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对罗切斯特的宣言(精选5篇)
简爱对罗切斯特的宣言 第1篇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跨文化背景下广告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An Analysis of David’ s Dual Personality in David Copperfield 3 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初步研究 基于认知语境的英语动物习语的理解策略研究——以“狗”的习语为例 5 论海明威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象征意义 6 英汉色彩词的语用对比研究 从《喜福会》看美国华裔女作家身份探求 8 《马丁•伊登》中马丁•伊登美国梦的分析 9 无尽的欲望致使毁灭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论跨文化商务中的非言语交际 An Analysis of Women’s Statu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3 田纳西•威廉斯《玻璃动物园》中的南方淑女形象 14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主要作品 15 从用餐礼仪看中美核心价值观差异 16 浅论美国文化霸权的确立 17 英语习语的认知分析 跨文化交际在宝洁公司营销战略中的应用 19 《老人与海》中的存在主义分析 20 广告中的熟语模因探析 论《瓦尔登湖》的超验主义思想 英语单位名词研究——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为例 23 观《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教育失败 汪榕培《诗经•国风》中的拟声词翻译研究 25 中西文化差异在广告创意中的影射 26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Vocabulary Teaching Based on Pragmatic Approach 28 异化的美国梦:小说《教父》的主题解读 29 “集体无意识”理论观照下艾米莉的悲剧性 30 超验主义思想和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现实元素(开题报告+论)32 英语外贸电子邮件的语篇分析
Analyzing How Shakespeare Created Hamlet:Shakespeare’s Reflections in His Creation of Hamlet 34
王尔德戏剧作品中的道德观
“生活大爆炸”中美式幽默的翻译方法研究 37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The Translation of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A Comparison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39 跨文化视角中中英颜色词的对比及翻译 40 《奥罗拉•李》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The Process of Anna’s Spiritual Integration in Doris Lessing’s The Golden Notebook 42 从《一间自己的房间》分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43 浅析中美幽默之差异
西丽自我身份的寻求——《紫色》的女性主义解读 45 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 46 浅析网络语言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47 浅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 48 《蝇王》中象征意义浅析 49 追求“美与真”: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玫瑰意象研究 50 斯佳丽,在逆境中成长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电影名字的翻译
浅析中西饮食隐含的文化差异及其中式菜肴名称翻译策略 53 肯尼迪的政策对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 54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家有儿女”VS“成长的烦恼”——对比研究中西方家庭教育 56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57 我对直译和意译的看法
On Dickinson’s Choice of Nature as the Theme of Her Poems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60 《呼啸山庄》的悲剧分析
英语谚语中关系分句之先行词he高频使用之探析 62 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Greetings 64 论《爱玛》中的反讽
非语言交际中体语的文化分析
Verification of Soft Term in Letter of Credit 67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中风筝的意向分析 68 商标的特征及其翻译的分析 69 电视公益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林语堂翻译思想探究——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71 《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形象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Prisons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7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74 从《在路上》分析“垮掉的一代”的文化内涵 75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男主人公
安妮•赖斯《夜访吸血鬼》中吸血鬼形象研究
俄狄浦斯情结在劳伦斯及其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体现 78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方法 79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翻译 80 试析《宠儿》中的象征手法
81(英语系经贸英语)成本领先战略与英国易捷航空 82 论英语无灵句与汉语有灵句的互译 83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字幕翻译策略 85 从交际方式的角度比较中美课堂差异 86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从《热爱生命》看杰克•伦敦的生命观
论《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昌盖茨“美国梦”的转变 89 从《京华烟云》探析林语堂的女性观 90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性解读 91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92 试析《啊,拓荒者》中的生态伦理观
Schema Theory on th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94 从女性个人主义角度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女性人物性格特征 95 英文商务信函的语言特点和写作原则 96 中英足球体育新闻中的隐喻现象探析 97 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分析广告语的修辞特点
《恋爱中的女人》欧秀拉和古迪兰的性格对其爱情观的影响 99 《麦琪的礼物》的叙事技巧分析
从《基督山伯爵》看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
扼杀在萌芽中的期许— “一小时里故事”中的女权渴望 102 《天使与魔鬼》中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分析
莎士比亚:男权神话的守望者—莎士比亚戏剧的女性主义解读 104 《沙漠之花》的女性主义研究 105 美狄亚的女性主义分析
《欲望都市》中的女性语言分析
