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简史作业范文第1篇
刮痧疗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时代,是砭石疗法或刺络疗法的一种,长期以来流传于民间,薪火相传,沿用不废。宋代王裴《指述方瘴疟论》称之为“桃草子”。《保赤推拿法》记载:“刮者,医指挨皮肤,略加力而下也。”它多用于治疗痧症,即夏季外感中暑或湿热温疟疫毒之疾,皮肤每每出现花红斑点,亦称“夏法”。元明以后,民间治疗痧病的经验引起医学家的注意。如,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就对“搅肠沙”进行了记述:“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又如,杨清臾《仙传外科秘方》、王肯堂《证治准绳》、虞博《医学正传》、龚廷贤《寿世保元》、张景岳《景岳全书》等均记载有关痧症及治痧的经验。至清代,郭志邃撰写了第一部刮痧专著《痧胀玉衡》,从痧的病源、流行、表现、分类、刮痧方法、工具以及综合治疗方法等方面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例如,在治疗方面指出:“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民刂 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痧,用食盐以手擦之。”此后又有另一部刮痧专著陆乐山的《养生镜》问世。此二书成为能使刮痧跃为一门专科技术的基石。从此,清代论述痧病的专著日渐增多,有10多部,其他著作中记载刮痧医术的则更多。
科学技术简史作业范文第2篇
Chapter 1 the making of England
第一页
Primitive原始社会的
Clustering 丛 团
Hut茅草屋
Vitality生命力
Invade侵入
Occupy占有
Chieftain首领
Subjugate征服
Refinement改良
Christianity基督教christian 基督教的 第二页
Swarm大群人
Pirate海盗
Dialect方言
Kinship王权
Compose1写、创作(乐曲、歌剧等)2组成Booty战利品
Amusement娱乐
Democracy民主
Incompatible合不来的
Gemtile非犹太的
Territory领土
Feudalism封建制
Heathen不信教的、异教徒
第三页
Monastery修道院
Monk修士、僧侣
Chapter2
Relic遗风
Preserve保护
Minstrel(中世纪)游方诗歌演唱者 Fragmentv、n 碎片 片段
Devour吞食
Grapple (with)扭住(对手)扭打格斗 Avail(against sb) 抵挡
Combat格斗 搏斗 战斗
Retreat撤退 退却
Rejoice高兴
Avenge伸冤
Counseller顾问
Plunge猛进入38个单词1
第四页
Trophy奖品 战利品
Den穴
Belche喷(火) forth its fire
Bid说=say
Envelope包围 包住
Impenetrable不可穿越的forest
Marsh沼泽
Superstitious迷信的
Marvellous
第五页
Alliteration
Consonant
Metaphor
Attendant
Condemn
Tinge
Permanent
Chapter3
viking
plunder
prose
第六页
confescate
bestow
patch
baron
vassal
oath
secure
property
manifestation
supremacy
chronicle
prominent
dominent
intermingle
tend
bishop
archbishop
abbot
toil
第七页
sustain奇妙的 头韵 辅音 隐喻 侍者 责备 淡的色调或痕迹a tinge of 永久的 北欧海盗掠夺散文没收赠与小块土地男爵封臣誓言保护资产显示至高无上编年史的 突出的最突出的、占支配地位的混合照管主教大主教 男修道院长辛苦工作 支撑41个单词
2courageous勇敢的heretics犯异端罪的人perish毁灭
plague瘟疫
poll-tax人头税
impose对()课税
pauperize贫穷
slogan口号 格言】
sermon讲道
bondage
velvet
stuff
ornament
ermine
spices
rye
manor
pomp
sovereign
第八页
remonstate
oppressor
treacherously
apeal
prevail
verse
tournament
code
moral
chivalry
apprenticeship
solemn
cycle
第九页
rim
culmination
collapse
patronize
charge
fabricate
illicit
convert
第十页
Masterpiece奴役天鹅绒布料 装饰 貂皮 貂香料黑麦庄园浮华最高统治者抗议。报复受压迫的背叛的 不忠的恳求 呼吁流行的诗体比赛、武士骑马比赛密码。道德标准道德的骑士精神学徒身份1表情严肃的2庄重的3隆重的正式的1循环周期2系列(如组歌或组诗)边缘结局 结果倒塌赞助 支持控告编造不正当的改变形式或用途名著 杰作41单词
