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2.负责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3.负责针对客户订制的应用集成项目的开发。
net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在.NET环境下开发Windows服务并不是一件特别复杂的工作, 但在开发过程中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 下文将通过开发一个简单的Windows服务来说明在开发Windows服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创建Windows服务项目
在VS2010中创建一个新项目, 选择Windows服务模板, 并将项目名称命名为My Service。在打开的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 我们可以看到Windows服务项目的文件结构和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项目类似, 只是其中的Form1.cs文件被替换为了一个名为Service1.cs的文件。打开program.cs文件, 我们会看到如下代码:
Service Base类是所有用.NET Framework开发的Windows服务的基类。所有的Windows服务类均必须从该类中派生。在上述代码中, 调用该类的静态方法RUN用于在服务控制管理器 (SCM) 中注册服务器的可执行文件。SCM是操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的作用是与服务进行通信, 并对服务进行管理。下图阐明了这种通信处理序列图的方式。
如果将服务设置为自动启动, 则在系统启动时, 将启动该服务的进程, 进而调用该进程的主函数。服务负责为它的每一个服务都注册一个service-main函数。主函数是服务程序的入口点, 在这里, service-main函数的入口点必须用SCM注册。
2 编写服务代码
创建好Windows服务项目后, 我们需要在项目中添加自己的服务逻辑。双击默认的Service1.cs文件, 我们将看到一个类似于Windows项目的设计界面。注意, 切记不要向其中拖放可视化空间, 由于Windows服务不支持可视化界面, 如果拖入可视化控件, 可能造成服务崩溃。选择这个服务的属性, 可以打开Properties editor窗口。在其中可以配置如下值:
Auto Log指定把启动和停止服务的事件自动写到事件日志中;
Can Pause And Contiue、Can Shutdown和Can Stop指定服务可以处理暂停、继续、关闭和停止服务的请求;
Service Name是写到注册表中的服务的名称, 使用这个名称可以控制服务;
Can Handle Session Change Event确定服务是否能处理终端服务会话中的改变事件;
Can Handle Power Event选项对运行在笔记本电脑或移动设备上的服务有效。如果启用这个选项, 服务就可以响应低电源事件, 并相应地改变服务的行为。
在设计界面中单击右键, 并选择查看代码选项, 我们将看到如下代码:
On Start方法和On Stop方法是从Service Base类继承下来的方法, 我们必须对他们进行重写, 来实现我们自己的服务的业务逻辑。调用On Start方法将启动服务, 该方法的线程不能停滞下来, 必须尽快返回给调用者。这是因为SCM对服务管理得限制, 如果服务的初始化花费的时间过多, 则SCM就假定服务启动失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通常会利用线程来处理服务的实际工作。On Stop方法与On Start方法类似, 该方法会再服务停止时被调用。
修改Service1.cs中的代码, 添加服务的业务逻辑:
在初始化方法中将业务逻辑绑定到线程上, 并在On Start方法中添加启动线程的方法。该示例完成了一检测QQ进程, 并关闭QQ进程的Windows服务。
3 服务的安装
在Service1的设计界面中, 单击右键, 并选择添加安装程序子菜单, 该操作会向项目文件中添加一个名为Project Installer.cs的文件, 该文件中主要包含了Service Installer和Service Process Installer两个组件。这两个组件均派生于Component Installer类。其中Service Process Installer用于配制进程, 为这个进程中的所有服务定义值, 而Service Installer用于服务的配制, 因此, 每个服务都需要Service Installer类的一个实例。如果进程中有3个服务, 则必须添加额外的Service Installer对象。
在属性窗口中将Service Installer组件的Start Type属性设置为Automatic, 该属性的作用是设置服务的启动方式, 在这里将其设置为自动启动。将Service Process Installer的Account属性设置为Local System。Acount属性的作用是用于配制安装服务时, 使用的权限, 在这里我们使用了本地系统上的用户账户。
配制完安装相关的属性后, 在生成菜单中选择生成解决方案子项, 这时将在项目的目录中生成服务的EXE文件, 注意, Windows服务与普通应用程序不一样, 在操作系统中安装注册以前无法直接进行调试运行, 所有不要直接使用F5运行。
4 编写批处理文件, 安装运行Windows服务
在项目中添加2个文件如下 (必须是ANSI或者UTF-8无BOM格式) :
1) 安装脚本Install.bat
2) 卸载脚本Uninstall.bat
这两个脚本文件使用了installutil.exe使用程序来安装和卸载服务, 这个使用程序可以用于安装包含Installer类的所有程序集。Installuntil.exe使用程序调用派生自Install类的Installer () 方法进行安装, 调用Un Installer () 方法进行卸载。该程序在安装Framework时安装到系统目录下。
5 结语
本文研究了在.NET环境下使用C#语言开发Windows服务的一般方法, 并使用一个简单的案例阐述了Windows服务的开发步骤。在阐述过程中介绍了.NET中实现Windows服务的相关类的使用方法, 以及在开发Windows服务时应注意的的一些细节。通过阅读本文让读者能够轻松的开发自己的Windows服务项目。
摘要:windows服务指的是操作系统启动时可以自动打开的应用程序。Windows服务可以在没有交互式用户登录系统的情况下运行, 在后台进行某些处理,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经验介绍了如何用C#创建、安装、启动、监控、卸载简单的Windows Service的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供广大读者讨论学习和相互提高。
关键词:windows服务,.NET,c#,开发应用
参考文献
[1] 内格尔, 埃夫琴等著.C#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11.
