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灭火救援安全技术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09-18
1

灭火救援安全技术范文第1篇

1 西南地区消防部队在抢险救援工作中的安全现状

2009年到2013年, 我国西南地区消防部队因灭火救援受伤有121人, 牺牲11人, 伤亡的主要原因有交通事故、爆炸、中毒、砸伤、触电和窒息等, 在灭火牺牲中以交通事故牺牲为主, 比例为总牺牲比例的30%, 在受伤情况中, 以砸伤为主, 占受伤整体比例的20%。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目前西南地区消防部队的安全问题, 以奔赴火灾现场出现交通事故和灭火救援中被建筑物构件砸伤这两类问题为主, 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1 消防队员综合素质不足

时代在发展, 新的时代对灭火救援行动也有了新的需求, 目前, 我国西南地区 (云、贵、川、渝) 的消防指战员在专业技术的掌握上还较弱, 综合素质不够。抢险救援的科学运用和训练科目都不断在增加, 消防部队的行动范围也在拓展而西南地区现有的消防指战员多是由大学生组成, 也就造成了灭火救援实战经验不足, 消防业务技能的掌握不足, 没有足够的抢险救援基础。招收的新消防指战员在开展专业训练活动中往往缺少正确的方法, 对消防队员的体能, 专业技能也就达不到训练要求水平, 导致在实际灭火救援的行动中效率低下。院校大学生没有经过部队的磨练, 出校就是基层干部, 往往存在优越感, 他们不与普通队员一起进行训练, 在担当基层干部岗位上也是不合格的, 制约了消防部队的发展。其次, 专职战训参谋较少, 支队级司令部中最为缺乏, 因其战训任务繁重, 在干部的选择上, 需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 才能在提高消防队员的综合素质上制定出针对性的方案。

1.2 灭火救援训练场地和装备不足

专业技能训练需要配套的设施, 训练设施的缺乏导致了训练科目的限制, 往往只能对消防队员进行体能训练, 灭火救援业务技能训练的难度也不大, 其重心只能是灭火救援方案的实行基础。而且进行训练的场地通常在人口密集的地方, 训练无法自由展开, 也影响到了训练效果。目前政府对消防工作也逐渐重视起来, 在消防车辆的配备上做了器材补充, 对灭火救援的重要装备做出了较大的投入。但是在遇到大火, 需要打恶战的情况下, 现有的消防装备还是远远不够, 这也是影响灭火救援效率的重要因素。

1.3 消防部队人员资源不足

由于现有编制的不足和限制, 消防工作中所需要的人员配备和实际拥有的人员警力是不对等的。消防队员由于年龄、薪资待遇和前途等因素, 造成了消防部队在人员编制上的巨大限制, 使其流动性过大。由于相关规定的限制, 和现在有编制的不足, 流失了大量掌握良好业务技能, 拥有充足的实战经验以及专业技术强的队员。而消防工作的职业特点是具有持续性, 消防队员流动过快严重影响到了灭火救援力量。

2 西南地区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相关策略

2.1 建立专业灭火救援指挥员队伍和健全联动机制

消防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繁复起来, 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在灭火救援工作中对指战员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要求有迎难而上精神, 还需要有不进则退的意识。需着重对指战员进行专业化培训, 以加强指战员在实际灭火救援工作中的指挥能力, 并在其忧患意识和战斗精神上需要着重培养, 使其在自身综合素质提升过程中具有主动性。

相关法律对消防部队有着明确的规定, 在这一规定下消防部队战斗能力的提升极为重要, 联合作战机制的建立就具有了重要性, 各区域间建立联动机制在提升灭火救援战斗力上有显著效果, 因而可根据各地域不同的发展情况来健全联动机制, 并针对性的利用各地区所拥有的资源。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工作中, 需组建一个完整的联动部门, 其中包括能确保高效工作的交通部门、医疗卫生部门以及公安部门。

2.2 消防部队保障体系和救援装备的完善

消防部队要满足稳定且持续的发展需要, 强化政策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对用工制度进行规范化。用工制度是多样化的, 消防队伍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 因而对其用工制度要进行规范, 以达到消防部队体系得到保障的目的。对待从事消防工作的人员, 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提高消防队员的待遇, 使其在生活上得到关怀和保障, 灭火救援工作是具有极强危险性的, 消防工作也是24小时不间断的, 这些消防工作特点都需要明确。政府部门应制定并提高个人的最低保障标准, 使消防工作人员更具有职业精神。

在灭火救援的工作中需取得高效率, 因此, 消防部队的团体战斗力和单兵战斗力都需要得到提高, 而配套消防装备的配制则是其基础。我们要贯彻落实相关规定在消防装备上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消防车辆要及时的更新, 使其配备更加全面、科学化, 消防车辆的设施配备要具有科学技术含量, 配制结构要合理。普通型消防站在消防车的配制上需要加快更新, 使其主战车保持完整的配备。而特勤消防站则需要进一步的详细配制装备, 比如器材供应。各类消防站都需要加强装备配制, 进而提高其灭火救援战斗能力。

