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范文第1篇
【英文标题】The Developmental Repor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terprises Owned by Local People in Jiangsu Province
ZHANG Yan WANG Han-lin
【 作 者】张彦/王汉林
【作者简介】张彦,苏州大学 社会与发展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021
王汉林,江苏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张彦(1950 ),男,苏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社会学研究。
【内容提要】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本文分基本情况、发展态势、成绩分析、问题分析、相关建议五部分对江苏省民营科技发展的情况作了报告。本文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依仗科技领先和贴近市场,江苏省民营科技将在新世纪有大的发展。
【英文摘要】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aking analivepartindeveloping the country's high-new technological industry. This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as the following: thefoundamental condition,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the analysisof 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which reportus the developing condition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icalindustry owned by the local people. We hold that with thecoming times of intellectual economics the scienceandtechnology supported by the local people will takemorerapidly progress in the new centurary in case that they takefull advantages of the double factors:one is the science andtechnology in the lead,the other is we should be close to themarket.
【关 键 词】江苏/民营企业/科技
Jiangsu Province/enterprises owned by local people/scienceand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4403(2000)03002508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它开拓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条新路,是促进科技面向经济的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指出:“民营科技企业是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新生力量,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便诞生了,至今已走过了16个年头。尤其在“十五大”以后,江苏省民营科技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针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情况,我们作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党的“十五大”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及各省辖市采取了有力的政策措施,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明显加大。为了使民营科技企业尽快取得一个平等竞争的法律地位。
在多方研究、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江苏省人大、省政府完成了《江苏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的立法,并于1999年4月1日正式实施。在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最快的南京市,相继制订了十几个相关政策,特别是1998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民营科技企业中引起强烈反响。这些政策包括把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纳入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国有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民营科技园被列为高新区“一区多园”的组成部分,享受高新区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对改造为股份合作制的民营科技企业、属个人性质的技术类奖励所得和个人分红用作投资的可直接转成股份等等,从而为南京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构筑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根据江苏省工商联提供的数据,1998年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在总数和实力上均居全国第二,总数达10.77万家,有12 家跻身全国民营科技企业百强之列。其中,全省已有各类民营科技企业近万家,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下面是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参加统计的民营科技企业的情况:
1998年,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参加统计的民营科技企业总数为2 102家,比1997年1 837家增长了14.4%(见表1)。资产总额达244亿元,比上年220亿元增长了10.9%(见表2)。1998年全年总产值、总收入、总利润分别为242亿元、239亿元和14.9亿元,分别比上年的198亿元、178亿元和14.5亿元增长了22.2%、34.3%和2.8%(见表3)。1998 年上缴税金总额为14.1亿元,比上年12亿元增长了17.5%(见表4)。
表1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地区分布统计表(1998年)单位:万元
地区企业数(个)当年新增企业增长率(%)
总 计2 10226514.40
南 京561468.38
无 锡4699320.25
徐 州169148.28
常 州1201210.00
苏 州2042512.25
南 通1892915.34
连云港7379.59
淮 阴37410.81
盐 城971111.34
扬 州801316.25
镇 江74810.81
泰 州8112.50
宿 迁2129.52
地区全年总收入上缴税金
总 计2 389 639141 080
南 京418 38413 935
无 锡909 30056 190
徐 州159 4207 438
常 州257 91513 220
苏 州128 3429 048
南 通138 14016 958
连云港1 57632
淮 阴17 6001 056
盐 城171 31817 151
扬 州67 0403 149
镇 江99 317879
泰 州16 7051 542
宿 迁4 58248
2表2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资产统计表单位:亿元
年度资产总额资产增幅(%)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
1995103445.351
199616459.2758.676
199722034.17313.0100
199824410.9729.4139
表3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创收和利润统计表单位:亿元
年度全年总产值增幅(%)全年总收入增幅(%)
1995162140
19961694.315410.0
199719817.217815.6
199824222.223934.3
年度全年总利润增幅(%)
199510.9
19969.4-13.8
199714.554.3
199814.92.8
表4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税收和科研支出统计表单位:亿元
年度 上缴税金总额 税金增幅(%) 研究与开发费用 投入强度(%)
19955.68.66.1
19966.719.68.95.8
199712.079.110.05.6
199814.117.510.44.
