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应英文范文第1篇
1 全面了解学生
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教师了解、熟悉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完成分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分层教学中, 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以免产生思想负担, 要引导学生找好自己的位子, 正确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测试成绩等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基础差,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要从情感教育入手, 热情耐心地帮助他们,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 及时对学生取得的微小进步进行表扬鼓励, 使他们感觉到在每天的学习中都有所得, 这样他们就会渐渐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有了兴趣必然也就想学了, 从而实现以前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根据平时对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评判, 观察学生所处的层次, 同时随时注意他们的变化, 调整教学方法与要求。
2 有效制定目标
教师要在精心钻研大纲、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可将教学目标定位三个层次:基本目标、中级目标和发展目标。基本目标即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较为简单浅显的部分;中级目标, 即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运用和分析, 比如分析句子结构, 阅读难度中等的文章;发展目标, 即让基础好的学生掌握复杂分析及综合运用部分, 比如要求他们写出或翻译一些结构复杂的句子, 翻译难度大的文章等。
3 科学指导学生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出不同的学习方法, 做出不同要求, 使其力所能及,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要针对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从学生实际出发, 科学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 采取多种形式, 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英语语言大师书斯特指出:“外语是学会的, 不是教会的。”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首先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努力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教学过程, 给每个学生创造参加语言实践的机会, 教师要做到帮助学生学会知识, 首先要会教, 方法得当, “会教”是“会学”的先导, 会教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 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运用分层次教学法, 可以面向全体学生, 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
4 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辅导, 不同的作业, 不同的测试和不同的评价。使全体学生都能进入学习状态, 用投影、电子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精心分层诊断, 导入新课;分层设疑、提问, 分组讨论、分层释疑, 精讲点拨;充分挖掘课堂潜能;讲、练、反馈纠正, 完成作业在课堂, 提高课堂效益。分层练习, 统筹兼顾, 分层辅导, 全面推进;分层反馈, 纠正提高,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导以方法、规律、目标、理想。使各层次学生学懂本节课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在教师分类重点指导下,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加深基本知识的记忆、理解, 综合知识的运用和能力训练, 各有所得。精心设计检测、考试试题, 统一试题要求, 对不同层次学生用不同计分方法, 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及时分层反馈、归纳、讲评, 让达标者查漏补缺, 不达标者补测。用多种形式的反馈, 考查各层次学生情况, 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 要创造机会让每层次的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可能, 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辅导时, 教师既要注意辅导部分差生, 又要注意辅导基础好的学生, 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个人钻研, 形式上可以采用集体与个别、讲解与自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要有针对性。
5 及时激励学生
学生的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应多注意学生们的点滴进步, 鼓励他们进入高一层次。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 努力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兴趣和求知欲, 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消除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 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理, 如果A层学生感觉有困难, 也可以劝他们到B层, 当然“升”或“降”都要和学生本人商量, 要让他们知道适合自己的层次。
总之, 分层教学应从为各类学生提供最优质服务的思想出发, 避免机械的、为了分层而分层的做法。要给学生提供各种选择的机会, 不要把着眼点局限在一定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 而应从长远考虑, 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当然, 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实际要求, 满足他们的需要, 促进各类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弥补了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只要英语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分层教学, 找出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就可以发挥两者优势, 使分层教学在髙职高专英语教育中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摘要:为解决高职学生个体差异大,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矛盾, 分层次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组织模式, 是行之有效的, 通过了解高职学生目前英语学习的状况以及教学实践, 本文阐述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英语分层教学
参考文献
[1] 刁振玉.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新的新探索[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1996, 3.
[2] 刘晓宇, 张立红, 赵忆静.髙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5 (3) .
考研英语应英文范文第2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生育观念的变化,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倍受溺爱, 在成长道路中碰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情绪波动大、亲情淡化、意志力薄、信念缺乏、性格脆弱, 不知如何与人分享友谊, 如何关爱他人、关注社会, 同时在承担责任、吃苦耐劳、遵守社会公德等方面也做得不是很好等现象。面对这些问题, 学生的德育教育迫在眉睫。作为教师, 既要教书更要育人。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贯穿德育因素呢?
