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军事方面的歇后语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军事方面的歇后语(精选5篇)

军事方面的歇后语 第1篇

关于军事方面的歇后语

司马懿父子行军——你要进我要退

水兵的汗衫——尽是道道

当了副班长——倒数第一名

指导员的挎包——盛(成)问题

新兵上阵——头一回

催泪弹闹的——假哭

大校的肩章——豆豆(痘痘)多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

梁山军师——吴(无)用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

佘太君挂帅——马到成功

晋国借路攻北虢——唇亡齿寒

晋襄公放败将——放虎归山

军事方面的歇后语 第2篇

一只手吹笛子顾此失彼

三十的菜板不得闲

三十晚上喂年猪来不及了

下半夜做美梦好景不长

大炮轰热窑土崩瓦解

小鸡吃黄豆够呛

马拉的独轮车说翻就翻

乌龟下油锅剩个空壳壳

乌龟变黄鳝解甲归田

井底的瓦片永世不得翻身

公鸡钻篱笆进退两难

凤凰下鸡一辈不如一辈

水泥路上赶马车没辙

仨钱买头猪够受(瘦)

玉皇娶亲天大的喜事

年轻娃子扛碌碡正在劲头上

灯草抵门撑不住

肉汤洗头发昏(荤)头昏(荤)脑

芝麻开花节节高

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圆)

闭着眼睛趟河听天由命

怀里揣黄连辛(心)苦

扶着栏杆爬楼梯稳步上升

杨柳开花没结果

没舵的船儿一放任自流

刮大风吃炒面开不了口

和尚捡辫子得到法(发)啦

庞统当知县大材(才)小用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茅坑边开铺隔死(屎)不远了

货郎的担子两头是祸(货)

剃头的拍巴掌完了

树林子里放风筝缠住了

眉毛上挂爆竹祸在眼前

背脊上烫衣服落(烙)后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要饭的敲瓦钵穷快活

顺着媳妇得罪娘两头难

鸦雀窝里捣一棒乱糟糟(喳喳)

宰相门口卖糖葫芦不敢声张

热火叉进了冷水缸一下子凉了大半截

铁匠拆炉子散伙(火)

高空跳伞一落干丈

推车的扭屁股不由自主

猫嘴里的老鼠自知命不长

笼里的鸟儿有翅难飞

绿绸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脚踩跷跷板~上一下

铜板做眼镜睁眼就是钱

麻秆搭桥不好过

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黄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

湿手抓面要甩甩不掉

鲁智深出家一无牵挂

塌鼻梁戴眼镜没着落

矮子骑大玛上下为难

蒙在鼓里听打雷弄不清东南西北

雷神打架闹翻了天

墙沿上睡觉翻不过身来

瞎子背瞎子忙(盲)上加忙(盲)

豌豆砌宝塔一碰就垮

樵夫上市两头担心(薪)

三九天吃冰激凌凉了半截

大风吹倒帅字旗出师不利

三脚凳支床坐卧不安

大河里撒把面粉活(和)不成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乌龟掉进大缸里转圈儿碰壁

公鸡下蛋没有指望

开水浇老鼠不死也脱层皮

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

水豆腐泼在灰里没法收拾了

火烧棉花铺谈(弹)不成了

出家的和尚没法(发)

半沿上吊绳子走投无路

平川老虎浅水龙没威风了

打了耳的瓦罐不能提

皮球上扎个眼泄了气

戏台上的垛口不成(布城)

灯盏无油枉费心(芯)

竹篮打水一场空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张天师被鬼降住了无法可使

炉子翻身倒霉(煤)

狗钻灶门碰一鼻子灰

罗锅打立正直不起腰

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俏大姐的油头输(梳)得光光的

烤焦了的蛤蟆干瞪眼

脚跟朝北难(南)走

脱钩黄鳝漏网鱼难兄难弟

喇嘛的帽子黄了

腊月吃冰棍寒心

塌了门架断了梁倒霉透顶

褡裢背水从前心凉到后心

瞎子看皇历横竖是输(书)