4二、发展态势
从以上资料可见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态势。16年前,南京市诞生了江苏省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从此,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对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并在以下10个方面日益显示自己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江苏省令人瞩目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1995年全省参加统计的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约140亿元,1998 年增长到239亿元。其中南京市1998年与1993年相比, 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从10亿元增长到64亿元,5年内增长了5.4倍。南通市1998年与1993年相比,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从4.8亿元增长到12.5亿元, 增长了1.6倍。1998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在1997年18. 5万/人年的基础上,又有提高,上升到21万元/人年,远远高于一般国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民营科技企业开辟了民族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之路。 众所周知,高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主要依据,江苏省优秀的民营科技企业都与民族高科技产业有不解之缘。以南京市为例,截止1998年底,民营科技企业从事高新技术产业者占企业总数的68%,其中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企业数分别占企业总数的38.5%、15.1%、10.1%。由市科委认定的220家高新技术企业中, 民营科技企业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南京航宇通用电气公司从事微波、光纤通信、电视传输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1998年实现销售收入2.85亿元,比1997年增长33%。江苏高能集团开发成功的医院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1998年实现的销售额达2 689万元。
第三.无需政府投资, 民营科技企业却能为国家增添可观的新税源。“自筹资金”是民营科技企业的主要特征之一,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中大集团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也没有向银行申请贷款,现已成为年产值5亿元的经济联合体。 无锡市最早一家民营科技企业正大畜禽有限公司,1985年以2000元资金启动,经过十多年的奋斗,现已发展成为销售实现1亿元的科工贸一体化、 产供销一条龙的中型企业。据统计,1998年该市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共创产值18.09 亿元,实现利税3.66亿元。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向国家上缴税金逐年递增,就参加统计的企业来说,1995年为5.6亿元、1996年为6.7亿元、1997年为12.0亿元、1998年为14.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6%、79.1 %、17.5%。这表明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正在不断加大。
第四.民营科技企业是社会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 在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和全社会就业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日益显示出它吸纳劳动力的巨大潜力:1997年对1 837家企业的统计, 这些企业拥有长期职工107 054人;1998年对2 102家企业的统计,这些企业拥有长期职工115 427 人。当然,如果对全省各类民营科技企业都进行统计,实际数字要大得多。可见,民营科技企业在壮大自身的同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五.民营科技企业提供了科技人员转化自己、 转化科技成果的用武之地。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其职业结构中,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比重高,几年统计的结果都在26.9%左右,大大高于一般企业。这说明民营科技企业的确是科技人员走出书斋、走向市场、实现自己抱负的用武之地。在一些优秀企业(如南京华能中电、斯威持),研究生为职工总数的30~40%,科技人员成为企业的主体,企业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知识型企业。
第六.民营科技企业是培养科技企业家的摇篮。科技企业家, 一般是指原来从事科研和教学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范文第2篇
如何改进现有的工作模式, 在保密制度允许的前提下将科技档案中蕴藏的科技信息发掘出来, 应用于经济建设之中, 是广大档案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档案利用与保密之间的关系
谈到开发利用科技档案, 很多档案管理人员首先想到的是这么做会泄密吗。我们强调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 并不是说所有的科技档案都可以让人查阅、借阅。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和公司的商业秘密保密制度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绝不能动摇, 但也不能走极端, 因噎废食。一味强调档案的秘密性, 无视保密期限的时效性, 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是逃避责任。保密与开发利用不是对立的, 两者是辩证的统一, 信息开发是为了加速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合法地推广应用, 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 正确划分科技档案的密级, 确定具体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 不能确定期限的, 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并应勇于担当, 主动承担责任, 随时跟踪科技档案的保密期限, 及时做好科技档案的降密、解密工作。另外, 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严格的科技档案利用申请审查制度, 凡涉及密级科技档案, 利用者必须填写《档案利用申请单》, 由查阅人所在单位领导签字, 并经档案管理部门领导批准, 方可查阅、借阅。凡属公司绝密档案的, 由公司保密委员会负责人批准, 并与查阅人签订保密协议, 方可提供查阅、借阅服务。
二、多途径加强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怨天尤人、自艾自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现实, 迎接挑战, 化被动为主动, 加强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 积极投身企业的生产经营, 推动企业的发展。
(一) 树立服务意识
