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鼻饲营养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5
1

鼻饲营养范文(精选6篇)

鼻饲营养 第1篇

关键词:球麻痹,偏瘫,早期鼻饲营养

当今,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 神经系统疾病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和残废的主要原因之一, 脑血管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 存活着50%~70%遗有严重残疾,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 占脑卒中患者的51%~73%[1]。2008年我国一项涉及15098例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显示, 神经科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比例高达36.6%, 但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仅有9.2%, 其中肠内营养2.8%, 肠外营养6.4%, 而后者不规范的非混合输注达到69.1%[2]。本文通过对急性球麻痹患者鼻饲营养支持与末梢静脉营养支持对比, 探讨最佳的营养支持方式, 以及早期鼻饲营养应用的可行性和有益性, 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急性球麻痹患者126例, 其中38例真性球麻痹, 88例假性球麻痹, 年龄48~86岁, 平均 (61.2±8.7) 岁, 男性72例, 女性54例。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63例。两组间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上及卒中分类大致相同 (P>0.05) 。入选者均无意识障碍及肝肾功能异常, 洼田试验≥3分或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4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放置鼻饲营养管:

按鼻饲管操作流程, 自一侧鼻孔 (左右随机) 置入硅胶鼻饲管, 插入长度:前额发迹至剑突, 45~55 cm, 有食管反流者, 应尽可能放置远一些, 以避免喂养液反流的发生。喂养方法:一般于急性球麻痹后第2天鼻饲5%GNS 500~1000 m L, 如患者无不适, 则于当日鼻饲营养液。初给日量为600~800 m L, 浓度为10%左右, 以后逐渐增加输注的量及浓度, 至第4、5天日输注全量3000 m L以上, 浓度也增加到20%~25%。计划提供的热量为104.6~125.5 k J/ (kg·d) , 非卧床患者25~35 k J/ (kg·d) , 糖脂比=7∶3~6∶4, 热氮比为 (100~150) ∶1。轻症卧床患者:20~25 k J/ (kg·d) , 糖脂比=7∶3~6∶4, 热氮比= (100~150) ∶1。重症急性应激期患者:20~25 k J/ (kg·d) , 糖脂比=5∶5, 热氮比=100∶1。营养液加温后鼻饲患者较为舒适, 以33℃为宜。肠内营养液开始选用能全力、百普力等, 三天后加用米汁、菜汤、果汁、混合奶或鲜奶、肉末等。

1.2.2 末梢静脉营养组:

营养支持选取脂肪乳剂、氨基酸、糖、白蛋白、维生素、电解质等, 计划提供的热量与试验组相同。病情复杂患者:根据主要临床问题进行营养配方选择。治疗方案拟定后于住院次日执行。

1.3临床观察指标:

两组于对比前1 d、对比后第7、14天检查血清白蛋白 (ALB) 、血清前白蛋白 (PA) , 体质量 (WT) 、臂肌围 (AMC) 等变化作为营养的评价指标。同时监测肝肾功能, 如肌酐、尿素氮、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血糖、电解质等。由于脑卒中患者应激状态下脂类变化复杂, 可发生高三酰甘油血症及低胆固醇血症, 变化较大, 故血脂监测不在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采用配对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学及其他各项指标检查:

第7、14天与第1天相比ALB和PA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WT、AMC比较虽然数值有些变化, 但统计学处理无差异 (P>0.05) 。鼻饲营养支持组在自己感觉、体力、患肢康复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均明显好于静脉营养支持组, 见表1。

2.2 置管及喂养期间并发症:

鼻饲期间最常见的不适是:腹泻 (36%) 、腹胀 (18%) 及恶心、呕吐 (7%) 等。常与滴速快、浓度高、温度低、每次注入量多有关, 减慢输注速度和 (或) 减少输注总量、更换营养配方后多数可得到缓解, 腹泻时可以加用肠黏膜保护剂, 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使用中未出现管道所致并发症:如黏膜出血。

3 讨论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 既可威胁患者气道安全, 导致误吸和吸人性肺炎, 又可造成进食量减少, 引起营养不良[3]。本研究从PA、ALB指标对比可见鼻饲营养支持组明显优于末梢静脉营养支持组, 并且不良反应少、有效避免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经济代价小、康复快、机体免疫力恢复快。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均推荐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急性期 (4周内) 肠内鼻胃管 (NGT) 喂养, 恢复期 (4周后)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PEG) 喂养[4,5]。

本研究表明卒中后急性吞咽功能障碍者, 应尽快保留鼻饲营养支持, 该方式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经济等优点, 对卒中球麻痹后出现的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防止误吸及偏瘫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为急性期内最佳的营养支持方式。

参考文献

[1]Dudik J M, Kurosu A, Jame s L, et al.Comparative an alysis of DBSCA N, K-mea n s, a nd qu ad r at ic va r iat ion algor it h m s for automat ic ident if icat ion of swallows f rom swallowi ng accelerometry signals[J].Comput Biol Med, 2015, 59 (1) :10-18.

