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马说导学案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莲生三十二
2025-09-18
1

马说导学案范文第1篇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解读

天河中心小学:刘燕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和在座的各位老师一起学习交流,并在大家热情的目光下得到“成长”。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解读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说教材简析 说教法学法 说导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编写意图: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具有如下编写意图: (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三是要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文情并茂的课文,本课教材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过程;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这与我们五年级作为第三学段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顺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相吻合。 (2) 教学目标

新课标明确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是学科课程目标的框架,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根据这一基本理念,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写作方式,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在交流和感悟中运用搜索、整理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侵略者的痛恨,从而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

中华的责任感。

(3)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4)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考点: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并学会学以致用。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感悟朗读法。

学法: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小组合作交流,辨析理解,讨论总结的学习方法。

此外我还用了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

三、解读导学流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设计学案。具体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一线教师,亲身实践后,我也在不断反思导学案设计的立足点。根据教学内容及学情,我设计了六个导学环节:  预习检测  设问导学  小组合作  重点讲评  拓展延伸  总结反馈

(一)预习检测

预习将学生推进一个全新的求知领域,通过预习定会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更有所问。 A、字词大比拼

1、生字新词我会读:

损失 灰烬 玲珑剔透 不可估量 蓬莱瑶台 宏伟 侵略 销毁 瑰宝

2、我想当小老师,提醒大家要读准的是: 在书写时特别容易出错的:

3、还了解了这几个词的意思:

销毁 瑰宝 玲珑剔透 不可估量

奇珍异宝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B、课文内容要掌握

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和两方面的内容,我能在课文中找出

相应的段落。

(二)设问导学

精心设计提问,既是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活动的需要,也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需要。紧扣主线,突出重点,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教学主线,针对本节课的主线,我设计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课文哪三句话高度评价了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课件出示) A、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B、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C、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同伴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形式。它不仅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内在动力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还能锻炼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根据课文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这个合作题:

你从课文哪些句子体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写下读后感受。

(先独学再群学,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小组汇报)

(四)重点讲评

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不要讲,而是要讲关键处、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讲方法、讲技巧

1、课文第

三、四自然段描写太妙了,把圆明园的举世闻名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把你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建筑及珍宝课件出示)

2、出示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语句对比,体会出侵略者的野蛮行径。(课件) 朗读 比较 讨论

A、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B、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进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

3、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用了较大篇幅写了它辉煌的过去,这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座艺术的园林,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让我们记住这段屈辱的历程。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五)拓展延伸

学了新课程观,我们明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讲授好一堂好的语文课,还应注意文道结合,穿插做人的道理;更应注重语文知识的合理拓展与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沟通课内外联系。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延伸,我是

这样处理的:

课文学完了,作者的感情,通过语言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们。看到祖国灿烂的文化,我们心里是一种深深的爱;看到强盗的种种行径,我们心里是一种刻骨的仇恨。现在如果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心里只有爱和恨吗?我想你会陷入一种深深的思索。你会想些什么?请把它写下来(当堂检测)

写话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写话交流的过程中领悟到,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了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只有祖国强盛了,才不会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写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感悟。

(六)总结反馈

虽然一百多年过去了,但当年的这个耻辱烙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为了让历史永远成为过去,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能简练地、系统地体现教学内容,以明晰的视觉符号启迪学生思维,提供记忆的框架结构。

21 圆明园的毁灭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此板书设计有三巧:1.结构明了之巧。此板书使文章结构一目了然,详略、重点也清晰可见,文章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也有反映。真可谓一石三鸟,颇具匠心。2.浓缩提炼之巧。文章的大部分篇幅是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板书浓缩每段的重点,提炼作者的“良苦用心”:将圆明园的过去写得越美,越能激发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3.板书沟通之巧。板书就像一座桥,它有机地把课堂、学生和老师联系在了一起。正是这三“巧”,使合作的快意、感悟的真诚和阅读的快感融

为一体,升华为一种难以忘却的阅读体验。

“文章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每一篇语文文章,都蕴含丰富的文学知识及人文感情。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无疑是深化课堂教学效果、让文本与学生产生共鸣的有效途径。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学习

马说导学案范文第2篇

句读()阿谀()郯子()六艺经传()....

贻()苌弘()聃()蟠() ....

或不焉()谄媚()嗟乎() ...

师 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

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

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

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通,含义:

2、词语的古今义:

①古之学者古 义:今 义:..

②今之众人古 义:今 义: ..

③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 义:今 义: ..

④吾从而师之古 义:今 义: ..

3、指出句中活用词语并解释其含义.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吾从而师之。 ()

③吾师道也()

④而耻学于师。 ()

⑤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⑦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句式:翻译:

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句式:翻译:

③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式:翻译:

④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句式:翻译:

⑤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句式:翻译:

⑥而耻学于师

句式:翻译: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通,含义:

通,含义:

2、词语的古今义:

①小学而大遗古 义:今 义: ..

②句读之不知古 义:今 义: ..

3、指出句中活用词语并解释其含义.

①、则耻师焉。()

②、或师焉,或不焉。()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①、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式:翻译: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句式:翻译: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指出句中活用词语并解释其含义.

①不耻相师。()

②位卑则足羞()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句式:翻译:

②、 问之,则曰

句式:翻译: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词语的古今义:

①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 义:今 义: ..

②圣人无常师古 义:今 义:.

2、指出句中活用词语并解释其含义.

孔子师郯子。 ()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句式:翻译: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1、不拘于时

句式:翻译:

2、学于余

句式:翻译:

一词多义(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1、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师道也③吾从而师之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⑥十年春,齐师伐我

2、之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彼童子之师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④师说之不传也久矣

⑤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⑥人非生而知之者

⑦作师说以贻之

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⑨郯子之徒

⑩ 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3、传

①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而

①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②小学而大遗

③惑而不从师

④吾从而师之

⑤人非生而知之者

⑥择师而教之

⑦则群聚而笑之

相关文章
各地风味小吃做法范文

各地风味小吃做法范文

各地风味小吃做法范文第1篇北京西城区广外街道把党支部建在民生项目上2012年腊月廿三,北京又是一个寒冷的日子。在市场上置办年货的广外街...

3
2025-09-22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范文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范文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范文第1篇一、学院概况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原名番禺理工学院)1993年筹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全国首批、广州市...

1
2025-09-22
规范公文格式通知范文

规范公文格式通知范文

规范公文格式通知范文第1篇目录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2 公...

1
2025-09-22
感恩生命高中作文范文

感恩生命高中作文范文

感恩生命高中作文范文第1篇感恩教师作文800字高中一:你是一名老师,但在学的心目中,你是我们最铁的朋友。初次见面,你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

1
2025-09-22
公共服务平台方案范文

公共服务平台方案范文

公共服务平台方案范文第1篇【关键词】物流;虚拟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基金项目】本文是上海大学创新基金科研项目(编号:SHUCX092098) 《基于...

2
2025-09-22
购房落户审批流程范文

购房落户审批流程范文

购房落户审批流程范文第1篇来源:华商报-华商网 作者:张阿芳2009年04月15日10:28 我来说两句(0)近期,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成...

1
2025-09-22
高二月考试卷分析范文

高二月考试卷分析范文

高二月考试卷分析范文第1篇高二年级政治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1、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

2
2025-09-22
感恩诚信励志自强范文

感恩诚信励志自强范文

感恩诚信励志自强范文第1篇信息与通信学院0901120426谢伦祥“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

1
2025-09-22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