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京剧脸谱课件范文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京剧脸谱课件范文(精选9篇)

京剧脸谱课件 第1篇

唱脸谱教学课件

唱脸谱教学课件该如何制作?为了让大家有参考,下面搜集了唱脸谱教学课件内容,欢迎阅览!

说学情

《唱脸谱》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八年级的学生对京剧了解不多,他们对拖着长腔的京剧不是很喜欢,但他们表现欲望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已不再满足于音乐的好听与否,渴望更深一层的了解音乐的内涵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脸谱,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

2、通过对《唱脸谱》的学习,了解戏歌、脸谱、四击头、拖腔及京剧的表演形式等知识。

3、通过学唱《唱脸谱》,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分辨不同的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2、掌握京剧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熟练的、带有京剧韵味的演唱戏歌《唱脸谱》。

京剧的形成?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徵调和汉调的基础上的一种皮黄戏。后来又吸取了昆曲、高腔、梆子等传统剧种在念白、声腔、板式变化和基本功训练等各方面的经验,不断在艺术上大胆革新和创造,逐渐形成的一种富于时代特色的,以老生演员为主的新的皮黄戏— 京剧。

京剧的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

一般男子角色称:“生”

一般妇女称:“旦”

品貌或性格特异的男子称:“净”

诙谐或邪恶的男子称:“丑”

脸谱的产生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

脸谱的颜色及意义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

红色脸谱表示忠勇、赤胆忠心的红脸形象。如关羽、姜维等;

黑色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等:

歌曲分析

歌曲体裁:戏歌

曲式结构:不带再现得单二段曲体

歌曲分析:歌曲的A段是通谱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歌曲的B段为分节歌形式,也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延伸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声中完满的结束。歌曲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国剧”—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作业

1、了解京剧的内容及京剧脸谱的知识。

2、把《唱脸谱》唱会,并且试着带有京剧韵味去演唱。

归纳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的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感悟到:一种艺术形式的生命力强与不强,关键看它能不能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下去,这不仅要靠创新,还有把它植根于民族之林。“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把我国的国粹发扬光大!

京剧脸谱课件 第2篇

二、活动目

1、能够感受京剧脸谱中由五官的对称、夸张与变形以及大胆的色彩装饰所构建的美。

2、能尝试运用水粉画的方法大胆绘制、设计京剧脸谱。

3、能够了解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并萌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四、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京剧短片

师:小朋友们听一听,说说你看到什么?有听到了什么?他是怎样唱的,做了哪些动作?他的脸有什么特别之处?幼:很吵的声音,有人在敲锣,有人在打鼓。幼:有人在唱戏,是京剧。

2、教师简单介绍京剧

师:京剧艺术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距今已有两百年历史,京剧表演艺术家们都要在脸上涂上浓重是油彩,穿上特制的戏服,才能塑造出剧目中的人物形象。

3、引导幼儿观察京剧脸谱的特征,感受其独特的装饰美。

师: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脸谱有什么特别?注意观察脸谱上哪些地方地方与我们普通人的脸很相似,而且每个脸谱上都必不可少的?又有哪些地方与我们普通人的脸不一样? 幼:每一个脸谱都有眼睛、鼻子、嘴巴。幼:还有耳朵。

师:是的,脸谱和我们的脸一样,都有五官,看看还有哪些特点? 幼:脸谱上有许多颜色,我们的脸上没有。幼:脸谱上的花纹很漂亮,是对称的。

师小结:京剧脸谱中的装饰图案不仅仅好看,而且还和人物的性格有关,不同脸谱都表现不同的角色,最重要的特点是每一个脸谱上的花纹都是对称的。

4、引导幼儿想象心中的脸谱

师:你喜欢这些脸谱吗?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脸谱? 幼:我喜欢画一个红色的脸谱。幼:我想画一个黄色脸谱。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那今天我们一起试试用水粉创作一幅有趣的京剧脸谱吧。幼儿操作,家长帮忙指导

浅析京剧脸谱的层次内蕴 第3篇

一.线条颜色层:京剧脸谱的基本元素

京剧脸谱早期功能是为演出服务的化妆技术, 在工艺衍生品中, 被绘在石膏、瓷器、纸绢上, 又成为了一门绘画的技术。归其根本, 化妆和绘画是都线条和颜色的空间搭配。正如构成文学的基本元素是语言, 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是旋律和节奏, 构成京剧脸谱的基本元素也就是线条与颜色。

