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克隆技术教学设计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克隆技术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逐步提高科普文的阅读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以学生自读为主,通过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阅读中的疑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将课文的主旨内化为学生对生活、人生、道德的认识,由课本走向课外,抓住契机,树立大语文观。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搜集、整理有关克隆的知识,了解克隆的发展,及人们对克隆持有的态度,强调在课堂上展开竞赛,激发学习的自觉性。

让学生理解内容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课前让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让每个学生学会分工与协作,充分地调动积极性,能愉快地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并且能够共同分享合作地喜悦。

2.老师事先作好课件,课件中包含导入所需要的《第六日》中的一些镜头,有关克隆的科研成果,各国对克隆所持有的态度等内容。 【教学流程】

一、看一看,激发阅读文本兴趣

由电影《第六日》(选择其中部分内容)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并用自己的理解诠释对"克隆"的理解。 教师不做评判,顺势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铺设探知平台。

二、读一读,搜索文本重要信息

1.学生自由速读,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搜集文中作者对克隆的诠释。 2.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篇章研读,对课文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疑问,在小组内讨论,筛选整理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鼓励学生学会筛选信息,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文章能多角度提问,力求使所提问题有价值。

三、说一说,交流心得共钻文本 学生可能会谈到下列收获。 1.我明白了什么叫克隆?

明确: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一群个体。 2.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的作用?

明确:使文章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按: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及对克隆的思索行文。

3."多利"的诞生在世界引起轰动的原因:

明确: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证明了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4.克隆技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造福人类? 明确:

(1)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 (2)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

(3)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5.第二节写了很多实验,又没有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为什么? 明确: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这一板块旨在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形成对课文整体的认识,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注重对文本作者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的把握。同时通过合作与探究,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品一品,畅读收获夯实底蕴

选择最喜欢你,让你最有收获的一点来读,并说明理由。 明确:

1.可以从说明方法上来诠释,恰当地说明方法准确地凸现了说明对象,说明事理明晰透彻。

2.可以从文章语言的准确性,谈一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的好处。 3.可以从文章的思想内容这个角度来进行赏析,谈一谈自己心灵受到的启迪。

4.还可以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对自己的影响来读。 学情估计:

1.只能泛泛而叙,不能具体深入的阐明理由。 2.可能或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随意地拼凑一气。

3.可能提出的问题过于松散,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引导、归纳,使之更典型性和探讨价值。

克隆技术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够认读绿线格内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克隆”是什么以及克隆技术对人类的作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2、初步了解说明文的一些基本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有关克隆的资料。

3、课前预习: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够认读绿线格内的生字,初步理解生词。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克隆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喜欢看哪些动画片呀?(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引出《西游记》),你们喜欢《西游记》中哪些人物?(自由发言),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他有哪些本事?孙悟空可真神了,一根毫毛就变出了许多小孙悟空来。这是多么神奇有趣啊!这个神话引发了人类复制自身的幻想,孙悟空能复制自身的本领,就是现代科技领域研究的“克隆”(板书“克隆”)。

2、克隆技术到底是怎样的技术?真的像神话中描绘的那么“神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教师板书课题:神奇的克隆)

3、从课题看,“神奇”是什么意思呀?(非常奇妙)那么克隆技术到底奇妙在哪里?认真阅读课文之后,我们应该能够找到答案。

二、初学课文

1、 自由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2)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 检查自读:

(1)指名分段读文,达到读通读顺;

(2)指名板演“薯”、“率”,检查对生字的识记(其他同学描红生字,加强识记效果)。

(3)检查,朗读生词: 马铃薯 嫁接 细菌 饲养 效率 诱人 雌性 濒危 卓有成效

3、 默读课文:要求:画出不懂或有疑问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书试着自己解决,如自己解决不了的做上记号。

4、 归纳汇总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联系读文、生活,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

三、理清层次,初探写作顺序。

1、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克隆”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克隆是什么、克隆羊“多利”的意义和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2、交流。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指名说说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指名说说自然界中有哪些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指名说说哪些

四、学习第

1、2自然段。

1、自读第

1、2自然段,想想,什么叫克隆?