[2]蒋朱明, 陈伟, 朱赛楠, 等.中国东、中、西部大城市三甲医院营养不良 (不足) 、营养风险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8, 16 (6) :335-337.

[3]陈睿, 陆逸仙.脑卒中伴吞咽障碍康复期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0, 17 (6) :345-346, 349.

[4]Ricciuto A, Baird R.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practices at a tertiary pediatric hospital:A comparison of prolonged nasogastric and gastrostomy tube feeding[J].Clin Nutr, 2015, 34 (4) :652-658.

鼻饲营养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病例162例, 其中男98例, 女64例;年龄4岁~87岁;均为各种因素所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病人, 其中颅脑损伤59例, 多发伤37例, 术后呼吸衰竭29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 感染性休克8例, 重症哮喘5例, 急性中毒2例。101例经口气管插管, 61例气管切开。所有病例均鼻饲营养支持。

1.2 方法

发病后肠鸣音恢复且无肠内营养支持禁忌者, 选用适当型号的硅胶胃管鼻饲流质饮食, 从胃管内滴入瑞代500 mL/d~1 000 mL/d, 开始速度50 mL/h, 病人能耐受, 则可加速, 最终速度为100 mL/h~120 mL/h。

1.3 结果

162例病人中除12例死亡、15例自动出院外, 余135例各种营养指标均有所改善, 预后良好。但部分病人出现以下并发症:腹泻12例, 便秘16例, 反流、误吸9例, 高血糖症2例, 低血糖症1例, 脱管2例, 堵管2例。

2 护理

2.1 留置胃管前的护理

对意识清楚病人根据不同的身心状况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机械通气病人初期一般情况较差, 身心均受到创伤, 加上环境改变, 亲人不能陪伴左右, 语言沟通障碍等多种因素打击, 使其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此时留置胃管前向其说明插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 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增强病人的信心, 提高插管的成功率。56例意识清楚的病人1次插管成功52例, 成功率93%。106例病人意识呈昏迷状态, 不能配合做吞咽动作, 另外人工气道建立本身可抑制吞咽活动, 同时因导管对气管内壁的推压作用, 间接压迫食管壁, 使胃管插入到会咽部时受阻而盘绕在口腔内, 造成插管困难。本组发生插管困难39例, 发生率37%。机械通气病人插胃管前首先吸净气道及口、鼻腔分泌物, 取平卧位, 头稍后仰, 气囊放气后再吸净深部的痰液, 这样可以减少继发性肺炎的发生。

2.2 留置胃管中的护理

常规插胃管法, 选择粗细适宜的硅胶胃管, 用液状石蜡润滑胃管预计的插入长度, 当胃管插到会咽部时指导病人做吞咽动作, 如是昏迷病人, 操作者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 以增大咽部通道的弧度, 有利于胃管插入到预定的长度, 证实胃管已在胃内。由于贲门处于半开放状态, 插管时插深8 cm~10 cm[4], 使胃管接近幽门部, 有效地减少了鼻饲反流的发生。对常规方法未插入的人工气道建立病人, 借助喉镜及小儿气管插管作引导, 利用管形的自然弯曲弧形, 先将引导管经鼻腔放入食管, 再经引导管将胃管导入胃中拔出导管[5]。本组有12例病人采用此方法, 一次成功率100%。由于胃管对咽喉部的刺激和压迫而导致病人的不适, 特别是烦躁、意识不清的病人不能配合鼻饲治疗常自行拔出胃管, 再加上人工气道病人咳嗽频繁, 很容易将胃管呛出, 这不仅增加病人反复插管造成鼻腔、食管、胃黏膜的刺激损伤所带来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 还会增加误吸的危险。因此需妥善固定胃管。方法是选用一长度适宜的棉线在鼻饲管靠近鼻孔处系一外科结, 然后将棉线两边绕头部1周系于一侧耳后, 松紧适宜。护理上注意观察胃管插入的深度, 防止管道脱出、移位。

2.3 留置胃管后的护理

鼻饲前后合理安排吸痰时间, 鼻饲前半小时进行有效吸引, 吸尽口咽部、气管内痰液, 以利于减少误吸的发生。鼻饲后1 h内尽量不要吸痰。如必须吸痰, 应注意保持动作轻柔, 深浅适宜。取合适的体位:机械通气病人保持平卧位常是引起误吸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我科采用鼻饲时和鼻饲后半小时到1 h病人保持抬高床头30°~45°的方法, 这样能有效地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2.4 监测胃残余量

