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岗位践行中国梦范文第1篇
梦!?对于卖火柴的小女孩来说,梦可能就是那一只飘香的烤鹅;对于莱特兄弟来说,梦可能就是能在天空翱翔;对于拿破仑来说,梦可能就是要坐上法国国王的宝座。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家。 每一个王朝的更换和统一都标志着一个梦的开始。
中国梦!?对于庄子来说,梦是“曳尾于涂”,他有他隐居山林、追求逍遥的理想,这是他的中国梦;对于嬴政来说,梦是“横扫六国”,他有他统一六国,一齐天下的的理想,这是他的中国梦;对于唐太宗来说,梦是“贞观之治”,他有他国泰民安,海内承平的理想,这是他的中国梦;对于周总理来说,梦是“中华崛起”,他有他关河宁定,国力富强的理想,这是他的中国梦。
中国梦,像一个希望之种一样,在遥远的时代就一直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久久的埋藏在土壤之中,小心翼翼的不被人们所发现。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时间的打磨和变迁;经历了时代风波的千锤百炼,终于,破土而出!光芒万丈!与皎月凭美,与星光匹敌。在那一刻,我们知道,中国梦,绝不简单,绝不遥远。 1937,它听到了,中国开始不再迷茫;1949,它又听到了,中国人们从此不再迷茫;2003,它也听到了,飞天袖间的花朵被摘下了,还有还有每一次听见那希望、那呼喊,就是它成长的动力与养料。正是这份强大的信念,使得它茁壮的成长起来。
立足岗位践行中国梦范文第2篇
共圆中国梦
四年级一班
张子涵。
读了《时刻听党话 永远跟党走》这本书,我被书中的人物和事迹一次次震撼着心灵,泪水一次次湿润了我的眼眶。他告诉我的,不仅仅是一个个英雄和一串串故事;而是我们英雄的中国共产党,怎样领导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永远不会忘记牺牲的革命先烈,是他们造就了新中国;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听党话跟党走的先进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为国家的富强和强大奉献着青春。我们要向英雄模范学习,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习爷爷讲,“中国共产党将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中国梦,是一个伟大的梦,中国梦是强国梦,中国梦是富民梦。也是中国人做了很长时间的梦。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在共筑中国梦的征程中,用一颗颗忠心和创新气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中国共产党人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行动刻下了他们光辉的名字,诠释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内涵,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少年强则国强,我作为一名小学生,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扎扎实实学好每一门功课,沿着榜样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的向着目标攀登。我的理想是做一名航空航天方面的专家,去探索宇宙的奥秘。现在,各种未开发的太空资源都成了各大国争抢的对象,掌握太空主动权,是成为一个大国强国的标志,我希望我将来能够实现我的理想,为复兴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立足岗位践行中国梦范文第3篇
古有“不为五斗米折腰”,有“宁可枝头抱香死”的大气,今有“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活泼,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坚贞。梦想承载着古往今来,梦想诠释着华夏进步的动力。历史告诉我们:个人的前途总是与国家和名族的命运相依相偎,青春的舞动是践行华夏巍巍强盛的必经之由。中国的悠久需要沉默的沉淀,而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伤痛需要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将是华夏人心里永恒不变的警钟。“国破家何在”,宁可“留取丹心照汗青”;“但卑未见九州同”,宁可“铁马冰河入梦来”。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宁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当做人杰”,宁可“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躁暮鸦”。青春之力,宁可挥汗如雨,青春之时,宁可把握生命里的分分秒秒,青春之责,宁可穷尽所学报效国家,青春之梦,宁可图国之强盛,振兴华夏。