[2] Mc Connell.代码大全.电子工业出版社[M], 2006.3.
net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1 关于ASP.NET
1.1 什么是.NET
.NET就是Microsoft的XML Web服务平台。不论操作系统或编程语言有何差别, XML Web服务都能使应用程序在Internet上传输和共享数据。.NET的最终目标就是让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及使用任何设备都可以访问所需的信息、文件和程序。用户不需要知道这些信息、文件和程序存放在何地, 只需简单地发出请求, 然后只管接收, 其中复杂计算和操作都有.NET平台控制并隐蔽起来。
1.2. NET框架
Microsoft推出的.NET平台不同于以往的编程语言, 它更像是一个技术框架, 即假设一个开发V B.N E T、C#、A S P.N E T等应用程序的总框架。在.NET框架中主要包括如下三部分。
1.2.1 公共语言运行库 (Common Lan-guage Runtime, CLR)
公共语言运行库是.N E T框架的运行环境, 负责运行和维护用户编写的程序代码。当网页第一次访问时, 应用程序会被编译成一种中间语言 (Microsoft Intermediate Language, MSIL) , 然后通过即时编译器生成可执行二进制代码, 当用户再次访问该页时, 就可以从中间语言直接编译成可执行二进制代码。如果源代码发生变化, 就需要重新把源代码编译为中间语言。
1.2.2 基础类库 (Base Class Library)
.NET框架包含一个统一、面向对象、层次化、可扩展的类库集 (A P I) 。这类似C++中使用Microsoft基类 (MFC) 库, Java中使用Java类库, Visual Basic中使用Visual Basic API集一样, .NET框架统一了微软以前所有使用的类库, 这样就方便了编程。而最主要的是, .NET类库具有更大的跨语言兼容性、错误处理能力和调试功能。
1.2.3 ASP.NET、VB.NET、C#等语言运行库
A S P.N E T、V B.N E T和C#都是.N E T框架中顶层应用, 如图1是.NET框架示意图, 它标明各体系在整个架构中的顺序与位置。
.NET框架的顶层是各种编程语言, 这些语言通过Microsoft公共语言规范实现在.NET框架中自由使用。
ASP.NET和Windows表单提供了一种编程环境, 帮助用户快速实现各种Web应用和本地应用。
A D O.N E T和X M L能够帮助实现数据的交互。通过ADO.NET和XML用户可以在应用程序中操作后台数据, 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应用程序实现数据交互。
基础类库是上面各种应用的基础, 也就是说上面各种语言都需要调用类库中的类来实现各种功能。
公共语言运行库是一种中间语言, 所有应用最终都被编译为中间语言, 然后再被编译为二进制代码在操作系统中执行。
而右侧的Visual Studio.NET是微软公司提供的一个综合开发环境, 或者说是一种开发工具集。利用该开发环境, 可以高效、快捷地开发应用程序。
2 组建ASP.NET开发环境
本课题选用ASP.NET3.5程序作为开发软件。要正常运行ASP.NET, 必须满足以下要求: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器 (即运行ASP.NET程序的Web服务器) ;Visual Studio2008集成开发环境 (即ASP.NET程序开发工具) 。
安装Visual Studio 2008集成开发环境, 对操作系统的要求如下, 须满足其中之一:带有Service Pack1.0 (SP1) 的Windows Server2003;带有Service Pack2.0 (SP2) 的Windows XP Professional;带有Service Pack4.0 (SP4) 的Windows Server2000系列。
2.1 安装IIS服务器
