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现代化的教育工作中,高校美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在日后的高校美术设计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不断拓宽教育的资源,可尝试引入民间艺术,这样不仅能够完善高校美术设计的体系,同时还能够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文章就民间艺术对高校美术设计的影响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民间艺术;高校;美术;设计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民间艺术的发展时间并不短,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很多方面的内容都能够做出较大的贡献。高校美术设计虽然是非常正规的艺术类别,但是其也是从民间艺术当中不断演变而来的。所以,将民间艺术在高校美术设计中进行融合、应用,能够在教育的内容上进一步的丰富,对人才培养而言,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民间艺术的特点分析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非常厚重的文化,并且在当今社会当中,民间艺术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民间艺术的特點,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间艺术在表达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综合性的表达。很多民间艺术的展现,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每一个地方都具有自身的特色。随着国家多民族的持续性融合,民间艺术的走向也越来越多元化。例如,在窗花的修剪过程中,开始逐步的走向多工具修剪,这样不仅能够在民间体术的体系上更加健全,同时能够被广大的群众所接受。第二,民间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通过一些多元化的渠道来宣传和拓展。例如,当代的自媒体不断增加,很多人在看到民间艺术后,不禁感叹民间艺术的神奇,由此来在民间艺术的宣传上,取得了较高的自主性,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二、高校美术设计现状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美术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努力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尤其是美术设计,这是一个跟随时代发展的专业内容,如果总是在老旧的内容上进行努力,肯定无法得到理想的效果,还容易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造成严重的限制性情况。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认为高校美术设计的现状,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日常的教育工作开展,总是按照传统的模式来操作,表面上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实际上无法获得预期目标,并且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相对突出。第二,高校美术设计的教育工作当中,对于其他领域的内容,并没有积极的接受,在某种程度上,还出现了排斥的现象,这对于高校美术设计的长久发展而言,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部分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于民间艺术并没有给予积极的肯定,总是对其产生很严重的排斥现象,由此在自身的思路上严重的限制,难以与时代发展相互融合。
三、民间艺术对高校美术设计的影响
(一)民间艺术是现代美术设计的源泉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高校美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想要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必须坚持在民间艺术上做出积极的利用。民间艺术的发源时间较早,其作为现代美术设计的源泉,能够在很多方面都产生特别大的积极作用,要坚持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的获得更好的成绩。比如,传统的民间年画在产生之初就是起到驱邪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不再是为了驱邪,而成为所有国人心中新年的必备物品。在现代美术设计当中,在沿袭传统民间艺术的实用性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设计原素,可以使年画更加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所以,现代美术设计是离不开民间艺术这一土壤的。而现代美术设计的实质也是实用性和审美性的有机统一。从这一点来看,民间艺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帮助高校美术设计取得更好的成绩,在自身的体系丰富上,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民间艺术的审美形式和造型手法的应用
高校美术设计在开展的过程中,自身之所以没有取得特别大的突破,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其总是纠结在某些特定的框架当中,对于美感的追求不够自然,因此即便是呈现出了很多的作品,依然在接地气方面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由此产生的多项不足,将会非常的严重。在民间美术的应用过程中,完全可以给高校美术设计带来较多的灵感。例如,民间美术在修剪“福”字的过程中,是进行倒贴的。通过这样的张贴和修剪方法,体现的内容和意义在于“福到了”,表达了美好的祝愿。而且福字的修剪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都会运用超大号的字体来完成,即便是在倒贴的情况下,依然表现出较多的美感。当高校美术设计进行借鉴的过程中,也可以对一些作品进行倾斜、倒立,这样不仅能够给人新鲜的感觉,同时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应用目标下,都可以展现出差异性的意义,由此创造的价值是非常丰富的。
(三)改变学生的美术思维
民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多的流派,而且很多艺术内涵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设想。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民间艺术的良好应用,能够针对学生的美术思维更好的改变,这样就能够在相关问题的避免上,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首先,民间艺术的合理应用,在于对学生的视野进行开阔,让他们深入到民间艺术的不同领域去体验和学习,或者是在民间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民间艺术的发展史,这样能够对学生的内心想法更好的改变,促使他们在美术设计过程中,坚持从多元化的角度来出发,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总结
民间艺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在国内成为了重要的潮流。通过在高校美术设计中更好的融入民间艺术,能够推动高校美术设计水平的快速提升,对未来的发展、建设等,都会产生特别大的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必须充分将高校美术设计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均做出科学性的设定,让学生去积极的接受和适应。
参考文献
[1]毛玮炜.高校美术设计课堂引入民间艺术的有效策略[J].好家长,2017(56):223.