档案的秘密性是与生俱来的, 档案管理人员长期在封闭的环境中工作, 一方面让档案管理人员养成了默默奉献、秘而不言的职业道德, 另一方面也使得档案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工作中经常发现很多档案管理人员重视档案的收集、整理, 但对档案的开发利用漠不关心, 认为自己的任务是保管好档案。企业的档案工作不同于政府档案馆的工作, 它是企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基础性管理工作, 应以满足公司各项活动在证据、责任和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为导向, 运用现代技术与管理方法, 通过资源整合和开发, 为公司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简而言之, 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工作。
档案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 要明白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才是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 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只是开发利用的前期工作。只有认识到档案工作的“服务性”和档案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才能改变守株待兔的保管员思想, 认真、细致、耐心、负责, 使档案部门能够集档案的收藏、交流于一身, 成为能够提供档案存储、加工、开发利用等服务的信息中心。
认真、细致、耐心、负责, 不是喊口号, 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工作中。简简单单的八个字, 做起来却很不容易。笔者所在的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川化集团”) 是一家特大型化工企业, 档案馆使用面积1400多平方米。因为是拥有60多年历史的企业, 而档案管理体系在60年中发生了很多变化, 摆在档案管理人员面前的难题是档案多、复杂, 而且归档文件分类方法、档号的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同。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单纯地依靠档案管理系统有时候是查不到档案的, 只有靠耐心、细致才能找到档案。例如, 2018年7月, 四川能投化学新材料有限公司派人来川化集团档案馆, 请求查阅32#变电所高压柜变压器的图纸。笔者在档案管理系统找到32#变电所改造图的档号后, 到库房找到图纸, 却发现不是需要的图纸。在档案管理系统输入其他关键词, 在库房找了几次, 却始终找不到需要的图纸。档案管理系统靠不上, 笔者凭经验, 耐心地在疑似目标范围内的档案柜里一盒一盒地手工查找。最后, 打开档号为6.02.8610.04216 (主控楼6KV开关所) 的档案盒, 发现里面的进线控制保护原理图、变压器柜外部端子接线图等才是需要的图纸。这些图纸属于四川化工总厂20万吨/氨工程主控楼6KV开关所, 说明32#变电所最初属于氨改项目, 后来划给第一化肥厂, 最后又划给动力厂, 几经易主, 名称不断改变, 所以, 以“32#变电所”作为关键字是找不到图纸的。
(二)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
构建企业内部档案信息网,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对外开放。现在政府部门已经开通网上办事大厅, 企业应该效仿政府部门, 配备足够的计算机、扫描仪等设施, 构建档案信息网, 简化查阅手续, 方便查阅者。
企业的网络管理部门 (或请外包公司) 应落实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充分利用网络安全保护技术, 如VLAN、防火墙、防病毒网关、VPN、数据加密、网络隔离等技术, 保证企业网络资源的安全和稳定。
用户必须实名注册并填写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 如此一来即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科技档案泄密。
很多档案部门已经启用了档案信息网, 但系统只录入了档案目录, 只能查到档号、责任者、文件材料题名。只了解这些信息, 查阅者无法判断该档案是否值得查阅。应该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网, 逐步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重要档案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档案数据库等多层次的检索体系。可以学习中国知网或者亚马逊, 将每份档案的目录或者前几页收入档案信息网。查阅者试读后即可初步判断该档案是否对自己有用, 如果有用才前往档案部门查阅。
(三) 做好档案利用信息的反馈工作
每到年底, 档案部门都会编制档案统计年报, 但通常只统计查阅人数、查阅卷 (册) 数和复印份数。这些数据虽然反映了科技档案的利用情况, 但只能说明有人来查档案, 无法说明科技档案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档案部门在企业生产、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也无法反映。因此, 必须认真做好科技档案开发利用活动的记录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应加强与档案查阅者的沟通, 在档案查阅过程中, 多问问, 将查阅档案的目的了解清楚。查阅完毕, 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询问查阅者是否实现了查阅目的, 如未实现, 应在备注栏说明原因。填写档案利用单时, 不能笼统地写成“工作参考”, 要将利用档案目的写清楚。档案部门应制作档案查阅联系卡, 注明联系人、联系电话和单位电子邮箱。查阅完毕, 发一张联系卡给查阅者, 以便查阅者向档案部门提意见或建议。如果查阅者愿意, 可以加档案管理人员的QQ或微信, 方便随时联络。
(四) 做好档案利用信息的宣传工作
档案部门应将查阅者的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等录入计算机, 统一管理。每隔一段时间, 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联系查阅者, 了解其查阅的科技档案在实际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后编写科技档案利用效果典型实例汇编, 通过OA办公平台或者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宣传。宣传不是邀功请赏, 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科技档案的价值, 明白科技档案不是一堆过时的废纸, 才会产生走进档案馆的欲望, 进而尊重档案管理人员, 认可档案工作, 而档案管理人员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例如, 2018年1月, 华鼎国联四川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到川化集团档案馆, 请求查阅川化集团第二化肥厂高压柜的图纸, 经确认合适, 最后购买了川化集团第二化肥厂的高压柜。川化集团档案馆通过各种渠道广为宣传, 几个月后, 四川能投化学新材料有限公司主动找上门, 请求查阅川化集团32#变电所高压柜变压器的图纸, 经过一番努力, 最后找到了需要的档案, 经确认合适, 最后购买了川化集团32#变电所的高压柜。买家节约了资金, 川化集团变废为宝, 实现了双赢。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措施唤醒沉睡的科技档案, 挖掘出科技档案中蕴藏的宝贵财富, 促进科技和生产的发展,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社会地位, 最终推动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
摘要:分析了如何处理档案利用与保密之间的关系, 从树立服务意识、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好档案利用信息的宣传工作等方面入手, 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档案以推动企业发展。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范文第3篇
引领会员企业走进“互联网+”时代
