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设计物流管理范文第1篇
1 施工组织设计发展的基本情况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国内城市基本建设规划中一直进行着施工组织设计, 对施工的各个项目进行准备, 谋而后动, 得到了显著的经济成果。如今, 国内现代化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技术高速发展, 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来策划施工进程。故而施工组织设计也需要进行现代化, 科学化地改革。
2 施工技术设计发展
2.1 施工导流技术
施工导流的方法, 所制定的标准对水利水电工程总体的规划、建坝类型的选择、具体实施的程序、工期长短及造价高低的有重大的影响。施工导流的标准是根据“可靠度理论”, 利用经济流量的方法, 将筑坝的水流量、洪水出现的时期、所用材料的使用安全期、风险率以及施工费用等综合考虑而制定出来的。
三峡大坝采用了单戗立堵的截流方法, 施工过程中投入32t~77t自卸汽车119辆, 大型推土机14台, 挖装机械22台。在二期截流时, 数据高达11600m3Ps,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伊泰普工程利用双戗立堵截流法, 实测数据为8100m3Ps, 最大的水头差为3.74m。相较而言, 原苏联建造的努列克坝超出水面的围堰达到了65m, 而国内乌江渡水电站利用溢流式混凝土, 在水流中建成了高达45m的围堰。
碾压混凝土围堰具有快速施工, 可以过水的特点。在我国建坝的历史中岩滩、万安、隔河岩及其他一些水电站都利用碾压混凝土过水围堰, 并取得了成功。三峡大坝在三期围堰工作中, 碾压混凝土围堰有124m的最大高度, 利用了总量高达168万立方米的混凝土, 于2002年底正式展开工程, 于2003年汛期前完成, 拥有防洪发电的功能。其导流明渠为350m宽、3410m长, 每年可通航1550t, 每年可安全宣泄72300m3Ps;其二滩导流洞的断面面积为17.523m2,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2 土石方工程技术
世界第二次大战之前,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较为不全面, 碾压技术及安全建造地下大型建筑的技术的缺少, 高土石建坝的工程很少。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科技高速发展, 地质学理论与实践技术有了大的跨越。施工机械, 爆破, 填筑等实际需要的技术都有蓝长足的发展, 土石坝和地下工程进入了高速期。
石方爆破技术的发展缩短了建坝工期, 降低了建坝的难度, 定向、深孔梯段微差、预裂和光面、保护层一次、水下岩塞岩坎、块石成型等爆破技术的出现给建坝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如下所知, 现在用于明挖的的施工机械有5700t每小时的斗轮挖土机、57.5m3铲运机, 10m3~12m3单斗挖掘机, 以及100t底卸式汽车、2m宽的皮带机。施工过程中坝面的填筑利用280kW~515kW的推土机、通过160kN振动碾进行整平工作、其填料是利用300kN羊足碾及1000kN气胎碾。
2.3 混凝土工程技术
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成221m高的胡佛坝, 混凝土坝施工的首次出现, 并开始高速的发展。这种筑坝技术采用柱状体浇筑的方法, 在坝内部填埋水管进行冷却, 稳定时, 在通过缝隙灌浆的方法将其形成一个整体, 在其基础上, 后来有了通仓浇筑和薄层浇筑的出现。20世纪80年代, 碾压混凝土建坝的技术出现在世人面前。
有关混凝土的温控, 我国葛洲坝及三峡大坝已经将夏天拌和的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到7℃以下。随着科技的发展, 各种新设备的使用 (新型模板, 大型浇筑设备, 起重设备) , 混凝土的浇筑强度日益增加。在三峡大坝的建造过程中, 我国建设团队运用了最大布料幅度达100m的塔带机及胎带机, 运行最大幅度71m时刻吊起200kN的高架门机, 可以起重20 0k N, 跨度为1416m的摆塔式缆机。随着这些新技术设备的使用, 在三峡大坝的建造过程中, 2000年灌注混凝土542.8m3, 其最大强度已高达55.1万立方米。
3 施工组织设计发展
3.1 系统工程理论
系统工程作为日益完善的一门相关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管理的学科技术。它是将系统作为研究的对象, 利用数学工具, 把系统的内外部之间的关联, 相关的规律描述出来, 通过概率学, 统计学, 模拟学把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概括, 推理, 判断, 从而建立系统模型。再利用运筹学中的方法将最佳的结果从模型中求出, 得出最佳协调配合的方案。其具有技术先进, 方案合理, 经济实惠, 实施可靠, 节省时间等一系列的优势。将成为施工组织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
3.2 施工组织设计手段发展
计算机模拟为水利水电施工过程研究开创了新的手段, 使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参数分析和选择, 从凭施工经验和类比分析发展到施工过程模拟试验、施工参数数值分析、施工方案优化比较等科学领域。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计算机动画、多媒体编程技术的应用, 将图形显示和动画显示相互配合, 模拟效果更加逼真, 更具实用性和有效性。
3.3 施工组织管理发展
施工组织与施工管理一脉相承。要使工程建设最终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必须从施工准备到竣工的全过程都具有现代管理水平, 力求运用管理科学中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提高施工组织管理效率。
4 结语