[2]萧睿.中国民间美术在非艺术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05):9-11.
[3]郭阳,吴淑晶.浅析民间艺术对高校美术设计的影响[J].美与时代(中),2012(03):71-72.
民间美术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民间美术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它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体现在“真、善、美”三个方面。首先,民间美术是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文化,其创造活动根源于真实的生活,通过对生活资源的提炼进行作品的创作。在民间美术创作中,劳动人民双眼所产生的影像具有最严肃意义上的“真实性”,但它又大胆放弃单纯的对形象的模仿,体现出了民间美术“真”的更高境界。其次,民间美术“善”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教育层面的意义上,即民间美术在社会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同时能够领略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体道德伦理、社会责任感等产生深刻的影响。最后,“美”是我国民间美术永恒的追求。民间美术不受一般生活现象的约束,民间艺术创作者们能够打破常规,跳出构图、布局等方面的局限,去追求事物和场景的完整呈现,把现实与想象融为一体,表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效果,散发着恒久的魅力。
一、民间美术开发的意义
1.民间美术的情感特征体现了美术创作的主题
民间美术作品是创作者最真实的情感反映,真实的往往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民间美术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是因为在每一件美术作品的创作中都能够融入作者对于生活、对于世界以至对于永恒的理解与追求,是最真挚的情感的流露。虽然现代美术在表现方式、思维方法、教授方式上与民间美术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情感的真实性是相通的,缺乏了情感的真实性,美术作品也就失去了其魅力所在,民间美术创作所追求的真情实感正是现代美术作品所追求的。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从民间美术情感的传达中汲取营养,充分领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美术创作,更能表现出作品的深度和艺术底蕴。
2.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有利于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
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美学观及世界观,本身具有浓郁的情感气质,是各民族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满足自身审美需要的艺术。它本身的艺术形态及其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本土文化的哲学体系、造型体系及其美术体系,它与民族文化的土壤是不可分割的。民间美术自产生以来,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就一直受“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影响,融入民间美术的美术教学能够更好地体现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与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以及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民间美术的开发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民间美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其独具特色的图形与纹饰的形成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以人物、图腾、动物、植物等形式存在的图像,以及约定俗成的事物和组合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成为民间美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现代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美术教学中,这些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元素可以得到充分运用,将其有机地融入现代美术设计中,将会给美术创作赋予新的内涵。如传统的民间服饰图案、图纹等,就为当前服饰图案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民间传统图纹造型为意趣的服装款式,传统图案如双鱼、莲花娃娃等,已在商品设计、包装设计中广泛采用。这些民间美术图案具有一种朴素的中国情结,这种情结的回归正是美术教学对民间美术文化的呼唤。
4.民间美术的开发有助于学生美术创作的生活性
民间美术造型具有独特的特点,不仅是客观事物真实特征的表现,还是创作者心灵的表现与情感的释放。民间美术是根源于人民大众的美术形式,蕴含着各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创造力,其包罗万象,种类繁多,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宝库。民间美术主要有绘画类,如版画、年画等;玩具类,如纸玩具、泥玩具等;雕塑类,如面塑、泥塑、石雕等;刺绣染织类,如刺绣、蜡染等;家具器皿类,如木器、漆器、竹器等;编织类,如竹编、草编等。这些作品无不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极为丰富的美学与史学价值。此外,民间美术的色彩规律强调以色扶形,装饰性、表现性一目了然,样式与风貌以及色彩规律完全符合现代文明多元化的客观要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借鉴民间美术的造型多样性与色彩规律性特征,对民间美术的教学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使学生的美术创作体现出较强的生活性,既具艺术性,又富有生命力。
二、民间美术的开发策略
如前所述,开发民间美术在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民间美术的开发,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评估学生美术知识背景
学生的需求是民间美术开发中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具体、实际的评估,这个评估的过程是开发民间美术以及设计实施方案的首要环节。实践表明,在民间美术开发中,是否真正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美术知识把握和学习兴趣,是制约民间美术开发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在结合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美术知识背景等作全面透彻的了解和分析,以此作为民间美术资源的选择、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的依据。
