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校园简介5范文第1篇
一是高标准整治环境卫生。投资200万元,组织xx公路沿线xx个村整村联动集中整治,群众投劳3万余人次,出动车辆1万余台次,搬运砖块300余万块,平整土地80余亩,清理垃圾2万余方,拆除厕所、违法建筑560座,硬化道路2公里,xx、xx、xx村安装路灯58盏。对xx路和主干公路沿线的130户群众实施了土墙换砖墙和门头改造。同时组建了40名保洁员队伍,公路沿线放置垃圾缸70个,购置垃圾桶70个,配备保洁车22辆,各村建设了垃圾屋,制定了村规民约和环境卫生公约。
二是高品位建设文化墙。按照“一村一特色、一墙一风景”的原则,突出“xxxx”这一主题,主要宣传“农耕文化、湖山美景、苹果产业、文化娱乐、孝道文化”等正能量,投资100万元,建设文化墙2.2万平方米,人工手绘墙体画280副,把文化墙体建成群众欢迎的政策明白墙、科技指导墙、文化传承墙、美德教育墙、环境美化墙,提升群众生活的品位。
美丽校园简介5范文第2篇
论文题目 学生 年代 指导教师
6、世界学术不端行为案例 (1)、现状
(2)、具体案例
A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事件
涉及国家:日本 人员:小保方晴子 学校: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领域:全能性体干细胞探索 事情概要:
2014年1月29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召开记者招待会,宣称小保方晴子所在的研究团队成功发现了近似于iPS细胞的新万能细胞STAP细胞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分别以一篇论文和一篇来信的方式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 505,641–647页和676- 680页,2014年1月30日号)上。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小保方晴子、通讯作者为查尔斯维坎提,若山照彦教授与小保方晴子在理化所的同事笹井芳树和丹羽仁史也是两篇论文的共同作者。
就在两篇论文正式在线发表的当天(2014年1月29日),美国干细胞学者Paul Knoepfler即提出了关于实验可重复性的疑问,随后收集了其他研究组的验证结果,发现共有11位学者或研究组给出自己的研究结果,其中9组无法重复,1组正在进行,只有1个实验小组成功重复。且能重复出来实验的学者Yoshiyuki Seki[15]在2月13日表示,在B27 + LIF细胞里验证不了结果,但是在serum + LIF里可以检测到微弱的信号,但是还存在很多死细胞,所以这一重复结果只是有限的重复结果。
2014年4月1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布完整调查报告,指出论文中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点: 1.第一篇论文Figure 1i是由两块凝胶拼接加工而成,泳带
1、
2、
4、5来自凝胶-1,泳带3来自凝胶-2,泳带3处理前后都是阳性对照。 2.第一篇论文Karyotype analysis部分(共17行)从其他文献(In Vitro Cell Dev Biol Anim. 2005, 41, 278-283.)复制而来,并且与真实的实验操作有区别。小保方晴子认为原因是没有引用原文献,由于具体实验由其他人完成,写论文时双方都没有仔细检查这段文字。
3.第一篇论文Figure 2d底部中间的图片、Figure 2e底部三张图片源自骨髓造血细胞,而不是脾造血干细胞,小保方晴子的解释是拿错了图片,因为骨髓造血细胞、脾造血干细胞都贴了“hemato(造血)”标签。
4.第一篇论文Figure 2d、Figure 2e与博士论文相同,小保方晴子认为在学术期刊中使用自己博士论文的图片并无不妥。但调查人员支出,第一篇论文做的是用1周龄小鼠脾细胞创造STAP细胞,而博士论文是用3-4周龄小鼠骨髓细胞创造球状细胞,实验条件是不一样的,而小保方晴子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点。
5.第二篇文章Figure 1b右图、Figure 2g下图是共同作者Teruhiko Wakayama从不同角度拍摄的两张照片(同一小鼠),论文修改过程中忘记删除Figure 2g下图,第二作者Yoshiki Sasai也解释未注意到多出一张图,文字部分未引用这张图可以证明是疏忽而非伪造。
因此,数据的可信性从根本上被破坏,因此,判定小保方晴子涉及捏造这一学术不端行为。 在4项调查事项中,作为研究的基石显示细胞多能性的图像,为2011年小保方晴子所完成的其他主题的博士论文时所使用的图像这从根本上摧毁了数据的可信度,也不得不说逐渐令人意识到了潜在的危险。因此判定为“捏造”。
关于剪贴并加工实验图像的结果一事,作者抱着“只是想做出看得清楚美观的图”的目的行事,被判定为“篡改”。共同作者只在论文投稿前看到过被篡改后的图像,因此判定无学术不端。共同作者CDB中心副主任笹井芳树及山梨大学教授若山照彦虽无涉及造假,但身在其位却招致学术不端行为,此二人亦责任重大。