3Vivid鲜明的
Amuse是某人消遣 第十一页
Chapter4
Amid在()当中 Barren贫瘠的 Scanty不足的 Industriously勤劳的 Plough耕田 Idler
Exposure
Parasite
Deacon
Preach
Flock
Leap
Clerk
Despoil
Cardinal
Virtues
Friar
Hermit
Altar
Roamer
Manor
Hood
Plead
Mete
Mist
Mutter
Aught=anything
Sum up
Confer
Sternly
Counsel
科学技术简史作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早期芭蕾 浪漫芭蕾 古典芭蕾 现代芭蕾 当代芭蕾
“芭蕾”最早起源于意大利,后流传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最早“芭蕾”并不是一个舞种,它仅表示“舞蹈”“跳舞”。现当代人们意识里芭蕾就是美丽的舞者穿着足尖鞋、公主一样的蓬蓬裙高傲地起舞,因而芭蕾也成为美与气质的集中表现。其实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芭蕾是经过历史的推移,一步步由早期芭蕾发展而来。从1500年至今,芭蕾舞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的芭蕾舞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在芭蕾的发展史上我们能看出舞蹈动作、剧情、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些变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时期芭蕾服饰的演变。在舞蹈的行当里,表演者的服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芭蕾舞发展史上,它们相辅相成,成就了芭蕾舞蹈史的辉煌。
一、早期芭蕾(15001832)
早期芭蕾是指从1500年到1832年间的芭蕾。这个时期的舞者,并不是什么专业舞蹈演员,也不具备现在舞者的身材条件和技能,舞蹈活动也都是在宫廷举行,演员大多是皇室贵族。举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继承皇室礼俗,彰显皇室荣耀与威严华丽的形象,因此这个时期的芭蕾舞蹈服装非常奢华而夸张,带有浓厚的“巴洛克”风格,配饰相当烦琐而华丽,这也限制了这个时期舞者们的舞蹈动作。早期的芭蕾具有一定的自娱性。到了1581 年,为了庆祝法国皇后姐妹的婚礼,诞生了史上第一部真正的芭蕾舞剧《皇后的喜剧芭蕾》,众所周知,现今的芭蕾舞多为女演员穿着白色短裙而舞,但当时的演员都以男性为主,还没有女演员,剧中的女性角色则由男舞蹈演员戴着面具扮演,舞者普遍戴着滑稽、夸张的皮质面具来舞蹈。这也是早期芭蕾的一个特点,演员和观众都是宫廷里的显赫贵族。服饰采用的也是当时的宫廷服装样式,并无创新,由于日常宫廷服装繁复笨重,不便于移动,因此整个舞剧中的舞蹈动作也显得非常简单,整场舞剧没有女演员。直到18世纪,芭蕾舞剧才向女性打开大门,那时的女演员会穿着及踝长裙而舞。从18世纪开始,皮质面具逐渐消失。从服饰以及表演人员,我们可以发现早期的芭蕾受封建思想约束较为严重,人们思想还不够开放,没有女性芭蕾舞演员,虽然从18世纪开始逐渐加入了女性舞蹈演员,但是该时期的芭蕾舞蹈服饰相当保守,芭蕾的发展也仅限于宫廷之内,几乎完全是为了贵族阶级服务。
二、浪漫芭蕾(18321876)
浪漫芭蕾是指从1832年到1876年间的芭蕾。这一时期的芭蕾舞剧题材的取向是“童话神话”。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仙女》《吉赛尔》《葛蓓莉亚》。审美观念则是以“轻盈飘逸”为标准,动作指向习惯为“垂直向上”,服装风格与上一时期则有所演变,女性退去繁重而保守的宫廷服饰,穿上了唯美浪漫的“白色纱裙”,因而被称之为“白裙芭蕾”,作品大多给人以浪漫童话般梦幻的感觉,这就是浪漫主义时期芭蕾舞的特点。芭蕾舞的纱裙保留了宫廷女性的服饰风格,钟形露肩式连衣长裙,裙长脚踝以上,裙摆由 16 层白色薄纱制成。 19 世纪中后期,自俄国建立了芭蕾舞团以来,芭蕾舞的裙长缩短至膝盖,服饰的改变也帮助了芭蕾舞动作发展的变化,从而使演员的技能逐步提高,出现了有難度的旋转和脚尖动作。这一时期芭蕾的各项指标确立也奠定了“足尖鞋”的发展基础,使其成为芭蕾身体语言的经典符号。“纱裙”“足尖鞋”,芭蕾舞服饰巨大的变化让芭蕾舞从这个时期开始逐渐形成了目前人们所认识的真正意义上的芭蕾。该时期芭蕾舞的另一重要特征是重视作品跌宕起伏的情节性,动作也变得更加严谨规范,重视舞者的高难度技艺及表现力,作品情怀浪漫,能够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这时的芭蕾已经不再是宫廷中自娱自乐或者服务于贵族阶级的舞蹈了。
三、古典芭蕾(18771898)