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广告语中的使用及其语用功能探讨 108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圣经原型人物解析 109 口译中的停顿原因分析及处理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Factors i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Kong Yij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111 目的论视角下的美国动画电影的翻译 112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14 《简爱》中“愤怒”情感隐喻研究 115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析《小王子》
从合作原则谈影视翻译策略——以《功夫熊猫》为例 117 《白噪音》的后现代特色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Idioms Translation 119 精神分析理论观照下的《道林•格雷的画像》
The Application of Cohesive Devices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Works 121 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 122 专有名词普通化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e Chopin’s Awakening 124 分析《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个性特点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论价值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127 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128 英汉拒绝言语对比研究 129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美国女性--《律政俏佳人》 131 从核辐射报道看英国报纸行文的语言特征 132 比较《百万英镑》和《阿Q正传》 133 颜色词的中英对比翻译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 135 汉英翻译中文化传递的可接受度 136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动物意象研究 13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8 对爱伦坡侦探小说犯罪心理的分析
从女性主义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140 中法身势语的文化差异研究
《荷塘月色》英译中的意境重现
英文征婚广告和中文征婚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143 希思克厉夫—一个拜伦式英雄
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 145 莎士比亚《皆大欢喜》中的标新立异
探讨图式理论对英语专业四级阅读中的指导作用 147 中西方关于萨达姆之死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148 苔丝悲剧中乌托邦情结的探析
从语言学的角度解析幼儿双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50 浅析合作原则在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 151 照进黑暗的光--电影《弱点》主题阐释 152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抽彩》女主角的命运 153 英汉动物习语的隐喻认知分析
154 浅析跟单信用证软条款及其防范措施
155 Pragmatic Failures in Translation of C-E Advertisements 156 浅析哈代的悲观主义哲学对徐志摩诗歌创作之影响 157 英语语感教学策略研究 158 英语广告中的礼貌原则
159 《论语》中“孝”的英译——基于《论语》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160 从关联理论看美剧典故的翻译
161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162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
163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164 汉英道歉语回应之比较
165 试分析《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模式 166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象征主义
167 An Analysis of Textual Functions of the English Passive Voice 168 不温不火,绵里藏针——分析《格列夫游记》的讽刺意义 16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70 Imagery Transla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171 英汉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172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隐喻的语用功能分析 173 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174 “Really”在会话中的语用含意
175 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企业简介汉英翻译
176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 177 《嘉莉妹妹》中男女主人公命运的对比分析
178 The Heartbroken Images in the Fairy Tales of Oscar Wilde 179 从《洛丽塔》看美国世纪中期的消费文化 18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81 威克里夫对英国民族语的发展贡献
182 小说《紫色》和《妻妾成群》中女主角不同命运的的比较 183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
184 英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界定及其语用功能 185 浅析企业更名
186 从经济学角度看梭罗《瓦尔登湖》中独特的生活理念 187 试析《我的安东妮娅》中的生态伦理观 188 从文学作品中透析东西方女性异化现象 18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90 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 191 从美国汽车看美国文化
192 互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应用
193 A Comparison of the Dragon Culture in the East and the Sheep Culture in the West 194 论《芒果街上的小屋》的“简单” 195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语块研究
196 浅析《天路历程》中基督徒的成长历程
197 探究斯蒂芬•克莱恩诗集中的三类意象——以《黑骑者》为例 198 追逐梦想的人——浅析《刀锋》中拉里的性格多样性 199 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运用
200 从《胎记》看霍桑对科学的态度
简爱对罗切斯特的宣言 第2篇
——浅谈《简·爱》罗切斯特形象
《简·爱》自1874年出版后,很快风靡欧洲大陆,一时“洛阳纸贵”,其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也跻身于英国伟大作家的行列。《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同简·爱、苔丝等其他人物形象一样,已经脱离作品而存在,成为整个人类文化的象征符号。罗切斯特的性格、行动、形象如哈姆莱特一样,带着浓厚的时代印记。
一、战斗的狼