2.3 对消防部队进行科学化的全面训练

灭火救援工作中, 消防队员的战斗力需要得到全面提升, 要对训练方法和训练环境进行改善, 更多的采取实战训练。要建立专业的训练基地, 扩大训练科目, 进行各种突发性灾情的模拟训练, 并配备各种仿真模拟训练的设施装备, 使消防队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得到强力培训。在灭火救援业务技能的培训中, 应做到险情种类的多样化, 并针对性的进行实战训练, 使消防部队队员灭火救援经验得到积累。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 时代不断的变迁,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和改革, 政府部门应重视消防工作。消防工作任务繁重复杂, 在对消防部队队员的要求上应更加严格和标准, 同时要为执行消防工作的人员提供保障, 以促进消防部队职业热情, 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消防部队的专业化训练, 提高消防部队的现代化装备水平, 使其核心战斗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保证灭火救援工作高效开展, 保证人民财产和生命的安全。

摘要:灭火救援行动在保障人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中越发重要, 本文对西南地区消防部队行动实施的现状做出了分析, 并根据其灭火救援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 仅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借鉴。

关键词:解决策略,现状,灭火救援,消防部队

参考文献

[1] 石祥, 邱华.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 (5) :114-119.

[2] 石海鹏, 刘圣阳.提高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对策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 2011, 27 (6) :16-18.

灭火救援安全技术范文第2篇

1 石油化工火灾的特点

石油化工是以石油、天然气等易燃物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在对这些化学产品进行生产以及开采、集输、炼化、储存的过程中都存在引起火灾的危险。目前石油化工产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企业数量也逐渐增多, 企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导致石油化工火灾的几率变大, 要创新出新的火灾扑救方法, 就必须了解石油化工火灾的特点。

1.1 易发生爆炸和坍塌

石油化工材料往往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烃的衍生物, 导致现场出现二次爆炸。伴随着化学爆炸的同时, 还会产生物理爆炸引起建筑倒塌和人员的伤亡。

1.2 燃烧面积大速度快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中经常会使用管道进行石油或者天然气的运输, 在化工原料运输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管道的衔接问题, 就会产生大面积的流淌型火灾, 并且因为石油化工企业所生产出的产品具有沸点低, 挥发性强且燃烧速度快的特点。如果发生火灾一时间难以控制, 间接形成了立体火灾。

1.3 会产生有毒物质

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有毒物质如氰化物、硫化物等, 这些有毒物质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在火灾事故发生时生产中的有毒气或者液体易扩散, 会为救援带来次生灾害, 增加救援难度。

1.4 扑救难度大

石油化工一旦发生火灾, 火势发展迅猛, 并且爆炸发生的可能性特别大, 石油化工企业普遍生产的产品含有毒物质, 这无形中给救助工作带来了困难。在消防救援火灾时, 救援队伍要准备足够的灭火设备以及灭火剂, 更加有效地控制火势, 消灭火灾。

1.5 火灾影响大

石油化工企业发生火灾, 不仅企业物资和设备遭到破坏, 引起人员伤亡以及环境的污染, 导致企业的工厂停工, 减少产量影响了企业的经济, 并且破坏了企业社会口碑。

2 灭火救援“三化”与石油化工火灾扑救

2.1 指挥扁平化与石油化工火灾救援

扁平化的概念是信息化系统指挥的要求, 此概念最早来自美国, 目的是减少中间环节, 使指挥的权力更加集中, 调动范围更广。对于消防救援而言, 扁平化指挥体系由指挥中心直接下达指令到救援部队, 统一调度救援力量。扁平化指挥体系十分的灵活, 能够很快的了解火灾详情, 及时做出反应。扁平化指挥体系是控制整个火灾灾情的核心, 科技的进步为扁平化指挥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持。

近几年来, 我国发生的石油化工火灾事故案例有成功扑灭, 也有造成巨大损失的, 但可以确定的是科学有效的指挥是成功救援的保障, 由于石油化工火灾中可燃物比较多, 这样就会导致救援时间比较长, 正确调动有限的人力和救援资源是成功救援灭火的关键。

2.2 处置程序化与石油化工火灾救援

在救援的过程中, 处置程序化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制定科学、合理、规范且符合实际的工作程序。还要考虑在事故中的不同对象, 团队的救援水平以及事故救援设备, 根据救援过程不同, 制定相关的程序。

要对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以及事故发展的规律, 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充分考虑现有的灭火技术、消防灭火设备在救援事故中的作用。在分析的基础上, 对火情侦察、现场救援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 进行严格的规范后, 形成的统一标准。

救援石油化工火灾的过程中, 救援人员必须要迅速, 在救援的过程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概念, 救人是第一原则, 集中所有救援人员的力量, 确保救援现场的一切操作按照制定好的程序进行。

