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解决问题的失败案例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解决问题的失败案例(精选12篇)

解决问题的失败案例 第1篇

爱立信解决因传输不同步而导致大量基站

切换失败的案例

作者:刘博

邮箱:liubo@hl.chinamobile.com 所在省:黑龙江省 设备厂家:爱立信 专业:GSM无线网 设备类型:BTS 设备型号:RBS6000&RBS2000 软件版本:R12

一、故障现象:

通过日常指标数据观察一个BSC中突然出现多个小区切换成功率降低,连续多个时段固定小区的切换成功率降至50%左右,严重影响测试情况,用户感知大幅下降。观察切换成功率指标如下表: CELLHG5126AHG5126BHG5126CHD5126AHD5126BHD5126CHG5140AHG5140BHG5140CHD5140AHD5140BHD5140CHG5132AHG5132BHG5132CHG5133AHG5133BHG5133CHD5133AHD5133BHD5133CHG5101AHG5101CHD5101AHD5101BHD5101C日均切换成功率58.80%56.93%58.46%59.23%58.98%59.34%56.96%33.62%46.68%59.10%58.45%53.32%28.73%36.40%39.73%42.70%34.26%41.15%51.35%51.93%50.05%32.81%45.09%52.49%48.60%37.20%RBS站类基站类型RBS2206_V2GSM900RBS2206_V2GSM900RBS2206_V2GSM900RBS2206_V2GSM1800RBS2206_V2GSM1800RBS2206_V2GSM1800RBS2206_V2GSM900RBS2206_V2GSM900RBS2206_V2GSM900RBS6201GSM1800RBS6201GSM1800RBS6201GSM1800RBS6201GSM900RBS6201GSM900RBS6201GSM900RBS2206_V2GSM900RBS2206_V2GSM900RBS2206_V2GSM900RBS6601GSM1800RBS6601GSM1800RBS6601GSM1800RBS2206GSM900RBS2206_V2GSM900RBS2206_V2GSM1800RBS2206_V2GSM1800RBS2206_V2GSM1800 现场测试时发现当测试至上述小区时出现大量切换失败现象,几乎没有成功的切换事件,测试过程中静态测试时问题小区存在C1、C2无法解析情况。如下图:

二、故障分析:

1、处理流程图:

2、分析故障现象可能原因: 检查基站硬件障碍:

突发的切换成功率异常事件通常要先检查基站运行状态是否出现异常,即基站硬件是否出现障碍。由于本次同时发生切换成功率异常的小区较多,而同时出现大量基站出现同一硬件障碍的情况几率很小,所以基本排除基站硬件障碍而导致的小区切换成功率低的问题。但经过工参资料查询,问题小区分属9个基站,其中有8个基站为GSM900M基站与GSM1800M基站共站,而这9个基站距离较近,并且9个基站建设时间比较接近,所以需要到基站现场确认基站硬件是否存在障碍。

在基站现场检查基站硬件,同时通过现场IDB读取基站运行状态,没有发现以上问题基站硬件障碍历史记录,同时观察问题基站的站型包括RBS2000系列和RBS6000系列各不相同,检查各问题小区可能发生的载频隐形障碍,通过替换等操作排除了所有小区存在载频隐形障碍的可能,所以彻底排除因基站障碍而导致小区切换失败的因素。

检查是否存在其他基站硬件告警:

通过OSS系统利用RXELP指令以及RXMFP指令提取问题小区的系统告警以及历史告警信息,并通过基站现场采集IDB告警数据检查问题基站相关的即时告警信息以及历史告警信息并未发现基站存在任何告警信息。

同时通过ALOG、TRH EVENT LOG并结合RALHP、RRMAP检查TRA、TRH运行状态以及告警信息,未发现TRA、TRH运行异常。至此排除因各类告警原因导致问题小区出现切换失败的情况。

检查小区切换相关数据是否存在问题:

排除硬件障碍后,影响小区切换成功率的主要问题就是切换相关数据的正确性。由于本次出现切换异常的小区数量较多,所以怀疑出现切换数据误操作情况。通过RLNRP、RLLFP、RLLUP、RLMFP等指令检查所有问题小区的切换数据配置是否存在异常,同时通过参数对比手段,对比未发生小区切换异常时与发生小区切换异常后的问题小区各切换数据配置情况变化,没有发现切换参数配置异常。通过MGCEP、MGOCP等指令检查小区在MSC中的切换数据配置情况也没发现异常。通过各项检查,问题小区的小区切换数据配置均未见异常,排除因小区切换配置有误而导致的问题小区切换异常。

检查小区无线数据是否存在问题: 影响到小区切换的无线侧参数为小区动态相关参数以及小区基础数据。

通过RLLOP、RLCPP等指令检查出现切换异常的问题小区的所有动态参数,包括小区切换门限类参数、小区切换算法相关参数等未见异常。通过参数对比结果检查问题小区出现切换问题前后的参数变化情况也没有发现参数出现任何变化,排除因参数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小区切换失败情况。

