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总结范文第1篇
为了提高防汛抢险的应变能力,保证防汛预案的落实,确保我乡安全度汛,按照县防汛指挥部的要求,5月9日上午,我乡组织乡防汛抢险应急分队成员进行了一次防汛抢险实战演练。演习以实战的角度,通过严密组织、明确分工,各参战人员迅速行动,不怕吃苦,按照特定的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圆满完成演练任务,现将演练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明确责任
抗洪抢险工作是确保全乡安全生产,保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进入雨季以来,为认真贯彻“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做到“预防为主”与“抢险救灾”相结合。乡党委、政府针对防洪救灾工作于4月6号专门召开会议,及时成立了乡防汛抢险指挥部,由乡党委书记黄照生同志任政委,乡长杨晴为指挥长,副乡长冯晓红、武装部长钦垟霖为副指挥长,下设抢险、救护、群众转移三个领导机构,分别由蒲仕红、贺清华、胡蓉担任组长,明确责任,各负其责。抢险队由30人组成。队长由分管领导冯晓红担任。会议研究同意由乡财政预算安排1万元防汛专项资金,同时决定开展一次抗洪抢险实战演习。
二、物资准备,有备无患
根据排查结果,我乡防洪的重点部位主要是塔灯田村的雷家冲水库和桥亭村的啊盆溪水库,我们对该两处地方进行了挂牌明示,明确了专门的看守人员和责任领导,签订了工作责任状。并做好了抗洪抢险的物资储备,全乡共准备沙袋1000个,协议木材5立方米、沙石10立方米。做到随调随用,有备无患。
三、实战演练,组织有序
为了提高应变能力,我乡防汛指挥部组织干部职工和青年民兵党员等40余人,于5月9日会同塔灯田村村组干部进行了实地演练:假设乌云密布、雷电轰鸣、大雨倾盆,一场山洪降临了。乡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值班人员上午9点30分接到塔灯田雷家冲水库看守人员电话,声称雷家冲水库发生管涌险情。
9点35分,乡全体抗洪抢险应急队员35人紧急在操坪集合,经过副指挥长冯晓红整队点名后,由乡长杨晴简单介绍了发生的险情、并针对抢险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分工安排和要求。然后由政委黄照生一声命令:“出发!”。
9点40分,命令一下,防汛抢险应急分队40名人员精神抖擞,手持铁锹、洋镐、肩扛沙袋、举着红旗,都以跑步前进赶赴抢险的地点,奔向抢险第一线。
9点54分,先期到达的第一批队员,由政委亲自指挥,迅速投入战斗,他们将100余斤的沙包,穿梭般的搬往管涌点。另一批队员则由副乡长胡蓉带队,挨门挨户做群众工作,把年老多病的老人和少年儿童转移到安全地段。
10点10分,管涌被堵住,险情消失。
10点20分,集合队伍,清点人数,演练结束。
四、认真分析总结经验
演习结束后,乡防汛抢险指挥部在现场召开总结表彰会议,针对演习各个环节进行了认真分析,对加强下一步防汛工作进一步提出了严格要求。并对在这次演练中冲锋在前,以最快的速度先期到达的前三名男女同志分别予以了表彰奖励。
抗洪总结范文第2篇
面对突如其来的汛情,我市紧急动员、迅速行动,科学调度、周密安排,全面展开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截至目前,我市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水库垮坝和河道决堤事件,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抗洪抢险。
进入汛期以来,我市先后组织召开了一系列防汛工作会议,对全市防汛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X月X日,防汛指挥部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了防汛救灾实战演练,进一步提高一线应对险情实战能力。从X日雨情加大开始,我市防汛指挥部迅速进入临战状态,第一时间进行紧急调度部署,先后召开防汛指挥部会议、防汛专家会商会议、紧急调度会议、现场办公会议等会议X次,发布防汛指挥命令、指令X余个,密切关注水情,分析汛情形势,研究应对措施。根据雨情、汛情的不断变化,指挥部于19日20点、22点分别启动3级、2级防汛应急响应预案,20日8时启动1级防汛应急响应预案,紧急行动,动员全市上下,以城区、山区、XX河堤防为重点,协调调度,立即投入到防汛抢险工作中。
