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测量学教案范文第1篇
矿山测量的概念:综合运用测量、地质及采矿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来研究和处理矿山地质勘探、建设和采矿过程中由矿体到围岩、从井下到地面在静态和动态下的各种空间几何问题。 矿山测量的任务:
(1) 建立矿区地面和井下(露天矿)测量控制系统,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 (2) 矿山基本建设中的施工测量
(3) 测绘各种采掘工程图、矿山专用图及矿体几何图 (4) 对资源利用及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5) 观测和研究由于开采引起的地表及岩层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组织开展“三下”(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采矿和矿柱留设的实施方案
(6) 进行矿区土地复垦及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7) 进行矿区范围内的地籍测量
(8) 参与本矿区(矿)月度、季度、生产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第一章: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一、井下导线的等级(基本控制导线和采区控制导线(敷设成闭(附)合导线或复测支导线)):
二、井下导线的发展与形式:
1 / 12
1. 分次布设,逐步敷设 2. 先低级,后高级 3. 不断向前,直至边界
三、钢尺两边的方法悬空丈量法:
用经纬仪的水平视线瞄准前后视点所挂垂球线,用大头针在绳上标出十字丝交点,然后用钢尺丈量仪器镜上中心或横轴右端中心与大头针之间的距离。对准经纬仪镜上横轴中心,另一端加钢尺检定时的拉力P并对准大头针,两端同时读数。零端估读到毫米。
每读一次数后,移动钢尺2~3cm。每条边要读数三次。互差小于3mm,同时还要测记温度。为了检验,每边须往返测量,即在每一测站上量前后视距离。
在倾斜巷道中则丈量倾斜距离。当丈量的边长大于尺长时,则必须分段丈量,为此要进行定线。
钢尺量边的改正:比长改正、温度改正、拉力改正(标准拉力时不改正)、垂曲改正。
四、井下导线测量外业 井下导线测量外业,与地面导线基本相同,但由于井下环境的特殊性,如导线不是一次全面布设,而是随巷道掘进而不断延长,每次延长之前都要对上次测设的最后一个导线角度进行检查;井下导线点多设于顶板,仪器要在点下对中;井下黑暗,仪器及觇标均需照明,井下巷道狭窄,运输繁忙,观测条件不利等。
2 / 12
1. 选点和埋点
(1)相邻导线点之间通视良好,并应尽可能使点间距离大些。在巷道的连接处和交叉口处,应当埋设导线点。(2)为了避免运输干扰,应尽量将点设在远离运输轨道的一侧。(3)导线点应当选在巷道稳定、安全、便于安置仪器进行观测的地方,避开淋水、片帮落石和其他不安全因素。选点工作通常由三人完成 2. 测角和量边
(1)工作组织:钢尺导线5人,光电导线4人,分工,联络信号仪器高,觇标高,记录巷道上下左右;碎部测量;目的:测得井巷的细部轮廓形状,作为填绘矿图的依据。导线测量完成之后,丈量仪器中心到巷道顶板、底板和两帮的距离(量上、量下、量左和量右)。还要测量巷道、硐室或工作面的轮廓,通常是用“支距法”,将钢尺拉紧,然后用皮尺或小钢尺丈量巷道两帮特征点到钢尺(即导线边)的垂直距离(横距)b和垂足到仪器站点的距离(纵距)a 3. 导线延长与检查
为了检查验证已知起始点的可靠性,在接测之前应对上次所测的最后一个水平角及最后一条边长按原观测的相应精度进行检查。此次观测与上次观测的水平角之差△d不应超过由下式所计算出的容许值: Δdmβ
式中:mβ相应等级的导线测角中误差。井下7″、15″和30″导线的Δd容分别为±20″、±40″和±80″。
重新丈量上次最后一条边长与原丈量结果之差不得超过相应等级导线边长往返丈量之差的容许值(基本控制导线为边长的1/6000,采区控制导线为边长的1/2000)。
五、井下导线测量内业 1. 测量资料整理
在内业计算开始之前,要重新仔细检查外业观测记录,是否超限,是否有漏测、漏记、
3 / 12
记错、算错等问题。记录手簿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计算。 2. 计算边长改正和平均边长
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用钢尺丈量的边长应加入比长,温度、垂曲等改正后化算为水平边长,如有必要,还应加入归化到投影水准面的改正和投影到高斯克吕格平面的改正。将往、返测边长分别加入述改正后,如果互差不超过边长的1/6000,则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边长。采区控制导线则只需把量得的往、返测斜距化算为平距,而不必加入其他改正,如果往、返测平距的互差不超过边长的1/2000,则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边长。 3.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及分配 1) 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fβ是按下式计算的:
fβ=∑β内i-180°(n-2) fβ=∑β外i-180°(n+2) i=(1,2,...,3) 2) 空间交叉闭合导线
实测的角度总和应为:∑β=180°{n-2(p-k)} 3) 附合导线
设附合导线起始边和最终附合边的坚强坐标方 位角值为α0和αn,测角总个数为n,则角度闭合差f β为:fβ=∑β左-n180°-(αn-α0)
fβ=∑β右-n180°-(α0-αn) 4) 复测支导线
复测支导线的角度闭合差fβ是按照最末公共边的第Ⅰ次和第Ⅱ次所测得的坐标方位角αnⅠ和αnⅡ之差来计算的,即:
4 / 12
fβ=αnⅠ-αnⅡ
5) 角度闭合差的分配(简易平差)
如果fβ超过限差规定,则需检查测角情况,找出超限原因,进行返工重测。如果f β不超限,则可进行简易平差,即将fβ反号平均分配给各观测角值,每个观测角值的改正数为:Vβi=-fβ/n; 改正后的角值为:βi=βi+Vβi 6) 方向附合导线 4.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各条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是按下式计算的: αi=αi-1+βi左±180° αi=αi-1-βi右±180°
式中:i、αi-1分别为第i边(待求边)与第i-1边的坐标方位角;βi改正后的角值。 5.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调整