切换失败的情况也会出现在BCCH、BSIC等小区基础数据配置不当的情况,当出现近距离同BCCH同BSIC的情况是会出现大量误切换情况,导致大量切换失败情况出现。由于问题小区参数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检查问题小区周边小区参数变化情况,同时进行现场测试进行“伪基站”的排除工作。经过参数对比检查,问题小区周边小区在问题小区出现切换问题前后没有参数发生变化,同时测试结果显示出现切换问题的小区周围没有发现“伪基站”。至此排除因无线参数设置不当而导致问题小区出现切换异常。

检查是否存在资源受限:

当目标小区资源受限情况下,有一定几率会出现切换失败情况。26个问题小区属于同一个BSC,通过RRTPP等质量检查BSC中TRA、TRH资源没有溢出风险。通过日常统计指标数据显示,26个问题小区信道利用率均不超过70%,并且信道可用率均为100%,如下表:

时段(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0700-2100)CELL信道可用率HG5126A100%HG5126B100%HG5126C100%HD5126A100%HD5126B100%HD5126C100%HG5140A100%HG5140B100%HG5140C100%HD5140A100%HD5140B100%HD5140C100%HG5132A100%HG5132B100%HG5132C100%HG5133A100%HG5133B100%HG5133C100%HD5133A100%HD5133B100%HD5133C100%HG5101A100%HG5101C100%HD5101A100%HD5101B100%HD5101C100%信道利用率66.56%64.44%66.17%67.04%66.76%67.17%64.48%38.05%52.84%66.90%66.17%60.36%32.52%41.20%44.98%48.33%38.78%46.58%58.13%58.78%56.66%37.14%51.04%59.42%55.01%42.11%

小区信道利用率低于70%时对小区切换性能的影响极小,所以排除小区资源受限而导致的问题小区切换异常情况。

检查是否受传输影响而导致切换异常:

在现场测试过程中发现出现切换异常的问题小区与其他小区之间的切换基本全部失败,但在问题小区之间却能够成功进行切换操作,在测试中的切换操作分为了非问题小区集合与问题小区集合,两个集合之间几乎无法进行切换,但两个集合内部的小区切换可以正常进行。结合测试结果观察小区BNCEL文件数据,如下表:

时段(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CELLHG5133CHG5133BHG5133BHG5133BHG5133BHG5132ACELLRHG5132CHG5132AHG5132CHG5280AHD5280AHG5199C切换请求43***72726切换成功4***4102

分析问题小区切换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在问题小区中,只有HG5101基站的B小区属于正常小区集合,其他基站均为所有小区均属问题小区集合。传输障碍会引起小区运行异常,当传输质量差的情况下将会引起小区通话异常、串线、切换失败等异常情况。通过DTSTP、DTQUP等查看传输状态的指令检查问题小区的传输状态,发现所有问题小区的所有传输均有误、滑码。同时发现所有问题小区的所有传输在误、滑码累积的过程中间隔时间和累积频次均相同,并且累积时间间隔为固定时长,如下图:

经过传输记录查询发现问题小区所有传输均属同一传输链路,链路传输节点正位于HG5101基站内,该传输链路上并不包含HG5101基站的B小区,与出现切换异常的问题小区表现现象完全一致,经过提取基站LOG数据以及传输数据,发现该传输链路出现传输时钟不同步情况,导致该传输链路上小区无法与其他小区进行正常切换,至此,确定26个出现切换异常的问题小区为所在传输链路不同步导致基站运行异常。

三、解决措施:

该故障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规避:

因为涉及到调整传输链路的问题,在进行传输链路调整的过程中会影响到该传输链路上所带所有基站的运行状态,所以进行传输链路调整需要在夜间,即业务最低时段,避免影响正常的用户使用。在话务量较低的夜间将存在时钟不同步现象的传输链进行重启、同步操作,然后观察该传输链路上所带所有小区的运行状态。传输同步调整完毕后进行一段时间的传输状态观察,观察目前传输是否还存在误、滑码累积,然后进行现场测试工作,测试问题小区的切换情况是否仍存在异常,通过现场测试,HG5126A等26个小区的切换情况恢复正常,由于夜间业务量非常小,无法通过夜间数据统计观察切换成功率指标,但通过次日切换成功率指标的观察,26个问题小区的切换成功率均恢复正常(如下表)。至此,由于传输不同步而导致的26个小区切换异常的问题得以解决。

