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钠凝胶注射剂(精选10篇)
玻璃酸钠凝胶注射剂 第1篇
1仪器与试药
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Agilent1120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RI);对照品:玻璃酸钠原料(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纯度:99.0%);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含玻璃酸钠):自制样品(批号:111001,111002,111003);水为Milli-Q超纯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色谱条件
色谱柱:Shodex SB 805 HQ(300mm×8mm)(多糖用凝胶色谱柱);流动相:0.2mol/L 硝酸钠水溶液(含0.02%叠氮钠);流速:0.3mL/min;柱温40℃。
3方法与结果
3.1专属性试验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以样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采用0.45μm为空滤膜过滤后进行测定;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玻璃酸钠原料适量,加水溶解并制成每lmL中约含0.1 mg的玻璃酸钠溶液,摇匀,即得;空白溶液的配制:按处方量制备成不含玻璃酸钠的阴性样品适量,作为空白溶液。精密吸取上述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使主成分峰与其它杂质峰分离度符合要求。
结果:对照样品与供试品溶液出现了相同的色谱峰,主峰与其它色谱峰分离度良好,空白样品在相同的保留时间没有出现色谱峰,说明双氯芬酸钠原料及其它辅料不干扰测定,本方法专属性较好,如图1所示。
注:1:空白样品;2:原料药对照溶液;3:供试品溶液
3.2线性试验
取玻璃酸钠原料10mg,精密稳定,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另精密吸取3、4、5、6、7mL置1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浓度分别为30、40、50、60、70μg/mL。分别取上述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浓度C为横坐标,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得回归方程:Y =2000.4C-19615 , r=0.996。表明玻璃酸钠在30~7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3.3回收率试验
按处方量的80%、100%、120%称取玻璃酸钠原料各3份,按处方量加入其它原辅料制成供试品进样测定,以外标法,按照当日标准曲线计算玻璃酸钠的回收率。回收率为98.5%、98.6%和98.3%,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0.59%,说明本法的准确度良好,见表1。
3.4溶液的稳定性试验
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分别于第0、2、4、6、8h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的平均值为78 921,RSD为1.07%,说明本品的水溶液在8h内稳定性良好。
3.5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样品溶液20μL,连续进样6次,峰面积分别为77596、78123、76899、77254、77028、77444,RSD%为0.57%,说明此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3.6样品含量测定
按上述方法对自制的3批样品进行测定,测得玻璃酸钠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的99.2%,RSD%为0.78%。结果见表2。
4讨论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含玻璃酸钠)为眼科临床常用药,其主要成分双氯芬酸钠具有较好的抗感染效果,活性成分玻璃酸钠作为其辅料,因其具有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和极好的生物相容性、耐受性,粘度随切变力的增大而明显减小,使药液的粘度很高,眼脸仍可眨动自如,没有粘糊的感觉。因为这些优点,使其成为滴眼液的良好载体,多用于干眼症、眼角膜损伤等眼科疾病治疗。目前文献报道玻璃酸钠的含量测定多采用咔唑比色法[3],笔者在研究该方法时发现重复测定误差较大,且样品处理较为复杂。为选用更为简便准确的测定方法,考虑玻璃酸钠为大分子酸性粘多糖,没有紫外吸收,本研究选择凝胶渗透色谱法,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对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含玻璃酸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度良好,适用于本品中玻璃酸钠的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1]高启合,邹志红.滴眼液中玻璃酸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07,21(09):38-39.
[2]国家药典委员会.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国家药品标准(WS1-X-059-2002Z)[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玻璃酸钠凝胶注射剂 第2篇
【关键词】 骨关节炎,膝;玻璃酸钠;持续被动运动;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4.08.004
On the Treatment of 62 Cases of Knee Osteoarthritis with Sodium Hyaluronat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MA Qi-wen,OU Ying-hui,LI Zhi-feng,ZHANG Hong-wei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sodium hyaluronate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Methods:105 cases of knee osteoart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62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43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sodium hyaluronate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required exercise with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based on the treatment of the treatment group.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5 weeks as a course.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n the aspects of the range of the knee joint comprehensive score,joint activity and the pain score.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knee comprehensive score, joint activityand pain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5),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Sodium hyaluronat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oul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Keywords】 osteoarthritis,knee;sodium hyaluronate;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observing curative effect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增生性关节炎、骨关节病等,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的慢性关节疾病,是影响骨骼肌肉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OA的病理变化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1],多以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负重和活动时加重[2]。随着老年人逐年增加,OA越来越成为医学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Felson等报告,70岁以下和80岁以上人群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病率分别为7.0%和11.2%,他们采用放射学方法可证实的KOA分别为27.4%和73.7%[2]。在国内外,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广泛应用于骨科疾病膝关节人工关节术后。2005年本院率先在全省开展膝关节镜滑膜切除术300多例,取得良好效果。2006年,该方法被逐步运用于KOA患者。CPM能有效改善伤病肢体和关节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痉挛、疼痛、粘连、僵硬及软骨瘢痕,并可防止镜检手术后可能发生的静脉栓塞、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亦可促进骨折愈合,以及病损关节软骨的修复与重建[3]。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KOA患者105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01制定的KOA诊断标准[4],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男30例,女32例;年龄39~76岁,平均(63.3±2.4)岁;双膝病变25例,单膝37例。对照组男18例,女25例;年龄39~77岁,平均(59.0±10.3)岁;双膝病变17例,单膝26例。10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关节肿胀、步行受限(以上下楼梯、下蹲时明显)。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阿尔治,由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373,规格2.5 mL∶25 mg)膝关节腔注射,每次2.5 mL,每周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进行CPM锻炼。关节活动范围以患者能耐受疼痛为原则,通常以初始角度80~90 °为宜,以后每日增加5~10 °。CPM功能训练时间为0.5~1 h,每日1~2次,持续5~7 d。共5周。
