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作品猫读后感范文第1篇
26 猫
老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能读准多音字“屏”、“折”,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古怪”、“屏息凝视”、“任凭”等词语的意思。
2、初步认识老舍语言平实、口语化的特点。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猫性格的古怪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A动物历来为我们所喜爱。作家笔下的动物更是特色鲜明,栩栩如生。第十三课中,丰子恺先生就通过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三眼一板的吃相为我们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今天我们再来一起走近老舍笔下的猫,看看老舍先生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自己的猫的。
B大家都喜欢动物,老师就先让大家来猜一种动物:“它步调从容,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吃饭时向来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而且还得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学生答) 丰子恺先生通过严肃郑重的叫声、从容的步态、三眼一板的吃相为我们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大作家老舍先生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自己的猫的呢?今天我们再来一起走近老舍笔下的猫。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文中的生字词标出来,要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字词。
(1)出示“性格
贪玩
尽职
抓痒
稿纸
跌倒
撞疼
开辟”指生认读。
(2)出示“屏息凝视
丰富多腔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认读,重点指导“屏”、“折”的读音。
3、整体感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丰子恺先生主要写了鹅的吃相,老舍先生主要写了猫的什么?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指生读出相应句子)
(2)哪些段落写的是猫“性格古怪”?第四自然段写的又是什么?
三、探究“古怪”。 导语:课文四个自然段中,有三个段落写的是性格古怪,看来这个“古怪”我们需要着重研究一下(板书:古怪)。
1、指生试着解释“古怪”的意思。 过渡:意思解释不好不要紧,我们先来读读这三段,读完后大家就明白“古怪”的意思了。
2、指生读第一段,体会:这只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交流:你觉得这只猫怎么样?引导学生说体会,并读出相应句子,教师相机板书“老实、贪玩、尽职”。重点指导“贪玩、尽职”。 贪玩:
(1)引导学生读出相应句子。
(2)课件出示“任凭谁怎么呼唤,他也不肯回来”。换词释义:“谁能把任凭’换成它的近义词?”(学生答) (3)创设情境,引发想象:“如果你是老舍先生,你会怎么呼唤?”(指生说)“自己不行,又有人来帮忙了。老舍会找谁帮忙呼唤?(家人、邻居、朋友)猫回来了吗?”(引导学生理解任凭也不’的意思,体会猫的贪玩) 尽职:
(1)引导学生读出相应句子。 (2)课件出示“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指生解释“屏息凝视”。
(3)动作模仿,体会“尽职”。 导语:“我们一起来屏息凝视’。屏住呼吸,瞪大眼睛,半个小时过去了,老鼠没有出来,它--------;一个小时过去了,老鼠没有出来,它--------;一连好几个小时过去了,老鼠没有出来,它仍然--------”(学生动作模仿,补充词语) 过渡:“多尽职的猫啊,真是不捉到老鼠誓不罢手。谁来读读这句话,把猫的决心、尽职劲儿读出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句子)
4、加关联词语,初步体会“古怪”。 过渡:(看板书)一只猫给我们带来三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谁能在这三个词语之间加上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
(引导学生用“有时有时、既又”等关联词语将“老实、贪玩、尽职”连接起来,初步体会猫的“古怪”。)
5、猫的特点还不止这三个呢!自由读
2、3自然段,从中你有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后回答,教师板书: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胆小
勇猛)
6、总结“古怪”。
(看板书)现在你对这只猫有什么评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这种矛盾的性格就叫古怪。”)
四、再读13段,体会“喜爱”。
1、过渡:这么古怪的猫,老舍喜不喜欢呢?请大家再来读读13自然段,标出能体现老舍喜欢的句子。
2、学生读课文,标出相应语句。
3、指生读出自己标出的语句,说出体会。
4、(1)出示“说它贪玩吧”一句指读。 (2)教师引导:“这句话中一连用了三个语气词,我们把这三个语气词去掉,看看是什么感觉?”(出示去掉语气词的句子指读,引导学生体会语气词中传递出的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以及老舍语言口语化的特点) (3)情景对话,进一步体会“喜爱”。
出走一天一夜的猫终于回来了,老舍把它抱起来,抚摸着它光滑的毛。家人看见了:“咱家的猫怎么刚回来?太贪玩了。”老舍说:“”;邻居看见了:“你家的猫回来了,太贪玩了。”老舍说:“”;帮忙呼唤猫的朋友也来了,老舍说:“”
5、出示“踩印几朵小梅花”一句,故意将“小梅花”错打成“脏脚印”,学生指出错误后引导说出两词在感情色彩上的不同,并想象老舍的心理活动:“老舍正在专心写作,小猫跳上来踩上了几个脚印,看着稿纸上的脚印,老舍想”
6、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五、读第四段,进一步体会“喜爱”。
1、过渡:性格古怪的大猫老舍都这样喜欢,猫小的时候老舍就更喜欢了。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读,指导。