时段(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0700-1100)CELLHG5126AHG5126BHG5126CHD5126AHD5126BHD5126CHG5140AHG5140BHG5140CHD5140AHD5140BHD5140CHG5132AHG5132BHG5132CHG5133AHG5133BHG5133CHD5133AHD5133BHD5133CHG5101AHG5101CHD5101AHD5101BHD5101C切换成功率94.12%94.31%94.15%94.08%94.10%94.07%94.30%96.64%95.33%94.09%94.15%94.67%97.13%96.36%96.03%95.73%96.57%95.88%94.86%94.81%94.99%96.72%95.49%94.75%95.14%96.28%

四、借鉴经验:

在日常优化过程中会出现突发的指标异常,当出现异常的小区数量较多的时候,小区级别的数据以及障碍导致异常的几率比较小,但也应验证排除、严谨工作流程,避免偶然现象的出现。同时涉及切换方面的异常,考虑多为切换数据以及小区硬件方面的问题,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但事实证明这两方面并不是全部影响小区切换的原因。无线优化工程师在进行优化的过程中不能只拘泥于无线方面知识,有很多问题的发生是由于其他通信部分出现异常而导致,但分析过程都要由优化工程师完成,所以优化工程师要完善自身各方面知识,积累多方面经验,避免出现分析问题错误情况,同时要在异常中寻找共性问题点寻求解决问题突破点。传输问题影响切换属于非常见问题,通过传输异常状态总结规律即可及时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

解决问题的失败案例 第2篇

情况

一、注册时提示用户名小于3或者密码不匹配的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

1、检查UC通信是否正常,具体方法就参考上面的说明检查这5处是否一致对应。

2、如果检查完毕后还出现问题,在切换到默认模板检查是否模板注册表单导致。

3、如果还是出现该问题,请检测后台--全局--防灌水设置--注册表单名称设置,把里面的表单默认名称设置成自定义的。

情况

二、头像无法上传,出现了错误提示:access denied for agent changed解决方法:UC通信失败导致,根据UC的分析方法检查这5处是否一致对应。

情况

三、头像无法上传,提示磁盘I/O错误

解决方法:

1、检查目录权限,检查 UC_server 目录下./index.php 是否存在且完整./data/avatar/ 是否可写./data/tmp/ 是否可写

2、设置好目录权限之后,依旧没有解决问题,全新下载的安装包,重新上传覆盖UC所有的文件。

情况

四、更新缓存提示:notelist where closed=“0” AND app1<“1” AND app1>“-5”

解决方法:检查后台的应用ID是否一致

相关阅读:

1、手动添加uc应用及其 提示notelist表缺少appX字段的处理方法

2、手动添加uc应用提示notelist where closed=“0” AND app1<“1”

情况

五、头像突然都显示默认头像了,不现实头像了

解决方法:检查uc_serverdataavatar目录下头像是否存在,检查下后台--站长--UCenter设置的URL是否正确。

情况

六、进入后台UCenter显示404或者其他错误

解决方法:检查下后台--站长--UCenter设置的URL是否正确。

情况

七、退出登录的时候显示一段404错误

解决方法:检查下后台--站长--UCenter设置的URL是否正确。

特殊情况、UC通信失败,但注册会员正常、上传头像正常、UC用户也存在、发帖发短信正常,那么说明你的UC通信正常,可能是服务器环境导致判断出错,一般情况在使用非本地数据库的时候会出现。

解决问题的失败案例 第3篇

关键词:短波天线调谐器,天线模拟器,矢量网络分析仪

一、引言

短波通信[1]效果的好坏, 与天线的带宽、增益、驻波比、方向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在短波通信中, 选用一个性能良好的天线对于改善通信效果极为重要。常用的天线一般分为宽带天线和窄带天线。实现宽带天线相对困难, 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发射机与天线之间使用天线调谐器, 实现发射机与天线的完全匹配, 将发射机信号最大效率地向空中发射出去[2]。本文针对短波天线调谐器与天线的匹配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并对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二、天线配谐试验中的失谐问题

短波电台发射机输出阻抗约为50Ω, 而短波天线的阻抗特性随频率变化比较明显, 一般从几欧姆到几百欧姆, 甚至达到千欧级别, 此外, 天线的阻抗还受到相应工作环境的影响, 如机载天线, 车载天线, 舰载天线, 飞机, 汽车, 舰船就是天线的一部分, 这些因素给短波天调的配谐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 常常出现较多频点调谐失败的问题。实际工作中, 由于不具备这些工作环境, 以至于必须通过制作天线模拟器, 模拟真天线的阻抗, 在试验室中完成配谐工作。

三、天线模拟器的仿真

由于真天线的阻抗特性比较特殊, 在全频段不好模拟, 实际中往往针对调谐失败的频段进行仿真, 做模拟器, 以便快速解决调谐失败的问题。

要解决真天线调谐失败的问题, 首先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配谐试验, 找出调谐失败的频段, 同时测量真天线的阻抗特性, 对配谐失败的频段进行仿真。以图1为例, 它是某机载天线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得的2MHz~30MH频率范围内阻抗特性图。在配谐试验中, 发现16MHz和25MHz附近存在许多调谐失败的频点, 因此, 仅对10MH~30MHz这一段频点进行仿真。