为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须先计算各条导线边的坐标增量,其方法同地面导线。 6. 坐标计算
按下式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xi=xi-1+Δxi-1,i yi=yi-1+Δyi-1,i 如为闭合导线,则由起始点起算,经各导线点再算至起始点的坐标应相等;附合导线由起始点推算到最终已知坚强点坐标应相等;而复测支导线和方向附合导线则两次算得的最末点的坐标应相等。
5 / 12
第二章井下高程测量
井下高程测量的任务
1. 在井下主要巷道内精确测定高程点和永久导线点的高程,建立井下高程控制; 2. 给定巷道在竖直面内的方向; 3. 确定巷道底板的高程;
4. 检查主要巷道及其运输线路的坡度 5. 测绘主要运输巷道纵剖面图。
第三章、矿井联系测量
将矿区地面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传递到井下的测量,称为联系测量。 将地面平面坐标系统传递到井下的测量称平面联系测量,简称定向。 将地面高程系统传递到井下的测量称高程联系测量,简称导入高程。 矿井联系测量的目的是使地面和井下测量控制网采用同一坐标系统。 作用:
(1) 需要确定地面建筑物、铁路和河湖等与井下采矿巷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 需要确定相邻矿井的各巷道间及巷道与老塘(采空区)间的相互关系,正确地划定两相邻矿井间的隔离矿柱。
(3) 为解决很多重大工程问题,如井筒的贯通或相邻矿井间各种巷道的贯通,以及由地面向井下指定地点开凿小井或打钻孔等等 任务:
(1) 井下经纬仪导线起算边的坐标方位角; (2) 井下经纬仪导线起算点的平面坐标x和y;
6 / 12
(3) 井下水准基点的高程H 矿井定向的种类: 几何定向:
(1) 井下经纬仪导线起算边的坐标方位角; (2) 井下经纬仪导线起算点的平面坐标x和y; (3) 井下水准基点的高程H 物理定向:
(1) 用精密磁性仪器定向; (2) 用投向仪定向; (3) 用陀螺经纬仪定向。
近井点和井口水准基点的概念及其作用:
所有这些采矿工程测量都必须依据建立在井口附近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来进行。在矿山工程测量中称这类控制点为近井点和井口水准基点。近井点和井口水准基点是矿山测量的基准点。 立井几何定向
在立井中悬挂钢丝垂线由地面向井下传递平面坐标和方向的测量工作称为立井几何定向。几何定向分一井定向和两井定向。 一井定向
方法:连接三角形法,四边形法,瞄直法 投点
采用链接三角形法时,在井筒内悬挂两根垂球线。一般采用垂球线单重投点法,即在投点的过程中垂球的重量不变。单重投法分为单重稳定投点法和单重摆动投点法。
7 / 12
单重稳定投点:
单重稳定投点是假定垂球线在井筒内处于铅垂位置而静止不动。当井筒不深、滴水不大、井筒内气流缓慢、垂球线摆动很小、其摆幅一般不超过0.4MM时被采用。 钢丝下放方法:缓慢下放,每下放50M,稍停一下待垂球稳定 自由悬挂检查: 信号圈法比距法直接检查
单重摆动投点
观测重球线摆动,找出其静止位置,然后固定,连接观测 连接 外业:
(1) 在连接点C上用测回法测量角度Γ和Φ。 (2) 丈量连接三角形的三个边长A(A′)、B(B′)及C(C′) (3) 测角Δ,Δ′、量边CD,CD′ 内业: 检查记录 (1) 三角形的解算
SINΑ=ASINΓ/C,SINΒ=BSINΓ/C
当Α<2゜,Β>178゜时,Α=AΓ/C,Β=BΓ/C (2) 测量和计算正确性检核
① Α+Β+Γ-180゜=FΒ,平均分配于Α,Β上 ② ②D=C丈-C计,C计2=A2+B2-2ABCOSΓ 陀螺经纬仪定向
8 / 12
自由陀螺仪有两个特性:
(1) 陀螺轴在不受外力矩作用时,它的方向始终指向初始恒定方位,即所谓定轴性; (2) 陀螺轴在受外力作用时,将产生非常重要的效应“进动”即所谓进动性。 定向外业过程
1. 在地面已知边上测定仪器常数
陀螺仪轴的稳定位置与地理子午线夹角称为仪器常数Δ。
2. 陀螺仪悬带零位观测
零位:L=[(A1+A3)/2+A2]/2 3. 在测定已知边和定向边的陀螺方位角之前,必须把经纬仪望远镜视准轴置于近似北方,粗略定向。
粗略定向最常用的方法为两个逆转点法。达到逆转点时,算近似北方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N′=(U1+U2)/2 转动照准部,把望远镜摆在N′读数位置,再加上仪器常数,这时视准轴就指向了近似北方。在10MIN内完成,精度可达到±3′。 4. 精密定向
精密定向是精确测定已知边和定向边的陀螺方位角。 方法:逆转点法和中天法
采用逆转点法观测时,陀螺经纬仪在一个测站的操作程序如下:
1) 严格整置经纬仪,架上陀螺仪,以一个测回测定待定或已知测线的方向值,然后将仪器大致对正北方。
2) 锁紧摆动系统,启动陀螺马达,待达到额定转速后,下放陀螺灵敏部,进行粗略定向。制动陀螺并托起锁紧,将望远镜视准轴转到近似北方位置,固定照准部。把水
9 / 12
平微动螺旋调整到行程范围的中间位置。
3) 打开陀螺照明,下放陀螺灵敏部,进行测前悬带零位观测,同时用秒表记录自摆周期T3。零位观测完毕,托起并锁紧灵敏部
4) 启动陀螺马达,达到额定转速后,缓慢地下放灵敏部到半脱离位置,稍停数秒钟,再全部下放。如果光标像移动过快,再使用半脱离阻尼限幅,使摆幅大约在1°~3°范围为宜。用水平微动螺旋微动照准部,让光标像与分划板零刻划线随时重合,即跟踪。
跟踪时,还需用秒表测定跟踪摆动周期T1。摆动平衡位置在水平度盘上的平均读数N T称为陀螺北方向值,用下式计算 N1=((U1+U3)/2+U2)/2 N2=((U2+U4)/2+U3)/2 N3=((U3+U5)/2+U4)/2 NT=(N1+N2+N3)/3 5) 测后零位观测
6) 以一测回测定待定或已知测线的方向值。 2.中天法
此法要求起始近似定向达到±15′以内。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经纬仪照准部都固定在这个近似北方向上。中天法陀螺仪定向时一个测站的操作程序如下。
(1) 严格整置经纬仪,以一个测回测定待定或已知测线的方向值。然后将仪器大致对正北方。
(2) 进行粗略定向。将经纬仪照准部固定在近似北方N′上,并记录下N′值。 (3) 测前零位观测。
10 / 12
(4) 启动陀螺马达,下放灵敏部,经限幅,使光标像摆幅不超过目镜视场。然后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贯通测量:
概念:采用两个或多个相向或同向掘进的工作面掘进同一井巷时,为了使其按设计要求在预定地点正确接通而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贯通测量。
井巷贯通三种情况: (1)相向贯通
(2)同向贯通或追随贯通 (3)单向贯通
贯通巷道接合处的偏差值, 可能发生在三个方向上:
巷道开切位置的确定P(140) 矿井必须的八种矿图
井田区域地形图 工业广场平面图 井底车场平面图 采掘工程平面图 主要巷道平面图 井上下对照图
11 / 12
井筒断面图 主要保护煤柱图
矿山测量学教案范文第2篇