事件影响:
调查委员会对上述几点表示“屡屡做出绝对无法容忍之行为”,严厉批评其“歪曲了科学的本质,令社会各界不仅仅是对搞研究这一行为更是对研究人员这一群体大失所望。”
最终在2014年7月2日,英国《自然》杂志正式撤回两篇曾引发巨大反响的细胞论文,论文所有作者均已同意撤稿。经过长达5个月的调查,论文中的多项错误基本上都已“现形”,数个重复试验也以失败告终。论文第一作者、日本科学家小保方晴子被所在的学术机构认定为学术不端,其所在的研究中心也有可能被关闭。
尽管目前整个事件并未完全盖棺论定,正在进行的重复实验的结果直到7月底或8月初才公布,但有媒体表示,这是近十年来最大且最有争议的撤稿事件,不仅会对日本科学界,也会对全球干细胞研究领域以及科学出版流程产生重大而持久的影响。
B黄禹锡学术造假案例
涉及国家:韩国 人员:黄禹锡 学校:首尔大学 领域:干细胞研究 事情概要:
从2001年起,黄禹锡的研究重点从动物转向了人类胚胎干细胞方面的研究。
2004年2月,黄禹锡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在世界上率先用卵子成功培育出人类胚胎干细胞。
2005年5月,黄禹锡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攻克了利用患者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的科学难题,为全世界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其研究成果轰动了世界。当时韩国人民希望他有一天夺得诺贝尔奖。黄禹锡曾经说:“我是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这是所有普通韩国人的梦想。”
2005年,首尔大学国际干细胞研究中心成立,黄禹锡担任主任;韩国政府授予其“韩国最高科学家”荣誉;韩国政府向其研究小组提供数百亿韩元资金用于研究;黄禹锡不断出现在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和公开场合,成了一位韩国“国宝”级人物,甚至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镖服务。
黄禹锡神话”破灭始于2005年年底,韩国文化广播公司新闻节目《PD手册》报道黄禹锡在研究过程中“取用研究员的卵子”的丑闻。其后,该台被揭发编采人员在采访期间以威吓方式向研究员逼供。随后,他的研究小组成员指出2005年论文中有造假成分。首尔大学随后的调查证实,黄禹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均属子虚乌有。
事件影响:
黄禹锡“学术造假”丑闻令科学界震惊,他本人也名誉扫地。首尔大学解除了他的教授职务,韩国政府也取消了授予他的“最高科学家”称号。由于黄禹锡编造论文,韩国科学界和首尔大学的国际信誉严重受损,韩国也为之蒙羞。
C匈牙利总统施密特▪帕尔论文抄袭案例
涉及国家:匈牙利 人员:施密特▪帕尔 学校:匈牙利泽梅尔魏斯大学 领域:现代奥运会历史及演变 事情概要:
施米特帕尔,1942年5月13日生于布达佩斯,毕业于马克思卡洛伊经济大学国际贸易专业,1992年获得体育大学博士学位。
2012年3月,匈牙利泽梅尔魏斯大学(Semmelweis University)宣布,匈牙利总统施密特(Pal Schmitt)因有关现代奥运会的历史以及演变的博士论文中,存在大量抄袭现象,被剥夺1992年获得的博士学位。施密特为此遭到强烈批评,匈牙利在野党要求他辞职。
2012年4月2日,深陷论文抄袭漩涡的施米特在国会会议上宣布辞职。 事件影响:
施密特帕尔1992年写的200页博士论文大部分是“逐字逐句”抄袭而来,其博士学位因此被取消,这让他陷入丑闻不能脱身,被迫辞职。
7、中国学术道德监督机构
机构名称 成立时间 教育部 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 1949年 科技部 科研诚信办公室 2006年11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05年3月 中国科协 1958年9月 中国化学会 1932年
8、国内学术道德规范文件
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
为了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的科研诚信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对科学技术部归口管理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者、推荐者、承担者在科技计划项目申请、评估评审、检查、项目执行、验收等过程中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以下称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适用本办法。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
