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这样的人朗诵范文第1篇
时间在循环,一个站到另一个站,回家到离家,稚嫩到成熟,欢笑到沉默,黑发到银丝。时间在跳动,无时无刻,如影随形。
时间在旋转,改变一些人,珍藏一些人,陌生一些人,消失一些人。时间,原来你是这样流淌着。
打开门前的一扇门,小狗欢快的迎接我,小猫傲娇的看我一眼,小兔子给我一个后脑勺。家、父亲、母亲、妹妹、奶奶........一切似变了,时间使他们长大、疲惫、苍老。
一切又似没变,仍然一如既往的关切、舒适、温馨。隔绝喧嚣与浮华,回归宁静与安然,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一阵清风,一缕阳光,这是家的感觉。
当中秋遇上外公的八十大寿,自然宾客满堂,热闹非凡。看着小孩子们无所顾忌般玩闹,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笑得开怀,笑得肆无忌惮。
第一个吃完饭,到楼顶吹风,喜静的我在喧闹氛围中莫名烦躁。夜空无月,似欲飘雨,惆怅中写完一篇文章,舒服伸个懒腰,洒然一笑,不管如何,有你们在就够了。
外公问我工作如何?我笑着说“挺好”,外婆问我生活如何,我笑着说“挺好”,父母说钱不够用就在家里拿吧,我笑着说“我有”。
不知何时起,这样的回答已成习惯,酸甜苦辣自己品尝,困难挫折自己承受。曾经总骗他们说没钱了,现在开始笑着说有钱。
曾经买了东西总是把价钱往高了报,现在买了东西回家,会把价格说的很低很低。曾经受了委屈会哭着给父母说,而现在,却努力的在他们面前保持着微笑,唯恐被看出来。这是成长,亦是悲伤。
接过妹妹递来的一块月饼,双蛋黄的,曾经的最爱。掰下一半喂小狗,吃完另一半,没有找到曾经那种味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一旁静静放着大冰的《我不》,并未看多少,这几天仅看一些文章,听闻刘同出新书了,书名是《我在未来等你》。
老毛病,越忙的日子里看书越多,假期反而懈怠,因心不静。一直觉得,心若止水的看一本书,是对作者的尊重。
我的朋友不多,知心朋友更少,挚友寥寥。许久不见的朋友在数天内接连遇见,原来时间,并未将我们彼此吹散。
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仅是微笑寒暄,忆过往,谈现在,盼将来。一切如此自然,看着褪去青涩,已然成熟的他们,一丝怀念,一丝惆怅,人生若只如初见。静静的道别,与曾经道别。默默的祝福,对未来祝福。
虽早已明白没有人能够真正陪我走到那个终点,但面对中途走散的朋友依然会感慨伤怀。对还能聚一起的朋友们,我倍感珍惜,但时间早已改变了我们模样。
“F”在侃侃而谈,他在一年内换了五份工作,我静静的听。“W”笑着对我说,他突破了自己,在竞争激烈的销售行业中干的有声有色,我静静的听。曾经吊儿郎当的“J”咧着嘴对我讲他刚出生三个月的儿子,我静静的听。
和我从小一起玩大的邻居家小胖子回家了,曾经在小学二年级体重超过一百八的他现在变得高大健壮。和我从小一起上学的小表哥回家了,曾经不善言辞的他在生日时一个电话叫来上百好友,稳稳主导场面。
和我同班的同学兼最好的兄弟回家了,去年还与我畅谈单身至上的他带了女朋友回来,女孩很漂亮。除了天空那抹湛蓝,一切都在改变。时间,原来你是这样流淌着。
我轻轻的关上家门前的一扇门,小狗看着我,小猫看着我,小兔子看着我,家人都在看着我。将背包挂上肩头,挥手,转身,不回头。窗外风景徐徐倒退,时间滴答滴答流走。
你是这样的人朗诵范文第2篇
作者:莱芜市钢城区颜庄镇西港小学
五年级段奕嘉
指导教师 : 吴晓云
电话:06346468054
邮编: 27110
3做一个善良的人
读《好心眼巨人》有感
莱芜市钢城区颜庄镇西港小学五年级段奕嘉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从我会认字时起,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就一直鼓励我读书。几年下来,我已经与书做了好朋友。书是一种很好的东西,书可以给我很多知识,让我了解更多的东西。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是英国著名的作家罗尔德达尔写的《好心眼巨人》,这个童话讲的是一个女孩和一个巨人的故事。巨人国里,一般巨人都长得很高,都有50英尺,只有一个巨人显得很矮,仅仅是25英尺,所以其他巨人从来不认为他是巨人,而叫他“小矮子”。