古典芭蕾是指从1877年到1898年间的芭蕾。古典芭蕾的鼎盛时期开创于俄罗斯,这一时期芭蕾舞者身穿纱质短裙,舞鞋质地也比较软,舞蹈作品结构主要以ABA三段式为主。这是一个芭蕾舞剧发展较好的时期,舞蹈形式多样,有独舞、双人舞、多人舞和群舞以及性格舞,更加重视舞者的技术技巧、男女舞者的配合、舞姿的延展。这一时期舞者身体的表现力以及造型的清晰度也大大增加,腿部动作向上及两端延展。同时,该时期的芭蕾对服饰有了新的要求,为了配合动作,芭蕾舞的纱裙服长度从小腿提高到了只能遮盖臀部的位置,裙摆中加入了裙撑,使裙子呈平面型,这就是“古典主义TUTU芭蕾短裙”。这是该时期广泛被运用在各种芭蕾剧众多的标志性服饰,例如《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等。这些芭蕾舞剧中的服饰除了颜色及裙身装饰花纹的变化,女演员的服装样式几乎都是统一的,这种变革使芭蕾舞蹈发展至较为辉煌的时期,古典芭蕾时期产生的舞蹈作品也被后人无数次演绎,相比上一时期的服装,它使舞者更加轻松自如地打开腿部动作,让舞蹈动作不受服饰约束,也更能看出演员的形体之美,服装变革成为构成芭蕾舞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现代芭蕾(19091977)
现代芭蕾是指从1909年到1977年间的芭蕾。这一时期舞蹈服饰简洁、利落。现代芭蕾是芭蕾发展史上的第四个时期,出现了交响芭蕾和戏剧芭蕾的两种新形式,在服饰上也别出心裁,作品《春之祭》中大胆采用了异教徒风服饰,具有浓烈的俄罗斯原始民风,和以往的白纱裙芭蕾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预示着一个天翻地覆、多元审美的新世纪。作品《月球》的服饰采用纯色紧身连体服,体现宇航员的特点,设计令人眼前一新,更加凸显出主题。这一时期的芭蕾普遍淡化了情节,民族性格与时代精神表现较为明显,创作手法开放并多样化,创作思想也相对自由大胆,重视组舞和群舞的表现力。新作品普遍强调风格个性化,现代芭蕾舞剧服装的设计样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首先,这个时期的审美更注重演员四肢的线条,腿部动作的幅度也继续在加大。服装则越来越简易,大尺度地裸露和体现演员身体的线条,也让演员能够不受服饰约束,更好的展示自身形态和高超的舞蹈技巧。编导们的思想也不再固化和局限,所以这个时期的芭蕾舞呈现出以下几种特点:服饰不受局限,舞蹈呈现多样化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色彩,创作的作品自由开放;创作手法多元化,摒弃了传统固有的模式;作品追求短小多变,适应新时期的生活节奏和审美新习惯。
五、当代芭蕾(1977年至今)
当代芭蕾是指从1977年一直到现在仍在发展着的芭蕾。它收集了前四个时期的辉煌成果,无论是在审美、创作,还是训练体系方面都吸取和借鉴了现代舞的一些经验与训练体系,这个时期的芭蕾深受时代的影响,因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与现代意识的新型芭蕾风格,因而呈现出更加变幻莫测的景象。服饰趋于简练和直观化,例如作品《残酷的世界》,它在服装的色彩和样式上,紧扣残酷的主题,让咖啡墨绿深灰的色彩渲染着生活化气息,甚至带上破碎的服饰,给人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觉,不经意间带上了某种当代人特有的批判现实的意味。这个时期的服饰风格和样式都回归到生活和自然,飘逸随性,它将古典舞的条件、能力、技术、流畅,与现代舞的观念、时代、个性、原创这八个特点完美地融为一体。这个时期的服饰更加简约,由最初的仅盖住臀线的迷你贴身超短裙演变成了不要任何裙子的紧身连衣裤,由此形成了芭蕾女明星服装“趋短化”的走势,以及对其肢体线条和比例日益升级的苛求。简单素朴的当代服饰也可以反映当代芭蕾具有多元化、开放性的艺术特征,受到现代人的欢迎。
总的来说,芭蕾发展的五个时期的服饰是随着时代背景的不同而转变设计思想,由固有思维到多样化的思维,舞蹈服饰也是为了配合舞蹈的特点,或抒情或叙事,这两者密不可分,从服饰的演变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芭蕾舞的趋势是由自娱再到舞台的升华,进行多层次的完善和提高,使得舞蹈在舞台上异彩纷呈、创意无限。
如今,芭蕾舞的服装样式随着编导思想的开放,演员身体线条的需要而变得丰富自由,回归本真、性格独特多样。服装变化是随着演员舞者肢体动作的需要而变化,为舞者提供更大的身体上的可能性,舞蹈的肢体也充分体现着服饰的动态美,使角色形象更加具有特点。让服装与舞者融为一体,两者相辅相成,使芭蕾舞作品更加鲜活和打动人心。纵观历史,芭蕾舞蹈服飾的发展跟随着芭蕾舞蹈艺术的本身,不断地革新,从最初的自娱到娱人的发展过程,表演的目的发生了变化,从自娱自乐到为观众而舞,编导及演员为了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对舞姿的延伸感、技术技巧的不断提升进行探索和突破,这些都影响着芭蕾舞蹈服饰的变化发展,芭蕾舞蹈服饰的每一次变革也成就着芭蕾舞蹈发展史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艾哲宇.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舞剧音乐的对比分析[J].黄河之声, 2019(16):74.