目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支热爱祖国、具有强烈使命感、学术作风严谨、理论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学术队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促进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现就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 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术道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 学术道德相关著作 《著作权法》
方舟子《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 第一篇 “核酸营养”真相大揭秘 第二篇 “基因皇后”的神秘面纱 第三篇 当代“克莱登” 第四篇 杨敬安抄袭案 第五篇 戳破“基因”的神话
第六篇 伪科学怪论批判详细介绍:
《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作者介绍: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90年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细胞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同年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目前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从事互联网开发、写作和兼任生物信息公司的咨询科学家。为中文互联网的先驱者之一。199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主持新语丝网站(),担任新语丝社社长。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pages/dajia.html),揭露了多起科学界、新闻界等学术腐败现象。目前为《中华读书报科技视野》、《牛顿-科学家世界》、《环球杂志》的专栏作者,编著有《进化新解说》(香港天地图书公司,1997)、《法轮功解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网络新语丝》(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方舟在线》(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叩问生命》(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进化新篇章》(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等书,其中《方舟在线》获“2000年牛顿杯十大科普好书奖”。
学术打假不但是必要的,更是所有有良心的人必须支持的。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删一书是方舟子在网上揭露中国学术界腐败问题一系列文章的文集。当方舟子在网上频频出击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新文集出版后,更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
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篇 “核酸营养”真相大揭秘 第二篇 “基因皇后”的神秘面纱 第三篇 当代“克莱登” 第四篇 杨敬安抄袭案 第五篇 戳破“基因”的神话 第六篇 伪科学怪论批判
美丽校园简介5范文第3篇
分享
创新
美好乡村美丽女性候选人事迹简介
**,47岁,家住**县**乡**居委会**组。多年来她和丈夫相亲相爱,真诚相处,互帮互助,用自己的爱建立起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她是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女性,但是一直平凡的把自己的事做下去,而又变得不平凡,她承担起家中的重担,照顾年迈体弱的两位老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未间断,她在如此的生活压力下,毫无怨言,不仅支持丈夫的工作,而且也担负起家中的农活。在日常生活中她运用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积极进取,不断学习进步,学习党的政策,为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她善于帮助他人,邻里间的矛盾纠纷,生活琐事,她都帮忙解决,正是她这点点滴滴的小事,让她变成了邻里间的知心人。
她为了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她利用农家书屋的平台借阅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她还积极的参加乡里面举办的培训班,并且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美好乡村建设上来,为美好乡村建设,献言献策,还积极参与村里道路的建设,道路卫生的清理工作,街道树木的管护工作,只要有公益事业,就有她的身影,她默默无闻的甘做孺子牛。
