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与员工相处语录范文第1篇
古人云:富不学富不长,穷不学穷不尽
忽悠”二字现今火爆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应当归功于赵本山。如今只要一提到“忽悠”二字,国人立马会想起赵本山的“忽悠”系列,连续3年在春节晚会上把范厨师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全国上下,一片欢腾,乐不可支。可以说,好人坏人,都得到了启发:原来事情可以这样子做! 上网一查,“忽悠”二字还真的有一定的意义。字典的解释为:晃动。如渔船上的灯火直忽悠的。不曾想到,让老赵这样“忽悠”几次,还真的“忽悠”出一个流行词语!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样也可以引领“时尚”!然而,虽然老赵功夫了得,本事再大,“忽悠”的技巧再高明,也只能在舞台上把范厨师“忽悠”得晕头转向,不知道自己姓啥名谁,甚至还对老赵感恩戴德。但现实中,如果像俺一样的人(经常“上当受骗”,曾经历过几次朋友借钱不还,最后有点像俺有负于他)遇上老赵,他也未能把我“忽悠”得找不到北,稀里糊涂地去买他的破拐、破车、破担架。但是不被赵本山那张熟悉的面孔“忽悠”,却不能保证不被张本山,李本山“忽悠”。赵本山把人“忽悠”得开怀大笑,别人却把你“忽悠”得有苦说不出。有人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忽悠”的时代,你可以拍着胸脯,保证没有而且以后也不会“忽悠”别人,但你却不能保证在你的历史上不曾被人“忽悠”过,更不能保证在你今后的人生历程中永远不被“忽悠”。职场,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是社会的“缩略图”。有相当多的的“老赵”!其中有老板也有员工!老板忽悠员工,有点象天经地义的事情了,简直就是“老赵”的绝版!老板忽悠员工,通常有几种形式:
一、忽悠你的前途:
老板可能是最有“理想“的人,是最有”艺术细胞“的人,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人。他们能把公司的蓝图画得天上有,地上无,离开这家,别无他处!他也能把一件很平常的事,描述得让人信心百倍,让人蠢蠢欲动,自动献身。只要在这好好做,肯定会成功,一定能成功,马上能成功!
二、忽悠你的福利:
老板是想赚最多的钱,想出最少的费用! 前段时间老板信誓旦旦的对芳说:”你来公司这么长时间了,表现不错,公司考虑给员工把保险给办了,你先问问是怎样的一个程序,然后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放心好了,你们为公司出力,公司也得为你们着想啊”。
听了这话,芳顿时心花怒放,立马答应下来,心想你可算是说了句良心话,为我们办一次好事,也算是良心未泯啊。
从第二天开始芳就忙前跑后为办保险的事,打了N遍电话,咨询了N个前辈,终于把事情搞明白后,就向老板汇报如何如何办理,把公司缴费比例和个人缴费比例是多少都一一交代清楚以后,他不温不火的说:’公司一个月要交这么多钱啊?’听了这话后,芳心里突然变的没底了,只要他嫌钱多,这事十之**要泡汤,但是也要努力争取一番,毕竟是他提出的,也许还会有个回转的余地。横说竖说好说歹说,芳还是败下阵来,最终是不了了之。
三、忽悠你的加班时间:
“你加班了吗”这句话对于很多员工来说,现在跟“你吃饭了吗”一样正常。从事房地产行业的王先生表示,现在很多企业并不会明说加班,而是规定了员工一定的工作量并要求限时完成。如果按正常的工作时间是根本做不完的,只能占用自己工作外的时间了。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对于快节奏工作要求越来越多,不希望工作拖拉,“今天事今天毕”更是成为了很多企业的企业理念。
这种方式就是变相加班,而且比直接让员工加班还恶劣,是对员工的一种不尊重。“忽悠”你没商量!防“忽悠”任重道远,但愿人人吃一堑长一智,自学成才。 员工被逼无奈,也只好出此下策,忽悠一回老板了,通常四计:
第一计: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来自一个传说:有群楚国门客们决定比赛画蛇,谁先画好了就能得到一杯好酒。其中一个人不一会儿,就把蛇画好了,他便十分得意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其它人也未必画完。”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另外一个人就把蛇画完了。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第二计: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一个珠宝的商人,为了使珠宝畅销,特地用精致的檀香木盒装珠宝。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就买了一个,并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第三计:海枯石烂
海枯石烂这个成语本意是意志坚定,永远不变,就算历时长久万物已变也坚持当初的盟誓。在做项目时,有人喜欢搞“海枯石烂”在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的时候故意延
长项目期,一个项目可以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这样听起来似乎项目规模宏大,宣传效应明显。 更妙的是,用“阶段性成果”的名义把项目整体验收的日期往后拖,可以个人声誉风险转化为“阶段性政绩”这些年企业经理人三年一跳槽、两年一转岗的现象屡见不鲜,就算项目失败,他参加完一期剪彩和“阶段性成果庆祝会”以后,拍拍屁股走人即可。
第四计:狐假虎威
借用名人效应,合作方的头衔越多越大,自己就越风光,例如扯上“市长在XX工作会议’上点名关注的XX项目”等,诸如此类,老板头脑一发热,就把提案给批了。这跟寓言里头狐假虎威的故事相似:老虎要吃掉狐狸,狐狸说:“我是上天派来的百兽之王,不信你跟我走一趟瞧瞧”。于是狐狸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将信将疑地在后面跟着。许多小动物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四散逃窜。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人在江湖飘,各有各的刀”!生命不息,忽悠不止!!!
摘抄:绝世好老板的N大标准
1、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困难扛着,有风险担着,有“雷”顶着;
2、对员工实行“工资上不封顶,干活下不设底”的政策;
3、上班比员工到得晚,下班比员工走得早,永远无法发现任何人迟到早退;
4、布置工作时语气轻柔,以“对不起,我没说清楚”为口头语;
5、当员工无法按时完成工作时,能深刻检讨自己的急功近利;
6、允许员工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提出意见和建议
7、对员工所提意见和建议全盘接纳,虚心改正;
老板与员工相处语录范文第2篇
对立性是客观存在的,是根本。所以才有了现在的那么多的矛盾;统一性,互为存在前提,老板为员工提供了发挥才能、提升个人价值的空间和舞台,为老板创造财富,老板则为其提供薪资福利、更好的发展空间等。互为前提、相互依赖、良性循环,公司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才有可能给予双方更好的回报。
员工之间的竞争关系:市场竞争的严峻性、资本的趋利性,都要求着老板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客观存在的一面就是老板为了自己的利益,让员工进行竞争,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那些能够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许多公司在招聘员工时,除了能力以外,个人品行是最重要的评估标准。没有品行的人,不能用,也不值得培养,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将信带给加西亚。 老板和员工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老板需要优秀员工,可是那些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又和老板有了竞争关系。处理的好,将是“二八率”中的二,能为老板带来巨大利益的中坚;处理不好,跳槽了,或给别人做,或自己做,可能不仅只是自己可能还把公司原来属于老板的资源带走了,那就和老板形成竞争了。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利益有无,俱在取舍之间矣!