IIS是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的缩写, 它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都非常好, 并能很好地支持多个Web站点。IIS提供了最简捷的方式来共享信息、建立并部署企业应用程序, 以及建立和管理Web上的网站。通过IIS, 可以轻松地测试、发布、应用和管理自己的Web网页和Web站点。如果在操作系统中没有IIS组件, 则可通过操作系统中“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完成对IIS的添加配置。
2.2 安装Visual Studio 2008集成开发工具
任何文本编辑器都可以开发ASP.NET应用程序, 如NotePad、EditPlus、FrongPage和Dreamweaver等。但目前开发ASP.NET应用程序广泛使用的工具是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08。Visual Studio 2008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在默认状态下, 安装Visual Studio 2008之后, 它会自动配置ASP.NET服务器环境, 同时可安装所有开发工具, 包括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帮助文档。详细安装步骤可按照提示逐步完成即可。
3 仪器控制的总体框架
从图2中可看出, 对仪器控制的访问, 在B r o w e r浏览器端, 如果是已经居于Internet中的计算机等访问设备, 则可直接通过Internet进入仪器端控制访问。如果是Internat等行业网则可通过路有器、VPN等进行登陆访问。而在Server服务器端, 采集器通过RS232连接到工控板上, 工控板上的RJ45接口连接至路由器等设备上, 完成B/S的整体连接。
4 实现远程控制仪器的几大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 观测仪器安装在无人值守的地方, 通过CDMA、ADSL, 专用网络天进行仪器状态的查看, 进行数据的处理等工作, 因此作为对仪器的控制, 必须能实现以下几大功能:数据的远程下载及上传功能.采集器按天存成一个规定格式的文件, 观测人员对数据进行下载及完成处理再上传实现共享;采集器的时间信息的查询与修改.采集器的时间正确与否是数据产出可靠性的保证, 同时在采集器内的单片机模块很多工作是通过判断时间来进行完成的;工控机的时间信息的查询与修改;工控机网络信息的查询与修改;采集器的重启功能:在修改部分参数后可能需要重启;工控机的重启功能;转换参数的设置。
5 设计需解决主要问题:三层架构
设计中主要要解决的是通过特定的安全认证后, 进入主界面后, 选取需要访问的按钮, 将Internet Explore浏览器上的信息逐层通知到计算机内的操作系统, 再通过串口进入仪器内的单片机进行访问。总体上按三层架构实现。如图3示。
5.1 第一层:Internet Explore浏览页面
汇集所有的功能, 提供远程控制的页面按钮。进入之间必须通过一个安全的认证, 根据进入的帐号进行判断以提供相应的查询浏览功能或是修改控制功能。
5.2 第二层:计算机内信息层
响应从IE浏览页面的控件按钮命令, 相应执行实现对文件的访问及基本信息的读取修改, 访问修改时间、IP、重启计算机、调整转换参数等信息, 同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5.3 第三层:采集器
对连接在RS232串口上的数据采集器进行访问控制。采集器是负责对原始数据的采集处理的设备, 其由单片机进行控制, 来自Web页面的指令通过串口通知单片机执行相关的任务, 包括立即测量、查看修改时间、重启采集设备等工作。
6 主界面
Web网页设计的主界面是汇集所有控制需要的按钮, 主要有。
技术指标:主要是对该设备的描述性说明。包括该设备所具备的主要功能、应用领域及一些相关的技术参数的说明。
仪器参数:显示仪器内的一些固定代码、IP信息、用于数据转换的基本参数。
仪器状态:指当前仪器的工作状态, 包括当前数据, 时间信息等。
数据下载:指对每天产出的数据包括原始数据、预处理后的数据的下载保存或共享查阅。
数据上传:对下载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后在上传至指定位置供共享。
仪器控制:主要用于修改时间及重启。对数据采集器的时间进行核对修改及在修改某些参数后需要重启而设置。