一是抓城区防汛抢险。7月X日至X日的暴雨,导致我市城区多处地段、桥涵出现严重积水,城区淹没面积X平方公里,淹没历时52个小时,桥涵积水最深达到X米,市区街道积水最深达到X米。面对城区严重内涝,我市立即启动城区防汛应急预案,主要领导同志第一时间赶赴数字城管服务中心,现场指挥调集抢险力量、抢险车辆及防汛物资,根据市区雨情和积水情况,全力实施抢险工作。组织城管、交警X余人连夜对桥涵、严重积水点等重点部位,通过拉设警戒线、设置警示标志、使用车辆封堵及人员盯守等措施,进行24小时轮岗值守,严防意外发生,并调用冲锋舟、气垫船、铲车等应急设备,确保必须出行人员安全。组织全市所有泵站满负荷运转,并通过安置临时水泵、调集移动泵站、疏通下水口等措施,加速雨水抽排。全力开展道路清理恢复作业,共清理淤泥、垃圾X余吨,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城区正常通行秩序。
二是抓山区防汛抗洪抢险。这次洪灾造成西部山区灾情尤为严重。为此,我们坚持把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通过研判雨情,我们于19日20时,发布命令要求各县市区迅速组织群众转移。接到指令后,县市区迅速组织人员进村入户,组织危险地带群众有序转移。截至目前,全市共转移XX个乡镇XXX个村XXX名群众,确保了无一人伤亡。在组织群众转移的同时,第一时间组织人武部门和驻市部队、武警、消防、水务、公安部门,组成抢险队及时解救XX处被洪水围困的群众,紧急救援转移群众XXX人,全部脱离险区。
三是抓XX河堤防抗洪抢险。XX水库、XX水库提闸泄洪,致使XX河下游河堤出现X处险情。针对险情,市防汛指挥部于X日20时、23时及21日2时连续组织召开紧急调度会议,根据汛情和堤防承受能力变化,组织各成员单位、防汛专家组、沿河县市区和乡镇集体研究会商抢险事宜,要求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全力做好抗洪抢险应急准备工作。21日凌晨0时左右,由于水量过大、水流速度过快,XX段堤坝受侵蚀严重,险情加大,指挥部于21日2时果断下达全市紧急防洪抢险动员令,全面打响固堤排险保卫战。领导坐镇,靠前指挥。第一时间在XX段大堤成立抗洪抢险前线指挥部,利用公交车、简易遮阳伞作为前线指挥部办公室,并张贴各类抢险制度。抽调电视台、电台工作人员,在大堤设立临时广播站,及时发布指挥部办公室命令。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坐镇指挥,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别带班,昼夜不停地指导抢险工作,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除险加固的目标。军民同心,众志成城。紧急动员令发出后,驻市部队、武警、消防官兵、民兵预备役XXX余人组成抗洪主力军,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市直机关干部XXX余人,也迅速前往高庙段抗洪救灾现场抢险,后续人员XXX余人集结待命,随时准备赶赴抢险现场。全市XXX家企业主动请战,先后组织XXX余人次和大型设备参加抢险。抢险期间,全市共组织抗洪抢险队伍XXX余支,累计出动抢险人员上万人次,日夜奋战加固大坝,经过9天8夜连续作战,及时排除了险情,确保了堤防安全。党员带头,凝聚合力。这次抗洪抢险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领导干部冲锋在前、身先士卒,起到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在主战场XX河XX段大堤,市直所有单位都组织了党员抗洪先锋队,昼夜不停地奋战在抢险一线;沿河县市区组织机关干部全部投入大堤抢险。各单位党组织大旗在大堤上飘扬,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凝聚了力量。市报社就党员抗洪抢险事迹开辟了《让党旗在抗洪一线飘扬》专栏,整版面进行报道;市电视台派出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对党员抗洪先进事迹及时宣传报道;市委宣传部专门制作了《让力量凝聚在党旗下》微信专题片,在党员干部群众中广泛传播,以共产党员的精神气概引领带动广大群众增强信心、战胜困难。在党员干部的模范引领下,社会各界纷纷行动,全市XX家企业、社会团体及爱心组织,源源不断地为一线抗洪抢险人员送上各种食品、饮品及防暑物资、药品,总价值约XX余万元,每天XXX余人次的一日三餐得到了充分保障;一些爱心人士组成志愿服务队,主动到大堤上帮忙运水送饭,收集垃圾,极大地鼓舞了抗洪抢险队伍士气和斗志。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带动影响下,XX市已经形成了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抗洪救灾的强大合力。调运物资、全力保障。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投入救灾资金XX万元,调运砂石料XX万方,机械设备XX台班,运输设备XXX班次,钢材XXX吨,柴油和汽油XXX吨,发电机XXX台,冲锋舟XXX艘,报废公交车(堵水用)XX辆,为抗洪抢险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以人为本,迅速启动受灾群众生活安置和灾后自救。