测量学实习是在《测量学》课程教学结束之后在实训场地和建井施工现场,熟悉地面及井下主要测量工作的原理及基本方法,各种测量成果产生过程及质量标准等, 结合工作任务,集中进行测量综合训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该实习安排时间为两周。通过实习,使我们亲身体验测量学环境,了解测量学在建井施工过程中的作用和任务,系统地掌握测量仪器操作、内业计算、巷道平面图的绘制、巷道中腰线的标定等基本技能,为今后在建井施工过程中解决有关测量问题打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 1、井下平面控制测量(经纬仪导线测量)
2、井上高程控制测量(水准测量)
3、井筒位置的标定 4、巷道中线的标定及延伸 5、巷道腰线的标定与延伸 (二)要求 1、各实习小组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各项实习内容。
2、严格按照规程作业,各项限差均不得超过规程规定的要求。
3、坚持写工作日记,记录实习过程。
4、实习结束时,每人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实习资料编入实习报告中。
三、实习基地及时间
实习地点:山西省朔州市森泰煤业公司。实习时间:时间从 5 月 25 日至开学。
四, , 方法和步骤
(一)井下平面控制测量(经纬仪导线测量)
1、选点和设点 井下导线点一般设在巷道的顶板上。选点时至少两人,在选定的点位上用矿
灯或电筒目测,确认通视良好后即可做出标志并用油漆或粉笔写出编号。在巷道交叉口和转弯处必须设点。如图 1 所示。导线边长一般为 30~70m 为宜。导线点设置在便于安置仪器的地方。点位设置应牢固。
2、测角 采用 J6 级光学经纬仪用测回法按 30"导线的规格即一个测回进行施测。
(1)将经纬仪安置在起始点(如 B 点)进行点下对中和整平,然后对好水平度盘的零位置。
(2)分别在 A 号、1 号点上挂上垂球线,并在 1 号点的垂球线上用大头针作一标志。
(3)分别用盘左和盘右位置测出方向读数,记入手薄。盘左和盘右角值之差应小于 60",取其平均值作为结果。
(4)瞄准 1 点上的垂球线上用大头针作的标志,测出倾角(用正倒镜观测,取其中数)
(5)量取仪器高(从顶板测点往下量至仪器横轴中心)和覘标高(从顶板测点往下量至大头针标志处)。
3、量边 用经过检验的钢尺从仪器横轴中心悬空丈量至前视点大头针标志处,移动钢尺连续三次读数,往返丈量。
以上完成一个测站上的施测工作。同样方法,依次测出全部角度和边长。井下观测数据经检查无误后,便可进行内业计算,计算在表格中进行。
4、注意事项 (1)井下选点时一定要确保通视,避免仪器安置后观测困难。
(2)对中时,一定要将望远镜放水平(盘左时,竖盘读数应为 90°,盘右为 270°)
(3)测角瞄准时,照明者最好用一张透明纸蒙在矿灯或电筒上,使其发出的光能均匀柔和地照明垂球线,便于瞄准观测。
(4)量边时,要注意钢尺悬空,拉力均匀,避免碰及其他物体。
图 1
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 (二)井下碎部测量与挂罗盘测量(参考)
1、实习目的 (1)掌握井下巷道、硐室、采区工作面的施测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观测资料绘制出图纸。
(2)了解罗盘仪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练习用罗盘进行测量的方法、步骤和要领。
2、内容及要求 (1)用支距法和极坐标法对一巷道、硐室进行碎部测量,并绘制出大比例尺的巷道平面图和硐室平面图。
(2)在一条次要巷道内进行罗盘测量。具体要求为:用半圆仪正、反两个位置测出倾角后取平均值作为该边倾角;同一测绳两端测出的磁方位角互差不应超过 2°;用皮尺往、返量边之互差不得超过边长的 1/200。
3、碎部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1)用支距法进行巷道碎部测量 巷道碎部测量一般与导线测量同时进行。当量边结束后,钢尺暂时拉着不动,如图 2 中,丈量 14A 点的边长时,零端对准 14 点,沿钢尺方向于巷道两帮的特征点处,用皮尺量出特征点距钢尺的距离(支距),并读出垂点处的钢尺刻划数,然后绘出草图。对于测站点、导线点还应量出仪器中心距顶板、底板和左右两帮的距离(俗称量上、量下、量左、量右)。
图 2
碎部测量 (2)用极坐标法测量硐室
图 3
硐室测量 如图 3 所示,在硐室的顶板上凿一小孔,再打进木桩,并在桩面钉一铁钉作为导线点 B,然后挂上垂球线。将经纬仪安置在导线点 13 上,后视 12 点测出 角,量出平距Bl 13。然后在 B 点安置经纬仪,以零方向对准 13 点,转动照准部逐一瞄准硐室各轮廓点,读出水平角值i,用钢尺(或皮尺)量出水平距离il,并绘出草图。
4、挂罗盘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1)选点
如图 4 所示,从下平巷的经纬仪导线点 C开始沿着次要巷道一号上山选定临时点 1、2、3、4 点并附合在上平巷的 D 点上,在各点打上铁钉,用红漆编号并作出标志。图 4。
(2)挂测绳 从 C 点开始,依次在相邻两个铁钉上挂测绳,形成 C1、12、23、34、4D 等边。
(3)测倾角
图 4 将两点间的测绳拉紧,拉直,在测绳两端的 1/3 和 2/3 处挂半圆仪,分别测出两端倾角,取其平均值为该边的倾角记入表附 17 中。
(4)测磁方位角 在测绳 C1 的两端先后悬挂上罗盘,罗盘零刻划指向前进方向,即向着 1 点。松开磁针,待其稳定后,根据磁针北端读数,即为测线 C1 的磁方位角,记入手薄。如果在测绳两端所测该边的磁方位角的较差未超限,则取其平均值作为该边的磁方位角。
(5)量边用皮尺往、返丈量边长,当较差不超过规定时,取其平均数作为该边长度,并记入。
(6)在进行挂罗盘测量时,同时完成巷道的碎部测量,其方法与前面碎部测量相同。外业完成后,可用图解法或解析法确定巷道或工作面的位置。
5.绘图 首先将控制点(经纬仪导线点)展于图纸上,然后用极坐标法展绘罗盘点。按所需比例尺,沿导线边将支距法测量成果展绘在图上便得巷道两帮的实测图。硐室展绘可以极坐标法进行。以导线边为起始边,以量角器绘出各观测角,用比例尺量取导线点到各碎部点的距离便得出硐室的实测图形。
图 5 6、注意事项 (1)进行挂罗盘测量时,要特别注意避开磁性物质,以免影响观测成果质量。当无法避开时,则需将测磁方位角改为测量测线间夹角,如图 5 所示。
(2)点可选在两帮的棚子上,边长不宜过长,一般不应超过 20m。
(3)各矿区应使用本地区的磁偏角进行磁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的换算。
(三)井下高程控制测量(水准测量)
1、实习目的
(1)掌握井下水准测量的方法、步骤和要领
(2)适应井下工作环境,锻炼动手能力。
2、内容及要求
应用井下Ⅰ、Ⅱ级水准测量方法实测巷道各点的标高。Ⅰ级水准要用双仪高法往、返观测。Ⅱ级闭合或符合水准可采用双仪高法单程观测。Ⅱ级水准支线可采用一次仪器高往返观测。各测站的高差互差对于Ⅰ级水准不应大于±4mm,Ⅱ级水准不应大于±5mm.