线条的勾画主要讲求对称、犀利、流畅的美。人类欣赏美貌的首要标准就是对称和谐, 基于面貌美的脸谱也是如此。其次讲求犀利流畅。翁偶虹先生在《脸谱艺术》中谈道:“笔锋犀利, 是指画在脸上的各个器官部位, 必须刀斩斧齐。笔意流畅, 是指画在脸上的纹理筋络, 必须圆润秀气。”对称、流畅、犀利都是完成一个脸谱的基础, 线条层次更重要的是与人物相契合, 即“准确地附和脸上的生理部位, 勾画出每个人物的纹理经络”。京剧脸谱中素有“喜”张飞、“愁”包拯、“哭”项羽的说法:张飞性格爽朗, 脸谱的眉窝、眼窝和鼻窝的线条都向上挑起, 正好切合他神采奕奕的表情;包拯勾皱眉, 眉心耸起, 突出他忧国忧民, 断案思索的神情;项羽是个悲壮的人物, 故眼窝、鼻窝的线条整体下敛, 攒作一团的寿字眉显出英雄末路的神态。这种笔法说明, 脸谱的线条与人类的生理、心理现象具有同形同构的特点。上扬高挑的线条模仿乐观昂扬的心态, 下垂褶皱的线条模仿悲观低沉的心态, 当观众看到这样的线条时也会不自觉产生相应的表情、情绪变化, 进而与之产生共鸣。

与线条占据同样地位的是脸谱颜色。京剧脸谱有三大常用色:黑红白, 后来渐渐衍生出绿、蓝、黄、紫、粉、金银等。何种人物用何种颜色, 主要依据两个标准, 一是写实, 二是象征。在京剧之前的史料和小说话本中已有人物面色的描写, 最为典型的是红脸关羽、黑脸张飞和白脸曹操。又如老年人多用粉红色, 说明人老血气不足, 面色红润退减, 这也遵照写实的原则。随着人物造型和脸谱色彩的增多, 某种颜色的反复出现就具有了象征的意义, “一个意象’可以被一次转换成一个隐喻, 但如果它作为呈现于再现不断重复, 那就变成了象征, 甚至是一个象征 (或者神话) 系统的一部分。”不断重复的京剧谱式正是在多次“意象”和“隐喻”间的转换形成了固定的象征含义, 观众看到红色就会反映出以关羽为代表的忠义, 看到蓝色反映出以窦尔墩为代表的勇武, 以至于人物本来的面色已经无足轻重。

在脸谱的实际勾画中, 线条和颜色并不是孤立无联系的, 每一笔线条都要有它的色彩, 每一抹色彩也要有它的形状, 只有线条和颜色的结合才能表达出整一的美。而这种按照脸谱绘画原则结合而成的图案, 就形成京剧脸谱更高层次谱式层。

二.谱式层:京剧脸谱存在的最小单位

但凡有“谱”的事物, 总有固定的形式和规律, 如曲谱、棋谱、菜谱等等, 脸谱也是如此。当线条和颜色按照有理可循的原则组成完整的图案时, 它们就不是零散的个体而是有机的统一。人们通过这种统一可以分辨出京剧脸谱的具体指向, 完成脸谱识别人物最基本的功能。故谱式是京剧脸谱存在的最小单位, 是连接线条颜色和抽象的文化象征之间的重要一环。

谱式层的主要功能就是指别人物。正如水白脸是奸诈的象征, 曹操、潘洪、欧阳方等一系列奸佞人物都是水白脸, 但是却各有不同。曹操勾柳叶细眉、印堂疑纹, 三角眼在眼角处缩小, 显出凤眼含威带笑的神态, 给人以奸诈机智又不失威仪之美。潘洪则是斜线加顿点的愁眉, 大三角眼, 印堂疑纹, 奸诈中显出人物吃官司的逆境。欧阳方的谱式是上下尖眼角, 眉心里有蝠纹聚于眼角, 显示出居心叵测和阴险狠毒。正是这种有机的组合, 使脸谱具有单看颜色、线条所不具有的美感, 这种美感的直接效果, 就使我们在欣赏中不知不觉地指认出人物来。