10MHz~30MHz天线模拟器原理图如图2所示:

由于该频段内的阻抗比较低, 功率电阻选用的阻值是10Ω;整个频段是处于容性区, 这时网络采用串接电感L1和并联到地电容C2来实现阻抗变换, 加入串联电容C1作为平衡调整器件。在仿真的过程中, 对网络器件的取值进行调整, 寻找10.7MHz, 16.2 MHz、22.7 MHz、29.5 MHz作为关键点以达到最接近真天线阻抗特性的组合。考虑到这四个点在阻抗圆图中的位置比较均匀、特殊, 因此当这四个点的阻抗仿真数据如图3所示, 依次为3.78-j101.05, 3.78-j55.33, 3.78-j25.57, 3.78-j4.65, 而实测数据为1.59-j110, 5.92-j52.8, 1.73-j29, 3.75-j4.56。两者比较接近属于允许范围内, 即可认为网络器件取值调整到位。

将10MHz~30MHz天线模拟器仿真阻抗特性图与真天线阻抗特性图比较, 在整个频段内阻抗分布相似, 关键点的阻抗值接近真实测量值, 确定该天线模拟器网络仿真完成。

四、天线模拟器的制作

天线模拟器本质上是电阻、电感、电容组成的简单网络, 也就是将一个固定阻值的电阻, 通过简单的网络变换为在特定频率段内呈现一定规律且连续的阻抗。其中电阻是满足一定功率容量的功率电阻, 起到吸收功率, 减小辐射的作用;电感和电容要具备高Q值, 高耐压特性, 起变化阻抗特性的作用。

通过仿真得到天线模拟器的网络形式及器件取值。以此为准进行实物的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印制板布线、网络器件实际值有误差等因素的影响, 使实际的天线模拟器阻抗特性与真天线阻抗特性有些许差异, 这时通过微调整网络器件实际取值来逐步完善, 将差异最小化, 完成天线模拟器的制作。

五、配谐试验

天线模拟器制作完成后, 将其连接到短波天调上, 对调谐失败的频点进行手动调谐, 查找失败原因, 修改调谐流程, 将调谐失败的频点改好。

由于天线模拟器阻抗特性与真天线存在差异, 2013年, 设计人员将改好的天调安装在某飞机上进行真天线配谐试验, 最终实现全频段的良好配谐, 从而证明了该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可行性。

六、结论

天线模拟器具有和真天线相似的阻抗特性, 可在试验室中替代真天线使用, 提高无线电通信设备的试验室测试结果准确性, 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成本。

参考文献

[1]胡中豫.现代短波通信[M].北京:国防工业版社, 2003.

解决问题的失败案例 第4篇

关键词:众筹网络传播;问题与解决对策

众筹,crowd funding,现代意义上的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以向大众筹资的方式为某个项目的启动提供资金支持的集资方式,已经在影视、音乐、艺术、科技等领域取得了成功[ ]。2015年,众筹诞生了很多非常成功的案例,如3月12日到4月27日,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小K Mini智能微型插座在淘宝平台的众筹有近35万人付款参与,获得21141909元的支持,有不少学者撰文分析众筹成功的要素。但不可否认,也有不少众筹失败的案例。本文就以《别了 耳听爱情的年纪》为例,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失败众筹案例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

案例:《别了 耳听爱情的年纪》,此项目是为歌手莫艳琳制作音乐专辑《说走就走》,她已出过两张个人专辑、四张EP,给周迅、李宇春、孙俪等明星写过歌,也参与了好声音第三季的比赛,进入前八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项目需要筹集资金50000元,但在2015年4月27日也就是活动截止时,仅获得130人的支持,筹得资金7547元,项目众筹失败。

一、核心内容表述不清,定位模糊

该案例中,众筹项目的名称为《别了 耳听爱情的年纪》,这是歌手莫艳琳在众筹之前已经发行并且较有影响力的一首歌曲,使用其作为名称也是为了让更多人关注这个众筹项目,但却并不能让人明白众筹项目要做什么。首张图片显示,本次项目是为制作莫艳琳这张《说走就走》的新专辑而筹资,和《别了 耳听爱情的年纪》这首歌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在之后的文字中,又表述众筹的5万元是为《别了 耳听爱情的年纪》这首歌“用大家的力量一起制作MV”。