2.3 队伍专业化与石油化工火灾救援

救援队伍不专业也是救援工作不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的消防部队实行现役制, 每年都有一大批服役期满的官兵离开消防工作岗位。这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抢险救援任务, 而且消防人员的专业程度参差不齐, 缺乏消防救援任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虽然消防站的大部分人员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但是对专业的理论实施理解比较差。年轻的队员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是缺少一定的实战救援经验。此外在对新成员进行培训时没有固定的场地, 使用的培训方式比较落后, 缺乏针对性。

因此建立专业化的队伍必须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 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整支队伍的火灾救援能力。优化队员内的结构, 结合当地事故的特点, 以部队现有的力量做依托, 坚持灭火救援“三化”建设的要求, 形成应对各类不同事故的专业救援分队。

加强救援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提高队伍中每位队员的素质, 争取顺利完成每一次救援工作。这既是消防救援人员的职责所在, 也是目前救援形势的要求, 在救援的过程中, 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通过对个人对集体的一系列要求, 结合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使救援队伍不断完善。

3 结语

总而言之, 使用扁平化指挥、程序化处置、专业化训练对石油化工火灾救援工作进行指导, 能够提高消防救援人员的救援成功的几率, 通过对以往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进行总结, 得出经验指导日后的救援。通过对“三化”进行深入理解, 提高救援队伍的出动、救援中突发事故的决策以及现场指挥等过程的速度, 全面提升我国专业化救援水平。

摘要:本文通过对石油化工火灾的特点进行分析, 在救援的过程中以灭火救援“三化”为指导, 得出灭火救援“三化”对石油化工火灾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灭火救援,“三化”,石油化工火灾

参考文献

[1] 董艳磊.浅谈石油化工火灾灭火组织指挥及注意问题[J].安防科技, 2012, 02:41-44.

灭火救援安全技术范文第3篇

1消防技术中灭火的原理

在平常生活中, 经常会遇到可燃烧的材料。火情的形成就是因为这些可燃烧材料没有根据设定的情景燃烧而形成的一种现象。所谓可燃烧的燃物是指氧化剂与可燃烧燃物发生相互作用的一种反应, 此时经常会发生一些爆炸问题、发热问题和火焰问题等情况。所谓灭火是指通过科学手段或者合理措施达到制止燃烧或者干扰燃烧的一种行为。

一般情况下, 要想达到制止燃烧和干扰燃烧的目的, 就需要多燃烧的条件和燃烧的各个环节有深入的了解, 然后破坏燃烧过程中的氧化物或者改变可燃物的温度, 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由此可见, 有效的灭火方式是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控制或者抑制燃烧物体的温度和氧化剂, 从真正意义上落实灭火工作。

2消防技术中常用的灭火方式

要想做好灭火工作, 就需要对燃烧链中的各个环节和每个物体进行相互隔离或者控制。一般情况下,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灭火方式是化学形式和物理形式。在具体的灭火过程中, 可以只用一种形式展开灭火工作, 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灭火处理。

2.1化学抑制法

所谓化学抑制法是指将灭火材料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体上或者通过抑制燃烧的连锁反应等方式达到灭火效果, 这是一种典型的根据连锁反应着火理论的灭火方式。因为这种灭火方式可以成功达到灭火的目的,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物质会燃烧是因为可燃物中含有一种含氢的化学成分, 可燃物中的氢与氧气和氢氧根会产生一些列的化学反应, 从而加快可燃烧物质的燃烧速度。因此当展开灭火活动之时, 可以使用卤代烷灭火剂进行灭火。究其原因是卤代烷灭火剂在火焰高温的作用下会产生Br、Cl和粉粒, 从而抑制火燃烧的速度, 最终达到灭火效果。

2.2冷却法

物质燃烧有一个必要条件, 即达到燃烧所需的可燃点。假设物质的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点温度之上, 就不能致使物质产生燃烧的连锁反应。作为冷却法就是根据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作为理论基础, 通过喷射灭火材料将燃烧物质的温度降到燃点之下, 可燃烧物质一旦大达不到燃烧的温度, 就会逐渐终止燃烧直至熄灭。一般情况下, 采用冷却法进行灭火处理最佳方式是通过消防水枪的方式。就水在消防灭火中的功能而言, 具有降低可燃物温度和汽化作用。当冷却物和燃烧物接触时, 冷却物具备的汽化和降温作用就可以直接运用到燃烧物体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 就可以使燃烧物质中断燃烧。冷却法一般适用于对固体可燃物所引发火灾的扑灭工作。

