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激素治疗效果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激素治疗效果范文(精选10篇)

激素治疗效果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路脑外伤患者86例, 其中男性患者51例, 女性患者35例, 患者年龄在19~58岁, 平均年龄为33.7岁。该研究对象均已成年, 避免儿童以及未成年青少年使用激素而对肾上腺的皮质功能产生影响, 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肝肾功能不全以及血液系统疾病[3]。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症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43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 女性患者17例, 患者年龄在19~57岁, 平均年龄为33.4岁, 治疗组男性患者25例, 女性患者18例, 患者年龄在21~58岁, 平均年龄为34.0岁, 两组患者的男女比率、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对症缓解治疗, 患者的常规治疗是对其进行脱水、利尿以及止血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采用地塞米松 (产品批号为12062512) 首次使用剂量为1.0 mg/kg, 患者之后每隔12 h使用一次, 其药物使用剂量为0.5 mg/kg, 患者持续治疗5 d[4], 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血压、瞳孔以及神经系统相关症状进行严密监测,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脑组织动态变化、患者血糖以及消化道的出血状况。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则进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 而治疗组患者的脑水肿消退和好转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血糖增高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脑部的急性创伤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继发的颅内高压和脑水肿病症, 严重者出现脑疝引发死亡, 因此在急性脑损伤患者的抢救中多进行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症状缓解治疗[5,6]。在脑损伤急救中对脑水肿和颅内高压进行防治是治疗的关键内容, 通过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的脑实质的受损情况做详细勘察, 对脑组织的损伤有一个全面了解,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结合核磁共振和CT检查对患者的病情做严密监测, 对病情做及时、有效控制。对于有明显脑水肿症状和患者要结合各种治疗进行症状缓解, 而对于无明显症状的患者, 如果发现有脑疝现象, 不论患者是否有颅内血肿发生, 都应该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脑水肿多是在创伤后的8 h内开始出现症状, 在创伤后的5 d内达到顶峰, 之后则出现症状的消退和缓解, 在治疗中对患者的脑水肿症状有一个全面的掌控能够更为有效的治疗患者的脑损伤并发症状[7]。在脑外伤早期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毛细血管肿胀, 并且缓解胶质细胞的肿胀, 从而对血脑屏障有一个改善作用, 另外避免一些脂肪酸、5-羟色胺以及谷氨酸盐的渗出而导致的连锁致脑水肿反应[8]。在颅脑损伤患者的非手术治疗中结合糖皮质激素能够达到治疗效果, 其在短期内的症状控制是显著的, 对脑水肿病症是有很好的转归作用,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要考虑长期、大量的药物使用为患者带来的副作用, 因此, 在治疗中结合药物的对症作用, 也要监测患者的负面作用, 病程为患者减轻痛苦、缓解症状的目的对患者进行理性施药治疗, 不可在治疗中滥用药物。

该研究中,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 而治疗组患者的脑水肿消退率95.3%和好转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69.8%, 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血糖增高率34.9%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18.6%,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 在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脑水肿状况, 但患者的血糖水平有一定的上升, 因此在患者的临床应用治疗中糖皮质激素要酌情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志坚, 华清泉, 王新春, 等.全身应用联合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和极重度突发性聋[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2, 20 (5) :450-452.

[2]王芳.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疗效观察[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3, 21 (4) :484-485.

[3]刘波, 董静, 杨家宏, 等.糖皮质激素联合生长激素治疗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临床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9, 12 (5) :350-351.

[4]金海峰, 王梅.1, 25 (OH) _2D_3对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肾病患者骨代谢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 2006, 23 (6) :397-399.

[5]俞瑛, 朱迪非, 黄茵.间质性肺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观察与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 2008:3.

[6]姜德训, 白云静, 李艳新, 等.糖皮质激素治疗结缔组织病致低血糖症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3, 26 (9) :73-75.

[7]刘蕊, 刘湘源.骨标志物检测在预测糖皮质激素诱发自身免疫疾病骨质疏松中的意义[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4, 20 (7) :728-731.

激素治疗效果 第2篇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哮喘 全科治疗 专科治疗 临床效果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尤其在儿童和老年群体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各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案不断增多,并各具优势弊端[1]。本文旨在对比分析缓解期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者全科治疗与专科治疗的临床效果,特收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缓解期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66例哮喘患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缓解期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66例哮喘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诊断及临床分度标准[2],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名,观察组中有18名为男性,15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4岁,平均年龄(47.36±40.72)岁,最短病程为20天,最长病程为22年,平均病程10.1年;对照组中有20名为男性,13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5岁,平均年龄(48.27±6.63)岁,最短病程为15天,最长病程为23年,平均病程10.9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专科治疗,具体方法为:采用乙酰甲胆碱累积激发剂量法(PD),测定使FEV下降20%时累积吸入剂量(PD20),实施支气管激发试验,对试验结果呈阳性的患者应用400ug沙丁胺醇雾化吸人,每间隔20分钟复测患者FEVl,在此过程中结合其他抗变态反应药物和抗哮喘,包括鼻用激素、抗组胺药、急救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观察组采用全科治疗,具体方法为: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健康档案,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用药史等各项信息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用药方案、饮食干预、随访计划,等等,对患者应用400ug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他如鼻用激素、抗组胺药、急救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抗变态反应药物和抗哮喘。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1.3效果判定标准

0分:没有喘息、咳嗽、哮鸣音等临床症状,一秒用力呼气容积t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超过80%;1分:患者存在较轻的喘息、咳嗽,偶尔可见哮鸣音,FEV1%为70%~80%;2分:患者的喘息、咳嗽为中度,散在哮鸣音,FEV1%为60%~69%;3分:患者存在严重的喘息、咳嗽等症状,双肺布满哮呜音,FEV1%低于60%[3]。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试验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描述,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为(1.1±0.3)分,对照组为(0.9±0.5)分,对照组评分略高于观察组,且对照组肺功能指标略好于观察组,但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观察组患者全科组每周治疗费用为(159.24±25.14)元,对照组为(191.39±33.27)元,观察组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结论

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缓解期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66例哮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评分略高于观察组,且对照组肺功能指标略好于观察组,但组间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论证了缓解期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者全科治疗及专科治疗各具优势的观点,专科治疗更有利于改善症状,全科治疗由于是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并及时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在医疗模式上更加系统化,更有利于随访,并能够减少经济负担,从而使疾病的控制更加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张铁琴,窦红,古力娜孜,等.缓解期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者全科治疗与专科治疗之间的效价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20):91-92.