六、扩展阅读,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1、总结过渡:老舍先生抓住了猫的性格特点,写出了对猫的喜爱之情,其他作家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猫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片段,相信大家会有新的收获。
2、指生读周而复的《猫》,引导学生总结出周而复是抓住外形和神态特点写猫的。
七、作业
老舍的作品猫读后感范文第2篇
世纪小学 李娜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S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的课文《猫》。我将本次说课分为:说教材,说教法,说课前准备,说教学过程四大部分。
一、说教材。《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本文时应该抓住两个要点:一是要深入理解作家对猫各方面性情的描述,学习作家的语言技巧;二是要仔细品味文章中蕴涵着的既显而易见又不着痕迹的感情抒发。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二、说教法。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我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我在教学中将注重以下加点:
(一)丰富语言积累。《新课标》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儿童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增多,语言水平自然提高。这是社会交际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认识、发展智力所必需。今天我就是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积累有关成语。
(二) 在矛盾处置疑,激活学生的思维。
于无疑处设疑,于矛盾处置疑,往往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文章向大家介绍了几只大猫?”原是无疑之处;而“面对这样性格古怪的大猫,老舍先生一定很头疼了?”这又是文章的矛盾焦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文中找理由、摆事实,忙得不亦乐乎。教师看似随意实则有意的一句话,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积极思维的可能。
(三)重视朗读,重视整体综合感知。
过去在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使语文教学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坠失了《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我今天让学生自己选择去读写猫性格古怪的句子,并且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如本文中对“蹭”字的理解,如果仅仅追求字面上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学生已经过充分的朗读,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由于语言文字隐喻性很强,许多词汇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体验而无法表达,有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的是“尽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使符号化的文字被重新贯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赋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三、说课前准备:
1、教师:课件制作
2、学生: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生活体验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激励学生课前要利用多种途径如:读课外书、上网、观看音像资料等方法,了解有关猫的知识。并且激励学生亲自和猫接触,认真观察和感受猫的性格特点和它的可爱之处。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猫的认识,举实例说明猫的淘气、可爱。猫有时候贪吃、调皮,有时候又很可爱,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名字叫老舍,(板书)他也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课本上的第六课《猫》。 请同学们打开书。
[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新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初步感受猫的可爱、淘气。 ]
二、整体把握全文(分段、概括段意)。
根据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带领学生一起来认读生字,并强调读准字音,为生字组词。读准了字音,引导学生自己读课文,并强调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哪些猫?应该怎样给课文分段呢?学生汇报。
这篇课文中,写了哪些猫?(大猫和小猫),分段就可以把前面写大猫的作为一段,把后面写小猫的作为一段。用上符号把段落划分出来。
分好段落,引导学生再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第一段,主要写大猫的什么特点?课文第二段,写小猫的什么特点?把能概括它们这一特点的句子划下来。
生汇报。师总结:(第一段:猫的性格实在古怪。) (第二段: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然后带领同学们概括学法,对于一篇文章我们通常先要(整体把握),下面就是要(具体分析)。
[ 在语文课堂上注重夯实基础知识,激励学生自主交流自学情况,培养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 ]