和杰克·伦敦笔下的狼一样,罗切斯特身上存在一股十九世纪英国资产者的狼性——热烈、大胆、有追求、闯劲十足、工于心计、行动力强。《简·爱》中罗切斯特的出场伴随着浓重的男子汉气息——他伴随着烈马与巨犬在傍晚的山间小路上登场,简·爱惊恐与担忧地倾听着由远而近的马蹄声,心里充满了不安,结果的确发现来者不善。这样的出场无异奠定了罗切斯特的形象——烈马、巨犬、粗犷的主人公——这就是十九世纪撑起所谓“日不落帝国”的“狼”者的形象。十九世纪的英国正处于动荡和转型时期,是时,英国资产者和旧贵族围绕经济和政治权力分配问题展开激烈党争,罗切斯特显然不属于“文质彬彬”的旧贵族。他和伯莎成婚后,继承了其三万英镑的财产。罗切斯特曾周游过许多国家,赞同对外扩张。他有着“体育家的身材”,外形“像狮子”,神形“有一种超越美的力”,尤其是他那双“又圆又亮的鹰眼”使他具有鹰的视力,它“使我们能看到繁华的世界,看到曾听说过却从未到过的城镇和地区。”正因为有了这种鹰的视力,罗切斯特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工人们发起的要求平等选举权的宪章运动。《简·爱》对罗切斯特的这段外貌描写带着赞许的语气,表明在那个时代,对旧贵族优雅气质的崇拜已经被对资产阶级冒险精神的赞颂所取代,在这样一种社会意识下,资产者的奋斗和成就已经得到人们的承认和推崇,这也构成了作者对《简·爱》男主人公性格塑造和命运安排的感情基础。
罗切斯特的阶级“狼”性不仅体现在其外貌气质上,更突出体现在其性格、行为上。1848年宪章运动开展以来,旧贵族的政治经济权利不可避免地受到资产阶级的动摇,但是,他们仍有一份不可剥夺的、似乎与生俱来的财富即“贵族气质”可以弥补其它方面的亏损。资产者发现自己虽获得了政治和经济权力,在精神气质和文化修养上却自惭形秽。贵族正好利用了这种自卑感,把自己的文化标准推向极端,成为对新兴阶级的心理压迫。罗切斯特本身也受到过旧秩序的伤害,父兄撮合下的婚姻使他感受到被“买”的感觉,贵族阶级的心理压迫使罗切斯特产生强烈的反抗意识,他以玩弄爱情游戏的方式对以英格拉姆为代表的娇柔做作的贵族小姐之流进行戏弄、反抗。作为对贵族阶级门当户对观念的抗争,罗切斯特在一个既无财产又没有优雅气质的平凡家庭女教师和美貌富有的贵族小姐英格拉姆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为了推翻与贵族小姐的订婚,并试探简·爱的心思,罗切斯特假扮算命女巫,传出自己要破产的传闻让那位贵族小姐对他失去兴趣。由此观之,罗切斯特意识到旧的社会意识是加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必定要除之才可获得幸福。他是一个富有计谋、行动力强的战斗着的狼。
二、痴情的羊
罗切斯特打破旧的社会意识的禁锢,是为了通过找到真爱而找到幸福,这就牵涉到他性格中柔情的一面。他不是一名心狠手辣的革命者,而是对懂得适可而止,不会从肉体上消灭对手,而对爱人,他痴情、执著,在爱情中学会感恩、忏悔。
作者安排的罗切斯特出场与简·爱相遇的情节,充分彰显其硬汉外表下是的极自尊敏感害怕而受伤的心。罗切斯特的马因踩碎了冰面而在简·爱面前人仰马翻,出于身份和由此带来的强烈的自尊,罗切斯特起先拒绝了简·爱的帮助,但在简的一再要求下,他还是屈服了,让简扶他上马。这表明罗切斯特并非如出场时所表现的冷酷,而是在硬朗的外表下包覆者一颗敏感的心。
而罗切斯特从火海中救出伯莎的情节,也显出其人性。尽管出于摆脱心理上的压抑之感,罗切斯特从精神上折磨这个“买他”的伯莎,并处于再婚的动机把她囚禁于阁楼之上,但是当伯莎放的火导致桑菲尔德庄园失火时,本已跑出庄园的罗切斯特又跑回去救他的疯老婆,并因此沦为残废并失明。若罗切斯特是薄情、残忍、冷酷之人,他大可见死不救,借伯莎放的火来烧死伯莎,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从中可以看出其心灵深处的人性。
罗切斯特痴情的一面,突出表现在其与简的爱情经历上。罗切斯特的爱情观、世界观在与简的恋爱中不断地发生着调整。在他经历恋爱的挫折,遇到简的时候,他看到的是其貌不扬的简的内在美,书中描述罗切斯特“像一盏已经熄灭,正在等人来重新点亮的灯”,简点燃了这盏灯。当罗切斯特欲与简成婚是,他要休妻,但没有休书,当其在大火中失去一只眼睛和一只手臂时,他认为这是动了“淫念”而受到的惩罚。他后来向上帝忏悔,在受难中赎了罪,才在与简·爱结婚以后恢复了一只眼的视力,又有了妻子作他的右手。他最后“怀着感动的心情再一次承认,上帝仁慈地减轻了对他的惩罚”。在这个过程中,罗切斯特的心灵愈加紧密地同基督教联系在一起,与忏悔、宽恕等善性联系在一起,此时,他的的“羊”性显露无余。
海斯特·白兰对真爱的追寻 第3篇
关键词:反叛,真爱,追寻
一、白兰的不幸正是源于她现实婚姻的不幸
而这个不幸的直接来源就是罗杰奇灵沃斯。白兰与他在年龄上差别巨大, 性格上格格不入。两年中, 丈夫又了无音讯。她想摆脱命运对她的不公, 努力追寻自己的爱情, 于是她和牧师丁梅斯戴尔真诚相爱, 并生下爱情结晶珠儿。在后来长达七年的恕罪生活中她戴着象征通奸的红字A, 忍受别人的侮辱, 艰难地带着女儿生活。
二.海斯特白兰的反叛
白兰是一个异于当时社会的反叛女性, 对于爱情, 她勇敢地追寻和毫不动摇地坚定, 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反抗当时的宗教社会。本文中, 主要体现了她三个方面的反抗:
1. 揭露老罗杰奇灵沃斯的虚伪
海斯特白兰“有着修长的身材, 柔美的身段, 大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4]我们可以设想如此的可人儿, 有着温柔贤良, 勤劳俭朴的品德。可老罗杰奇灵沃斯身体畸形, 衰老不堪。白兰回顾她和他的家庭生活, 意识到从一开始就被剥夺了幸福和爱情。
在狱中, 白兰坦然地对他说“你要晓得我过去是对你坦白的。我感觉不到爱情, 而且我也没有假装过。”[114]罗杰奇灵沃斯也深知白兰不爱他, 并承认他欺骗她结成了老少配的婚姻关系。白兰痛恨没有爱情的婚姻。
从某种程度上讲, 罗杰奇灵沃斯纵然有窥视他人内心的洞察力, 但缺少爱的能力。他视白兰为个人所有物, 他真正要维护的不是他那名存实亡的婚姻, 而是要维护他所谓的尊严。“由报复滋生的毒素已经成为他赖以生存的唯一养料。”七年里, 他不断地对一个痛楚的心进行着折磨。撒旦在给予他复仇力量的同时也摄取了他的灵魂。他对丁梅斯戴尔的毒害, 粉碎了白兰和丁梅斯戴尔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
2. 劝说丁梅斯戴尔和她远走高飞
丁梅斯戴尔, 作为受人尊敬的牧师, 他有着对宗教狂热的激情和“火焰的舌头”, 他的声音“连天使都会来聆听和应答的”。白兰崇拜他, 认为和他一起才是灵魂和肉体的契合。于是, 她不顾宗教的压力, 真诚的与丁梅斯戴尔相爱, 并勇敢地生下他们爱情的结晶-珠儿。
可是丁梅斯戴尔不敢向世人承认自己。在宗教和爱情不可兼得的矛盾与痛苦中, 他经受着良心折磨。他日夜忏悔, 以致于胸膛上也隐隐地浮现出一个红色的A字, 一想到人们看到他心房上的红色标记, 他就感到极度恐惧。在白兰提出带着珠儿与他逃走, 到另一个地方去寻找幸福时, 他又犹豫不决。所以, 在爱情面前, 他是个彻底弱者。
海斯特白兰这样一位女性为追求自己的爱情而愿意用自己的余生去“赎罪”, 爱情的甜蜜与美好在遭受了宗教道德法则的质疑后, 白兰以生命来保护自己爱人的名誉, 为了不让他受到攻击, 她独自戴上象征耻辱的红字, 无论怎样都不说出她爱人的名字。最后, 在森林中, 白兰对丁梅斯戴尔说“这里通向更远的森林途径……, 在那里, 你是自由的!”白兰不顾世俗的看法, 勇敢提出与丁梅斯戴尔到另一个地方去生活, 而她这种勇气却是当时的家庭妇女所不具备的。
3. 力争珠儿抚养权
珠儿既是“罪恶”的产物又是爱情的结晶。在法庭上, 当法官质疑白兰是否能抚养小珠儿长大成人时, 白兰坚定地说:“上帝将她给予了我, 我也将永远不会放弃她!”在丁梅斯戴尔地帮助下, 她终于夺回了珠儿。《红字》中对珠儿的描述, 我们可以看出白兰对女儿的悉心照顾, “海丝特把红字用金色丝线装饰得十分华美, 小珠儿也给打扮得鲜丽异常。”小珠儿就在母亲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这也说明了她对自己爱情的坚定和维护。珠儿是活着的红字, “是另一种形式的红字, 是被赋予了生命的红字!”她在向人们展示着白兰爱情的强大生命力。
小说中一共有四章是来写珠儿的, 这不仅宣扬了爱情成果和爱情本身的同一关系, 我们也由此可以看出, 白兰对珠儿的保护和悉心照顾体现了她的爱情核心精神是不屈服, 勇敢追求和坚定维护。
三.结语
在读者眼中, 白兰是一个孤独, 反叛而又激进的女性形象。上天给了她一段不公平更不幸福的婚姻, 但是她却没有认为这就是命运。当真爱来临时, 她毫不畏惧的追寻它维护它。在历尽磨难后, 白兰仍不放弃对幸福生活的追寻, 自始自终都对丁梅斯戴尔一往情深。在她看来, 她的爱情是和别人的一样有尊严的。其实说到这, 我们不能说她是一个多么伟大, 多么前卫的女性, 只不过在那样一个年代, 她始终终于自己, 以及自己的感情, 还有后来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 她作了所有她认为值得的事情。她敢爱敢恨, 敢于承担一切后果, 这样的勇气, 是当时, 哪怕是现在极少有人能够具备的。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勇敢追寻真爱, 捍卫爱情, 以及为此不惜任何代价, 担负起责任, 这些都是我们从白兰身上所看到的, 我想也是我们现代人在速时爱情时代应该去深思的。
参考文献
[1]杜春荣:竞相开放的爱情之花[J].外国文学研究, 1991 (4)
[2]段怀清:“红字”弘扬的是道德意识还是生命意识?[J].外国文学研究, 1990 (5)
[3]霍桑作品集:红字[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1.
简爱小姐,谁是你的罗彻斯特 第4篇
食堂的空气真是闷热,所以当前面那位留着平头。体形瘦小却穿着肥大足球服的哥们,翻遍全身还没有找到饭卡时,饥肠辘辘的我终于失去了耐心,拍拍他的肩膀,赔着笑脸说:“哥们,你没带饭卡能先让我打饭吗?”
我就是在这时看到夏洛迪那张脸的。
白皙的脸颊上有汗水不断地嘀嗒,一双大眼睛里早已是怒火中烧,她盯着我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你听我这是男人的声音吗?