领导是高深的艺术,也是困难的工作。解决的有效途径是“沟通”!沟通更是领导能力中十分艰巨的任务,不同的家庭、种族、文化、信仰、时代的人,各有不同的沟通方式。“与员工沟通”是现代企业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环,沟通不良导致企业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生产力、品质与服务不佳,使得成本增加。有些领导者对沟通力不从心,然后找个理由为自己辩解,把问题大事化小,说沟通不过是“小事一桩”,或者“员工都不懂得我的心”。这样只会加深双方的歧见,而且员工也没有天生的义务要懂老板的心,谁天生就该“懂你的心”呢?良好的沟通管理可以让领导团队同心协力,大家都能够言行一致,才可以创造出竞争优势与营业绩效。反之,沟通不良的企业,往往内部信息混乱、员工士气低落,并进一步影响公司的整体表现和绩效。优秀的企业领袖知道,创造一个开放、团队合作、互相信任、重视与全体员工分享信息的工作环境可以吸引并留住聪明杰出的员工。领导者的沟通能力也将成为企业的成败。关键人才是评量公司优劣的标准。一间公司有什么样的管理者,什么样的管理干部,什么样的员工,足以决定一间公司的成与败。许多企业一时的成功,或者是全赖老板的能力和优秀的产品,但一些老板只是把员工当作生产工具,如果项目完成,或者员工表现不佳则随时撤换,当然也忽视了培训的需要。这样的企业,在经济蓬勃时,有才能的员工会拂袖而去,而当经济衰退,只有一群无能、毫无竞争力的员工留下来,企业还有前途可言吗?这也正是不少传统型企业和家族企业要面对的问题。
其实,在一个企业里,上司和下属最大的分别是什么?薪水、权力或者职衔?都不是,答案是心态。频繁的跳槽,甚至原来就有很好是薪水、职衔的,我想其根源就在于“心态”! 一般表现为经理们高高在上的心态。大凡有一定权力的人多少都有这种心态:我是这中间最好的,我的话就如同命令一般不可改变,下属必须无条件服从,我应该有某些特权,我可以严以律人,宽以待己有了这些想法,平常工作中自然就会不知不觉显露出来。比如老板们迟到了,可以随便找个理由,或有公事,或根本就不要找任何的理由;而员工就不能了,有的一定是处罚!其实,制度远比经理大的,无论任何人都应该遵守。何况,老板的模范作
用也是很大的,有个案例是说,有个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总裁来中国上任,总裁受之以秘诀:和中国公司的合作与否,主要要看其老板和经理层,如果他们不能按时上下班,不要说员工也如此了,即使员工很按时,那么最好也不要和他合作,因为这样的企业是有问题的,他们老板就对公司不负责任,一定是不能长久的。
人都是渴望被尊重的,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生活中没受到应有的尊重,因此也就不太善于尊重别人。更糟的是,自尊心差的人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往往易变得武断、急躁和出言不逊,如果经理人对员工充满恶意、瞧不起或缺乏尊重,就别指望员工创造出卓尔不凡的业绩。管理素质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管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工作,学习成效和生活质量。管理素质的重要指标就是心态素质。
沟通并非“独角戏”,而是“交际舞”,需要双方密切配合。
做为企业的员工,也需要正确的心态。首先,要有一个企业所属的心态。工作中,你的心态就决定了前景。没有人喜欢平庸,尤其对于那些年纪轻、干劲足的员工来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成功的满足感,比实际拿多少薪水更有激励作用。
第一个心态:做企业的主人。第二个心态:对事业的热忱。第三个心态:对待事情的意愿和决心。第四个心态:要有自我负责的精神。这样的员工才能完成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任务。 在这样一个竞争的时代,谋求个人利益、自我实现是天经地义的。但是,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个性解放、自我实现与忠诚和敬业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许多年轻人以玩世不恭的姿态对待工作,他们频繁跳槽,觉得自己工作是在出卖劳动力。他们蔑视敬业精神,嘲讽忠诚,将其视为老板盘剥、愚弄下属的手段。他们认为自己之所以工作,不过是迫于生计的需要。
对于老板而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职员的敬业和服从;对于员工来说,需要的是丰厚的物质报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从表面上看起来,彼此之间存在着对立性,但是,在更高的层面,两者又是和谐统一的公司需要忠诚和有能力的员工,业务才能进行,员工必须依赖公司的业务平台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应此,员工和老板是否对立,既取决于员工的心态,也取决于老板的做法。聪明的老板会给员工公平的待遇,而员工也会以自己的忠诚来予以回报。而由于地位的不对等性,老板对员工的忠诚远比员工对老板的忠诚重要的多,如果从互相付出或者互相报恩的角度说的话,那么可能也应该是老板先付出的,这样才能获得员工对老板的忠诚。
可是,现在企业家素质差是一个事实,而且是一个长期很难改变的事实,现实的就业形势也不允许我们自由选择老板,所以员工应该作好一个牺牲的心理准备,在现实的环境和所追求的地位与财富之间妥协一下,并在中国的老板都成为成熟的老板之前,为其漫长的成长过程做一个默默的铺路石。
以上是摘自网络。作为一个员工,我自己有深刻的体会。作为老板,首先要尊重你的员工(无论他的工作能力如何);再者不要高高在上,要平易近人;管理要严格,正所谓“慈不带兵,义不养财”;要给员工制定好职业规划,让其有奋斗的目标;不要吝啬给员工发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