2.2 观察指标 ①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患者感受最痛的程度。由患者指出疼痛程度,以mm记录测量值。②功能评分:采用膝关节评分标准评
定[4]。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行走能力、上下楼梯能力、关节活动度及肿胀等方面进行评测。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综合评分、活动度及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 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表2、表3。
4 讨 论
KOA是一种非炎症性、慢性、进行性侵犯可活动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的疾病。本病关节结构破坏,机械刺激直接作用滑膜、韧带、骨或关节囊的神经末梢,造成患者关节疼痛[5-6]。玻璃酸钠是关节软骨基质和滑液的重要成分,具有吸收能力、减轻组织间摩擦、防止粘连作用,同时能够缓冲压力对关节软骨的刺激。玻璃酸钠缓解关节疼痛的作用是通过其高度的粘弹性稳定关节痛觉感受器,减少化学物质对痛觉感受器的刺激,抑制局部炎症反应来起到作用的。由于疼痛的缓解,关节活动增加促进关节液的回流、更新,使堆积的炎症递质、代谢产物、碎屑清除,改善关节内环境、缓解滑膜炎症。单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的疗效有限。张晓冬等[7]分析,单纯采用玻璃酸钠治疗KOA疗效欠佳的原因主要是半月板损伤和膝关节游离体可致关节交锁、局部滑膜炎症及软骨损害。玻璃酸钠可缓解炎症与软骨损害,但对病因却无能为力。黄涛等[8]认为,被动运动在改善关节活动方面优于主动活动;对晚期OA或关节活动受限明显的患者,应以不负重被动运动为主,以保持关节活动范围。对KOA采用CPM训练,通过力学和神经作用,促进关节液的流通,增加关节软骨的营养,促进关节软骨与损伤组织的修复,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和关节功能的作用。樊留博等[9]研究表明,关节松动术结合股四头肌训练康复,能显著抑制兔膝关节模型的软骨损伤,降低关节液中的NO、TNF水平,抑制KOA的发展。本研究在玻璃酸钠注射基础上配合CPM训练法,能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稳定膝关节,从而改善患侧关节功
能[10-11],值得临床上推广与运用。
5 参考文献
[1]王伟,王坤正,党小谦,等.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发病的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4):15-18.
[2]施桂英,栗战国.关节炎概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327 -348.
[3]许鹏,王效东,郭雄.透明质酸与骨关节炎[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6(5):360-363.
[4]陆廷仁.骨科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0.
[5]郭道利,陈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痛点激光照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98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6):62.
[6]许小志,曾文磊,张立兰,等.中药熏洗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15-18.
[7]张晓冬,庄晓红,史冬玲.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欠佳病例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151-152.
[8]黄涛,黄昌林.不同运动方式对骨性关节炎功能恢复的防治效果[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1):43-45.
[9]樊留博,马利中,田瑛.关节松动术结合股四头肌训练对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液中NO及TNF水平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2):1133-
1134.
[10]唐智生,徐晓兰,王新涛,等.玻璃酸钠注射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27-28.
[11]王孝辉,李峰,赵祚塨.桃仁膝康丸内服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0):45-46.
玻璃酸钠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第3篇
讨论
玻璃酸钠也称透明质酸钠, 是由葡萄糖醛酸和乙酰氨基己酸组成的双糖单位聚合而成的一种黏多糖, 无种族特异性。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在1997年经过美国FDA批准作为新方法用于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 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治疗骨关节炎的手段[1]。在病损的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有润滑和缓冲作用, 减少了关节活动阻力, 改善了关节功能。但该药品说明书中有“个别患者注射局部可有一过性疼痛肿胀或发热感, 偶有皮疹、瘙痒症状, 极少出现休克、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因此, 在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前, 一定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且注射药物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并按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需要准备好急救药品, 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告知患者及家属对此药物过敏, 避免以后再用;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参考文献
玻璃酸钠凝胶注射剂 第4篇
【摘 要】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取内外膝眼、鹤顶、血海、足三里、阿是穴等穴热敏灸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在疼痛、僵硬等相关主要症状的变化及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评定两组患者综合积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在疼痛、僵硬、关节功能上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综合积分较治疗前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疼痛、生理功能及综合积分三方面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热敏灸 ;玻璃酸钠
【中图分类号】R68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81-02
膝骨性关节炎(KOA)又称膝退行性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最常发生的骨关节疾病之一,主要的临床改变是膝关节软骨面发生退行性变和出现关节的骨质增生,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障碍。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下肢疼痛、影响中老年人下肢行走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患病率较高,易造成膝关节不适及功能障碍,影响患者行走,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1]。