7 完成对仪器远程控制主要实现方法
Login.aspx:登陆页面:提供了多种用户的登陆认证, 设置各自的访问权限。为了防止未经认证直接登陆其他页面, 采用两方面进行设置, 一是在IIS里对其进行操作系统自带的安全认证, 一是将Login.aspx里的输入信息以session的形式进行页面传递。
All.aspx:主界面:即所有功能汇总页面。主要将数据上传, 数据下载, 仪器参数, 仪器状态, 仪器控制放置在一个页面里。
Upload.aspx:数据上传页面:主要是完成预处理后数据的回传。它通过调取数据上传控件进行完成, 但需要对上传的文件进行一定的限制。
进行文件类型的限制, 比如只能上传*.doc, *.xml文件等, 其他类型文件则不能上传。
进行文件大小大限制, 一般情况下上传的数据都不会大于1M。
防止文件被覆盖的设置, 如果检测到上传的文件已经存在, 为防止覆盖或修改, 给予提示确认。
Download.aspx:数据下载页面:主要是对原始数据及预处理后数据的下载, 属于单向性的处理。可根据权限的大小, 决定浏览文件的多少。一般情况下, 为减少系统的开销及提高运行速度, 只提供查看最近15天的数据。数据的下载没有相应的控件可供使用, 需要通过ASP.NET里的system.io进行处理, 主要方法是用类似ListBox控件将需查询的文件放置其中, 再通过Response.writefile () 数据流的方式导出文件。
因此, 数据上传下载的实现, 本质上是达到一个网络硬盘的功能。所采集的数据存放在指定的硬盘位置, 在浏览器端的用户, 无须知道实际的位置, 只需点选需要的按钮, 即可完成数据的存取。
Reset.aspx:重新设置页面:根据查看到的仪器状态信心决定是否需要重启设备及修改时间参数等信息。主要采用触发的方式调取.dll等文件进行相关处理, 对网络信息的处理主要通过WMI方式完成。
Status.aspx:仪器状态页面:查看工控板及仪器端的时间信息及当前数据情况, 及时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修改调整。通过调用ASP.NET内置对象Response等方法进行处理。
8 结语
作为网页工具之一的ASP.NET, 能够较方便快捷的开发出用于远程监控的平台, 在开发的过程中, 可以不必关心中间的过多环节, 而把重心放在整体架构的布局及后台代码的编写及细节处理上。从目前所使用的控制系统来看, 性能稳定, 控制有效, 达到预期目的, 在以后的应用中, 可根据实际的需要, 增加相关功能, 进行扩展。
摘要:ASP.NET是.NET框架下的一个设计Web的平台。采用B/S的架构方式, 将对远程仪器的控制功能置放在网页下来完成, 解决三层控制的实现过程, 同时针对所开发的案例说明控制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ASP.NET,远程控制
参考文献
[1] 郝春强.C#基础与实例教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2] 沈阳.ASP.NET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net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1 智能客户端的特性
智能客户端作为Microsoft.NET平台的一个特性被提出, 其目的是为了整合Windows和Internet, 即允许用户本地应用程序通过Web服务于服务器应用程序交互, 从而结合了C/S模式应用程序的丰富特性和B/S模式的易部署与可管理的特性, 如图1所示。智能客户端就是一种可扩展的能集成不同应用的桌面应用程序:它可以无接触部署、即需安装、动态加载、可以动态升级、自动更新, 可以方便地经Web运行而不用担心防火墙的问题, 并可以方便的离线运行、连接Web Services。
基于Smart Client模式架构的应用程序具有以下的特点。
(1) 无接触部署。安装时只要将一个主程序文件下载到本地, 直接运行即可, 无需改变注册表或共享的系统组件, 其他应用组件将在第一次运行时自动下载。
(2) 自动更新。版本更新后, 只需将新版本的程序发布在服务器上, 由客户端自动发现最新版本的程序和应用组件, 并自动下载和更新。
(3) 支持在线和离线运行。允许离线时利用本地客户端程序和应用组件工作, 联机时再与服务器进行数据同步。