这场特大洪灾共造成我市XX个县市区和XX个乡镇、XX万人受灾,倒塌房屋XXX间,严重损毁房屋XXX间,一般损坏房屋XX间;农作物受灾XXX万亩,占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的XX%,其中绝收XXX万亩;林业受灾面积XXX万亩;地质灾害点XX处,发生灾情XX起;XXX余公里国省干道、地方道路被冲毁,桥梁损毁XXX座,出现XXX个断交点;毁坏护岸护堤XX处,冲毁塘坝XXX座,损坏灌溉设施XXX处;停产工矿企业XX个。据统计,全市直接经济损失已达XX亿元。
面对严重灾情,我们迅速落实上级各项工作要求,切实把灾民安置和救助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力抓好。先后转发上级《关于做好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灾区群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有关文件9个,印发《关于做好“7.19”洪涝灾害群众救助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3个。7月25日上午,我市组织召开全市防汛工作会议,听取各县市区防汛抢险工作汇报,对下一步防汛、受灾群众安置、灾后恢复和重建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生活。充分利用学校、村委会、企业办公楼等设施,开设临时安置点,妥善安置转移群众,并及时提供饮食和安全用水等,确保他们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就医。对因道路中断,群众不能外出购置生活用品的村庄,组织人员迅速抢修临时简易道路,安排人员运送食品、药品等物资;修复完成后立即组织车辆,加大救灾物资运输力度,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组织交通、电力、通讯、水务等部门,抽调专业人员深入灾区抢修基础设施,全市供电于26日全部恢复,通讯信号于28日全部恢复,主要道路于29日基本恢复通车。到目前为止,我市还有XX个乡镇XX个村庄因道路损毁导致救灾物资运输车辆不能到达。对这些村的群众,我们将在组织人力或小型车辆运送物资的同时,全力加快道路抢修步伐。二是切实做好灾情统计工作。及时成立由发改局牵头,民政、统计、农业、交通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自然灾害工作调查组,赶赴受灾一线,逐乡、逐村、逐户调查,摸清受灾底数,做到快速、有效、准确、真实,为编制灾后重建规划奠定基础。三是扎实开展“三清”工作。这次洪水,我市大量村庄进水,淤积面积XX万余平方米,XXX余公里道路被泥石淤积或堵塞。面对灾情,我们不等不靠积极组织开展“三清”工作,集中清理被淤交通线路,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灾区面貌。目前,我市“三清”工作已基本完成。同时,为防止疫情发生,对县市区派驻抗洪抢险医疗救援小组,进行消毒消杀,截至目前,全市没有发现相关疫情。四是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组织群众加快基础设施修复工作,尽快恢复农田、道路、水利设施等;对遭受部分损失的农田,实施喷药作业,防治病虫害;对绝收的农田,加快排水、清淤,平整地块,待土地条件合适后,抢种生长周期短的作物,尽可能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截至目前,农业部门已累计发放农药XXX吨,豆类和谷类种子XXX吨,油料种子XX吨,蔬菜种子XXX吨;组织XX个技术指导小组,深入农户田间,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农民开展生产自救。
三、统筹推进,切实抓好灾后恢复重建。