3.方法和步骤
(1)选点。
水准点可设在巷道顶板、底板或两帮上,如图 6
,也可用导线点代替水准点。
图 6
井下水准测量 (2)观测。
井下水准测量与地面水准测量相比,其原理、实测方法和计算公式均完全相同,但井下水准测量时,因点设在顶板上,出现水准尺倒立现象,所以记录时应用符号注明,计算时在其读数前冠以-号。记录与计算格式见表附18
4.注意事项
(1)在顶板上立尺时,一定要将尺的零端紧抵水准点,不能悬空。
(2)读数时,无论水准尺是正像还是倒像,其读数均应由小到大读数。
(3)使用矿用水准尺。
(四)井下三角高程测量(参考)
1.实习任务和要求 (1)通过倾斜巷道传递高程,如图 7
所示,将下平巷 A 点高程传递到上平巷之 B 点; (2)掌握竖直角的观测方法; (3)掌握三角高程测量的内容及计算方法。
图 7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 2.方法和步骤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一般是与经纬仪导线测量同时进行。
(1)先由 A 点求出 1 点高程,然后将经纬仪安置于 1 点,量出 1 点桩面至仪器横轴的距离(仪器高 i )。在 2 点挂锤球线上适当位置作一标志,量出 2 点桩面至标志的距离(覘标高 v )。
(2)用正镜瞄准 2 点锤球线上标志,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当气泡居中后读出竖 盘读数 L。
(3)倒镜再瞄准 2 点锤球线上标志,当气泡居中后,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在竖盘上读取读数 R。
取正、倒镜测出的倾角之平均值。
(4)用钢尺从锤球线标志量至仪器中心的斜距 L,一般 L 即是导线边斜长。
(5)计算出 B 点高程。
以上测量结果记入表附 1-9,计算在表附 1-10 中进行。
3.注意事项 (1)必须在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才能读取竖盘读数。记录员应注意提醒观测员,以免忽视此项操作而前功尽弃。
(2)井下三角高程测量与井下水准测量一样,当点在顶板上时,仪器高和觇标高数字前面加负号,则计算公式仍然不变
表附 1 9 竖直角观测记录
(五)巷道中线的标定及延伸
1、内容与要求 (1)标定直线巷道的方向并延伸中线; (2)在井下巷道内根据图纸的设计要求,用经纬仪标定新开巷道的位置和掘进方向,标定巷道中线; (3)根据已知中线点,延长巷道中线。
2、方法和步骤 1)巷道开切位置、方向的标定(见图 8)
首先熟悉图纸,了解设计巷道与其他巷道的几何关系,检查图上给定数据。
(1)计算标定数据
4 A AB
AS 4 = AAAAax xay y4444cos sin
5 AS = 5555cos sinAAAAax xay y 式中
AB设计巷道中线的坐标方位角;
Ax、Ay一设计巷道的起点坐标; 4x、4y、5x、5y导线点坐标。
图 8
(2)标定巷道的开切地点和掘进方向
①将经纬仪安置于 4 点,瞄准 5 点锤球线,在此方向上量取AS 4定出 A 点并标设在顶板上。再量取5 AS检查 A 点的正确性。
②在 A 点安置经纬仪,后视 4 点转 β 角值,此时望远镜视准轴所指的方向即为设计巷道掘进方向。
③一人手执电筒(或矿灯)在司仪者指导下沿巷道一帮移动,当电筒移到视准轴方向线上时,即在帮上打一标记,过此标记画一铅垂线,即为巷道中线。
④根据仪器视准轴方向,在 A 点之前或后方顶板上再标定两个中线点,即由三点组成一组中线点,表示巷道掘进的方向。
2)巷道中线的标定 新开掘的巷道掘进 6--9m 后,应用经纬仪正式标出一组中线点,每组中线点不得少于三个点,点间距离不得小于 2m。
(1)检查 A 点是否有位移或破坏。
(2)经检查认为 A 点无位移后,将经纬仪安置在 A 点,用盘左后视 4 点,在水平度盘上转出 β 角值,在巷道顶板上距工作面 5m 左右给出 2´ 点,用盘右再给出 2"点,取其 2´ 、2"两点中间点为 2 点,则 2 点即为巷道中线点。如图 9所示。
图 9 中线标定 (3)然后在 2 点挂锤球,用一个测回实测∠4A2 角,用以检查角 β 是否正确。
(4)经检查角 β 无误后,再用经纬仪瞄准 2 点,在此方向线上的顶板或棚
顶上标出 1 点。A、1、2 三点即为一组中线点,在三点上挂上绳线。
3)巷道中线的延伸 一组中线点,可以指示巷道掘进 30~40 米。随着巷道的掘进,巷道中线要向前延伸才能指导巷道的掘进。
(1)首先检查原中线点是否有移动,如 B 组中线点 B、1、2、3 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如图 10 所示。若其中有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便使用这三个点延伸。
图 10
中线延伸 (2)经检查认为无误后将经纬仪安置在 B 点,用盘左后视 A 点,转 180°沿视准轴方向定出一点,取其中间点 C 为新中线点。也可用瞄直法或拉线法。
(3)用经纬仪瞄准 C 点,再于此方向上定出 1、2 点。则 C,1,2 三点即为延伸的一组巷道中线。
(4)在各组中线点中选出一点作为导线点,如 A、B、C 等点,以备进行采区导线测量时检查中线的正确性。
5.注意事项 1)巷道中线是控制巷道之水平方向的重要指向线,因此标定时一定要细心,要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应以其简单而轻视。
2)中线点要选在不易被爆破时岩块冲击的地方,而且岩石一定要坚固,若设在棚梁上,更要注意棚子的稳固性。
(六)、巷道腰线的标定(用半圆仪标定腰线) 1.方法和步骤 (1)在倾斜巷道中标定腰线 如图 11 a 所示,1 点为设计巷道的腰线点,其设计标高为 H1,,A 点为已知
导线点,其标高为AH。根据两点的标高可以计算出两点的高差Aah为:
1H H hA Aa 在导线点 A 上挂锤球线,并从 A 点向下量取Aah值在垂球线上得到 a 点,然后过 a 点向待设腰线巷道两帮拉线,线之终端应位于待测腰线起点位置。于线之中间部位挂半圆仪,当其读数为 0°时,于线之终端处做上标记,此即为新设腰线点之位置,然后设法将此点位予以固定(钉钉或用水泥筑点)。同法在另一帮与该点相对应的位置再设一点,这两点即为一对腰线点,如图 11 a 中之 1、1´所示。
将测绳一端挂在 1 点铁钉上,在测绳上挂半圆仪,然后将另端在斜巷的同一帮上做上下移动,使半圆仪上倾角为设计巷道的倾角 ,此时于绳端做上标记,然后在该标记处固定腰线点,此点即为第二对腰线点中的一个,打上铁钉编为 2点,此点也为腰线点。
将测绳一端挂在 1 点铁钉上,在测绳上挂半圆仪,然后将另端在斜巷的同一帮上做上下移动,使半圆仪上倾角为设计巷道的倾角 ,此时于绳端做上标记,然后在该标记处固定腰线点,此点即为第二对腰线点中的一个,打上铁钉编为 2点,此点也为腰线点。
图 11
标定腰线
将测绳一端挂在 1 点铁钉上,在测绳上挂半圆仪,然后将另端在斜巷的同一
帮上做上下移动,使半圆仪上倾角为设计巷道的倾角 ,此时于绳端做上标记,然后在该标记处固定腰线点,此点即为第二对腰线点中的一个,打上铁钉编为 2点,此点也为腰线点。
在巷道另一帮,自 1´ 点,以同样方法,于 2 点相对应部位,再测设一腰线点 2´ ,与 2 点成一对。
在 1、2 两点间拉线,沿线用油漆在帮上画线,以利于施工应用。
(2)在水平巷道标定腰线 如图 11b 所示,1 点为平巷的腰线点,在 1 点上挂测绳,绳上再挂半圆仪,将另一端拉紧并上下移动,使用半圆仪上倾角为 0°于绳之终端处做上标记 2´ 。然后用皮尺量出 1 和 2´ 点间的水平距离 l ,根据巷道的设计坡度 i ,计算出 2´点和 1 点的高差h 为:
l i h 然后过 2´ 点垂直向上量取h 值便得 2 点,在 2 点处将腰线点固定。在 1、2 点间拉线,沿线以油漆画出腰线。巷道另一帮可用同样方法,给出腰线。
五, , 矿井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规范
1.井上地面控制测量主要技术规范
矿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必须考虑矿区远景发展的需要。一般在国家一、二等平面控制网基础上布设,其等级应依矿区走向长度,参照表 2 选定。
矿区走向长度 Km) 首级控制 加密控制 26~100 5~25<5
三等 四等 一、二级(小三角、小测边或导线)
四等,一级(小三角,小测边或导线)
一级(小三角、小测边或导线)
一 在满足当前生产建设的前提下,加密网可以采用越级加密控制网的方法.光电测距导线的布设应符合表 3 规定.