三、具体分析第一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段。
1、师:课文开头第一句话就说"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这里突出了猫的特点------生:“古怪”。
师:下面就写它怎么古怪,它古怪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自己快速地读,边读边想:从这一节的内容里,我们看到了猫的几种不同的形象。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请同学们结合幻灯片,以及平日观察,具体描绘一下猫的这些形象。每叙述一个形象,要求概括一下自己对猫的印象。请你用精彩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理解个别句子) 【放幻灯:猫在睡觉】学生叙述:猫很老实。(释:无忧无虑) 【放幻灯:猫出去玩】学生叙述:猫很贪玩。
【放幻灯:猫等老鼠】学生叙述:猫很尽职。(释:尽职。体会屏息凝视)(突出:"非┉┉不可┉┉")
通过图片的情景再现,把课文中枯燥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更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 认识了猫的不同特点,带领学生学习写法。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那么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联起来的呢?你们再轻声地读读课文,要特别注意课文中使用的连接词语和句子。 学生汇报("说老实吧,它的确┉┉";"可是┉┉";"说这贪玩吧,的确是呀┉┉""可是┉┉")教师提炼出每叙述一个特点时都要用“说它的确可是”
师: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
(1)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很老实,有时候很乖。
(2)说它贪玩吧 ,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它很贪玩,会一天一夜不回家。 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语气有什么不同?生:自由回答。
带领学生从从老舍先生连用的语气词,体会到老舍先生多么喜欢这只猫啊。指引学生带着喜爱之情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3、体会作者的爱猫之情。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呀。但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 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因为作者爱猫,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所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就把作者爱猫的感情表达出来了。
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使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对作者写作方法理解,便于学生学习掌握这些好的写作方法。
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把作者对猫的爱表达出来。 指导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加深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要做好预设)
1、师:多有意思的猫啊,同学们,课文的二三自然段也写出了猫古怪的性格。请同学默读第二小节。这一节中,你觉得哪几句是主要的,能概括全小节内容的,把有关的语句划下来。 师:谁能回报一下。生:可划的词语: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若是不高兴,一声不响。
2、放手让学生自学:这样吧,对于这一小节的理解,我把权利充分交给你们。前后位的同学交流一下:你对这一节的理解。如:(1)怎么分层次,详略怎么样(2)运用的什么表现手法。(3)自己对句子的理解。(从标点符号的作用上说说)(4)说说自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也可以用重点词造句。【幻灯片8出示自学提示】
2、学生自己讲书要点:
(1)从都凭它高兴。划分出层次。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响,写得简略。 (2)猫并无高兴与不高兴之分,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感情。
(3)"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下面写猫的温柔可亲。是啊,这一蹭,蹭出了猫与人之间的真情,真是人爱猫,猫亲人,其乐容容呀。
3、指导学生把刚才讲的冒号、层次、感情,用停顿和语调表达出来。
学习了第一自然段,掌握了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学以致用,不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性,还能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教师的有利引领,使教学抓住了重点。
(三)学习第三节
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节进一步写出猫的古怪。你们能用一对反义词把这一节的内容概括一下吗?(板书:怕、勇猛)用上关联词语把它们联接起来。"既┉┉又┉┉""虽┉┉但更多的是┉┉" 哪些词语反映了猫的“胆小”和“勇猛”?指导学生把这一节里猫的可爱形象读出来吧! 简略却抓住重点内容,使整个教学过程做到松弛结合。
四、总结第一段,把握文章中心,朗读课文。
结合板书,现在来看看,作者写猫的性格古怪,分了几个方面来写?(生汇报:三个方面)
这些方面,课文中哪些写得详细(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根据学生回答在上面这些词上用彩色粉笔做上着重号。)
为什么作者写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猛比写猫的贪玩、一声不响、胆小要详细呢? 师小结:原因有二:一方面是作者爱猫,就把猫的长处写得详细,二方面事实上猫的优点是主要的,不然的话,怎么会许多人家养猫,作者又怎么会爱猫呢?