(4) 个性化用户界面。用户可根据喜好自行设置客户端, 配置信息将被保存在服务器上。
(5) 与Web Services的集成。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可以与Web服务方便的集成应用, 这样便可以轻松享受C/S应用程序的完美用户体验而无需担心防火墙等一系列问题。
2 实现智能客户端的关键技术
XML Web Services技术和装配件解决方案模式是实现智能客户端模式的关键技术。
XML Web Services技术是基于一套开放的网络标准, 它允许在不同平台运行、用不同语言开发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有效的通信。智能客户端利用XML Web Services从Internet或其他企业应用系统中直接导入所需的数据。智能客户端一般作为XML Web Services的客户端, XML Web Services允许用户充分利用其与多个设备和网络的互联性。这些优点使XML Web Services成为更加灵活、集成化更强、功能更加丰富的客户端技术。
智能客户端是基于.NET平台的。在以前的Win32平台上, 构成程序最基本的组件是COM;在.NET平台上, 程序由装配件构成, 而装配件技术正是实现智能客户端的另一个关键技术。
装配件实际上就上利用.NET架构实现的组件。利用装配件不再有DLL的版本冲突问题。.NET架构下的应用程序都是自包含和独立的应用程序, 它们都是在本地的应用程序目录中解析装配件的。这样做的优点是多个版本的相同装配件可以互不冲突的共存于同一个系统中, 并且再也不需要注册这些应用程序需要使用的装配件, 而只是把应用程序目录从服务器上复制到客户端合适的位置就可以正常运行了, 卸载时只需要删除应用程序目录即可。同时.NET框架也循序共享装配件, 只需要利用全局的装配件缓存。在缓存中, 每一个装配件都有一个唯一的标志, 由文件名、版本、语言类型的概念组成。因此保证了一个装配件的多个版本能够互不影响的正常运行。装配件技术使程序的组件化程度更高, 实现了像搭积木一样来搭建程序。
3 智能客户端的应用
智能客户端在融合了C/S和B/S的优势之外, 还引入了智能网络连接和数据管理的功能。因此, 智能客户端技术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按照最终的运行平台来划分, 智能客户端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Windows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Office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移动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
在某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采用了智能客户端技术, 使用Visual Studio.NET (C#) 和XML Services进行开发。Visual Studio.NET用于开发桌面客户端程序, 而XML Services用于对服务器进行配置。使用智能客户端可以使这个系统以模块的形式分割, 每一个单独的模块都有一个独立的软件模块, 利用Web服务通信, 使整个系统松耦合, 可以拨开独立使用, 这样也增加的复用的机会。
4 结语
虽然智能客户端这个概念对很多人还有些陌生, 但是由于其特殊的优越性, 使得越来越多的软件部署正在加入到这个阵营中。今后, 智能客户端模式将会是应用程序部署的主要方式。
摘要:智能客户端是一种新型的程序架构模式, 它结合了C/S和B/S模式的优点, 具有利用本地资源、强大的用户体验、可离线操作、智能部署和更新等特点。对智能客户端的基本概念、工作模式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以实例介绍了其自动更新的特性。
关键词:智能客户端,Web Services
参考文献
[1] Billy Hollis.回到使用智能客户端的将来.http://www.microsoft.com/china/MSDN/library/enterprisedevelopment/softwaredev/realword03232004.mspx.
