查处也总是存在很大问题,查处的说是个别问题,没有曝光的说是很安全,但这无形中更加重了消费者的疑虑。监管部门的信息公开不透明,不及时,这些问题都使得我们的监管部门的公信力在逐渐下降。要让百姓吃得放心,根本是把食品安全工作做好,而要能保证食品安全我们的监管部门就应该正确认识他们的职责和义务,正确履行民众赋予的权力。
6.“药品毒胶囊”事件,再次暴露出我国的药品存在很大隐患。近年来,我国问题食品、药品接二连三发生,随着“三鹿”奶粉到“瘦肉精”、“染色馒头”、 “甲醛奶糖”、“地沟油”、“墨汁粉条”、“染色花椒”等诸多问题食品、药品频繁出现于新闻媒体,暴露出什么?为什么问题食品、药品屡禁不止?其症结究竟出在哪儿?这些问题药品、食品如果不是记者发现,通过新闻媒体曝光,我们的老百姓恐怕还要继续吃下去。药品、食品,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药品、食品安全乃生命之大事。然而,一些不法分子惟利是图,他们为了
谋取暴利,生产问题食品药品,谋己之财害人之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搅得人惶惶不可终日,让和谐社会不再和谐,让消费者失信,更重要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我国是人口大国,问题食品、药品倘若泛滥成灾,国人将如何生活。药品食品安全工作要标本兼治,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法治化水平。首先要出台相应的药品、食品安全法律。另一方面,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药品、食品安全教育,尤其是药品、食品生产厂家的食品安全法的普及教育,销售者和经营者要有良知和用诚信来经营。
7.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当一个又一个名词撞击着消费者脆弱的神经时,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信任危机已经越来越严重,一次次挑战着人们的的承受底线。纵观食品安全问题久治不愈的原因——“无缝监管”体系仍然缺失、配套法规规章执行力度不够、安全风险监测基础薄弱、部分企业未能落实责任„„诸多领域依然有待进一步完善。然而,无论是逐步建立严格的管理体制,还是寄望于企业的社会公德的重拾,让消费者能够“放心吃饭”已经迫在眉睫。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回顾2011年诸多食品安全事件时,不难发现,很多时候,信任缺失导致的情绪化乃至信息失真传播,也对如何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如何保障食品安全而言,未雨绸缪显然比亡羊补牢更有效果。因此,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媒体等各方联动,不断提高监管体制的透明度,才能重建消费者的信任感。
8.最近接连曝出的老酸奶、果冻、空心胶囊铬超标事件,又狠狠的赚足了国人的目光,而近期体育总局的“禁肉令”不免让人想入非非,翔飞人家人早就表示,刘翔因瘦肉精等问题已多年不吃猪肉,这不免让大众感慨不已,刘翔可以为了比赛放弃吃肉,可能让全国让人民都效仿吗?显然有些荒诞。表面上看,运动员“不敢吃肉”跟民众关系不大,其实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侧影,说明涉及食品安全,我们可能都是受害者,谁都逃不掉。难道,那么多监管机构,就管不好一头猪吗?就遏制不住瘦肉精的泛滥吗?其实说到底还是我们的监管机构屡屡放松检验职责,沦为瘦肉精的推手。在瘦肉精上体现出我们的执法部门很是松懈。最近沸沸扬扬的央视名嘴赵普“废皮鞋制成工业明胶用于制果冻”的言论更是一言激起千层浪,而调查后的内幕更是惊心动魄,为什么这种企业我们的监察部门没能及时发现呢,还是根本就没想过要发现呢,这其中不得而知。食品安全关系国家民生大计,关系百姓的菜篮子工程,更关系着祖国的未来。那些所谓的国家部门难到真的能不闻不问吗?相信时间会检验一切。
9. 最近,明胶成为一大热议话题,央视主持人赵普和某记者的微博上透露果冻和老酸奶内添加了工业明胶,并且今年的315打假晚会是对工业明胶一事作出了临时毙稿的决定,外界一片哗然。而明星也同样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文章为女儿吃到假的鳕鱼而在微博上破口大骂,并声称与这帮黑心商家没完。暂且抛开他是公众人物不谈,我们能理解父亲关心女儿的那种急切的心情。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最近几年总有一些猛料在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我们已经变得很脆弱经不起打击。这也使得目前我国的CPI一直得不到好的结果,归根究底还是食品安全惹得祸。其实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很明确,第一:建立和完善健全的法制体制,用法律约束商家和企业,让他们意识到做违法的事得承担法律责任。第二:有了法律必须要有人去执行,这就要求我们的执法部门能够做到认真执法,公平执法,不懈怠自己应该行使的权力和应对普通民众该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食品安全恶疾有所改善。
10.食品安全实在是一个令人既义愤填膺,又厌倦嫌恶的话题,却又绝对不能避而不谈。毕竟,它事关每一个人的健康生死,甚至关乎国家和社会的安危。不管是三聚氰胺还是黄曲霉毒素等等,这些激怒着多少人。“酸奶工业用明胶“的丑闻尚未尘埃落定,国产鲜奶疑似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又浮出水面。食品安全问题再度成为舆论热点。事实上,抗生素以及激素的滥用,既不是新问题,也不仅仅是牛奶一个行业的问题。从中还不难得出结论,包括牛奶在内的食品安全隐患,行业道德沦丧、缺乏自律,以及事前监管和事后处罚力度远远不够,恐怕才是悲剧持续上演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前些日子我国卫生部食品安全首席科学家吴永宁谈论了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他指出我国的食品生产还处于“小散乱”初级阶段,这让我国的食品企业规划管理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诚然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但归根结底监察部门脱不了干系。如果监察部门能够认真执法,那再小的病原都能揪出,所以期望我们的某些部门能够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11. 最近一则皮鞋下角料做成食品明胶的消息再次使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表面看,直接原因是不良生产者受经济利益驱使的违法行为,但更深层次原因是政府检测监督机制的失灵。我们必须将食品安全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上进行思考。食品安全事件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危害,是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危害。间接的影响就往往会延伸到行业和国家,更为严重的是,食品安全事件还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大影响了民众的消费信心,严重冲击社会诚信道德体系和对官方的集体不信任。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应当做到:第一.强化对食品安全检测监督结果的定期公开制度。第二.在各部门综合协调监管的基础上推进监管的专业化。第三.强化执法检查,提倡制度刚性化。我们相信,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媒体和社会的监督,虽不能立即杜绝食品安全出现的各种问题,但能使食品安全走上更加良性的发展道路,使我们能放心地消费安全食品。