国内各地区关于膝骨性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膝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各地不均,总体而言,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农村、郊区患病率高于城市,也有报道称农村关节炎的患病率较城市为低,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关节炎的患病率依次递减[1-2]。笔者近年来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结合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为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阳江市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54.07±4.30)岁,病程为30~72个月,平均病程(56.89±7.04)个月;治疗组患者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6.07±4.77)岁,病程为28~70个月,平均病程(52.35±6.5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中有关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3]:①近一个月内经常出现膝关节疼痛的症状;②关节活动时有明显的弹响声;③出现晨僵,时间≤30min;④为中老年患者,年龄≥40岁;⑤X线片(站位或负重位)检查显示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出现骨质增生,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⑥关节液实验室检测符合骨关节炎(清亮、粘稠,白细胞数<2000个/ml);符合①、②、③、④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膝骨性关节炎。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疾病诊断标准;②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年龄小于40岁或者大于70岁者; ②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结核、化胺性关节炎、过敏性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性关节炎、皮肤病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痛风、关节内胖瘤及其他特异性关节病者;③施术局部皮肤有感染;④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神志疾患或者糖尿病、血液病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5 剔除病例标准 ①患者依从性差,在试验过程中自行退出研究者;②治疗过程中擅自使用本研究方法之外的疗法;③不宜继续接受治疗而被终止试验的病例。
1.6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上海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31121)2ml,予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4周为1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热敏灸治疗。取穴:内外膝眼、鹤顶、血海、足三里、阿是穴等穴。施灸操作时严格按如下步骤顺序操作[4]:回旋、雀啄、温和灸。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手持两根点燃的纯艾条(南阳绿莹艾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距离施灸腧穴皮肤表面约3cm高度施行,先以回旋灸温热局部气血,而后予以雀啄灸加强敏化,最后施以温和灸以发动感传、开通经络。密切询问患者热感,当某穴位出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表面不热(或微热)而深部热或其他非热感等(如酸、胀、压、重等)感传时,即所谓热敏化穴。探查出上述穴位的热敏穴后,予以灸疗至感传消失、皮肤灼热为止,施灸量因人而异,并嘱患者治疗后多饮水。一般每穴灸10~15min不等,每周1次,4周1个疗程。
1.7 疗效标准 WOMAC评分表[5]是由 Bellamy等提出的专门针对髋关节炎与膝关节炎的评分系统,其在1988年首先提出。从内容上看,此评分量表从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三大方面来评估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总共有24个项目,包含了整个骨关节炎的基本症状和体征。根据该表,参照尼莫地平法[6],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评分-治疗后症状评分)/治疗前症状评分×100%]。痊愈:疗效指数≥80% ;显效:50%≤疗效指数<80% ;有效:25%≤疗效指数<50% ;无效:疗效指数<25% 。
1.8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检验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WOMAC膝骨性关节炎评定量表比较 治疗后两组在疼痛、僵硬、关节功能上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积分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疼痛、生理功能及综合积分三方面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指数比较 治疗组痊愈率为15%,显效率为45%,有效率为30%,无效率为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率为10%,显效率为30%,有效率为37.5%,无效率为22.5%,总有效率为7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JP+1]膝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的“痹症”,古籍言“寒气胜者为痛痹”,中医学认为机体正气不足,感受外邪,而易致“不荣则痛”、“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观点认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是膝关节骨性增生、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的非炎性疾病[7],膝关节的胫骨关节面属于水平位,而股骨关节面呈圆弧曲度,不同的曲度构成使得两骨关节面的接触面积很小,从而导致膝关节自身不稳定性。故膝关节一旦受到外力影响,易引起关节面接触失调,关节由于本身的不稳定性,反复摩擦,易导致关节软骨损伤、退变,引起软骨细胞代谢紊乱。目前现代医学关于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尚未十分明确,多数认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是外力影响、炎症物质等所致,与年老体弱、外伤劳损、运动过度、内分泌代谢异常,以及肥胖、遗传等多种因素密切有关。
玻璃酸钠是关节软骨基质和滑液的重要构成成分,对关节软骨起到润滑、减轻摩擦的作用,并能保护关节软骨。临床中予以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能够缓解膝关节的滑膜炎症反应,改善关节软骨组织结构,起到抗炎作用,并可阻断局部的恶性循环。此疗法虽起效快,但容易复发。故笔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热敏灸进行治疗。艾灸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具有温经通络、祛寒逐痹止痛的作用。热敏灸在传统艾灸疗法上进行改良,当某穴位出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表面不热(或微热)而深部热或其他非热感等(如酸、胀、压、重等)感传时,在该热敏点增加灸量,由经至点,以点促经。此法简便易学,可长期规律使用。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并结合热敏灸,有效缓解了患者膝关节的疼痛症状。此外,良性的温热刺激又可改善周围肌肉的紧张状态,促进局部气血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代谢情况,从而消除膝关节炎症和水肿,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热敏灸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陆艳红,石晓兵.膝骨性关节炎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6):81-84.
[2]李宁华,薛庆云,张毅,等.中国六城市中老年人群X线膝骨关节炎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887-2888.
[3]姚如愚,张晓.关性研究及诊断评价关性研究及诊断评价[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 (5):87-90.
[4]康明非,陈日新,付勇.热敏点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2):27-28.
[5]Bellamy N, Buchanan WW, Goldsmith CH,et al.Validation study of WOMAC: a health status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clinically important patient relevant outcomes to antirheumatic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or knee[J].J Rheumatol,1988 ,15(12):1833-40.
[6]Roos EM, Klassbo M, Lohmander LS. WOMAC osteoarthritis index.Reliability, validaity, and respoinsiveness in patiens with arthroscopically assessed osteoarthritis[J]. Scand J Rheumatol, 1999,28 (4):210-215.
[7]娄思权.骨关节炎的病理与发病因素[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l):56-59.