她的美丽,不仅仅停留在邻里之间,乡村建设上,还有的是体现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上,在她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及对品格的培养下,孩子在部队里表现不仅优秀而且还有幸成为党的一员,孩子退伍之后,通过孩子自己的努力下,成为了光荣的人民警察,而她却语重心长的告诫自己的孩子,要时刻的谨记自己的职责,要廉洁奉公,要心里装着群众。
她脸上的笑容,时刻的温暖着他人的心,她做的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却汇聚成了她那大爱大写的人生,她就是美丽女性**。
**,47岁,家住**县**乡**居委会**组。多年来她和丈夫相亲相爱,真诚相处,互帮互助,用自己的爱建立起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她是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女性,但是一直平凡的把自己的事做下去,而又变得不平凡,她承担起家中的重担,照顾年迈体弱的两位老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未间断,她在如此的生活压力下,毫无怨言,不仅支持丈夫的工作,而且也担负起家中的农活。在日常生活中她运用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积极进取,不断学习进步,学习党的政策,为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她善于帮助他人,邻里间的矛盾纠纷,生活琐事,她都帮忙解决,正是她这点点滴滴的小事,让她变成了邻里间的知心人。
免费
分享
创新
她为了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她利用农家书屋的平台借阅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她还积极的参加乡里面举办的培训班,并且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美好乡村建设上来,为美好乡村建设,献言献策,还积极参与村里道路的建设,道路卫生的清理工作,街道树木的管护工作,只要有公益事业,就有她的身影,她默默无闻的甘做孺子牛。
她的美丽,不仅仅停留在邻里之间,乡村建设上,还有的是体现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上,在她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及对品格的培养下,孩子在部队里表现不仅优秀而且还有幸成为党的一员,孩子退伍之后,通过孩子自己的努力下,成为了光荣的人民警察,而她却语重心长的告诫自己的孩子,要时刻的谨记自己的职责,要廉洁奉公,要心里装着群众。
她脸上的笑容,时刻的温暖着他人的心,她做的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却汇聚成了她那大爱大写的人生,她就是美丽女性**。
美丽校园简介5范文第4篇
摘要:只要人人有爱,世界就会变得美好。
关键字:《美丽心灵》影片感想
“要是你那一天发现你所珍惜的一切,不是消失也不是死亡,而是根本就不存在时,会有多痛苦?”千变一律的励志电影,总感觉没什么新意。天才与精神疾病只一步之遥,有出色优势时要防止负面问题的出现,不能戴有色眼睛看待生活中患有各类疾病特别是精神疾病的人们,要学会理解包容别人,要培养阳光思维。特别是从事心理咨询的职业人员,要有崇高的使命感与责任心,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藏身。
这是我观看完《美丽心灵》这部影片后首先想到的。
我认为这部电影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的心理电影,并且获得第7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女配角, 第59届金球奖戏剧类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8项大奖。其出彩之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简要介绍。
首先是剧情方面。