蟑螂掉进井里全身都酥了

霜打的瓜秧垂头蔫脑

山坳里的松树饱经风霜

天下乌鸦一般黑

牛打江山马坐毁一个出力,一个享受

好汉上梁山逼的

铁拐李绑斧头一步一坎(砍)

麻子的脸不平

黄连树下一棵草苦苗苗

老虎身上的虱子谁敢惹

老鼠掉进米缸里因祸得福

药铺里的台布甜酸苦辣都尝遍

军事方面的歇后语 第3篇

关键词:军事科学美学,审美,创造

一部军事科学发展史,正是人类精神与审美意识一步步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表现出人类审美意识与创造能力的递进与嬗变。美感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并得以完善的,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愉悦、喜爱、快乐等积极的审美心理活动,是人对审美对象肯定性的感受与体验。军事科学不仅可以有美,而且可以审美;科学的审美活动不仅可以用于欣赏,而且可以有助于科学创造。军事科学借助于美学,诗意地理解军事活动,科学地创新军事理论,应该是军事科学创造的新思维、新方法和新的发展趋势。

审美是一种热情,是一种情感。马克思说过,热情、激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军事科学审美,就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的显现,而这种本质力量显现的最终目标,则是为了创造出新一轮的美。列宁也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军事科学美作为人的创造性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必然会在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直觉、审美灵感等科学美感的驱使下,使审美主体进入一个创造与求新的自然王国,对军事科学创造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体现在有助于揭示其内涵的合规律性真与合目的性善的本质内容。军事科学审美对军事科学创造的作用,体现在揭示合规律性真的内容,即“以美启真”,具体表现为真的发现的启迪作用和预见作用。

军事科学审美对于军事科学创造,大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军事科学审美有助于以美启真

科学创造与艺术创作一样,都是人的一种自由、自觉、有目的性的创造性活动,而且是一种极其艰难困苦的劳动。文学艺术审美牵动着感情,军事科学审美牵动着智慧。古往今来,无数军事科学家呕心沥血,投身其中,正是出于他们对真的追求、对善的献身和对美的热爱,并从中体现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巨大和高贵。军事科学审美的热情与情感,能有效改善人的感知、想象、思维等,使诸多心理功能和谐一致、配合默契,并使感知变得更敏感,想象变得更自由,思维变得更活跃,触发灵感和直觉,从而构创最佳的自由创造心境。灵感和直觉往往有助于人们揭示军事领域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真,有助于揭示军事领域合目的性善的内容,成为善的选择的内驱力,有助于人们揭示军事理论的不美之处而创造出更完美的新理论,并有助于军事理论可持续发展与向深刻化方向发展。在波诡云谲的军事科学领域,军事科学家似乎总是处于两重环境之中:一方面是脑中保留着的某些已知的“真”即科学定理、原则和机制,另一方面却是眼前出现的那些明明白白的“真”的事实,而两者又往往矛盾重重,难以互圆其说。在这种情况下,军事家的科学美感就成了进行探索的情感中介和智慧源泉激发探索的动力,作出科学的选择。