一个京剧人物通常有一个或者几个谱式, 不同的京剧流派在传承发展中谱式也会有所不同。谱式突出特点是求同存异, 寓“变”于“不变”之中。首先是“不变”:京剧中著名人物形象都传承数代, 有相对固定的画法套路和颜色规定。关羽必是面如重枣、卧蚕眉、七星痣的红整脸, 太监必须是油白脸透出奸诈来等等, 这些都是由史料记载、人物性格和名家经典传承而来, 不可做轻易的改动, 对于“不变”的博闻强识也是一位脸谱绘制者的基本专业素质。其次是“变”, 即表演者需根据自身的脸型气质描画适合自己的面部谱式。侯喜瑞、郝寿臣都是演曹操、画曹操脸的名家, 但“喜瑞台上作曹操, 两眼喜上耸, 上耸则颊肉突起, 眼与眉距离更近, 脸上纹多, 浑如满脸机关, 台下视之, 奸雄也。寿臣台上作曹操, 腾蛇纹喜撑园, 撑园则颊肉下垂, 面部舒展, 脸上纹少台下视之, 亦奸雄也。”这说明侯、郝两位前辈由于演出时面部神经、惯常表情不同, 所以对于曹操的谱式画法也各有春秋, 但归根结底都是要突出曹操的奸诈这个共性。

三.象征文化层:京剧脸谱形而上的美

当一位脸谱制作者通过颜色和线条绘出一个谱式的时候, 在客观存在上, 京剧脸谱已经完成。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 仍有某种“气质”依存于谱式之上, 强烈地传达出或是崇高卑劣或是哀伤滑稽的情绪特点和伦理判断。这种情绪和价值判断不是制作者或者观众主观性的表达和阐释, 而是基于全民族共同认知而形成的由此及彼的联想与象征。《韦氏英语大辞典》中对“象征 (sym bol) ”的阐释为:“系用以代表或暗示某种事物, 出之于理性的关系、联想、约定俗成或偶然而非故意的相似;特别是用一种看得见的符号来表示看不见的事物, 有如一种意志、一种品质, 或如一个国家或一个教会之整体, 一种表征;例如, 狮子是勇敢的象征, 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征。”京剧脸谱的象征正是由一种表层的颜色、图案传达出抽象的内涵, 使脸谱具有形而上的深层表意。

京剧脸谱的象征有三类, 一是象征人物身份, 如《斩黄袍》中的赵匡胤形象, 左眉中间留白填红点象征红日, 右眉中间画红纹象征火龙之形, 暗喻其真龙天子的身份。二是象征人物典型性格, 红色象征忠烈正义, 黑色象征鲁莽憨直等;也有图案的象征, 如窦尔墩额头两边的黄色犄角象征性格中有冲动抵触的一面。三是暗喻成败褒贬。如姜维的红脸象征沿成关于忠勇的传统, 屠岸贾、廖奇冲的红脸则反讽他们奸猾势利、助纣为虐。

象征的形成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妙手偶成而历代相传逐渐形成定式, 如京剧大师杨小楼在项羽的脸上勾寿字的画法广为沿用, 以致成为项羽、蒋忠等悲剧英雄的象征。另外一种是基于民族沿袭传统的文化惯例。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S南达所说“艺术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传统中每个文化在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自己的传统, 其个体正是依此而进行艺术的想像和创造的。”京剧作为一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妇女老幼都十分推崇的戏剧, 其背后所蕴含文化的普适性, 至少受到两方面的影响:庙堂文化和民间文化。前者主要体现为中坚之力儒家, 儒家文化代表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人际哲学, 反映在京剧脸谱中表现为重批判、重说教的特点。忠心为主、保家护国的形象要受到表扬, 油滑狡诈、势力专权的要受到批评。这种褒贬并不直白 (比如不会将“孝”字直接写在人物的脑门上) , 而是遵循孔子所传承的春秋笔法, 点到为止, 流露出儒家和谐节制的品格。同时, 京剧脸谱也有民间力量的烙印, 体现为喜庆祥和、重功利使用的审美特色。戏剧脸谱的起源之一就是民间舞蹈祭祀, 陕西社火脸谱就与灶神崇拜息息相关。更为直接的来源是民间传说与话本小说中的人物原型, 如钟馗的形象, 虽然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被民间供奉为驱祟辟邪之神, 但是真正使其进入京剧行当的还是明清坊间小说和地方曲目, 最后演变为经典喜剧剧目《钟馗嫁妹》。除此之外, 民间的彩塑、皮影、剪纸、年画等也对京剧脸谱的形成有着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 京剧脸谱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下的多元民间文化发展而来, 它的出现是华夏民族本土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晶, 同时具有熔多为一的特色。故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 对京剧脸谱本体进行探究就成为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除此之外, 京剧脸谱中博大的美学价值及其在当代工艺衍生品中的应用, 也是本文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左克,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