十多年前,当人们还对商会不甚了解时,苏跃升率先在被誉为“神州第一开发区”的大连开发区成立商会。多年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坚持为会员服务,为政府分忧,紧跟国家发展政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办会新举措。通过建立孵化基地、对接阿里巴巴O2O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积极为会员寻找商机,引领会员企业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并以先进的经营思路和规范管理被评为5A级商会。
创会几年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每年都会根据市场环境和会员企业现状,有针对性地举办活动、对接项目,实实在在帮助会员企业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3月9日,大连市主管副市长调研社会组织工作时,大连金州新区商会会长苏跃生作为商会代表,向副市长汇报工作并介绍经验:“我们的办会宗旨是,不仅要把商会打造成会员的家,更要成为会员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商会一定要有活力、有创新力、凝聚力,还要有社会影响力;作为会长,既要有格局、有思想还要有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带领商会走得更远。”
“互联网+”思维助力会员企业回笼资金
大连金州新区商会自成立以来,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充分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会员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平台,引领会员企业战略性发展。商会通过人才培养、经济合作、引领服务、发展企业等服务助推企业发展,回馈社会。同时,在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常态化发展的形势中,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商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会员企业健康发展,不断规范管理,创新服务,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使大连金州新区商会成为规范、健康,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活力商会。
为了推动会员企业发展,2015年,大连金州新区商会经过多方考察调研,率先引进第三方支付平台。2015年初,商会派相关负责人赴南京考察,对接支付宝公司和腾讯公司,授权商会作为辽宁大连地区渠道合作商,指定由大连金州新区商会会员企业大连聚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该项业务,将全新的支付方式运用到会员企业中。截至目前,大连开发区商场、大连东北大锅坊熟食品有限公司、六和鸿私人订制、行宫安杰玛养生会所等多家会员单位已成功落地使用,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接支付宝和腾讯微信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及支付功能,使会员企业节省了运营经费,在快速回笼资金的同时,又通过大数据锁定了新的客户群,效果显著。
2015年12月18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联合阿里巴巴大连运营机构举办现场对接会。为了让会员企业进一步了解阿里巴巴020平台,拓展企业外贸渠道,提高企业电子商会利用水平,商会还特别邀请阿里巴巴高级运营师许立维来到商会,对接商会会员企业,并与20多家会员企业讲解,对国际买家的最新采购询盘信息及交易流程进行深度解读。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孵化基地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中小企业应树立“互联网+”思维、股权思维,资本和资本运作思维。为了帮助会员企业走入资本市场,大连金州新区商会积极探索融资新模式。自2014年以来,商会已与7家股权交易中心和上市交易所签约,作为企业挂牌孵化基地。同时商会借助已创造出的平台,吸纳更多股权交易中心,发挥作用,以创新思维为核心,吸纳律师团队、财务团队、讲师团队,帮助企业完成IP0重筹,让更多的中小企业找到新的融资渠道。
大连金州新区商会会长苏跃生介绍说:“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经济形势低迷,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张,商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积极探索如何解决会员融资难题。前几年,我们率先提出的互保联保’融资模式,帮助中小微企业度过难关。商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思想,紧跟政府政策,紧贴会员企业需求。如今,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大力倡导地区新四板和海外主板上市,商会积极运用现有资源优势,成立专家团队,帮助企业包装到各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和海外上市。通过建立上市孵化基地,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企业的金融资本运作能力,助力会员企业做精、做大、做强。”
2014年,大连金州新区商会就已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合作建立企业挂牌孵化基地,已经有4家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中心挂牌。2015年,商会在此基础上又与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大连股权交易中心、香港股权转让市场、全国股权转让中心(新三板),澳洲APX悉尼亚太证?唤灰姿?, 亚洲股权交易集团六家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大连金州新区企业挂牌和上市孵化基地。目前,商会共有4家企业成功挂牌,大连绿韵百货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大连贷贷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大连金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溢彩融汇水幕科技有限公司在大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助力企业“走出去”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后,给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很多商机和机遇。大连金州新区商会抢抓机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积极带领会员企业开启国际化事业发展战略。
为了加速中小微会员企业发展,大连金州新区商会积极探索搭建平台,引领会员入驻跨境电商。2015年9月2日,商会与双D港产业园区管委会共同举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韩贸易合作区”推广说明会,邵朋功秘书长带领商会二十多家会员企业参加说明会。大连市委政府、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双D港产业园区管委会十分重视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双D港产业园区管委会刘大文主任在说明会上亲自为大家介绍跨境电商相关内容。 商会引领会员企业入驻、运营、平台建设、建立O2O体验店。根据企业的申请,经“试验区”审核,为会员企业提供300―1500平方米不等的办公场所,免缴两年半房租。截至目前,商会已有20家会员企业被推选入驻跨境电商园区。
大连金州新区商会和环球商协会建立联盟合作。环球商协会由50个前国家大使和2000多家商协会、社团组织共同构建,创新立体互贸模式、打造万家出口基地。2016年1月9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和环球协会联盟环球相互贸易平台联合举办“首届外交官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暨环球相互贸易平台定点企业甄选大会―大连站”活动,200多家企业参会。会议就如何推动多边集群采购、化解产品出口难题,与大使们进行了互动,现已有多家企业意向签约,搭上了国际平台,效果显著。今年商会将以此活动为契机,在适当时机组团大使、外交官助力国外考察,并进行项目对接、产品对接以及招商引资活动。同时,也邀请国外考察团来商会考察交流。