的确不是,掷地有声的声音很清脆,也很女性化。见我瞠目结舌地摇头,她指指我手中的饭卡,脸上的表情阴天转晴,一脸谄媚地笑:“同学,能先借你饭卡用下吗?”
本着女生不爱吃肉的想法。我给夏洛迪打了一份空心菜一份白菜,夏洛迪不顾我的白眼,很不客气地得将我碗中的鱼香肉丝和红烧肉拨到她碗里一些,而后开始自我介绍:“同学,我是高二五班的夏洛迪,也是校女足队的一名队员。”
我口中的鱼香肉丝差点喷出来。接过她的话,讽刺地说:“原来是简爱小姐,你们女足队的都喜欢把头发留成平头吗?你们吃饭都喜欢不带饭卡、想要吃霸王餐吗?”
夏洛迪很不客气地踢了我一脚,瞪着我说:“柳南安同学。不就吃了你一顿饭吗?问题咋这么多?下次我请你吃更好的。”
“你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这让我很纳闷。
夏洛迪鄙夷地看了我一眼,很不屑地说:“每次段考完,成绩排行榜上不都有你笑得很奸诈的照片吗?谁不认识你啊,有个那么好听的名字,长得却那么委婉。”
不得不得承认,夏洛迪的出现让我心里很是发堵。怎么也没有想到,我柳南安花了钱请她吃了饭,却没落得个好下场。脆弱的小心灵,被她那“毒舌”打击得七零八碎。
那顿饭我吃得很缓慢,尽管刚刚步入四月。尚在春天,可是那天的天气却炎热得像夏天。
燥热的空气让我的衬衣很快就湿了一大片。我看着坐在对面的夏洛迪细嚼慢咽的样子,心里真是着急。
夏洛迪仿佛看出了我的心事,将碗底扒拉光,微笑着挥手跟我说再见。我看着夏洛迪的背影消失在正午的阳光中,立刻舒了口气,站起身欢天喜地打算去冷饮柜买一罐冰镇的百事可乐。
刚接过可乐。夏洛迪那张阴魂不散的“男人脸”又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面前。她得意洋洋地笑:“就知道你小子想吃独食儿,幸亏姑娘我聪明,骗你先行一步,才能把你抓个正着。”
我看着突然出现的夏洛迪,差点就要拿可乐瓶往自己那榆木脑袋上磕了,就我这高分低能的智商,怎么能跟狡诈的简爱小姐斗智斗勇呢?
那天,我除了请夏洛迪吃了三毛的米饭、一块钱的蒜蓉空心菜、一块钱的醋溜白菜外,还额外请她喝了一罐两块钱的百事可乐。这些都被我记录在笔记本里,并且用蓝色的钢笔在那一页下方将以下字描成了粗体:欠债人:骗子夏洛迪小姐。
之所以说夏洛迪是骗子,是有据可依的。那天走出食堂后,诡计得逞的夏洛迪兴高采烈地蹦蹦跳跳,然后就有一样东西突然从她运动短裤的口袋里掉了出来,那东西不是别的,正是夏洛迪的饭卡。
2、爱好虚荣的夏洛辿小姐
再一次和夏洛迪面对面交谈,是在学校附近的快餐店里。
在我吃掉两个鸡柳汉堡和一对香辣鸡翅以后。夏洛迪那张清秀的脸仍然没有一点心疼的迹象。反而又将一份鲜蔬汤推到我面前,很大方地说:“柳南安,你别跟我客气,想吃什么再点。”
我喝了一口滚烫的鲜蔬汤,用手指敲敲桌面,谨慎地问:“夏洛迪,你是不是有事啊?”
果不其然,看到夏洛迪欲说还羞的模样,我的心里就有了答案。
“柳南安,周五晚上我要参加全校歌咏大赛,你能不能帮我个忙?到时候上台给我送一束花。”
我这才知道,怀春的简爱小姐想要吸引罗彻斯特先生的注意。而夏洛迪的罗彻斯特,正是晚会的主持人程思远。美术特长班的程思远,被学校的女生誉为“笑起来能够闻到阳光”的帅哥,长得很像卡通片里的美男子。
我在心里暗暗佩服夏洛迪的勇气可嘉。学校都在传闻程思远和校花阮薇薇关系暧昧。夏洛迪居然在这个时候不顾对手的强大气场而勇猛地出击,实在让人啧啧称奇。阮薇薇是谁啊?在大冬天里,她能够穿着短裙走在校园里,身体都不会抖一下。每次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总是昂首挺胸、目不斜视。那玲珑有致的身材和清冷的美貌让男生垂涎三尺,让女生怨念冲天。
歌咏大赛那晚,我手捧一束夏洛迪提前买好的百合等待上台。
让我感慨不已的是,踩着凳子站在合唱队最后一排的夏洛迪,居然戴着一头柔顺的假发。
我在心里把臭美的夏洛迪骂个遍体鳞伤,却还是不得不认真地观察舞台上的形势,心里盘算着献花的时机。
合唱团演唱结束后,我一个箭步冲上舞台,将手中的百合献给还站在高凳上的夏洛迪。台下。已经响起一阵又一阵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夏洛迪面带微笑,弯下腰嘴里却嘟囔着:不到时候,不到时候呐。你应该等我下了凳子再给我。
可是。事已至此。见到我手中的百合悬在半空,夏洛迪咧咧嘴角,还是接了过去。
夏洛迪说得实在是很有道理。站在凳子上的她,接过百合花以后,也许是一时兴奋,重心不稳,连人带花一起摔在地上。
底下的同学已经是一片哗然。
这片哗然声在夏洛迪站起身后,更是响彻了整个大礼堂。狼狈的夏洛迪左手拿着摔得零散的百合。右手拿着没有扎牢的飘逸假发,“腾腾”地走下舞台。
这个出乎意外的小插曲,真的起到了作用。拿话筒的程思远站在舞台上。看着面红耳赤的夏洛迪那单薄的背影,嘴巴张成了“O”形。那表情,仿佛见到了一个拿着假发的贞子在游荡。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假发事件后,夏洛迪名扬全校是顺其自然的事情。而我,也被夏洛迪指着脑袋一阵狠批:“因为你柳南安的过失,损坏了我夏洛迪在程思远心中的美好形象。”
为此,我要付出惨重的代价。除了要请夏洛迪吃顿好吃的,还要动用脑细胞想一出能够挽回她形象的好戏。
夏洛迪对于程思远的爱慕可以说是达到了痴狂的程度。午餐时,她坐在靠近程思远的地方,吃相特别小家碧玉。可是,美食比夏洛迪更有诱惑力。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是程思远埋头吧唧吧唧吃完饭,然后抬起头擦擦嘴,夹着画板离开。自始至终,他都没有看夏洛迪一眼。
再譬如学校里如果有程思远主持的活动,夏洛迪也总是拽着我往台前挤,希望节目互动的时候,程思远看到她举起的芊芊玉臂。事与愿违,太多程思远的粉丝把我和夏洛迪挤到活动会场的偏角,并围起一面密不透风的“人墙”。
学校的展览窗里,会定期摆出美术班优秀学生的作品。这其中,当然少不了程思远的画作。夏洛迪摸着玻璃窗,看着程思远画的花乌鱼虫,说:“你说,柳南安,如果程思远能够给我画一幅素描像挂在这里,那我该是多么风光呀。”
说这话时,落山的夕阳的余晖正一点一点地洒落在夏洛迪平静的脸上,她那乌黑的双眸里没有了往日的洒脱与不羁,只有一种淡淡的忧在弥漫。
我想,曾经潇洒的夏洛迪小姐真的是陷入瞎
恋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了。可莫名其妙地,我的心中也突然“咯噔”一下,仿佛有什么东西掉入深不见底的黑洞之中,一直不停地坠落。这种感觉,让我感到诧异又不安。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夏洛迪坚持不懈的追逐似乎终于换来了回报。
那天走出图书馆,我们就看到了走在前面的程思远。程思远穿着白色的长袖T恤,深蓝色的牛仔裤,一副神清气爽的模样。我悄声地说:“夏洛迪,你快点走到程思远面前。然后假装崴了脚,这样小帅哥就会懂怜香惜玉地扶起你了。”
夏洛迪的眼睛里有着一闪而过的惊喜。她很高兴地拍拍我的肩膀,朝我竖起大拇指。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我和夏洛迪的预料。
就在夏洛迪要赶超程思远的时候,程思远却一把抓住夏洛迪的胳膊,表情变得拘谨不安。夏洛迪停在原地,用询问又好奇地眼神,快速地将程思远那张白净又有棱角的脸扫描了一遍,而后收起窃喜的声音,故作镇定地说:“同学,有什么事吗?”