结合我市实际,按照“立足当前抓整治、着眼长远抓重建”的工作思路,科学制定灾后重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重建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立足当前抓河道疏通和堤防加固,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调动一切力量,全力开展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安全度汛。积极抓住当前XX河河道下泄水量减少、水位降低的有利时机,对堤防损毁和存在隐患的河堤,立即采取抢险、除险、加固等措施,并开挖导流槽,千方百计确保堤防安全,以应对可能再次出现的汛情。对易遭洪水侵袭的村庄,护村坝被损毁的,及时发动干部群众修建简易护村坝;未损毁的,组织人员进行不间断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和加固。同时,对受灾严重的乡镇,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一名市级领导带队,吃住在村,开展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着眼长远抓科学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交通、水务等部门深入各灾害发生点进行实地勘察,根据受灾情况,分析成灾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搞好规划,高标准谋划重建工作。以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和生命线工程等公共服务项目为重点,加快山区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重建项目的筛选、包装和申报进度。对申报的项目,细化建设规模、内容、投资,最大程度争取资金和银行支持,确保重建工作高质量开展。
抗洪总结范文第3篇
洪魔面前,xx镇党委书记xx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带领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抗洪救灾,连续3个昼夜奋战在抗洪第一线,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公仆赞歌。
与洪水赛跑,安全转移人员1.2万人、物资350吨
17日晚,xx的手机接到洪水预警后,当晚立刻将班子成员召回镇上,召开党委会议,科学安排、周密布署抗洪抢险工作,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曾经历过多次洪灾考验的xx心里特别清楚,洪水水位线以下有多少农房被淹,应撤离多少群众。据此,他将全镇54名党员干部全部分派到13个受灾村,成立抗洪救灾党员志愿者突击队,要求全体人员与村民同吃同住,齐心协力打赢这场164年不遇的特大洪灾。
从18日上午开始,xx就来回奔忙在渠江沿线的村组和院落,带领镇村干部挨家挨户组织群众有序转移。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 “一定要安全转移群众和财产,确保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9日晚9点50分,xx在坳盆村带领镇村干部巡逻时,发现6组一座楼房的二楼房间内透着灯光。“不好,还有人没有转移出来!”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的xx沙哑着嗓音喊道。此时,洪水已经将楼房四面围困,要想救出被困人员已是不易。
“快来救救我们,我们出不来了。”楼房内的人发现有人后,大声叫了起来。经询问,原来他们是从外地来xx港参加建设的7名农民工。
xx仔细勘察了一下地形,发现洪水中有露出水面的电线,还有堆码的建筑材料,用渔船和橡皮艇显然是没法的了。此时,离洪峰到来只有1个小时,再不赶紧救人就来不及了。 “快拿绳子来,捆在腰间涉水救人!”xx一声令下。随后,他和两名党员志愿者突击队队员脱掉长筒靴,将绳子往腰间一系,跳进齐胸深的洪水中,往20多米外的被困民工慢慢移动过去。洪水在迅速上涨,哗哗的水流声令人心惊,xx一行人被洪水冲得摆晃不止,他们相互牵着手,攀着洪水中的建筑材料,小心翼翼地往前挪动着脚步,12分钟后才到达被困楼房。xx将绳子交到7名农民工手里,让他们系在腰间,大家又一同往回走。到10点20分,终于将7人全部顺利地营救了出来。随后,xx又叫来车辆,将7人送到集中安置点,让他们换衣服,并泡上方便面让他们吃。看到镇领导干部如此关心自己,7名农民工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说道:“谢谢,谢谢,要不是你们,我们就有生命危险了!”