激素治疗效果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GHD患儿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4~11(7.3±2.3)岁。入组标准:符合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4]中的诊断标准,身高较同性别、同年龄儿童低2个标准差以上;2次生长激素药物激发检测的生长激素峰值在10μg/L;生长速率<4cm/年;处于青春发育前期;骨龄延迟超过2岁;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染色体畸变及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血尿常规与肝肾功能异常;临床资料不完整。选择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11(7.2±2.2)岁。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研究组于每晚睡前30min皮下注射rh GH(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77S001200)0.15~0.2U/kg治疗,每天1次,持续治疗12个月。2组均在治疗期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补充铁、钙、赖氨酸、锌与维生素,增强体育锻炼。

1.3 观察指标

(1)观察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生长速度、体质量、身高、骨龄的变化。(2)观察2组骨转换与生长因子的变化。(3)观察研究组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生长速度、体质量、身高、骨龄的变化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生长速度、体质量、身高、骨龄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骨转换与生长因子的变化

研究组治疗后骨转换与生长因子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骨转换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生长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用药期间出现镜下血尿2例,停药14d后消失,再次用药治疗后未见肾损害症状。2例患儿在治疗完成时出现发育。本组所有患儿肝肾功能与血尿常规在治疗中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GHD是危害儿童生长发育的严重疾病,多数患儿于出生时体质量与身长正常,而部分生长激素受体缺陷或不敏感的患儿出生长度较正常略低。该病的病因主要为:下丘脑促进与调整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使其进一步合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并共同作用于靶器官,强化代谢与生长,而当生长轴中任意环节发生障碍均可能导致生长迟缓而诱发身材矮小。有研究认为,GHD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所致的垂体前叶合成与分泌缺失,也可以是结构异常或受体缺陷所致的生长发育障碍[5]。目前,GHD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使患儿达到正常的生长发育水平。然而,GHD的治疗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早期治疗时的骨龄、青春发育期等,因此,探寻一种高效、安全的药物强化GHD患儿的生长发育水平十分必要。

研究发现,生长激素可以促使除神经组织外所有组织的生长,同时还可以强化蛋白质与机体代谢,分解脂肪,拮抗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增强机体对钙、钾、钠、硫、磷等元素的利用与摄取[6]。此外,生长激素能够间接促使骨骺合成,利于软骨与骨质生长,继而起到增高作用。儿童期间生长激素分泌缺失是诱发GHD的重要原因,提示积极补充生长激素是治疗GHD的关键。rh GH是192个N端有一甲硫氨酸的氨基酸残基或191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的蛋白,该药是哺乳动物细胞形成的人生长激素,能够强化机体免疫系统,继而提高抗病能力;促使肌肉生长,避免肌肉萎缩;促使骨细胞储存与吸收钙质,预防骨质疏松[7]。有学者研究发现,rh GH可以使矮小儿童的身高增高,修复其生长激素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生长速度、体质量、身高、骨龄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这与部分研究结果相符[8,9]。研究组治疗后骨转换与生长因子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骨转换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rh GH可以促使骨组织生长,加快生长速度,继而改善身高、体质量等发育指标。本组所有患儿肝肾功能与血尿常规在治疗中均无明显变化。可见,rh GH治疗GHD安全性较佳。

总之,rh GH治疗GHD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以有效改善GHD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rh GH)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42例GHD患儿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4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研究组于每晚睡前30min皮下注射rh GH。观察研究组生长速度、体质量、身高、骨龄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骨转换与生长因子水平,记录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生长速度、体质量、身高、骨龄及骨转换、生长因子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骨转换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肝肾功能与血尿常规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rh GH治疗GHD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以有效改善GHD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关键词: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

参考文献

[1]赖陈三,温伟军,郑伟斌.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者相关指标变化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9):4538-4539.

[2]郭春艳,贺波,呼延佳,等.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身材矮小儿童增高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0(2):147-149.

[3]刘晓艳.儿童矮小症150例临床病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5(11):39-41.

[4]曾燕,胡红.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在改善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发育及代谢指标方面短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7):1031-1033.

[5]罗雨萌,阳洪波,朱惠娟,等.42例儿童期起病的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10):62-65.

[6]薛颖,高怡青,王淑琴,等.不同剂量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线性生长随访及代谢变化[J].中国妇幼保健,2014,20(22):3605-3608.

[7]杨志红,王书秀,王琪,等.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护理干预研究[J].河北医药,2014,25(19):3017-3019.

[8]胡玉娟,董文科,王伟,等.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疗效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2(16):1734-1737.

激素治疗效果 第4篇

【关键词】 TSH抑制疗法;分化型甲状腺癌;治愈率;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15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94-02

甲状腺在我们的身体机能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健康的身体必须具备良好的甲状腺。虽然甲状腺癌在全身恶性肿瘤中的比例不是很大只有1.48%左右[2],不过它是内分泌系统经常出现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以及不合理的生活规律使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恶性度都不高,而且经过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之后,大部分患者都会痊愈。采用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对减低患者术后转移率和复发率有很大的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09年至2011年120例患者,综合分析他们的资料。其中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80例,男女比例为2:1;年龄在19至79岁,平均年龄为46岁;经过诊断发现在这120例患者中,乳头状癌有76例,呈现滤泡状癌的患者有15例,剩下的29例患者为合并淋巴结转移;诊断之后经过测评发现一度患者有15例,二度患者有25例,三度患者有43例,五度患者有37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我院接收的120例患者接受了全切除术或者是近全切除手术。针对29例出现淋巴结转移者我院还对其追加颈部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患者到我院之后首先接受最细致的诊断,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我院及时制定手术方案,并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术后治疗,确保每一个患者能够早我院接受最优治疗。