在夏洛迪肆无忌惮的注视下,程思远的脸红了一大片,那双清澈的眼睛不安地看向别处,他忐忑地说:“夏洛迪,你可以做我的素描模特吗?”
聪明的夏洛迪依旧掩饰着内心的狂喜,回答得云淡风轻:“噢,你是美术班的程思远吧。这个问题可以让我考虑一下吗?”
4、得了全家还卖乖的夏洛迪
两个星期后,夏洛迪的素描画像已经被贴到了展览窗里,作者是程思远。
我站在展览窗前看了好久。画像里,头发已经长成板寸的夏洛迪会心地微笑着,眼神里满是柔情。程思远的画功可真是绝顶的棒,将夏洛迪画得形神兼具。只有面对喜欢的人,才会观察得这样细致入微,也才能创作出惟妙惟肖的画作吧?
那时候,外界都传着夏洛迪的传奇故事。听说。程思远每天都给夏洛迪带好吃的点心,对夏洛迪关爱有加,不但给夏洛迪画了很多画像,还贴心地陪在夏洛迪身边,对她是有求必应。夏洛迪被众多女生当作了新一代灰姑娘变白雪公主的典范,这给无数平凡的女生带来了新生的希望,也滋润了无数自卑得要干涸的心灵。
我一直想不明白,程思远怎么就会电闪雷鸣地喜欢上大大咧咧的夏洛迪呢?就在我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突然被玻璃窗反射出的影像吓了一跳。玻璃窗上的我,皱着眉头,神情带着困惑,居然还有那么一点点忧伤。
我不得不承认,我的确有点伤感了。没有了夏洛迪的骚扰,我的世界变得像一潭平静的湖水,平淡又无趣。
我在玻璃窗上,还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朝我慢慢走近。转过头,夏洛迪正笑意盈盈地看着我。她故作矫情地说:“柳南安,你还得帮帮我,现在程思远对我太依赖了,这完全不在我的意料之中。”
对于她的话,我自然嗤之以鼻。没想到,这世界上还真有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
看我不屑一顾的表情,夏洛迪原本神采飞扬的脸。立刻拉了下来。她的手指触摸着光滑的展览窗。似自言自语:“柳南安,你说有多神奇啊。一个多月前,我还在感叹,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引起程思远的注意,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能够给我画一张人头像。却没有想到,这一切现在都变成了事实。可是。我和他分明是两个世界的人啊。他怎么就会喜欢上我了呢?”
夏洛迪的最后一句反问,让我愕然地站在原地。我摸摸她的额头,疑惑地说:“夏洛迪,你脑袋烧坏了吗?美梦成真,你明明在偷着乐,干嘛又在我面前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啊?”
夏洛迪摇摇头苦笑,转过头看看远方的山头,声音变得低沉了下去:“柳南安,你看又是夕阳下山的时候了,你能陪我去操场走走吗?”
五月末的校园,空气中漂浮着青草和各种花朵的香气。放眼望去,一片片粉色和白色的花朵掩映在翠绿的叶子之中。
明明是春光无限好。可是,我和夏洛迪却都无心欣赏这样的美景,各怀心事的两个人保持沉默地绕着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直到夜幕降临,她才反应过来,有些抱歉地说:“柳南安,到晚饭时间了,我得赶紧回去,程思远肯定在等我吃饭。”
一同转过身,却看到校花阮薇薇站在操场的入口。我和夏洛迪都愣住了。
我们都被阮薇薇那种能够杀死人的冰冷眼神给镇住了。阮薇薇狠狠地盯着夏洛迪,扬扬嘴角。勾勒出一个骄傲的微笑。她的眼神转移到我的脸上时,一下子就变得很奇怪。不再像先前那般冷冽。在微白的路灯下,还带着一些温柔和欣赏。
5、百般掩饰的你,让我疼惜
如火的六月。高考结束以后,我们这些准高三的学生,也进入了积极备战翌年高考的状态。原本一个半月的暑假。却因补课而缩短到两个星期。
放暑假那天,因为东西太多,等我收拾完毕全校已经没有几个人了。我走在空旷狭长的走廊里,突然想到了夏洛迪。不知道这个丫头暑假会有什么计划呢?是会认真地看书,还是会去四处游玩呢?也许是会跟着程思远四处写生吧?
就在我胡思乱想时,一声清脆的“啪”响震动着我的耳膜。我抬起头,走廊那端并没有人。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闷热的空气中,只有细微的尘埃在浮动。
万分不解的我突然在隔壁一间教室里发现了阮薇薇一行和夏洛迪。以阮薇薇为首的几个女生围着夏洛迪。而夏洛迪捂着左脸,低头不语。趾高气扬的阮薇薇在夏洛迪面前走来走去,却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我的脑海中突然想到了很久以前一直传的绯闻。好强的阮薇薇应该是不会服输的吧?帅哥程思远居然选择了夏洛迪,而没有选择心高气傲的她。因为这,她才会对夏洛迪怀恨在心吧?