[2] 谢滋.从芭蕾舞发展史漫谈芭蕾舞服装形制的变化[J].艺海, 2014(12):22-24.
[3] 魏世兴.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服装设计实践[J].演艺科技,2014(11):52-55.
[4] 蔡倩,李启周.浅析在全球化背景下芭蕾舞服装设计形式与风格的变迁[J].山东纺织经济,2011(5):51-53.
[5] 巩明伟.谈芭蕾舞表演艺术的审美[J].戏剧之家,2019(3):115.
基金项目: 四川省音乐与舞蹈研究中心项目《四川清音的流变与发展》(项目编号:17LSXY06)的阶段性成果;地厅级项目
作 者: 王玮,音乐与舞蹈学硕士,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科学技术简史作业范文第4篇
读《时间简史》有感
当爱因斯坦说到“上帝不掷骰子”的时候,他错了。鉴于黑洞给予我们的暗示,上帝不仅掷筛子,而且往往将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以迷惑我们。
说实话,以自己的水品去读这本书,实在是夸张了。更夸张的是磕磕盼盼的读完,心中大胆的想法想把 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做个概述,可能很是疏漏,不过尽量吧。
量子物理学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观察者,似乎我们的眼睛让我们自认为了解和知道。
一、物质(Substance)
物质即一种存在。物质由一些基本粒子(自旋为1/2)构成。物质的绝对静止是不存在的,物质的绝对状态是不停运动变化的。质量和能量是描述物质状态的两个重要属性,两者皆满足广泛意义上的守恒定律,且可以互相转化。力(自旋为0,1,2的虚粒子)和波(自旋为0,1,2的实粒子)描述了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及效果,自然界归纳出四种基本的力: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
关于物质的哲学原理是:生命是一种形态,这种存在并不永恒,但万物却共享相同的物质基础,而在物质互相转化的过程中质能恒久不灭。
所以在共同的物质基础的轮转中,今天的我也许就是明天的你,来日化作山川草木风雷云雨也未可知。佛家云“惠爱万物众生”,儒家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及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思想是有着深刻道理的,某种程度上,一个人就是他身边所有人的总和,他的成长生活言行处事都深刻地受到身边的人和所处环境的影响,所以一个人应当关爱身边的人,为生养他的这片土地作出自己的贡献,我即世界爱惜自己需要理由吗?只有胸怀天下的人,才能真正的惠爱苍生万物,是谓“大爱”,所谓“仁者无敌”并不是仁者多么强大,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对手,而是说仁者待人亲善,推己及人,没有敌人,有的只是朋友。倘若人人如此,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终极政治理想也就实现了“天下大同”,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和谐社会”,共产党说那是“共产主义”,从古至今无论名称说法如何变化,但民族的理想未曾变,人民纯朴地憧憬着太平安康稳定发展的好日子,但这决不只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富裕生活,而是所有手足同胞们的团结兴旺,也是这片古老土地的复兴梦想。
二、时空(Time&Space)
当我们跳出低维度的视角去思考这个世界,时间和空间是一个混合的概念,时空的本质是物质的散漫态,而时间只是物质状态变迁的一种度量。时间箭头是基于热力学方向(闭合系统中的熵总是随时间增加)、心理学方向(取决于热力学方向)、宇宙学方向(方向不定,但根据人择原理,现在它与前两个方向一致)的。关于广义相对论和时空曲率的一些论证及推论让我们看到通过旋转黑洞、虫洞进行时空旅行的可能性。
关于时空的哲学原理是:时间很容易令人产生类似“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错觉,其实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
时间用以在大尺度范围内统一度量和标记物质状态的变迁,但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有时并不受制于此,一个人的生活越充实相对来说他的时间就越多,有人说生命就像一部小说,好不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是否精彩。如果说人们共享物质基础,那么何以区别不同的生命个体,凭借思想言论行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那么假如一个人死了,但他的思想言论行为仍为人们所记忆并指导着实践生活,那么这个人真的死了吗?其实,人总是可以永远活着的,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千百年后仍然在这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不也正是我们自己吗?