每次鼻饲前确定胃管在胃内, 回抽胃内容物以确定胃残余量, 胃残余量过多会增加反流和误吸的危险。如胃潴留超过150 mL, 报告医师, 必要时减慢速度或暂停鼻饲。同时配合服用促进胃动力药, 如多潘立酮等。

2.5 营养液滴注时的护理

肠内营养液应遵循容量从少到多、浓度从低到高、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 因此根据病人的病情及营养状况及时做好调整。而营养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8 ℃~40 ℃, 滴注过程中, 在靠近胃管的输液管端使用输液加温器加温, 以确保营养液的温度, 能有效减少腹泻的发生。配制营养液前要洗手, 容器要每日消毒后使用, 输营养液的管道每日更换, 营养液现用现配, 置于4 ℃冰箱内保存, 不应超过24 h。鼻饲前后用30 mL~50 mL温开水冲洗管道, 鼻饲过程每4 h~6 h冲洗1次, 药片碾成粉末完全溶于水后方可从鼻胃管注入, 这样可以减少堵管。

2.6 加强口腔护理

为了保持口腔清洁、舒适, 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 清醒病人经常漱口, 减少口腔内细菌下移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和腹泻。

3 小结

给予机械通气病人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疾病的临床治愈率, 增加机体抗病能力, 减少并发症, 有利于病人康复, 降低病死率。但是如果鼻饲不当, 常会引起反流、误吸、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并发症。通过对162例留置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病人鼻饲的护理, 体会到正确的护理方法能有效减少机械通气病人鼻饲肠内营养液时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一三.实用重症监护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84-85.

[2]陈水发, 陈亨芸.8例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J].福建医药杂志, 2006:187.

[3]姜永杰, 姜永梅, 姜永华.ICU胃食管反流病人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3) :130-131.

[4]赵晓辉, 刘晓联, 阎书展.老年卧床病人不同鼻饲方法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10) :11-12.

鼻饲营养 第3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病人48例, 男22例, 女26例;年龄53岁~82岁, 平均62.5岁;均符合2001年第五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 并经CT或核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 排除合并心、肺、肝肾疾病者。

1.2 吞咽功能评估

采用洼田饮水试验5级评定法评估。方法:让病人按习惯喝下30 mL温水, 根据饮水结果对吞咽障碍进行分级。1级:能不呛咳地1次将水饮下;2级:分两次不呛咳地饮下;3级:能1次饮下, 但有呛咳;4级:分2次以上饮下, 有呛咳;5级:屡屡呛咳, 难以全部咽下。本组病人入院后立即评估, 其中吞咽功能4级10例, 5级38例, 均在入院24h~48h留置鼻胃管予鼻饲。

1.3 评价标准

治疗2周后再次评估, 评价标准:治愈:吞咽功能1级;显效:吞咽功能2级;有效:吞咽功能提高1级~2级;无效:吞咽功能无改善。

1.4 结果

22例吞咽功能提高到1级, 15例提高到2级, 8例提高到3级, 3例无效, 有效率93.7%;肠内营养实施中有2例出现腹泻经调整营养液浓度、速度及量后好转, 1例发生营养不良, 无一例出现误吸。

2 护理

2.1 肠内营养的护理

2.1.1 管饲饮食

意识不清, 存在吞咽障碍者尽早留置胃管供给各种营养物质 (如肠内营养制剂、各种匀浆膳) 。 (1) 预防误吸:在常规置入鼻胃管45cm~55cm基础上延长5cm~10cm[4], 每次鼻饲前抬高床头30°~45°, 鼻饲后保持此体位30min, 不可进行剧烈的翻身和活动, 其后可将床头摇低;鼻饲前检查胃残留情况, 如>150mL, 表示胃排空延迟[5], 应暂停或减慢输注速度, 防反流误吸。 (2) 肠内营养液输注过程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 营养液的温度保持在38℃~40℃, 鼻饲匀浆膳者, 第1日每次≤100 mL, 无不适, 第2日增至每次150 mL~200mL, 4h进行1次, 每日6次~8次从胃管注入。营养液现配现用, 避免污染、变质;给药时研碎溶解后注入。 (3) 密切观察病人病情:注意病人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全身情况, 观察病人有无呛咳、记录排便次数、颜色、性质及量, 腹部听诊胃蠕动次数, 观察有无腹胀、呕吐等不良反应, 定时监测血糖。 (4) 保持胃管在位、通畅:采用分叉交织法固定胃管[6], 避免扭曲、滑脱, 鼻饲前后用20mL~30mL温开水冲洗胃管, 能全力等肠内营养液4h冲管1次, 预防堵管。 (5) 及时发现并处理胃肠紊乱等并发症。