在气势强大的阮薇薇面前。平日里风风火火的夏洛迪已经失去了所有的锐气。变得沉默不语。
看到受到欺负的阮薇薇。有一股激愤瞬间涌上我的心头。
可是,心中却有两个“我”在不停地做斗争。一个说,冲进去保护夏洛迪。另一个说,像夏洛迪这样自尊心极强的女生,是不愿意你看到她脆弱的一面的。
就在这样摇摆不定之间。阮薇薇一行人已经打算撤离现场。我躲在另外一个教室里,看到她们渐行渐远。还看到走出教室的夏洛迪揉揉脸颊。若无其事地哼着小曲离开了。
我一直小心翼翼地跟在夏洛迪后面。没想到。夏洛迪却笔直地向女生厕所走去。尽管将水龙头开得很大,在急速的水流声中我还是能够听到夏洛迪压抑的哭声。
学校门口。眼睛红肿的夏洛迪看到突然出现的我,像见到怪物一样惊悚不安。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柳南安,你怎么还没有回去?”
我努努嘴,笑着说:“你不是也还没有回去吗?程思远怎么没陪你?”
夏洛迪看看手表,笑得有些尴尬:“哎呀,他要去省里培训专业课。噢,对了,我家里还有事儿,我得赶紧走了。柳南安,暑假快乐哟。”
说完,她一个箭步向车站跑去。我看着她那被风吹得鼓鼓的蓝色T恤,只觉得心口一阵疼痛。
夏洛迪,你不会知道,你强颜欢笑的模样,让我心疼了。
6、莫名消失的夏洛迪
短暂的暑期回来,我们是名正言顺的高三生了。
开学伊始,一个不可思议的消息也在校内迅速传播:夏洛迪与程思远和平分手,夏洛迪又变成了形单影只的灰姑娘。
原来,灰姑娘始终是灰姑娘。即使穿上了水晶鞋,也只是梦一场,始终要被打回原形。像程思远那样的王子,也只能和阮薇薇那样的公主在一起。那样,才登对。
一时间,校园内又议论纷纷。在这枯燥无味的高三生活中,夏洛迪和程思远的分手,无异于一种心情调节剂,成为了同学们饭后的谈资。
夏洛迪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已经是另外一副模样。大多数时间,她是坐在教室里的。实在要外出,她也总是一个人行色匆匆,话不多言。毫无疑问,失恋的打击,让夏洛迪的心情从天堂到了地狱,整个人的性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很多次,我在食堂里拦住夏洛迪,想要跟她说说话。许多安慰的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往往话还没说,夏洛迪就很绝地说:“柳南安,你还嫌我不够心烦啊?离我远点行吗?算我求你了,让我安静点。”
夏洛迪用自己的行动,将我拒于千里之外。
再次相遇,却形同路人。
而我只能默默地看着夏洛迪的背影,无可奈何地叹息。
紧张的高三,连续不断的模拟考试,占据了我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我再也无暇去找夏洛迪谈心。面对繁复的功课,我不得不全力以赴。
还是时常会听到一些八卦。据说,绯闻男女阮薇薇和程思远只是好朋友,两人从来就没有情意相投过,而且阮薇薇早已心有所属。
我会心一笑,这种种传闻与我再也没有一点关系。而我现在所能够做的,就是将自己的成绩再提高一个层次,考入理想的C大。
高三的时间过得飞快又充实。寒假过后,我恍然发现已经好久没有见到默默无闻的夏洛迪了。四处打听,原来夏洛迪在寒假之前办理了退学手续,全家搬迁,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我的心里突然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也许此生,我再也见不到夏洛迪了。
我去找程思远,想要在他那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程思远站在学校的花坛前,点燃一支烟,略带忧郁地说:“我不知道她去了哪里,我只记得,当初她跟我在一起的时候,一直在谈论你的点点滴滴。柳南安你知道吗?自从那次合唱比赛开始,我就开始默默地关注夏洛迪了。她总是不经意地就出现在我的视线里,这个活泼真实的女生,突然就让我心动了。可是。我还是没能够留住她。我想,她之所以要离开我。也一定跟你有关。柳南安,如果你再遇到她,请转告她,我现在已经不恨她了。也希望你能够珍惜她。”
我又去找阮薇薇。见到我。阮薇薇笑得很温柔。一听到夏洛迪的名字,她的脸色变得厌恶不堪。她看着窗外淡淡地说:“柳南安,不就是一个夏洛迪吗?你至于这么紧张吗?”
一贯的傲气又在阮薇薇身上呈现,我的心里有一股无名怒火腾地升起。我控制住自己要变了腔调的声音,狠狠地说:“阮薇薇,你别告诉我夏洛迪的离开跟你没有关系,高二放暑假那天,你为什么要打她?”
阮薇薇愣在原地,眼眶突然变得湿润了:“柳南安,你问我为什么打她?她凭什么和思远谈恋爱,却又和我喜欢的男生搞暧昧?柳南安,你知不知道有些话,我有多么想告诉你?可是,一直维持的优越感,却让我难以启齿。我只能在每次段考结束后,看着你在红榜上的照片,一个人傻乐……”
我站在原地。心乱如麻。一向将头昂得极高的阮薇薇,此刻却哽咽不止。我的眼睛闪闪躲躲。不敢正视她那张哀怨的脸。只能抱歉地说声“对不起”,然后匆匆离开。
我没有想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居然是这样的。
7、我期待一场浪漫邂逅
高三的下学期,除了不停地做题,我还学会了写信。
那些没有寄出去的信,都是写给夏洛迪的。随着高考的临近。我对夏洛迪的思念却与日俱增。学习到深夜,疲倦的我总是喜欢将一封封信摊开摆在我的面前,眼前就会浮现出夏洛迪那张古灵精怪的脸,仿佛又看到她对我说:柳南安,不要偷懒呀。高考越来越近略,fighting!
我的眼泪就滑落了。抚摸着信纸上被泪水浸得变模糊的钢笔字,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说:该死的夏洛迪,你到底在哪?不上学,你又能去干嘛?
一直到高考来临那天,我还是没能见到夏洛迪。
高考结束后,我开始喜欢在大街小巷漫无目的地闲逛。我的心中是充满期望的,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和夏洛迪不期而遇。然后我会笑着对惊愕的她说:夏洛迪,许久不见,如隔三秋啊。你看咱俩这次偶然的邂逅多浪漫啊。
你看,我连开场词都想好了。可是我换掉三双磨坏的帆布鞋。皮肤被晒得黝黑,喝了八十多碗降暑的绿豆粥,却依旧没有碰到夏洛迪。
放榜那天,我眯着眼睛看到自己的名字在红榜顶端。醒目的红榜,劲秀的毛笔字清清楚楚地写着:柳南安,C大。
我舒口气,终于如愿以偿。可是心中并没有预期中的欣喜若狂。
逐步走来的阮薇薇惊讶地看着我,好奇地问:“柳南安,你怎么变得这么黑了?”