等级 符(闭)合导线长度(Km) 一般长度 测 距 相 对 中误差 测 角 中 误 差(″) 导 线 全 长 相对闭合差 三等导线 四等导线 一级导线 二级导线 15 10 5 3 2~5 1~2 0.5 0.25 1/100000 1/100000 1/30000 1/20000 ±1.8 ±2.5 ±5 ±0 1/60000 1/40000 1/20000 1/10000
钢尺量距导线的布设应符合表 4 规定.
等级 附(闭)合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m) 往返丈量互差的相对误差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一级导线 二级导线 2.5 1.8 250 180 1/20000 1/15000 ±5 ±10 1/10000 1/7000 2 2 井下控制测量主要技术规范
基本控制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参照表 5
井田一翼长度(Km) 测 角 中 误 差(″) 一般边长(m)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闭(附)合导线 复测支导线 ≥5 <5 ±7 ±15 60~200 40~140 1/8000 1/6000 1/6000 1/4000 采区控制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参照表 6
采区一翼 长度(Km) 测角中误差(″) 一般长度(m)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闭(附)合导线 复测支导线 ≥1 <1 ±15 ±30 30~90 - 1/4000 1/3000 1/3000 1/2000 注:30″导线可作为小矿井的基本控制导线.表中复测支导线相对闭合差计算中的导线长度采用两次施测导线之和.3 3 .联系测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控制方法
将矿区地面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传递到井下的测量,称为联系测量。地面平面坐标系统的传递称平面联系测量(简称定向);地面高程系统的传递称高程联系测量(简称导入高程)。矿井联系测量的目的就是使地面和井下测量控制网采用同一坐标系统。
联系测量的任务包括:
确定井下经纬仪导线起算边的坐标方位角; 确定井下经纬仪导线起算点的平面坐标 x 和 y; 确定井下水准基点的高程 H。
(1)矿井定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几何原理出发的几何定向;另一类则是以物理特性为基础的物理定向。
几何定向有:通过平硐或斜井的几何定向(一井定向);以及通过两个立井的几何定向(两井定向)。
物理定向有:用精密磁性仪器定向;用投向仪定向;用陀螺经纬仪定向。
(2)高程联系测量
导入高程的方法随开拓方法不同而分为:通过平硐导人高程、斜井导人高程和通过立井导人高程。
通过平硐导人高程,可以用一般井下几何水准测量来完成。其测量方法和精度与井下水准相同。
通过立井导人高程的实质,就是如何来求得井上下两水准仪水平视线间的长度 L。立井导人高程的方法有长钢尺导入高程、长钢丝导入高程和光电测距仪导入
高程。
(3)联系测量限差要求 由近景点推算的两次独立定向结果的互差(一井定向):小于 2",(两井定向):小于 1"; 井田一翼长度小于 300m 的小矿井,可适当放宽限差,但应小于 10",陀螺经纬仪定向同一边任意两测回测量陀螺方位角的互差士 15""级:小于 40"",士 25""级:小于 70"",井下同一定向边两次独立陀螺经纬仪定向的互差士 15""级:小于 40"",士 25""级:小于 60"";两次独立导人高程的误差不得超过井深的 1/8000。
4.矿山井下测量特点及井下控制测量基本方法和要求参照表 7
导线类别 使 用 仪器 观测方法 按导线边长(水平边长) 15m 以下 15~30m 30m 以上 对中次数 测 回数 对中次数 测 回数 对 中次数 测回数 7″导线 DJ2 测回数 3 3 2 2 1 2 15″导线 DJ6 测回法或复测法 2 2 1 2 1 2 30″导线 DJ6 测回法或复测法 1 1 1 1 1 1 注:1.如不用表 27 所列的仪器,可根据仪器级别和测角精度要求,求适当增减测回数;
2.由一个测回转到下一个测回观测前,应将度盘位置变换 180°/n(n 为测回数)
3.多次对中时,每次对中测一个测回。若用固定在基座上的光学对中器进行点上对中,每次对中应将基座旋转 360°/n。
(1)矿山井下测量特点 井下平面控制均以导线的形式沿巷道布设,而不能像地面控制网那样采用各种布网和交会法等方法。井下平面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建立井下平面测量的控制,作为测绘和标定井下巷道、硐室、回采工作面等的平面位置的基础,并满足一般贯通测量的要求。
(2)井下平面控制导线的布设与等级 井下导线的布设,按照“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进行。我国有关矿山部门规定,井下平面控制分为基本控制和采区控制两类,这两类又都应敷设成闭(附)合导线或复测支导线。基本控制导线按照测角精度分为士 7""和士 15""两级,一般从井底车场的起始边开始,沿矿井主要巷道(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集中上、下山等)敷设,通常每隔 1.52.0km 应加测陀螺定向边,以提供检核和方位平差条件。采区控制导线也按测角精度分为±15"和土 30""两级,沿采区上、下山、中间巷道或片盘运输巷道以及其他次要巷道敷设。
(3)井下控制测量基本方法 井下导线多用经纬仪测角,钢尺量边的“经纬仪+一钢尺导线”方法。现在已逐步采用光电测距导线”,即用光电测距仪测量边长的导线;“经纬仪导线”,即用经纬仪测量角度与边长(或直接测定坐标)的导线;另外还有“陀螺定向一光电测距导线”,是指用陀螺经纬仪测定每条边的方位角,用测距仪测量导线边长的导线。
六, , 实习体会
井下的环境和地面测量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由于井下的特殊性,许多测量方法都有所不同和技术无法使用,比如在地面是点下对中,而井下的控制点在顶板上我们得点上对中。在地面上有充足的光线,而井下不仅黑暗潮湿而且处处充满着危
害自身健康的因素,比如有毒气体和大量的灰尘等。固在井下工作我们时刻得提高警惕和严格遵守井下作业规范。在矿山实习期间虽然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有严重的挑战,要有足够的体力体质也得耐得住寂寞,但对自己也是一种可贵和难得的锻炼。在此期间我学到了大量实践中的方法和经验那是我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实践才能出真理。要有团队精神,要知道并不是自己万能的什么都知道,只有大家齐心合力,力往一处使才能成功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在别人面前特别是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为人要谦逊,在工作方面多学多问,还有使我懂得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矿山测量学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矿山测量;测量内容;安全生产;重要作用
近年来,社会各领域对煤炭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这一形势之下,矿山开采规模也不断扩大,矿山测量工作量也明显增大。因此,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测量人员在熟练掌握和运用测量技术的同时,应当积极借鉴成功案例,汲取更多的实战经验,进而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强大的先决保障。
一、矿山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
矿山测量工作主要包括井下平面控制测量、井下高程测量以及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等内容,其中,井下高程测量又可以划分为水准点设置与外业测量两个部分,下面针对每一项工作内容分别予以阐述。