2.1.2 经口进食

清醒且能产生吞咽反射的病人在拔管前采取少量食物经口试喂, 余量仍从胃管注入, 逐步增加经口进食量, 达到要求量后拔除胃管。 (1) 食物形态: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选择。开始选择密度均匀, 胶冻样, 易于通过咽及食道且不易发生误咽的食物, 如蛋羹、香蕉等, 随着病人吞咽功能的恢复, 逐步过渡到糊状食物, 如将鱼肉、虾肉、瘦肉等煮熟搅成糊状, 蔬菜打成菜泥加入各种营养汤配成米糊, 让病人易于吞咽;如可以接受, 再依次过渡到软食、普食和水。此外应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 有利于消化吸收。避免选择干燥、易掉渣的食物。 (2) 进食体位:躯干后倾30°颈屈曲进食, 偏瘫者健侧卧位, 偏瘫侧肩部用枕垫起, 从健侧喂入。 (3) 掌握好一口量:食物过多易误吸, 过少难触发吞咽反射, 上一口完全咽下再进下一口。 (4) 咽部残留食物去除:教会病人正确运用空吞咽、侧方吞咽、固体和流食交替吞咽、点头式吞咽。

2.2 吞咽康复训练

2.2.1 发音训练

发音与咽下有关, 病人取坐位, 吸气后屏气, 然后突然呼气发音。先从单音单字开始训练, 逐渐到词、句等加大难度, 鼓励大声发“a”音, 促进口唇肌肉运动和声门的关闭功能, 每日4次或5次, 每次5min~10min。

2.2.2 咽反射训练

冰刺激能有效地提高软腭和咽部的敏感性, 增加感觉输入, 兴奋运动通路上的各级神经元, 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 树突侧枝长芽及突触阈值改变, 发挥储备或休眠状态的神经功能, 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 重建神经功能网络, 实现功能重组, 恢复其功能[7]。本组病人意识清醒时均采用冰冻好的长棉签快速刺激前腭弓、后腭弓、软腭及咽后壁, 刺激方法是将棉签向上、向外擦拭, 同时指导病人发“a”音, 然后用冰水漱口, 每次15min, 每日3次, 于餐前进行, 把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告知并教会家属, 取得配合。

2.2.3 颊肌与喉部训练

训练时护士将食指和拇指置于病人喉部适当位置或者让病人将自己的手指置于甲状软骨上, 指导病人做吸吮动作后立即喉头上举, 这两个动作协调一致就可产生吞咽动作, 继而做鼓腮、吐气等动作, 再做咀嚼运动, 反复进行, 每次10min, 每天3次, 以加强吞咽能力及颊肌收缩力。

2.2.4 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取坐位或半卧位, 深吸气后屏气, 努力咳嗽, 目的是提高咳嗽能力并防止误咽。

2.3健康教育

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饮食搭配、家庭鼻饲液的制作、鼻饲的注意事项、经口喂食的技巧及注意事项、吞咽康复训练的方法宣教、示范与指导, 加强与家属的沟通, 取得配合, 有利于出院后的护理延续进行。

3 讨论

对存在意识障碍和吞咽障碍的病人应尽早开始营养支持, 营养的补充可以促进脑卒中的康复[3,8,9]。只要肠道有功能就首选肠内营养, 与肠外营养相比, 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 并具有维护肠黏膜屏障, 减少感染并发症、淤胆与肝功能损害等优点。急性脑卒中后早期 (7d内) 肠内营养支持的病人绝对死亡风险减少5.8%[10]。肠内营养实施中误吸的预防是肠内营养安全管理重要内容, 处理好并发症才能保证肠内营养支持计划顺利完成, 本组有1例发生营养不良, 为自制鼻饲营养液, 可能与营养液制作不合理, 考虑病人经济状况未选择肠内营养制剂有关, 所以对于自制鼻饲营养液, 应加强宣教与指导, 以保证给予病人的营养合理。

在给予营养支持的基础上, 加强康复训练以促进神经系统功能重建。脑卒中病人的吞咽困难主要表现为随意性舌运动、开始时间延迟、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性降低。病人意识清楚、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时应尽早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以增加肌肉运动的协调性, 促进病人吞咽功能恢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预后。在当今康复医疗未完全发展的情况下, 本文所述的康复训练方法无需借助医疗器械, 节省费用、简单易行, 院内、院外都可实施。但要达到预期效果, 离不开家属的支持与参与, 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提高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和主动性是康复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脑卒中鼻饲病人肠内营养支持供给营养物质维护细胞、器官的功能, 提高病人免疫功能, 促进病人的康复。而康复训练既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转化、利用, 又促进了功能恢复。肠内营养支持与康复训练两者相辅相成, 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病人病死率、致残率,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崔世阳.综合性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的作用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9C) :19-20.

