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端午情范文第1篇
重阳节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人们在重阳节当天佩茱萸,饮菊花酒,登高望远。“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是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亦是重阳。重阳节寓意为健康长久,中华民族向来又有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因此,重阳节又被定为老人节。
敬老已成为共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都要老,人人都敬老”是自古至今倡导的敬老传统。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天经地义。我不想把他们叫老人,我喜欢叫他们前辈。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来临之际,除了道声好,我们还有更多需要牢记的东西。现在我们国家给重阳节赋于新的寓义,我国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一样,慢慢步入老年社会,关爱老年人,关心长辈,已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让每个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会变得更美丽。有一天你我也会老,看看年老的亲人,一晃几十年过去,那也许就是每个人的写照
。
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昨天就是重阳节,我们祝愿所有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人。作为现代的学生,我们应该发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昨天,他们为社会的发展挥洒汗水;今天,我们要为他们劳累的身心擦汗送温。重阳节是人们向父母、长辈和身边的老年人送上祝福、传递爱心、表达感恩的日子。重阳节这天,作为当代中学生更应该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时,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关心照顾他们,多陪他们聊聊天,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同时也向社会上其他的爷爷、奶奶伸出关爱、帮扶之手。
老年人对我们这个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共和国的大厦是用他们辛勤的双手甚至生命建造起来的。今天,他们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了,社会就应该关心、帮助、尊敬他们,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
当然,敬老爱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灵上的慰藉。因此,我提议,每一位同学都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的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让他们开开心心生活,愉愉快快度余生。“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我们奉出一颗颗爱心的同时,我们的内心也会感到阵阵温暖。
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敬老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生活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
曾有人问我什么是感恩,今天借此演讲我想给大家解释一下我所理解的感恩。
感恩,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我站在这里的理由是什么?就是感恩。感谢老师同学的支持爱戴,感谢学校给予的机会,感谢母亲的培养,感谢我自己的付出。因为感谢着这些,我今天便站在这里了
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大写的人”;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他们令你不断进取、努力。
浓浓端午情范文第2篇
在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前往小林敬老。早些年,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记得有一篇关于圣诞节作文,里面有一句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 Christmas comes every corner.’如果生硬地将这句英文翻译成中文,便没有其中的韵味。引用这句仅仅为了说明在小林,可以说是穷乡僻壤的地方,爱依旧在----端午节,在团市委书记、市青年主席王小彬和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习恩民带领下,一起前往小林敬老院。
这次小林敬老院活动负责人让我来写这篇总结的时候,可以说是喜忧参半。站在什么样的角度来记述,是否在参加活动的,将人冠上头衔之后,会显得光彩熠熠。我尽量选取真实,然而真实确实一笨重活儿,让我又不得不小心翼翼,避开条条框框的限制,努力寻求真实。不管是否被神化比较厉害的,地位性特别明显,在小林,我们都是一群普通的人,仅仅因为老年人在需要的时候,我们刚好出现,我问过一个人,喜不喜欢这种类型的活动,她说喜欢,又很是纳闷为什么不参加,她说,感受每一次的气氛便足够了。