《美丽心灵》是约翰-纳什教授生平的传记,或者说,一个真正的天才的故事。是的,约翰-纳什正是一个100%的天才,27岁获得博士学位,30岁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教授,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平衡论(包括非合作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开创了全球贸易的理论基础,博弈论的基本原理还被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学领域。不幸的是伴随着他的成功,一种精神分裂症已经与它如影相随,。他是一个事业的强者,却是现实生活中的弱者,不善交际,谈女朋友时往往出言不逊遭人侮辱与溪落。更严重的是思维和感觉出现障碍,身体有被植入异物感,在他的生活中出现了幻觉、幻听与幻想。当最初看到这些剧情简介时我没有信心看下去了。这样一个剧情固然感人或者煽情,但实话说有点点平淡无奇,类似的电影一抓一大把,比如《汪洋里的一条船》、《典子》,基本上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除了感动之外没什么感觉。我所猜到的情节是这样的:由于解密码工作过于复杂,纳什得了精神分裂症,而妻子和朋友们对他不离不弃,帮助他
与疾病斗争,最终病情好转,在学校任教还获了诺奖,大团圆结局。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
纳什或许是不幸的但是同时他也是幸运的!尽职尽责的医生们没有放弃他,挚爱的妻子没有放弃他,大学里的教授和学生没有放弃他,整个社会没有放弃他!爱情上他是幸运的!在他已经患上精神病但不很严重时,美丽姑娘艾丽西娅出于美女爱英雄的情愫,接纳并爱上了纳什。在纳什发病并威胁到她的生命安全时,她把孩子送回娘家,自己不弃不离,她理解丈夫不愿意去精神病医院治疗的担心,把丈夫留在身边,在住家休养中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料,并顶住巨大的精神压力支撑着一个家庭走过忧患。这又是一曲爱情挽救生命与拯救健康的颂歌,这是美丽心灵最生动的诠释。为此,饰演妻子的女演员在该片获得四项奥斯卡大奖中占有其一:最佳女配角奖。
当纳什患病经常被幻觉引导,不自学地到自己所在学校普林斯顿大学讲学时,大学同事们给予了一个精神病人相当的包容与理解,配合纳什重新找回自我。影片后部,他的同行们在一个茶馆纷纷把自己的派克钢笔摆放在纳什的桌前,这是对一个科学科学家最尊贵的敬意,是对一个精神病人最温馨的抚慰,这也应该是美丽心灵的群芳谱吧。纳什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与理解的家庭与大学校园里,这是精神病患者运用自己良好心理品质战胜疾病的客观条件。
纳什患病后,除了产生幻觉让他分不清生活中的真实与虚假外,庆幸他有一定自知力。在亲人的关怀与医院进行药物治疗、胰岛素注射和电休克疗法下,他自己始终有一个信念,要以自己的意志战胜心理或精神疾病。他没有破罐破摔、自暴自弃,始终配合治疗。直到老年,虽然这种分裂症没有得到根治,但他仍然坚强地治疗与生活,直到1994年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应该说,纳什不管是事业上的成功,还是与病魔抗争,最终主要靠他自己。来自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也许是编剧与导演给我们的深层启示。
影片取名为《美丽心灵》真是恰到好处。纳什有着一颗美丽的心灵,他为了承担家庭的重担,为了照顾儿子,为了满足妻子的需要,而停止了吃药。并在别人的嘲笑与医生的不赞同下,坚强地活着与心理疾病做斗争。他的心是洁净的,他的坚强意志使他的心灵得到美化。艾丽西娅是个美丽的天使,拥有着美丽的心灵,守护着她的爱人。面对得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丈夫,面临受伤的威胁,抱着
刚出生的儿子,她丝毫没有退缩,坚强地承担起了这个在风雨中摇曳的家。纳什的朋友阿芬问她:“你还撑得住吗?”她说:“有的时候我恨纳什,恨上帝。但每当看者纳什并告诉自己他是我的白马王子时,我便成了一个爱他的人,虽然这样的时候不多,但却足够了。”多么伟大的女人,至少也该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她是美丽的,她神圣的爱使她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马丁-汉森等给予纳什帮助和鼓励及关怀的人都拥有一颗美丽心灵,他们用自己宽广并温暖的胸怀接纳了一个有着心理疾病的人。纳什、艾丽西娅、汉森等人都在用自己的爱架起了一座通往美丽心灵的桥梁。
其次从电影本身欣赏价值来看,《美丽心灵》无论是情节设计和拍摄手法都不落俗套,出乎观影人的预想。