2. 军事科学审美有助于作出科学预见与假说

一句拉丁格言说得好,美是真理的光辉。美既然是“光”,就会有吸附作用,就会有导向作用。军事科学创造中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科学审美想象,同样能够显示出军事科学家自由创造的本质力量,而自由创造的本质力量主要体现在审美联想必然导致的科学预见和假说上,而预见和假说是以美启真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科学理论一般要对科学发展作出某种预见预见是人通过想象来推测未来的能力,而科学预见便是假说。军事科学审美预见和假说从总体上说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时间性上的审美预见和假说。从时间性上来说,其预见性和假说的精确性愈高则愈具有科学审美价值;离被证实的时间间隔愈长,则科学审美的预见性愈大,理论性愈美。当年朝鲜内战爆发,毛泽东就预言,美国会在新中国未立稳脚跟之际出兵干涉,果然美军在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时出兵朝鲜和台湾。二是空间性上的审美预见和假说。从空间性上来说,空间预见的范围愈大、精确度愈大,则其科学预见和假说愈具有科学审美价值。美军出兵朝鲜后,中共中央军委就预言,麦克阿瑟有在人民军后方的西海岸仁川一带涨潮时登陆作战的企图,果不其然,美军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冒险。现代军事科学预见预测的方法很多,如利用科学的网络模型进行的“交叉点”预测法、“功能分析”预测法及利用电子计算机预测的方法等。这都是通过逻辑思维的途径来进行的,其基本原理是在头脑中建立起因果联系构创的事件环链的模型,同时应用过去的经验,在重复出现的现象中找出规律,从而可以沿着模型化的事件环链推测出它的最后一环,作出预见和假说。“作战实验室”、“作战模拟”和传统的沙盘作业等行为,就是为了预见、预测而推出各种假说。军事科学审美预见和假说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一是在理性基础上以美启真、以美求真,在已有科学成果基础上大胆地构想一个新的科学概念或理论。中国特色军事理论体系的建设,就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组成部分。二是非逻辑性地审美直觉推导。所谓直接推导,是说这种科学预见和假说是一种在现有条件不充分情况下,不经过逻辑论证和模拟,凭借美的创造规律和审美直觉能力,迅速抓住问题的关节点,透过繁复的现象抓住本质,从而提出新的科学预见和假说。“跟着感觉走”而导致重大军事理论突破和创新的案例,在军事领域是屡见不鲜的。

3. 军事科学审美有助于诗意地从事军事活动

所谓“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尴尬地反映了关于文学艺术美与军事科学美的困惑:美似乎就是文学艺术的专利,在至少没有承认军事科学美存在的情形下,人们朦胧中对科学美的感受只能假借于艺术美的表述。但这种困惑至少说明人们已经感受到了军事科学美的存在。其实,自古以来,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交互使用原本就是人类共有的特性,艺术与科学原本就是社会生活的双胞胎。人脑机能的互补功能,是使科学与艺术能够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天然的调谐器。鲁迅先生关于“哼唷哼唷”创造语言的学说,生动描绘了原始人类载歌载舞地运送狩猎成果的情形,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哼唷哼唷”就是艺术与科学完美统一的产物。军事科学是军事领域包括军事现象、军事方法和军事理论在内的和谐系统的科学,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又必然有情感与意志作为中介。中介是架通此岸与彼岸的桥梁,是联结彼此的纽带。审美作为科学创造和艺术创造的中介和纽带,表明了军事科学审美与文学艺术审美之间内在的联系,也促使了二者的互动、互补、互促和共同创造。这就是说,向来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科学领域,其实也充满了如同艺术一般的情趣,人们完全可以诗意地从事科学活动,并在诗意般的活动中诗意地进行科学创造。

有必要指出的是,军事科学审美创造所言的创造,必定是体现着创新意识的,它与“生产”、“制造”有本质的区别。确切地说,军事科学审美创造的真正意蕴是造就出相对于整个军事领域来说根本不曾有过的东西,而且这种崭新的东西,无论是内容或形式,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演变之后,将潜移默化地成为军事领域更高级文明中的构成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建徽.大学美育·军事科学美学基本原理[M].蚌埠:蚌埠坦克学院, 2000.

[2]张建徽.《孙子兵法》与现代局部战争[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1.

军事方面的歇后语 第4篇

关键词:李靖;军事教育思想;节制之兵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55-03

李靖(571~649),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北)人。唐朝伟大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靖少负志气,有文武才略,其舅韩擒虎每抚之曰:“可与言将帅之略者,独此子耳!”[1]曾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封卫国公。著有多部兵书,大都亡佚。现存世者,有散见于《通典》、《太平御览》中的《卫公李靖兵法》部分内容,清人汪宗沂辑为《卫公李靖兵法》四卷。《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以及《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中,也有反映其军事观点的记载。李靖继承了孙子、吴子等兵家的军事教育思想并有所创新和发展。