二、对媒体元素的不当使用

信息时代下各种信息充斥着消费者的眼球,新媒体作为一种复合型媒体,将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元素相结合后传递给受众,极富冲击感和色彩表现力,但这种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也有可能增加受众对信息的认知难度。《别了 耳听爱情的年纪》以一个视频短片的形式呈现其众筹主要原因和内容,因视频的数据量较大,这就已经阻碍了很多用手机流量上网的受众获取信息,而其他文字和图片的排版制作也不能很好考虑受众的阅读感受,出现了一大张图片旁每行仅有7个字但有29行这种非常不利于阅读的版式设计,且还出现了行首为半个后书名号“》”这种在中文版式中不应该出现的错误,给受众带来“不专业”的负面影响,进而带来不信任感。

三、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忽视受众的心理感受

在这个项目中众筹发起者试图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来制作视频,类似于歌手内心独白的视频不具很高的可看性,快速切换的场景没有适当的连接,让观众的思绪很难跟上莫艳琳表述的内容。前一个场景莫艳琳还是在阳光明媚的街上诉说“在恋爱初期的时候,在你还没有完全熟悉的时候,都会给你一些刺激,和你一些意想不到的情绪在里面”,而下一个场景就直接切换到阴暗的环境诉说“那个时候就是在北京真的觉得快活不下去了”,这无法令受众感动或者产生共鸣,相反可能会产生“矫情”的负面印象。

四、回报设置不够合理,关注度不能有效转化为资金支持

在京东众筹平台上有三种支持模式:“赞”任何人只要浏览到这个网页就可以进行点赞;而“关注”则必须注册登陆众筹平台,才能加关注;而进行资金支持则需要完成登陆众筹平台账号、通过支付宝进行支付等一系列行为。这种“赞”和“关注”只要是受众对项目感兴趣就能参与进去,不需要任何资金的投入,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浅程度的支持,这种程度的支持已经可以满足提升莫艳琳关注度的需求,而对于众筹项目来说,筹得足额的资金才是最主要的目标。《别了 耳听爱情的年纪》项目获得51个“关注”和225个“赞”,但仅有130人进行了资金支持。这个项目虽然在众筹方面失败了,但莫艳琳的原创专辑《说走就走》成功发行,获得不少奖项;《别了 耳听爱情的年纪》的MV也已出现在网络,被万人点击观看,所以该项目作为一种试探市场反应、扩大影响的营销手段,还是发挥了一些作用。一个众筹项目想要成功,必须首先进行准确定位,更好的从细节入手,在受众心里形成良好的印象和信任,并重视众筹支持者的体验,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提供优质的回报,才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解决问题的失败案例 第5篇

不管是winxp3还是win7,都可以按照如下方法修改注册表。

1,找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 在main上右键选“权限”--选 “高级”--选“所有者”—点选你的“用户名”(一般是administrator)--再点“应用”—点“确定”--“确定”返回;

2.点选子项“FeatureControl”,会提示“没有权限”—点“确定”--选 “高级”--选“所有者”—点选你的“用户名”(一般是administrator)--再点“应用”—点“确定”—然后点你的“用户名”(一般是administrator)--然后在“允许”那里全部勾选—点“确定”完成;

3.点选子项“WindowsSerch”,会提示“没有权限”—点“确定”--选 “高级”--选“所有者”—点选你的“用户名”(一般是administrator)--再点“应用”—点“确定”—然后点你的“用户名”(一般是administrator)--然后在“允许”那里全部勾选—点“确定”完成;

解决问题的失败案例 第6篇

然后修改数据库链接。

这是LNMP函数权限问题,由于我们lnmp环境下的php.ini文件scandir函数限制比较多导致的,我们删除影响”通信失败”的函数就可以了。

通过FTP或者VI编辑 /usr/local/php/etc/php.ini文件中,找到 disable_functions 后面的 scandir删除掉这个函数。最后“/etc/init.d/php-fpm restart”执行重启就可以了。

解决问题的失败案例 第7篇

第一,是要弄清与例1的区别,例1主要是用替换的策略,而例2是用假设的策略。主要区别在于,如果继续用“替换”的方法但不像例1那样有两种船的只数,当然两个不同的量的关系可以从各船的人数中得到。由此引到先假设都是大船或者假设都是小船。

第二,我主要按照下面的思路进行教学。假设都是其中一个量——画图(或列表)发现多了或少了——进行调整——列出综合算式——算出结果。

解决问题的失败案例 第8篇

关键词:交叉板,复用段保护

SDH光传输设备, 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SDH光传输设备可实现网络有效管理、实时业务监控、动态网络维护、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通等多项功能, 能大大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管理及维护费用、实现灵活可靠和高效的网络运行与维护, 因此是当今世界信息领域在传输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的热点, 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一、某单位本地网中兴SDH传输设备网元组成一个2.5G复用段保护环, 其中两网元A、B因原通道产生误码, 均报进行复用段保护倒换事件, 但是两网元的业务发生中断。