水利水电出现的问题日益加剧, 建设任务日益繁重, 我们需要跟紧世界科学发展, 技术更新换代的脚步, 引进或创新出符合我国国情, 可以行之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论和具体方法。要在实践的过程中, 要学会总结错误, 在原有的技术方面进一步的发展, 做到低成本, 短工期, 优化设计方案, 将我国的施工组织设计推上世界的一流水平。
摘要: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文件中较为重要的构成施工组织设计, 它是编制工程的投资预测、总概算以及招标文件中最为重要的凭据;故而将施工组织设计做的较为完美, 不仅能作为建设管理单位进行重大决策的凭据, 还能给承包商一些可靠的技术指导, 其还是是监理工作中的非常重要的数据, 技术参考。本文叙说了国内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施工组织设计是如何成长的。
关键词:水利水建,施工组织,设计
参考文献
[1] 刘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关系[J].河北水利, 2009 (12) .
[2] 高印章, 顾艳红.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J].四川水力发电, 2006 (3) .
[3] 王淑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J].甘肃农业, 2006 (11) .
模式设计物流管理范文第2篇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业务流程存在诸多问题问题, 包括信息的滞后性、各个院系无法及时了解毕业生签约信息、学校领导无法实时了解毕业生签约情况及统计信息、对用人单位没有进行区分、跟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缺少比较密切的沟通、修改生源信息和专业对口等情况核对。
基于B/S模式下的管理系统, 简化了客户机的工作, 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将在Web服务器上完成。实际上B/S体系结构是把二层C/S结构的事务处理逻辑模块从客户机的任务中分离出来, 由Web服务器单独组成一层来负担其任务, 这样客户机的压力减轻了, 把负荷分配给了Web服务器。
2 系统软件的选择和要求
管理系统面临着的几大技术挑战:海量数字信息存储、建设、服务问题;数据存储及压缩问题;分类、索引和检索问题;系统开放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 系统客户端可以采用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8等操作系统作为操作平台, 服务器端操作系统采用Microsoft的Windows 2008 Server版本, 以ASP.NET作为管理系统的前端开发软件, 数据库服务器采用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源。对管理系统数据源的统一检索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实用的解决方案。
3 系统总体设计
高职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主要业务流程包括:生源核对、用人单位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统计分析、和数据上报以及改派处理、招聘信息、网站管理等主要业务。 (1) 生源核对。对应届毕业生进行毕业生基本信息导入、导出、核对等功能。 (2) 用人单位管理。用人单位管理包括对顶岗实习基地和就业单位进行管理。顶岗实习基地包括对实习基地、岗位信息、企业指导教师等信息的录入。就业单位进行管理是学生经过顶岗实习阶段, 就业协议签署的用人单位信息。 (3) 顶岗实习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是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实时管理。 (4)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和数据上报主要负责对本年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并将毕业生的去向信息上报给各个相关部门。 (5) 改派处理。根据各个毕业生从省教委带来的派遣证, 对改派的学生做一下登记。
4 系统详细设计
高职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由就业实习管理和网站管理两个大的功能结构组成。
(1) 就业实习管理功能中包括系统设置、学生管理、用人单位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统计分析、改派处理等功能。 (1) 系统设置。对学生、教师、行政人员都进行系统登陆的ID和密码设置 (初始值为学生学号及教工工号) 及权限设置。 (2) 学生管理。本功能具有对应届毕业生进行毕业生基本信息导入、导出、核对等功能, 方便日常登记及管理, 实现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增、删、改、查等操作。包括:学号、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父母联系方式、QQ号、微信号、原毕业学校、家庭详细地址等。 (3) 用人单位管理。用人单位管理包括对顶岗实习基地和就业单位进行管理。实现对顶岗实习基地及就业单位基本信息的增、删、改和查以及对应的需求信息的增、删、改。顶岗实习基地包括对实习基地、岗位信息、企业指导教师等信息的录入。就业单位进行管理是学生经过顶岗实习阶段, 就业协议签署的用人单位信息。用人单位管理信息统计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电子邮箱、QQ号、微信号、班导师、校内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干部、负责领导、第一顶岗实习单位、当前顶岗实习单位、实习岗位、校外指导老师、校外指导老师联系电话, 协议签订情况, 实习保险投保情况, 交通安排, 住宿安排, 就餐安排, 实习补贴、岗位来源单位地点 (沈阳省内其他城市省外) 等。