军事教育是指以教育科学和军事科学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为根据,对现役和预备官兵进行军事理论教育和实践训练[2]。中国的军事教育始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真正产生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有一些关于《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译注的著作,如黄朴民解读《唐太宗李卫公问对》[3]、戴庞海、阎睿、周媛注译《兵经百字 唐李问对》[4]、吴如嵩、王显臣《李卫公问对校注》[5]、《李卫公问对浅说》[6]、骈宇骞《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译注》[7]等,这几部解读、译注之类书籍专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以下简称《问对》)为研究主题;其次,有一些关于李靖军事思想研究的著作,如赵良《略论〈唐李问对〉对“奇正“思想的发展》[8]、刘巨《略论唐将李靖的战略和武德》[9]、黄朴民,徐勇《小议李靖对番、汉兵关系的认识》[10]、郭绍林《说〈李靖兵法〉论将帅的素质和职责》[11]等对李靖军事思想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他们主要对李靖的兵法理论研究较多,包括用兵奇正、用兵虚实、探攻守之道等,提出了很多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再者,有一些以“番兵”与汉兵关系为研究主题的著作,如黄朴民,徐勇《小议李靖对番、汉兵关系的认识》对《问对》中李靖回答唐太宗提问时,关于“番兵”与汉兵关系的若干论述作了深入研究,指出“番兵”与汉兵各有所长,应力求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强整体协同作战的能力;并认为李靖在处理“番”汉民族关系方面向唐太宗提出的这个“治力”方法,集中反映了李靖战略思想高屋建瓴、辩证全面的本质属性;还有一些在研究中涉及到李靖军事教育思想的著作,如于汝波《关于〈李靖问对〉的成书时间及主要理论建树》在第二部分关于《李靖问对》的主要理论建树第二点提出“训‘节制之兵的治军思想”[12],认为《问对》十分重视对军队的训练和管理,其基本思想是训练“节制之兵”,并就如何训练“节制之兵”作了评述。郭绍林《说〈李靖兵法〉论将帅的素质和职责》指出将帅“重其名节”才能忠于国家和职守;“料敌制胜”取决于将帅的综合素质和主观能动性;“持军之急务,莫大于赏罚”;勤勉无懈,体恤士卒;气势、地势、因势是将帅临战必须把握和利用的三要素。

从前人对《问对》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前人关于《问对》真伪问题论述最多,但意见也最为分歧,至今对其作者及成书年代仍未得出一个比较公认的明确结论。从前人对李靖的军事思想研究成果来看,他们主要对李靖的兵法理论研究较多,包括用兵奇正、用兵虚实、探攻守之道等,提出了很多有学术价值的观点,为后人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这些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其本身所蕴含的军事价值,并没有将其思想延伸开去,关于其军事思想的现代价值和研究意义论述不多。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战争与政治之间以及中外战争比较的方面,而对李靖军事思想或军事教育思想,甚至《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国内外而对李靖的军事教育思想研究几乎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有的也只是在一些关于《问对》译注及李靖的军事思想研究中顺带提到。

二、军事训练教育

李靖十分重视军事训练教育,他为了不忘武备,竭尽全力地“训之以甲兵”,亲自向将士传授兵法。李靖对练将、练兵以及练阵法都有一套独特的方法。

(一)练将

李靖认为将帅在战争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练兵之前先要练将,要练就一支训练有素的“节制之兵”,练将尤为重要。在战争中,如果想要打败敌人,要想“致人而不致于人”,就必须建立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就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将帅是整个军队的核心,从而必须高度重视将帅的选择及任用。将帅作为战争的最高决策者、谋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强调将帅要具备忠义、持重、多谋等素质,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军队的强弱以及战争的胜败。