不同的是,50英尺巨人们是要吃人的,吃人的时候就像嚼豆子,他们称人为“人豆子”。 而小矮子巨人却是个不吃人的好心眼儿巨人。他只吃难吃的大鼻子瓜,所以有点发育不良。他会制造梦。当别的巨人每天晚上跑到世界各地吃人的时候,他却悄悄地来到小朋友的窗前,把好梦用小号吹进孩子们的头脑里去。可是小朋友却从来不知道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索菲的小女孩发现了他。他怕被别的巨人发现,就把索菲带回了巨人国,藏在自己的洞里,为了保护索菲,他勇敢地和喝血巨人斗智斗勇。他收藏了几千几万个梦。他带索菲去梦乡捕捉甜美的梦,也把恶梦紧紧的封在瓶子里,以免它们跑到小朋友的头脑里去。索菲差点儿被坏巨人吃掉,是好心眼儿巨人保护了她。他热情又天真,而且很听索菲的话,他还经常把索菲放在他的耳朵里带着她飞。为了阻止其他巨人继续吃人,他和索菲一起为女王
配制了一个逼真的梦,成功的说服了女王,并最终制服了巨人。这个巨人的容貌并不是很和蔼,甚至有些可怕,但是接触的时间久了,却觉得他真的是一个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人,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一定都会被巨人的善良、朴实、富有爱心的品质所感动。 在生活中,我也认识一个有这种品质的人,他就是我的数学老师张老师。第一次见张老师,觉得他很凶,十分苛刻,对他很不喜欢。但是后来,我发现高老师特别富有爱心,每次上课他总是耐心地讲题,下课也总是问我们有没有不会的题。一次我生病了,没能去上课,但是却忘了给张老师请假。下了课,张老师便给我家打来了电话,问我怎么了。妈妈说我生病了,张老师说要多喝水,注意保暖。我真的好感动,张老宋对同学们总是那么关切。每次上课,看到张老师聚精会神讲课的样子,我甚是觉得张老师的面容也越来越和蔼,越来越可亲了。《好心眼巨人》告诉我,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而且,我们应该对每个人都多一些理解与宽容,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相处的更加融洽。要记住,不要被外表所迷惑,心灵的美永远高于外表的美。
你是这样的人朗诵范文第3篇
你是我最感激的人600字作文【一】
在人生这条漫漫长路上,总会遇见很多人,在你遇到困难时,他们可能会如春风拂过大地般仅是那样轻轻而过,未落一点痕迹,但你却依旧能感受到他们的心,而有的可能是表面似冬天般的严寒,未见待积雪融后的益处。那个让你心存感激的人可能是无条件生你养你的父母、可能是为你挡风寒、分忧愁的朋友,但我感激的却是一个可称为陌生人的人,亲人、朋友,可能会一直陪在你身边,但陌生人,分离后,即使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可能也无法相认......
依稀记得,那年我7岁,放暑假时我去广东玩,他们要带我去海滩上玩,我超兴奋的,自己准备好东西,第二天就出发了,一开始时,觉得很枯燥,因为差不多除了红绿灯就是车辆,除了车辆就是十字路口,好不容易睡着却又被叫醒,“xx,快看那儿!”我揉了揉那惺忪的睡眼,望去。“哇!”只见山顶好似绕了一团烟雾,像从烟斗里吐出来的一样,可过不了一会,天,黑了;云,黑了;山,也黑了呢!不对,不对呢,这情形不对劲,“啪,啪”阵阵小雨调皮的把玻璃当成了滑滑梯,下雨了,还能去吗?渐渐地,我感觉视线越来越模糊,就这样熟睡过去了,待醒来,是在家里。当时我好想不高兴,于是呢,他们就带我步行去叔叔家,走了很长时间算是到了,可一到,他们就将我晾到一边,自己玩自己的,那时的自己就淘气,想自己先回家,让他们知道将我晾到一旁是不对的,顺便也让他们着急一会。一开始还在犹豫,仅仅是在楼梯那儿徘徊,走上走下,可见还是没有人来找我,便下定决心:自己走回家!刚一走出房子,面前就有两条路,可是我忘了是从哪条路来的呢,我回头望了望,楼梯那儿没有一个身影,哼!碰运气吧,我选择了右边的那条路,没走多远,就有一个警察打扮的叔叔问我:“小朋友,你会讲普通话吗?”那时的我还不知普通话是什么意思,便沉默,“那你知道你家在哪儿吗?”“xx“警察叔叔似有疑虑的跟身边另一个叔叔说了说话,便对我说:“小朋友,先上车吧。”随后,我们便来到了警察局,阿姨给我倒了一杯可乐,杯里的气泡还欢乐地打着节拍,情切的问我“小朋友,喝吗?”我摇着头,在这之际,爸爸妈妈来了,眼眶还稍红红的......