(2) 网站管理功能包括招聘信息、论坛管理、网站后台管理等功能。 (1) 招聘信息。包括需求信息、招聘会信息两个功能。需求信息根据单位地点、单位名称来查询单位需求信息。招聘会信息主要用于发布省市级每日的专场招聘会信息。毕业生可以通过日期、级别、对口专业等查询该日的招聘会信息。 (2) 论坛管理。就业论坛实现毕业生相互讨论就业存在问题、面试经验、技术咨询、心里压力调节等方面。 (3) 网站后台管理。主要负责是对网站信息的管理及维护。包括增、删、改、查询等功能。以及网上注册单位的确认和基本信息、需求信息、帐号等进行查询;还有对网上注册的毕业生进行查询及密码设置及修改、对网站数据库的增、删、改功能。
5 结语
本文叙述了基于B/S模式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由就业实习管理和网站管理两个大的功能结构组成。就业实习管理功能中包括系统设置、学生管理、用人单位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统计分析、改派处理等功能。网站管理功能包括招聘信息、论坛管理、网站后台管理等功能。架构的设计能做到:完备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可理解性。
摘要: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许多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由学校、人才市场举办招聘会等比较原始和低效的方式获得信息, 与需求方见面, 信息渠道比较窄, 成交率比较低。受到时间、场地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沟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而且花费较大。网上人才交易可以减少用人单位的招聘和毕业生的应聘之间不必要的限制, 促进双方更广泛的交流, 提高双向选择的效率和成功率。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高职院校,就业管理
参考文献
[1] 邵维忠.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模式设计物流管理范文第3篇
麦当劳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那就是任何一个企业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干一件事,即要把自己的管理做好,我们称它为“基础管理”。这里包括人要找好、生产线要设计好、制度要设计好。可以请咨询公司,也可以自己做,但是一定要加快速度,一个企业在这方面不要花的时间太多。为什么?因为这个上面花的时间太多,实际上是没有用的,是浪费时间。因为现在大家知道,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现场管理、制度管理,这个管理太成熟了,你如果再花时间在这方面做,就太浪费这个企业了。
第一,基础管理做好了以后,企业必须做好品牌。麦当劳就是把基础管理做好,它有2万多项软硬技术专利。它做的那个汉堡包,上面撒得芝麻粒分布的很均匀,里面的气泡是4毫米,保持口感最佳。可口可乐喝的时候最好是7度,口感最好。它要求它的鸡块大小一样,它的鸡块炸完之后控油的时候,时间规定是四到七秒钟。如果鸡块控的不够四秒钟,吃起来就会很油,如果超过七秒钟会感觉很干。但是最主要的是他做出了品牌。大家都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一个公司基础管理不行,品牌不行,这个公司别的先别谈。就像赵本山一样,小品演的不行,你想都别想去中央电视台,你小品先得演好。你像郭德纲一样,你先慢慢把这个品牌培养出来,这是第一步,所以大家知道商业模式要先做基础管理,先打造品牌。第二步是什么?当你有了品牌,当你有了基础管理以后,你要建立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合作。麦当劳合作的方式是寻找加盟商。其加盟方式是接受全套的基础管理,接受品牌运营。也就是说,是复制一个标准这样能够控制其产品的品质。
第三,麦当劳最独特的一点是由总部进行选址。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商业模式最重要的东西新的资源。什么叫新资源呢?就是我帮你选址,我租下来的时候我一下租三十年,甚至我把它买下来。然后我做二房东,我租给你。我一开始租的时候,我租两到三年,为什么?以后房租涨了,我跟着涨。
所以这个时候麦当劳突然产生了一个新的行业,这个行业就叫房地产租赁业。因此商业模式它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它能使你悄不声地进入一个新的行业,而且你在新的行业里面可以大把大把的赚钱。这是第三个特征。
那么第四个是什么?第四个就是它要收你的原料费。他们要求原料统一采购的。因此麦当劳厉害到什么程度?你的管理标准是我给你的,你的原料我来控制,你连选址都是我选,就像龙虾一样,三吃。你赚什么钱?这个店赚钱归你,我保证这个店赚钱,而且我保证这个店赚钱不少。你挣的是店的钱,我挣的是加盟费,我挣的是房租,我挣的是原材料的钱。这就是商业模式。这里面围绕着麦当劳产生一些商业利益、商业利润、商业合作方式。所以商业模式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企业会把原来的行业给突破掉,进入新的行业。
第五步是就是进行扩大规模。他有了这样一个合作,形成了一个模式,进行大规模的连锁,这就是我们对麦当劳商业模式的描述。
麦当劳在全国,在北京选址的时候都会选择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他要提前对几年后的人流量进行预测。企业家应反思:你在做项目的时候有没有对几年后的什么进行预测,比如你对几年后的市场有没有预测,你对几年后的制造有没有预测,你对几年后的国家形势有没有预测。如果这些没有,就是你对基本的商业模式还没有研究。
模式设计物流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毕业设计 企业 比赛
一、引言