在洪峰到来前,该镇共安全转移群众12000余人,抢救被洪水围困群众7人,转移物资350吨,无一例人员伤亡事故发生,无一家财物被洪水吞噬。
灾民安置:1360名受灾群众集体住进临时“新家”
房屋被淹,转移出来的大量群众如何安置?xx和镇村干部除动员受灾群众投亲靠友外, 分别在护坝村、虎啸村、坳盆村、园门村等6个地方建起集中安置点,帮助受灾群众搭建帐蓬120顶,并租借民房及学校教室60余间,同时,安排干部送来矿泉水和食品,派出医疗小分队为群众免费看病拿药,让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医疗保障。
19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xx镇护坝村唐家湾集中安置点看到,公路已整整齐齐地排满了很多蓝色的帐蓬。大雨中,xx正在现场指挥党员干部们搭建帐蓬、安排布置受灾群众伙食等相关工作。“这个点计划共安置受灾群众200余人,需搭建帐蓬20多顶,目前各项工作已基本就绪。”擦了一把脸上的雨水,xx告诉记者。
“洪水来得太快了,我家房屋今天早上7点还不到就被淹没了一楼。在危急时刻,是谢书记把我们转移出来,为我们搭起了帐蓬,一日三餐也为我们安排好了,这儿就是我们的新家’啊!”坐在帐蓬中,护坝村4组村民何中仁一家三口感慨万端地说道。
从19日开始,xx每天都要安排人员给各安置点送去大米、菜油、猪肉、蔬菜等物资,他也多次走进帐篷和灾民交心谈心,鼓励他们挺起胸膛,树立战胜洪灾的信心和决心。每次看到谢书记到来,群众仿佛就看到了救星,看到了希望。“洪水让我们的家没了,但有了谢书记,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挺过去,再大的灾难我们都不怕!”受灾村民杨琴感慨地表示。
灾后重建:全力抓好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
9月20日上午,肆虐了两天两夜的洪水开始缓慢消退。昔日洁白美丽的农房、生机勃勃的田园满目疮痍,一片狼籍。看到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被洪水毁于一旦,xx虽痛心不已,但他的内心同时升腾起更大的斗志:“一定要抢抓时间,抓好灾后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
20日下午5时许,记者在护坝村公路边看到,xx正和党员干部们一道在公路上清除淤泥。多日来的劳累使他的脸上充满了疲惫,但他坚定地告诉记者:“洪水还没有完全退却,我们的清淤战斗刚刚打响,在没有取得最后胜利之前,我们党员干部绝不撤离抗洪第一线。”目前,该镇已组织清淤人员1300余人,备足消毒药品2吨。
xx说,清淤结束后,他还将与镇村干部一道,深入受灾村组,逐户核实受灾情况,安抚受灾村民。掌握第一手资料后,全镇将及时制定重建规划,按照“灾后重建注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新村建设相结合、与创先争优相结合、与挂包帮’相结合”的思路,规划村民集中建房点,向受灾农户免费提供种子,发展萝卜、白菜、儿菜等晚秋作物3500亩,在园门、护坝建示范片1000亩。同时,积极帮助6户旅游业主完善公共设施,及早恢复农家旅游经营。
抗洪总结范文第4篇
6月19日耳口乡境内降特大暴雨,降雨量超过200毫米,中午1点水位达到76.45米,14点水位达到79米,暴发特大山洪,乡政府、昌甫村、圳上村、耳口林场、九龙分场受淹,供电中断,晚19点水位达80.9米为历史最高,通信中断,耳口乡、耳口林场告急。据初步统计,全乡受灾群众1.1万余人,预计直接经济损失约9.6亿余元。面对这突然其来的天灾,乡党委政府把全乡的中心工作放在抢险救灾恢复生产工作上,作为耳口乡的一名干部我成功克服了恐惧和恐慌心理,深入挂片村了解灾情,及时为村民排忧解难,并妥善处置抢险救灾事宜,尽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无人员伤亡。
一、树立防汛意识,思想认识到位。
6月19日上午在接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紧急通知后,我立即电话通知各村委会书记注意防汛防地质灾害,并要求各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人员要到点到位;对有较大安全隐患地区的群众要及时转移安置;全面实行零报告制度,要求各村在每天16时30分以前向政府办公室报告,有紧急情况要及时汇报。