[2]Foley NC, Salter KL, Robertson J, et al.Which reported estimate of the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after stroke is valid?[J].Stroke, 2009, 40 (3) :e66-e74.

[3]Yoo SH, Kim JS, Kwon SU, et al.Undernutrition as a predictor of poor clinical outcome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J].Arch Neurol, 2008, 65 (1) :39-43.

[4]袁建梅.鼻饲置管深度与食物反流关系的探讨[J].护理与康复, 2008, 7 (5) :376.

[5]马娟妹.护理干预预防球麻痹鼻饲病人吸入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 2009, 8 (6) :485.

[6]叶向红, 彭南海, 倪元红, 等.介绍三种肠内营养管固定的方法[J].肠内与肠外营养, 2009, 16 (2) :127-128.

[7]廖喜琳, 蔡超群, 刘海兰, 等.中药冷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痰热腑实型病人早期康复的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17) :1581-1582.

[8]Rabadi MH, Coar PL, Lukin M, et al.Intensive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can improve outcomes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J].Neurology, 2008, 71 (23) :1856-1861.

[9]耿志伟, 崔志堂, 闫俊杰, 等.急性脑卒中早期营养状况及预后[J].中国伤残医学, 2009, 17 (4) :20-22.

鼻饲营养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3月~2014年5月本院特需病房住院老年鼻饲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男25例,女11例,平均年龄72岁;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7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营养支持投放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成品匀浆膳,为广州邦世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1.2.1. 1 匀浆膳(常规型)

配料:大米粉、玉米粉、大豆蛋白、麦芽糊精、玉米油、膳食纤维、奶粉、鸡蛋粉、鱼肉粉、芝麻、胡萝卜、骨粉、维生素C等,为乳白色粉末。每500 g营养成分为:蛋白质95 g,脂肪70 g,碳水化合物300 g,膳食纤维11.3 g,热量2210 kcal,蛋白质产热比:17.2%,脂肪产热比:28.5%,碳水化合物产热比:54.3%。

1.2.1. 2 匀浆膳(高纤维型)

配料:大米粉、玉米粉、大豆蛋白、复合膳食纤维、燕麦、异麦芽酮糖醇、鸡蛋粉、奶粉、鱼肉、胡萝卜、玉米油、维生素C、维生素B等。每500 g营养成分:蛋白质100 g,脂肪60 g,碳水化合物280 g,膳食纤维25 g,热能2060 kcal,蛋白质产热比:19.4%,脂肪产热比:26.2%,碳水化合物产热比:54.5%。

1.2.1. 3 调制方法

按50 g加温开水200 ml比例,调制为220 ml液体,能量密度为1 kcal/ml。输入方式:注射器推注,6餐/d。

1.2.2 对照组

采用自制匀浆膳,由肉、蛋、奶、豆、米、面、胡萝卜、海带、蔬菜等加适量水一起捣碎搅匀,待全部搅成无颗粒糊状再加盐、油,多种维生素,加热煮熟;输注方式:注射器推注,每餐250 ml,6餐/d。

1.2.3 营养摄入目标量

目标量第1~3天按20~25 kcal/(kg·d),第4~5天达到25~30 kcal/(kg·d),必要时乘以活动系数。

1.3 监测指标

1.3.1 记录每天实际的摄入量并计算其热量和蛋白量。

1.3.2生化指标营养支持前、第15天和第30天为检测点,检测生化指标包括营养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能量与蛋白质摄入

对照组能量摄人(1350±129)kcal/d,观察组(1320±330)kcal/d。蛋白质摄入:对照组(60.40±9.28)g/d,观察组(73.50±9.75)g/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

观察组的总蛋白由(58.62±1.25)g/L提高到(68.40±1.69)g/L,白蛋白由(30.50±1.28)g/L提高到(38.60±1.82)g/L,对照组的总蛋白由(57.24±1.62)g/L提高到(60.43±1.54)g/L,白蛋白由(29.9±1.87)g/L提高到(34.5±2.04)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空腹血糖(Glu)由(7.8±1.24)mmol/L下降到(6.9±2.01)mmol/L,尿素氮(BUN)由(9.2±1.02)mmol/L下降到(8.0±1.31)mmol/L,肌酐(Cr)由(49.5±3.24)mmol/L提高到(60.7±2.89)mmol/L;对照组Glu由(7.9±1.35)下降到(7.1±1.58),BUN由(9.5±1.36)mmol/L下降到(8.5±1.68)mmol/L,Cr由(47.5±3.16)mmol/L提高到(58.7±3.2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成品匀浆膳和自制匀浆膳的优缺点