2、概括段意:那么,这一段主要写的什么?我们可以用书上哪一句概括?("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这一句写在这一段的第一句,这种概括段意的方法叫什么方法?我们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印象深刻。所以这句放在第一句的重点句子,我们也给它叫做总起句。
总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学习第一段的?(抓住重点理解词、句,看看这些词句是如何表现中心的)。
再一次概括了学法,学习语文不仅要让孩子们理解文章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掌握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最后指导朗读:一只猫,老舍先生用如此富有深情的句子把它描述得栩栩如生。这一切都来自于老舍先生对于猫真挚的感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饱含深情的文章吧!
学有感情朗读第一段。(配乐朗读)
五、学习写生字。
六、下课。
老舍的作品猫读后感范文第3篇
26 猫
老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能读准多音字“屏”、“折”,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古怪”、“屏息凝视”、“任凭”等词语的意思。
2、初步认识老舍语言平实、口语化的特点。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猫性格的古怪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A动物历来为我们所喜爱。作家笔下的动物更是特色鲜明,栩栩如生。第十三课中,丰子恺先生就通过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三眼一板的吃相为我们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今天我们再来一起走近老舍笔下的猫,看看老舍先生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自己的猫的。
B大家都喜欢动物,老师就先让大家来猜一种动物:“它步调从容,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吃饭时向来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而且还得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学生答) 丰子恺先生通过严肃郑重的叫声、从容的步态、三眼一板的吃相为我们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大作家老舍先生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自己的猫的呢?今天我们再来一起走近老舍笔下的猫。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文中的生字词标出来,要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字词。
(1)出示“性格
贪玩
尽职
抓痒
稿纸
跌倒
撞疼
开辟”指生认读。
(2)出示“屏息凝视
丰富多腔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认读,重点指导“屏”、“折”的读音。
3、整体感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丰子恺先生主要写了鹅的吃相,老舍先生主要写了猫的什么?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指生读出相应句子)
(2)哪些段落写的是猫“性格古怪”?第四自然段写的又是什么?
三、探究“古怪”。 导语:课文四个自然段中,有三个段落写的是性格古怪,看来这个“古怪”我们需要着重研究一下(板书:古怪)。
1、指生试着解释“古怪”的意思。 过渡:意思解释不好不要紧,我们先来读读这三段,读完后大家就明白“古怪”的意思了。
2、指生读第一段,体会:这只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交流:你觉得这只猫怎么样?引导学生说体会,并读出相应句子,教师相机板书“老实、贪玩、尽职”。重点指导“贪玩、尽职”。 贪玩:
(1)引导学生读出相应句子。
(2)课件出示“任凭谁怎么呼唤,他也不肯回来”。换词释义:“谁能把任凭’换成它的近义词?”(学生答) (3)创设情境,引发想象:“如果你是老舍先生,你会怎么呼唤?”(指生说)“自己不行,又有人来帮忙了。老舍会找谁帮忙呼唤?(家人、邻居、朋友)猫回来了吗?”(引导学生理解任凭也不’的意思,体会猫的贪玩) 尽职:
(1)引导学生读出相应句子。 (2)课件出示“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指生解释“屏息凝视”。
(3)动作模仿,体会“尽职”。 导语:“我们一起来屏息凝视’。屏住呼吸,瞪大眼睛,半个小时过去了,老鼠没有出来,它--------;一个小时过去了,老鼠没有出来,它--------;一连好几个小时过去了,老鼠没有出来,它仍然--------”(学生动作模仿,补充词语) 过渡:“多尽职的猫啊,真是不捉到老鼠誓不罢手。谁来读读这句话,把猫的决心、尽职劲儿读出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句子)
4、加关联词语,初步体会“古怪”。 过渡:(看板书)一只猫给我们带来三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谁能在这三个词语之间加上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