虽然跟警察叔叔阿姨们只聊了只言片语,但我却感到了万分温馨,叔叔阿姨们,谢谢!
在跟爸爸妈妈回家后,我才知,左边的路才是正确的回家的路,如若没有遇到警察叔叔们,或许没有或许了...... 你是我最感激的人600字作文【二】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有许多人值得我去感激。感激父母,让我来到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感激老师,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上航行;感激家人,让我克服重重困难;感激同学,让我懂得友谊的宝贵。最让我感激的还是我的妈妈。
她,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还带着一副眼镜,一个樱桃似的小嘴,整天脸上带着笑容,给人一种慈祥的感觉。
她,给我了许多的关爱和温暖。每次有好吃的东西,她总是会让给我。每次受挫折,她总是会在旁边鼓励我。小时候下雨走在街上,她的雨伞总会倾向我这边,我问她:“为什么要倾向我这边?”她却说:“是风婆婆偏爱我的女儿呀!”
她,不仅给了我许多的关爱和温暖,还教会我怎么做人。小时候,她常常告诉我,好孩子要懂礼貌、学会宽容你做到了吗?这时,我总会笑着说:“当然啦!”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坐公共汽车去游玩,车上来了一位老爷爷,刚开始我没什么反应,后来看到妈妈向我投来目光,我才恍然大悟,想起妈妈前几天说的,在公共汽车上,如果遇到有老人没位子坐,我们要积极让座。我立刻站起来,对老爷爷说:“老爷爷,我这个位置让给您坐”这时候,妈妈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仿佛在说:“你是个好孩子。”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呢!
你是这样的人朗诵范文第4篇
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
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
“三季!”
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
正巧这是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这个学生快吓昏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
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
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亏,磕三个头,无所谓。”这个故事不管是真是假,对我们都非常管用。
只要你会用,你可以多活十年!
我有很多朋友听我讲了这个故事后,变得很开心,碰到都跟我说,以前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会生气,现在不会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里去了。
故事告诉我们:
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
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
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
对任何人任何事,当你要发脾气时,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你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马上就会心平气和了。
你是这样的人朗诵范文第5篇
刘彦莲
潘先进
内容提要: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自身平时作文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反思,围绕小学作文指导思路,从四个方面论述一些教学方法,使学生有了一整套较为可生的办法。从“读和背”、“读和说”、“读说写”“与家长形成合力”上,来培养学生初学作文兴趣和技巧。
三年级是学生写作文的起步阶段,他们由二年级的看图写话的练习一下子就过渡到三年级的作文习作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加之三年级的孩子生活阅历有限,摄入的词汇量不多,因此在语言的表达上就难以丰富。所以,对于三年级的语文老师而言,教作文的有效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一、读和背。我们一直给人或者自己灌输一种思想不要“死记硬背”,这可能是个误区,古人云:“数诵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背诵能帮助思考,思考需借助背诵。背诵对理解力、记忆力、表达力的提高有巨大的提升作用,而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应该让他们多背诵一些名篇名段。如果当时不能理解,允许他们存疑,当日后视野开阔,理解能力提升,自然会豁然开朗。 背诵。其实背诵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或许有些人不赞成孩子背太多东西,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他们背得越多获得的知识也就越多,在写作中能够运用的东西就变多了,那么他们的作文很自然的就写好了
二、读和说。三年级的学生,基本可以比较完整的说清楚一件事情了,所以,以有趣的故事为“诱饵”,以阅后复述为代价,先读后说,可以说给家长听,也可以说给朋友听,在复述中加深记忆,加深理解,也允许他合理发挥想象。
(一)、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有意识地进行说话训练。
1、利用口语交际课进行说话训练。
低年级每单元都有一节口语交际课,但有的教师在上口语交际课时易犯以下两个毛病:
一、要求过高,训练面窄,课堂上少数“尖子”学生支撑场面,多数学生很少有训练机会,坐着当“陪客”。二是教学过程往往失控,教师缺乏有效的听说方法的指导。 我认为口语交际课是集中训练学生说话能力,教给学生说话方法的好时机。教师在上口语交际课时应精心设计好教学步骤,扩大训练面,增加参与量,提高参与训练度。可根据学生的基础,把总的课堂教学目标分解成几个分目标,逐步训练。分步训练要循序渐进,化难为易,放缓坡度,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而后在分步训练的基础上把一段话连贯地说出来。例如上第二册《夸家乡》这一课时,教师可先设计几个分步训练:(1)我的家乡在哪里?(2)家乡有哪些迷人的风光?家乡有哪些特产?(3你喜欢你的家乡吗?想想家乡以后会变得怎么样?教师引导学生按上述分目标分步练说,在前面几个环节都已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连起来说一说,要求说得完整、连贯、流畅。综合性训练比分步训练要难,可按“好中差”的顺序进行。使中下学生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借鉴,提高他们说话的自信心和说话的质量。
2、在课堂上复述问题、答题。
仅在每周一节的口语交际课上进行说话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一年级小朋友回答问题时容易犯说话不完整的毛病。这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我从开学第一天开始就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完整。这样几个月训练下来,全班同学说话基本上能做到完整、通顺了。有时候,对于一些较长的问题,我会有意识地让学生复述一遍,其实,让学生复述问题也是一种说话训练。
3、看插图说话。
外国一位教育家说过:“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最强有力的兴奋剂’”。小学语文教材编入了大量图画,用它来帮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效果很好。如上第二册第19课《乌鸦喝水》,我就要求学生看看两幅插图,然后连起来说一说。小朋友就会说:“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它找到一个瓶子,可是瓶子里水很少,乌鸦喝不到。乌鸦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到瓶子里,水漫上来了,乌鸦喝着水了。”在此基础上,我还启发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想一想:乌鸦喝不到水时心里会怎样焦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喝到水时乌鸦会怎样高兴?心里会怎样想?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经过启发、讨论,基础较好的学生就会说:“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它找到了一个瓶子,可是瓶子里水很少,乌鸦喝不到水,它心里很焦急,急得连眼珠也睁圆了。乌鸦想啊想,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它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到瓶子里,水漫上来了,乌鸦喝着水了,它心里真高兴啊,高兴得连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线。”我发觉利用插图说话效果很好,每个学生都情绪高涨,有话想说,乐于表达。
(二)、把说话训练渗透到课外活动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进行说话训练。
单纯地进行说话训练不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单一地、较长时间地进行说话练习,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注意力也不会集中。经过实践,我发现通过游戏、玩乐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语言训练是一种最好的方法。我国清代教育家王筠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因此,“寓教于玩”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一年级上学期就曾搞过许多游戏,如“打电话”。这是一种对话性的说话趣味活动。其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问答一致、条理清楚地口述和正确转述的能力。示范表演如下:教师扮妈妈,一个同学扮小明,另一个同学扮爸爸。妈妈的电话:“喂,你是小明吗?妈妈今天晚上开会,晚一点回家吃饭,你和爸爸先吃。”小明告诉爸爸:“妈妈在电话里说她今晚开会,晚一点回家吃饭,叫我们先吃。”表演完请同学评小明把电话内容传达得是否正确。再请三个同学分别演妈妈、小明和爸爸,示范一次。同桌两人互相扮小明和爸爸,把电话内容传达一遍.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孩子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能有进步了吗?”
我对这段话感触颇深,因此,在进行说话训练时,尽量把形式搞得活泼些、有趣些,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 (三)、把说话训练延伸到校外。
在教了一篇有趣的课文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把课文内容像讲故事一样讲给父母听。如《司马光砸缸》、《小猴子下山》、《三个儿子》等。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增加学生讲故事的兴趣,可在班级里开展讲故事比赛,鼓励学生在家里多听故事,学说故事,既增长了见识,还提高了说话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说话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除了以上所举的几种外,还有朗读、朗诵、日常生活对话、口头报告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说话训练方法。只有坚持多形式、多角度、经常性地进行说话训练,严格把好字词句关,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把话说完整、说通顺,(对于中上游学生还要求把话说具体,说形象),为今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多看多练多写,相信“作文难”这个问题定能迎刃而解。 因此,说话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又一条有效途径。小学生应从一年级开始就进行各种形式的说话训练。说话训练是作文的先导和基础,请重视说话训练!