我院在1999年成立服装系,开设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自从2003年开始本科生招生以后,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已经执行了多年,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已不适应新世纪服装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所以,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怎样改革本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和技术能力的培养,适应新世纪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均需做出一个综合性的分析研究。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是高等院校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它不但可以培养和考察学生应用所学服装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而且对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旧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世纪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围绕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面向新世纪的服装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根据我系近3年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情况,介绍了如何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的教学改革和积极探索。
二、构建毕业设计新模式
1.增加毕业设计时间
将毕业设计的时间从原来的12周增加到26周,即3年的课程学习和1年的毕业设计。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三年级学期末定出毕业设计主题,四年级上学期学生根据主题完成构思、设计草图、购买布料,四年级下学期定设计稿,开始服装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至作品展示。它克服了原有模式毕业生在第四年下学期,既要找工作,又要完成毕业设计的问题。好多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就是一次大作业,又因目前全国宏观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形势严峻,同学们都想尽快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故对毕业设计应付了事,毕业设计作品完成简易,好多工艺设计、配饰设计都不能按照最初的想法实现。例如:部分同学的毕业设计作品工艺设计程序里需要有手工工艺,因为要去找工作,没有时间完成,故将机械工艺代替了手工工艺,最后毕业展示上把这些步骤都给省略了,整体情况表现不好,完成情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将毕业设计提前,毕业生在四年级下学期就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解决毕业设计和就业的问题。它能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在注重强调毕业设计质量的同时,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提高了学生就业率。
2.计算机辅助毕业设计
(1)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hotoshop/Painter/CorelDRAW和服装CAD款式设计系统是当前最常用的计算机绘制服装效果图软件,这些软件的综合使用能使艺术家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绘画着色。它突破传统的绘画模式,开创性地使用自制图案、面料纹理等进行绘画,甚至可以绘制油画绘画效果,创建令人出乎意料的惊人的艺术效果。
(2)计算机辅助服装工艺过程,按照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服装CAD系统在中文WINDOWS系统下进行设计,主要由以下五个子系统构成:款式设计系统(FashionDesignSystem),样片设计系统(PatternDesignSystem),放码系统(GradingSystem),排料系统(MarkingSystem),试衣设计系统(FittingDesignSystem),涵盖了毕业设计全过程。
3.毕业设计与企业结合
(1)学生走进企业,为就业做准备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真正走进企业,走进市场的机会并不多。生产实习不到位,学生对企业了解较少,或是走马观花的参观几个服装企业、考查几个服装市场,对服装的成衣工业化生产和销售并不了解,对品牌的定位、经营理念亦不太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都是一种模拟的形式。如果我们毕业设计时,能将学生融入到企业里去,实实在在地完成从准备、设计、制作、销售、售后服务的全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技能飞速提高,为自己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不但能增强其对服装设计的时间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还能增强其市场把握能力和经营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人品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解决毕业设计经费问题