而罗素的精湛演技也将纳什的内心世界演绎的极度逼真,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本片都可以作为电影艺术的教学片。演绎精神病患者和酒鬼是有很大难度的,也是演技派演员的试金石。原因在于,精神病患者和酒鬼不是希特勒那样的人人公认的混球加坏蛋,他们首先是或者说本质上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病人,所以,极端地表现他们令人厌恶的表象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另一方面,他们的所作所为的确给人们,特别是亲人和朋友带来直接的伤害,所以,过多地以同情的心态表现他们也是不准确的。在这样一个两难困境中,《美丽心灵》采用了首先以主观视角(即纳什的幻想、幻听等)进行描述,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纳什幻想的世界,同时造成观众的错觉,以为那就是真实的情景。然后又重回客观视角(即纳什所处的真实环境),使观众恍然大悟,而又深深地同情纳什的遭遇。在这一过程中,罗素的领袖气质和忧郁神情有力地推动了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
影片另一独到之处在于,没有采用惯常的大量渲染亲人和朋友支持的表现手法,将重心放在罗素身上,借助罗素的个人魅力突出纳什面对困境的超凡勇气、超强意志力和超人智力。换句话说,本片完全可以更名为《坚强心灵》或《超人之精神病患者版》,这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导演为啥选择罗素这样一个硬汉来演绎经济学家纳什。当然这也导致影片的致命硬伤:完美的电影,虚幻的真实,也就是说,影片本身非常成功,但是与真实的纳什相距甚远,准确地说,影片所展现出来的纳什是被人为拔高和神话了。
有位名人说,世界上最难战胜的人是自己。我在无数次的亲身体验之后,不得不佩服这位哲人的先见之明是多么精准。人可以超越一切,却无法超越自己。但在看了《美丽心灵》之后,在体验了约翰•纳什博士痛苦而伟大的人生境遇之后,我不得不承认,人的精神和毅力是万能的!“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这位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精神分裂症科学家便战胜了自己,赢得了世上的最高胜利!他无比坚韧而美丽的心灵,为我们树立了一座永不动摇的丰碑!
人就是人,到头来还是渴望有人陪伴,人不是孤傲的王者,孤傲的王者还是渴望有人陪伴。惟有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人才会感到幸福。
美丽校园简介5范文第5篇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如果孩子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唐人有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我们附中校园虽然不大,但各种花草树木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线。教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绿意,不仅能给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而师大正是这优美的和谐校园。花开了,开满枝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空气中弥漫着一阵又一阵淡淡的花香。春天开满了枝头,整个春天在校园里回荡。一座校园,沐着春风,风景无限;一群学子,荷着梦想,走在路上。一角一落的深情,一日一夕的成长,伴着坤舆,展成卷卷诗图,安静欣赏。
如画:树木皆晴翠,依依总关情
清晨的远望,迎见了第一缕阳光的喜悦。喜鹊悄然穿过枝梢,活泼生动的明媚。漫步在校园的小道上,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听着那绿色的声音,任阳光慵懒的扑在面颊。
自然的灵韵也总搭配的缤纷有致,与你许多的宁静。而你的眸子,也无法掩饰曾对那抹绿意有过怎样的深情。教学区的的草地上,你曾掘着铁锹,小心翼翼的栽好那株树苗。你心念着黄昏中,它的形单影瘦,也暗暗许下承诺,时时回去看它。然而再去的时候,取作记号的石子已不知去向,绕遍层层的小树,始终未能辨出它的模样。你痴痴的怅惘着漫山新绿,怜爱也缀满了比比枝桠。也许多年以后,你还会回到那里,望着重重的繁阴如盖,轻轻抚握着那厚壮坚实的枝干,也把出了坤舆园健康有力的脉搏。
青枝处处,绿叶如许,调理着整座校园日日安静的呼吸。这样自然的精灵,一定会懂得,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走过,不变的是当年种下它们时耿耿可见的专心。
志远:玉石自砥砺,书卷掩明灯
静静的坐在室外的长椅上,早已数不清天边的青云曾费尽多少空空的仰望。然而又曾有多少次,你憧憬着羽化双翼,扶摇直上。可你终究不是飞鸟,一次次,摔得遍体鳞伤。风雪的悲伤,搁浅了希望。