2.3窒息法

所谓窒息法, 顾名思义就是将可燃物质或者燃烧区与空气进行隔离, 从而达到阻断空气中氧气流入的目的。还可以借助不可助燃的惰性气体稀释空气, 从而达到逐渐减少氧气的目的。比较常用的两种稀释空气中氧气的方法是氮气和二氧化碳。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空气中氧气浓度大约为20%, 如果燃烧区域或者可燃烧物体中的氧气浓度不足时, 就会终端燃烧物体的燃烧过程。采用窒息法进行灭火的方法除了使用氮气或者二氧化碳之外, 还可以借助黄沙、石棉毯、泡沫等难燃物质进行覆盖, 达到阻断氧气流入可燃烧区域的目的。就窒息法灭火的注意事项而言, 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 就着火地方有炸药类物质时, 千万不要采用窒息法灭火, 而是将着火地方的门窗完全打开, 采用冷却法进行灭火。因为采取窒息法会引起爆炸。 其二, 在燃烧区域周围有化学物质时, 不易采用二氧化碳或者氮气进行灭火。究其原因是化学物质的金属性质比较强, 一旦与氮气或者二氧化氮相遇的话, 就会产生化学反应, 加快可燃烧物体的燃烧速度。其三, 采用泡沫灭火剂进行灭火处理之时, 注意忌水性物质。因为泡沫灭火剂中含有大量的水, 导致爆炸情况的发生。

3结语

要想提高灭火效率和减少相关损失, 就需要合理分析燃烧区域的火势情形, 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灭火途径, 力求最大限度地把相关损失降到最小, 提高我国的消防能力。

摘要:本文主要以消防技术中灭火原理作为出发点, 并从化学抑制法、窒息法和冷却法等方面探讨了消防技术中的灭火方法, 以期为提高消防灭火技术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消防技术,灭火原理,灭火方法

参考文献

[1] 荀国.消防技术中灭火原理与灭火方法分析[J].河南科技, 2012, 24:51.

[2] 王大川.浅析消防技术中灭火原理与灭火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21:293.

灭火救援安全技术范文第4篇

二、发生火灾事故的预兆 ...................................

(一)外因火灾 ...........................................

(二)内因火灾 ...........................................

三、预防火灾事故的措施 ...................................

(一)、地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

(二)、预防内因火灾的措施 ................................

(三)、预防外因火灾的措施 ................................

四、事故汇报程序 .........................................

五、处理事故时各成员职责: ...............................

六、处理火灾事故的组织措施及火灾事故的处理计划 ...........

(一)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灾区人员撤退的方法、路线: ..

(二)注意事项: .........................................

(三)主、副斜井或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人员撤退的方法、路线:

(四)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控制事故范围、灾害程度扩大的措施 ..

七、井下火灾避灾路线 .....................................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预防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规定制定本措施,望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矿井火灾隐患情况

我矿火灾隐患主要是内因和外因火灾两方面。

一、外因火灾

1、全矿工业区用电隐患:主要材料库用电管理、宿舍用电管理、电焊房的用电管理、煤场用电管理、更衣室烘干机管理、办公室电脑管理、井下氧电焊管理、井下材料管理、矿井内油脂的管理、皮带管理。

2、矿井明火:厂区内炉渣管理、煤场内氧电焊管理、电焊房内电气焊管理、厂区周边树木管理。

二、内因火灾

1、煤炭自然,工作面浮煤管理、采空区密闭管理、矿井火区管理。

二、发生火灾事故的预兆

(一)外因火灾

外因火灾预兆。一般情况下有:

看到烟雾或明火;嗅到着火气味;感到头疼和恶心;感到突然压力增加;发现意外的灰尘扬起。

井下任何人发现外因火灾预兆时,必须立即采取直接灭火措施,并报告调度室。

(二)内因火灾

煤炭自燃分准备期、自热期、燃烧期三个阶段。其中自热期又分为自热初期阶段和后期阶级。

1、煤炭自燃的准备期结束之后,便进入自热初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其主要预兆有:

(1)、煤体温度有所升高,但临界温度在6080度以下。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2)、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 (3)、空气中的相对温度增大。 (4)、CO和CO2含量增加。

2、煤炭自燃超过临界值(60℃80℃)但是尚未达到着火温度,发现明火期间,称自热后期阶段。

主要预兆有:

(1)火源点附近的温度增高,出雾气、煤壁挂汗。

(2)出现煤炭氧气及干馏产物、CO、CO

2、CH4等,空气中可闻到煤油味。

(3)出水酸度增大。

(4)煤温、水温空气温度有所升高。

三、预防火灾事故的措施

(一)、地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1、矿属各单位成立防灭火领导小组,由矿长为防灭火第一责任人,各队根据实际情况抽5~15名防灭火人员。

2、各单位每月对本单位进行三次防灭火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留有记录。

3、机电科每月对风井、主变电所进行一次防灭火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4、通风科、机电科对供应仓库、机电各工作房、锅炉房、变电所、更衣室、监控室、生活区宿舍等防灭火重点区域配齐灭火器等灭火器材,每季度负责对灭火器材检查一次。