在历届服装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中,由于学生的经济条件往往制约着学生的毕业设计,不敢花钱,花不起钱,于是往往买一些低廉的面料及配饰应付了事,这样的作品既达不到其设计的效果,更谈不上上档次。尤其是现在服装设计并不是简单的面料加工,而是更加注重面料的再创造,牵涉到服装面料、图案、色彩、织物结构、后整理等方面的设计。因此,其费用比前者往往要多得多,服装的表现效果也会更好些。因此,如果学生能到企业去做毕业设计,并且企业认为该作品具有市场效益,企业就会给学生提供一些资助,很自然的解决了困扰学生的经费问题,那样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完成的就会更好,也相应得提高了毕业设计的档次。
4.毕业设计与服装设计大赛接轨
(1)参加服装设计大赛
让毕业设计教学尽可能与国内或国际性的服装设计大赛接轨,鼓励及组织学生参与全国、省、市各种服装设计大赛,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并且在毕业设计实践操作中,让学生选择与大赛相应的主题而构思、设计、完成服装作品,这能让学生真正做一些实际项目,激发学生的毕业设计热情,提高毕业设计作品效果。学生如果能在大赛中获奖,就会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并有效扩大学院的社会知名度,提高学生就业率及生源引进率。通过服装设计大赛,引起了业内、业外人士的关注和高度评价,获奖的服装设计作品不仅能为学生择业面试提供了自荐资料和帮助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而且对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及今后生源的引进,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2)学院自己举办服装设计大赛
浮躁与功利是学生毕业前常见的心理状态,随着毕业时间的日益临近,曾经笼罩在他们头顶那耀眼的光环即将褪去,就业、清考、补交欠费及感情等一系列问题困惑着他们,今天毕业生对毕业设计的期盼已远不如以往。然而,毕业设计既是学校检验其教学成果的一个必要手段,同时又是教学过程的一种延续与补充,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如何激发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热情,成为完成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学校应该自己举办服装设计大赛,以此调动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并增加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如北京服装学院利用充分地理优势,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展和中国国际时装周结合在了一起,并在时装周期间出资举办了代表学校最高荣誉的“北服杯”服装设计比赛,既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窗口。
学校自己举办设计大赛,加强学生的参入性与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设计是展示自己才能与锻炼自己的第一个社会舞台。
5.举办毕业设计交流展
定期举办中外或各地院校毕业设计交流展,有利于中外、各地院校时装设计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2007年5月25日下午,郑州轻工业学院大礼堂内,以一台“河风海韵”为主题的大型时装秀给在场的观众以强烈的视觉感受。这台时装秀共展示了来自意大利的时装设计作品60余套,以及来自郑州轻工业学院服装系得19个系列100余套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地处中原的河南院校学生与享誉世界的意大利时装同台竞技。这次交流展活动吸引了来自郑州各个高校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专业的师生前来观摩,同时也引起了服装行业协会、服装企业、省内各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郑州轻工学院的治学经验,完善地教学设施,都已经达到了先进的水平,并且中国学生所设计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也给服装各界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使意大利Accademia学院师生深深惊讶中国院校时装设计的发展速度。
开展这样的毕业设计交流展活动有利于两所学校的学生相互学习,从而在学习上和就业上少走一些弯路多来阔一些眼界事情,为他们的毕业设计添金添彩,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有了新的要求。我们将抓住时代契机,将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下去,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提高服装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新模式研究是我们多年来努力从事的工作。有效的提高服装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并不是一句话便可以做到,它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共同的、不断的尝试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少萍 马宏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7.(4)
[2]吴秋英:有效增强服装专业毕业设计作品的市场性[J].湖南: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3.12(4)