安全问题个人看法范文第3篇
一、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网络环境下, 个人信息基本处于透明状态, 对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非法利用以及信息泄露等, 都会对个人信息安全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作用。虽然, 国家相关部门对于网络信息安全进行了管理, 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范。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 由于一些心存侥幸不法人士的存在, 依然使得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存在, 这就需要进一步整顿网络环境, 以及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 一) 个人信息非法收集
个人信息非法收集是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网络环境基本处于透明状态, 而个人信息在网络环境中极容易被收集, 不法人员对个人信息的收集, 会对信息使用者的安全形成威胁。
( 二) 个人信息非法利用
不法分子将信息使用者的信息进行不法收集, 并未经过信息使用者的许可, 尚自不正当利用, 就会对信息使用者名誉形成伤害, 甚至会对信息使用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这些个人信息不安全问题的存在会对信息使用者形成不利影响, 同时也会对网络有序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作用。
( 三) 个人信息泄露
使用网络环境, 必然会留下一些痕迹, 一些有心之人根据痕迹收集信息使用者的信息, 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会对使用者安全形成威胁。例如, 常见的QQ被盗, 就是属于非法信息利用和个人信息泄露, 盗用者根据个人信息构成钱财诈骗等等事故, 就会对信息使用者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作用。
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与法律保护的有效结合
法律作为强有力的保护手段, 将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与法律保护进行充分的结合, 就可以为个人信息安全提供充分的保障, 通过法律手段保护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安全, 维护信息使用者的正当权益, 这对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一) 增加法律的执行力和实施力度
大数据时代进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应该与强有力的法律手段相结合, 利用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这就需要增加法律的执行力度和实施力度, 将法律政策贯彻落实到实处, 不断完善法律政策, 最大限度避免法律漏洞的出现, 以防个别有心之人利用法律漏洞对他人个人信息安全形成不利影响。严格按照法律政策, 加强网络监督, 减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促使每一个人都可以安全用网, 从而实现网络的重要作用。
( 二) 不断完善相关立法
利用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需要按照相关制度规范进行执行。这就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立法, 对侵权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 对于违法网络使用安全, 对他人信息安全形成不利影响的违法者, 需要进行严格的惩罚。利用严格、完善的法律对有心之人形成警示作用, 避免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
( 三) 对自律组织和资料规范进行科学的引导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需要以法律手段和自律手段相结合, 利用自律手段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避免个人泄露, 从而对个人信息安全产生威胁。利用自律手段规避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需要对自律组织和资料规范进行科学的引导, 增强每一个网络使用者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 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对个人信息进行完善, 避免出现不符合规范的信息, 提高个人信息的安全性。通过个人加强信息安全保护, 减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为安全用网提供充分的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使得人们交换信息和共享信息更加便利。但同处于一个透明的网络环境中, 也使得人们的个人信息极为安全, 对使用者形成了非常大的困扰。为了营造一个有秩序的网络环境, 就必须充分发挥法律手段的重要作用, 利用法律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减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为实现网络技术的重要目标提供充分的保障。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使得信息交换和共享变得更加便利, 与此同时, 带来了非常多的问题, 网络环境下使得个人信息面临被非法收集、非法利用以及泄漏的风险,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个人信息安全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作用。本文主要从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出发, 探讨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与法律保护相结合的有效方式, 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提供充分的保障。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法律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茂月.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数据安全的新威胁及其保护[J].中国科技论坛, 2015 (7) :117-122.