5、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井口房内严禁用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和休息间。

6、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焊接或切割等工作。如必须在井口房内进行焊接工作,则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矿长、总工程师批准,严格按措施进行。

7、材料库、风井房、灯房等各场所要配备2个以上灭火器和足量的灭火砂等消防工具。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二)、预防内因火灾的措施

1、煤的自燃发火征兆:工作面或巷道内温度增加,出现烟雾,煤油味,巷道或木棚上出现水珠(挂汗)、人员接近时感到头痛、闷热、目弦、恶心、四肢无力、裸露皮肤微痛,精神不振等。发现此征兆要及时撤离,并迅速向调度室及主管矿长汇报。

2、矿井编制的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有防止自燃发火的安全措施。

3、加强采煤工作面的浮煤清理,采取有效防止向老塘崩煤的措施,以防止老塘内的碎煤堆积自燃。

4、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限期对回采工作面进行全面密闭。

5、采面老塘跨落不好的地段,需要时可强制放顶,以防采空区漏风,造成老塘浮煤自燃。

6、保证老巷卫生,防止积水聚热,诱发煤层自燃。

7、保证矿井在用巷道的卫生,发现因巷道片帮、运输等出现的浮煤时及时清理。

9、加强通风管理,保证矿井各巷道、工作面的风流畅通,做到通风稳定、可靠。

(三)、预防外因火灾的措施

1、建立健全防灭火制度,每季度由安全矿长组织有关科室、队对井上、下消防器材和消防管路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

2、各采掘地点必须建立消防管路系统,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米设置支管和阀门,在皮带输送机巷道中每隔50米设置支管和阀门,通风队是消防管路的管理单位,确保消防管路使用可靠。

3、胶带输送机应使用阻燃胶带,且机头处前后20米范围内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3、机电硐室和胶带运输机头要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配齐灭火器、消防软管和沙箱、铁锨等灭火器材。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4、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5、认真执行井口检身制度,防止携带烟火和穿化纤衣服人员入井。

6、井下不得从事电焊、气焊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时,机电科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由矿总工签字批准,并向作业人员贯彻学习后,方可进行工作。

7、井口附近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8、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不得乱扔乱放,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9、加强电气设备管理,除安装与使用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应正确使用过负荷继电器与熔断保险器,一旦发生事故,能自动切断电源。

10、做好反风演习工作,保证反风时系统可靠,反风风量符合要求。

四、事故汇报程序

发生事故时由值班调度员立即按所列的人员名单顺序逐一通知,接通知人员30分钟内到救灾指挥部待命(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见附表)。

五、处理事故时各成员职责:

1、发生火灾事故后,矿长、总工程师必须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长未来到之前,由值班矿长负责指挥。

2、处理事故过程中,各有关人员职责:

(1)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总工程师、矿山救护队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火灾事故的计划。

(2)矿总工程师:是矿处理火灾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计划。

(3)生产副矿长:在事故发生时,召集各生产区队长,对事故可能波及的地点及受危害人员进行分析、预以认定,为事故作战计划的制定提供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建议,并协助做好火灾事故处理工作。

(4)机电副矿长:按制定的处理火灾事故作战计划,召集机电车间负责人制定所需相关机电设备的种类、数量,并制定机电设备的安装位置方案,时刻掌握主要通风机和机电设备的工作状况。

(5)安全副矿长:根据发生的火灾事故及范围,预测事故规模,详细及时向所属的上级部门汇报是否支援,并结合矿长、并负责全部灭火过程安全警戒及人员管理。

(6)副总工程师:积极配合矿总工程师查阅事故发生地点的资料及预测周围巷道破坏情况,与抢险队人员随时接受矿总工程师的工程命令指挥。

(7)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根据营救遇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灾人员的救助和事故处理。

(8)调度室主任:按事故作战计划的要求,召集所属人员坚守岗位,及时传达矿长对事故处理的各项命令。

(9)机电科长:配合机电副矿长,对事故发生地点及可能波及范围的各种供电设备和供电线路进行预测,对救灾所需的相关消防设备、灭火器材的类型及数量提出建议,经矿长批准后,与机电车间主任立即落实。

(10)安监科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方式,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施有效的监督。

(11)通风队长:按照矿长和矿总工程师的命令,随时恢复事故地点的通风工作。

(12)机运队长:负责将遇险人员及时运送到地面,保证救灾人员和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13)供应科:按作战计划的部署,根据经营矿长的要求,备足、备齐抢救事故所需的各种物资、设备。

六、处理火灾事故的组织措施及火灾事故的处理计划

(一)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灾区人员撤退的方法、路线: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1、方法:

(1)工作面人员或知道火灾事故的人员,应迅速利用最近的通讯设施向矿调度室报告。

(2)在工作面通行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在跟班干部和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迅速戴好自救器沿矿井制定的避灾路线进行撤退或迅速撤到采面下机巷或其它新鲜风流中。