1.2.2 术后治疗方法 实践证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必须接受抑制治疗。我院这120例患者有采用了TSH抑制治疗或者是甲状腺代替治疗。采用TSH移植疗法的患者有90例。患者接受手术之后也就甲状腺进行全切或近全切之后的4.5周马上开始清除残留甲状腺同时一定要注意对剩余肿瘤的杀灭。在这个过程中剂量相对比较大。这是患者接受TSH抑制治疗必要准备,只有残留甲状腺清除干净之后才能确保TSH抑制疗法取得良好的效果,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同时一定要注意残留甲状腺清除成功的标志主要表现为颈部的CT、B超均没有甲状腺组织剩余。患者接受TSH治疗采用的药物是左旋甲状腺素钠。同时根据治疗周期的不同一定要适时调整药物用量,避免异常情况的发生。为了保证治疗效果,病患在接受TSH抑制疗法的过程中每年都要检测血浆的TSH浓度,一定要确保浓度的维护。

我院对这120例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为7年以上,以10年作为最终截止日期。经过随访,我们发现这些患者在接受良好的治疗之后均没有出现复发和转移的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取得数据经过SPSS 13.0统计学软件t检验,综合分析120例患者的基本指标,没有出现较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分成两组,接受TSH抑制治疗或甲状腺素代替治疗,两组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是近几年医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只是采取手术切除并不是整个治愈的过程,因为肿瘤存在复发和和转移的情况,所以大部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后都会进行抑制。本文探讨的两种抑制疗法有不同的效果,不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料我们会发现TSH抑制治疗的效果相对好一些,它有效降低了甲状腺肿瘤的复发率和转移率。经过我院随访,我们发现120例患者的康复情况良好,进过我院正确的手术切除和术后抑制,所有的患者都没有出现复发和转移。

3 讨 论

甲状腺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大部分是DTC[3]。针对DTC的治疗一般以外科手术为主。患者的康复与手术的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关系,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我院采取对患者联合会诊的诊断方式。诊断完毕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切或这是近全切。所有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后都要接受终身甲状腺激素的治疗,这有很大的意义,主要是为了保证甲状腺机能的维护同时使垂体得到抑制无法在分泌TSH。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甲状腺癌的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因为接受了切除手术就麻痹大意,一定要及时接受抑制治疗,并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我院为这120例患者建立了档案,并根据随访及时修改资料。

参考文献

[1] 李小毅.甲状腺球蛋白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中的作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48(06):10-13.

[2] 郑泽霖,盖宝东,孙辉.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范围探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56(06):33-36.

激素治疗效果 第5篇

关键词:卵巢早衰,雌孕激素,心理疏导,性激素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的妇女出现烦躁失眠、精神抑郁、心悸多汗、面部潮红、阴道干涩、性器官和乳房萎缩、月经失调甚至继发性闭经引起不孕等。同时,卵巢早衰以血清中促性腺激素升高伴有雌激素水平降低为特征, 是一种妇产科常见病。由于卵巢早衰的病情十分复杂,治疗起来非常困难, 卵巢早衰对妇女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 近年调查结果显示[2],卵巢早衰的发生率约为1%, 而在小于30岁的妇女中发生率为0.1%,在我国,卵巢早衰的发病率约为5%。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卵巢早衰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并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卵巢早衰好发于追求完美、急躁易怒、争强好胜等事业成功、 压力过大的女性, 患者最明显临床症状是闭经从而导致不孕,这给患者及其家庭生活造成严重的困扰[3]。 因此,卵巢早衰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的治疗中,往往以激素替代疗法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未能取得让患者及其家庭满意的治疗效果。 随着科技进步及医疗水平日益完善, 许多研究认为心理因素在卵巢早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社会、家庭及自身多重压力下, 卵巢早衰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更需要得到精神上的帮助,甚至需要进行心理治疗。有研究显示,患者心理抑郁与卵巢早衰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联系,同时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情,经常食用蔬菜水果可以防止卵巢早衰的发生[4]。 因此,卵巢早衰更需要心理医生的共同关注。 为了提高卵巢早衰的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本研究应用雌孕激素联合心理疏导综合治疗卵巢早衰患者, 探讨雌孕激素联合心理疏导对卵巢早衰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辽宁电力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诊断为卵巢早衰患者64例,年龄31~39岁,平均(35.31±2.67)岁,均符合卵巢早衰的诊断标准。 患者闭经超过4个月,同时伴有其他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或者患者成长时间月经不调,闭经时断时续。 患者就诊主诉中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调、闭经、阴道干涩、性生活不和谐、不孕症以及雌激素缺乏症状:心悸、潮热、抑郁、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激素组,每组各32例。两组年龄、婚史、月经初潮、妊娠次数、有无吸烟史、 有无妇科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表1)。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诊断方法

本研究中卵巢早衰的诊断标准参照《卵巢早衰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制订[5,6]。 当患者符合以下3点即可诊断为卵巢早衰:1患者年龄通常<40岁,闭经时间一般至少>4个月经周期, 同时伴有其他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2至少2次血清检测促卵泡生成素 (FSH)>40 U/L,雌二醇 (E2)<73.2 pmol/L,促黄体生成素(LH)增高或者维持正常水平(时间间隔需>1个月)。 3超声检查发现患者卵巢缩小同时缺乏窦卵泡,子宫萎缩,子宫内膜呈单线状[7]。

1.3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闭经超过4个月,并且表现卵巢早衰症状,血清学检测和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卵巢早衰。 2无药物过敏史,无血液系统及其他内科合并症,无雌孕激素治疗的禁忌证。3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卵巢不敏感综合征、性腺发育不全等其他基础疾病所致的闭经者;2患有肝病、糖尿病、心血管、肿瘤等严重疾病者。

1.4治疗方法

单纯激素组:进行雌孕激素常规治疗,患者给予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批号:101A)1 mg/d,持续服用22 d,在服药到第12天的时候联合口服地屈孕酮片 (达芙通,Abbott Healthcare Products B.V, 批号 :346841)10 mg/d, 戊酸雌二醇片及地屈孕酮联合服用至第22天, 两药同时停用。 患者应该在停药的3~7 d月经来潮,月经第5天继续按上述剂量服用戊酸雌二醇片, 仍然按上述方法在12 d联合应用地屈孕酮片。 如果患者在第1个雌孕激素治疗周期停药后7 d月经未转, 再按照之前方法服药1个疗程,继续观察。 按此方法联合用药直至月经规律后的3~6个月,可停药观察,患者进行复诊,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诊断决定是否继续用药。 停药1~2个月后, 于月经第2~5天复查血清FSH、E2和LH。