2.筛选民间美术资源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资源是民间美术课程得以广泛挖掘以及顺利实施的保证。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区的民间美术资源都各不相同,而每个学校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学生需求的独特性等,决定了学校要开发民间美术资源首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学校以及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并对可以为学校所利用的相关民间美术作出详细和准确的调查整理。调查活动可以对应民间美术资源的分类形式,首先,制定出调查纲要,利用现场考察、研究分析文献资料以及访谈的形式,对本地的民间美术资源作详尽的调查和登记造册。其次,在结合美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遵循多元化整合教育的原则,选择那些可以启发学生心灵、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的民间美术文化,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课程标准要求。
3.对已选民间美术进行再加工
在对经过筛选、具有开发价值的民间美术资源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民间美术资源作进一步的提炼和加工,并通过交叉整合,把民间美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从而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其实,民间美术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分支,不仅与设计、绘画、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还与地理、物理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在地理方面,民间美术所具有的不同的传承性以及地域性都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地理条件密不可分;物理方面则表现在民间美术的造型和结构与物理科学息息相关。由此可以看出,把民间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贯通、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除了学科间的交叉整合外,还要创新所开发的民间美术资源。其创新包括素材性资源创新以及条件性资源创新。教师在民间美术课堂上结合实际需要制作相应的教具及其他教学辅助材料,而学校也要配套相应的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这都属于条件性资源的创新范畴。而教师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学习,采用多方面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这些属于素材性资源的创新。
4.民间美术开发后的考查与评价
民间美术资源在开发、教授完成后,最终目的是被学生所吸收、学习、领悟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实践能力测试、卷面测试或者其他任何可以体现出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信息手段对学生进行考查和评价。教师在取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后,再针对民间美术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是个循环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最终使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开发。此外,信息的反馈不仅仅是学生对教师的信息反馈,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信息反馈、教师讨论结果的总结反馈以及教师与社会之间的反馈等。把这些不同渠道、不同对象的反馈信息整理和分析,从而形成更具有实践意义的、切实可行的民间美术开发模式。
总之,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劳动人民心理世界与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注重民间美术的开发,吸收民间美术的精华,将民族传统艺术与现代美术设计相结合,努力提高美术教学实效,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江波.浅谈我国民间美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启示.广西轻工业,2010(4).
[2] 贺萍.我国民间美术造型语言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 彭佳.我国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大众文艺,2010(11).
[4] 伊琰.浅谈我国民间美术.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
[5] 田晓菁.浅谈我国民间美术与学校美术教育相结合.美术向导,2009(2).
(责任编辑付一静)
民间美术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对于很多小学美术教师而言,他们认为在开展美术教学时,自己只需要关注教材上面的内容,并将教材上面的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即可。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比较固化的,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运用一些优质的美术资源,在这种情形下,会导致目前的美术学科教学内容不够全面。但是在融入民间美术资源之后,能够让传统小学美术课堂焕发新的活力,让学生对传统美术产生更浓厚的探究兴趣。因此,对于现代美术教师而言,需要思考怎样将民间美术资源合理地融入美术课堂之中,让学生能够完成高质量的学习,主动传承我国的优质民间美术文化。
关键词:民间美术资源;小学美术;应用策略
引言
民间美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具有艺术性和民族性,将其运用到小学美术教育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民间美术属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1开展民间美术作品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认知
民间美术资源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教师在运用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教学时,可以从民间美术作品欣赏教学开始,利用多媒体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如民间油纸伞艺术作品、民间剪纸窗花艺术作品、民间陶瓷雕塑艺术作品、民间刺绣工艺作品以及中国画作品等,这些作品中带有浓厚的民间风俗艺术特色,包含着深厚的传统民俗底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如果是图片展示,教师就需要边展示边说明作品鉴赏的内容;如果是视频,学生可以直接观赏和学习。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够为小学生普及丰富的美术文化知识,使小学生的美术艺术认知能力有所提升。教师在开展民间美术作品欣赏教学过程中,需要与小学生一起营造良好的艺术欣赏氛围,让小学生积极参与和享受这一过程,才能将作品的艺术文化傳达给小学生。小学生只有不断地积累美术文化知识,才能提升对美术艺术的认知,它是小学生学习美术艺术的重要条件,能够激发小学生对美术艺术的兴趣,并通过艺术兴趣勇于在生活中发现和创作。