3.1.1 成品匀浆膳特点无菌、即用的粉剂,其成分明确,溶解度好;缺点:价格偏高。

3.1.2自制匀浆多选用不同食物混合搅拌而成,包括主食、肉、乳、蛋、豆、菜、油、盐等,含有动植物蛋白、动植物脂肪、单、双糖、矿物质和维生素。优点:食物中各种营养素明确,价格易于接受;缺点:(1)在制作过程中营养素极易丢失,不易计算;(2)食物搅拌过程中颗粒大、黏稠,不易通过管径较细的鼻饲管[1]。

3.2 近年来营养支持已成为治疗手段之一,合理的营养支

持可以改善住院患者的营养问题,营养支持对于脏器组织修复、增加免疫功能都有一定效果,可缩短平均住院日和节省住院费用。

3.2.1成品匀浆与自制匀浆膳成品匀浆富含多种优质蛋白,生物利用率高,有利于改善负氮平衡,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利于降低血糖指数稳定血糖,并为肠道双歧杆菌提供能量改善肠胃功能,安全可靠,可以长期应用。

3.2.2我国住院老年鼻饲患者中70%以上的白蛋白偏低,这与老年管饲患者摄入总能量、蛋白质不足、分解代谢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呈正相相关,由于老年患者基础病较多,多伴有其他并发症,这些也是造成低蛋白血症的因素,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与预后[2]。

3.2.3老年管饲患者便秘和腹泻是最常见的问题。膳食调查发现:是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不足或过多所致;脂肪摄入量过高源于部分家属片面认为动物性食品才能补蛋白,进而过多增加肉类食物的摄入,导致胆固醇摄入过多,对老年人来说是不利的[3]。

通过本院对住院老年鼻饲患者营养支持的调查显示住院鼻饲患者单纯应用家庭自制匀浆膳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膳食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从而导致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增加住院天数和费用,故应当引起营养师的重视。为了提高住院管饲患者的营养状况,应该针对患者病情、消化功能等制订个性化食谱,准确的计算每天应需要的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定期查房,随时调整,指导家属配合,争取达到标准摄入量,必要时自制匀浆和成品匀浆联合应用,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使老年患者生活得更有质量。

摘要:目的 比较成品匀浆膳与自制匀浆膳对住院老年鼻饲患者的营养支持的区别。方法 78例住院老年鼻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使用成品匀浆膳,对照组使用自制匀浆膳。记录患者摄入量,检查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总蛋白等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治疗前总蛋白、白蛋白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品匀浆膳对增加老年鼻饲患者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提高机体蛋白水平、改善营养状况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积极应用。

关键词:成品匀浆膳,自制匀浆膳,老年鼻饲患者

参考文献

[1]蔡东联.实用营养师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09-310.

[2]朱明炜.老年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81,6(5):695-699.

鼻饲营养 第5篇

鼻饲营养支持对于不能自己进食的患儿是一种重要的替代治疗, 加强唇腭裂患儿的喂养,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提高唇腭裂患儿的健康和为唇腭裂修补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为了确保患儿的安全, 减少并发症, 需要加强护理、观察。现将我院唇腭裂患儿的鼻饲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12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唇腭裂患儿23例, 给予鼻饲喂养11例, 年龄2个月~5个月, 留置时间5 d~18 d。

2 置管

2.1 方法

评估患儿唇腭裂的类型程度, 选择合适的鼻孔操作。首选健侧鼻孔易于胃管的固定, 大多患儿口鼻分泌物、唾液较多, 应予清理、擦拭, 测量胃管插入长度, 即鼻尖到耳垂再从耳垂到剑突的距离。用液体石蜡润滑胃管前端进行插管, 进鼻后及时检查胃管是否顺利通向咽部, 防止扭曲盘于口中。达到预定长度后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的三种方法:一种是将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 有胃液抽出;另一种是用注射器从胃管末端注入10 m L空气, 置听诊器于胃部, 可以听见气过水声;第三种方法是将胃管末端放入水中, 无气体逸出。判断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多人多种方法多次判断, 以确保胃管在胃内。