联合治疗组:患者在进行上述雌孕激素替代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疏导。 选取富于爱心且责任心强的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并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心理治疗周期为2个月。 目的是缓解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指导患者用药,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具体内容包括:给予患者人文关怀,理解尊重患者,主动与患者沟通谈心, 详细讲述卵巢早衰的发病原理、 特点及预期治疗效果,消除患者消极情绪并鼓励患者自我情绪调节,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活动;针对不同患者不同性格特征制订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案,给予不同的恢复建议。 例如,患者性格内向,情绪低落、抑郁, 那么在理解患者、给予基础心理治疗的基础上,主要鼓励患者从生活工作中寻找乐趣, 多进行户外活动, 多与亲友接触倾诉,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如果患者脾气急躁,在基础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患者心理保健意识,自我调节,经常听舒缓的音乐,给予患者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如果患者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主要调节患者的生活节奏,有意识地进行放松训练;如果患者自卑,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建立患者自信心等。

1.5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月经来潮情况。 2监测激素水平,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FSH、LH、E2水平(月经来潮者在第2~5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激素的变化。 3治疗后患者进行幸福指数调查,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 评定患者主观幸福感[8],方法如下 :在最近几个月里 ,你是否有下面所描述的感受?如果符合你的情况,答“1=是”,如不符答“2=否”,如感到不清楚答“3=不知道”。评分:每项回答“是”,记2分;答“不知道”,记1分;答“否”记0分。 第19项答“现在住地,”记2分;“别的住地”记0分。 第23项答“满意”,记分2分;“不满意”,记0分。

1.6疗效判定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夫妻性生活和谐,生殖器萎缩情况明显改善,停止治疗后恢复规律的月经周期同时月经稀少情况明显改善;显效:患者自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夫妻性生活得到改善,生殖器萎缩减轻,服药期间月经周期规律,停药后月经恢复但是月经周期长,一般>40 d,月经量少,FSH、LH下降幅度> 30%,E2水平上升>30%;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停药后无月经[9], 同时患者血清FSH、LH下降<10%,E2水平上升<10%。有效=治愈+显效。幸福指数计算方法:MUNSH由24个条目组成,其中10个条目反映正性情感(PA,5个)和负性情感(NA,5个); 14个条目反映正性体验 (PE,7个 ) 和负性体验 (NE, 7个)。 计算公式 :幸福指数= PA-NA+PE-NE,得分范围-24~+24。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激素组患者在进行相应治疗后, 联合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激素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39)。 见表2。

2.2两组临床表现及血清学检查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及血清学检查等指标均符合卵巢早衰的诊断,并且两组周期性月经出血、 阴道干涩、 潮热出汗、 心悸的发生率及FSH、LH 、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经过治疗后,在卵巢早衰临床表现上,两组患者周期性月经出血发生率均较治疗前增高(P < 0.01),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单纯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阴道干涩、潮热出汗及烦躁失眠发生率均明显降低 (P < 0.01),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激素组比较 ,减少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而在心悸表现上,两组患者比例有所降低(P < 0.05或P < 0.01),但是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血清FSH和LH检测发现, 两组患者FSH水平均下降(P < 0.01),而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激素组比较,下降更明显(P < 0.05);同时,两组血清E2均上升 (P < 0.01),联合治疗组高于单纯激素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3。

2.3两组治疗后幸福指数比较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幸福指数评价总分明显高于单纯激素组,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0.01),经过心理辅导后 ,联合治疗组患者正性因子明显高于单纯激素组,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 0.01), 但是在负性因子方面二者没有明显变化 (P > 0.05),见表4。

注:与单纯激素组治疗后比较,*P < 0.05,**P < 0.01; FSH:卵泡刺激素 ;LH:黄体生成素 ;E2:雌二醇

3讨论

卵巢早衰通常指40岁以下的育龄妇女表现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如: 抑郁失眠等神经精神症状, 潮热出汗等血管舒缩症状,阴道干涩、性交痛等生殖道症状,尿频、排尿困难等泌尿系统症状[10]。 卵巢早衰的病因十分复杂, 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因此对卵巢早衰的治疗十分棘手。 近年来,卵巢早衰的常用治疗方法有激素替代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及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采取促排卵的治疗方法等[11,12]。 卵巢早衰是一种严重影响广大女性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疾病。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生活及工作节奏逐渐加快,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越来越多,女性压力越来越大,这些综合因素对女性生殖健康产生危害,对其家庭产生影响。 因此,寻找有效治疗卵巢早衰的治疗方法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迫在眉睫解决的问题。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卵巢早衰的方法是雌孕激素替代疗法, 通过雌孕激素的序贯治疗,减少因雌激素下降而引发的围绝经期症状[13]。 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可以模拟体内卵巢激素的分泌,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月经周期,诱导患者内分泌正常,快速改善卵巢早衰症状,特别是年轻卵巢早衰患者,建议长期使用。 雌孕激素替代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的FSH和LH值,显著升高E2值,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具有不痛苦、见效快、服药方便、患者依从性强等特点,降低卵巢早衰临床症状的同时还能改善 患者的抑郁情绪[14]。 同时,雌孕激素替代疗法还能诱导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的产生,有利于胚胎着床,改善患者不孕的症状[15]。

近些年来, 社会及家庭对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精神压力逐渐增大,卵巢早衰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许多研究调查显示,患者的心理因素与卵巢早衰有着很大的关系, 其中70%的患者都伴有抑郁、焦虑的消极情绪,同时大多数患者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喜欢争强好胜。 因此,关于卵巢早衰的心理疏导及治疗日益收到重视。 心理治疗主要是医务工作者通过语言行动改善患者周围消极的环境因素,引导改变患者家属及患者周围人群对患者病情避免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甚至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心理疏导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调节、家庭人员关系调节及社会调节。 其中心理调节是指通过认真倾听详细叙述让患者正确认识卵巢早衰,帮助患者消除心理负担,积极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人格的正向发展;家庭人员关系调节是指让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多看每个人美好的方面,多表扬,多体贴关心,多沟通交流,互相理解,互相分担家庭重担;社会调节主要是减轻工作压力及人际关系压力,避免情绪冲动[16]。 心理疏导使患者心情愉悦感觉放松, 这对内分泌疾病患者的治疗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减轻患者的痛苦[17]。