2015年4月27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会长单位宜华集团作为中国建筑80强企业的代表,接待老挝经济改革经验交流和实践研讨班部长级官员考察。老挝部长级官员在会议后,实地参观考察了由宜华集团承建的被评为辽宁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项目,得到了老挝部长级官员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宜华式”的品牌文化也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誉。
2015年9月21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组织考察团赴韩国仁川港、首尔市、大田市进行相关项目考察,并与大田产学院区、韩巴大学签订产学合作协议书,达成战略合作。会议中,会长苏跃升向大家介绍了大连金普新区和大连金州新区商会的发展情况。11月6日,韩国韩巴大学国际交流院院长姜熙丁教授一行四人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进行考察,并由大连金州新区商会对接大连民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和辽宁轻工职业学院与韩国韩巴大学达成合作意向,两国大学可以互派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并建立两校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践行社会责任 不遗余力做公益
大连金州新区商会的发展和会员企业的成长,始终没有忘记企业应该承载社会的一份责任,他们心系新区孤儿和教育事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2015年3月20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为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贫困学生和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的老师捐款共10万元;捐款15000元资助登沙河贫困大学生,解决上学问题。同时,会员单位宜华集团与金州新区慈善总会签约设立“大连宜化建设集团慈善关爱基金”,每年为金州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为保税区慈善总会捐款10万元。
大连金州新区商会会长苏跃生认为,企业家的梦想首先应该建立在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上,否则这个企业家会因缺少高度与责任而难以成长为巨人。多年来,在宜华集团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宜华集团董事局主席、会长苏跃升总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审时度势,科学分析现状,准确把握未来。他提出企业不论到什么时候都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如何持续发展,二是随着企业发展如何为社会承担更大的责任。平衡好盈利的目标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之间的义利关系,是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双赢的必要条件。多年来,宜华集团先后捐款1000万元设立了“大连宜华建设集团慈善关爱基金”,捐助100万元设立“宜华助学慈善基金”。与大连大学签约每年出资40万元,设立“大连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宜华奖励基金”和《智慧城市环境下的智能家居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项目,希望通过与高校对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水平和知名度,实现项目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创造社会效益中实现经济效益。
自成立以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始终强化服务意识,与时俱进,探索办会新模式、新思路,并通过大力发展孵化基地推动企业挂牌上市、会员互保联保、商会与高校联合办学、组团出国考察交流等多项活动和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工作,帮助会员提升个人管理能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拓展产品营销思路,对接商务平台,促进企业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范文第4篇
何为科技创新?通俗而言就是技术创新和科学原创的一种总称。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 会发现新的知识以及发明出一些器具, 这就是科学原创。而技术创新, 实际上是人类发明新的技艺, 这些新技艺主要是为了改造自然。科技创新,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 也是劳动技能和人力素质的创新, 以及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和科技知识的创新。
在科技创新中, 也存在着风险意识。在科技创新中, 是否有风险意识则主要看人们对这些事物掌握是否多, 明白该事物风险发生的地方以及存在的风险有多大。也就是说,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 并不是想怎样就怎样。在科技创新中, 作为创新人员, 必须要明白前人在该领域中所探索的情况, 才能够理解自己的创新处于何种阶段中。与此同时, 在科技创新中, 毕竟是一种科技创新, 必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故而要在创新中不断地对比和修正自己的创新。
二、当前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差距认识
只有准确地把握住市场的脉搏, 同时依赖科技创新, 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不断地开发, 一个企业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作为企业, 要想自己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以及本企业的产业得到不断地升级, 单一地依靠制度创新必然是不全面, 还需在科技创新上花大力气。
中国的产业, 只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得到了逐步发展。但是也是以前, 主要是依赖于引进技术等一些方式获得了成功。不过, 中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 如果始终如一地依赖于引进别人的技术, 而不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 势必会影响中国的经济进一步地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 企业就必须不断地积极地创新自己的科学技术, 坚持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这一重要的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
三、科技创新的主角应当由现代企业来担当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 没有科技创新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一个企业在提升产业层次和经济增长中, 就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一个企业要发展, 就必须大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力, 花大力气对新产品、新装备、新技术进行开发, 然后拥有知识产权的大量的品牌产品, 真正转变企业生产发展的模式产品组装和技术引进模式向自主制造和自主创新模式转变。