玻璃酸钠凝胶注射剂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相关干眼症患者220例, 随机均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两组, 各110例患者110只眼, 其中研究A组男61例, 女49例, 年龄为28~62岁, 平均 (45.4±1.0) 岁, 研究B组110例患者110只眼, 其中男58例, 女52例, 年龄为24~66岁, 平均 (46.0±1.1) 岁, 患者临床表现为眼干涩、有异物感和烧灼感、眼红、分泌物增多、眼睑沉重感、视疲劳、畏光、流泪、痒感、眼痛、视力受不同程度影响等, 并排除患有严重眼部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结缔组织病和糖尿病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已详细了解研究内容, 为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 通过彻底清洁眼睑和热敷眼睑改善临床症状, 在睡前用热毛巾对眼睑部热敷10 min, 同时给予睑板腺按摩, 用手指卡在内外皉部将睑板挤向中央按摩, 连续按摩5 min, 并在睡前使用红霉素眼膏辅助治疗, 每晚1次。研究A组患者结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 将药物涂抹在眼球表面, 4次/d;研究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 用0.1%玻璃酸钠眼液滴眼滴于眼球表面, 4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荧光素评分、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评分。
1.3 临床症状评分
对患者眼干涩感、异物感、分泌物增多、视线模糊等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评分, 症状完全消失为0分, 从严重程度判断记1~3分, 总分在0~30分[2]。荧光素评分针对角膜上皮受损程度:将角膜均分成上下左右四个象限, 通过荧光素染色对各象限进行评分, 分为0~3分, 总分为0~12分。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后让患者闭眼, 在裂隙灯下睁眼后开始计时, 直至出现第一个破裂版作为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评分:先后翻转上、下眼睑, 应用裂隙灯上的非接触红外线照相系统从睑板结膜面拍摄睑板腺图像, 根据睑板腺缺失面积进行评分, 总分为0~6分。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用±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A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荧光素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均明显优于研究B组 (P<0.05) , 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睑板腺评分差异不明显, 见表1。
3 讨论
干眼症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分为蒸发过强型和分泌不足型, 干眼症主要是因睑板腺功能异常所致[3], 在治疗时主要保持眼睛湿润、缓解临床症状同时提供良好环境促进眼表上皮与角膜上皮的快速修复。玻璃酸钠滴眼液是人工泪液, 能达到湿润眼睛、稳定泪膜、保护角膜的作用, 同时能与纤维连接蛋白结合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伸展, 减轻症状[4]。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是一种角膜上皮细胞修复药物, 是从小牛血液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 细胞因子能刺激细胞再生和上皮组织修复, 同时还能在角膜表面形成保护膜, 达到润滑、减少摩擦的作用[5]。本研究比较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与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结果表明, 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降低荧光素评分并提高泪膜破裂时间, 明显优于玻璃酸钠滴眼液临床疗效, 表明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在治疗干眼症上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魏红领, 李展宗, 李雅芳.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3, 31 (5) :496-500.
[2]李凯, 周行涛, 牛凌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准分子激光手术后角膜知觉的影响[J].中华眼视光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0, 12 (1) :19-22.
[3]张罗生, 何本夫, 罗显荣, 等.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对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防治的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 2012, 41 (9) :52-55
[4]姜洋, 李莹, 王忠海, 等.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LASIK术后角膜修复及干眼的疗效观察[J].眼科新进展, 2012, 32 (7) :636-641.
玻璃酸钠凝胶注射剂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与影像学确诊为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40 例,男性11 例,女性29 例;平均为(47.1±4.0) 岁。纳入标准:外伤的软骨损伤纳入主要结合病史及体征,MRI考虑为膝关节软骨损伤。骨关节炎软骨损伤纳入标准[3]:a)成年男性或者女性;b)临床上诊断骨关节炎至少3个月以上;c)大部分时间有膝关节疼痛,晨僵时间小于30 min;d)主动运动时有骨擦音。所有膝关节软骨损伤均经过关节镜下探查确认,镜下确认损伤程度按照Outerbridge分度在Ⅱ~Ⅳ度。排除标准:a)急性感染或者急性损伤;b)3个月内使用生长因子、烷化剂、免疫抑制剂等;c)1周内关节腔注入药物;d)4周内口服甾体类药物。
1.2 适应证及分组
1.2.1 微骨折术的手术适应证[4]
一般认为微骨折术主要适用于股骨髁及胫骨平台负重区全层软骨缺损或者髌骨和股骨滑车接触面全层软骨缺损。对于运动强度大的患者适用面积小于4 cm2软骨缺损区;及运动能力要求低的患者,可以大于此面积。outbridge分度[5]。Ⅰ度:关节软骨变软或者起泡;Ⅱ度:关节软骨表面出现裂纹,裂纹直径小于1 cm;Ⅲ度:关节软骨表面出现裂纹且裂隙直径大于1 cm;Ⅳ度:关节软骨糜烂,软骨下骨外露。Tegner运动评级[6],优:全部或者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Tegner运动评级为4级以上;良: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者明显进步,Tegner运动评级为3~4级;差:和治疗前比,症状和功能无明显改善。
1.2.2 分组及统计
术后8周,对40 例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进行比较,两组间进行比较。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术后8周同时运用Tegner运动评级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
1.3 治疗方法[7]
a)麻醉成功后,常规膝关节入路,关节镜下先用刮匙清理软骨的壁修整成与缺损处暴露的软骨下骨垂直,以使修复后形成的血凝块可以更稳固地附着缺损处。b)用刨削刀、射频刀、刮匙等器械镜下清理软骨缺损区域软骨下骨表面的纤维结缔组织,残留软骨组织。c)关节镜下利用微骨折锥在软骨缺损区域垂直打孔,并造成每个孔周围的多条骨折线,用微骨折锥制作周边带有微骨折线的孔时,要按照先外周后中央的顺序依次进行。d)微骨折孔的间距尽量小,约2~3 mm,以相邻孔间不穿透为度,孔深约3~4 mm,以见到脂肪滴或有孔中渗血为度。e)打孔完毕,将关节内的关节灌洗液逐渐放出,减少关节灌洗液对微骨折孔的压力,可见有血液从微骨折孔中溢出,表明该微骨折孔合格。但有些部位的软骨下骨的硬化或退变严重,即使在局部有了4 mm深度的微骨折孔,在放出灌洗液后并无孔中血液溢出,此时应该将微骨折孔加深到5~7 mm,多数情况下即可看到微骨折孔中有血液溢出。f)反复冲洗关节腔,清除关节内残留的碎屑。g)微骨折术进行完毕后,进行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玻璃酸钠用量20 mg。术后进行膝关节功能训练,必要时被动锻炼机训练,循序渐进,术后6周部分负重,以后完全负重。
2 结 果
40 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术后第8周,40 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Tegner运动评级,其中优15 例,良20 例,差5 例,优良率87.5%。
3 讨 论