我依旧眯着眼睛,看着淡蓝淡蓝的天空。有些颓废地说:“这个暑假,我一直在找一个人,却始终没有结果。”
“她在迎春市场。”阮薇薇酸酸地说,而后是一声沉重的叹息。
8、我喜欢您啊很喜欢很喜欢
我终于见到了夏洛迪。距我们上一次见面,已经时隔半年多。
留着齐耳短发的她,正在一个凉皮摊熟练地切着黄瓜丝。我轻轻地走近她,生怕惊动认真做事的她。
不经意地一个抬头,夏洛迪还是发现了迎面而来的我,手中的黄瓜顿时从菜板掉到地下。她那么定定地看着我,眼泪迫不及待地涌出眼眶。用衣袖擦擦眼角,她咧着嘴笑着说请我吃凉皮。
清脆爽口的凉皮里,夏洛迪根据我的口味放了很多面筋和黄瓜。只是,我却再也不忍心拿起筷子将它们吃完。我生怕那么迅速地将它们吃完,我和夏洛迪的这次见面也就结束了。
夏洛迪又恢复了以往的热情,用手拍拍我的肩膀,笑着说:“柳南安,你倒是快吃啊。这是我家祖传的手艺。味道绝对正。不够我再给你拌,包你吃饱。”
我说:“夏洛迪,你能给我安静地坐下来,陪我说说话吗?你知道当初你不告而别,我有多伤心吗?夏洛迪,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连高考都可以放弃?夏洛迪,你现在又怎么会在迎春市场卖凉皮……”
一连串的提问。让夏洛迪招架不住。她捂着脸,眼泪从指缝中流出。从她断断续续的诉说中,我终于明白了夏洛迪的艰辛与不易。
自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夏洛迪,和妈妈相依为命。自她懂事起,妈妈就在迎春市场卖凉皮。而管理这个市场的领导不是别人,正是阮薇薇的舅舅。
夏洛迪和我在操场上散步的那天,被阮薇薇看在眼里,并且怀恨在心。放暑假那天,阮薇薇甩给她一巴掌。威胁她说:“你最好离柳南安远一点,否则你妈妈不要在迎春市场出摊了。”
因为这,夏洛迪不断地躲避着我。
高三寒假,夏洛迪的母亲在结了冰的路上,滑了一跤,住进了医院。家里没有了收入来源,而母亲治病也需要钱,夏洛迪狠心咬牙就办理了退学手续,来到迎春市场卖凉皮。
“可是,当初你是那么喜欢程思远,为什么又会离开他呢?”我闷闷地说。
夏洛迪笑得有些苦涩:“柳南安。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话吗?在我心里。我和程思远一直是两个世
界的人。那么光彩夺目的男生,只能供我这种平凡的女生瞻仰啊。其实,程思远只是一个借口,打着追求程思远的名义,我才能跟出谋划策的你有更多接触啊。我没有想到他会喜欢上我,我更后悔当时居然就答应了他……”黄昏时间,前来小吃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夏洛迪开始变得忙碌。我站起身,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夏洛迪看出我的尴尬,淡淡地说:“柳南安,你走吧。以后你是前途无量的大学生,而我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商贩。以后你升官发财,可要照顾照顾我啊。”
尽管说得轻松,可是夏洛迪的眼圈又一次红了。
走出夏洛迪的凉皮摊五米之远,我听到她在后面哽咽地喊:“柳南安,我喜欢你啊。即使知道我们以后不能在一起,我也要告诉你,我喜欢你啊,很喜欢很喜欢。这样我一辈子才不会后悔。”
我头也没回地走远,眼泪却已洒了一路。
9、简爱小姐,谁是你的罗彻斯特
步入C大,我再也没有遇到像夏洛迪那样没心没肺的女生。我走在食堂里,总是喜欢看那些留着短发的女孩子,期待能够遇到和夏洛迪相似的女孩儿。
可是,我始终没能如愿。夏洛迪就是夏洛迪,她是那么的独一无二。
大一的寒假,我又去了迎春市场。迎春市场在进行改造,夏洛迪已是人去摊空。凛冽的寒风中,我站在夏洛迪摆摊的地方,无声地哭了。我在回家的路上,想了很多。即使见到夏洛迪又能如何呢?我们现在都无力改变自己的境况。
时间过得飞快,又一个学期接近尾声。暑假过后。又是一年新生入学时。
我听宿舍的哥们说,管理系来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大一女生,名字也很特别。跟《简爱》的作者重名。还听说,她和她妈妈在学校门口开了一家“简爱凉皮店”,味道很好,每次去都有好多人。
我躺在床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一颗心却突突跳个不停。
穿上拖鞋,我就去搜索“简爱凉皮店”了。正在柜台忙碌的夏洛迪身着镶有蕾丝花边的白色短衫,依旧留着清爽的齐耳短发。笑起来能够迷死人。
我痞子一般的走向柜台,说:“姑娘,我有两个问题要问你。第一个,迎春市场整顿的那个寒假你去了哪里?”
“那时候我妈妈出院了,我听从她的建议去了乡下一所高中复读了。因为,我喜欢的人在C大,所以我就下决心一定要考上C大。”
“好的,第二个问题。简爱小姐,谁是你的罗彻斯特先生呢?”