《问对》中李靖提到,侍奉君主应“当朝正色,忠以尽节,信以竭诚。”[13]侍奉君主应当是在上朝时端庄严肃,忠心耿耿,尽臣子的职责,竭尽真诚,求得君主的信任。故选将用人当推举“忠义之臣”,反对“外貌下士,内实嫉贤”[14]者,即选将用人最忌讳象长孙无忌那样表面上恭谦下士,内心实际上妒贤嫉能的人;领兵作战应做到“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15];这句话是孙武所说的,意思是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先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也不会失去战败敌人的机会,强调领兵作战的将帅要善于谋伐取胜,“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也;百战百胜者中也;深沟高垒以自守者下也”[16],不用战争就能使敌人屈服的人是上等的将领,百战百胜的人是中等的将领,深挖沟高筑垒以自守防卫的人是下等的将领。治国君主要善于将将,不但“能保全功臣”,而且能“任以吏事”[17],即保全有功之臣,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能有机会再立新功。李靖认为作为一名将帅不仅要忠、智、严、信,还要勤、仁和勇。可见,选贤任能,择材任将是组建军队的首要任务。将帅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三军的性命,战争的成与败。所以说,一名优秀的将帅不仅能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以身作则,而且要懂得如何指挥战争,严于律己,要具备忠实守信,勇武智谋,克尽职守,竭诚待人的优秀品质及内涵,这对于加强军队建设,带领全军战士作战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endprint

靖曰:“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臣当以此教诸将”[18]。李靖说过,兵法千章万句,不外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罢了,我将用这条最基本的原理去教育诸位将领。

(二)练士卒

军队遵规章,守纪律,是确保战争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诸葛亮曾言:“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19]”《孙子》曰:“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20]”这都说明军事训练教育要有一定的章法,要把部队训练成一支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军队,即使将领无能,也能打胜仗;相反,如果军队缺乏训练、军纪松散,即使将领有才能,也会打败仗。

靖曰:“教得其道,则士乐为用;教不得法,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21]”李靖说,训练方法得当,士兵就会乐于听从命令;训练方法不得当,尽管早晚不停地督促和责备,也必定无济于事。这说明教育和训练是否得法的重要性。《法》曰:“令素行以教其民者,则民服。[22]”《孙子兵法》说:“平素能够严格执行命令,管教士卒,战时士卒就会服从指挥,勇敢杀敌。”

唐太宗鉴于“旧将老卒,凋零殆尽,诸军新置,不经阵敌,[23]”军队面临着提高军事素质的这种实际状况,向李靖提出“今教以何道为要?”的问题。李靖回答道:“臣尝教士,分为三等:必先结伍法,伍法既成,授之军校,此一等也;军校之法,以一为十,以十为百,此一等也;授之裨将,裨将乃总诸校之队,聚为阵图,此一等也[24]。意即对“不经战阵”的新部队训练,要循序渐进,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把五人编成一伍进行伍法训练。伍法练好后,再进行军校训练。这是第一个阶段。军校训练的方法,就是把一个单位当作十个单位,十个单位当作百个单位,从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进行练习训练。这是第二个阶段。然后交给裨将(副将)训练,裨将再在训练好的各校部队的基础上,将它们集结起来进行阵法的训练。这是第三个阶段。

(三)练阵法

李靖十分重视阵法训练,主张从实战需要来训练士兵,从而达到在战斗中“斗乱而法不乱”、“形圆而势不散”、“绝而不离,却而不散”的效果。练阵法是古代战争中常见且十分重要的一种训练方法。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统一队列阵形,使全军上下动作协调统一,以适应敌情变化,充分发挥军队整体作战的能力。靖曰:“臣本诸葛亮八阵法,[25]”《问对》中李靖指出他创制的六花阵是在诸葛亮的八阵法基础上创制出来的,其阵法原则为:“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外画之方,内环之圆,是成六花,[26]”李靖创立的六花阵法的基本原则是,大阵包容小阵,大营包容小营,四方四角相互衔接,一曲一折相互对应。由八阵变为六阵,由方阵变为内圆而外方。外围六阵为正兵,中军为奇兵。并对八阵的名称赋予了新的解释,“八阵本一也,分为八焉。若天、地者,本乎旗号;风、云者,本乎旛名;龙、虎、鸟、蛇者,本乎队伍之别。后世误传,诡设物象,何止八而已乎?[27]”“方生于步,圆生于奇,方所以矩其步,圆所以缀其旋。是以步数定于地,行缀应于天。步定缀齐,则变化不乱。[28]”方是用来规定战场的范围,圆是用来连接各方机动的路线。步数固定,回旋整齐。“凡立队,相去各十步,驻队去前队二十步;每隔一队,立一战队。前进以五十步为节。角一声,诸队皆散立,不过十步之内。至第四角声,笼枪跪坐。于是鼓之,三呼三击,三十步至五十步以制敌之变。马军从背出,亦以五十步临时节止。前正后奇,观敌如何。再鼓之,则前奇后正,复邀敌来,伺隙捣虚。此六花大率皆然也。[29]”由此可见,六花阵法布阵非常严密的,阵形也是变化多端的,瞄准时机向敌人弱处进攻,从而取胜。为了使得六花阵法在训练中能按照将帅的意图练成功,并在具体的作战中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李靖还提到,军队在日常的军事训练中,就必须更加注重基本步伐和动作的训练,指挥信号的识别和正确使用,训练阵形的转换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旧唐书》卷67《李靖传》.