三、科学(Science)
从最初亚里士多德的权威说法到牛顿的经典理论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近代物理学的量子论,科学理论的提出、完善、应用乃至推翻,每每令人惊叹随即错愕。让我来回想一下部分基本理论及关键字:
1、电磁场理论:四个方程,似乎没什么好说的。做大一统工作的人总能博得满堂彩,向麦克斯韦致敬。也正是这个理论方程关于伽利略变换的不谐洽导致了洛伦兹变换和相对论的提出。
2、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凭借两条简洁的假设,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时空观,重新探讨了惯性系中物体的运动规律,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推论和预言近乎完美的解释并验证了诸多难题,继而广义相对论又对非惯性系中的物体运动规律做了进一步研究,赋予了引力场和惯性等物理概念以新的科学内涵,有力地推动了天文宇宙物理学的快速发展。
3、量子理论:光电效应、波谱研究、康普顿效应、德布罗意波->量子化(从普朗克到波尔)!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俗称测不准原理)放弃了量子状态的精确测量、泡利不相容原理->概率波、薛定谔方程,还有一大堆基本粒子及其量子状态描述(复杂从略),量子物理学作为研究物质微观机理的近代理论还在不断的完善中
4、近代宇宙学:宇宙的起源及演化(热大爆炸学说,弗里德曼闭合宇宙,宇宙无边界设想)、黑洞理论(坍塌,高密度,大引力)、虫洞(时空负曲率)、人择原理(最莫名其妙的原理:“不要问为什么,因为这就是答案”)、暗物质(反粒子)、弦理论、关于宇宙的理论与设想自古以来就没少过。
5、理论的统一:广义相对论用以描述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几公里到1亿亿亿英里),量子力学用以处理极小尺度现象(百万亿分之一米),然而,可惜的是这两个理论不是互相协调的它们不可能都对!现在科学家们正在思索并探寻一种被称为“量子引力论”的统一理论。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力中除引力外的其他三种力的统一已经在GUT(大统一理论)中初见端倪,然而离最终得到包含包括引力在内的所有力和普适物理规律的统一理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关于科学理论的哲学原理是:不要迷信,特别是不要迷信科学!所谓科学就是可以被证伪的。而我们要承认科学理论也是一种假说,是既定条件下适用的既定真理,要反对科学疯子,揭露科学骗子,不当科学傻子。辩证法认为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对于任何事物的看法,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没有终点,每个阶段的真理连接起来,形成真理的过程,每一个时期的真理都只是相对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看着眼熟不?好吧,我承认这段是马哲原理)
四、世界(World)
最后,世界。世界是什么?世界=物质?世界=宇宙?不,世界是一切事物的总和,世界即自己。
形而上地讲,世界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从他开始认识世界到他彻底遗忘世界为止的。永远有多远,长不过生死之间,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所谓的永恒都包含在他的生命里他的世界中,当他的世界覆灭,他的永恒也就随即终止,或者说也就真的“永恒”了,纵使他生前的作为会对活着的世界产生恒久的影响,但一切对他来说已然没有分毫意义了,那些一心立功绩想名垂青史或是做坏事怕死后背骂名的人也只不过是活着时的安心与畏惧罢了,死了的人还会在乎金钱名利、众人的眼光或是历史的评价吗?
生命是一次得之不易的体验,究竟要如何去度过,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默默无闻是生,轰轰烈烈亦是生,可以很在意,也可以很随意,都是一生,不过是生活的方式不同。有人说生命的本质就是浪费时间,那我更愿意将时间“浪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而生命的意义就是热爱和创造美好,在岁月磨损的纷扰中仍旧如萌芽般充满欣喜与感动微笑着用力热情地去生活。
那些认定一切奋斗和努力都终将在身后灰飞烟灭归于枉然的人是悲哀的,其实即便是最艰辛的生命也是有大欢喜的,这欢喜来源于那些美好的生活体验,那些勇敢的尝试、那些执着的坚持、挥洒着汗水和泪水的付出、满载着歌声和笑声的收获热爱生活的人更容易被生活所感动,而感恩于辛苦生活中的美好的人们,也乐于奉献自己为别人创造美好。当我来的时候这个世界不尽完美,当我走的时候我希望世界因我而更加美好,哪怕是一点点,正所谓“能力有大小,贡献需尽力”,若曾用心地体会、真诚地生活过,并尽自己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美好的东西,生命就是有意义没大缺憾的。
科学技术简史作业范文第5篇
读《时间简史》有感
当爱因斯坦说到“上帝不掷骰子”的时候,他错了。鉴于黑洞给予我们的暗示,上帝不仅掷筛子,而且往往将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以迷惑我们。
说实话,以自己的水品去读这本书,实在是夸张了。更夸张的是磕磕盼盼的读完,心中大胆的想法想把 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做个概述,可能很是疏漏,不过尽量吧。
量子物理学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观察者,似乎我们的眼睛让我们自认为了解和知道。
一、物质(Substance)
物质即一种存在。物质由一些基本粒子(自旋为1/2)构成。物质的绝对静止是不存在的,物质的绝对状态是不停运动变化的。质量和能量是描述物质状态的两个重要属性,两者皆满足广泛意义上的守恒定律,且可以互相转化。力(自旋为0,1,2的虚粒子)和波(自旋为0,1,2的实粒子)描述了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及效果,自然界归纳出四种基本的力: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
关于物质的哲学原理是:生命是一种形态,这种存在并不永恒,但万物却共享相同的物质基础,而在物质互相转化的过程中质能恒久不灭。