(引导学生用“有时有时、既又”等关联词语将“老实、贪玩、尽职”连接起来,初步体会猫的“古怪”。)
5、猫的特点还不止这三个呢!自由读
2、3自然段,从中你有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后回答,教师板书: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胆小
勇猛)
6、总结“古怪”。
(看板书)现在你对这只猫有什么评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这种矛盾的性格就叫古怪。”)
四、再读13段,体会“喜爱”。
1、过渡:这么古怪的猫,老舍喜不喜欢呢?请大家再来读读13自然段,标出能体现老舍喜欢的句子。
2、学生读课文,标出相应语句。
3、指生读出自己标出的语句,说出体会。
4、(1)出示“说它贪玩吧”一句指读。 (2)教师引导:“这句话中一连用了三个语气词,我们把这三个语气词去掉,看看是什么感觉?”(出示去掉语气词的句子指读,引导学生体会语气词中传递出的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以及老舍语言口语化的特点) (3)情景对话,进一步体会“喜爱”。
出走一天一夜的猫终于回来了,老舍把它抱起来,抚摸着它光滑的毛。家人看见了:“咱家的猫怎么刚回来?太贪玩了。”老舍说:“”;邻居看见了:“你家的猫回来了,太贪玩了。”老舍说:“”;帮忙呼唤猫的朋友也来了,老舍说:“”
5、出示“踩印几朵小梅花”一句,故意将“小梅花”错打成“脏脚印”,学生指出错误后引导说出两词在感情色彩上的不同,并想象老舍的心理活动:“老舍正在专心写作,小猫跳上来踩上了几个脚印,看着稿纸上的脚印,老舍想”
6、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五、读第四段,进一步体会“喜爱”。
1、过渡:性格古怪的大猫老舍都这样喜欢,猫小的时候老舍就更喜欢了。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读,指导。
六、扩展阅读,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1、总结过渡:老舍先生抓住了猫的性格特点,写出了对猫的喜爱之情,其他作家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猫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片段,相信大家会有新的收获。
2、指生读周而复的《猫》,引导学生总结出周而复是抓住外形和神态特点写猫的。
七、作业
老舍的作品猫读后感范文第4篇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一、《新课标》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儿童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增多,语言水平自然提高。这是社会交际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认识、发展智力所必需。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都在于一个人具有深厚的语言积淀。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我就是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积累有关成语。如果每节语文课前,我们语文老师都能花上两三分钟的时间,做这样一件事情,相信学生日后将终身受益。
二、于无疑处设疑,于矛盾处置疑,往往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文章向大家介绍了几只大猫?”原是无疑之处;而“面对这样性格古怪的大猫,老舍先生一定很头疼了?”这又是文章的矛盾焦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文中找理由、摆事实,忙得不亦乐乎。教师看似随意实则有意的一句话,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积极思维的可能。
老舍的作品猫读后感范文第5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一、课前活动(配乐赏读诗歌)
猫儿猫儿真古怪,
猫儿猫儿真有趣, 爱贪玩来爱睡觉,
又可爱来又淘气, 漆黑夜晚满屋跑,
爱到院子做游戏, 听见老鼠吱吱叫,
什么都是好玩具, 便把身子轻轻跳,
枝折花落人不气, 抓到老鼠尾巴翘。
生气勃勃主人喜。
师:课前我们赏读了诗歌----《猫》,现在我们就来学学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板书:猫)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师:目标清楚了吗?(生:--)大家有信心完成吗?(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任务,老师特制定了自学指导。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自学任务。
三、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
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读一读。
(3分钟后比谁读得准。)
1、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2、检测词语认读(个人比读) 乖巧
任凭
尽职
抓痒
淘气
开辟
生气勃勃
枝折花落
没完没了
的确
暖和 自学指导二(扫读课文): 1、说说课文写了什么时候的猫? 2、哪些段落在写长大的猫?