摘要:本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下, 对京剧脸谱进行线条颜色层、谱式层、象征文化层三个层次的划分, 详细阐明京剧脸谱每层的地位、特色以及价值应用。旨在通过对京剧脸谱本体进行研究, 分析其客观存在的基本元素和层级单位, 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审美。

趣话京剧脸谱 第4篇

京剧脸谱是怎么来的

脸谱是由面具演变而来的。古人为什么戴面具呢?原因很多,比如它可以作为民族或部落成员间相互识别的外在标志,也可以作为装饰品,脸谱就是面具装饰作用的延伸。兰陵王面具被认为是京剧脸谱的远祖,话说生活在战乱、割据中的北齐兰陵王高长恭英勇善战,是个内心很男人的勇士,但他外貌俊美柔善,看起来像个弱不禁风的美女,作战时敌军常把他当成美妇人,因此经常受到敌人的蔑视,后来他每次出战时都带上面目狰狞的面具,以达到威慑对手的目的。

戴面具有一个不好的地方,不利于人物面部表情的传达,影响表现效果,后来人们就用画脸谱来代替面具。

哪些京剧角色需要画脸谱

生角是京剧中的男主角,大致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和娃娃生几类。旦角是京剧中的女性角色,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一般来说,生和旦属于“素面”,化妆时只要略施粉黛即可,不用画复杂的脸谱。

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起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称“净”。

丑角是一种情绪化的角色行当,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比较滑稽的角色。净与丑都属于“花脸”,化妆时要通过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化无穷的线条来表现角色的个性特点,一人一谱,有多少净、丑角色,就有多少脸谱。

京剧脸谱图案变化多

京剧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可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包拯的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闻仲、杨戬画有三眼,来源于古典传说;巨灵、煞神、金钱豹有多张脸,突出其神鬼妖特色;杨七郎额头有一繁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赵匡胤的龙眉表示其为真龙天子;姜维额头画有阴阳图,表示其神机妙算;夏侯惇眼眶受过箭伤,故画上红点标记;窦尔墩、典韦等人的脸谱上有其最擅长的兵器图案;王延章头画蛤蟆,表示是水兽转世;赵公明面画金钱,表示其是财神爷等等。

京剧脸谱颜色的秘密

京剧脸谱的色彩十分讲究,脸谱画得五颜六色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好看,京剧脸谱是以色定调的,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含义,我们来看看京剧脸谱颜色的秘密吧!

☆白色:白色有粉白和油白之分。京剧中常常用白色脸谱来表现奸邪的反面角色,如三国戏中的奸雄曹操画粉白脸,表明其奸诈多疑。此外,鹤发童颜的老英雄、将官以及和尚、太监等角色也可画白色脸谱。

☆红色:红色一般用来表示耿直、忠义,有血性,多表现正面角色。其实,红色脸谱最初只是为了表明人物的肤色,而很多肤色红黑的角色都非常忠勇、正直,这样推而广之,就开始用红色表示忠勇,并为忠勇良将、有道神仙勾画红色脸谱。

☆绿色:在京剧脸谱中,绿色脸谱一般用来表示勇猛、莽撞、暴躁的人物,与黑色脸谱有相近的用意。此外,有些占山为王的草寇类人物也勾画绿色脸谱。

☆黑色:黑色最初也用来表示人物肤色,包公画黑脸表明他的皮肤黑,随着包拯铁面无私的公正形象倍受推崇,黑色便符号化为一种性格的表征,经过延伸后,黑色脸谱一般用于正直无私、刚正不阿且性格直爽刚毅的人物。

☆紫色:紫色是红色和黑色的中间色,其表示的象征意义也介于红黑之间,一般表示肃穆稳重、刚正威严且富有正义感。有的人物在小说、戏剧中描写为紫色脸庞,就给他们画紫色脸谱,也有的人物勾画紫脸是为了表示他的相貌丑陋。