所以在共同的物质基础的轮转中,今天的我也许就是明天的你,来日化作山川草木风雷云雨也未可知。佛家云“惠爱万物众生”,儒家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及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思想是有着深刻道理的,某种程度上,一个人就是他身边所有人的总和,他的成长生活言行处事都深刻地受到身边的人和所处环境的影响,所以一个人应当关爱身边的人,为生养他的这片土地作出自己的贡献,我即世界爱惜自己需要理由吗?只有胸怀天下的人,才能真正的惠爱苍生万物,是谓“大爱”,所谓“仁者无敌”并不是仁者多么强大,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对手,而是说仁者待人亲善,推己及人,没有敌人,有的只是朋友。倘若人人如此,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终极政治理想也就实现了“天下大同”,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和谐社会”,共产党说那是“共产主义”,从古至今无论名称说法如何变化,但民族的理想未曾变,人民纯朴地憧憬着太平安康稳定发展的好日子,但这决不只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富裕生活,而是所有手足同胞们的团结兴旺,也是这片古老土地的复兴梦想。
二、时空(Time&Space)
当我们跳出低维度的视角去思考这个世界,时间和空间是一个混合的概念,时空的本质是物质的散漫态,而时间只是物质状态变迁的一种度量。时间箭头是基于热力学方向(闭合系统中的熵总是随时间增加)、心理学方向(取决于热力学方向)、宇宙学方向(方向不定,但根据人择原理,现在它与前两个方向一致)的。关于广义相对论和时空曲率的一些论证及推论让我们看到通过旋转黑洞、虫洞进行时空旅行的可能性。
关于时空的哲学原理是:时间很容易令人产生类似“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错觉,其实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
时间用以在大尺度范围内统一度量和标记物质状态的变迁,但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有时并不受制于此,一个人的生活越充实相对来说他的时间就越多,有人说生命就像一部小说,好不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是否精彩。如果说人们共享物质基础,那么何以区别不同的生命个体,凭借思想言论行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那么假如一个人死了,但他的思想言论行为仍为人们所记忆并指导着实践生活,那么这个人真的死了吗?其实,人总是可以永远活着的,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千百年后仍然在这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不也正是我们自己吗?
三、科学(Science)
从最初亚里士多德的权威说法到牛顿的经典理论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近代物理学的量子论,科学理论的提出、完善、应用乃至推翻,每每令人惊叹随即错愕。让我来回想一下部分基本理论及关键字:
1、电磁场理论:四个方程,似乎没什么好说的。做大一统工作的人总能博得满堂彩,向麦克斯韦致敬。也正是这个理论方程关于伽利略变换的不谐洽导致了洛伦兹变换和相对论的提出。
2、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凭借两条简洁的假设,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时空观,重新探讨了惯性系中物体的运动规律,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推论和预言近乎完美的解释并验证了诸多难题,继而广义相对论又对非惯性系中的物体运动规律做了进一步研究,赋予了引力场和惯性等物理概念以新的科学内涵,有力地推动了天文宇宙物理学的快速发展。
3、量子理论:光电效应、波谱研究、康普顿效应、德布罗意波->量子化(从普朗克到波尔)!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俗称测不准原理)放弃了量子状态的精确测量、泡利不相容原理->概率波、薛定谔方程,还有一大堆基本粒子及其量子状态描述(复杂从略),量子物理学作为研究物质微观机理的近代理论还在不断的完善中
4、近代宇宙学:宇宙的起源及演化(热大爆炸学说,弗里德曼闭合宇宙,宇宙无边界设想)、黑洞理论(坍塌,高密度,大引力)、虫洞(时空负曲率)、人择原理(最莫名其妙的原理:“不要问为什么,因为这就是答案”)、暗物质(反粒子)、弦理论、关于宇宙的理论与设想自古以来就没少过。
5、理论的统一:广义相对论用以描述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几公里到1亿亿亿英里),量子力学用以处理极小尺度现象(百万亿分之一米),然而,可惜的是这两个理论不是互相协调的它们不可能都对!现在科学家们正在思索并探寻一种被称为“量子引力论”的统一理论。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力中除引力外的其他三种力的统一已经在GUT(大统一理论)中初见端倪,然而离最终得到包含包括引力在内的所有力和普适物理规律的统一理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关于科学理论的哲学原理是:不要迷信,特别是不要迷信科学!所谓科学就是可以被证伪的。而我们要承认科学理论也是一种假说,是既定条件下适用的既定真理,要反对科学疯子,揭露科学骗子,不当科学傻子。辩证法认为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对于任何事物的看法,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没有终点,每个阶段的真理连接起来,形成真理的过程,每一个时期的真理都只是相对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看着眼熟不?好吧,我承认这段是马哲原理)
四、世界(World)
最后,世界。世界是什么?世界=物质?世界=宇宙?不,世界是一切事物的总和,世界即自己。
形而上地讲,世界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从他开始认识世界到他彻底遗忘世界为止的。永远有多远,长不过生死之间,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所谓的永恒都包含在他的生命里他的世界中,当他的世界覆灭,他的永恒也就随即终止,或者说也就真的“永恒”了,纵使他生前的作为会对活着的世界产生恒久的影响,但一切对他来说已然没有分毫意义了,那些一心立功绩想名垂青史或是做坏事怕死后背骂名的人也只不过是活着时的安心与畏惧罢了,死了的人还会在乎金钱名利、众人的眼光或是历史的评价吗?