二、准确察看险情,及时汇报。
6月19日上午8时起我便一直在观察泸溪河的水情,并每隔半小时向领导汇报。在中午12点以前水势都比较平稳,但阴暗的天色让我有预感会发生什么。果然从13时起水位开始疯狂上涨,我认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所以在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这一情况。大概是14时左右我从水文监测站得到信息水位已达到79米,此时洪水已吞没了一个又一个的村庄,情况惨不忍睹。
三、争分夺秒抢救群众生命和财产。
6月19日灾情发生后,我开始出现恐惧和慌乱情绪,但在领导的教导下我及时克服了这一心理。立即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乡政府所处的集镇刚好是洪峰进入耳口乡境内后最先到达的地方,因此我在第一时间投入到抢救集镇商户财产的战斗当中,当时水位上涨的飞快,很多人都措手不及。我们坚持抢救群众财产大概半个小时左右,水就已经涨到胸部以上。领导意识到已经不能再坚持了,便通知所有人员撤离。于是我开始挨户通知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我们及时转移并安置群众300余人,抢救群众财产数十万元。
19日下午16时30分集镇住房的一楼已经完全处于洪水当中,在妥善安置安抚好已转移的群众后,我发现在政府的对面街道的二楼仍有20余人未能及时撤离,我及时向领导汇报这一情况。考虑到天色渐渐变暗、水位仍在上涨,加之被困人员所处的房屋结构老化,被困人员的生命难以保障,因此必须及时将他们及时解救出来。当时水流很急,水深有4米多,水流宽达20多米,给营救带来巨大困难。经过群策群力,最后决定临时做竹筏并通过绳索牵引来转移被困人员,在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被困人员全部安全撤离至安全的地方。
19日晚上,为保障已转移人员的安全以及关注水情,已经精疲力竭的我们仍彻夜值班,不断向外界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请求支援。
6月20日临晨3点左右第一批武警救援队伍、记者以及相关领导徒步赶到耳口乡,立即成立了应急指挥部。天一亮他们便投入到搜救被困群众的战斗当中,并成功解救数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6月21日洪水开始退去,眼前的耳口惨不忍睹。不过由于抢救及时、组织得力,经初步核查全乡未出现人员伤亡,让人稍感安慰。
四、保障后勤,帮助灾后恢复生产自救。
1、保障后勤
6月22日,我克服了连日来的疲劳,随即投入到后勤保障和物资发放的工作当中。
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及时的赶到了耳口灾区参与救灾工作,他们的救援工作非常危险、非常苦、非常累。因此保障救援人员的后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后勤组有4个人,要保证160余救援人员的伙食是一个繁重的任务,我们每天得5点半起床准备早餐,10点半以后整理好最后一批碗碟。虽然也很累,但看到抗战在一线的武警战士们能够吃顿饱饭,我就感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力气。
2、帮助灾后恢复生产自救
由于雨量较大,由鹰潭贵溪通往耳口的道路全部被冲毁,在此情况下,乡党委政府组织有120余人组成的公路抢险队,在动用大型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开山取土填平道路,及时打通了塘湾至耳口的便道。6月21日乡政府随即组织20多人组成的摩托车队将第一批物资及时送达耳口乡,我们后勤组及时分发到重灾缺粮的灾民手中,确保民众的温饱得以解决。
此后大米、棉被、干粮、矿泉水等灾民急需的物资陆续送达耳口乡,我们后勤组要负责物资的搬运、发放。我有几个晚上都是1点左右起床搬运物资。而最难的是如何合理的分配好救灾物资,避免出现混乱的场面。我们经常要耐心的向灾民解释我们的发放程序和标准,争取他们的理解。
截止6月27日中午12点,我们累计发放到灾民手中的救灾物资有:大米10.65万斤、饼干903箱、矿泉水850箱、汽、柴油7900升、棉被630床、衣服600件、蜡烛5000支、5000支编织袋。发放全过程未与灾民发生一起矛盾纠纷。现其余各项物资仍在有序地发放到灾民手中。