〔2〕胡志勇.社会科学大词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785.

〔3〕黄朴民.唐太宗李卫公问对[M].湖南:岳麓书社,2011.

〔4〕戴庞海,阎睿,周媛.兵经百字 唐李问对[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5〕吴如嵩,王显臣校注.李卫公问对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吴如嵩,王显臣.《李卫公问对》浅说[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

〔7〕骈宇骞.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译注[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8〕赵良.略论《唐李问对》对“奇正”思想的发展[J].学理论,2009(6).

〔9〕〔18〕〔22〕〔23〕〔24〕〔25〕〔26〕〔27〕〔28〕〔29〕刘巨.略论唐将李靖的战略和武德[J].社会科学战线,1994(6),中国古代史.

〔10〕〔15〕〔16〕〔17〕黄朴民,徐勇.小议李靖对番、汉兵关系的认识[J].齐鲁学刊,1994(2).

〔11〕郭绍林.说《李靖兵法》论将帅的素质和职责[J].军事历史研究,2003(3).

〔12〕于汝波.关于《李靖问对》的成书时间及主要理论建树[J].军事历史研究,1998(3).

〔13〕《李卫公问对》卷中.

〔14〕《李卫公问对》卷下.

〔19〕诸葛亮《兵要》.

〔20〕《孙子·地形篇》.

〔21〕《李卫公问对》卷上.

军事方面的歇后语 第5篇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地理,保障

地理环境是一切军事活动赖以实施的客观基础。“随着自然灾害、恐怖活动、严重疫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 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和常态化课题。”[1]准确把握非战争军事行动对军事地理保障提出的新要求, 正确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努力思考增强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事地理保障能力的对策措施, 对于搞好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军事地理保障, 有着重要意义。

1 非战争军事行动对军事地理保障提出的新要求

非战争军事行动与一般战争相比, 无论是在行动的目的、方式、组织指挥还是涉及的对象上都有它的特殊性。具体来说, 非战争军事行动具有涉及的对象复杂、政策性强、对行动手段限制多、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大等显著特点。这些都给军事地理保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1.1 非战争军事行动要求提供全面的军事地理保障

由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承担的任务不同于一般的军事任务, 往往有着明显的政治、经济、外交或心理的具体要求。[2]这些要求直接规范着具体的军事行动, 使得军事行动的结果必须与政治、经济、外交或心理的战略意图实现达到高度统一。因而, 军事地理保障必须能够提供全面的地理信息, 以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顺利实施。非战争军事行动要求军事地理的全面保障主要体现在:一是从时间和空间看, 军事地理保障既贯穿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全过程, 也涵盖了从陆地、海洋、天空到外层空间的整个地理空间;二是从保障内容看, 不仅仅局限于地形要素、气象、水文、社情等信息, 还必须对行动区域的经济、人口、民族、宗教等地理信息进行全面的保障;[3]三是从对行动的影响看, 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战略决策直至战术行动, 无一不依赖于军事地理保障。