在本研究中, 联合治疗组在进行激素替代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研究结果发现,联合治疗组患者治愈率较单纯激素组有效率明显增高, 经联合治疗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临床效果明显,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经过联合治疗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恢复平稳; 同时联合治疗患者的幸福感要强于单纯激素组患者。 国内外很多研究也对卵巢早衰患者进行多项临床治疗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对卵巢早衰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还能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14,15]。 另外 ,在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时,一定要注意,要站在与患者平等的位置主动进行交流,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当患者焦躁发怒的时候,一定要予以理解,对其进行安慰和关心, 采取适当的方式使患者保持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此外,还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认真耐心地对家属讲述患者病情,缓解家属的不良情绪,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最重要的是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 及时疏导患者消极情绪,根据不同情况对患者进行特制的心理疏导方案。联合治疗因为有心理疏导作为辅助手段,提高了卵巢早衰的治愈率及患者临床症状,同时缓解患者及其家庭的心理压力, 促进了患者家庭以及社会的和谐[18]。

激素治疗效果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12月的急性脊髓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有女性患者32例, 男性患者38例, 患者年龄在15~70岁, 平均年龄为 (42.16±2.37) 岁。根据患者激素使用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对照组基于地塞米松进行治疗, 研究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P>0.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 将20 mg的地塞米松融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 250 m L进行静脉滴注, 1次/天, 连续滴注10 d后应用30 mg的强的松片, 连续1周, 每周减少剂量5 mg指导停止用药[2]。研究组的患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 将500 mg的甲基强的松龙融入到500 m L 5%葡萄糖注射液中, 进行静脉滴注, 1次/天, 连续滴注5 d, 气候给予强的松片口服30 mg, 连续1周, 每周减少剂量5 mg指导停止用药。

1.3 评价指标: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 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均恢复正常为治愈;患者存在轻微感觉异常与泌尿功能障碍但能够正常或者接近正常行走为治疗显效;能够独立行走但是存在轻微痉挛, 有轻度感觉异常与泌尿功能障碍为治疗好转;感觉功能与括约肌功能丧失为治疗无效。

1 . 4 统计学分析:本次所有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 计数资料 (%) 比较, 计量资料进行 (x-±s) 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照组患者平均肌力恢复时间为 (16.25±5.24) d, 平均下地行走时间为 (31.27±2.87) d, 排尿改善时间为 (21.34±4.92) d;研究组患者平均肌力恢复时间为 (10.21±4.30) d, 平均下地行走时间为 (21.28±6.71) d, 排尿改善时间为 (10.27±4.02) d;研究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05) 具有统计学差异。

2.2 导尿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对照组患者中共有27例患者存在泌尿功能障碍, 对照组患者平均导尿时间为 (20.14±3.27) d, 研究组中有25例患者存在泌尿功能障碍, 研究组患者平均导尿时间为 (13.28±3.90) 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 (21.37±8.25) d,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 (14.73±6.14) d。对照组患者的导尿时间与住院时间都显著长于研究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 3 临床疗效对比:对照组中有治愈患者5 例 ( 1 4 . 2 9 % ) , 显效患者7例 (20.00%) , 好转患者18例 (51.43%) , 无效患者5例 (14.29%) ,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研究组有治愈患者11例 (31.43%) , 显效患者17例 (48.57%) , 好转患者7例 (20.00%) , 没有治疗无效患者,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本组所有患者无死亡病例,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临床诊断中, 典型脊髓损害与急性起病是诊断根据, 在诊断时还需考虑患者患病前是否进行疫苗接种与感染, 同时结合各项辅助检查进行判断[3]。对于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应进行相应的临床检查, 避免出现误诊病例。急性脊髓炎在急性期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对于存在泌尿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采取无菌导尿措施。且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体位调整, 避免发生坠积性肺炎与褥疮[4], 早期对患者瘫痪肢进行被动运动, 恢复期则进行康复治疗。

本文对急性脊髓炎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 治疗结果表明, 甲基强的松龙在急性脊髓炎治疗中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缩短患者导尿、住院时间, 提高临床疗效。并且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的35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无任何严重不良反应, 未出现戒断综合征、钾钙代谢异常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有文献指出, 在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过程中可加入适量的氯化钾缓释片、钙尔奇片缓解药物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甲基强的松龙在急性脊髓炎的治疗中不仅具有疗效好、作用快的优势,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因此甲基强的松龙可在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特征与激素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12月的急性脊髓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激素使用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 研究组患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特征有四肢 (下肢) 截瘫与括约肌功能障碍, 通过一段时间的激素治疗后, 两组患者得到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但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且不良反应少, 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临床特征,激素治疗,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焱, 程敬亮, 郭华, 等.急性脊髓炎30例MRI诊断及鉴别[J].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5, 40 (6) :1166-1167.

[2]蔡嘉琳, 吴洁, 鲍克容, 等.小儿急性脊髓炎临床疾病过程与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5, 20 (1) :35-37.

[3]张焱, 程敬亮, 高剑波, 等.急性脊髓炎的磁共振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 (11) :1301-1304.

激素治疗效果 第7篇

关键词:颅咽管瘤,激素替代治疗,临床疗效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先天性良性病变,约占颅内病变的2.5%~4.0%,占儿童鞍区病变的50%[1,2],高峰发病年龄为5~10岁。目前认为,颅咽管瘤多数起源于鞍上区垂体结节胚胎时期残留的磷状上皮细胞,少数起源于鞍内垂体前后叶之间的残余的的Rathke’s囊肿。由于侵犯调节内分泌活动平衡的垂体柄及下丘脑中枢,术后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加剧,严重影响和降低了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存活期,因此,术后应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正确给予激素替代治疗[3]。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颅咽管瘤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20例行颅咽管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20例颅咽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确诊,符合2007年WHO肿瘤病理分类标准[4],均行颅咽管瘤手术治疗。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14(8.6±2.4)岁。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于颅咽管瘤术后影像学稳定1年后给予国产rh GH(生产公司:安徽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20080326、20090306、20100121))治疗,每晚睡前于脐周、大腿外侧或上臂外侧等处进行皮下注射,剂量为0.1~0.15IU/kg,1次/d,每周0.23~0.35mg/kg[5,6]。随访1年,期间根据不良反应与IGF-1浓度调整剂量至IGF-1浓度处于正常范围。