☆金银色:金银色在神怪脸谱中应用较为广泛,用来表示神仙的金光普照、鬼怪的青面獠牙,有时也用金色脸谱来表现将官的英勇无敌,以增加其威仪。

☆蓝色:在京剧脸谱中,蓝色与绿色的含义相近,都是黑色的延伸,表示人物性格刚强、豪爽,有时候也表示人物的阴险、狡猾。

☆黄色:在京剧脸谱中,用黄色寓意人物骁勇彪悍或凶暴残忍,所以黄色脸谱一般用于勇猛而暴躁的人物。

此外,脸谱根据描绘着色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揉脸:凝重威武,以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

☆勾脸:色彩绚丽,图案丰富,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

☆抹脸:以浅色为多,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

☆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根据脸谱的图案排列,又把脸谱分为以下四种:

☆整脸:最原始的脸谱形式,利用双眉把脸分为额和面两个部分的脸谱。

☆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再利用口鼻把面部分为左右的脸谱。

☆花三块瓦脸:把三块瓦脸的分界边缘艺术化,加上各式图案的脸谱。

☆碎脸:三块瓦脸的变种,其分界边缘花形极大,破坏了原有的轮廓。

京剧脸谱教案 第5篇

课时安排:1 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脸谱一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其具有的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

面的基础知识,并学习按步骤进行创作或临摹。

3、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的欣赏能力。

课业类型:表现课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画对称或不对称式的脸谱图案,线条和谐流畅。

三、教具准备:电脑课件、美术书、脸谱、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精神集中,检查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和查阅情况,开始上课。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对现在的流行歌曲一点也不陌生,随便一首歌曲每个同学都能哼唱几句,但是要同学们唱上几句京剧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那么谈到京剧,同学们都知道它是三大国粹之一。是我国民艺术的一只奇葩。它曲调优美、唱腔迷人,不但中国人喜欢,连许多外国人都远道而来学习京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京剧的一些知识~~~~京剧脸谱。

(三)讲授新课:

1、我们先来欣赏一首MTV歌曲,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要从中发现问题,并且歌曲中有老师课前给你们布置的自主学习材料的答案,看谁做的最好。

歌曲欣赏完了关于脸谱你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请同学们把你们刚才发现的问题和你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吧!你们提出的问题,一会儿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会有答案。

2、信息反馈:(1)、什么是脸谱:(生答)脸谱是我国戏曲中特有的化妆艺术。它要把五色的油彩往脸上擦,所以叫脸谱。怎么擦呢?脸谱勾成就形成了装饰性很强的图案,所以我们在美术课上学习它。

(2)、脸谱的历史和由来:(课件)我国的戏曲脸谱艺术,历史悠久,它的起源与民间风俗活动中的面具有着密切的关系.后逐渐进入舞台,尤其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趋完善.(3)、行当和意义:(课件)

生、旦、净、丑是京剧的基本行当。

丑: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白。

净:花脸,表现气质豪迈粗犷的形象。

旦:女角色的统称,分为花旦、老旦、武旦等。

生:丑、净以外的男角色,分小生、老生、武生等。

意义:画脸谱很有意义,可以使观众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看到脸谱就知道人物的内心世界。

(4)、谱式和色彩:(课件)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脸谱。

什么颜色的脸?是否对称?哪儿的纹理最漂亮?怎么画的?

A谱式:(课件)大家看到,一张张脸谱各具特色,绝不雷同。那它的勾画是不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呢?勾画脸谱要有一定的格式和画法,我们称之为谱式。,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约有十余种谱式,我们学习其中的六种: 净角主要有:“整脸”、“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丑角谱式较少有:“豆腐块脸”、“腰子脸”、“枣核脸”几种谱式。

B色彩:(课件)京剧脸谱中色彩也很有讲究,红、紫、白、黑、蓝、金、银等色,能寓意人物的性格品质。使观众对戏中人物的忠、奸、善、恶,一目了然。

红脸: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和性格。

黑脸:代表忠诚、耿直

蓝脸:代表刚强、勇猛

紫脸:代表智勇、刚强

金银脸:代表神、佛、鬼、怪

白(水白):代表奸诈、狠毒、阴险

黄脸:代表残暴,枭勇的作物及性格.(四)设计绘制脸谱: 如何设计绘制脸谱呢?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绘制脸谱就会很容易: 第一、画圆或椭圆,确定脸谱的谱式和主色彩;第二、画五官:注意位置、比例。(教师黑板演示)第三、装饰:在那儿装饰?怎样装饰?第四、上色:对称(歪脸除外)

五、小结:

京剧脸谱教案 第6篇

1.欣赏脸谱,学会使用色彩并设计脸谱图案。2.运用画、剪、穿线等方法制作京剧脸谱。3.引导幼儿萌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白纸、油画棒、水彩笔、京剧磁带、录音机、脸谱、卡纸、剪刀、橡皮筋等。

活动流程

1、向幼儿出示脸谱,让幼儿自由说说自己喜欢的脸谱,并互相交流喜欢的原因。

2、出示红色、黑色、白色等颜色的脸谱,并介绍颜色不脸谱所代表的含义。

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脸谱不仅颜色很漂亮,而且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有不同的含义,一般来说,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的人,黑脸代表威猛有智慧的人,金脸和银脸是神秘的标志,代表神妖。例如关羽是一个忠心报国的英雄,所以他的脸谱是红色的;包公为人正直、清廉,所以他的脸谱是黑色的。

3、请几名幼儿戴着脸谱跟音乐摆出京剧造型,引起幼儿设计的念头。

教师出示一个画了一半的脸谱,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哎呀,怎么还有一半忘记画了,你们说应该怎么画呢?)

(1)请几名幼儿到前面说说、画画,启发幼儿表现对称的图案。

(2)说说你想设计什么样的京剧脸谱。

4、请幼儿来做小小化妆师,大胆设计脸谱。

幼儿开始设计,教师个别指导。能力强的鼓励其设计较为复杂的图案,能力弱的帮助其表现对称的图案。

5、幼儿相互欣赏、评价作品,老师对幼儿的作品表示欣赏,表扬大胆设计和有进步的幼儿。然后随音乐与老师一起表演京剧。

6、指导幼儿制作脸谱。教师为制作速度较慢的幼儿提供现成我的创新活动流程的操作材料;能力强的幼儿也可以和能力弱的幼儿合作,共同画、剪,制作。

7、幼儿带上自制的脸谱,随音乐与老师一起到“舞台”表演京剧。

小结及反思

京剧脸谱 第7篇

六、板书设计 :             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七、教学设计思路:京剧仿佛离孩子们很远,他们常常认为:京剧是爷爷、奶奶们应该喜欢的。所以也不去尝试着了解它。本课重点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艺术,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京剧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为了使课堂学习气氛活跃,教师运用录象、课件、图片,在孩子们面前出现大量形象资料。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积极主动的理解知识。本课共分两大部分:(一)。教师运用歌曲《京剧。OK》,(内容是表现了外国人喜欢京剧,对京剧着迷。)引导学生对京剧产生初步感受,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二)。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以看、以听过的京剧知识,分析谱式、用色特点。本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谱式、从很形象的文字出发,每组选一名同学上台,把文字与脸谱对号入座,不但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而且,如果出现贴错位的谱式,更便于教师对症下药。在分析脸谱的颜色上,选用孩子们熟悉得人物。例:关羽—红脸,包拯—黑脸,曹操—白脸等等。以便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这节课使不少孩子从根本上对京剧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 大班教案《京剧脸谱》

★ 京剧脸谱作文

★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反思:京剧脸谱

★ 幼儿园大班社会《好看的京剧脸谱》教案

★ 《京剧》的说课稿

★ 京剧大师梅兰芳说课稿

★ 大班说课稿

★ 小学音乐唱脸谱说课稿优秀

★ 大班美术教案:漂亮的脸谱

大班京剧脸谱 第8篇

说教材/设计意图: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手段之一。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

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的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京剧脸谱也是比较有特色的美术材料。通过这方面内容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活动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在活动中,给孩子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另外,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一、活动目标: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领域目标为: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根据这3点目标、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纲要》中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的要求,我将活动目标设计为: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学习用对称的方法,丰富的色彩和夸张的图案来设计京剧脸谱。

3、认识并欣赏了京剧脸谱,让幼儿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为: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是色彩丰富、图案夸张、结构对称的。活动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利用材料设计出自己的京剧脸谱。

我会将幼儿的活动材料有分成三个层次,分别相对应不同的难度系数。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操作的材料。下面在活动准备的时候,会再提到。另外,我也会提供一些纹样图案以及已经做好了的脸谱供幼儿参考。

二、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实物京剧脸谱、黑白局部脸谱贴磁(一套)、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完整脸谱一个。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两张,京剧片段,多媒体。

幼儿材料:幼儿操作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人手一份),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每组一份),第三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每组一份),勾线笔、油画棒、垫板人手一份。