(一)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在对井下作业平面开展测量工作时,测量人员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井下平面坐标系,并在坐标系当中标记出每一个横轴与纵轴的具体测量点位。由于井下作业条件恶劣,而且作业空间狭窄,这就给测量工作的展开增加了难度,如果按照地面测量角度的方法,井下并不具备测角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测量人员只能利用布设导线的方法,对作业平面的标高、长度、宽度等参数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使用的导线点一般以电缆线材质为主,在布设电缆线时,可以选择一些稳定岩石的顶面或者顶梁的位置来悬挂电缆线,这种布点方式易于测量人员观察。每一个导线接点的位置应当清晰可见,而且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尽量保持均衡。根据测量标准规定,基本控制导线边长应当大于60m,采区控制导线边长应当大于30m。在固定隧道分叉、弯道、变坡点等点位时,需要在测量前的1到2天的时间内完成,这样有利于测量工作的顺利展开[1]。
(二)井下高程测量
井下高程测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准确判定每一条采矿隧道、硐室、矿体与矿车的垂直位置关系,并根据测量数据建立一个与地面高程相匹配的井下高程体系。在测量井下高程时,一般采用水准测量法或者三角高程法。以井下隧道高程为例,在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首先需要准备好水准尺与水准仪等测量仪器,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在选择水准仪时,通常选用精密度较高的DS05或者DS1型水准仪。但是,由于井下作为空间有限,作业面凹凸不平,这就给水准仪校正增加了难度,因此,为了顺利完成高程测量工作,测量人员可以根据井下隧道的边坡尺寸与角度,利用三角高程测量法来确定各点位。比如以某矿井的地下隧道为例,该隧道多段巷道的坡度都在10°以上,如果采用钢尺+水准仪来测量隧道高程,不仅耗费时间长,而且测量精度也将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测量人员通过对井下隧道各个坡度角的仔细勘察,决定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法,这种方法不但工作量小,而且测量精度较高。
(三)巷道与回采工作面测量
随着矿井挖掘与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井下隧道与回采工作面的测量工作量也明显增加,根据不同的矿井深度与井口挖掘长度,地面与井下实测的长度差值也有所不同,如表1所示。
从表1当中可以看出,当矿井挖掘深度达到900m时,井口开挖长度为5km时,长度变形差值为0.79m,当井口开挖长度为10km时,长度变形差值为1.55m,在测量井下高程时,应将这一变形差列入坐标体系当中,这样能够得到较为精准的测量数据。
二、矿山测量在矿山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一)明确采掘方向,改善通风状况
众所周知,井下作业随时面临着通风不畅、水患以及瓦斯爆炸的安全风险,严重还会危及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井下巷道作为作业人员的“救命通道”,其通畅性直接关系到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危。因此,在巷道开挖之前,测量人员需要对巷道的走向、长度、高程、曲折度等技术参数予以判定,然后根据最终的测量数据,对巷道进行挖掘作业。如果测量数据的准确率受到影响,那么巷道本身的通畅性也将受到波及,在这种情况之下,极易引发各类井下安全事故。由此可以看出,精准的测量数据是改善井下巷道通风效果的有力参考[2]。
(二)明确矿体条件,避免岩体下沉
不同的开采区域,地下岩层的组成结构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而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岩体进行破坏,才能完成开采工序,如果事先不了解矿体条件,那么井下开采时也极易发生岩体脱落或者坍塌事故。因此,在开采作业开始之前,测量人员首先需要对矿体条件以及井下的岩层特征进行实地勘查与分析,然后结合测量数据,对各个不同区域的岩层变化规律与岩体条件予以确定,最终能够计算出矿井的开采深度、开采厚度等技术指标。可见,通过测量的方法,可以在开采过程中躲避一些易脱落、易下沉的岩体,进而给安全开采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防治井下水患,保障作业安全
水患是指矿井所在区域地下水量丰富,或者当地的降水量大,以至于引发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渗入事故,如果不提前予以防治,将给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而矿山测量的主要内容则涵盖矿区水文观测系统的建立,在建立观测系统之前,测量人员首先对矿区周边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现场勘查,勘查过程中,需要收集当地的地下水位数据、年平均降水量数据、地下蓄水层的位置数据等信息,然后利用测量技术来确定地下水层与水位的准确位置,根据测量人员提供的数据,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将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渗水方案,通过对方案内容的参考,可以采取设置防渗水隔离带的方法,在渗水层与井下作业层之间构筑一道坚固的屏障,以防止水患的发生。因此,矿山测量在防治水患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一项关键举措[3]。
(四)纠正顶板偏离,规避安全风险
在井下开采掘进过程中,由于开采方使用了大量的开采掘进设备,这些设备不仅功率大,而且在运转过程中也将产生巨烈的震动,一旦这些震动声波传导至岩层当中,那么岩层的整体稳定性将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地层的承载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果不及时采取支护措施,顶板岩层极易发生下沉、位移或者脱落事故,而处于这一区域的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则极易受到威胁。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测量人员可以有效运用矿山测量技术,对每一个开采时间段,采取分段测量的方法,以获取不同时间段,井下顶板的位移情况以及顶板的准确位置,如果发现顶板出现较大的位移量,技术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对顶板进行加固支撑处理。这不仅保障了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加快了井下开采掘进速度,进而为后续的煤炭开采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束语:
安全生产始终是矿山经营生产过程中所遵循的方针和宗旨,而矿山测量不仅仅为矿井建设与煤炭开采工作提供了精准、确凿的参考数据,同时,在矿山安全生产当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此,矿山测量人员应当积极借鉴一些成功的实战经验与典型的案例,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健全和完善矿山测量体系的前提下,为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苏仲逵.矿山测量在矿山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0(07):34-35.