1.3观察指标记录并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身高、体重、BMI、身高标准差计数(SDS)、GV、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龄、骨龄/年龄、生长速率。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以2005年九省/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统计的身高数据为准,计算患者实际年龄的身高标准差[7]。身高SDS=(患者身高-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童的身高标准均值)/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童身高标准的标准差)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PS11.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的各项生长指标对比对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身高、身高SDS、GV、IGF-1、骨龄、生长速率,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体重、BMI、骨龄/年龄,差异不显著,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期间,患者原发疾病的病情稳定,复查MRI均未无新发肿瘤及复发迹象。所有患者均无糖代谢改变、特发性良性颅内压升高、股骨头滑脱等并发症。2例患者治疗开始7d内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皮疹,未经处理,持续治疗7d后自动消退。1例患者1a时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服用甲状腺激素剂量后恢复正常。5例患者用药后因不良反应而停止用药,其中,2例3个月后出现注射部位明显硬结,经热敷、按摩等处理后未有改善;2例用药后出现食欲明显增加、体重明显增长但身高未见增长的现象,停药后体重增加明显变慢;1例合并脑室扩大患者治疗2个月后出现走路不稳、头痛等症状,停药后症状有所改善,调整剂量再次用药时以上症状再次出现。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无第二性征发育进展表现,女性无乳房增大情况,男性无睾丸、阴茎增大情况。

3讨论

颅咽管瘤多发于鞍上、鞍内、脑室等部位,与下丘脑、垂体紧密关联。目前,临床治疗方案首选手术全切除肿瘤结合术后选择性辅助放疗[8]。但由于颅咽管瘤的生长部位比较特别,手术治疗时难免会对下丘脑与垂体造成损伤,再加上该疾病具有复发率高、生长缓慢等特征,导致其对内分泌中枢的影响较大,诸多患者术后会出现内分泌功能失调的现象。所以,颅咽管瘤患者行切除术后应适时开展相关激素的替代治疗。

激素替代治疗的目的是寻找最佳替代治疗方案。使外源性的激素尽可能的模拟出人体环境下的激素变化情况,以优化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并减少激素替代过程中的并发症。替代治疗必须强调基础剂量的个体化,根据患者的术前症状、术前基础内分泌水平、手术中所见病变对垂体柄和下丘脑的侵袭及手术本身对他们的牵拉刺激、术后病情变化、患者对激素的反应、患者的耐受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等情况循证调整激素的种类和剂量。

颅咽管瘤术后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应用氢化可的松、甲状腺素、性激素、生长激素以及血管加压素治疗还很不标准。对于多种激素不足的患者,应该最先应用皮质激素,然后是甲状腺素,病情稳定后再应用性激素,如果必要,最后应用生长激素。一般认为,颅咽管瘤术后1年是自然复发的高峰期,因此建议至少术后1年后才开始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CP患者术后常伴有生长激素水平下降,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患者需要进行常规的GH替代治疗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对于中老年CP患者,GH缺乏引起的并发症相对较轻。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为下丘脑分泌的促进垂体GH分泌的刺激物,已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委员会(FDA)获准使用,但仅在腺垂体功能正常时才能发挥作用,且关于GHRH应用的合理剂量和方法仍无定论。因此,GHRH在替代治疗方面的临床作用受到很大限制。尽管许多患者在病变生长或治疗后有生长激素减少,但在术后的不同阶段有部分患者仍有正常或较快生长,称为生长激素缺乏下的正常生长。儿童替代治疗的适应症是:GH药物刺激试验(至少两次)血清GH峰值均小于10ug/L,其中小于5ug/L为完全性缺乏;骨龄延迟大于2年;血清甲状腺激素正常,因为甲状腺激素对儿童时期骨骼的成熟起促进作用。生长激素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儿童期生长激素缺乏会表现为生长速度缓慢、身材矮小、骨龄落后等症状。目前已经公认,rh GH替代治疗是生长激素缺乏的首选疗法,并已在临床治疗中普遍应用[9]。及时有效的rh GH替代治疗后,在前几年中能让患者整体出现有效的快速生长追赶,正常情况下,第一年的效果最佳,生长速率约为10cm/a,第二年的生长速率约为8cm/a,以后逐年递减[10]。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1年,患者的平均生长速率从2.2±1.3cm/a增加到8.3±4.1cm/a。骨龄是生长板老化程度的临床标记,是影响治疗后生长速率的独立因子,治疗时骨龄越小,治疗后就会有越大的生长追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年后,患者的骨龄从7.0±3.4a增长为8.2±3.5a。

总之,为了提升临床疗效,治疗前应对颅咽管瘤患者进行准确评估。合理给予激素替代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家明.颅咽管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9):44-45.

[2]王国良,李天栋,高寒,等.儿童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体会[J].广东医学,2015,36(17):2625-2628.

[3]宋凤霞,张宏伟,周忠清,等.手术前后激素替代治疗对颅咽管瘤患儿预后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24):72-74.

[4]许可,于萍,侯佳彤,等.颅咽管瘤术后儿童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14):2039-2041.

[5]许可,陈适,潘慧.颅咽管瘤及其生长激素替代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7):509-512.

[6]郑章乾,支涤静,沈水仙,等.儿童颅咽管瘤术后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3,8(3):201-204.

[7]张彭,刘少波.颅咽管瘤显微手术临床疗效及其术后相关激素变化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11):122-123.

[8]柴玉珍,柴玉青.颅咽管瘤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3,3(5):149-151.

[9]刘亮,郑晓梅,杨福兵,等.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颅咽管瘤ADAMDEC1表达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2(24):2830-2832.