本节活动的难度,是为幼儿提供了只有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而不是简单的涂色活动。教师材料将脸谱分解开,让幼儿在学习掌握创作脸谱的时侯,更清晰明了。其次,每组一份的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和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目的是给那些在创作时遇到困难或者不会画的幼儿提供一个参考对象。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我在本活动中将采用感知欣赏法,观察、比较法,直观教学法、启发提问法、演示操作法。1.观察、比较法:因为大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来看,通过直观的教具展示,听教师讲解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将直观的京剧脸谱实物呈现给幼儿,让幼儿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培养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力。

3.启发提问法:活动中我充当引导者,在启发性提问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4.演示操作法:通过教师操作示范材料,让幼儿完整地了解脸谱制作的过程。说学法: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引导幼儿用观察法、自主探索法、操作法感知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图案的夸张,体验设计和创作京剧脸谱的快乐。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和满足。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1.幼儿欣赏京剧选段。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仔细听听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的妆非常夸张和特别,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你们知道这种脸部的化妆在京剧里叫什么吗?

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一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1.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中色彩、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

师:我这儿有许多脸谱,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什么? 把你觉得有趣、特别的地方找出来告诉大家,好吗?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

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他色调的脸谱)小结: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有的色彩的对比很强烈。这些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像红色的,它表示个性忠诚的;黑色的表示个性刚直的;它们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个性多计谋的,还有黄色的,表示坏人。蓝色的、绿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银色的表示神话里的人。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色彩鲜艳、图案夸张,两边对称。

(2)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花纹。”

教师提问:“这个纹样装饰在了脸谱的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看其它的脸谱用了哪些纹样?”

教师小结:这些脸谱的纹样很好看,有的装饰在了下巴上,有的装饰在了额头上,还有的让脸谱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得很夸张了。

(3)教师提问: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若幼儿说不出对称,教师可把一张脸谱沿中间线剪开然后慢慢的合起来,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2.小结: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

(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分为三点来分析:颜色、图案以及对称,请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脸谱来说,体现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请小朋友说,老师帮忙总结,代替了原本的教师说,幼儿听的模式,给了更多的孩子发言机会和表达想法的机会。)

(三)幼儿明确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设计京剧脸谱。

1.幼儿观察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教师提问:这些脸谱是怎么画的呢?

(教师出示人脸底板,然后将黑白局部脸谱贴磁逐个已对称的方法贴在人脸底板上形成完整的已勾勒好地黑白脸谱,最后将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脸谱盖上,让幼儿完整了解脸谱制作的方法。)2.明确操作要求:先设计纹样装饰对称脸谱,再为脸谱涂色。如果想不出纹样的话,可以选择老师准备的纹样,也可以就画上面的脸谱一样的纹样,都可以。(教师出示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若有的幼儿实在不会画,就给他提供第二层次或者第三层次的操作纸。)《纲要》中提出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教师提供空白脸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创作脸谱,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整个活动将了解京剧文化省去,重点放在京剧脸谱的设计和创作上,主题更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能相对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在示范时,教师运用一步一步递进的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画脸谱的步骤,简单又有趣。原本的了解京剧文化可放在区域游戏中开展,教师可设置让幼儿观看京剧片段、模仿京剧演员、欣赏京剧图片等,让幼儿对中国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纲要》中提出要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感受其中的美。2.幼儿结合经验进行点评。

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脸谱。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和对称性等方面进行讲评。)(五)活动延伸。

京剧脸谱 第9篇

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一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激发学生热爱中国艺术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使学生初步了解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学习按步骤进行临摹左右对称式的脸谱图案。3.培养学生对的欣赏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方面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表现左右对称式的脸谱图案。 三.教学具准备:教具准备:谱式资料、范画(十三张)、步骤图、实物。教具准备:铅笔、橡皮、脸谱资料。(第一节)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脸谱资 料。(第二节)四.作业要求:按谱式、色彩,临摹一幅对称式的脸谱。第一节:用铅笔临摹出脸谱的谱式。第二节:上色。五.教学过程:

教学结构 时间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阶段目标
导学部分讲授新课学生练习 一、京戏:二、京戏是一种综合艺术。[板书课题]一、分析的特点:1.整脸:(赵匡胤脸谱)2.“三块瓦”脸:(姬廖的脸谱)3.“十字门”脸:(张飞的脸谱)4。碎花脸:(夏侯德的脸谱)5.神仙脸:(齐天大圣的脸谱)二、分析的用色:关羽的脸谱窦虎的脸谱窦尔敦的脸谱牛邈的脸谱包拯的脸谱曹操的脸谱二郎神的脸谱三、作业步骤:四、作业提示:五、课堂练习: 2分13分钟22分钟 (教师播放录像资料)设问:录像中人物唱的是什么戏?内容是什么?小结:人物唱的是京剧。戏里唱的内容是。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京剧溶入了文学、表演、美术、舞蹈、音乐等许多艺术于舞台,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所以有许多人都喜欢京剧,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到中国除了登长城、吃烤鸭,还无论如何要看京戏,大家看,连外国人都那么喜欢、崇拜京剧,作为我们同学应该尝试着了解它、认识它!(教师出示范画)小结:在整脸面部图上一种颜色作为主色,以夸张肤色再勾出眉、眼、鼻、口的部位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理,以表现出人物的神态。小结: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口的画法,用线勾出两块眉眼,而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的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所以称三块瓦脸。小结:是由三块瓦脸发展而来,特点是将主色缩为一个色条,从脑门顶至鼻头以下,用这个色象征人物性格,主色条与鼻窝在构图上形成一个“十”字,称“十字门”脸。小结: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丰富,构图形式多样,线条复杂而细碎。小结:一般用于神话戏,主要用金、银色,以示神圣威严出示电脑图片。计算机出示脸谱人物的性格特点。设问:中的颜色也是塑造人物的关键,我们同学可以试一试,你对人物颜色是怎样的感觉?小结:忠义英勇红色小结:骁勇凶暴 黄色小结:刚强骁勇 蓝色小结:侠骨义肠 绿色小结:公正无私 黑色小结:阴险疑诈 白色小结:虚幻之感 金、银色教师运用计算机出示作业步骤。1、画出的轮廓和五官。 2、细致勾画出花纹。3.上色。4.制作成立体脸谱。教师运用计算机出示作业要求。1、格式:在纸的右下角写班级、姓名。2、用笔:铅笔勾出图案花纹。3、用色:水粉颜色上色。4.画面:图案花纹细致,涂色均匀。5.制作:干净、对称、富有立体感。(播放音乐)教师辅导个别绘画水平稍弱的学生定位,辅导绘画水平较强的学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学生欣赏录像,回答问题。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学生欣赏,并感受脸谱的美。思考、探讨整脸脸谱谱式与其它谱式有什么不同。 思考、探讨三块瓦脸谱谱式与其它谱式有什么不同。 思考、探讨“十字门”脸脸谱谱式与其它谱式有什么不同。思考、探讨碎花脸脸谱谱式与其它谱式有什么不同。思考、探讨神仙脸脸谱谱式与其它谱式有什么不同。学生观看电脑课件。学生分组讨论,自由交流。观看教师示范。学生说作业步骤。了解注意事项。学生练习。随着优美的音乐绘制脸谱。 引发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简介京剧艺术,激发学生对京剧的热爱。进一步感受脸谱的美。进一步理解的基本谱式。同时感受图案的对称美。进一步理解的用色。感受颜色给予脸谱的艺术美及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认识绘画的方法和步骤。了解作业提示有助于绘画。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脸谱绘画。
教学评价 课堂小结:请几个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 3分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业;讲评作业。(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进行展示和评析。

六、板书设计: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七、教学设计思路:京剧仿佛离孩子们很远,他们常常认为:京剧是爷爷、奶奶们应该喜欢的。所以也不去尝试着了解它。本课重点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艺术,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京剧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为了使课堂学习气氛活跃,教师运用录象、课件、图片,在孩子们面前出现大量形象资料。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积极主动的理解知识。本课共分两大部分:(一)。教师运用歌曲《京剧。OK》,(内容是表现了外国人喜欢京剧,对京剧着迷。)引导学生对京剧产生初步感受,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二)。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以看、以听过的京剧知识,分析谱式、用色特点。本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谱式、从很形象的文字出发,每组选一名同学上台,把文字与脸谱对号入座,不但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而且,如果出现贴错位的谱式,更便于教师对症下药。在分析脸谱的颜色上,选用孩子们熟悉得人物。例:关羽红脸,包拯黑脸,曹操白脸等等。以便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这节课使不少孩子从根本上对京剧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