生命是一次得之不易的体验,究竟要如何去度过,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默默无闻是生,轰轰烈烈亦是生,可以很在意,也可以很随意,都是一生,不过是生活的方式不同。有人说生命的本质就是浪费时间,那我更愿意将时间“浪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而生命的意义就是热爱和创造美好,在岁月磨损的纷扰中仍旧如萌芽般充满欣喜与感动微笑着用力热情地去生活。
那些认定一切奋斗和努力都终将在身后灰飞烟灭归于枉然的人是悲哀的,其实即便是最艰辛的生命也是有大欢喜的,这欢喜来源于那些美好的生活体验,那些勇敢的尝试、那些执着的坚持、挥洒着汗水和泪水的付出、满载着歌声和笑声的收获热爱生活的人更容易被生活所感动,而感恩于辛苦生活中的美好的人们,也乐于奉献自己为别人创造美好。当我来的时候这个世界不尽完美,当我走的时候我希望世界因我而更加美好,哪怕是一点点,正所谓“能力有大小,贡献需尽力”,若曾用心地体会、真诚地生活过,并尽自己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美好的东西,生命就是有意义没大缺憾的。
科学技术简史作业范文第6篇
读《时间简史》有感
当爱因斯坦说到“上帝不掷骰子”的时候,他错了。鉴于黑洞给予我们的暗示,上帝不仅掷筛子,而且往往将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以迷惑我们。
说实话,以自己的水品去读这本书,实在是夸张了。更夸张的是磕磕盼盼的读完,心中大胆的想法想把 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做个概述,可能很是疏漏,不过尽量吧。
量子物理学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观察者,似乎我们的眼睛让我们自认为了解和知道。
一、物质(Substance)
物质即一种存在。物质由一些基本粒子(自旋为1/2)构成。物质的绝对静止是不存在的,物质的绝对状态是不停运动变化的。质量和能量是描述物质状态的两个重要属性,两者皆满足广泛意义上的守恒定律,且可以互相转化。力(自旋为0,1,2的虚粒子)和波(自旋为0,1,2的实粒子)描述了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及效果,自然界归纳出四种基本的力: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
关于物质的哲学原理是:生命是一种形态,这种存在并不永恒,但万物却共享相同的物质基础,而在物质互相转化的过程中质能恒久不灭。
所以在共同的物质基础的轮转中,今天的我也许就是明天的你,来日化作山川草木风雷云雨也未可知。佛家云“惠爱万物众生”,儒家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及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思想是有着深刻道理的,某种程度上,一个人就是他身边所有人的总和,他的成长生活言行处事都深刻地受到身边的人和所处环境的影响,所以一个人应当关爱身边的人,为生养他的这片土地作出自己的贡献,我即世界爱惜自己需要理由吗?只有胸怀天下的人,才能真正的惠爱苍生万物,是谓“大爱”,所谓“仁者无敌”并不是仁者多么强大,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对手,而是说仁者待人亲善,推己及人,没有敌人,有的只是朋友。倘若人人如此,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终极政治理想也就实现了“天下大同”,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和谐社会”,共产党说那是“共产主义”,从古至今无论名称说法如何变化,但民族的理想未曾变,人民纯朴地憧憬着太平安康稳定发展的好日子,但这决不只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富裕生活,而是所有手足同胞们的团结兴旺,也是这片古老土地的复兴梦想。
二、时空(Time&Space)
当我们跳出低维度的视角去思考这个世界,时间和空间是一个混合的概念,时空的本质是物质的散漫态,而时间只是物质状态变迁的一种度量。时间箭头是基于热力学方向(闭合系统中的熵总是随时间增加)、心理学方向(取决于热力学方向)、宇宙学方向(方向不定,但根据人择原理,现在它与前两个方向一致)的。关于广义相对论和时空曲率的一些论证及推论让我们看到通过旋转黑洞、虫洞进行时空旅行的可能性。
关于时空的哲学原理是:时间很容易令人产生类似“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错觉,其实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
时间用以在大尺度范围内统一度量和标记物质状态的变迁,但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有时并不受制于此,一个人的生活越充实相对来说他的时间就越多,有人说生命就像一部小说,好不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是否精彩。如果说人们共享物质基础,那么何以区别不同的生命个体,凭借思想言论行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那么假如一个人死了,但他的思想言论行为仍为人们所记忆并指导着实践生活,那么这个人真的死了吗?其实,人总是可以永远活着的,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千百年后仍然在这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不也正是我们自己吗?