如下图所示, 传输网络为中兴传输设备组成一个2.5G复用段保护环。A网元5槽OI16板报B1误码, 同时产生B2误码。B网元10槽LP16板报远端B2误码。A网元和B网元同时报复用段保护倒换事件, 但是A点到B点的业务发生中断。

二、解决办法

首先考虑的是复用段保护倒换是否正常。检查A、B站点的复用段保护倒换状态, 通过[维护-诊断-保护倒换]查询到A站点的5#OI16和B站点的11#OI16状态, 结果是“自动倒换完成, 正在等待恢复”, 说明确实发生了复用段倒换事件;检查C站点倒换状态, 显示无请求。

之后考虑的是复用段保护配置是否正确, 启动是否正常。查询各个站点7槽LP16板的寄存器0x50009 (2字节) , 显示都是0100, 说明都配置了两纤双向复用段保护协议, 而且都处于启动状态。查询7槽LP16板的0x40000 (3字节) , 分别显示为东向APS ID、西向APS ID和本点APS ID, 配置正确;查询7槽LP16板的0x40005 (1字节) , 其中A站点显示01, B站点显示00, C站点显示04, 说明A点西向发生倒换, B点东向发生倒换, C点无倒换, 说明倒换成功。查询A站点LP16板寄存器地址3000 (4字节) 检查东西向接收K1K2, 和3001c (4字节) 检查东西向发送K1K2字节, 无异常;然后检查B和C站点的K1K2字节都无异常, 说明复用段保护正常。

最后怀疑是某块单板故障导致用做保护的后八个AU业务通道有问题而导致倒换后业务不通。这只能通过环回来判断。让我们看一下A、B间的业务在倒换时的走向:假设A、B两点的业务都是在2#EP1上下支路, 在A、B间倒换时, A点的业务流向为A点2#EP1->A点5#OI16 AU1-> (倒换) A点11#OI16 AU9->C点5#OI16 AU9->C点11#OI16AU9->B点5#OI16 AU9-> (倒换) B点11#OI16 AU1->B点2#EP1, 完成倒换过程。经过层层剖析, 下面进行相应的环回操作。

(1) 环回操作。将误码表挂在A点2#EP1的一个支路上, 然后对原因分析中提到的AU进行逐段环回, 就能找到故障单站的位置。 (2) 在B点做5#OI16的AU9的线路侧环回, 正常。 (3) 在B点做11#OI16终端侧环回, 业务不通。这样就将故障点定位在B站点。 (4) 可能的故障单板有:CSC、10#LP16和4#LP16。因为CSC有备用单板, 首先进行交叉板的切换, 将业务切换到备用交叉板后, 业务恢复正常。

三、复用段保护作为SDH光传输网络中重要的业务保护方法。

当主用通道发生误码等故障时, SDH设备会自动进行复用段保护倒换, 仍能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 不会发生中断。当复用段保护倒换事件发生, 但是业务仍中断情况下, 一般先考虑复用段保护倒换是否正常。确定倒换正常后再考虑复用段保护配置有没有错误, 是否正常启动。以上原因都排除后, 故障原因定位到某块单板故障导致的保护AU业务通道有问题。最后通过环回来判断定位故障单板。复用段保护倒换不成功, 一般会怀疑LP16板或光板原因造成的倒换不成功, 往往忽略了交叉板的情况。有时候换一种思路, 能更快且准确的定位故障点。

参考文献

[1]SDH光传输技术与设备.北京邮电大学2012.8.1

解决DNS服务器解析失败问题 第9篇

网络现状

大楼网络接入层全部采用H3C公司的Quidway S3050系列交换机,核心层采用Quidway S8512系列交换机;为了保证网络连接的稳定性,核心层采用双机热备份,各个楼层采用双链路连接。大楼各楼层交换机到核心交换机之间全部使用千兆多模光纤线路,楼层到桌面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大楼网络中的服务器群,主要包括一台Web服务器,该服务器主要提供政府内部的Web访问,一台AD服务器集成了DNS服务,主要为大楼上网电脑提供域名解析服务,四台OA服务器,专门用于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为了保证这些服务器的安全、高效运行,它们都直接连接到大楼网络的核心交换机上,并通过硬件防火墙连接到Internet网络,整个大楼网络的结构拓扑图见下图。

故障现象

大楼网络中的本地DNS服务器是集成在活动目录服务器中的,以前该服务器的工作状态一切正常,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网管员发现该服务器不能成功解析大楼外网地址的情况,具体现象为:

大楼网络中的终端系统无法成功解析外网地址,使用IE浏览器尝试访问域名解析失败的网站时,对应网站页面将无法打开,不过在终端系统中重复刷新网页若干次,有可能打开网页内容。登录进入DNS服务器所在主机系统,借助“nslookup”命令测试内部地址查询时,发现该操作是正常的,可是使用相同的命令测试外网地址时,发现有的网站域名可以被正常解析,有的不能被解析,不过不能被解析的域名在反复多次解析后,往往能够获得成功。那么为什么大楼外部的网站域名有时能够被解析成功,有时又会被解析失败呢?