1 充分利用教材, 在英语教学中适宜渗透, 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
我们的英语教材在精心考虑外语学习规律的同时, 也注意在德育、美育诸方面给学生良好的影响。它涉及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 辨明是非, 区分善恶, 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教材还介绍了英语国家以及其它国家的地理状况、风俗习惯, 与中国的交往, 与各国的友谊, 各国人们平等相处, 宣传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教师, 我们要学会在自然中捕捉和利用各种教育因素, 加强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当把德育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时, 课堂就会变得鲜活、有生命了。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 就要深入钻研教材, 明确教育目的, 抓住结合点, 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于英语课教学当中。初中英语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文明礼貌用语, 例如:如学说:Excuse me.I′m sorry.Thanks a lot.May I?What can I do for you?Could I have?It dosen′t matter.Glad to meet you.等交际用语 (即礼貌用语) , 我经常在教学中教育和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使用文明用语, 注意礼节。这不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并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 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个人交往的水平和能力, 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 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规范和得体。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 关心父母等思想;如在教Birthday party这一课时我问:When is your birthday?学生会各自回答自己的生日时间, 我又问:When is your father’s birthday?很少有人能回答上来, 我立即渗透德育教育:父母抚育我们长大付出了很多的艰辛, 我们怎么能连父母的生日都忘了呢?教育学生要关心父母, 尊敬长辈, 并且当天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回家之后问问你父母的生日, 并且牢记。
2 适时给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教师在英语课上要结合课文给学生讲授相应的背景材料, 指导学生在课外读些与此有关的简易英语读本, 以扩大学生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和文化习惯的了解。同时, 还要让学生多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由于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 英语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师要不断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增进学生对国际事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必须努力学习。优化自我。发展科技。壮我国威。在课堂教学时。应不失时机地为学生营造“竞争”的氛围,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形成一种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在英语教学活动中, 可要求学生进行一些group work或pair work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培养学生在群体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协调与他人的关系, 为日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3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因为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强, 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给学生示范正确的行动导向。身教重于言教, 所以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 以身作责, 为人师表, 注重自身仪态, 不可以过分进行穿着打扮误导学生的审美观。就英语教学而言, 教师要通过自身发音准确、字迹优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 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 富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知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 造成“此时无声有胜有声”的效果, 使其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进而促使学生养成严谨治学的作风和认真严肃的态度;英语教师对作业的布置也应灵活多样, 主要有口语、书面与听力三种, 以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相结合,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养成复习与预习、语言实践、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尊重爱护学生, 营造一个和谐而融洽的课堂氛围。记得有一次在上课过程中有个学生在教室里“呸”的一声吐痰。很想发火, 最后还是忍了下来, 借题发挥了个Saving the Earth这个话题 (讨论了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危害, 告诉他们:There are many kinds of pollution, such as air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noise pollution.Pollution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We should do something useful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Take good care of environment!No spitting!Don’t harm the flowers and trees!No smoking!Don’t throw paper!Don’t throw about!Keep off the grass!Take good care of birds!) , 不仅妥善处理了课堂中的突发事情, 而且利用身边的实例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方面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从我做起, 加深对环境问题的认知, 树立环保意识, 乐于做环保者,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 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内涵丰富, 教师既要懂得如何进行英语知识的传授, 也要结合教学内容, 抓准时机, 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美的熏陶,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