2、交流。

结合第2自然段的相关句子,体会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并知道无性繁殖就是克隆。

(在这里相机介绍说明方法:下定义)

3、朗读第

1、2自然段。

五、指导书写生字

1.独立观察并书写1-2个字。 2.(投影)自我展示,自我评价。 3.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kâ lïng fán zhí xiān tiān jià jiē hōng dîng

( ) ( ) ( ) ( ) ( ) jiā chù sì yǎng xiào lǜ zhuāng pâi yîu rãn (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诱(

)

例(

)

饲(

)

薯(

) 透(

)

列(

)

伺(

)

暑(

)

3、留心生活,观察身边的人或事物,如果你会克隆,你觉得你能做点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嫁接、诱人、例如”等生词。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拼音写词语,集体订正。

2、什么叫克隆?

二、精读课文:

过渡:本文原来的题目叫克隆之谜,但是编者却更名为“神奇的克隆”。这节课咱们就来走进课文,看看这克隆如何神奇。自己读课文3--9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儿感受到了克隆的神奇。(可以把你的想法简要的写在书上) 交流重点:

(一)第

3、4自然段:

1、扣住中心句“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 说说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渗透说明方法:举例子)结合省略号再举些例子。 植物:扦插 压条 嫁接

(相机补充葡萄、桂花、桃树等植物的克隆方式。)

b、低等生物:分裂 (补充视频,感受细菌的分裂繁殖)看着不太舒服,但读文字还好,谁来读一读。齐读。

(二)第5自然段:

1、高等动物的克隆很神奇。

克隆多利的方法很复杂,但说白了,就是用一只羊身上的一个细胞培育成一只羊。小羊多利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体细胞克隆成功的动物。它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多莉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来临。继多莉出现后,克隆,这个科学术语变得广为人知。克隆猪、克隆猴、克隆牛纷纷问世,似乎一夜之间,克隆时代已来到人们眼前。

(三)第6-8自然段:

1、克隆的神奇还表现在它能造福人类。

2、交流。

a、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 优良的家畜。

(补充微型莲藕:取下一片小小的莲藕藕尖,运用克隆技术,两年内可培育出200支微型种藕,按传统方式,每亩藕地用种量达200公斤,而采用克隆种藕,每亩仅需50公斤,易于运输并且不带病毒。) b、挽救濒危物种。(欧洲盘羊 野牛 熊猫) c 、医学上:植皮,制造人体“配件”器官

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搜集的资料)

3、教师引读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师: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诱人”什么意思?

三、写话练习:假如你会克隆,你想克隆什么?为什么?

四、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五、作业设计: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克隆

(

)的成就

造福(

) (

)的研究

(

)的技术

提高(

) (

)的前景

(

)的动物

利用(

)

2、根据课文内容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 )( )关头 一( )一( ) 繁殖( )( ) 一( )( )二 ( )( )成效 品( )优( ) 濒危( )( ) 免( )( )运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克隆也叫____,也就是不经过____直接繁衍后代。它是一项可以造福于______的科技成果。课文先写__________,接着写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

2)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例如______;_____ 3)_____年,____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名字叫_________。

4、写话练习。

如果你掌握了克隆技术,你想克隆什么来造福人类?为什么?

板书设计:

8 神奇的克隆

植物 下定义

低等生物 举例

克隆技术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谈家桢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教学重难点 目标

2、3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古希腊哲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话在过去是一句至理名言。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他每次吃紧,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来参加战斗,这在过去也只是一个神话。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新兴的生物技术“克隆”,它能推翻名言或使神话变成现实,那么什么是“克隆”?它到底奇妙在哪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

二、作者简介

谈家桢,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

三、检查预习

1、生字词

2、交流查找的资料

我们身边哪些动、植物先天具有克隆的本领?

仙人掌、秋海棠落地(落叶)生根;土豆、地瓜发芽生长;桂花、富贵竹插枝即活;各种蔬菜、果树的嫁接;水螅除夏末和秋末外通常进

1 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四、整体感知

1、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克隆

2、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明确:

一、写克隆的含义

二、写克隆实验

三、写克隆的发展

四、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3、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让读者快速了解全文内容。

4、小结: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绵羊诞生之前,鱼类、两栖类和哺乳类克隆的成功,再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采用逻辑顺序,行文脉络清晰,说明事理步步推进。

五、研读课文

1、齐读第一部分

(1)找出上述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

明确: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

(2)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明确:“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

“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个群体,也叫“克隆”。” (克隆说到底就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

2 (3)克隆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为了把它说得浅显易懂,作者没有直接给克隆下定义,而是先从我们熟悉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如:“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把高深的科学知识说得形象生动,明白晓畅。接着,从词源上追溯“克隆”的原义用“嫩枝”或“摘条”繁殖,让我们进一步弄明白克隆的含义。紧承前文,文章对克隆的

介绍又进一步从植物克隆写到动物克隆。最后第3段以孙悟空猴毛变猴作结,把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4)第一部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呢?