3.1 微骨折术适应证及进展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是在关节镜下使用特殊的手锥,在裸露的骨面上造成微型骨折,使骨髓成分溢出,促进关节软骨修复的微创治疗方法。影响微骨折因素有多种[8]:a)年龄,有学者认为年龄大于65 岁后行微骨折术由于术后功能训练受到影响而视为相对禁忌。Steadman等[9]认为年龄不是一个特别的禁忌。b)软骨缺损面积,损伤面积一直是微骨折术较争议的内容之一。有学者报道损伤面积小于4 cm2软骨缺损区治疗效果优于面积大于4 cm2。本研究,无论损伤面积大小,均采用微骨折术,也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c)术后功能训练,关节镜手术功能训练尤为重要。Ioannidis等[10]对关节镜后微骨折术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通过对关节的被动训练治疗效果优于没有采用被动训练的软骨损伤患者。d)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另外发现有无合并半月板损伤,有无合并滑膜皱襞都可能影响疗效等等。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微骨折术逐步被应用到肩关节和髋关节,踝关节等。Salata等[11]认为肩关节微骨折术可以应用到小的肱骨头软骨损伤患者中。MeGill等[12]认为髋关节微骨折术可以应用到损伤面积小于4 cm2软骨缺损区。距骨的软骨面损伤也广泛应用微骨折术。
3.2 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修复软骨损伤
关节软骨修复和重建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方法有关节镜下冲洗、软骨清理形成、自体或者异体软骨移植、软骨细胞移植等等。这些方法对缓解疼痛或者减轻症状有一定的作用。目前,微骨折术治疗软骨损伤具备操作简单、临床随访疗效满意、器械价格低廉而得到广泛应用[13]。微骨折术是骨髓刺激方法之一,其修复的原理是通过微骨折使缺损区含有松质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纤维素血凝块所填充;并使局部骨组织释放生长因子-β,刺激未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者成纤维细胞移到血凝块中,以对软骨的形成和修复起到局部调节作用。局部损伤刺激产生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与未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增殖并分化成软骨细胞,从而形成软骨组织。组织学研究表明,微骨折术除了增加修复组织的容量填充缺损外,在早期还促进修复组织Ⅱ型胶原纤维mRNA的表达,增加修复组织的Ⅱ型胶原纤维的形成。Steadman等[14]报道采用微骨折术治疗72 例孤立性全层软骨损伤,平均随访11年,80%功能明显改善。国内有学者报道采用微骨折术治疗软骨损伤,总有效率为85.7%,并且安全性高[4]。玻璃酸钠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是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学者认为玻璃酸钠具有润滑关节、营养软骨、抗感染、创伤愈合等多重生理功能[15]。软骨损伤时,玻璃酸钠在关节内发生代谢异常,浓度明显降低、软骨发生降解和破坏。同时润滑作用也相应降低,使软骨弹性降低,加剧损伤。因此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可直接提高玻璃酸钠的绝对含量,发挥其在软骨基质代谢中的作用。同时能够润滑关节,保护关节软骨,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软骨修复。本课题利用微骨折术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通过治疗效果,分析此种方法的优越性。关节镜下进行微骨折术不仅可以完成软骨损伤的处理,而且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手术中注射玻璃酸钠又能很好的巩固其作用,原因在于玻璃酸钠具备良好的生理屏障作用,能有效地保护软骨创面;可降低血液与关节滑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和IL-6的水平,从而抑制免疫损害,缓解疾病。将两种方法联用,起到优势互补作用,而且具有设备和消耗品小、不需要昂贵的细胞培养、不需要特殊的器械、医疗费用小及住院时间短等特点,40 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P<0.05);并且手术后Lysholm评分明显提高,取得满意的效果。Tegner运动评级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满意。由于随访时间较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摘要:目的 研究关节镜下微骨折术(microfracture,MF)联合玻璃酸钠(hyaluronic acid,HA)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关节镜手术治疗的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其中外伤导致的软骨损伤9例,骨关节炎(退变)导致的软骨损伤31例。对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缺损面积0.5-9 cm2,平均3.3 cm2;术后立即注射玻璃酸钠20 mg,术后第1周,第2周均注射HA 20 mg;术后8周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采用Tegner运动评级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纳入研究的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有差异(P<0.05)。4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手术后Tegner运动评级优15例,良20例,差5例,优良率87.5%。结论 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修复操作方便,方法简单。不管是退变的膝关节软骨损伤还是外伤的软骨损伤,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症状。
玻璃酸钠凝胶注射剂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6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 患者年龄47~78岁, 平均年龄63岁, 男25例, 女39例,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32例。入选标准: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1, 按X线检查结果分级[1];根据X线检查结果分级, 单侧38例, 双侧26例。病程7~123个月, 平均42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临床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Ⅰ组关节冲洗方法:患者取平卧位, 术者戴帽子、口罩及消毒手套。常规碘伏、酒精消毒, 铺无菌巾。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分别在髌骨外上、内下行膝关节穿刺, 放置18号硬膜外穿刺针并接输液管, 一个与输液瓶内冲洗液相通, 另一个接无菌弯盘放置于低处。也可行髌骨内上、外下穿刺方法。关节冲洗液采用乳酸林格试液, 每瓶500 m L, 最后一瓶加庆大24万单位, 总量2000 m L, 到最后500 m L时速度减慢, 让冲洗液充分发挥作用。目的是将变性关节夜, 脱落碎屑、小的游离体及纤维素等冲洗干净。冲洗毕注入曲安耐德注射液1 m L+玻璃酸钠25 mg, 以后每周注射1次玻璃酸钠共5次。Ⅱ组直接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 每周1次, 共5次。用统计学方法, 对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见表2。
1.3 统计方法
本研究通过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 本次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结果如表2所示。膝关节患者性别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X线分析情况的比较采用确切概率发检验, 年龄、病程的比较采用体检验, 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法分析[3],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本研究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4], 治疗后1、3、6个月, Ⅰ组评分均高于Ⅱ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效评定标准采用膝关节功能计分标准[5]。
2.1 对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性别、年龄 (岁) 、病程 (月) 、X线分级, 男女:0级Ⅰ级、Ⅱ级、Ⅲ级;关节活动度与关节肿胀、积液、股四头肌萎缩做效果评估[6]。
2.2 对表2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膝关节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疗效对比, Ⅰ组 (88.25±10.28) 、 (86.92±10.01) 、 (84.33±10.94) ;Ⅱ组 (70.36±10.46) 、 (66.04±10.02) 、 (60.53±9.03) 。经过关节冲洗治疗, 不仅能调整滑液渗透压, 补充钾、钠、钙、镁等电解质, 而且增加了软骨的营养成分, 从而修复酸化关节液, 进而起到消肿、镇痛、缓解症状的目的。