[2] (美) Walther S[著], (中) 马朝晖, 等[译].ASP.NET技术内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net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一、什么是.net平台
对于使用互联网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操作, 虽然许多教师存在着接纳态度, 但其中一部分教师并不明白如何使用互联网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对学生成绩的管理我们需要用到.net平台。从英文翻译net来看, net所代表的意思就是网, 即互联网。而.net与.com和.cn所代表的含义是属于同一层面的, 它们都代表着各自所在互联网领域的域名, 而.net是微软公司所研发的最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平台, 它通过互联网对所被允许的应用程序进行数据收集, 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共享, 并且将上述的服务集成化, 实现多位一体, 使得用户使用更加便捷。因此从该平台的功能特点来看, 该平台就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二、我国现阶段应用.net系统所出现的问题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差异较大, 这也使得一些相对贫落后的地区在应用平台管理系统时一是要面对资金问题;二是由于教育水平的落后, 在使用时缺少相关技术人员。这两点要素便使得这些地区在使用平台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能几乎为零, 很多地区的学校在对学生成绩信息进行统计管理时还在使用人工作业的方式。除此之外, 尽管部分地区应用了该平台, 但学校方面只是流于形式, 管理系统的使用并未收到重视, 即便一些系统出现漏洞, 即使系统崩溃领导也是置之不理的态度。
三、.net系统设计方向
(一) 注重其实用性和可靠性
该系统仅仅是应用于教学, 对学生成绩的数据进行处理, 因此在设计系统时并不需要加入仅供商务使用的编程, 系统要注重辅助教学的目的, 做到实用和可靠两者兼顾。在设计系统时要注重数据的分析能力, 因为是应用到学生成绩管理相关工作, 因此系统要尤其注重在设计时对相关函数的应用, 更好地为了使学生的成绩与学习情况的联系更加一目了然。并且在成绩各项数据得出分析后, 还要有对各个科目的单独成绩的数据分析。
(二) 安全性及数据库管理
对学生成绩分析以后, 要保证学生成绩分析结果有安全的储存空间, 在设计时应该设计对数据的备份和遗失数据找回的功能, 并且能将数据存入云端数据库, 不仅使数据保存更加安全, 还有保证数据的存储时间。
(三) 数据的可查询性
由于数据一旦存入数据库, 就说明短期内不会再使用到。但紧急需要相关数据时, 管理系统必须保证数据的可查询性, 并且在查询时不仅要保证数据的完整不会丢失, 还要有单一查询数据和整体查询数据的功能, 并且自动处理查询结果, 并进行分类。
四、.net平台成绩管理系统的实现
(一) 前期信息录入
要想应用该管理系统首先要使管理系统有的放矢, 先对学生的个人信息录入, 学生个人信息不仅要包括学生姓名, 年龄, 年级还要有学生的每个所学科目, 以及所学科目的任课教师。为防止出现同年级, 同姓名的情况出现, 学校可以先对学生设置学号, 在录入学生个人信息时将学号一起录入, 这一来在教师后期工作中更加便捷, 不会再出现同年级, 同姓名的学生出现乌龙状况;二来, 用学校所预先为学生编好的学号进行登记后管理, 会起到为学生保密的作用。
(二) 成绩录入分工明确
学校的存在主要是通过教师来教导学生, 而不是教师为了给学生一个成绩表便不停息地人工记录成绩, 为解决教师在学生考试后面对大量的成绩使得工作量巨大的情况。该管理系统支持多个系统同时录入成绩信息的工作任务, 教师再也不用像以往仅仅通过眼看手记的方式录入成绩, 并且老式的方法由于成绩单有限, 因此只能一个学科一个学科的教师录入, 这也使得教师的工作效率极低。而该系统的出现, 不仅实施了远程多个终端操控, 还能将试卷与成绩直接记录到系统内, 既为教师减轻工作压力, 还使得学生成绩录入更加可靠, 不会出现认为的失误。
(三) 系统相关维护
尽管建立在.net平台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使得教师进行相关工作更加科学, 高效。但是教师不可以完全依赖建立在.net平台上的管理系统, 因为我们不能保证.net是否会突然出现失误, 为了避免出现失误, 但是却没有教师发现, 并且继续使用的情况发生, 学校要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 实时跟进系统的升级情况, 及时对系统打补丁, 除此之外还要监测系统的安全情况, 防止病毒入侵使得系统崩溃, 并定期核查每个学生的个人信息及学业成绩。
五、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许多工作已经离不互联网, 因为它的存在, 使得工作更加简单, 本来很大的工作量, 在互联网帮助下高效完成。而在教育工作中, 应用.net平台不仅使得本身工作量大的教师减轻工作负担, 还使得学生成绩的管理更加安全, 可靠。相信在不久, 随着.net平台的不断完善, 学校成绩管理将完全基于.net系统之上。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 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更加数字化、信息化。在教育事业中, 为了方便学校对学生个人信息和学期末学业成绩的管理, 高校可以应用.net平台进行相关管理工作。下面, 本文将结合作者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经验, 就基于.net平台的成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作出分析, 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net平台,成绩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健.基于.NET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 2018, v.26;No.383 (9) :61-65.