故障排查

为了弄清楚故障原因,网管员进行了如下尝试排查操作:查配置参数

由于问题只是域名解析失败,网管员怀疑DNS服务器的自身配置出现了问题,迅速登录进入该服务器所在主机系统,依次单击“开始”|“设置”|“网络连接”,右击本地连接图标,展开该连接的属性设置框,选中TCP/IP协议选项,弹出对应选项的属性设置对话框,在其中检查它的IP地址、网关地址、掩码地址等参数时,发现一切正常。之后,网管员在DNS转发器上进行了转发测试,发现转发到本地电信部门提供的DNS地址202.102.24.35上时,一切正常,这说明DNS月&务器的配置参数是正确的。

查系统缓存

大家知道,DNS服务器工作时间一长之后,其系统缓存容易出现问题,为此网管员在DNS服务器所在主机系统中,依次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在弹出的系统运行框中执行字符串命令“ipconfig/flushdns”。来清除对应系统作为客户端身份的缓存内容,之后再执行“dnscmd/clearcache”命令,将DNS服务器本地缓存的内容也清除了干净。为了保证系统缓存内容得到彻底清除,网管员最后还重新启动了一下DNS服务器主机系统,然而上面的努力一点效果也没有。打开DNS服务器的日志记录时,网管员也没有找到任何与外部网站有关的解析记录,这就意味着上面的问题与系统缓存无关。

查速度匹配

在排查过程中,网管员发现DNS服务器所在主机系统的网卡,使用的是千兆级别的自适应网卡,而楼层交换机、核心交换机使用的端口也是千兆自适应级别的,唯有网络线缆是100M级别的,会不会是网络线缆在连接这两种千兆级别设备出现了速度不匹配现象,从而引起了网站域名有时能够解析成功,有时解析失败现象?为了排除这种嫌疑,网管员特地在交换机以及服务器主机中,分别修改交换端口以及网卡设备的速度到100M状态,再进行域名解析测试时,发现上面的故障现象仍然存在。

查网络延迟

为了判断网络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延迟现象,网管员利用nslookup命令重新设置了默认查询响应时间。结果发现将默认响应时间变成20秒钟,反馈后的结果竟然还是超时。既然存在网络延迟现象,网管员决定找出引起该故障的原因:

首先考虑到DNS服务器的网卡接口与核心交换机的接口速度都是1000M,而网络线缆的传输速度只有100M,为了排除由于线缆因素引起的DNS查询延迟现象,网管员特地购买了一根1000M级别的六类网络线缆,进行连接测试,发现故障现象依旧,这就意味着域名解析失败故障与物理线缆没有任何关系。

其次为了排除由广播风暴因素引起的网络延迟,网管员特地登录进入核心交换机后台系统,使用display interface命令依次查看各个交换端口的数据流量状态,发现所有交换端口的广播流量大小正常,并没有异常流量出现,这说明上述现象不是由广播风暴因素引起的。

接着网管员检查了硬件防火墙的配置,因为DNS服务在正常工作时,需要用到硬件防火墙的TCP53端口、UDP53端口,要是这两个端口只有一个被启用的话,也可能引起域名解析延迟现象,不过经过检查之后,网管员发现硬件防火墙的端口配置是正确的,显然故障原因不在硬件防火墙上。

查系统日志

在上面的各项尝试操作都失败后,网管员只好将希望寄托于DNS服务器所在主机系统的日志上,想通过查看系统日志,特别是与DNS服务有关的日志信息,来寻找故障端倪。打开DNS服务器系统的日志后,网管员的确看到了一些错误或警报日志记录,可是经过仔细分析后,发现这些错误或警报基本与域名解析失败故障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本文中遇到的解析失败故障都是针对外部网站的,内部网站的名称解析是正常的,基于这一点,网管员忽略了日志中的警报和错误。

进行抓包分析

在万般无奈之下,网管员只好使用专业的数据抓包工具,分别在客户端系统和服务器系统中进行抓包测试,以便从中寻找故障缘由。在客户端系统中进行抓包分析时,网管员将DNS服务器指定为本地电信提供的202.102.24.35地址时,发现解析www.baidu.com、www.cctv.com、www.hsyf.gov.cn、www.yancheng.gov.cn等外部网站时,全部都能解析成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看到