不妨翻翻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几节青青的修竹,一位端坐的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必是有着玉一样温润的性情,石一般坚定的信仰。他的志向,不在那一片幽篁。治国平天下,才是生生不渝的理想。他懂得,一个济世之才需要怎样的磨砺。于是,淡远了他清苦的修习,后世传开了那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艰难困苦,玉汝以成。其实,关于理想,我们需要的是做好自己,脚踏实地。只要书桌上留下了汗滴,偌大的天空总有一片会适合你。几卷书稿,一盏青灯,源头活水,映得自在清明,破书万册,不辞孤感劳倦。也许,“先天下,后天下”的理想会略显遥远,可你还是会仰
天长笑。因为,经历了一番冰寒彻骨的琢雕,我辈已非蓬蒿。
和谐,如春天,阳光灿烂,和风阵阵;和谐,如夏天,充满生机,热气腾腾;和谐,如秋天,丹桂飘香,硕果累累;和谐,如冬天,意境悠远,静谧祥和。和谐的校园是一幅画,看,老师带着我们漫步校园,哥哥扶起不慎摔倒的妹妹;和谐的校园是一首诗,诗里写满了每一份友情、每一丝快乐、每一片希望
记得哈佛大学有句名言: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我想这句话真正的注解一个学校的内涵,今天我们是一个学校人,以我们学校的荣誉为骄傲。而明天,我们应该让学校因曾经有过我们而感到欣慰。用责任和义务去完善自己,去诠释自己,去施展才华,去绽放青春,去演绎年轻的朝气生!把每颗爱校之心聚集起。照耀着年轻的梦想。
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载着民族团结,和谐师大的思想在校园内徜徉共同奋斗的理想,这是我对内蒙古师范大学------我的学校最美丽的祝福。
内师大,60周年,生日快乐。
国际交流学院
2011级人力资源一班
李晓璇
美丽校园简介5范文第6篇
爱护学校公物,共建美丽校园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四年级中队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爱护学校公物,共建美丽校园。
伴随着每天清晨冉冉升起的朝阳,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看着干净的校园、明亮的教室,整整齐齐的桌凳,这些为我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的设施,是费尽多少人的艰辛而建成的呀!
“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话题是人人皆知,这样做到底为了什么呢?人们肯定会说:“那还不简单,为了让人人都爱护公物,别破坏公物呗!”这是一个连学前班小孩都懂得的道理!但是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校园里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教室的桌椅上满是潦草的字迹,残缺不全;地上痰迹斑斑;垃圾桶凹凸变形,满脸污垢;操场上随处可见难以清理的砖头、纸片;整洁的校园里经常会看到随手扔掉的食品包装袋和废纸。
有时,当你们出于一时的不快,用手扳掉上面的一块木板,当你们出于一时的恶作剧,用利器划破桌面时,你们是否曾想过,如果每位同学都去做一下,那么将有多少张课桌被损坏,我们学习的环境将会怎样?同学们,你们是否曾想过,你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是多么的不协调。
古语云: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爱护公物是一个人崇高品质的体现,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写照,爱护公物能显示一个社会的风尚、体现一个民族的素质、反映一个国家的精神。当你在绿油油的草坪上践踏时、当你在课桌椅上划出几道深深的印迹时,你难道不觉得它们的疼痛正尤如刻在你自己脸上的刀痕一样难忍吗?
爱护公物其实并不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只要同学们平时加强道德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就一定能够改掉坏的不良习惯,成为一名公共环境的保护者而不是破坏者。
在此,我们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挪动桌椅,小心翼翼;
爱护公物,从我做起,开门开窗,轻手轻脚;
爱护公物,从小事做起,不要在雪白的墙上蹬踏留迹;
爱护公物,从小事做起,不要让电灯开关粉身碎骨;
爱护公物,从身边做起,随手关灯节约每一度电;
爱护公物,从身边做起,拧紧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
爱护公物,从身边做起,拾起地上的纸屑,保持环境卫生;
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公物;要像珍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珍惜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