[2]滿东辉.矿山测量对矿山安全生产的作用及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9(31):218.
[3]李岳智.论矿山测量对矿山安全生产的作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27-28.
矿山测量学教案范文第4篇
2. 与平均海水面重合的水准面再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3. 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需要三个量即平面坐标和高程。(地理坐标,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高程)
4.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锤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
5. 相对高程:从某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6. 地物:地面上的固定性物体。地貌:地球表面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 7. 测量原则: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步步有检核。
8. 高程测量,距离测量和水平角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观测,计算和绘图是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
9. 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间角度关系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10. 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11. 测量误差来源:外界条件,仪器条件,观测者自身条件。
12. 高程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GPS测量等。 13. 水准仪的使用:安置水准仪,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确整平,读数。 14. 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闭合,附合和支水准路线三种。 15. 检核方法:变更仪器高法,双面尺法。 16. 经纬仪的构造: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
17. 水平角观测方法:测回法,方向观测法,复测法,测回法是测角的基本方法。
18. 两点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距离称为水平距离,不同高度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倾斜距离。
19. 测距的方法:钢尺量距,视距测量,电磁破测距 20. 控制测量分为高程和水平控制测量。
21. 经纬仪导线测量:导线布设形式(闭合,附合,支导线),经纬仪导线测量外业(踏勘选点,测角,量边,起始方位角的测定,导线测量记录),经纬仪导线内业计算
22. 导线计算步骤: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坐标增量的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坐标计算。) 23. 在图上除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外,还用特定符号表示出地貌的情况,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24. 勘探线,网的设计必须由地质人员通过现场实地踏勘后,依据地形条件和矿体走向来确定。
25. 勘探线,网的测设:基线的测设,勘探线,网的测设,高程测量。
26. 把井上,井下坐标系统统一起来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就称为矿井联系测量。 27. 矿井联系测量分为矿井平面联系测量和矿井高程联系测量。
矿山测量学教案范文第5篇
一、矿区地面控制测量
矿区平面控制网始建于1963年至1965年,由华东物探测量三队,在国家Ⅱ等网内布设Ⅲ等全面网和Ⅳ等插点采用克拉索夫斯基参考椭球高斯投影。1954年北京坐标系进行平差计算。1979年中煤公司三十工程处,以建井为目的,利用1965年所取得的成果在Ⅱ等三角点陆庙孜和Ⅲ等三角点小湖集北之间,测设Ⅳ等激光导线,连接主、副井与东、西风井,增设测点5个。1988年因原三角点破坏严重,淮北矿务局地测处委托同济大学重建临涣矿区控制网。该网在国家Ⅱ等网基础上,布设Ⅲ等全面网和Ⅳ等插点。
矿井高程控制是利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由华东物探测量三队在国家Ⅲ等水准网基础上利用三角点标石测设Ⅳ等水准。1979年中煤公司三十工程处沿激光测距导线测设Ⅳ等水准点,建立井口高程系统。由于矿区非采动下沉现象,原高程成果作废,局、矿测量人员自1987年起利用原水位点位三次测定矿区高程点高程,取此平均值,作为地面高程控制成果。
二、井下基本控制测量
㈠布设路线
基本控制导线采用7″导线,测设路线为:
主井西二轨道上山西风井;主井东一运输上山西风井;主井东七轨道上山东风井;东九运输大巷东九轨道上山东风井;主井二下进风下山二下轨道下山。
㈡测量方法
我矿井下7″导线根据使用测量仪器的不同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采用T2经纬仪测角,用比长鉴定的钢尺配合15公斤拉力进行丈量边长。第二种是以T2经纬仪配合光电测距仪,用T2经纬仪测角,用光电测距仪测量边长。第三种是以全站仪进行测角量边。
三、采区测量
采区控制布设为15″导线或30″导线。15″导线采用T2经纬仪一次对中两回,未比长钢尺丈量边长;30″导线采用J6经纬仪,未比长钢尺不加任何改正。30″导线多为支导线,起算坐标和方位是7″导线资料。为采区掘进设计和指导生产提供了详细的实测数据。
井下基本控制测量资料均由两人对算,校核后存入地测资料室。采区测量资料由分管采区技术员组织两人对算,作为指导日常生产使用。
四、矿山测量管理
㈠行政管理
矿山测量隶属地测科测绘组,在地测科科长统一领导下,有一名分管测量副科长负责测量工作的开展。它分测量组和绘图组两个小组。测量组负责井上下一切施工、放样等工作并负责资料计算,整理工作,它又分东、西部两个工作组,各有一名主管技术员担任组长。绘图组负责把测量组测出的资料,点绘到图纸上或输入到计算机中,经过处理成图。 ㈡技术管理
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测量主管、测量技术员、测量工、绘图员等岗位责任。 制定中腰线管理办法:明确测量与采掘生产单位的工作内容,划清各自的责任。
制定业务保安规定:坚持复测复算制度,防止差错;坚持测量业务实行联系单签名制度,规范管理;对于采掘工作面前方老峒子、瓦斯窝、积水区提前预警,及时发出隐患通知书,对于贯通巷道及时下达贯通通知单;测量仪器下井必须防爆等等。
实行地测科会议制度:工作总结会,一般在11月中旬召开,总结全年工作,主要经验教训,存在问题,提出明年的打算;月度工作会,每月初召开,总结上月工作完成情况,结合矿生产计划安排,制定本月测绘组工作计划,工作重点;周会,即安全生产,业务保安会。检查一周来的安全生产情况和业务保安执行情况。
五、主要仪器和设备
矿山测量仪器和设备是矿山测量工作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反映了矿山测量工作的技术面貌。1985年以来,配备的主要的矿山测量仪器和设备见表。1988年,地测科制定了《仪器使用保管制定》,以便于矿山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及维护。
历年矿山测量仪器和设备一览表
配备时间 1985年烈山矿转