我们单从企业自身而言, 要想企业能够得到发展, 积极树立“科技创新就是生命”的观念, 并且在企业中不断地对危机意识给予强化, 对企业的科技创新加大投入, 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立于时代前列。
其一, 一个企业中的发展, 其动力就是创新。创新也是该企业在市场中能够始终保持竞争力的最坚实的保障力量。而企业家, 则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灵魂, 关系着企业创新是否得以推动的保障。当前, 在我国的创新型的企业家, 他们虽然在经历层面不一致, 但是这些创新型的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点, 即都具有敢于承担风险和山雨创新、大胆创新的特点。所以, 他们在市场拼搏中, 能够精准地把握住市场。
其二, 科技创新在企业的经济增长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也关系着企业生产力高低, 本质上是企业的竞争力重要体现。我们通过对国内外的众多成功企业进行调查研究, 发现, 积极通过对本企业的技术实现技术创新, 不断地提升技术水平, 有助于对本企业的产品机构调整, 有助于企业结构的积极优化。有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 在使用新技术后在能耗上得到了降低, 有助于原材料、交通、能源上的缓解。
其三, 当前, 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就是如何在本企业中加快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管理者, 要想企业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在进行企业战略规划中, 有必要将科技创新作为本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并狠抓不放。为此, 积极地加快对后备人才的积极引进和培养, 以此满足本企业的发展需要。
四、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战略和策略
一个企业要发展, 必须有本企业发展的策略, 但是除了策略之外, 还必须具有高远的战略。只有站得高, 看得远, 才能够确保一个企业始终在市场竞争中, 处于一种不败之地。而科技创新在企业的发展的战略中, 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现实中, 我们会发现, 一个企业常常受到资源和成本的制约, 故而这些企业在发展中常常会过重地看待策略。因为我们地球上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一个企业的资源同样有限, 企业在看重对策中, 且排挤战略资源, 故而在创新战略上落不到实处, 继而一个企业的发展模式, 始终沿着“模仿”“跟踪”“引进”这样的模式发展, 这样的企业, 在发展的道路上, 必然失去了强劲的竞争力。
当然, 科技创新不可能离开技术的积累、坚持和继承, 以及离不开借鉴, 也更离不开落实。所以, 企业在发展不断地继承、坚持、借鉴技术的同时, 还要努力将科技创新落到实处,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摘要:创新意识是人类的特有的意识, 正因为人类具有创新意能力, 所以我们的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如果人类没有创新意识, 也缺乏创新能力, 那么我们的人类必将裹足不前。就一个民族而言, 要想本民族能够走到时代的最前列, 必然不能够缺乏创新。我们的国家高层领导阶层, 在科技创新上已经看到了创新的重要性, 在中国的第九次的科协大会上, 毅然将提出了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必须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经济主战场,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这就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指引出非常明确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的十九大中, 也一再强调在发展中, 创新为第一动力, 在经济战略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鉴于此, 在企业发展中, 如何利用企业科技创新促使其积极发展?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给予深入地剖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范文第5篇
【摘 要】科技管理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还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论文首先讲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强化策略。
【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管理工作
【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中小型企业逐渐增多。现如今的中小型企业,同早期的企业相比,经营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使得竞争的环境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促进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就需要提高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有效的提升中小型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在竞争的潮流中激流勇进。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技管理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开展。
2 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逐渐兴起,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同大型的企业相对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仅仅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差距,在经营方式上也存在着不同。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具有一定灵活性,同时,自身的发展成本也较低,另外,中小企业还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对销售方式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小企业的存在不仅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的问题,同时,还能够促进进出口贸易,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小型企业的存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讲是不可或缺的,一定意义上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还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1]。
3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足够的科技管理观念
针对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科技管理体系,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都没有对科技管理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因此,导致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管理方式的落后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不能很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最终可能导致中小企业被社会所淘汰。