3、哪些段落在写小时候的猫?
(2分钟后比谁完成的最好。) A、生自学。 B、交流、汇报。 自学指导三:
小组合作: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什么?
四、说一说 :
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 这是一只(
)。
《猫》教 学 设 计
边
玲
安定中心小学
老舍的作品猫读后感范文第6篇
教材分析: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这篇文章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
1. 认识七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4. 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2.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准备:
学生方面:
搜集老舍先生的相关资料
搜集猫的图片,想想自己与小猫之间发生的故事
教师方面:
搜集到的猫的图片,课文重点词语、句子的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题研究势在必行,学校确立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点拨,解决问题巩固训练,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本课设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价值体现在教学关系上是教服务于学,师生关系上是师服务于生,从而造就了充满生命活力,和谐高效课堂。
教学过程:
一、 学法导课。
1、 同学们,当你遇到一段话,一篇文章的时候,你是怎样读懂它的?
2、
3、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读,圈,画,批等)
你们可真会读书呀,有这么多好的读书方法。这节课,我们就试着用大家说的这些方法来学习第15课《猫》。(板书课题)
二、 出示预习题。
1、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老舍先生笔下的猫与众不同,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3、
4、
5、 学生交流,随机板书。(古怪、淘气)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这只猫,了解它的特点吧! 我们一起读读预学题。(出示幻灯片2)
请大家拿起手中的书和笔,用这些方法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吧!
三、 学生自学。
1、
2、 教师巡回指导。
同桌互相检查对方的学习情况。
四、 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一)、剖析古怪,感受淘气。
看到同学们胸有成竹的样子,收获一定挺大,现在来汇报一下吧!
1、 谁能说说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些地方?能把你画出的相关词句读给大家吗?
2、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古怪”是什么意思?
3、
4、 学生交流汇报:老实有什么表现?
教师随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什么事也不过问”,并指导学生朗读。(乖巧的女生一定能读好。)
5、 学生交流汇报:猫的贪玩表现在哪里?
6、 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联词“任凭也”感受猫的贪玩。(顽皮的男生,找到你们平时贪玩的感觉,好好读读!)
7、
8、 学生交流汇报:猫的尽职从哪里看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屏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非不可”理解猫的尽职。(尽职的班干部们,用生动的朗读来夸夸和你们一样尽职的猫吧!)
9、 这只猫真是老实、贪玩、尽职啊!我们班上也有具有这些特点的同学,他们古怪吗?那为什么说猫古怪呢?谁能用上关联词把“老实、贪玩、尽职”这三个词连起来读读。
10、 学生争先发言。(相机出示幻灯片3)
11、 对了,这就是(
)的猫,它变化无常,令人难以捉摸。
12、 作者说它古怪的时候带着深深的喜爱,让我们带着喜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引读)
13、 猫的古怪还有什么表现呢?蹭:摩擦。更轻、更温柔,有撒娇的意思。几朵小梅花:把脏脚印比作梅花。
14、 课文围绕小猫的淘气写了哪些内容?
15、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指导。
(二)品悟感情,升华主题。
1.学生交流:自己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呢? 2.教师小结:人爱猫
猫亲人
3.指导读出猫的可爱与自己的喜爱之情。
五、 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请大家把书翻到73页,默读“阅读链接”,选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读读,思考:这个片段与课文的写法有什么异同之处?
2、
3、 相同:表达喜爱之情。
不同:从不同的方面表现情感:一段是从猫的外形和神情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一段是从一家人对猫的态度表现猫的可爱。
4、 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课文则是运用具体事例表现猫的特点,老舍还采用了拟人、对比、反语(明贬实褒)的手法,总分的结构,他们都对猫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让我们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身边有意思、感兴趣的动物,用上学过的方法记录它们的故事,让老师也和它交上朋友!(出示幻灯片4) 出示学生寄语,激发学生写作自信心与兴趣。(出示幻灯片5)
板书设计:
读
圈
画
批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