激素治疗效果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0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Ig A肾病患者35例, 其中男21例, 女14例, 年龄16~69岁, 平均年龄38.6岁。尿蛋白均>1.0 g/d。选取对象确诊均经肾穿刺行免疫病理学检查, 有肾小球系膜区或伴毛细血管壁Ig 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呈颗粒样或团块样沉积, 并临床排除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肝硬化等继发性Ig A肾病。35例Ig A肾病患者病理分型采用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的方法, 局灶增生性Ig A肾病16例、轻度系膜增生性Ig A肾病8例、局灶增生硬化性Ig A肾病7例、局灶增生坏死性Ig A肾病1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 A肾病1例、新月体性Ig A肾病1例、增生硬化性Ig A肾病1例。

1.2 方法

口服泼尼松, 起始量1 mg/ (kg·d) , 口服至第8~12周开始减量, 每2周减少原用量的10%, 即每2周减少5 mg, 减到30 mg时开始每3周减少5 mg, 直至减完。疗程约40周左右。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1年。对于进展性Ig A肾病, 即血肌酐每年升高>15%, 或血肌酐133~250μmol/L, 并且病理以活动性病变为主、肾小球硬化≤50%的患者可以联合使用环磷酰胺, 每日50 mg口服, 总量8~10 g。

1.3 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前后浮肿变化情况, 并对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进行检测, 对患者用药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除, 肾功能正常, 24 h尿蛋白定量<0.3 g;有效:临床症状缓解, 肾功能正常, 与治疗前相比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50%;无效: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 肾功能正常或恶化, 与治疗前相比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50%。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束时30例患者浮肿症状完全缓解, 5例仍有浮肿但较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减轻。

2.2 治疗效果

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Ig A肾病患者, 治疗结束时, 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有效率80%。

2.3 24 h蛋白定量及肌酐清除率的变化

治疗后较治疗前尿蛋白明显下降 (t=10.541, P<0.05) , 而末次随访时尿蛋白较治疗前、后均明显下降 (t治疗前=12.483, P<0.05;t治疗后=2.412, P<0.05) ;治疗前、后及末次随访时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 (t治疗前=0.277, P>0.05;t治疗后=0.178, P>0.05;t末次随访=0.093, P>0.05) , 见表1。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 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治疗后症状缓解。1例患者出现手足肌肉抽搐, 增加钙剂用量并加用骨化三醇胶丸口服后症状缓解。

3 讨论

Ig A肾病属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相关文献报道有40%左右的患者在确诊后的10~25年内均会向终末期肾衰方向发展[2], 给患者及社会经济都带来了危害, 因此, 有效的早期治疗对Ig A肾病意义重大。但是, 经过积极的早期支持、对症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不缓解, 这就促使我们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糖皮质激素治疗就是治疗药物的一个新选择。

Pozzi等[3]发表了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表明, 对于中等量尿蛋白且肾功能正常的Ig A肾病患者, 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隔日口服治疗6个月, 并随访10年, 证明激素可降低尿蛋白, 保护肾功能, 而且短期的激素治疗能使肾功能长期获益。另有研究表明, 标准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 A肾病可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Kobayashi等[4]选择早期进展性Ig A肾病患者43例, 14例给予泼尼松 (60 mg/d, 逐渐减量, 总疗程19月) , 29例不用糖皮质激素, 随访10年, 证实了糖皮质激素对Ig A肾病有效。

本次研究说明糖皮质激素对治疗Ig A肾病有效, 其对减少蛋白尿及其它临床症状均有改善, 可推迟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在本组研究的35例Ig A肾病患者中, 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 有效率达80%, 蛋白尿、浮肿症状均有改善。

有报道称, Ig A肾病患者在其发病时, 原肾小球滤过率正常的患者平均每年下降1~3m L/min, 而合并肾病综合征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超过9m L/min, 直至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概率也会增加[2]。本研究检测的肌酐清除率在治疗后及1年的随访期内均未见明显下降, 可说明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保护肾功能有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 糖皮质激素可降低Ig A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水平, 延迟了肾功能恶化, 改善Ig A肾病患者预后, 而且对于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的Ig A肾病患者其利大于弊, 不良反应小, 值得应用于治疗Ig A肾病患者。

摘要: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Ig A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5例经过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Ig 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7例, 有效率80%。结论:糖皮质激素能够减少Ig A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Ig A肾病,糖皮质激素,尿蛋白

参考文献

[1]蔡秋萍, 冯曦.激素治疗伴中等量蛋白尿的Ig A肾病[J].中国临床医学, 2008, 6 (15) :393-394.

[2]张建周.Ig A肾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8) :78-79.

[3]Pozzi C, Andrulil S, Del VL, et al.Corticosteroid Effectiveness in Ig A Nephropathy:Long-Term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Am Soc Nephrol, 2004, 15 (1) :157-163.

激素替代治疗:利大于弊 第9篇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女性一生中有1/3时间是在绝经后度过的(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6~52岁)。如何提高老年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重要话题。那么,激素替代治疗是利大还是弊大?安全性如何呢?

在这个问题上,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石一复教授曾为我刊多次撰文解析。现在,我们编辑了他的部分文章,共同探讨激素替代治疗的利与弊。

利目前,针对女性更年期症状,主要依靠激素替代治疗

预防更年期症状:1932年,医学家首次提出补充雌激素可预防更年期症状的概念。雌激素治疗70余年,先后于1946年,1995年、1998年和2002年经历了四次“风波”。此后,世界各地的医学专家纷纷对激素替代治疗的利弊进行冷静思考和重新审视,并分别发表了几乎一致的评论,使激素替代治疗进入“复兴”时代。中华妇产科学会绝经学组、内分泌学组等激素替代应用指南中明确指出:激素替代治疗是针对绝经相关健康问题的,必要措施。

(摘自《补雌激素要承担患乳腺癌的风险吗》2008年4月)

预防骨质疏松:据统计,长期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的妇女与没有接受者相比,其髋骨骨折(俗称“老太婆骨折”)可减少一半以上,脊柱和腕部骨折也大为减少。正因为如此,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才批准将雌激素作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这也标志着雌激素是符合FDA严格安全和功效标准的。

预防冠心病:试验显示,在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的第3~4年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有所减少。但对无冠心病、年龄较轻的绝经后妇女,激素替代治疗有无预防冠心病的作用,至今尚无定论。因此,根据上面的研究结果,已患冠心病的绝经妇女不能用激素替代治疗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而单纯为预防冠心病采用激素替代治疗的妇女则应该谨慎;已经长期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疗法的冠心病妇女,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应由医生根据病人的情况及意愿决定。

(摘自《美国风波引来是是非非》2002年12月)

弊 长期补充雌激素(一般指超过5年),会导致乳腺癌发病率提高

增加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危险性:激素替代治疗最大的担心和恐惧是,会不会增加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风险。研究证实,在激素替代治疗中加用孕激素后,不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然而,乳腺癌的问题仍备受关注。其实,更年期女性应理性看待这个问题,下面一些数字可以说明问题。

