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语法的指导范文第1篇
摘要: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上的方式方法都有了改变。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学科的教授,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语法翻译教学法的中学英语复合句教授也不能脱离新课改的要求。本文从培养学生用语法翻译学习英语复合句的意识,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学生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语法翻译教学法在中学英语复合句的应用,几个方面论述了基于语法翻译教学法的中学英语复合句教授研究策略。
关键词:语法翻译教学法;复合句;教学策略
引言
在目前的英语复合句教学中,教师们已经开发出了各种教学方法,实际生活中检验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实用性、正确性。基于语法翻译教学法也是其中的一种。对于教授英语复合句,我们也还应逐步完善。在语法翻译教学法的模式下,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教授学生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英语复合句,学习英语复合句。
一、培养学生用语法翻译英语复合句的意识
在中学英语复合句的教授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依靠让学生大篇幅的阅读、写作,进而达到较高水平的英语复合句教授效果。教师要想在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各种难度的英语复合句的教授,教师需要做各种教学准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通过语法翻译能够更好地学习各种英语复合句,获得理想的学习成果,在学习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用语法翻译英语复合句的意识[1]。
例如“As a result, he spent many years trying to find a sate where people would follow his teachings.” 这句话是where引导的宾语从句,属于复合句中的名词性从句,通过翻译不容易看出是复合句,为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句子中的主语成分和谓语成分,通过语法来判断该句子中where引导的词属于什么词性。由此向学生介绍名词性复合从句包括宾语从句和主语从句,然后通过简单的句子带领学生分析句子成分,据此判断一句话是否属于复合句,进而使学生通过语法来学习并掌握复合句的组成。
二、先翻译后划分
无论在哪个科目的教学上,教师都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授学生知识,英语科目也不例外。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教师应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如果超出了学生能够学习的范围,英语科目的教学就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从而达不到教师的理想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教材中的短文时勾画出从句、主语、谓语等,然后根据句子类型来翻译短文,教师在讲解时就可以重点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复合句,复合句的类型有哪些,看见哪些词需要考虑句子是不是复合句。例如在句子“He did not know what to say.”中,先划分句子结构:主系表,扩充知识点:主系表结构是复合句的五大结构之一,然后分析“what”前后句子,判断复合句类型。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句子“I know 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a”,让学生改写为复合句“I know Beijing,which is the capital of China”,帮助学生巩固对复合句的掌握程度。
三、加强练习,及时巩固
学生的学习本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巩固并且加以应用的过程。在教师完成了通过语法翻译教学法完成英语复合句的教学之后,教师要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及时巩固。此时做一些适当的练习,能够深化学生的记忆,并且能够让学生更加熟练的运用语法翻译法来完成对英语复合句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课本、练习册,让学生完成必要的练习,此时教师也要向学生提出练习的要求,明确练习的目的,并且做到及时反馈,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2]。
教师在介绍符合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后,为学生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专题练习,让学生对相应的句型进行翻译训练,每个结构都有简单句和复合句,例如(一)主谓结构 ( 主语 + 不及物动词 )1、你应该努力学习 You should study hard.2、你应该努力学习,以至于你能够考上大学。You should study hard that you can go to college.(二)主谓宾结构 (主语 +及物动词 +宾语 )1、我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哥哥I wrote a letter to my brother.2、我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哥哥,他在伦敦读书 I wrote a letter to my brother, who was studying in London(三)主系表结构 (主语 +系动词+表语 )1、我的两个弟弟都是大学生 Both of my brothers are college students.2.今年年底毕业时,他问我他怎样才能在这个国家找到一份工作,实现他的职业梦想Graduating at the end of this year, he asked me how he could find a job in this country and fulfill his career dreams.(四)主谓宾补结构(主语+谓语+宾语+补语)(五)主谓双宾结构(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通过这样的方式巩固学生对复合句句型的掌握。
四、注意区分不同成分的意思
英语科目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通过语法翻译教学法让学生学习英语复合句后,教师除了要加强学生的练习,巩固已有的知识。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學会区分英语复合句里面相同单词的不同意思,单词翻译一样但是位置不同意思也不一样,所以要注重区分。
例如,Let引导祈使句时,后面需跟上人称代词或称呼语,人称代词一般只用第一、第三人称。比如,Let Jack wait a minute. Let’s go to school.在祈使句中,Let’s和 Let us是有区别的。Let’s包括说话者,而Let us不包括听话者在内。这点从反意疑问句时可明显看出。Let’s go skating, shall we?(表示内部的建议)。Let us try again, will you?(表示向别人发出请求)。否定祈使句通常以Don’t或Never开头。其结构通常是:“Don’t(Never)+动词原形+其他成分” 例如:Don’t do that again! Never leave today’s work for tomorrow!和Don’t be late next time!