明确: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

作用:克隆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陌生很难懂的,作者通过列举

大家熟悉的事物,再加以细致的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给它下个定义,把它的特征清楚的展示出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克隆。 (5)过渡: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那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

2、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思考: (1)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

明确:1979年克隆鲫鱼、1960、62年克隆爪蟾、1978年克隆黑斑蛙

(2)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举例子、列数据

(3)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练习

一、3)

明确:说明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标志着克隆研

3 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它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见教参143页)

(4)这部分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文章按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来安排的,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5)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努力?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明确:锲而不舍、求真创新。把这种精神用到我们的学习中,我们该如何做呢?(学生自由发言)

3、默读第四部分,思考:

(1)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2)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子。通过举例,说明只有通过克隆技术才能最有效、最方便地繁殖这些能给人类带来好处的高附加值的牲畜。

(3)文章最后一段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这段话该如何理解呢?

提示:

①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

4 ②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

③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技的进步,理性而德性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须探讨和面对的问题。

六、辩论

辩题:我看克隆人。

辩论要求:(1)语言清晰、流畅,有条理性,声音洪亮。 (2)观点明确,论据充足 。 (4)在驳斥对方观点时应该有“理”,更应该有“礼”。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结。

七、总结全文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一种新兴奇妙的生物科技“克隆”,也明白了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殃及人类,同学们也发表了大胆奇特的想象。我们真心希望,人类能够智慧和理性地运用这把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

八、布置作业

1、抄写“读一读,写一写”字词

克隆技术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奇妙的克隆》。《奇妙的克隆》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后反思五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奇妙的克隆》是一篇介绍克隆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过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文章分四个版块先介绍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的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克隆知识。

2.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4.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5.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由以上目标我指定本课教学重点如下: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1.结构安排巧妙新颖。

2.文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科学道理深入浅出。

二、说学生。

本文介绍克隆知识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克隆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生物常识重点突破。

学生对说明文常识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朗读法。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环节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

(二)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⑴浏览小标题,初步感知文意。

⑵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小黑板)

⑶学生读(学生根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跳读、连读),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⑴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

⑵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

(四)精读课文第一版块,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⑴学生齐读第一版块

⑵提问:克隆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突出特点?举例具有天生克隆克隆本领的动植物。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本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克隆技术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1、反复阅读课文,充分了解课文内容。

2、查阅字典、词典,理解并记忆文中出现的生字和词语。

3、课前布置学生进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克隆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4、进一步学习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二、课堂检测

1、初读课文,感知教材。

(1)克隆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3)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和科学性。

(1)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

(2)文章第一部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3、从课文中找出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仔细体会。

例如:‚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三、课后拓展

1、练笔:‚假如我被克隆‛。

倘若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请尽量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克隆的历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以此为话题,说说你的感受。

克隆技术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1、反复阅读课文,充分了解课文内容。

2、查阅字典、词典,理解并记忆文中出现的生字和词语。

3、课前布置学生进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克隆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4、进一步学习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二、课堂检测

1、初读课文,感知教材。

(1)克隆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3)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和科学性。

(1)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

(2)文章第一部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3、从课文中找出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仔细体会。

例如:‚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三、课后拓展

1、练笔:‚假如我被克隆‛。

倘若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请尽量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克隆的历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以此为话题,说说你的感受。

相关文章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第1篇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

2
2025-10-24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第1篇3.既然痛苦是躲不过的,那么就痛痛快快去接受。 4.不要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想要到达的远方!把书山...

1
2025-10-24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第1篇1.运行条件海拔不超过3000m 设备运行期间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55℃,不低于-25℃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

2
2025-10-24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第1篇无论买的期房、现房及二手房,都存在着办理房产证的问题。首要要了解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是通过交易对所购买房...

3
2025-10-24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s("wzfz");上一篇: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下一篇: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1
2025-10-24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s("wzfz");上一篇: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下一篇: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2
2025-10-24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过去,根据学校安排6月27-29日全校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

1
2025-10-24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第1篇由于聘任制的实行,目前医院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对医院不满意可以随时提出辞职,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也对医...

2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