1、统计数字充分证实,使用激素替代治疗5年,乳腺癌的危险性并不增加。1997年,21个国家针对52705名妇女,进行了51项研究。结果发现,使用激素替代治疗5年内,诊断乳腺癌的危险性为1.023,未使用激素替代治疗者诊断乳腺癌危险性为1.028。Seller对41837名55~69岁妇女前瞻性随访8年,有乳腺癌家族史者使用激素替代治疗与不使用者乳腺癌发病率相似,使用激素替代治疗者的死亡率还明显低于未使用者。2002年,第4次风波中单用激素替代治疗7年,结果显示,乳腺癌风险并不增加。

2、从乳腺癌的各种危险因素来看,影响乳腺癌的因素众多,而激素替代治疗期在5年内均属安全。

激素治疗效果 第10篇

关键词:中度哮喘,茶碱,糖皮质激素,疗效

哮喘为呼吸内科常见疾病, 是指由多种细胞及其组成成分参与的发生在机体呼吸气道上的一种慢性炎性疾病, 病理改变以气道广泛而又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 发病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反复的胸闷、喘憋、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 我国临床尚无根治该疾病的特效药物, 治疗该疾病的目标为完全控制患者症状, 降低疾病发作率。中度哮喘患者病情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此时选择使用恰当的用药方案, 可有效延缓病程[2]。现阶段, 我国临床用于治疗哮喘的药物包括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糖皮质激素等。进一步改善中度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 我院本次对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度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 现做出以下整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4例中度哮喘患者参与临床研究。94例患者的诊断结果均与《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提出的中度哮喘诊断标准符合。采用单双号法将94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7例。研究组中, 男25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为 (52.7±1.9) 岁, 平均病程为 (3.6±0.8) 年。对照组中, 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4∶23, 平均年龄为 (53.1±1.8) 岁, 平均病程为 (3.9±0.7) 年。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 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研究开展前已事先向患者讲解研究目的和方法, 患者同意参与临床研究, 并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剂 (国药准字H2010317;生产单位: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 12 μg) 联合布地奈德粉吸入剂 (进口药品:澳大利亚Astra Zeneca Pty Ltd;注册证号:H20090902;药品特性:化学药品, 2 m L∶0.5 mg) 治疗, 富马酸福莫特罗吸入剂每天吸入2次, 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每天吸入3次。治疗周期为2个月。

1.2.2 研究组:给予研究组患者茶碱缓释片 (国药准字H13021032;生产单位: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 0.2 g) 联合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布地奈德粉吸入剂用药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 茶碱缓释片温水口服, 每次1片, 每天1次。治疗周期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两组研究对象的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的肺功能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评价指标为FEV1 (1 s用力呼气容积)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和肺功能变化情况进行疗效判定。显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 哮喘得到了有效控制, FEV1上升比例大于治疗前的35%。有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 FEV1上升比例在治疗前的15%~35%。无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或进一步加重, FEV1上升比例小于治疗前的15%。

1 . 4 统计学方法:将研究所得符合正态分布的研究数据输入至SPSS24.0版本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 年龄、病程、肺功能等量性指标采用 (±s) 表示, 性别比例和率形式的指标采用 (n;%) 表示, 分别采用t和χ2检验样本差异, P<0.05表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比较:治疗前检测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评价指标FEV1发现存在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 (P>0.05) , 治疗周期结束后检测发现研究组患者FEV1的上升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按照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统计得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 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χ2=5.371, P =0.020

3 讨论

茶碱是早期我国临床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 现阶段仍被临床广泛应用[3]。近年来, 不断有临床研究发现联合使用茶碱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患者, 可获得显著疗效[4]。分析原因为二者联合使用可协同发挥抗炎、平喘的功效, 能够快速缓解患者喘憋、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 获得的疗效相当于使用双倍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 可有效避免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 尤其适合应用于治疗中度和重度哮喘患者[5,6]。

基于上述研究现状, 我院本次研究对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度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度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显示给予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明显优于给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也较对照组患者高, 该研究结果与上述临床研究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我院认为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度哮喘患者, 疗效确切可靠,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可作为临床治疗中度哮喘患者的首选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1]陈卓昌, 丁娟娟, 钱皓瑜, 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J].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 (14) :1076-1079.

[2]薛蕊.布地奈德粉吸入剂令舒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15, 27 (10) :55-56.

[3]袁槿, 何金华, 贾海英, 等.吸烟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 38 (7) :499-502.

[4]陈卓昌, 丁娟娟, 钱皓瑜, 等.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对未控制吸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研究[J].国际呼吸杂志, 2013, 33 (19) :1441-1444.

[5]陈卓昌, 丁娟娟, 钱皓瑜, 等.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对未控制吸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华哮喘杂志 (电子版) , 2013, 7 (5) :320-324.

相关文章
计量期末复习笔记

计量期末复习笔记

计量期末复习笔记(精选6篇)计量期末复习笔记 第1篇计量经济学复习笔记CH1导论1、计量经济学: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的事实为依据,运用数...

3
2025-09-18
激流三部曲范文

激流三部曲范文

激流三部曲范文(精选7篇)激流三部曲 第1篇一、封建社会下男性的悲哀小说主人公觉新贯穿于《激流三部曲》的始终, 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

1
2025-09-18
加强党建带好队伍

加强党建带好队伍

加强党建带好队伍(精选8篇)加强党建带好队伍 第1篇如何围绕生产抓党建,带职工队伍一.坚持以开磷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思想开磷核心价值观...

1
2025-09-18
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

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

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精选9篇)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 第1篇微微艺术学校画展串词及发言稿王枭丽老师: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1
2025-09-18
近期工作计划101

近期工作计划101

近期工作计划101(精选14篇)近期工作计划101 第1篇在计算机语言中,二进制数由“0”和“1”组成,是计算机语言的基础;在数学语言中,十进...

1
2025-09-18
《警察体育》教学大纲

《警察体育》教学大纲

《警察体育》教学大纲(精选8篇)《警察体育》教学大纲 第1篇《警察体育》教学大纲一、警察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警察体育是人民警察学校教...

1
2025-09-18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精选8篇)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 第1篇实习报告学生姓名:赵承鹏学生学号:20072130专业班...

1
2025-09-18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精选8篇)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第1篇关于察哈尔汽贸城建设用地指标的申请报告前旗政府:察哈尔汽贸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

1
2025-09-18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