3.2 缺乏完善的科技管理方法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并没有采用先进的科技管理,因此,此部分的中小企业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极易被社会所淘汰。另外,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还缺乏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使得企业的发展步伐始终追随先进的企业,模仿先进企业的科技管理方法与创新技术,不具备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科技管理体系与创新技术。因此导致了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
4 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管理工作的强化策略
4.1中小企业提高科技管理意识
为了能够有效的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科技管理工作,就需要中小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提高对于科技管理工作的认识,充分了解科技管理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还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科技管理制度体系。另外,还需要建立独立的管理部门对中小企业进行科技管理,明确其工作职责。并且,中小企业还需要加强基层员工的科技管理意识,从而提高员工整体对于科技管理的认识,为科技管理部门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2 改善科技管理模式
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是其发展的主要目标,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中小企业针对此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提高对于科技管理模式的重视程度,科技管理的模式,不僅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可以定期进行市场调查,从而能够对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握,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并且对于获取的市场信息,中小企业还需要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根据市场发展的规律,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完善制定科技管理制度体系,进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员工的素质对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就需要中小企业不断树立科技管理意识,加大对于科技管理优势的宣传力度,从而有效地促进科技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中小企业还需要注重对于人才的引进工作,对于优秀的人才进行随时引进,从而提高中小企业整体员工的综合素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还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树立良好的科技管理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竞赛,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且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促进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并且,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合理的渠道,招聘高素质的专业经营人才,为企业的经营模式注入新型的理念,为科技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
4.4 建立健全奖励制度
中小企业的科技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离不开工作人员对待工作的热情,因此,中小企业就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建立完善奖励制度,从而更好地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落实科技管理制度体系的内容。对于公司有重大贡献的员工,需要进行适当的奖励,一定意义上激发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的过程中,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态,促使科技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针对碌碌无为不做实事的工作人员,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惩处,使得此类员工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对于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整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为中小企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5 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力度
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产学研合作占据一定的重要地位,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能够很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并将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优化,从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通常情况下来讲,中小企业还可以同学校进行合作,为学校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使学校进行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4]。
5 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提升,都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兴起,但同时,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也随之激烈。为了能够使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潮流中占据不败之地,就需要中小企业不断提升科技管理能力。通过提高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进而提升整体员工的科技管理意识,为其科技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确保中小企业时刻保持竞争优势,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艳, 刘义进.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研究[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 32(2):35-39.