2开展课堂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民间文化和小学美术融合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还在于能够使民间文化传承并发展下去。为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民间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这样不仅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以小学美术四年级“对称的美”为例,在这节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剪出一个漂亮的图案。学生置身于民间文化作品的实践操作中,更容易体会到民间文化的魅力。这种实践活动的方式可以将民间文化内容与小学美术教学充分融合在一起。在具体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对民间文化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将新时代的思想内涵与民间文化结合到一起,赋予民间文化新的时代意义。
3引入民间美术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突破教材的内容,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开展教学。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研读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适当地拓展和延伸教材的美术教学资源,引入民间美术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和了解多样的民间美术形式,从中选择优质的民间美术资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从本地的民间美术资源出发,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地方文化,以此加强美术教学和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将扑灰年画、济南泥塑、小郭泥塑、济南面塑、郎庄面塑、曹州面人、曹县江米人、惠民泥塑、枣庄伏里土陶、鲁绣、鲁西南民间织锦、嘉祥彩印花布、掖县草编、鄄城砖塑、淄博陶瓷、聂家庄泥塑、曲阜楷木雕刻、潍坊核雕、东昌葫芦雕刻、莱西葫芦雕刻、青岛贝雕、莱州玉雕、嘉祥石雕等应用到美术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展现相关的民间美术,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深入体会民间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利用民间美术资源提高小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情感体验能力
美术教师将美术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改变陈旧的授课思维,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小学生的探索兴趣,同时也能通过资源运用锻炼班级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民间美术资源呈现出较强的实践运用价值。基于非遗传承的价值和小学生认知情况,美术教师应该关注到民间美术艺术所具备的特色和传承需求,重视在资源整合和实践运用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间美术在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要提高对民间美术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民间艺术的使用价值,更好地提高我国小学生的美术水平,提高小学生的艺术素质。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出良好的民间美术学习氛围,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实现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育进行更好地融合,以此推动我国教育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琴.小学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资源的有机结合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33):131.
[2]顾程亮.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时代,2019(29):23+26.
[3]俞倩.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研[J].成才之路,2018(28):88-89.
民间美术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不同的民間美术形式,对小学美术教学有着不同的效果,为此研究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本文提出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兴趣,形成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结合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美术形式,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程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以期推动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民间美术;美术教学;美术形式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我国民间美术受到了巨大冲击,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对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丰富民间美术的形式,可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使他们积极传承民间美术。小学阶段是塑造青少年美好心灵的重要阶段,民间美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国内对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的应用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大多传统意义上的教材缺少新意,内容较为单一。其他国家在民间美术的应用研究上,主张利用当地民间美术的多种文化资源,使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图书馆等联合,从而拓宽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一、形成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民间美术,首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民间美术形式,在实际利用民间美术创作时,采用表现形式密集的物象,激发小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表现欲望和冲动,吸引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在实际小学美术教学中,要考查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接受程度,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程度,设定不同层次的美术教学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成为民间美术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增强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理解,设定个性鲜明的教学内容,利用独特的教学方法,使用学生喜欢的材料设定小学美术的授课方式,时刻关注小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变化,不断改变实际的美术教学方向。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灵活变换民间美术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形式,综合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美术教学方式,开发形式成熟的民间美术应用资源,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爱[2]。