摘要: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英语知识, 英语英语应用能力, 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道德品质。
考研英语应英文范文第3篇
1 用顺
审准题义, 明确情景, 看清要求。不少考生写作时, 还有不看要求或不看完看全要求就解题的习惯, 特别是不注意生词或短语提示, 或干脆完全根据所给材料先后顺序逐一翻译。前后不连贯, 层次不清晰, 逻辑性不强。因此应认真思考材料, 找到所要表达的主旨文意及线索, 在线索引导下通畅地表达内容, 增加可读性。为此, 应注意使用and, so, then,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first, second, at last, what's more I'm afraid, I think等表示过度及连接的词汇, 使之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2 用对
对每一个句子都尽可能避免语法错误。通常错处出在:
2.1 动词错误
(1) 多用。
1) There were five hundred students couldn’t go to schoo because of the earthquake. (划线部分改为Five hundred)
2) A hero comes from Beichuan will give us a talk tomorrow afternoon. (划线部分改为coming或去掉comes)
(2) 缺失。
1) He wouldn’t∧able to work out the math problem (遗漏处加be)
2) It isn’t said that they∧often careless in class. (遗漏处加are)
(3) 时态错误。
1) Hurry up!Here is coming the bus. (划线部分改为comes)
2) Class start at 8:00 am. (划线部分改为starts)
书面表达可能出现多种时态, 但特定时间背景下时态相同。如人事物现状的介绍, 应以一般现在时为主;过去的介绍, 应以一般过去时为主;日记应以一般过去时为主;通知应以一般现在时为主。千万不要随心所欲, 不假思索地使用, 造成大面积失分。
(4) 语态错误。由于汉语被动色彩不浓, 因此英语表达易受影响, 该用而不用, 不该用而用be动词。如:
1) He remembered his wallet had∧lost in the bus. (遗漏处加been)
2) The matter was happened two years ago. (划线处去掉was)
还有喜欢在动词前面加be动词。如:
3) I am think that I’ll learn how to use a computer. (划线处去掉am)
4) They are decide that they will study harder. (划线处去掉 are)
2.2 名词单复数混用
1) He wrote an 800-words article yesterday. (划线处改为800-word)
2) It is a ten-minutes walk from here to there. (划线处改为ten-minute或ten minutes')
2.3 冠词错误
冠词属小词, 重视不够, 影响表达。
1) How do you spell the computer? (划线处去掉the)
2) We should treasure the time because the time is money. (划线处去掉the)
3 用准
用准确地道的语言, 不能生涩难懂, 不合英语表达习惯。常见现象如下:
3.1 单词堆砌
写句子, 用语不准, 而根据汉语句序进行相应的英语单词堆砌而成。如:
1) Study hard, are because they know is the Hope Projectgive their chance to go to school. ( 错 ) They study hard because they know it is the Hope Project that gives them a chance to go to school. (正)
2) Welcome you come back to our school to visit. (错)
You’re welcome back to visit our school. (正)
另外, 不重视掌握单词, 写作时碰到生词难句就委婉地去解释, 用模糊定义, 语言生涩难懂, 文意混乱, 表达不清。如:
Mr. Zhao is good at teaching English; he has many good ways to use to teach us. (错)
Mr. Zhao is good at teaching, and he has many methods of teaching us English. (正)
3.2 使用Chinglish
英语作文, 受汉语影响, 虽语法正确, 却不符英语表达习惯。如:
1) Our friends are all over the world. ( 错 ) We have friends all over the world. (正)
2) My height is 180 centimeters and my body is healthy. (错)
I am 180 centimeters tall and I’m healthy. (正)
语言转换功在平时。简明扼要, 表达清楚, 是关键所在。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4 用全
初学写作要简单完整清楚地表达, 就要把握两个关系:
4.1 完整不一定就句式复杂
一味追求新、奇、特、难, 容易出错。如:
1) Li Lang, a brave boy who is only 6 years old and that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and that comes from the northwest of the Sichuan Province. (错) Li Lang, a brave boy who is only 6 years old, and he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from the northwest part of the Sichuan Province. (正)
2) It is not only we students but also our parents and our teachers are kind to the children. ( 错 ) Not only we students but also our parents and our teachers are kind to the children. (正)
4.2 简单也不一定就用省略句
在不可省的地方省略, 结构就不完整, 句意就不明确。如:
1) He studies very hard and kind. (错) He studies veryhard and he is very kind. (正)
2) He doesn't know what and how to do. (错) He doesn'tknow what to do and how to do it. (正)
另外, 考试是根据内容和表达给分的, 要点齐全, 是直接因素。必须注意要点来源:
标题。有些需要标题, 却粗心漏掉不写, 造成失分。书写标题应力求简洁明了, 有较强概括力和针对性, 并注意单词字母大小写。
格式。不少应用文需要正确的格式, 如通知的开头, 常常要交待通知的对象;日记开头, 常常交待时间和天气;信件的左上角必须注明写信人的地址和时间, 下一行要顶格写上称呼, 正文结束后, 要有结束语, 并签名。
正文。这是全文要点集中之处, 应认真思考材料含义, 理清大意, 将所有要点逐一落实, 并检查有无遗漏。
常识性。原材料不一定反应, 但仍然重要, 既属内容, 又承上启下, 增强文章可读性。如写通知结尾可用“Don’t forget thetime and address.”, “I’m sure you’ll have a pleasant time/a lot of fun.”或“That’s all, thank you.”;写参观欢迎词开头可用“You’re welcome to visit our city.”, “Now,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our school.”或“Let me introduce something about our school to you.”, 结尾可用“Now, I’d like to introduce something about our school/LI Ping to you.”, 介绍结束也可用“That’s all, thank you.”;写信结尾可用“Please give my best regards/love/wishes to your parents.”或“Remember me to your parents!”, “I hope to hear from you soon.”或“Waiting for your early reply.”