两组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1、3、6个月两组间比较, 骨关节炎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的关节功能评分显示[7], 通过临床重复测量方法判定, 存在分组效应和时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关节液的组成和功能受损与关节疼痛的产生密切相关。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多见于中老年人, 女性多余男性。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软骨基质的破坏, 对于早中期的关节病变, 采用膝关节冲洗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8]。关节冲洗可将脱落的软骨碎屑及关节内游离体的一部分冲出关节腔, 玻璃酸钠注射使髌骨周围的滑膜折叠撤离关节软骨的非接触区, 通过几个疗程的治疗, 达到缓解滑膜折叠引起的疼痛效果。冲洗可以充分引流出这些变性的滑液, 通过关节冲洗还可以调整滑液渗透压, 补充钾、钠、钙、镁等电解质, 不仅增加对软骨的营养, 还有利于修复酸化关节液。从而起到消肿、镇痛、缓解症状的目的, 并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延缓疾病进程。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 冲洗后注射玻璃酸钠和直接注射玻璃酸钠均能缓解关节疼痛, 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但关节冲洗后注射玻璃酸钠远远优于直接注射玻璃酸钠。并且关节冲洗方法简便痛苦小, 易于开展, 疗效确切,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膝关节冲洗后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符合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为32例。Ⅰ组为在关节冲洗后注射玻璃酸钠, Ⅱ组为直接注射玻璃酸钠。分别于治疗后1、3、6个月采用膝关节功能计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经重复测量方法分析存在分组效应和时间效应。不同时点评分比较:治疗后1、3、6个月, Ⅰ组评分高于Ⅱ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冲洗后应用玻璃酸钠和直接注射玻璃酸钠均能缓解膝关节疼痛, 改善膝关节功能, 但关节冲洗的近中期疗效优于直接注射玻璃酸钠。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关节冲洗,玻璃酸钠注射
参考文献
[1]陈百成, 张静.骨关节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
[2]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150-152.
[3]凌云, 王延海, 欧阳国荣.关节镜术后应用止痛四物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 2011, 23 (4) :6-8.
[4]惠祁华.冲洗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3例临床小结[J].中医正骨, 1999, 11 (1) :17
[5]阮文礼, 张帆, 李志军.关节镜下中药关节镜下中药灌注冲洗及髓腔减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J].中医正骨, 2006, 18 (7) :55.
[6]汪利合.独活寄生汤加减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 2011, 23 (9) :3-5.
[7]汪俊红, 柴喜平, 王承祥.自拟骨痹痛消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3, 6 (11) :94-95
玻璃酸钠凝胶注射剂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7月~2010年3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及住院的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0~65岁,平均(53.35±8.37)岁。无明显糖皮质激素使用的禁忌证。研究组40例,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42~68岁,平均(54.33±9.57)岁。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制订的中国骨关节炎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原行膝关节镜等有创性治疗者,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孕期或哺乳期妇女。两组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
膝关节屈曲90°,选髌骨下方的髌韧带外或内侧关节间隙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穿刺针刺入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2 ml,每周1次,4周为1个疗程。
1.2.2痛点处理
研究组采用TENS治疗痛点,每周5次,每次20 min,2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复方倍他米松1 ml痛点注射,每周治疗前检查,有痛点则继续注射,最多注射治疗4次。
1.3 观察指标
1.3.1疼痛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尺(VAS)评分:在尺的一面中心刻有数字的10 cm长线上有可滑动的游标,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分)和“最剧烈的疼痛”(10分)。患者面对无刻度的一面,本人将游标放在当时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部位;医生面对有刻度的一面,并记录疼痛程度。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2、4周、3个月时的VAS评分。
1.3.2副作用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局部疼痛及皮肤过敏反应等副作用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1)优:疼痛完全消失,膝关节伸屈功能基本正常;(2)良:疼痛明显减轻,上下楼梯轻度疼痛;(3)无效:疼痛缓解不到25%,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治疗时间的VAS评分
两组VAS评分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t=15.597,aP<0.01;t=22.791,bP<0.01;t=26.177,cP<0.01;t=26.270,dP<0.01;t=17.040,eP<0.01;t=20.852,fP<0.01;t=25.976,gP<0.01;t=25.633,hP<0.0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随访3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6,P>0.05)。见表2。
2.3 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
3 讨论
骨关节炎又称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或退行性骨关节病,是指由年龄老化、感染、内分泌、代谢障碍及创伤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关节软骨破坏或变性产生的关节炎性病变。其发病与年龄、遗传、外伤和肥胖等因素有关[3]。膝关节的退变是一个系统的退变,不单是骨组织的增生退变,而且还有滑液分泌的减少,韧带系统、肌肉系统、神经支配系统等的整体退行性变化,其中膝关节骨与软骨的退变是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高级周围滑膜和软组织损伤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病因[4]。膝骨关节炎发病原因是软骨细胞不能合成正常的透明质酸以及聚氨基葡萄糖产生的短链蛋白多糖聚合物从胶原网状结构上逸出,导致软骨基质软化并失去弹性,丧失强度,并引起软骨下骨的硬化或囊性变及骨赘形成,影响整个关节结构,最终因关节软骨全部脱失而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5]。近年来,膝关节腔内注射关节软骨保护剂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玻璃酸钠是常用的关节软骨保护剂,在关节腔内起到减轻摩擦、缓解应力、保护软骨润滑和营养关节的作用,修复已破坏的生理屏障,防止软骨基质进一步丢失,增强关节腔内流变学状态,抑制炎性介质的扩散,从而缓解关节疼痛[6,7,8]。
TENS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刺激神经达到镇痛、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其镇痛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有以下途径:(1)闸门控制学说;(2)内源性镇痛系统和体液学说;(3)类固醇和5-HT;(4)神经机制。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除上述因素外,还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减轻局部缺血,缓解酸中毒,加速致痛物质和有害的病理产物的清除,减轻软组织和神经纤维间水肿,改善局部营养代谢,从而消除或减弱了疼痛的刺激因素,达到镇痛效果[9]。