民间美术汇聚了民间艺术家的思想,体现了民间艺术家对于事态的看法以及社会的表达,学生可以通过民间美术了解到丰富的文化,感知到美术的魅力。民间美术的教学不只是技法上的教学,更是通过该种艺术形式来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丰富他们的艺术感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增强他们主动探索的能力。在不同阶段的美术课程教学中,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历史时刻的民间美术形式,逐步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所以在形成教学资源时,首先要建立正确的美术欣赏方式,在民间美术丰富的表达形式下,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帮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重视民间文化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民间美术不同的表达形式,有着不同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应设定不同难度的实践教学,配合不同课时的色彩练习,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民间美术。由于不同时代审美会变化,教师应依据现代人的审美观点,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不断融合民间美术,并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下,完善美术教学策略,为民间美术的塑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二、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民间美术有着极强的地域文化特色,所以在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时,应考虑小学生的兴趣和心理接受能力,结合小学生的学习需要,设定符合学生发展阶段性需求的教学策略,并以该教学策略为基本参考依据,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变化,适当调整不同阶段的教学方向,解决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避免全盘吸收以及拿来主义的形式,筛选优质的民间美术作品,并结合小学生学习的接受程度,扬弃某些不合适的艺术形式,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创新,形成易于小学生接受的教学作品[3]。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多方面收集民间美术资料,充分准备教学内容。小学美术教师应建立与民间美术艺术家之间良好的沟通,更加科学细致地学习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效利用学校硬件设施,合理安排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民间美术极其丰富,但小学美术教学课时是有限的,所以在实际应用民间美术时,应考虑民间美术的内容和应用范围等,设定单元学习的形式,连续性、有梯度地进行美术教学,高效利用美术教学时间,增强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操作性,结合不同民间美术作品,以不同的美术形式为立足点,最大化地挖掘民间美术中的视觉图像因素,让学生感悟到民间美术中的文化和艺术形象[4]。评价不同民间美术作品时,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根据民间美术的色彩造型形式,引导学生的欣赏方向,结合不同民间艺术家的传承故事,利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调动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好奇心。要布置教学问题,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民间美术作品。在课程实践过程中,要设置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民间美术的特点进行涂色练习,最终形成形式丰富的教学策略。要依托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形式丰富的教学策略,激发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三、培养小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
在培养小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时,应调查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程度,根据调查结果,设定从易到难的审美鉴赏课程,体现更多的民族艺术形式,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民间美术的影响下,小学美术教师能够受到不同美术形式的启发,能够让学生学会大胆、夸张、学会更多色彩线条的搭配方式,增强艺术创造能力。要准备丰富的民间图片素材,区分民间美术造型,分析民间美术的构图样式和造型方法,使学生了解不同的美术创作风格,拓宽美术视野,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美术能力。
以不同民间美术的表达形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民间美术形象,为小学生提供选择素材,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突破常规思想。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配合不同的创作背景故事,调动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增长学生的美术知识,净化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的黄金时期,要以不同题材的民间美术作品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5]。要配合不同的线条表现形式,发挥学生美术课程中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以及绘画表达能力。在民间美术丰富的线条的搭配下,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学习热情,通过解读民间美术作品的不同色彩搭配,引导学生创作,提升学生色彩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创作出和谐色彩的作品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民间美术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民间美术,可以增强小学美术教学的魅力。作为多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可以丰富小学美术的表现形式,将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是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以及美术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能更好地传承民间美术。