总还记得总书记的拳拳告诫,那句凝聚了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振聋发聩,发人深省。自鸦片战争炮火惊醒沉睡中国人的那一刻起,此后的革命先烈为了这个伟大的梦想而前仆后继,至死不渝。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唤起了有志之士救国的决心,满目疮痍也永不放弃。洋务运动,改弦更张,告诫我们穷则思变的决心。辛亥革命,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宣示了华夏儿女自强不息的面貌。新文化运动,从思想的领域洗心革面,寻找真我的那一份指导思想。无论成败与否,无论是否真正地振兴中华,但江山留胜迹,红旗飘万代,每一份青春的拼搏都将被历史铭刻,彪炳千古。至少,我们一直在追逐这个梦,为了这个梦,我们可以付出我们的一切,因为中国梦就是我们的一切。
梦想照亮人生,梦想改变现实,梦想创造历史!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马克思主义,如同寒夜里的一盏明灯,指引了中国奋斗的方向,中华儿女为了这个梦又重新团结在了一起,为了这个梦而揭竿而起,奋发独立,为了这个梦,“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为了这个梦,发扬新的社会主义的国计民生。无数的共产党人在毛主席的带领下秉承图强之意志,点燃了燃烧在祖国大地上的星星之火。而这团火照出了新中国的黎明,为了这个中国梦,我们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铁血将士孤胆军寒,在梦想的旅途中,升华出了擎天撼地的大气。革命英雄挥刀斩铁马,一道道气壮山河印证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豪迈。改革开放,是祖国的第二次春风,因为那个梦,有一位老人在华夏的大地上画了一个圈,伴随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热潮,少年才俊们一展身手,满园春色尽吐芳华。那一年,我们看到WTO有了我们的声音,那一年,我们看到神七遨游在太空,那一年,我们看到高楼大厦林林总总。这一番气派,正是青年们的鞠躬尽瘁的思索。那些富丽堂皇的之下,时间弥留给我们的是诉道不完的感动。
大爱无疆,大善行天下,和谐映衬美好的中国梦。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多少年的兀兀穷年,多少日积月累的心酸,钱学森挑起了科学的脊梁。绿了荒山,白了头发,老骥伏枥,意气风发;清廉与奉献抒写了杨善洲的梦的一生。纵死终令汗竹香,看尽平沙莽莽,将军金甲夜不脱,林俊德彰显了新一代科学将士的至死不渝。梦想是无止境的,有目标的人,梦想就在朴实的耕耘里。位卑且坚,纵然是零落在世间的角隅,也足以用汗水增添大地的光彩。我们的青春,浑汗如雨,只因振兴中华而孜孜不倦。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梦,我们一直在奋斗着。
一篇《少年中国说》点燃了青年学子的深深的爱国情,青春当以践行我的中国梦。如古人所说,少儿好学,如日出之阳,中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岁月荏苒,人生再好莫过于青年,这个时候的我们充满干劲,充满求知欲,充满创造一切的决心。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持续奋斗。继往开来,面临国家的许多难题,中年学子需要竭尽所学来解决。中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这个过程步履维艰,如同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贫穷到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到共产主义,这是青年一代的必须面临的重担,这是振新中华,实现梦想的必然路径。生当如夏花,死当如秋叶;何不壮丽的一展宏图,何不为祖国的蓝图再填一笔点缀?