[2] 谢静.大数据时代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J].价值工程, 2015 (26) :223-224.
安全问题个人看法范文第4篇
一、建立专门的档案库房
一些档案管理部门为了节省成本或者是其他考虑因素, 在建立档案库时未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要求, 导致档案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首先档案库的本身设计存在有很大的安全问题, 设计不够科学在某个角落有安全漏洞未能及时发现, 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盯上, 节能会利用漏洞大量窃取、损坏、修改等。这就需要档案管理部门找专业的安全防盗人员彻底排除各个安全隐患环节。还有就是对档案库的门窗做相应的安全加固和防火、防水等级, 从人为因素到外在的环境因素做好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
由于档案大部分都是纸质的, 还有一些照片。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张会自己变黄疏松, 导致字迹不清甚至破损, 照片更容易出现拍摄内容的丢失。面对这些问题要在档案入库前用先进科学的方法尽量延长纸张的寿命;病虫害、温度、湿度、光照度等对档案安全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所以在档案库内要实时监控这些数据的变化, 如发现某些数据变化较大可能影响档案信息的安全, 要及时做好应急预案。
二、做好合理的档案保密管理工作
档案的保密等级不是一层不变的, 根据档案所记录的内容和时间关系。保密档案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保密法》规定档案被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只有合理的确定好档案的等级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好档案。有一些档案在当时可能是需要特殊保密的可是到一定时间就不需要保密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管理人员做好区分, 把这些不再需要保密的档案从中分离出来做好保管, 防止出现混乱。
三、档案使用中的监管问题
(一) 对借阅人进行监督。对想要获得档案信息资源的借阅者要进行前期审核, 凡是有不良动机的借阅者一律拒绝借阅。而不是任何人在什么条件下都可以随意借阅;对符合借阅条件的借阅者要做好实名登记制度, 把借阅档案时间、借阅档案类别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在借阅过程中对出现的用笔画线或者图画书写文字的借阅者等不良借阅习惯做到及时制止;一旦发现借阅者有偷撕、损毁、涂改档案的情况要及时发现并找到责任人给予严厉惩罚;如在借阅后发现被借阅的档案出现问题要及时地进行补救同时追究借阅者的责任。
(二) 档案管理人员的监管。由于档案涉及企业的核心利益和国家的安全机密。在当今的国际背景下, 各国之间相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国家机密一旦被他国窃取将会给本国经济、国防带来巨大损失。为了得到这些信息资源, 一些国内外的不法分子是无所不用其极。通过各种渠道向那些管理重要档案的管理人员进行金钱, 色诱, 而仅依靠自律, 并不能预防个别思想道德境界不高的人为了个人的私欲走向了出售国家机密的犯罪道路, 只有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对一些平时思想作风不纯的人员进行考察, 问题严重者及时开出绝不姑息, 不管是基层档案管理者还是领导都不能有特权。凡是人员涉及到档案问题, 特别是关系到有重大利益的档案。都要做好人员登记和档案登记, 不能有半点疏漏。
四、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档案安全保管的关键
(一) 档案管理人员要有很高的政治素养和法律意识。对于那些直接接触档案的人员在前期选拔时要经过认真的考核。首先要有极大的爱国精神和政治责任心, 只有发自内心地想为国家和人民做实事的人才能被放到这个位置上来。其次要把档案管理当成自己终生的事业, 有极高的职业道德操守。再次, 要有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文化素质有能力了解并熟悉自己所管理档案的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管理档案, 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最后, 要有独立处理工作中遇到的个别特殊问题, 还要具备很好的沟通和说服能力。对特殊借阅群体要耐心讲解注意是事项, 从源头杜绝有损档案安全的潜在威胁。
(二) 档案管理人员的再学习是档案安全保管的未来。一些档案管理者由于工作环境的安逸, 或是开始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时间较早思想老旧, 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工作模式, 甚至僵化模式。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档案管理工作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档案库引进先进的管理办法以及对档案库内温度、湿度、光亮度等数据进行数字化管理。他们一时间还不能完全接受, 这对现阶段的档案安全管理是不利的。因此, 实践中, 应加强对档案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鼓励档案人员进行再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意识。档案安全管理的好坏最终归结到管理人身上, 档案管理工作的最基本任务书是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 管理人员都要一一去落实做好。档案管理人员要有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时刻警惕。一旦发现档案出现损坏的迹象或者已经损坏, 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情况将影响档案安全问题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只有档案管理人员真正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 档案安全才会得到最根本的保证。
五、结语
档案管理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 其保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企业的切身利益。档案的一些内容很可能涉及到国家机密关乎国家的安全, 同时档案在使用监管当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以及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问题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档案的安全保管。因此,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 需积极探索, 加强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 从而保证档案的安全完整。
摘要: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的安全管理显得越看越重要, 在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实践中需要积极探索学习, 不断提高档案安全保管工作水平。
关键词:档案,安全保管,保密
参考文献
[1] 孙雪莲.浅论如何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J].机电兵船档案, 2013, (2)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