有任何错误出现;可是将客户端系统的DNS服务器地址指定为大楼内部的DNS服务器时,发现在解析上述几个相同的外部网站时,都出现了明显的超时现象。

例如,在客户端系统中抓包时,发现www.hsyf.gov.cn解析失败,而这个DNS请求的发送时间为Aug 18,201017:23:50,之后在同样的数据抓包中,看到来自指定DNS服务器的响应,结果是解析没有成功,返回的错误代码是Server failure,而客户端系统接收到这个反馈的时间为Aug 18,201017:24:01,这中间的延迟大约在10秒钟左右。在大楼网络的指定DNS服务器中进行数据抓包时,网管员尝试找到刚才客户端系统发来的解析请求,看看DNS服务器究竟是如何将指定解析任务转发到202.102.24.35服务器上的;然而让人感到十分意外的是,整个抓包中,竟然没有找到Aug 18,2010 17:23:50和Aug18,2010 17:24:01这个时段的DNS请求,这让人十分费解。再抓包分析其他的DNs解析请求时,这样的问题依然存在。

此外,在DNS服务器中进行操作时,网管员感觉到该服务器的负载比较大,操作起来不象以往那样顺畅,难道是该服务器太忙,而不能及时对客户端系统发送过来的解析请求进行响应?为了验证这种猜测,网管员立即重新启动了一下该服务器系统,并在刚刚启动成功的那一刻,再次进行数据抓包分析,结果发现在这一时刻,各种DNS请求都能被正常响应,看来问题的确是由DNS负载过重引起的。

解决故障

经过上述排查,终于找出DNS服务器负载过大隐患,从而引起DNS解析失败故障。为此,网管员立即对DNS服务器进行升级,同时将旧的服务器作为备份服务器。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发现DNS服务器解析失败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

反思总结

在实际维护网络的过程中,造成网站域名解析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依照网络故障现象,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这本身就是一个解决故障的过程,具体的操作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重点检查指定DNS服务器的工作状态。DNS服务器出现网络连接错误,系统性能不稳定、响应迟钝的现象,在单位局域网网络中比较常见,这类现象表明DNS服务器自身工作状态不稳定;

解决问题的失败案例 第10篇

问题现象:企业端远程清卡时提示“一窗式比对失败,抄报汇总比对通过未执行清卡”。

排查思路:

1、确认金三核心征管中该小规模企业为按季申报企业。

2、从后台查看防伪税控TB_SZSM表,是否有税种税目数据,即在TB_SZSM表中的ZSXM_DM为01,NSQX_DM为08,且符合YXQ_Q和YXQ_Z的时间范围。

3、如果该企业没有上述数据(目前接到的问题中绝大多数都是金三核心征管中数据没有同步到防伪税控中),需要在金三核心征管中通过税(费)种认定功能进行同步。(下图为金三核心征管税费种认定界面)

4、重新推送税种认定信息后,从后台检查防伪税控TB_SZSM表,满足按季申报企业条件后企业端执行清卡操作。建议:

1、如果是个别企业出现此问题,建议企业咨询税局业务人员,确认金三核心征管中该小规模企业为按季申报企业,同时将信息同步至防伪税控系统;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案例 第11篇

有一位教师在叫“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时,一改往常教材中的“讲解式”(摆小棒)的呈现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发现式”,这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爸爸让明明计算18+7,明明冥思苦想了一会儿,向同学们求助,谁有妙法帮我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顿时情绪高涨,积极思考,此刻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同桌互说等形式,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体现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加强了学生间多向交流。最后,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有把18看成20(20+7-2)的;有把18分成13和5(13+7+5)的;有把7分成2和5(18+2+5)的;有数手指的;也有用竖式计算的,等等。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后,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正是学生自主创新的一种体现。

问题一旦经过一番努力后被解决,学生就会有紧张愉快的体验,有成就感、自豪感、价值感,这些心理倾向是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源动力。 其次,可建立学习小组。学生的发展存在者不平衡性,无论哪个班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所具有的能力以及他们对生活、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在课堂上,面临着要解决的一个个数学问题,学生的解决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为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解决问题,我们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建立学习小组,小组中学习水平上、中、下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推荐一个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让不同水平的层次的学生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信息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

解决问题的失败案例 第12篇

在实际制图过程中运用MAPGIS软件的误差校正功能,能进行传统的标准图幅及非标准图幅的误差校正工作,保证了制图的速度和精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因操作者的失误或资料提供者专业知识的欠缺,而造成原始资料的不合格.结合笔者科研和实际工作学习中遇到的`特殊问题,提供了若干巧用MAPGIS“校正”功能解决GIS或非GIS领域中该类问题的案例,为MAPGIS软件的普及提供了经验.

作 者:郑伟锋 彭卫平贺冰 郑先昌 ZHENG Wei-feng PENG Wei-ping HE Bing ZHENG Xian-chang  作者单位:郑伟锋,郑先昌,ZHENG Wei-feng,ZHENG Xian-chang(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彭卫平,贺冰,PENG Wei-ping,HE Bing(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60)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