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素养,就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教师的业务水平,开拓各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基于语法翻译教学法学生进行英语复合句的教授,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也要考虑到自己在运用语法翻译教学法的优缺点,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结合实际生活达到更好的有效果。
参考文献
[1]冷洁.从社会、文化和民族性角度看语法翻译法盛行中国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2) : 20-24 .
[2]廖巧云.交际教学法的应用:问题与思考[J] .山东外语教学,2002,(6) : 21-24 .
考研英语语法的指导范文第2篇
一、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出现的问题, 值得我们注意
与深思。在英语教学中, 其教学现状十分不乐观。其中主要问题体现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这三大方面。下面笔者就这三方面谈下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思路及观念陈旧落后, 依然停留在“满堂灌”的教学思路上, 如此陈旧的教育观, 不仅不利于教学能力的提高, 还不利于学生的自身能力的提升。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没有做及时的更新, 陈旧, 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知道, 科技在日新月异, 这就决定教育教学也应该是及时变化创新的, 但教学内容的陈旧, 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3、教学方法
教师由于陈旧的教育观念影响, 导致教学方法单一, 无趣味, 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出现严重脱节现象。由于受旧有教育体制的影响, 教师一直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主体性地位, 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十分被动, 学生不会主动思考, 而是形成了全程跟着教师走的教学模式, 教师教什么, 学生便学什么, 这样, 不利英语教学的健康有序展开, 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2]。
以上, 笔者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及教学
方法上分析了英语教学的现状, 指出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在, 面对问题, 我们要积极采取解决的办法, 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英语教学, 提供自己的方法策略, 以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语法
以上的英语语法教学现状, 不利于初中生
英语语法的培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以促进学生英语语法的培养。下面笔者做重点介绍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语法, 如下:
1、督导学习教学法及实践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取督导学习教学法。这里的督导学习, 是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督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这一督导作用, 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 也体现在课外督导方面, 教师的督导学习应该坚持课上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2、学生演讲教学法及实践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取学生演讲教学法。学生演讲教学法是针对学生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来说的, 口语表达能力, 是一个学生思维反应能力、敏捷能力及知识储备量的综合反映, 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语法的学习, 因此口语表达交际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就需要学生自我锻炼, 要经常“说”与“练”, 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应该采用学生演讲教学法, 通过这一方法, 锻炼学生胆量,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3]。具体的实践做法为:
在实际的授课中, 教师要有意识的将英语教学与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相结合。教师可以针对课堂上中的某一内容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朗诵比赛或者演讲比赛, 通过这种方式, 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安排一场舞台剧, 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 在角色扮演中, 充分体会语言的博大精深, 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英语教学的魅力。
3、预习讲解教学法及实践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取预习讲解教学法。由于受旧有教育制度的影响, 教师的讲解占据着课堂的主要部分, 而学生的预习不占到任何比重。而目前来说, 教师要想提高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 预习讲解教学法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要运用预习讲解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 教师从旁指导。将原来教师讲解贯穿课堂始终的教学方法变为学生预习贯穿课堂始终, 促进教学课堂的高效。具体的实践做法是: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讲解时, 教师要在课堂的开始阐明教学目标, 阐述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然后, 让学生自主预习, 自主学习。之后, 教师总结整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在之后的讲解中重点阐发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样, 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讲解, 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4]。
三、培养学生英语语法的重要性
首先, 提高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质量, 具有很深的指导意义。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策略, 促进英语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 培养学生英语语法,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 这样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真正做到了成为课堂的主人, 进而提到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法, 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加以创新, 采取督导学习教学法、学生演讲教学法及预习讲解教学法三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摘要:语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载体, 它具有一种象征意义, 一般情况下, 国家间使用不同的语言, 甚至一个国家也有因地域的不同而出现的方言差异。因此学习好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英语语法的培养也十分重要。本文基于此, 重点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及英语教学方法创新及实践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利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 (第五卷) [C].:, 2016:4.
[2] 罗静.浅析如何改进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及策略[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 2015:1.
[3] 杨玉慧.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初探[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4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 2014:2.