本研究证实两种方法疗效相当,但膝骨关节炎患者中老年人居多,很多患者合并有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受到明显限制,使用过量可发生类固醇诱导的骨关节病,且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有本能的抗拒,不愿意多次使用,如疗程不够,则对后期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TENS应用则无明显的禁忌证,有改善局部微循环,改善骨密度及维持骨结构,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减少纤维化形成的作用[10],可反复多次使用,有利于疗效的巩固。因此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具有操作简单、适应证广泛的特点,是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TENS,n=40)和对照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配合复方倍他米松痛点注射,n=40),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3个月的VAS值、疗效评定及有无副作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患者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结论: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TENS治疗膝骨关节炎安全有效。
关键词:经皮神经电刺激,膝骨关节炎,玻璃酸钠
参考文献
[1]罗芳,许长洪,王恩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合倍他米松痛点注射改善骨性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5,46(9):184-185.
[2]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J].中华骨科杂志,2007,10(27):793-796.
[3]王茂斌.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53-554.
[4]张鹍.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4(7):11.
[5]Jahn M,Baynes JW,Spiteller JL.Viscosupplementation:a new concept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J].J Rheu-matol Suppl,1993,(39):3.
[6]冯静.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32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5):141.
[7]王亚丽.透明质酸钠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121-122.
[8]谭月鸣,房勇平.中药外洗配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现代医院,2010,10(12):62-63.
[9]南登崑,黄晓琳.实用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40-345.
玻璃酸钠凝胶注射剂 第9篇
关键词 三氧 玻璃酸钠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变性、反应性增生为病理基础,目前临床治疗上方法虽多,但治疗效果尚不理想,2008年11月~2011年10月采用三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45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45例患者中,男47例,女198例;年龄43~90岁,平均63岁;病程2~30年;双膝发病188例,单膝发病57例,其中右膝38例,左膝19例,共治疗膝关节433例。所有患者都曾接受过其他物理或药物治疗,均为第1次接受三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
诊断标准:根据美国类风湿协会有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分类标准,即有关节疼痛伴下列3项以上:①30分钟内的晨僵;②弹响;③膝关节压痛;④骨质增生;⑤肿胀。
治疗方法:①患者屈膝近90°,常规消毒后铺无菌巾,选择髌骨下方的髌韧带内侧或外侧关节间隙压痛最明显处为穿刺点,局麻后针尖朝向关节中,斜行稍向上刺入关节腔,回抽无血后注入0.5%利多卡因5ml,若有积液先行抽出。②2分钟后取浓度30~40μg/ml的三氧10~20ml缓缓注入,患者有轻度的热胀感。③将透明质酸钠2ml(施佩特20mg)缓缓注入关节腔内,拨针后不负重轻轻活动关节,使三氧和药物均匀分布于膝关节腔内,休息2小时后再负重。④5~7天治疗1次,视病情轻重3~5次1个疗程。
临床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后对下列指标进行评价,并计算病情轻重之积分。①休息痛:0分:关节无疼痛,VAS评分0分;1分:轻度疼痛,可忍受,VAS评分1~3分;2分:中度疼痛,不影响睡眠,VAS评分4~6分;3分:重度疼痛,难以忍受,VAS评分7~10分。②活动痛:0分:活动时不痛疼;1分:上、下楼时疼痛;2分:走平路时疼痛;3分:因疼痛害怕活动。③关节压痛:0分:无压痛;1分:轻度压痛;2分:中度压痛;3分:重度压痛。④晨僵:0分:起床后即可行走;1分:起床后稍感不适,活动后消失;2分:起床后疼痛,活动后减轻;3分:起床后疼痛,活动后不减轻。⑤关节肿胀:0分:无肿胀,B超提示无积液,浮髌试验(-);1分:轻度肿胀,B超提示少量积液少于10ml,浮髌试验(-);2分:中度肿胀,B超提示积液少于30ml,浮髌试验(±);3分:重度肿胀,积液量大于30ml或有多处积液,浮髌试验(+)。⑥关节活动度:0分:膝关节主动屈伸范围>135°;1分:膝关节主动屈伸范围111°~135°;2分:膝关系主动屈伸范围90°~110°;3分:膝关节主动屈伸范围小于90°。
疗效判断标准:临床6项观察指标的改善率。改善率=(治疗前分值-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100%,求得每位观察者每项指标的改善率。①显效:改善>60%;②有效:30~60%;③无效:<30%。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观察总例數。
结 果
本组433例膝关节治疗前后临床观察指标的治疗效果,见表1。
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本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明显好转,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率超过90%,本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讨 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由于骨质增生导致的膝关节软骨完整性受损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慢性、无菌性、炎性关节疾病。属于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失调性活动性动力疾病,是全身性易感因素和局部机械性刺激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本症早期多采取非手术疗法,晚期多采取手术治疗,用三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既消除了炎症、解除了疼痛,又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延缓了骨质增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氧气体是一种强氧化剂,可刺激氧化酶过度表达,中和炎症反应中过量产生的炎性递质[2],刺激血管扩张,改善回流从而能快速促进炎症吸收,消除水肿,同时三氧可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刺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脑肽等物质,达到镇痛作用,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玻璃酸钠(施佩特)可为关节滑膜提供高分子量的透明质酸,为软骨的修复提供了高质量的原材料,有利于软骨的修复,同时玻璃酸钠十分黏稠起到润滑作用,即减少了摩擦,又保护了受损的软骨创面,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缓解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
三氧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起到消炎止痛,消除肿胀的同时,又对关节软骨起到修复、润滑和保护作用,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谭冠先.疼痛诊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5.