[3]徐 东:服装毕业设计指导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模式设计物流管理范文第5篇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类专业 设计编号:P2006030
课程设计时间:暂不单独规定时间,随课程进行。 课程设计授课单位:教育技术教研室
课程设计指导方式: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教学设计》,乌美娜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教学过程设计》编者:李龙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0年7月第1版 (3)《教学系统化设计》,翻译版,2004年1月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学参考书 (4)《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 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教学过程设计》编者:李龙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0年7月第1版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
2、学会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具有安排教学步骤、选择教学媒体及实践后进行教学评价的能力;
4、具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
5、提高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框架确定;
2、教学目标阐述;
3、教学对象分析;
4、教学媒体的选择;
5、板书或课件的设计;
6、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7、评价体系的设计
三、设计题目
1、小学《数学》第四册第5.1节
设计要求: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宜的教学媒体,并设计板书或课件及教学过程结构和一定量的测试题,填写课堂教学设计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
2、小学《语文》第二册第24课
设计要求: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宜的教学媒体,并设计板书或课件及教学过程结构和一定量的测试题,填写课堂教学设计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
3、小学《语文》第六册第16课
设计要求: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宜的教学媒体,并设计板书或课件及教学过程结构和一定量的测试题,填写课堂教学设计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
4、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1节
设计要求: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宜的教学媒体,并设计板书或课件及教学过程结构和一定量的测试题,填写课堂教学设计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
5、小学《自然》第十册第1.2节
设计要求: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宜的教学媒体,并设计板书或课件及教学过程结构和一定量的测试题,填写课堂教学设计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
6、小学《社会》第六册第1.2节
设计要求: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宜的教学媒体,并设计板书或课件及教学过程结构和一定量的测试题,填写课堂教学设计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
7、小学《美术》第十册第2.3节
设计要求: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宜的教学媒体,并设计板书或课件及教学过程结构和一定量的测试题,填写课堂教学设计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
8、小学《音乐》第四册第1节
设计要求: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宜的教学媒体,并设计板书或课件及教学过程结构和一定量的测试题,填写课堂教学设计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
9、初中《几何》第3.2节
请设计一个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管理程序;假设某门课程一学期要留10次作业,每次老师要进行批改,给出分数后还要进行登记。学期期末要根据每次作业的成绩计算出最终的平时成绩。
设计要求: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宜的教学媒体,并设计板书或课件及教学过程结构和一定量的测试题,填写课堂教学设计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
10、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0.1节
设计要求:分析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宜的教学媒体,并设计板书或课件及教学过程结构和一定量的测试题,填写课堂教学设计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
四、课程设计考核方法、成绩评定和时间安排