【参考文献】
[1]程新元.基于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小学美术课程乡土资源教学实践与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
[2]刘桂珍.论翻转课堂教学在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的运用——评《美术教育学》[J].染整技术,2018(40).
[3]徐晶,陈一.慎思明辩:研讨式教学在民族民间美术课程中的运用[J].装饰,2018(4).
[4]张凯.论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的结合[J].包装工程,2019(40).
[5]陈小克.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的可行性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
【作者简介】
段彩萍(1978~),女,汉族,青海乐都人,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中小学美术教育。
民间美术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一、民间美术在旅游工艺品设计应用中外在形式创新的重要性
民间美术不仅是工艺品设计中较为重要的引导性因素, 更是工艺品主观意向的表达途径, 也可以说工艺品的花样及加工制作形式上的差异, 恰恰能够精准反应出其地域特点及民间美术的精华, 因此工艺品是对民间最真实的反映及理念阐述, 其存在的价值也难以衡量。实际上民间美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处处关联, 其展现的不仅是以民间为主导的艺术形式, 更是时代发展潮流的直接体现。民间美术与旅游工艺品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只有实现二者的高度融合, 工艺品的艺术价值才能不断提升, 这就需要对其外在形式进行发展性创新, 凸显其地域及艺术特点, 从而推动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2]。
二、民间美术在旅游工艺品设计应用中外在形式创新途径
1、要注重民族旅游工艺品品牌的创新
旅游工艺品之所以能够被消费者所接受及认可, 就是因为其本身能够代表旅游城市的地域特点, 是与民俗特色相衔接的工艺品, 因此也可以说, 工艺品的发展能够直接带动当地的文化及形象的双向发展, 这与当地发展趋势及民族风情都存在不可分割的关联性。城市旅游工艺品是对民间美术的集中阐述, 其存在就是对历史的见证及传承, 这就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助推力。
尽管我国开发民族旅游工艺品的资源非常丰富, 但目前各地仍还没有自己民族旅游工艺品的著名品牌。如湘西、云南、贵州都有织锦、蜡染、扎染等, 但彼此的品牌特色不是十分鲜明。要打造具有标志性的湖南旅游工艺品并使其成为品牌, 就必须找出当地最具独特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工艺品, 同时开发出图案各异、大小各异、花纹各异的系列化产品, 并配以宣传和推广。台北故宫的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和成都一针一线品牌的旅游工艺品的推广都值得借鉴[3]。
2、结合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最能体现一个地域的特征, 地域性是由本地社会演变和一直坚持并保留至今的一种行为习惯。地域性是不同于其他地区所专有的特点, 表现在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 民间工艺美术把地域文化的各个方面作为它表达艺术行为的对象, 并成为地域文化中特有的组成部分, 表现在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城市旅游工艺品的创作以地域文化背景和当地民俗生活为主, 这两个因素是工艺品创作、开发和应用的灵感和源泉。城市旅游工艺品主要表达的思想与地域观念息息相关, 同时它的存在对地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具有促进作用。民间美术传统的造型、色彩设计已经经过几千年而深入人心。因此, 在应用到旅游工艺品进行创新设计时须结合地域文化特色, 在传承湖南民间美术的传统图案和色彩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变化, 让旅游工艺品的色彩图案既保留传统风格, 又体现时尚性, 互相结合取长补短。旅游工艺品应摆脱外形上的雷同, 结合工业设计的技法, 融入人机工程学原理, 并挖掘和融入湖南的地方文化特色, 以造型新颖独具一格来吸引游客[4]。
3、融入新的材料和表现形式
面对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 我们主张从民间工艺品中汲取可利用的元素, 融入现代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 对产品的造型、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创新, 例如可以在民间传统文化旅游工艺品设计过程中加入新媒体、电子、科技 (触摸、声控) 等元素。如笔者在湖南凤凰看到一盏小型床头灯, 外型为用当地蜡染制作的动物造型, 还可以通过声控来调节床头灯的亮度, 即美观实用又新颖别致, 深受游客喜爱[5]。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在城市旅游工艺品设计的同时不能偏离和违背本地域的基本范畴。不能忽视老一辈给我们留下的非物质文化, 而是要将这些无价之宝发扬光大。我们应该注重传统工艺的保护, 发展和继承。要不断的进行创作, 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 使民间工艺美术得到更大、更全面的发展。在旅游工艺品设计中融入民间美术不仅能够全面展示城市地域特点, 还能够将民间美术的特点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尤其是在市场环境愈发紧张的现实情况下, 工艺品外在形式的创新必将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摘要:在城市经济发展进程中, 旅游产业占据重要地位, 其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较为显著的, 相对的推动其长远发展的关键点就与工艺品的外观创新密不可分, 如果能够在结合市场发展需求的背景下, 实现对工艺品外在形式的创新, 就能有效推动民间美术的传承, 相对的工艺品的艺术优势也会随之不断凸显, 因此不难发现, 民间美术在旅游艺术品设计应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创新作用, 以此为依托进行设计, 一方面能够全面展示城市地域特点, 另一方面则能够将民间美术的特点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尤其是在市场环境愈发紧张的现实情况下, 工艺品外在形式的创新必将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关键词:民间美术,旅游工艺品设计,外在形式创新,旅游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骥才, 白庚胜, 向去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普查手册)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 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学》, 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3] 谢丽芳《民间美术 (第2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4] 《走遍中国湖南》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2.