1.2 非战争军事行动要求提供灵活多样的军事地理保障

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多变性, 必然对军事地理保障有着多样化的需求。[4]灵活多样的军事地理保障主要体现在:一是要能够实现多比例尺地理数据的管理与应用。不同比例尺地理数据既可以满足战略的决策需要, 也可以满足战术行动的需要。二是要能够实现多媒体信息的管理与应用。由于地形对战术行动特殊的制约作用, 战术决策指挥对地形信息的详细度和准确性具有更高的要求。不同的信息表现形式 (图形、图像、语音、文本等) 能够从不同侧面表达和传输地形信息。综合利用多种信息表现形式有助于直观、形象、准确地描述和传输地形信息, 最大限度地满足战术指挥决策对地形信息的要求。[5]

1.3 非战争军事行动要求提供高精度实时动态的军事地理保障

调动军队以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时, 各国都十分强调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 而快速反应能力是一项包含多种因素的综合指标, 其中军事地理保障的反应速度占有重要地位。迅速、准确、及时是非战争军事行动对军事地理保障的基本要求。军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快速决策与部署, 而指挥员的决心来源于对行动区域环境的综合分析与全面了解, 来源于获取行动区域环境信息的速度。这就决定了军事地理保障必然由静态保障方式, 向动态的实时保障方式转变。同时, 非战争军事行动在对军事地理保障数据的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 要求提供的地理数据没有或少有错误, 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军队人员和平民的伤亡。[3]

1.4 非战争军事行动要求提供通用性、跨国界的军事地理保障

这是由非战争军事行动可能承担的多样化任务决定的。美军在1993年版《作战纲要》 (FM100-5号野战条令) 中列举了包括人道主义援助、抢险救灾、维持世界和平、反恐怖、缉毒在内的多达十几种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7]尽管受我国的国情和军队建设现状的影响, 当前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主要局限在维和行动、抢险救灾、联合军演等领域。[8]但随着国际安全形势不确定性的增加, 以及反恐、维和、人道灾难救援等诸多行动的展开, 军事地理保障显然不能局限于一国领土, 而是需要建立通用性强的跨地区、跨国界, 甚至全球范围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 以满足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需要。[9]

2 当前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事地理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军事地理保障管理体制机制不够顺畅

军事地理保障的体制是影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美军为了实现其地理信息保障的现代化, 早在1972年, 由当时的尼克松总统下令成立了集美军陆、海、空三军的测绘力量于一身的国防测绘局, 统管三军军事地理信息工作职能部门。而我军目前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军事地理保障的发展, 影响军事地理保障活力的发挥。具体来说, 从国家层面看, 由于目前我国执行的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测绘管理体制, 这一体制直接导致了工作中的部门职能交叉, 各自为政, 测绘工作缺乏统一规划, 测绘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基础地理信息重复采集, 地理坐标、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不能互相转换与共享等一系列问题。从军队层面看, 军队军事地理信息职能部门的权威度还不够高, 对统管全军军事地理保障缺乏强有力的行政资源支撑。从军地协调机制来看, 军队与地方政府之间, 军队与民间机构的地理信息共享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

2.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水平相对滞后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信息化条件下支持军事行动的底层平台。当前, 各国地理空间信息数字化水平在军事领域的进展程度和应用水平的差异非常大, 美、英、法、日、俄等国家地理空间信息数字化程度高, 已经或接近在理论上“消灭”纸质地图, 进入到全数字环境, 保障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到“以数据为中心”。而我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水平差距还比较大, 地理空间信息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应用水平不高, 在保障模式上仍以纸质地图为主。[9]

2.3 军事地理保障的数据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

军事地理保障的前提是数据, 其中包括地理数据和军标数据。不少国家在地理空间信息数字化进程中, 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数据源、数据格式、数据结构不统一的问题。以美军为例, 以前美军各军兵种都从各自的情况考虑, 各行其是, 结果无法达到联合作战的目的, 不能为各军兵种指挥官提供共享信息, 最后不得不部分或全部放弃各自的标准, 重新制订统一的新标准, 造成了时间、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极大浪费。而目前在我军军事地理数据建设中也存在着不遵守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或者说已有标准缺乏约束力的现象, 从而不能使已采集的数据、已完成的系统正常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0]

3 增强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事地理保障能力的几点建议

3.1 加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 为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军事地理保障奠定物质基础[11]