三、读、说、写。会读会背会说,还要会写,这个需要比较扎实的字词量作为基础。如果有,那么应当让孩子从摘抄读书笔记开始,把他每次阅读中遇到的有意思的句子记录下来。开始的时候不要以大人的眼光去告诉他哪句好哪句无聊,应当允许他自由摘抄,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每段时间几个孩子把各自摘抄的句子当众朗读,看谁摘的最有趣。从摘抄到概括再到创作,这样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得到培养,阅读水平也会水涨船高。 中年级,是学生由写话向习作过渡的阶段,也是学生写作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适当的引导、兴趣的激发、方法的指导、恰当的评价,会使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坦然地面对。
在中年级习作教学中,我结合所学的课文,恰当地设计了一些课堂小练笔,既增加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习作的兴趣与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设计的课堂小练笔的形式有: (一)、延伸性小练笔。
有些课文学完后,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拓展阅读,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阅读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写成一段话。如教完《春联》后,我设计了一道综合性的读写题:请你课后搜集奇联、趣联,写一篇关于对联的研究性文章。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对春联对仗的特点及其一些特殊的用途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想象性的小练笔。
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课后练习设计了一道这样写话题目: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想人们得到火种后的欣喜若狂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我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人们刚见到火种时怎样?了解火的作用后又怎样?会用火做些什么事?人们会对普罗米修斯说些什么?普罗米修斯心里又会怎样想?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有话可写,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三)、迁移性小练笔。
文本的语言比较规范,一些语句优美,富有表现力。经常在阅读中借鉴、模仿、运用,就能使学生在迁移性的练笔中,感悟到其中的表达规律,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如《秋天》一文,选取了这个季节里最典型的事物,运用了拟人、比喻等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我在教完这首诗后,让学生做回小诗人,写自己熟悉的另外一个季节。我提醒学生要选取这个季节里最具典型的事物,模仿诗的写法写一两段话。有个学生模仿第二小节这样写道:春风在田野里奔跑,春风在小路上漫步;春风抓一把野花的香气,把冬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 (四)、连续性小练笔。
课文有特定的叙述人称,如果能让学生变换一下叙述人称,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例如:《珍珠鸟》一文,从“我”的角度叙述了珍珠鸟逐渐亲近“我”的过程。教完这课后,我让学生进行了如下小练笔:请你以“珍珠鸟“的视角,叙述与主人亲近、信赖的过程。不少学生细腻地刻画了珍珠鸟的心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当然,小练笔的形式还有很多。如:表达性小练笔,理解性小练笔,等等。我想,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找出读写结合点,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大有好与处.
四、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孩子。生活处处皆学问。孩子初学作文时,更要在生活中寓教于乐,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1、读书给孩子听,不仅是培养他们写作能力的第一课,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办法,注意选择那些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生动有趣的读物;孩子长大后,鼓励他们自己多去阅读。
2、手把手地教孩子写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便条、短信等,如写留言,购物清单、电话留言、写信和明信片等。
3、与孩子谈论一起做过的事情,并写下一两个句子,然后读给孩子听。
4、试着每天与孩子写下一个句子,周末再把它集结成一个小集子,(注意不要太长,否则会让孩子觉得头痛。)然后与孩子复习写过的句子。
5、鼓励孩子写自己喜欢的题目,写完后让孩子读给家长听,这样他们就会逐渐找出哪里写得不妥。
6、借助身边的广告、路标、食物包装盒等,增进孩子对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作者简介
你是这样的人朗诵范文第6篇
金昕明954104企管 1A
打開體育台,每當晚上吃飯時刻中華職棒的季賽,總是毫不缺席的準時上映,一顆棒球創造了一種對運動的熱愛,紅葉少棒的舉國歡騰只有在歷史畫面才可略知一二,現在的台灣棒球不也正在為未來的記憶寫歷史。曾經參加過棒球夏令營但卻對棒球一無所知的我,沒有想過能夠以球員的身分在全國賽中有所表現,而高中我做到了。
努力與付出是口號、是目標、但不一定能做到,一個球員的養成除了時間、金錢外,還有看不見的信念,來到高中一個嶄新的校園,帶給了我全新的體認。記得中華隊在國際賽中氣走南韓進軍奧運,全校瘋狂慶祝的場面,開啟了我的球員生涯。向我這樣的一個球員能夠再高中三年中進步多少沒有人注意也沒有人想知道因為玩玩的人比肯練的人人多的是,從基本開始這就像一歸路,我成長但不夠教練要的更多,我進步但比起別人還差的遠,這就是我。
板凳席是冰冷的,而我常常把他坐的非常溫暖,一場比賽下來容我發揮的空間少的可憐,加油打氣是我的工作,我是免費的球童。慢慢爭取到替補機會的我,總是沒能適時發會,但至少了解站在紅土的那份溫暖,我長大了。
向我這樣的球員身受多方打擊,內心的苦只有自己懂,爭取到先發機會的比賽我要求自己全力以赴,高三了,也是高中生涯的尾端,上場的比例大增,我現
在才懂,向我這樣的球員非常多,每個人只有努力爭取到才會願意珍惜,菜鳥的辛酸老鳥最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