(二)注意事项:

1、事故一旦发生,迅速组织灾区并通知所有受威胁区人员撤退,需要时迅速通知矿山救护队探明事故地点、波及范围和气体成分。

2、井下人员发现火灾时,应首先查明火灾的地点、波及范围等情况。跟班值班队长应立即组织人员一边向调度室汇报,一边就地利用洒水管路、灭火器、灭火沙等进行直接灭火。灭火时要与火源地点保持适当距离,以免水蒸气灼伤,并派人守候电话,随时汇报灭火情况。

3、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值班领导、矿长和公司领导汇报,由值班矿领导根据灾情决定灾区及沿途人员是否撤离险区,并向矿长和总工程师汇报。

4、调度室接到灭火无效汇报后,应立即通知井下所有工作人员,沿近路顶着新鲜风流撤离险区到达地面。

5、机电人员根据命令切断火区电源。

6、在无二次发生事故可能时,应迅速恢复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恢复正常通风,排除烟雾。

7、调度室要组织好处理事故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及时组织人员运送到指定地点。同时通知灾害处理小组成员和公司有关领导,并做好记录。

8、矿长和总工程师接到灾害报告后,要立即成立救灾指挥部,全力以赴抢救人员。救灾人员到达事故地点后对灾区全面侦察,查清事故地点、范围、遇难人员人数和分布地点,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发现幸存者,立即救出,发现火源,立即扑灭。

9、遇难人员救出后,要进一步对整个灾区进行瓦斯检查和巷道状况调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查,若有瓦斯超限和冒顶堵塞巷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排放和处理。只有查明整个井下确无隐患,方可全面进行灾后处理。

(三)主、副斜井或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人员撤退的方法、路线:

1、立即进行全矿井反风;

2、迅速组织井下人员沿就近的风井撤到地面;

3、救灾人员佩戴隔离式自救器,利用灭火器灭火;

4、确认火源全部熄灭后,再检查全矿井瓦斯聚积情况,制定排放瓦斯措施,恢复正常通风。

5、反风前主、副井口及附近全部人员撤至20米以外。

(四)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控制事故范围、灾害程度扩大的措施

1、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用最近的电话把现场发生火灾的原因及火势情况报告给值班调度员。

2、值班调度员立即把事故现场情况向值班矿长汇报,按值班矿长确定的救灾指令,通知附近工作面值班干部组成灭火小组,带齐救火设备赶往事故现场救火,值班矿长并把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矿长汇报。

3、参加灭火的值班队长 ,要及时把现场的灭火进展情况、预测灭火的可能性及时向值班调度员报告。

4、矿长根据汇报情况,确定下一步采取的方案及措施。若火势继续扩大,蔓延较迅速,应立即下达各有关工作面人员撤退的命令。

七、井下火灾避灾路线

(一)、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灾区人员撤退路线:

灭火救援安全技术范文第5篇

1 气体灭火系统在消防中的优势

七氟丙烷又称为FM-200或HFC-227ea,属于化学灭火剂范畴。虽然二氧化碳与FM-200不会破坏臭氧层,但是在大气中保持时间久,而且会对温室效应产生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已将其列入了受控使用计划内。拿热气溶胶作为灭火剂为例,其原理是化学灭火与物理灭火作用,具有无味、无色、清洁、不污染、不导电的特点,所以不会对被保护的物品带来额外伤害,ODP值为零,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对人体安全,灭火浓度低于人体的无毒性反应浓度即NOAEL浓度,最重要的是装置设置在防护区内,更加安全环保,属于真正的“零污染”,是一种优秀的洁净气体灭火剂。火灾发生时,使用者可以直接向防护区喷射灭火剂,提高了灭火效率及灭火速度,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从环保的角度来讲IG541和气溶胶比其他几种灭火器更具优势。

2 气体灭火系统消防检查技术

2.1 储瓶间、控制及操作

(1)系统要求:在选择气体灭火器时需要考虑一些因素,例如可燃物种类、保护对象的用途、环境温度等等,灭火器系统还需完整组建、设施与配件,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储瓶间:储瓶间环境要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干燥且通风良好,需要缩短气体灭火系统与防护区的储瓶间的距离,应与室外、出口和应急通道直接相通。需要注意的是地下储瓶间的通风设施要设置下部设置排风口向室外排出。储瓶间的应急照明设施的照明灯照度要严格控制,照度控制在30lx以上。储瓶间门应按照乙级防火门标准设计,朝向疏散方向开启。

(3)控制与操作:管网式的气体灭火系统启动方式为手动、自动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方式,符合不同类型人的需求,其中自动装置的气体灭火最受欢迎。预测式的启动方式有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两种。启动自动控制需要30秒以内的延迟喷射和连接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防护区的工作人员需要在手动与自动控制转换器上操作设置。消防控制室则需要各个防护区气体灭火系统相关信号。