数据是系统应用的基础, 是提供地理信息技术服务的前提。搞好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军事地理保障, 一是要拓宽信息采集渠道, 建立信息获取体系, 提高信息获取能力。通过以卫星、飞机、舰船、车辆为平台、以各种传感器为有效载荷的对地观测系统获取地理空间信息, 提高全面覆盖能力、影像分辨率以及更新速率, 确保获取的地理空间信息准确、及时、可靠性高。二是要进一步增强地理空间信息的数字化与管理能力。尽快实现解析摄影测量向数字摄影测量的过渡, 形成从原始航空、航天摄影数据自动生成数字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等数字测绘产品的规模生产能力;努力解决地图数字化的瓶颈技术, 加快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数字化的速度。三是地理空间信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要与国家空间数据建设同步进行。

3.2 加强军事地理保障法规制度建设, 为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一体化军事地理保障

一是强化军事地理资源的依法管理与依章管理意识。一方面要通过相应的立法, 对涉及军事地理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应用的机构、人员, 规定其法律权利与义务, 以法律的形式强制军事地理信息的管理;另一方面, 可以考虑在应急指挥中心下设置地理资源管理部门, 分国家级、战区 (区域) 级、省军区 (省级) 等级别, 并使其与国土资源部门、信息产业部门、公安部门等机构达到资源共享, 为军事地理资源的统一管理奠定制度基础。

二是加快军事地理资源的一体化建设。军事行动中大量、复杂的军事地理保障工作, 单靠军队系统本身难以完成。因此, 必须依靠国家从全局进行统筹, 建立以军事测绘部门为主、地方政府部门为辅、民众主动参与为补充的军事地理多部门联合保障体系。也就是说, 把军事地理保障工作置于国家大环境之下, 充分利用政府与民间的先进技术设备和技术力量为战争服务, 实现军民一体化, 使军事地理保障的体制与军民兼容的大国防体“接轨”。

3.3 拓宽军事地理保障手段, 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军事地理保障能力

军事地理保障的手段是影响保障质量的重要因素。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需要, 提高军事地理保障的质量, 应从我军实际出发, 着眼于未来发展, 拓宽保障方法手段。

一是大力发展自动化、智能化军事地理保障手段。军事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这个时代的重要角色, 一走上历史舞台就显示出它的极端重要性, 其直接结果就是引发了军事地理保障手段的变革, 自动化、智能化的军事地理保障方式已成为必然趋势。但目前我军的军事地理保障方式, 因装备和技术等原因, 目前仍以人工保障方式为主。因此, 应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对军事地理保障的要求, 须从我军实际情况出发, 坚持走以人工作保障和自动化、智能化保障相结合的道路, 同时大力发展自动化、智能化地理保障方法手段, 为最终达到自动化、智能化军事地理保障奠定基础。

二是大力发展网络化的信息分发服务技术。[11]未来地理空间信息数字化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就是如何确保授权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方便、快捷地获得数据, 即如何分发地理空间数据的问题。网络分发是必然出路。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地理信息保障质量, 必须基于信息高速公路 (或全球信息网格) , 研究并建立从传感器到指挥控制系统、应用系统的地理空间信息网络 (或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 , 实现地理空间信息从获取、处理、分发到应用的一体化、网络化。

参考文献

[1]非战争行动的战争元素[N].解放军报, 2008-6-10.

[2]朱之江.论非战争军事行动[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3, 5.

[3]傅占河.地理环境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引自总参谋部测绘局.高技术战争与军事地理[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8:51-52.

[4]史节.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测绘保障的几点思考[J].军事测绘, 2008, 3.

[5]张跃鹏.战术军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分析[J].测绘学院学报, 2000, 3.

[6]冯华安等.高技术战争与军事地理保障.引自总参谋部测绘局.高技术战争与军事地理[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8:221-224.

[7]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美军作战手册[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3.

[8]刘琳.军事力量的非战争运用[N].光明日报, 2007-1-24.

[9]贾建坤, 冯莉.地理空间信息——数字化战场的基石[J].现代军事, 2006, 6.

[10]刘育新.军事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和发展[J].无线电工程, 2000, 5.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