必须注意原则:不多不少。该有的不少, 不该有的不写。
5 整洁
文章写好后, 应认真修改, 不忙于提前交卷, 避免大小写及标点符号错误, 誊写应尽可能书写工整, 布局美观。卷面整洁清爽就会增加得高分机会。
总之, 了解、掌握、运用好以上五个方面, 就容易得高分。
摘要:英语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必考的题型之一, 也是我们学生相对困难之处。因此, 有必要就平时书面表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分析, 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书面表达,写作问题,教学策略,写作训练,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考研英语应英文范文第4篇
一、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则需要督促学生进行长期的坚持。只有打好牢固的基础, 才能够让阅读与写作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基础打不好, 提升阅读能力则变成了不切实际的想法, 提升写作能力也成了空谈。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 应该注意让学生明白英语的阅读与写作不是单独存在的两个板块, 而是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的。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两者之间的结合练习, 只有在阅读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 才能不断地提升语感, 增加阅读能力当然同时也再提高写作能力。阅读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的过程, 而写作的过程则是将知识变为己用, 再利用的过程。由此可见, 英语的阅读与写作之间是相互练习的, 学生在不断地阅读的积累之后, 再进行写作的锻炼就会发现阅读带来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学会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训练, 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 再进行写作的练习。
二、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和汉语教学不同, 英语作为一种舶来语言, 大部分初中生在掌握与使用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初中生英语底子薄弱、词汇量不足的情况下, 每名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也会对教师的英语教学增加难度, 阅读就是对学生词汇量和语法应用掌握程度的一种考验, 写作则是更进一步的挑战。如何提升学生的词汇量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第一个难关。除此之外, 一些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往往只注重对英语课本知识的讲解, 却忽视了对英语应用方法的传授, 也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时感觉什么都懂, 而在真正运用时却会觉得十分困难。这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地位, 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压抑, 从而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
三、如何将初中英语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英语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 还需要学生的配合。英语学习是一个主动地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 而不是教师单独努力的结果。在实践中运用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阅读的作用是为写作做好铺垫, 如果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则要注意通过引导的方法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比如, 在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时, 教师要注意在学生阅读之前将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详尽的介绍。针对寓言类、历史类的文章,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介绍文章产生的背景环境。进行教学时, 教师可以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请问同学们有没有进行过出国旅游?”当有学生回答时, 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将国家的名称表达出来。如果是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 还可以鼓励其进行简短的介绍, 通过互动的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可以看出, 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师可以先行制定一个学习的情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会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阅读学习中去。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效率。此外,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可以将文中的生词提前划出来, 带着学生一起学习生词, 以达到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的目的。同样, 教师还可以通过借助教具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一些重要的英语词汇, 教师可以通过着重讲解的方式, 或者通过画面表达的方式来体现出同一单词在不同情景中的不同意思。看图猜意就是一种比较特殊而有意思的教学方式。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工具, 在进行文章下一段的解读时, 先将下一段内容的主要情景通过图画的方式展现出来,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猜测并积极地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导地位, 使得学生在面对英语学习时感受到的不再是枯燥的单词理解与语法练习, 而变成了有趣的学习乐园。同样, 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 猜对了文章的下一段的意思, 会充满成就感并在课堂学习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和相应知识的记忆力。 (2) 读写结合, 增强阅读能力, 强化写作水平。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的, 单纯的阅读学习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增加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如果不进行写作的练习用来巩固阅读的成效, 阅读也就失去了的最初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写作练习, 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 学习的成绩也就能够提升。
四、结语
教师一定要注意加强对于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技能的培养, 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增强写作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初中生英语基础薄弱, 部分学生在没有掌握基本的英语技能前提下, 对于进一步提升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感到十分困难。本文主要在当前英语教学的背景之下, 通过进一步探讨英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思考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 结合两者互动的相关案例, 探索出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考研英语应英文范文第5篇
1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者