考研英语语法的指导范文第3篇
1 国外对于语法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讨
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 又当成教学手段。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 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 费时低效让人质疑语法教学的意义。交际法旨在发展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以别于那种纯粹的“语言”能力。交际法的特点是将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进行交际教学。它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技能, 还要教他们将这些语言技能运用到英语交际中去。交际法的广泛传播使人们将侧重点转移到听说上来, 从而客观上削弱了语法教学。S t e p h e nK r a s h e n和Noam Chomsky的语言习得理论强化了语言的习得, 而弱化了语言知识的学习。但随着两个颇有影响力的理论概念的出现, 语法教学经历了一次复兴。Krashen强调语言习得与语言知识学习之间的差异。他认为语法教学对于语言习得的意义不大。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不注重语言形式会使语言学习面临石化的危险, 即:在学习者取得一定进展之后, 很难有进一步的提升。注重形式不一定意味着要重新回到语法翻译法的老路, 或是进行枯燥的句型操练。注重形式可以简单地指纠正错误。从这个角度上讲, 注重形式可以和任务教学法并行不悖。与注重形式相关的一个理论概念是注意力的提高 (consciousness-raising) 。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无意识的行为。语言习得依赖于大量的有意义的语言输入。而其他理论家则认为语言学习者的作用未必如Krashen认为的那样被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应该包含学习者有意识地加工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者对于语言项目的关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语言。这也许不会直接使学习者掌握某个语言项目, 但这一有意识的加工过程却可以促成最终准确和恰当的语言输出。
因此, 理论界对于语法教学的态度看似是在原地打了个转, 从最初的肯定到否定, 又发展到现在一定程度上的肯定。但实际上, 学者们对于语法本质的认识, 以及在教授语法的方法、技巧上已经有了本质上的飞跃。
2 国内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趋势
国内的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着两个极端。部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的影响, 在教学中仍一定程度上沿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或是通过重复、枯燥的操练讲授语法项目。这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迎合部分学生的需要。一些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中学语法教学模式, 期望教师在课程中涉及一些语法内容。
另有部分教师由传统的过分注重语法转向了另一个极端淡化甚至排斥语法。语法教学往往形同虚设, 或者是点到为止, 不够深入。这导致学生在阅读、写作和翻译水平上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语法教学的顺利进行。前者虽重视语法, 但由于其不符合教学规律而收效甚微。后者干脆忽略语法, 单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但这种教学方式势必导致学生英语底子薄弱, 无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因此, 如何正确认识语法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成了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3 英语语法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国外对于语法教学已经有非常成型的理论。比如, 如何用规则教语法、用示例教语法、通过语段教语法等。外国教学者还普遍采用不同的游戏进行加深, 让学生在趣味中体会语法的规律, 真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动机。
国内教育者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将国外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 如何形成符合国内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法。
语法教学法根据不同的教育者、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育环境而千差万别。但英语教学中却应遵循一些统一的原则。
3.1 高效原则 (The Efficiency Factor)
由于语法教学只是外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课堂时间有限, 因此, 语法教学应遵循高效原则。英语教师应积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同时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实现这些目的, 英语教师应在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的基础上寻找生动有趣的语言材料, 顺应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 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同时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语法项目进行有重点的讲解。比如:复杂的时态形式, 非谓语动词的复杂形式, 虚拟语气, 情态动词+复杂时态形式, 句子连接, 从句等等。当然, 这绝不意味着要割裂语法教学与其它语言教学的关系。恰恰相反, 语法教学应在一定的交际任务中展开, 而且应与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3.2 适合性原则 (The Appropriacy Factor)
由于学习者的班级各不相同, 因此学习者的需要、兴趣、基础、目标和态度也各有不同。因此, 针对不同的班级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根据以下事实决定语法教学的方法:学习者的年龄、层次、学习组的大小、学习组的组成、学习者的需求、兴趣、学习材料和教学资源、学习者的前期学习经历及目前期望、文化对学习者的影响以及教学环境。
在这些事实中, 学习者的年龄非常重要。由于相比于低龄学习者而言, 大学生往往更擅长分析和在此基础上的记忆。因此, 英语语法学习应强调学习者的分析能力。由于大学生已经一定程度上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因此, 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上应注意将新的语法知识建构在大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以学习者为核心, 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找出并掌握规则。
语法教学经历了一个不断认识、发展的过程。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已就语法教学提出了许多建议和主张, 更有许多比较成型理论。作为英语教师应积极认识到语法教学中正在进行的变化和改革, 有效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成果充实英语教学。在讲国内外的优秀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时应注意遵循高效性和适当性原则。
摘要:本文分析了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提出应重新认识英语语法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并讨论了在将国内外先进的语法教学理念应用于语法教学时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遵循原则
参考文献
[1] 李晓.活化语法教学的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2) .