1985年 1985年 1985年 1985年 1985年 1985年 1990年 1992年 1994年 1997年 2000年 2002年 2003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名称 经纬仪 经纬仪 经纬仪 水准仪 水准仪 水准仪 光电测距仪 陀螺仪 经纬仪 经纬仪 经纬仪 经纬仪 经纬仪 全站仪 水准仪 数字水准仪 经纬仪
数量 1 3 5 1 2 4 1 2 1 1 3 2 3 1 2 1 3
型号或级别
J2 J2 J6 007 S1 S3
J6 J6 J6 J6 J6 DTM532C
S3 DINI12 J6
产地 东德 瑞士 南京 东德 靖江 江西 日本 徐州 北京 上海 南京 南京 北京 日本 南京 德国 南京
第七节 矿图绘制
正确地进行开采设计,科学地管理和指挥生产,合理地安排生产计划,及时可靠地制定灾害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案等工作,都需要借助于矿图来完成。我矿各种矿图种类齐全,采用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二种方法并存。成图的依据是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及煤矿地质、测量现行规程、图例。
一、底图绘制
矿图底图采用经久耐用、变形小的优质聚酯薄膜绘制,基本矿图有八种:临涣矿井田区域地形图(1:5000);临涣矿工业广场平面图(1:500);临涣矿井底车场平面图(1:200);临涣矿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临涣矿井上下对照图(1:5000);临涣矿井筒断面图(1:200);临涣矿主要保安煤柱图(1:500);临涣矿主要巷道平面图(1:5000)。
二、晒图
我矿利用T1090Ⅱ型高速冷光晒图机,将透明聚酯薄膜底图和晒图机,铺平接实,使薄面与底图接触,通过晒图机弧光灯曝光,然后将曝光后的晒图纸置于充满氨气的熏图箱内,用氨气熏图定影。这样,一幅蓝图就晒好了。
三、矿图管理
㈠矿图必须存放在资料室专门图柜中,应注意防火,防潮和防止图纸老化;
㈡矿图必须设专人保管,统一编号,分类登记,有目录索引,查找方便,达到档案化管理要求;
矿山测量学教案范文第6篇
一、矿区地面控制测量
矿区平面控制网始建于1963年至1965年,由华东物探测量三队,在国家Ⅱ等网内布设Ⅲ等全面网和Ⅳ等插点采用克拉索夫斯基参考椭球高斯投影。1954年北京坐标系进行平差计算。1979年中煤公司三十工程处,以建井为目的,利用1965年所取得的成果在Ⅱ等三角点陆庙孜和Ⅲ等三角点小湖集北之间,测设Ⅳ等激光导线,连接主、副井与东、西风井,增设测点5个。1988年因原三角点破坏严重,淮北矿务局地测处委托同济大学重建临涣矿区控制网。该网在国家Ⅱ等网基础上,布设Ⅲ等全面网和Ⅳ等插点。
矿井高程控制是利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由华东物探测量三队在国家Ⅲ等水准网基础上利用三角点标石测设Ⅳ等水准。1979年中煤公司三十工程处沿激光测距导线测设Ⅳ等水准点,建立井口高程系统。由于矿区非采动下沉现象,原高程成果作废,局、矿测量人员自1987年起利用原水位点位三次测定矿区高程点高程,取此平均值,作为地面高程控制成果。
二、井下基本控制测量
㈠布设路线
基本控制导线采用7″导线,测设路线为:
主井西二轨道上山西风井;主井东一运输上山西风井;主井东七轨道上山东风井;东九运输大巷东九轨道上山东风井;主井二下进风下山二下轨道下山。
㈡测量方法
我矿井下7″导线根据使用测量仪器的不同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采用T2经纬仪测角,用比长鉴定的钢尺配合15公斤拉力进行丈量边长。第二种是以T2经纬仪配合光电测距仪,用T2经纬仪测角,用光电测距仪测量边长。第三种是以全站仪进行测角量边。
三、采区测量
采区控制布设为15″导线或30″导线。15″导线采用T2经纬仪一次对中两回,未比长钢尺丈量边长;30″导线采用J6经纬仪,未比长钢尺不加任何改正。30″导线多为支导线,起算坐标和方位是7″导线资料。为采区掘进设计和指导生产提供了详细的实测数据。
井下基本控制测量资料均由两人对算,校核后存入地测资料室。采区测量资料由分管采区技术员组织两人对算,作为指导日常生产使用。
四、矿山测量管理
㈠行政管理
矿山测量隶属地测科测绘组,在地测科科长统一领导下,有一名分管测量副科长负责测量工作的开展。它分测量组和绘图组两个小组。测量组负责井上下一切施工、放样等工作并负责资料计算,整理工作,它又分东、西部两个工作组,各有一名主管技术员担任组长。绘图组负责把测量组测出的资料,点绘到图纸上或输入到计算机中,经过处理成图。 ㈡技术管理
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测量主管、测量技术员、测量工、绘图员等岗位责任。 制定中腰线管理办法:明确测量与采掘生产单位的工作内容,划清各自的责任。
制定业务保安规定:坚持复测复算制度,防止差错;坚持测量业务实行联系单签名制度,规范管理;对于采掘工作面前方老峒子、瓦斯窝、积水区提前预警,及时发出隐患通知书,对于贯通巷道及时下达贯通通知单;测量仪器下井必须防爆等等。
实行地测科会议制度:工作总结会,一般在11月中旬召开,总结全年工作,主要经验教训,存在问题,提出明年的打算;月度工作会,每月初召开,总结上月工作完成情况,结合矿生产计划安排,制定本月测绘组工作计划,工作重点;周会,即安全生产,业务保安会。检查一周来的安全生产情况和业务保安执行情况。
五、主要仪器和设备
矿山测量仪器和设备是矿山测量工作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反映了矿山测量工作的技术面貌。1985年以来,配备的主要的矿山测量仪器和设备见表。1988年,地测科制定了《仪器使用保管制定》,以便于矿山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及维护。
历年矿山测量仪器和设备一览表
配备时间 1985年烈山矿转
1985年 1985年 1985年 1985年 1985年 1985年 1990年 1992年 1994年 1997年 2000年 2002年 2003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名称 经纬仪 经纬仪 经纬仪 水准仪 水准仪 水准仪 光电测距仪 陀螺仪 经纬仪 经纬仪 经纬仪 经纬仪 经纬仪 全站仪 水准仪 数字水准仪 经纬仪
数量 1 3 5 1 2 4 1 2 1 1 3 2 3 1 2 1 3
型号或级别
J2 J2 J6 007 S1 S3
J6 J6 J6 J6 J6 DTM532C
S3 DINI12 J6
产地 东德 瑞士 南京 东德 靖江 江西 日本 徐州 北京 上海 南京 南京 北京 日本 南京 德国 南京
第七节 矿图绘制
正确地进行开采设计,科学地管理和指挥生产,合理地安排生产计划,及时可靠地制定灾害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案等工作,都需要借助于矿图来完成。我矿各种矿图种类齐全,采用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二种方法并存。成图的依据是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及煤矿地质、测量现行规程、图例。
一、底图绘制
矿图底图采用经久耐用、变形小的优质聚酯薄膜绘制,基本矿图有八种:临涣矿井田区域地形图(1:5000);临涣矿工业广场平面图(1:500);临涣矿井底车场平面图(1:200);临涣矿采掘工程平面图(1:2000);临涣矿井上下对照图(1:5000);临涣矿井筒断面图(1:200);临涣矿主要保安煤柱图(1:500);临涣矿主要巷道平面图(1:5000)。
二、晒图
我矿利用T1090Ⅱ型高速冷光晒图机,将透明聚酯薄膜底图和晒图机,铺平接实,使薄面与底图接触,通过晒图机弧光灯曝光,然后将曝光后的晒图纸置于充满氨气的熏图箱内,用氨气熏图定影。这样,一幅蓝图就晒好了。
三、矿图管理
㈠矿图必须存放在资料室专门图柜中,应注意防火,防潮和防止图纸老化;
㈡矿图必须设专人保管,统一编号,分类登记,有目录索引,查找方便,达到档案化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