新课标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合作完成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成功, 使学生对每节课都充满好奇与喜悦。同时, 教师要注意学生潜在非智力因素的优势, 设法加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创造性, 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英语的环境。让课堂训练内容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产生一种轻松、愉快、主动的学习情绪, 学生的思维就能与教师同步。
2 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新课标是英语教学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 但首要的任务是更新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2.1 重新定位教师、学生角色
面对新课标, 教师应该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身份在课堂上发号施令, 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 不敢开口发表意见, 导致出现语言单向流动的局面。学生即使开口, 也很难做到真实的交流。这就涉及到教师角色的转变问题, 如果教师转变角色, 以一种平等的协商者或组织者的身份与学生交往或共同活动, 学生就会受到鼓舞, 心理压力就会随之减轻, 他们就会轻松自如地参加交际活动。教师要在人格上视学生为“成人”, 充分尊重学生作为“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 做到“目中有生”、“心中更有生”;要推倒在师生之间那堵无形的“墙”, 从“单打”的角色过渡到与学生“双打”、“混合双打”的角色, 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 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活动中去, 互相学习, 教学相长;要淡化教师的表演欲, 强化学生表现欲,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生态软环境, 使课堂教学荡漾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怡然气氛。
2.2 转变教学观
英国著名教育家M.West说过:“外语是学会的, 不是教会的。”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的空间, 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务必改掉英语教学中“灌输模仿记忆”的旧方法, 授以学习方法, 多给学生提供自学、动脑、动口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掌握知识。此外, 教师还必须给学生设置自由想象、展开思维的情境, 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仿佛进入英语世界, 训练时只需要考虑说什么, 而不必考虑怎么说才正确, 不必为刻意追求语法和形式上的准确性而烦恼, 在生动活泼的英语交际情境中讲出自然得体的英语来。
在师生活动中, 教师创设推理性、假设性的思考题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用脑、开阔思维空间、开展发散性、创造性思维活动。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 引发学生积极提问、大胆质疑、踊跃创新, 营造开放自由的气氛、让学生获得主动探索与创造的可能;鼓励学生大胆向书本质疑, 向老师发问, 提出独特的见解, 使学生积极思考, 勇于标新立异, 大胆创新, 参与竞争。
3 教师应是善于享受生活与教学的艺术家
新型教师应该热爱生活, 身心健康, 与时代生活的节奏合拍, 有一定的生活情趣, 用自己的才智在纷繁的教学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享受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一个懂得生活的教师才能用行动告诉学校生活是美好的, 培养出热爱生活并能适应未来生活的学生。作为一名英语老师, 不应该只是一名吃开口饭的教书匠, 还应该是一名匠心独具的教学艺术家。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个人才艺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相结合;大众化教学与创造性相结合;乐观主义情绪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如学习牛津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时, 我首先呈现:I had to do a lot of homework and lots of housework every day when I was a student.My parents were very strict with me.But I believe that the life was colorful, I keep on studying hard.And now I
live happily.告诉同学们生活是美好的, 人生各个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烦恼和困惑, 只要我们坦然面对, 以乐观情绪去审视, 所以的烦恼、压力都会解决。然后让学生们讨论他们自己的烦恼和解决办法。有的说I have to do much homework everyday.I am overweight, I am being laughed at...同学们各抒己见, 产生心灵的碰撞, 彼此信任, 彼此欣赏, 互相关心。通过深层次的审美, 教师找到了师生的共鸣点和教学的切入点, 在随后教学中会更顺利。
4 教师应是掌握现代技术、敢于创新的探索者
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时新型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因此, 教师对现代技术的掌握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之一。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动态画面、逼真的声响效果、丰富的色彩对学生不同感官产生有效刺激,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强化学习动机, 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考研英语应英文范文第6篇
what i have done last year was my dream for many years. i was born and raised in a remote mountain region near dabieshan. i have a twin brother, but my families only afford to provide a chance of
education to only one child, me the lucky one because my brother gave up his. last year has been full of tears and strikes for me. with
strong will for a master’s degree and a chance to learn more, i gave up the job offer of microsoft last month. my bad health condition also challenged me during my preparation for the test. however, i successfully persisted to the end with a satisfying result. no matter the final result might be, i think i can say to my dear poor brother that i haven’t wasted the chance he sacrificed for me.
people like to talk about their hobbies and strong points in self-introductions, but to be honest, as i am from a poor family and i spent most of the time on books, i have to say books are the only fun for me.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science, there are many questions that i would like to research further, such as.
1. a poor family
2. have brothers/sisters; they give up schooling for me.
3. i’m the only hope of the family.
4. i’ve found a good job,but i’ve given it up for further edu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