2 Bocci V.Ozone:a new medical drug[M].Dordrecht:Springer,2005:102-103.
玻璃酸钠凝胶注射剂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3年至2010年于本院就诊的164例(202只膝关节)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OA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2例,女102例,病程1~25年,平均16.4年,年龄45~84岁,平均年龄57.5岁。
1.2 诊断标准
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国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相关标准:(1)就诊前1个月内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膝关节反复疼痛;(2)X线显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清亮且粘稠,白细胞计数<2000个/ml;(4)以中老年患者人群为主(年龄>40岁);(5)活动时伴有摩擦音;(6)晨僵<30 min。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上述1、2或1、3、5、6或1、4、5、6项的患者,即可诊断为膝关节OA。
1.3 排除标准
对于近1周内没有采取其他药物或方法治疗的患者,且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可以坚持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1个疗程并愿意配合临床观察的患者方可入选。需排除以下情况:(1)患者伴有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后遗症、严重膝关节创伤、先天性畸形;(2)其他风湿性疾病;(3)膝关节周围皮肤有严重的缺损或溃疡;(4)治疗前3周内曾使用抗炎镇痛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5)严重的药物过敏史;(6)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或精神科疾病;(7)孕妇或哺乳期女性。
1.4 方法
关节腔内缓慢注射SH注射液2 ml,每周1次,共5次。治疗期间指导患者做患侧下肢的静力性肌收缩练习及不负重的关节活动,停用激素类和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
1.5 疗效评定指标及标准
于治疗开始的前1周及治疗5次后的1周分别进行疗效判定。各项观察指标评分分别采用Lequesne评分方法,见表1。临床缓解: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均缓解,总积分好转>75%;有效:症状及体征均明显好转,总积分好转30%~75%;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总积分好转<3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配对t检验。
2 结果
5次注射SH后,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的Lequesne评分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有113(55.94%)只膝关节的临床症状缓解,82(40.59%)只膝关节的临床症状有效,7(3.47%)只膝关节无效,总有效率为96.53%。随访半年,共有10例患者复发,再行上述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仍有缓解。
3讨论
关节软骨的长期超负荷磨损、年龄、性别、体重超重及遗传等因素均是膝关节OA的病因[2]。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2方面,手术疗法包括关节腔清理术及置换人工膝关节等,但目前,多数患者不能接受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是采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和激素类药物治疗、理疗、中药熏洗等疗法,但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重,且停药后容易反复[3],其他物理疗法也只是暂时缓解症状。
关节滑液的成分之一是玻璃酸钠,玻璃酸钠是构成软骨基质的成分之一。经研究发现,膝关节OA患者的滑液中的玻璃酸钠的浓度、分子量及黏性均低于正常情况。在受损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后,对关节的内环境起到一个稳定的作用,恢复了关节滑液的正常黏性,对关节起到保护及润滑的作用,进而促进受损软骨的再生、修复及愈合。在治疗的进程中,当外源性玻璃酸钠消失后,关节腔内原有的玻璃酸钠浓度升高、黏性加大,此种现象表明,黏弹性充填可以起到暂时性补充和提高膝关节组织的黏弹性的作用,并可改善受损软骨细胞周围的环境,进而恢复关节软骨的合成玻璃酸钠的功能,并持续较长一段时间[4,5]。
研究表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在缓解关节疼痛方面的作用比较明显。主要是由于玻璃酸钠本身的黏弹性对痛觉具有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因玻璃酸钠具有分子屏障作用,炎性介质的释放与扩散被有效阻止,并可减少化学物质对痛觉感受器的刺激。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后,可以缓解关节的疼痛、增加关节的活动、促进滑液的回流,及时清除堆积在局部的炎性介质、代谢废物,关节内环境得以改善,关节局部病变的恶性循环被阻断。
维持关节正常的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是关节滑液对软骨及软组织的润滑作用,在进行低撞击频率的活动时,应力对关节的撞击可被关节滑液缓冲,此时,关节滑液中的蛋白质与玻璃酸钠共同发挥润滑的作用。关节出现炎症时,关节滑液的黏弹性显著降低,应力对关节的撞击不能被缓冲,致使关节出现疼痛,此时及时补充外源性玻璃酸钠,关节滑液的黏弹性重新被建立,可明显缓解疼痛,而外源性的玻璃酸钠还可刺激关节组织形成新的玻璃酸钠[6]。
较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可改善膝关节OA的症状,因其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费用低的特点,易于临床应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是治疗膝关节OA的较理想的方法。
摘要:目的 观察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在本院就诊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02只膝关节,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共5次,采用Lequesne膝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达96.53%,随访半年后,10例患者复发,再行上述治疗,仍然有效。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是治疗膝关节OA的较理想的方法,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费用低,易于临床应用。
关键词: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膝关节骨关节炎
参考文献
[1]周秉文.腰背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64-499.
[2]杨贵昌,李文进,周平.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9):345.
[3]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24.
[4]王学谦译.骨关节炎诊断与治疗.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326-328.
[5]戴国锋,汤继文,王韶进,等.膝关节手术后注射透明质酸钠效果观察.中华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2,16(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