2.2 灭火器、贮存容器与集流管

(1)灭火器:依据相关规定与规范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灭火器的灭火剂存储量与备用存储量,以及选择灭火器型号和规格。

(2)贮存容器:灭火器的贮存装置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设计和安装,质量、编号及充装日期等都要按规定记录,并进行铅封。保证灭火器设备的检漏装置完好,严格控制灭火器的灭火剂贮存充装量,如果二氧化碳泄露量占到充装重量的10%,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3)集流管:仍然需要严格控制集流管的设计,按要求控制集流管的外观和安装。

2.3 贮存装置与选择阀

(1)贮存装置:气体灭火剂的贮存装置要有齐全的组件,能按照介质流向方向设置集流管与贮存容器间的单向阀流向指示箭头。

(2)选择阀:选择阀上需要注明防护区名称,可以采用一些编号作为永久应标志,固定于操作手柄附近。以介质流向指示控制选择阀流向,按要求安装操作手柄,为保证正常操作,1.7米以上的安装高度就要采取一定措施。启动系统时要将选择阀设置在对应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

(3)减压装置与信号反馈装置:减压装置是每个气体灭火器系统的压力入口处都应安装的,应按一定的介质流动方向控制箭头表明的气体流动方向。流量讯号器或者压力讯号器设置在通向每个防护区灭火系统主管道上,预装式的气体灭火系统应具备反馈信号功能。

(4)气体驱动装置:气体灭火器系统的驱动器瓶都是具有一定的规格,应按要求设计相应的外观与安装,并要有完好的铅封机械启动装置与永久性标志。永久性标志上应具备驱动介质的名称,产品标号与保护对象名称,并且要符合“横平竖直”的要求,紧密连接驱动管道,严格控制交叉与平行管路之间的距离,利用好管卡固定管路,避免出现任何差异问题。驱动装置的喷嘴型号、规格以及数量也应严格按照要求设计,保证连接方式与保护半径不会影响到喷射效果,并且不受到场所周围油污和粉尘的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消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气体灭火系统的应用给消防带来很大帮助,对城市生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先介绍了气体灭火系统在消防中的优势,再对气体灭火系统消防检查技术进行论述,分别从储瓶间、控制及操作,灭火器、贮存容器与集流管,贮存装置与选择阀几方面详细介绍。

关键词:气体灭火系统,消防检查技术,要点分析

参考文献

[1] 陆莹.气体灭火系统消防检测的技术要点分析[J].电子世界,2014,18:315-316.

[2] 裴丽萍.气体灭火系统(IG541、七氟丙烷)生产现状及在消防工程中面临的新问题[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5,02:56-58.

[3] 盛豪.气体消防IG-541灭火系统在世博变电站的应用[J].上海电力,2011,01:57-59.

灭火救援安全技术范文第6篇

大型储油罐作为油田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 一旦失火, 则扑救难度非常大, 因此对于消防部门的战术选择与灭火技术来说均具有着极高的要求。针对大型储油罐火灾的扑救, 灭火技术与战术成为了继水源、灭火剂以及消防设备之后的重要要素,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型储油罐灭火的效率。

1 大型储油罐灭火技术

大型油罐区火灾灭火方案制定之前, 应当从全局视角全面侦查火情, 包括油罐地区的基本情况以及发生火灾的油罐的基本情况。灭火技术开展的原则应当以“先控制、后消灭”为主, 在重点部署针对火灾的冷却力量之后执行好灭火措施。灭火技术的关键在于要对灭火的基本要点进行明确, 对着火的储油罐做好冷却保护, 同时还要控制好与着火罐相邻的储油罐[1]。将灭火剂准备充足之后加强对灭火技术控制的精准性。

第一, 对于装有灭火装置的火罐, 应当对其装置进行启用, 同时开启相邻有关的水喷淋系统加强对相邻罐体的冷却, 起到保护作用。

第二, 对于未装有灭火装置的着火灌, 应当及时调度移动消防设备对着火灌喷射泡沫, 以保证对火情的有效控制。

第三, 对于泡沫液的选择亦应当根据储油罐火灾的实际情况而定。以目前的技术来看, 氟蛋白泡沫液与合成泡沫液是较为先进的泡沫液, 对于油质物火灾的灭火效果较好。喷射方式通常应从油罐液的下方喷射, 同时以干粉喷于油罐上方, 此灭火方式较为理想。喷射过程中应当采用定点喷射的方式以保护泡沫不被过多地烧损[2]。但在很多实际火灾情况下并不具备理想的条件, 因此仍需酌情处置。