3、核实灾情。
为了能够如实的上报我乡在此次洪灾中的受灾情况,领导要求我们干部要深入到各个村小组去详细地核实灾情。我所挂点的耳口村恰好是重灾区,在核实灾情的时候,眼前的一幕幕惨状让我非常心痛,同时也感觉到肩上责任的重大。
抗洪总结范文第5篇
5月20日下午,一声雷响,山区片电网几条馈线瞬间跳闸,我处外度水电站、后溪水电站、建丰水电站均遭雷击跳闸,三座水电站短时间内失去电源,并接到电业局指令,外度水电站暂停并网发电,期间外度渠道短时间降雨达33毫米,外度水电站上游渠道水位迅即上升,节制闸水位最高达到3.4米,高于汛限水位约50公分,现场值班人员立即采取手动启闭排洪闸,但因水压力增大,闸门开启速度缓慢,现场人员紧急呼叫附近群众,同时报告管理处予以支援。处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当即组织电力股、安办赶赴外度下渠道站现场坐镇指挥抢险。在施工抢险现场,个个奋勇争先,电力股股长陈金瑞、司机吴文勇等人爬上排洪闸协助开闸,经值班人员和赶赴现场的处机关干部职工以及当地群众的近一小时紧张有序奋力抢险,外度渠道险情得到控制。在外度水电站接到指令可以恢复并网发电后,抢险队一行又赶赴电站车间现场指挥恢复发电生产。
郑一锋副主任强调,水利管理人员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的方针,要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加强值班,恪尽职守,渠道值班人员要24小时在岗在位,水电站要认真执行值班制度,按轮流加强值班,发现险情立即按应急预案实施。
方东阳副主任要求,各部门要吸取教训,落实好值班制度,科学调度,强调外度水电站要与外度渠道站密切配合,发电期间当电网突然失电,外度水电站应按预案立即启动机组单机运行恢复厂用电向节制闸、外度渠道站供电,节制闸、外度渠道站要密切配合,做好排洪工作,确保渠道安全和供电安全。
抗洪总结范文第6篇
会后,全校各分会立即行动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教职工分别在东校区、医学校区和财经校区等三个募捐点进行募捐活动。共收到捐款585777.06元,衣裤24226件,棉被450床,鞋524双,文具类3656件,方便面十箱(500包)。各募捐点的工作人员对所捐衣物进行了仔细的分类打包。并于9月26日分两批送往渭南和华县灾区。渭南市民政局救灾办公室对我校所作的赈灾工作表示感谢,并回致了感谢信,感谢我校广大教职工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爱心。
校工会
2003.9.28
附:渭南市救灾募捐办公室感谢信
感 谢 信
西安交通大学:
今年8月下旬以来,我市华县、华阴、大荔、临渭、潼关等县(市、区)连续遭受到30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受灾群众达到50多万人,90万亩庄稼基本绝收,几十万灾民无家可归。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陕西省委、省政府和渭南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但是,由于受灾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灾区政府财力有限,灾区群众普遍贫穷,底子薄,没有多少积蓄,生活十分困难。因此,市委、市政府号召全社会各界,踊跃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你们响应各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心想灾区人民,情系灾区人民,积极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人民共渡难关,这充分体现了你们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我们代表灾区50多万受灾群众,对你们的一片爱心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保证将你们捐赠的款物及时全部送到受灾群众的手中并转达你们的深情厚意,真正让你们满意,让灾区人民满意。
渭南市救灾募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