一首《我的中国心》点燃了隐藏于内心的激情。看漫山遍野,尽是百花盛开,青年们力争蒸蒸日上的决心。这个属于我们的韶华,曾经还是那样充满活力,那样越挫越勇,那样澎湃着自信。为了这个家庭和社会,个人当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为了梦想,不管多大的艰难险阻,这也是意蕴深远的冲刺。当然,成功不会隐藏在繁华浮世的泡沫里,不会躲在灯红酒绿的喧嚣中,它隐匿在无尽的寂寞,成长在坚定不移的步伐中,也许会流泪,也许会悲伤,但总有一天,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你会觉得奥斯特洛夫斯基那般坦然。
大学就是一个青年壮志的舞台,在人间的花卉之间磨砺自己的品格。纷纷扰扰都离我们远去,这里只有求知和友谊的气氛。如同沐浴着丽日的朝阳,那一丝丝思维和创造在校园里绽放得灿烂无比,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甜蜜的微笑,把和谐描绘得深刻而又细腻。青年们通过这个平台,逐步从无知到有知,实现从幼稚到成熟的过度。因为责任,因为即将出入社会面临的挑战,只有展示自己,你才有机会更好地回馈社会,真真切切融入社会。现今,世界的局势变幻莫测,为了振兴中华,为了立足世界,这个梦还必然漫长而久远,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们持续摸索,我相信沧海月明会有时,这个梦中将实现。
立足岗位践行中国梦范文第4篇
(一) 根深蒂固封建等级思想
在我国的历史青铜器时代, 奴隶制兴起时期中国就有了等级地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开始出现。封建等级社会开始于奴隶社会, 发展在封建社会,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日渐衰微, 但传统的封建等级思想在我国并没有完全剔除。古代根深蒂固就有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提到的“三纲五常”等思想。“三纲”是指“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要求臣子对君主绝对服从, 妻子要对丈夫绝对服从, 孩子也要服从父母的意愿, 反映了传统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而”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这些思想源于孔孟之道。孔子就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在吸收孔子思想基础上提出“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这些都为封建等级思想提供渊源。
(二) “仁政”以民为本思想
仁政”“民本”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 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基于“性本善”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 把它推广为施政纲领, 就是“仁政”, 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之后涌现出思想家也先后提出民本社稷之道, 如贾谊《大政上》以“民无不为本、民无不为命、民无不为功、民无不为力”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是国家安危之基, 存亡之本, 兴坏之源, 总结出民是国家兴衰成败之本、君主威侮之本的科学结论。而完备地形成了他的“民本思想”体系于唐太宗时期的著名论断“君舟也, 民水也, 水可载舟, 亦可覆舟”科学而形象地阐述了君民之间关系, 这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唐太宗进行一些列改革, 创造了唐朝的昌盛, 奠定了“贞观之治”的基础。
(三) “修身治国”思想
“三严三实”强调“严以修身”、“做人要实”, 这是做人、做事、为官之本,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君子为政之道, 以修身为本,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先身修而后家齐, 先家齐而后国治, 先国治而后天下平, 修身摆在了第一位。为政者首先要自身品行端正, 使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孔子曾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
二、践行“三严三实”是时代客观要求
一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2013年GDP总量10.4亿美元, 跃居世界第二位, 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收入将达到4000美元, 但目前该工作还处于攻坚阶段, 社会各种矛盾处于凸显, 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各种矛盾解决需要领导干部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与意识。
二是经济的发展、国家安定生活、条件好了, 有些领导干部忘记了人民公仆的形象, 开始讲究生活排场、精神空虚道德观念不强, 奢靡、贪污腐败的现象盛行, 忘记了手中的权力来自何处, 得意忘形, 严重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光荣传统。
三是互联网时代普及, 加快了世界全球化的步伐, 西方思潮涌入, 使得许多领导干部迷失方向, 忘记马克思主义思想价值观的树立, 忘记了艰苦朴素的作风, 缺少实干、追求过场。这些问题出现急需要整顿领导队伍建设, 树立良好领导形象。
三、领导干部如何践行“三严三实”
(一) 思想认识上切实提高, 把“三严三实”作为指导工作的灵魂
“三严三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出, 是反映党社会主义建设本质规律, 是指导具体实践的准则。作为领导干部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带头人、标兵, 能否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全面胜利, 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指导思想尤为重要, 所以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三严三实”历史意义, 把其放在战略角度, 作为指导日常工作灵魂。
(二) 深刻理解“三严三实”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三严三实”是党群众路线工作的具体延伸,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 是共产党人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 “三严三实”理论提出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 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是当今时代指导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具体行动准则。
(三) 实践中严格践行“三严三实”指导实践
“三严三实”要求领导干部从自身修养做起,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 , 领导干部要时刻反省自己, 意识到权力是来自人民, 严格控制手中的权力, 不能滥用权力, 使权力真正为民谋实事, 做到言行, 做官先做人, 踏踏实实是为老百姓做实事、谋利益。
摘要: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中形成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三严三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时, 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 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 “三严三实”是借鉴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精髓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指导社会主义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传统政治文化,三严三实,一脉相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