2.2 置入胃管的粗细

因小儿贲门松弛, 闭合作用弱, 易发生呕吐。经临床观察, 置入胃管越粗, 发生反流的机会越多, 增加误吸的发生率, 一般可选择6号或8号胃管。

2.3 鼻饲管的固定

因口唇不完整, 唇腭裂患儿胃管固定有一定的难度, 应尽量选择皮肤完整处予以固定。固定的方向应避免向上牵拉压迫鼻翼, 可平行于鼻孔部或略低于鼻孔位置。固定力度应适宜, 防止局部组织长时间压迫引起皮肤坏死。同样不主张固定于耳廓处, 耳廓血液循环较差, 无皮下脂肪包裹, 易致压疮发生。胶布宽度以0.5 cm~0.7 cm为宜, 避免过宽, 以免堵塞鼻孔, 影响呼吸。患儿如有躁动应保护性约束, 以防自行拔管。

3 护理

3.1

操作前后要洗手, 灌注前后要用温水冲洗胃管, 以免食物在胃管内腐败变质。注意口腔卫生, 给予口腔护理2次/d, 并密切观察口腔黏膜情况。

3.2

每次鼻饲前应先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确认无误后方可灌食。注入时温度适宜, 速度不宜过快, 排尽注射器的空气, 一般每4 h注入1次。鼻饲后1 h不宜翻身, 以减少反流的发生。

3.3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3.1 胃肠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腹泻是最常见并发症, 多为消化不良及注射器污染。应做到少量多餐, 食物现配现用, 注意卫生消毒。

3.3.2 误吸的预防及护理

鼻饲速度不宜过快, 一次量不宜过多, 鼻饲后可让患儿取右侧卧位, 主要是为了帮助消化, 而且可防止鼻饲液溢出时呛咳。及时准确判断误吸, 发生误吸时表现为剧烈咳嗽后憋喘、呼吸困难、紫绀, 发生误吸时应立即停止操作, 尽快清理呼吸道的液体。

3.3.3 鼻咽部黏膜损伤的预防及护理

每日重点观察患儿鼻、面部皮肤, 多数患儿同时伴有蛋白质营养能量不足, 机体抵抗力差, 衰竭, 应防止局部出现压疮坏死。更换胶布时注意调整胃管的角度, 并固定于鼻翼的不同部位, 减少压迫时间。一旦发现皮肤黏膜水肿糜烂, 应立即拔除胃管, 更换鼻孔重置胃管。个别患儿无法经鼻交替置管时也可经口置入胃管。

4 结果

患儿留置胃管时间平均为11 d, 9例患儿体重增加90 g~340 g, 平均增加215 g。住院期间出入量保持平衡, 均未出现营养不良加重现象。2例患儿住院时间为5 d, 出院体重与入院体重相同。

5 讨论

鼻饲营养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ICU2009年3月~2012年2月共收治80例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 其中男52例, 女28例;年龄61~81 (平均68.4) 岁。80患者中有26例为呼吸衰竭, 有13例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有11例为脑梗塞, 有9例为急性胰腺炎, 有8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有13例为脑出血。对患者病史进行询问排查, 所有的患者都没有消化道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以及实施过胃肠道手术等, 都没有消化道疾病史。

抑酸剂组中男25例, 女性患者为15例, 平均年龄为66.3岁, 肠内营养鼻饲组中男22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为67.3岁。

1.2 方法

均不能经口正常进食。抑酸剂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 治疗时采用静脉或者鼻饲的方法给药[2]。肠内营养鼻饲组给予基本治疗后, 在住院后3d给予鼻饲肠内营养。我院使用的营养液是能全力, 给予患者1000~2000ml/d。

1.3 治疗效果判断

判断疗效以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主。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鼻腔、双耳、口腔等都无出血症状。因为所选的患者都没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 所以患者出院前有咖啡色胃内容物呕吐或者发生呕血, 呕吐物检验后发现有隐血2+以及以上, 排便为黑色, 粪便含有隐血2+以及以上的患者都可以称为是消化道应激性出血[3]。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的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 所有的结果都是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应激性出血的发生率见附表。抑酸剂组患者的出血率明显好于肠内营养组, 这说明抑酸剂组的预防效果要好于肠内营养组。

注:P<0.05

3讨论

ICU中的危重病人身体往往有强烈的应激反应、免疫功能紊乱、营养摄入障碍、高分解代谢等代谢反应状态。所以在治疗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 有助于患者代谢功能紊乱的纠正, 使得患者的集体免疫能力增强, 使得患者的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有所增加, 改善患者体内的负氮平衡, 使得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从而使得ICU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滞留时间降低, 有助于患者的恢复。但是使用鼻饲给予患者肠内营养一直以来因为返流和胃潴留的问题, 备受争议和批评[4]。现在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80例危重病人, 随机分为抑酸剂治疗组和肠内营养鼻饲治疗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从而探讨出临床治疗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有效疗法, 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通过分析发现, 抑酸剂组的预防效果要好于肠内营养组, 使用抑酸剂预防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要好于单纯使用肠内营养鼻饲。