【2】严军花. 促进邯郸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策略研究[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29(3):39-41.
【3】姜峰. 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 经贸实践, 2018(10):33-36.
【4】包迪鸿, 俞鸿涛. 基于创新过程视角的非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1):26.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范文第6篇
为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推进全省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现将修订的《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审推荐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见附件1)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现就做好2012省科技
型中小企业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从今年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常年申报、按季公布,不设申报数量限制。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15日之前申报,下季度首月末公布认定企业名单。请各地按照《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组织企业
申报。
二、为引导中小企业向新兴产业领域和“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对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处于初创阶段的科技创业企业、省认定的“双创企业”等,可适当放宽量化指标标准。符合条件的小型和微型企业,可优先
推荐。
三、今年
三、四季度的申报工作不再另发通知,请按照《办法》规定的申报时间,自行组织申报。
四、请各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落实,认真审核把关,帮助企业完善相关申报材料,真正把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推荐上来。请于6月20日前将申报材料(1份)统一报至省中小企业发展中心,“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审推荐申请表”(附件2)和“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荐汇总表”(附件3)需通过邮件上报电子文档(可从江苏省中小企业网
地址:南京市广州路199号天诚大厦9楼(210029)
省经信委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处联系人:赵莹
电话:025-86635720
附件:
1. 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审推荐办法
2. 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审推荐申请表
3. 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荐汇总表
二○一二年六月四日
附件1:
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审推荐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成长的重要力量,是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创新
的主要载体。为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科学发展,根据《江苏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科技管理体系健全、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
竞争力、较好的市场前景和“专精特新”特色的中小企业。
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的标准,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
合印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执行。
第三条 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审推荐工作由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中小企业局)组织,按照科
学、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由企业自愿申请。
第二章 评审推荐条件
第四条 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健全的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
生产和服务业务。
(二)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及其发展方向,知识产权明晰,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高附加值、吸纳就业、节能降耗以及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优先推荐。
(三)企业负责人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
平。企业在管理、生产、营销等方面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效果明显。
(四)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15%以上,年研究开发费用占年营业
收入的比例达到2%以上。
(五)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或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全年营业收入的30%以上。
第三章 评审推荐程序
第五条 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评审推荐实行常年受理、分批评审推荐的办法,原则上每季度最后一个月
的15日之前申报,下季度首月公布认定企业名单。
第六条 凡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填写《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审推荐申请表》,并附相关材料(一式一份),向所在地市或者县(市)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市、县(市)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
门审核汇总后,报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小企业局)。
第七条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中小企业局)组织专家对申报企业进行评审。对评审合格的申报企业,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中小企业局)发文公告,确认“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颁发相应
证书。
第四章 管理与扶持
第八条 管理规定:
(一)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各市、县(市)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其辖区内的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每三年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上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中小企业局)。对考核不合格的,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中小企业局)发文取消其“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
并由相关市、县(市)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收回证书。
(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年报跟踪制度。每年2月底前,各市、县(市)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
负责将企业上生产、经营情况及自主创新情况上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中小企业局)。
(三)申报企业在申请评审推荐中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骗取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和证书的,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中小企业局)撤消其资格,由市、县(市)中小企业
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收回证书,并在三年内不得再申请认定。
(四)已确认的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因变更经营范围、合并、分立、转业、迁移或歇业的,须向确认部门报告,对其中需保留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须重新申请确认。对生产、经营范围未改变,但企业名
称发生改变的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如需保留资格,须办理更名手续。
第九条 扶持措施:
(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中小企业局)在有关媒体上公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并组织推
介宣传活动,提高其知名度。
(二)省、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先推荐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国
家和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及有关部门的相关扶持。
(三)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中小企业局)将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树立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企
业典型,激发广大科技人员携带原创性科研成果创办科技型企业,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中小企业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