[2] 张骏.基于Internet的体育教学平台的开发与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7 (3) :84.
net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在数据库中只存放图片路径的方法容易实现并且简单, 但在数据库中只存储了上传图片的路径, 上传的图片文件是存放在对应的路径文件夹里。如果进行了删除文件、更改文件名、移动等操作, 则从数据库中读取图片时候就会发生错误。利用Image类型字段存取图片的方法相对复杂一点, 但避免了上面的问题, 且更安全, 本文要讨论的方法就是如何利用Image类型字段将图片以二进制形式保存到数据库中。
1 建表及页面设置
在图片进行上传前我们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要将图片存储到SQL Server中, 首先要将图片上传到WEB服务器上。在aspx页中有以下几项要做, 在开发的Web Form提供一个Html控件让用户选择图片文件:;将Form标记的enctype属性设置为:enctype="myltipart/formdata";用System.IO命名空间的方法来处理Strem对象。而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要做的操作是:构建一个包含Image字段类型的表, Image是SQL中一个包含binary数据特别的数据类型, 我们可选择网站中的任何图片, 以二进制流的方式存储于数据库中, 要显示图片的时候从数据库中读取相应的二进制流, 然后将其转换为图片显示给用户。在表中创建字段Img ID、Img Ti、Img Type、Img Size分别用于存储图片ID、图片标题、图片类型和图片大小, 最关键的是要创建一个Img Data字段, 类型设为Image, 用于存储图片的二进制数据。
2 存储图片到SQL中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有存储图片数据的Image字段类型的数据表和一个可让用户选择图片的HTML控件, 还需要一个提交按钮, 当用户选择好图片后单击提交按钮可将图片以二进制形式保存到SQL数据库中。下面是获取图片相关内容并将其插入到数据库中的语句。
获取上传图片的大小语句如下:
Img Size=Person Image.P osted File Content Length
获取上传图片的类型语句如下:
Img Type=Person Image.Posted File Content T ype
整个图片通过Stream对象的Read方法读取, 这个方法有三个参数, 即:被复制的图片内容的目标位置;读的开始位置;需要被读的字节数。
读声明如下:
Int m=Image Stream.Read (Image Content, 0, Img Size)
存储选中的图片到SQL数据库中的核心语句如下:
Dim prm Imge As New Sql Parameter ("@Person Image", Sql Db Type.Image)
prm Imge.Value=Image Content
myCommand.Parameters.Add (prmImge)
Dim prmImgType As New SqlParameter ("@PersonImageType"Sql Db Type.Var Char, 255)
prm Img T ype.Value=Img Type
myCommand.Parameters.Add (prmImgType)
Try
my Connection.Open ()
my Command.E xecute Non Query ()
my Connection.Close ()
Response.Write ("successf ully!")
Catch SQLexc As Sql Exception
Response.Write ("Error are:"&SQLexc.To String () )
End Try
经过上面的语句和操作后, 读取了整个图片内容, 并将图片以一个存储过程保存到SQL数据表。
3 从SQL中读取图片
图片在以二进制形式保存到数据库中后, 需要显示图片的时候要从数据库中读取图片的数据, 把图片输出到Picturebox或其他的位置。
下面是从SQL中把图片输出的核心语句:
string sql="SELECT Img Data, Img Iype FROM Image Store WHERE id="+Img ID
SqlConnection connction=newSql Connection (connstr) ;
SqlCommand command=new Sql Command (sql, connection) ;
connection.Open () ;
SqlDataReader dr=command. Execute Reader () ;
if (dr.Read () )
{Response.ContentType=dr["Img Type"].ToString () ;
Res pons e.Bi nar y Write ( (byte[]) dr["Img Data"]) ;}
connection.Close () ;
4 结语
将图片以image字段存取到SQL中要比其他方法复杂一点, 并且占用的数据库空间会更大, 但相对也要安全一点。如果有敏感信息, 对安全要求较高, 数据库空间够大或图片较少时建议采用此方法。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在ASP.NET开发网站的过程中用IMAGE字段如何将图片以二进制流存入SQL数据库中, 从页面准备和数据库建表开始, 到以语句读入图片内容保存到数据库中, 从数据数据库中输出图片都提供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ASP.NET,SQL,数据库,存取
参考文献
[1] 李应伟, 等.ASP.NET数据库高级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 ASP.NET 2.0动态网站开发教程 (第2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