简爱对罗切斯特的宣言 第5篇
关键词:女权主义,成长,抗争
一、引言
被英国女权主义批评家艾伦·莫尔斯赞誉为“富有生命活力的女性写作的先驱”之一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一直被视为女性主义的教科书,主人公简爱由于“热爱劳动、自重、自尊、自强、自立的形象”[1]受到世界女性的推崇。乔伊斯.卡.欧茨(JoyceCarolOats)在为小说第三版所作的“介绍”中曾指出:“在1847年《简爱》出版之前,英国文学中虽不乏叛逆女性的形象,但像简爱那样卑微、平凡、孤苦无依的‘弱势’女性如此自觉地对抗强大的父权社会,算是空前的。”然而,笔者认为,女性主义学者是将一种认知认为的强加于简爱的身上。简爱实际上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这个女人生性倔强、不断抗争,虽然她的抗争之路不乏一些无奈之举。但这种无奈之下表现的是一个不甘于宁静的心和强大的勇气,而在这抗争的背后,是一个思想成熟、理性的女人的成长。
二、抗争的一生
简爱的一生根据其生存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盖茨海德、罗伍德、桑菲尔德、惠特克劳斯。四个地方存在着四个不同的男人,他们有的是反抗的起因,有的是反抗的对象,还有的是反抗的归属。
第一次反抗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老”,人的童年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哪一种学说,都承认简爱在舅妈家的生活经历其日后的人格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简爱由于父母双亡,寄居在舅舅家中。这个将她从一个孤儿变成一个有亲人的重要角色—里德先生从一开始并没有出现在简的生活之中。作为盖茨海德的原主人,里德先生应该享有绝对的权利,在他的庇护之下的侄女简爱应该会受到小主人的待遇。然而,这样一个角色却过早的离开,在被关进红房子的时候,简禁不住怀疑:“要是里德先生还在的话,他一定会待我很好的。”然而,也是这样一个人,最终成就了简的叛逃。
在没有进红房子之前,简是一个习惯忍受的人。简时常坐在窗台上,借由窗帘将自己遮掩起来,她不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然而,面对不讲理的表弟,简是不可能永远藏着不出来的。因此,她“习惯顺从约翰”。“我已经听懂了约翰.里德的咒骂,也从来不想去还嘴,我想的知识挨过他咒骂后势必随之而来的毒打。[2]”红房子中的简的思想是复杂而多变的,她思考中要出逃、要抗争,她怀疑自己的平庸造就了现在的她,最终,她深刻的认识到里德先生已经死了。这一认识使她从自怨自艾中醒过来,转而产生了巨大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使得她卑微的向舅妈求情,舅妈的不耐烦使得简明白舅妈打心眼里觉得她是一个“天性恶毒、想法卑劣、阴险狡诈的人[3]。”简开始真正的意识到,她要离开盖茨海德。
简习惯了盖茨海德里不像主人的生活,里德先生的死使简明白自己根本不可能在那里生活。如果说里德先生曾经是简希望的所在,那么他的死就是简绝望的导火索。而就是这样一种绝望,使得简从习惯的生活中出逃。
第二次反抗
从盖茨黑德“出逃”后,简来到了罗伍德。相较于盖茨海德里心灵和精神上的摧残,罗伍德的贫困的生活状况并没有打击简,新朋友的结识和知识上的增加使得简觉得“绝不会拿罗伍德的贫困来换取盖茨海德的终日奢华。[4]”但是在这里,简仍然存在着一个竞争对手—布罗克赫斯特先生。在罗伍德,布罗克赫斯特先生享有绝对的权利。从第一次见面,布罗克赫斯特对简就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在初到罗伍德的日子里,简时常会陷入“高凳子”的恐惧之中。而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简的内心是无比的愤怒的,她甚至出现了“呼吸困难、喉咙紧缩”的状况,然而,海伦的出现和坦普尔的教诲及时了制止了这个有极强自尊心的女孩子的愤怒。
然而就是这样两个对简来说极其重要的任务并没有一直陪伴在简的生活,而正是由于她们的离席,成就了简又一次的抗争。海伦过早的逝去,这是简一生中直面的第一场死亡,但是与海伦的最后一场谈话让简明白死亡并不可怕,这给这位本就勇敢的女人生命中加入了更多的无畏。坦普尔的离去带走了简与罗伍德的“几分像家的稳固感情和联系”。简自己也感觉到了这样一个变化。“往日的情绪又活跃了起来。”简开始想那个“充满着各种希望与忧虑、激动和兴奋的天地”进发。
这一次的反抗相较于第一次而言更拥有一种自主意识。简在身边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时候,敏锐的意识到应当到更大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价值。这样一种主动的反抗正是女权主义极力提倡的。
第三次反抗
在桑菲尔德,简遇到了罗彻斯特,这个让她爱上也被他爱上的男人。经过艰苦生活的历练,简·爱的思想日臻成熟。在粗暴、专横的罗切斯特面前,简·爱始终表现得得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在与罗切斯特相爱的过程中,简追求的是一种平等自由的爱情,这为她最终的离开满下了伏笔。
在与罗彻斯特相爱的不长时间里,简·爱内心一直处在激烈的斗争中,她感到自己陷入痴情,甘愿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无所保留地奉献出来,但是又努力自制,时刻提醒自己要掌握自己的灵魂。当她知道了伯莎梅森的存在的时候,面对歇斯底里的罗彻斯特,简显得更为理智一些。她强烈反对罗彻斯特的风流行为,所以在教会和政府仍然认为他同其他女人已婚关系的情况下,她拒绝考虑同罗彻斯特生活在一起。对于从小缺少关爱的简来说,罗彻斯特对于她的爱是简身为人的价值的体现,然而对于一个接受过教育的女性而言,光有爱,还不够,尤其是对于简。“我关心我自己。越孤独,越无依无靠,越没有人来帮助我,我就越要自重。我要遵守上帝制定的、有人认可的法律。[5]”
如果说,前两次的反抗是基于情感支配下的冲动,那么第三次的反抗是简建立在理性思维后的反映。这种理性依然依附于其本身对于自由而平等的爱的渴望之上,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理性思维结果。简身上的自卑使得其在与罗彻斯特的交往过程中总是带着一些不平等的成分,而伯莎的遭遇唤醒了简的担心,简最终能决定反抗自己的崇拜者,离开了桑菲尔德。
第四次反抗
面对圣·约翰的求婚,简从惠特克劳斯逃走了。这一次的逃走意味着简的两种反抗。
一种是对宗教的反抗。圣约翰.里佛斯是一个野心勃勃,洋洋自得、个人英雄主义想法极强的基督徒。他企图简牺牲自己的情感需要去成就道义上的责任。简的反抗是对虚伪的宗教的反抗。另一种是对传统爱情观的反抗。简回到了桑菲尔德,回到了已没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的罗彻斯特的身边。简的这一举动是一个颠覆,颠覆的是传统的门当户对、颠覆的是以往的童话故事。最终,她在追求真爱和独立的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一次的反抗似乎来得有些突然,好像是冥冥之中的一点安排。简就这样听见了罗彻斯特的呼喊。这一点到底是不是神的旨意,我们无法考证。然而,在简确实的见到罗彻斯特并决定嫁给他的那一刻,相信每一个人也都会承认这是一个至真、真纯、至善的女子。
三、结语
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简在其抗争的一生中得到了思想上的巨大飞跃,更成就了一个伟大了女权主义的诞生。虽然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简·爱的抗争之路说到底依然以男权中心的社会价值标准为其参照系,她的奋斗的终极目标是在相互平等、彼此尊敬、经济独立的基础上为人妻,获得男性世界的认可。然而,在当时的社会格局之下,简·爱为人格辩护的声音仍然是在在男性世界的巨影下为女性发出的顽强但纤弱的抗争的呐喊。
参考文献
[1](1)(4)刘锋杰《创作个性与文学转型的误读》,《想象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2](2)张子静、季季《我的姊姊张爱玲》【Z】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3](3)(5)(6)(7)(8)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万象》,1944年第3期.
[4](9)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新东方》 194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