民间美术旅游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以前,当西方文化刚刚进入中国时,对中国传统的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特别是中国民间美术,几乎被西方的设计理念所取代。因为以前的中国,虽然拥有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但没有科学的、系统的相关教学方针,而西方的视觉传达教学又领先于中国,所以令中国民间艺术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旅游、影视、广告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令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得到再次复苏。
1民间美术基础课程的设计
1.1民间美术的历史发展
想要让学生把中国民间美术与现代视觉传达相结合,首先要对民间美术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这方面就要先从各种民间美术的发源开始。而每一种民间美术的起源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学生通过对各种民间美术根本含义的了解,才可以把其正确的、最有效的使用在视觉传达中。在民间美术课程中,要详细的为学生普及每一种民间美术的内容,比如剪纸,很多学生对于剪纸的印象只是用剪刀对纸张进行处理的行为,但其实剪纸的方式还有雕、镂、刻等方法。而剪纸的原料也不单是各种质地纸张,还可以是树叶、金银箔和布、皮等可以应用的较柔软的材料。其他的民间美术也是如此,民间美术的基础课程,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开拓学生的眼界,令学生明白每一种民间美术都是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的,并不是毫无技术可言的粗糙工艺。
1.2课程内容与故事相结合
对于视觉传达专业来说,创意、新奇、天马行空的思想最为重要,也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学生,因为科技的高速发展(视觉特效方面),很多学生对于中国古老的传统失去的兴趣,认为古老的民间美术是过时的,老旧的东西,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感到乏味。根据这种情况,老师的讲课内容,可以结合中国古代神话相关故事,很多的民间美术,最初都是为了祈福祭神。以剪纸为例子,很多剪纸的图案都有不同的寓意,如:鹰踏兔,这里的鹰比喻为三足鸟等象征太阳(男性)的鸟类,兔为月兔,象征着阴(女性),这种图案一般用于新婚夫妇。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可以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赋予自己作品生动的故事或寓意,令剪纸不再是单一的手部劳动,更赋予其灵魂和感染力,这是视觉传达的重要因素。
2民间美术与视觉传达的现代化结合
2.1民间美术的现代化应用教学内容
随着影视3D效果的普及,视觉效果的立体化,成为了视觉传达的新方向。中国民间美术,因为起源较早,所以很多种类在视觉效果上更加贴近平面效果,如剪纸、版画、刺绣、皮影等,但因为其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所以技术相对成熟,所以现代的民间美术应把不同种类不同效果的工艺结合到一起。如近年来出现的纸雕,最初是利用较厚的书籍(如字典),竖立着自上而下进行雕刻,因为书籍的纸张页数很多,所以更加的具有层次感,在山水方面景色的雕刻,更能凸显其立体感,令山水等景色的纹理更加的形象、生动。编织方面,以往的编织主要以草编、竹编和现代的绳编等,但基本都是一些小掛件和小装饰品,为了增强这种民间美术的创意性,可与现代人们的生活相结合,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变小为大,如:竹编的汽车、粗大海绵编织的沙发、床等。以此改变民间美术的固有形式,令其更加的具有视觉冲击力。
2.2视觉传达课程与民间美术的结合
视觉传达课程,需要学习摄影和各种制图软件,包括平面设计软件。而这些现代化的技术,则为民间美术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具体的素材。比如:版画。以前的版画内容,一是靠创作者的想象,另外是靠复制、模仿(风景或人物等)。想象可以说是创新、创意的体现,现代的计算机制图软件,可以令一个人的想象力更加的丰富和具有创意,并且更加的省时省力,在制图完成后,可以把图案复印在版画的材料上,方面雕刻。而对于固有的风景人物进行版画,也只需要使用照相机等数码设备来进行拍照,然后再把照片传入计算机内,最后再复印在木板上,这样版画的内容就可以更加的形象和生动,令版画可真实可夸张,摆脱中国民间艺术一成不变的呆板形象。
2.3民间美术与现代化技术的结合
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领域之一,特别是各种计算机游戏(单机与联网),更是层出不穷,而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手机游戏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民间美术则可与其相结合。而因为民间美术种类的多样性,为与游戏的结合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利用中国民间美术皮影为素材的手机游戏已经出现并流行开来,所以在学生学习制作游戏相关内容的时候,应充分的利用中国民间美术的资源。如剪纸游戏,就可以让学生设计为格斗类的游戏,人物的武器或特长(如体型决定了力量和敏捷),则可以让玩家自己通过剪纸来决定。在影视制作课程方面,则可把民间美术加入到电影公司的片头画面,以中国独有的美术形式,来代表中国本土的电影公司,可以令中国电影公司摆脱西方文化的影响,拉近与中国群众的距离。通过此类的课程,不但让中国的民间美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利用,增加了学生的设计灵感,还让民间美术可以流传下去,与时俱进,不被世界发展所淘汰。
3结语
在艺术领域内,没有过时与创新之分,只有没有创意的人,就如中国民间美术。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把民间美术与现代视觉传达相结合的时候,不能本末倒置,以免出现虽然学生在民间美术方面提高了创造力,但忽略了了视觉传达的本意,两者的结合,是利用民间美术来提高学生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效果,而附带的效果是改进民间美术,而不是让学生学习民间美术而生疏了视觉传达的课程。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