三、科学(Science)
从最初亚里士多德的权威说法到牛顿的经典理论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近代物理学的量子论,科学理论的提出、完善、应用乃至推翻,每每令人惊叹随即错愕。让我来回想一下部分基本理论及关键字:
1、电磁场理论:四个方程,似乎没什么好说的。做大一统工作的人总能博得满堂彩,向麦克斯韦致敬。也正是这个理论方程关于伽利略变换的不谐洽导致了洛伦兹变换和相对论的提出。
2、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凭借两条简洁的假设,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时空观,重新探讨了惯性系中物体的运动规律,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推论和预言近乎完美的解释并验证了诸多难题,继而广义相对论又对非惯性系中的物体运动规律做了进一步研究,赋予了引力场和惯性等物理概念以新的科学内涵,有力地推动了天文宇宙物理学的快速发展。
3、量子理论:光电效应、波谱研究、康普顿效应、德布罗意波->量子化(从普朗克到波尔)!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俗称测不准原理)放弃了量子状态的精确测量、泡利不相容原理->概率波、薛定谔方程,还有一大堆基本粒子及其量子状态描述(复杂从略),量子物理学作为研究物质微观机理的近代理论还在不断的完善中
4、近代宇宙学:宇宙的起源及演化(热大爆炸学说,弗里德曼闭合宇宙,宇宙无边界设想)、黑洞理论(坍塌,高密度,大引力)、虫洞(时空负曲率)、人择原理(最莫名其妙的原理:“不要问为什么,因为这就是答案”)、暗物质(反粒子)、弦理论、关于宇宙的理论与设想自古以来就没少过。
5、理论的统一:广义相对论用以描述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几公里到1亿亿亿英里),量子力学用以处理极小尺度现象(百万亿分之一米),然而,可惜的是这两个理论不是互相协调的它们不可能都对!现在科学家们正在思索并探寻一种被称为“量子引力论”的统一理论。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力中除引力外的其他三种力的统一已经在GUT(大统一理论)中初见端倪,然而离最终得到包含包括引力在内的所有力和普适物理规律的统一理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关于科学理论的哲学原理是:不要迷信,特别是不要迷信科学!所谓科学就是可以被证伪的。而我们要承认科学理论也是一种假说,是既定条件下适用的既定真理,要反对科学疯子,揭露科学骗子,不当科学傻子。辩证法认为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对于任何事物的看法,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没有终点,每个阶段的真理连接起来,形成真理的过程,每一个时期的真理都只是相对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看着眼熟不?好吧,我承认这段是马哲原理)
四、世界(World)
最后,世界。世界是什么?世界=物质?世界=宇宙?不,世界是一切事物的总和,世界即自己。
形而上地讲,世界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从他开始认识世界到他彻底遗忘世界为止的。永远有多远,长不过生死之间,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所谓的永恒都包含在他的生命里他的世界中,当他的世界覆灭,他的永恒也就随即终止,或者说也就真的“永恒”了,纵使他生前的作为会对活着的世界产生恒久的影响,但一切对他来说已然没有分毫意义了,那些一心立功绩想名垂青史或是做坏事怕死后背骂名的人也只不过是活着时的安心与畏惧罢了,死了的人还会在乎金钱名利、众人的眼光或是历史的评价吗?
生命是一次得之不易的体验,究竟要如何去度过,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默默无闻是生,轰轰烈烈亦是生,可以很在意,也可以很随意,都是一生,不过是生活的方式不同。有人说生命的本质就是浪费时间,那我更愿意将时间“浪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而生命的意义就是热爱和创造美好,在岁月磨损的纷扰中仍旧如萌芽般充满欣喜与感动微笑着用力热情地去生活。
那些认定一切奋斗和努力都终将在身后灰飞烟灭归于枉然的人是悲哀的,其实即便是最艰辛的生命也是有大欢喜的,这欢喜来源于那些美好的生活体验,那些勇敢的尝试、那些执着的坚持、挥洒着汗水和泪水的付出、满载着歌声和笑声的收获热爱生活的人更容易被生活所感动,而感恩于辛苦生活中的美好的人们,也乐于奉献自己为别人创造美好。当我来的时候这个世界不尽完美,当我走的时候我希望世界因我而更加美好,哪怕是一点点,正所谓“能力有大小,贡献需尽力”,若曾用心地体会、真诚地生活过,并尽自己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美好的东西,生命就是有意义没大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