第四, 移动灭火装置可以通过液下喷射氟蛋白泡沫的方式进行灭火, 将装置距离着火罐30 米之外, 将泡沫管线同高压泡沫生成器相连, 则能够利用喷射出来的泡沫直接灭火, 但不同的油罐所盛装的不同油质也需要成为决定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的因素, 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五, 对于小面积的地面油池火灾的扑救通常在火灾的上风方向应用干粉灭火剂, 控制好干粉的喷射距离以保证干粉的弥散能够恰到好处地作用于火面;对于卧罐火灾的扑救, 应当按照先地面再卧罐的顺序进行扑救, 并根据卧罐火灾的实际燃烧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案。在实践灭火中通常以对火焰根部射水的窒息灭火法为主。

第六, 对于在顶部起火的油罐, 可根据起火油罐的体内压力酌情选择灭火方式, 如可以, 应当采用人工灭火方式, 即对消防员做好防护之后用灭火物品进行顶部孔口覆盖灭火。

2 大型储油罐灭火战术要点

对大型储油罐火灾的扑救, 需要采用协调统一的灭火战术, 切忌不同部门与人员的各自为战式灭火方案。只有在灭火装置完备的前提下对各个单位的灭火任务进行严密的布置, 才能通过多方力量的协调使油罐火灾被一举扑灭。

对于灭火时机的掌握亦至关重要, 油质火灾的最佳灭火时机通常在火焰的起伏时, 此时代表着油质起火燃烧强度较小。若此时未将火灭掉, 则会使灭火剂作用于油质使油面上升从而延迟灭火时间[3]。另外, 对于一些重质的油品火灾, 在灭火过程中还可能发生飞溅或沸溢, 这种概率的发生同油质内部的水含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旦这种现象过于严重, 则会直接扩大火灾面积, 不利于扑救。因此在灭火过程中应当对此高度重视并对罐体燃烧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在战术布置中, 还应当做好消防人员与设备的安全防范。首先应确保消防员的防护措施完备的情况下再展开灭火, 并保证前方执行任务的消防车的安全性, 将车辆停靠在上风处并确保消防通道无阻;其次, 制定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险情, 则要保证所有人员能够有着顺畅的通道可以疏散, 如遇爆炸, 亦应尽全力保证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在灭火过程中还应当重点防范由爆炸所致的物体飞溅造成的人员伤亡。

大型油罐火灾现场的复杂性难以预知, 因此在灭火过程中需要保证广播设备不出现任何问题, 并尽量佩戴耳机以保证所有命令下达能够生效, 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所有人员的人身安全。且灭火工作需要彻底, 避免二次燃烧造成的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3 结语

综上所述, 大型储油罐火灾对灭火的技术与战术要求较高, 因此需要引起油田消防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日常不断加强模拟训练, 并全面提升消防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如此才能为油田的防火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摘要:大型储油罐作为危险化工品, 一旦发生火灾, 则将对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油田消防部门的灭火技术与战术要求也就不断地提高。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 结合实践经验对大型储油罐灭火技术与战术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以期为同行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大型储油罐,储油罐灭火,灭火技术,灭火战术,要点

参考文献

[1] 任常兴, 安慧娟.油储罐火灾事故回顾及对策[J].现代职业安全, 2015, (06) :17-21.

[2] 刘国.大型石油化工储罐火灾的处置措施[J].现代职业安全, 2014, (08) :64-67.

相关文章
2月计划范文

2月计划范文

2月计划范文第1篇一、经营情况本月计划销售收入172.77万元,实际销售收入151.03万元,完成比例87.42%.其中散客收入136.22万元,团队收入6.6...

1
2025-09-19
8月诗歌范文

8月诗歌范文

8月诗歌范文第1篇向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好干部杨善洲、吴孟超、庄仕华同志学习敬爱的党组织:近期我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了解到国家正在...

1
2025-09-19
3级证明范文

3级证明范文

s("wzfz");上一篇:星星班范文下一篇:双十禁范文

1
2025-09-19
9字对联范文

9字对联范文

9字对联范文第1篇陆震纶中国的悠久文化,主要依靠汉字流传至今。汉字是华夏文化的载体,没有汉字,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感,炎黄子孙的强大凝...

1
2025-09-19
学生毕业典礼演讲稿范文

学生毕业典礼演讲稿范文

学生毕业典礼演讲稿范文第1篇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毕业典礼。同学们经过勤奋的...

1
2025-09-19
形容精神风貌的句子范文

形容精神风貌的句子范文

形容精神风貌的句子范文第1篇2、行化如神:形容行动变化快得出奇。3、今非昔比:昔:过去。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

1
2025-09-19
形容天气很好的句子范文

形容天气很好的句子范文

形容天气很好的句子范文第1篇1、隆冬,北风凛冽,银灰色的云块在季空中奔腾驰骋,寒流滚滚,正酝酿着一场大雪。2、冬季来了!冬季来了,也就...

1
2025-09-19
新入职社工培训心得范文

新入职社工培训心得范文

新入职社工培训心得范文第1篇我于2014年8月开始,到中学参加工作,从来学校的第一天起,我就把自己融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知不觉已经三...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