考核方法: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考虑了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效果如何,学生的工作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课程教学设计表。
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求学生填写课程设计报告。
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分两部分,设计报告占40%,教学实践占60%。
课程设计时间安排:12周布置题目;13周设计;14周-16周设计教学实践;17周进行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可作为本课程的平时成绩,课程设计未通过或没有认真完成,平时成绩可以按0分记载。
模式设计物流管理范文第6篇
MVP的全称为Model-View-Presenter, Model提供数据, View负责显示, Controller/Presenter负责逻辑的处理。MVP与MVC有着一个重大的区别:在MVP中View并不直接使用Model, 它们之间的通信是通过Presenter (MVC中的Controller) 来进行的, 所有的交互都发生在Presenter内部, 而在MVC中View会直接从Model中读取数据而不是通过Controller。
2 MVC和MVP的区别
MVP是从经典的模式MVC演变而来, 它们的基本思想有相通的地方:Controller/Presenter负责逻辑的处理, Model提供数据, View负责显示。作为一种新的模式, MVP与MVC有着一个重大的区别:在MVP中View并不直接使用Model, 它们之间的通信是通过Presenter (MVC中的Controller) 来进行的, 所有的交互都发生在Presenter内部, 而在MVC中View会从直接Model中读取数据而不是通过Controller。
在MVC里, View是可以直接访问Model的。从而, View里会包含Model信息, 不可避免的还要包括一些业务逻辑。在MV模型里, 更关注的Model的不变, 而同时有多个对Model的不同显示及View。所以, 在MVC模型里, Model不依赖于View, 但是View是依赖于Model的。不仅如此, 因为有一些业务逻辑在Vie里实现了, 导致要更改View也是比较困难的, 至少那些业务逻辑是无法重用的。[1]
3 MVP如何解决MVC的问题
在MVP里, Presenter完全把Model和View进行了分离, 主要的程序逻辑在Presenter里实现。而且, Presenter与具体的View是没有直接关联的, 而是通过定义好的接口进行交互, 从而使得在变更View时候可以保持Presenter的不变, 即重用。不仅如此, 我们还可以编写测试用的View, 模拟用户的各种操作, 从而实现对Presenter的测试, 而不需要使用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我们甚至可以在Model和View都没有完成时候, 就可以通过编写Mock Object (即实现了Model和View的接口, 但没有具体的内容的) 来测试Presenter的逻辑。在MVP里, 应用程序的逻辑主要在Presenter来实现, 其中的View是很薄的一层。因此就有人提出了Presenter First的设计模式, 就是根据User Story来首先设计和开发Presenter。在这个过程中, View是很简单的, 能够把信息显示清楚就可以了。在后面, 根据需要再随便更改View, 而对Presenter没有任何的影响了。如果要实现的UI比较复杂, 而且相关的显示逻辑还跟Model有关系, 就可以在View和Presenter之间放置一个Adapter。由这个Adapter来访问Model和View, 避免两者之间的关联。而同时, 因为Adapter实现了View的接口, 从而可以保证与Presenter之间接口的不变。这样就可以保证View和Presenter之间接口的简洁, 又不失去UI的灵活性。在MVP模式里, View只应该有简单的Set/Get的方法, 用户输入和设置界面显示的内容, 除此就不应该有更多的内容, 绝不容许直接访问Model这就是与MVC很大的不同之处。
4 MVP模式的最佳实践Twaver Java
Twaver Java是基于Java Swing和Java2D技术的产品分支。它由一个开放的MVP开发框架、Data Box数据容器、一组Swing可视化组件、丰富的预定义管理对象所构成, 用于呈现各种复杂的电信网络数据和信息。TWaver Java非常适合应用在海量数据、交互复杂、实时性强、对效率要求苛刻的各类电信应用软件中。使用TWaver Java开发的软件可以部署在桌面, 也可以通过Java Applet嵌入到浏览器Web页面中, 还可以使用Java Web Start和JNLP技术打包并部署在互联网上, 实现程序的自动引导、启动和更新[2]。
5 MVP的优点和缺点
MVP的优点:模型与视图完全分离,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 可以修改视图而不影响模型, 可以更高效地使用模型, 因为所有的交互都发生在一个地方Presenter内部;可以将一个Presenter用于多个视图, 而不需要改变Presenter的逻辑, 这个特性非常的有用, 因为视图的变化总是比模型的变化频繁;如果把逻辑放在Presenter中, 可以脱离用户接口来测试这些逻辑 (单元测试) 。
MVP的缺点:由于对视图的渲染放在了Presenter中, 所以视图和Presenter的交互会过于频繁。如果Presenter过多地渲染了视图, 往往会使得它与特定的视图的联系过于紧密。一旦视图需要变更, 那么Presenter也需要变更了。比如说, 原本用来呈现Html的Presenter现在也需要用于呈现Pdf了, 那么视图很有可能也需要变更。
摘要:MVP是由MVC演变而来的经典设计模式, 本文简介MVP基本概念, 阐述MVC和MVP的基本区别, 探究MVP如何解决MVC设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结MVP的优点和缺点。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view/345644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