一路的颠簸,从城市的一端到城市的另一端,在最繁华的市区到达人烟稀少的郊区,真心对于风尘仆仆赶到的领导们表示感谢,刚好的端午假期,刚好的休息日到达小林敬老院,这些文字都会苍白无力,这些感谢话我本就不该说的,因为没资格。在领导们看来,会尽己所能照顾好老人。
这一天,一连串的活动无不体现出人文关怀。对,人文关怀重点。给老年人带去的欢乐,给老年人送去的温暖,在这里无份职业的高低贵贱,在这里,并没有地位的悬殊,在这里,我们尽可能为老年人感受到社会还是美好的。而我在开头说到的书记,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强调作用,因为走马观花的敬老有时候会让老人家们吃不消,就像是在三月的雷锋月中我们故意在那天做好事,曾说过,一天做好事不难,难得就是坚持。一个人受到另外一些人的良性影响,会扩散到这个人的生活中,从而使影响这个圈子里面的其他人,,末了,我想要说的便是这些。
不亦乐乎,我们有互动环节,美妙的歌曲唱出我的心声,搞笑的相声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等等节目,这些经过精心安排的仅为了给老年人带去欢乐。
浓浓端午情范文第3篇
一、
背景资料
1、活动主题:喜迎端午共庆佳节
2、活动日期:XX年6月8日
3、活动时间:上午9:3011:30
4、活动地点:紫气东来小区地下停车场
5、出席人数:50人左右
6、工作人员:成都心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四川师范大学志愿者、社区老年志愿者、物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二、
活动目标及目的
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也是紫气东来小区居民在紫气度过的第二个端午节。为促进小区融洽、和谐,增加居民之间交流与互动,增强凝聚力,增添节日气氛,在端午佳节即将到来之际,社工站举办特“浓情端午粽叶飘香”端午活动。本次活动本着以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为社区居民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为主旨,创造和谐欢乐的社区氛围。旨在增强社区凝聚力、归属感,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构建更加广泛的熟人关系网络。
三、
效果评估
1、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以端午节为主题,活动的主要环节是包粽子比赛,其中穿插文艺表演、幸运抽奖和知识竞答的环节。在活动的前一周,进行包粽子比赛的选手招募以及文艺表演的节目招募。整体活动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端午节的主题,以包粽子比赛为核心,为社区营造浓情端午的节日气氛。
2、活动媒介的适切性
活动以节目表演、包粽子比赛、幸运抽奖和知识问答等形式为媒介,让社区居民参与其中,能够增进居民之间的认识和交流,增进邻里感情。虽然文艺表演、知识问答等活动形式都比较老套,但是用来作为绿叶陪衬新颖包粽子比赛的活动形式,也起到很好的烘托气氛的作用,让整个活动更加饱满。包粽子比赛的活动形式最能体现端午节的主题,同时让社区居民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增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老有所用,老有所为”的信心。
3、活动参与程度及气氛
由于活动当天的天气原因,活动从室外转移到地下室,由于活动地点改变的时间仓促,没能很好的宣传,所以来参与活动的人数相对来说较少,但是活动从十点过开始一直持续到近十二点,但是丝毫没有减轻参与活动的居民的热情,在文艺表演环节和包粽子比赛环节,很多居民都纷纷要求现场报名参与表演。整场活动气氛活跃、欢乐、融洽,效果良好。
4、前期准备:宣传及招募
本次活动在开始前一周通过张贴海报的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在平时的常规活动中我们对来社工站的居民也进行了口头的宣传,邀请他们积极参加活动。此外还在社区走访中向小区内的居民进行口头宣传。部分社区居民在看到海报后主动来中心询问活动的具体事项,有的当场开始表示要出节目,大家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5、活动场地及环境
活动原定于在小区广场进行,但由于天气原因,被迫转移到地下室。在地下室用大喷绘铺在地上作为简易的舞台,上方悬挂横幅。中心提供30张塑料凳,物业中心提供3张椅子整齐摆放作为观众席。地下室虽然光线比较暗一点,但是场地比较宽敞,活动现场秩序比较良好,没有出现拥挤、拥堵的现象。
6、人力/资源安排
浓浓端午情范文第4篇
在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前往小林敬老。早些年,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记得有一篇关于圣诞节作文,里面有一句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 Christmas comes every corner.’如果生硬地将这句英文翻译成中文,便没有其中的韵味。引用这句仅仅为了说明在小林,可以说是穷乡僻壤的地方,爱依旧在----端午节,在团市委书记、市青年主席王小彬和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习恩民带领下,一起前往小林敬老院。
这次小林敬老院活动负责人让我来写这篇总结的时候,可以说是喜忧参半。站在什么样的角度来记述,是否在参加活动的,将人冠上头衔之后,会显得光彩熠熠。我尽量选取真实,然而真实确实一笨重活儿,让我又不得不小心翼翼,避开条条框框的限制,努力寻求真实。不管是否被神化比较厉害的,地位性特别明显,在小林,我们都是一群普通的人,仅仅因为老年人在需要的时候,我们刚好出现,我问过一个人,喜不喜欢这种类型的活动,她说喜欢,又很是纳闷为什么不参加,她说,感受每一次的气氛便足够了。