3.1 肠内营养和抑酸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机制

肠内营养鼻饲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机制:重症患者在受伤后常处于应激状态,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 可以降低胃黏膜的血流量, 分泌过多的胃酸, 从而损伤胃黏膜, 导致上消化道应激性出血。在治疗的早期给予患者合适的营养, 可以有效地减少胃黏膜的损伤。适当的胃内容物可以加强患者胃肠蠕动, 增加了患者胃黏膜内的血流量, 这样便不会导致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出血, 不会引起胃黏膜坏死, 所以保护和修复患者的胃黏膜可以有效地增加患者胃黏膜的防御功能[5]。给予患者肠内营养鼻饲可以中和患者体内分泌过多的胃酸, 从而使得胃酸对黏膜的损伤减少。给予患者的肠内营养含有的微量元素和电解质相比于肠外的营养更加地接近人体内的含量。所以肠内营养可以维持人体内的电解质和水平衡, 从而保护胃黏膜上皮。抑酸剂能够直接地抑制患者体内胃酸的分泌, 从而从源头减少患者体内的胃酸浓度, 使得胃酸对黏膜的损伤减少, 从而能够有效地预防上消化道应激性出血。

3.2 肠内营养鼻饲和抑酸剂治疗效果的比较

在治疗时使用肠内营养鼻饲可以有效地调和胃内的pH, 使得胃酸维持在正常的水平, 从而预防上消化道应激性出血的发生。肠内营养鼻饲可以增加分泌胃肠激素, 对胃黏膜的生长起着促进作用, 加速更新胃黏膜细胞, 从而保护患者胃肠道黏膜。而抑酸剂能够更加直接地抑制患者体内胃酸的分泌, 从而从源头减少患者体内的胃酸浓度, 使得胃肠道的生态平衡维持在正常水平。从上述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 采用抑酸剂可以更加有效地预防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

参考文献

[1]Montejo JC.Enteral nutrition-related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incritically ill patients:a multicenter study.The 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Working Group of the Spanish Socie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and Coronary Units[J].Crit Care Med, 1999, 27 (8) :1447-1453.

[2]NamQ.Nguyen, Katrina Ching, Robert J.Fraser Risk of Clostridiumdifficile diarrhea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reated with erythromycin-based prokinetic therapy for feed intolerance[J].Intensive CareMed, 2008, 34 (1) :169-173.

[3]陈博, 伍晓汀.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J].华西医学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2011, 26 (2) 305-308.

[4]Campbell J, McDowell JR.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ect of enteralfeeding on blood glucosel Br J Nurs, 2007, 16 (6) :344-349.

相关文章
管理者特征范文

管理者特征范文

管理者特征范文(精选12篇)管理者特征 第1篇1 建立“人岗匹配”机制, 实现人尽其才的基本要求建立并实际运用档案管理者胜任特征及其模...

2
2025-09-18
高中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讲课稿

高中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讲课稿

高中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讲课稿(精选8篇)高中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讲课稿 第1篇《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

2
2025-09-18
湖南事业单位面试

湖南事业单位面试

湖南事业单位面试(精选16篇)湖南事业单位面试 第1篇【背景链接】浙大支教女生因火车票遗失被要求补全票,将昆明铁路局告上法庭,杭州铁...

1
2025-09-18
护士压力范文

护士压力范文

护士压力范文(精选12篇)护士压力 第1篇1 原因分析1.1 特殊的工作性质由于护理工作范围很广, 要求护士密切接触病人和病人家属, 对病...

1
2025-09-18
海南县域旅游发展研究

海南县域旅游发展研究

海南县域旅游发展研究(精选11篇)海南县域旅游发展研究 第1篇一、海南文化旅游资源分类(l) 山水文化旅游资源海南省的山水文化旅游资源种...

1
2025-09-18
互联网法律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互联网法律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互联网法律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精选6篇)互联网法律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第1篇互联网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

1
2025-09-18
改革开放三十载

改革开放三十载

改革开放三十载(精选11篇)改革开放三十载 第1篇在这伟大的历史进程中, 我国散装水泥发展也和其它领域一样, 迎来了她最为辉煌的发展历...

1
2025-09-18
工商分局推进生态文明区镇村创建工作报告

工商分局推进生态文明区镇村创建工作报告

工商分局推进生态文明区镇村创建工作报告(精选7篇)工商分局推进生态文明区镇村创建工作报告 第1篇xx分局创建文明单位 工 作 总 结两...

1
2025-09-18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