一路的颠簸,从城市的一端到城市的另一端,在最繁华的市区到达人烟稀少的郊区,真心对于风尘仆仆赶到的领导们表示感谢,刚好的端午假期,刚好的休息日到达小林敬老院,这些文字都会苍白无力,这些感谢话我本就不该说的,因为没资格。在领导们看来,会尽己所能照顾好老人。
这一天,一连串的活动无不体现出人文关怀。对,人文关怀重点。给老年人带去的欢乐,给老年人送去的温暖,在这里无份职业的高低贵贱,在这里,并没有地位的悬殊,在这里,我们尽可能为老年人感受到社会还是美好的。而我在开头说到的书记,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强调作用,因为走马观花的敬老有时候会让老人家们吃不消,就像是在三月的雷锋月中我们故意在那天做好事,曾说过,一天做好事不难,难得就是坚持。一个人受到另外一些人的良性影响,会扩散到这个人的生活中,从而使影响这个圈子里面的其他人,,末了,我想要说的便是这些。
不亦乐乎,我们有互动环节,美妙的歌曲唱出我的心声,搞笑的相声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等等节目,这些经过精心安排的仅为了给老年人带去欢乐。
浓浓端午情范文第5篇
20xx年6月17日下午13:30端午节活动正式开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虽然会包粽子的`车主不是很多,但是大家都很热情,“众人拾柴火焰高”,参与是最主要的,新老车主欢聚一堂,我们为他们提供了分享的平台,大家互相交流车辆信息,形成了一股良好的氛围,在此期间讲师开始为大家分享夏季用车安全和麦收防火等小知识,让大家感觉每次来店里都有所收获,多结交了好多新朋友,对我们店非常感谢。
我们将写着礼品的小纸条放入气球中,回答问题后车主用投镖的方式随机赠送礼品,让车主感到既新鲜又有趣,恰逢一位车主生日,大家为其同唱生日快乐歌,我们还为车主单独准备了一份精美的生日礼物,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最后还评选出了最佳包粽子能手和最美粽子,就这样我们和车主过了一个不一样的端午节。在这种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活动方式中,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活动存在的不足:
包粽子比预想的要费时,来的客户不会包的居多,所以进程有点慢,煮粽子的时间相对就延长了,有个别客户有急事走了没有等到最后合影,等下次保养进店我们再补发。
下一步改善建议:
活动的时间安排上还有疏漏,多增加互动环节的内容,再把车主讲堂的内容丰富起来。
浓浓端午情范文第6篇
早晨,妻子蒸好几个粽子端来,说是给我早餐,才明白今个是端午节。听说端午节古镇将举办一年一度的龙舟会,便欣然前往看看热闹。
走上街面,果然热闹非凡,本来比较开阔的街道似乎变得狭窄而且拥挤起来。人群中,我还遇到几个从老家来的熟人,他们有的是来赛龙舟的,有的是来看龙舟比赛的。每年周边县的村镇都会组对参加比赛,可见规模还是相当大的。比赛是在古镇小南河上进行,小河两岸早已到处都是人,小南河上十几座小桥也站满了人,两旁民居阁楼也挤得人满为患。望月桥旁望月阁今天破例免费开放,那也是“挂”满了人。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汉语造词的精妙,什么是“人山人海”了。我好不容易在三县石桥挤得一个位置,踮着脚等待比赛开始。
8:00钟,随着一声号令枪响,顿时鼓声喧天,红、黄、蓝三条龙舟如离弦之箭,在水面上犁开一道道清波,同时迅速地向前冲去。因为小南河水面不甚宽阔,每次只能容纳三条船并驾齐驱。那红队是红旗红舟红衣;黄队是黄旗黄舟黄衣;青对是绿旗绿舟绿衣,在清水绿波的映衬下,显得五彩斑斓,气势壮观,煞是好看。比赛的鼓手是龙舟的灵魂,他们赤膊上阵,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中熠熠生辉,他们使劲地有节奏地擂着战鼓,这鼓声就是号令,这鼓点就是节奏。水手们在鼓声中既争先恐后,又整齐划一,呼喊着号子,挥动着船桨,向终点冲刺。那龙舟真得似蛟龙出海,伴着“电闪雷鸣”,看得两岸一阵阵喝彩。
赛龙舟是江南水乡一项重要的水上活动,在东南亚也比较盛行,据说是为了纪念2000多年前楚国大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秦楚争霸,爱国诗人右大夫屈原励精图治,力主抗秦,却遭到以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兰、怀王宠妃郑袖为代表的投降派反对。他们谗言构陷,致使屈原遭到楚王流放。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据说,屈原是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江的,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此后,为了寄托哀思,每逢端午人们便荡舟于江河,后来才逐渐演变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真的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其实,这也就昭示了一个道理,只要做过对国家、民族、人民有益的事,不管当时受到多少冤屈,但人民会永远记住他的。历史是最公正的,人民是最懂感情的。抗战时期,大文豪郭沫若就以这段历史为蓝本创作了历史剧《屈原》,热情歌颂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无情地鞭挞投降派之流。
今天,我们吃粽子、赛龙舟将端午风俗传承,就是要弘扬这种爱国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感情就是端午情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