[2] 阳志清, 等.外语学习效率模式理论框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 .
[3] 章振邦.英语基础阶段语法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J].外语界, 1992 (1) .
[4] 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 Spratt.Mary.The Teaching Knowl-edge Test Cours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考研英语语法的指导范文第4篇
阅读理解是高考题分值最高的试题 (40分) , 如果加上以理解能力为基础的完型填空题 (30分) , 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试题几乎占全卷的一半。因此, 英语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至关重要。阅读理解试题被誉为高考英语中的“拳头产品”和“重头戏”。虽然语法词汇技巧受到很大的重视, 但由于对语法词汇技巧的研究时间不长, 缺乏成熟的理论依据。对于如何在教学中更好的运用存在很大的疑惑。因此, 本文通过具体的实验对比来证明语法词汇技巧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际意义。
2 语法、词汇技巧与英语阅读
本文主要是通过语法和词汇结构的掌握对学生的影响来考察语法词汇技巧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是交际关系的源泉, 是潜在交际意义的优势。语法词汇技巧通过分析语法和词汇功能来深层次理解文章, 对于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快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很有必要。
从语法上看, 语法结构对于理解作者态度也有很大的帮助, 掌握语法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英语和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 使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将英语作为外语来学的学习者来说, 称得上是一条学习的捷径。胡壮麟曾引用了Hohulin的句子结构法来说明语法结构的重要性。
从词汇上看, 词汇是表达作者看法、态度、评价的一个明显手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积极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关键词汇的含义, 把握语法结构的技巧, 以更快、更准确的了解作者的态度, 把握文章的整体思想, 对于学生做题的准确率有很大的提升。
正确掌握语法和词汇结构方面的技巧对于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有很大帮助, 这更有利于学生快速寻找有效解题信息, 提高做题效率和准确度。
3 实验方案
3.1 设计实验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两次实验分析来得出结论
本次实验对象是高中生, 参加的学生人数共100名, 总共分两组。一组为实验班, 另一组为对照班。这100名学生是经过成绩筛选和比较以及通过非学习因素考虑过的, 且在不知情的条件下参加了本次实验。两个班的实验期限是一个学期, 主要内容是考察语法和词汇的掌握对学生阅读的影响程度。同一任课教师, 不同的仅仅是对语法和词汇技巧的渗透方面。两班的共性是每周都有一节英语阅读课, 但实验班会有意渗透通过掌握语法和词汇技巧来快速阅读, 而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目的则是通过两个班成绩比较得出语法词汇技巧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用性。
3.2 比较考试材料的选定和测试结果
由于本次实验的周期为一学期, 或许对于教学学习方面的效果不会过于显著, 所以本次测试选用词汇简单和语法明显的试题。整套试题总共四篇阅读, 分别为记叙文、议论文、描写文和说明文, 总共20道题, 每题2分, 满分40分。每次成绩均予以累计, 使得每个学生都很看重此次测试。
一个学期后, 测试结束。两次测试的结果均表明了实验班的阅读成绩高于对照班, 这说明了掌握语法和词汇结构的技巧对于文章理解很有帮助。而从阅读题材方面分析又得到了另外一个结论。记叙文、说明文和描写文的成绩两个班不相上下, 唯独在议论文上有明显对比。实验班在议论文和夹叙夹议的文章的成绩远高于对照班的成绩。由此可以得出在议论文中更容易掌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当然我们在教材的阅读教学中也有意识的进行语法词汇技巧的渗透, 在必修一unit 4的课文学习中, 之前我们不允许学生自学词汇, 也不准他们提前预习课文,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课堂即兴发挥, 通过上下文, 通过故事情节等来学习词汇。在必修一unit 5的课文学习中, 文中有15个定语从句, 要求学生先找出它们并用括号给出定语从句的部分, 圈出先行词, 思考连接词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另一个, 这一系列的观察, 思考, 对照。很快学生就学会了定语从句, 同时对文章的理解也更快更准。通过这次试验, 我们得出实验班的学生觉得理解阅读的中心思想更容易、更迅速, 对照班的学生觉得很难掌握作者要表达的观点, 只能根据问题查找文章语句, 对照着寻找答案, 这样的解题方法只能适用于浅层次阅读, 对于推理以及作者观点的问题的答案就会模糊不清。因此语法和词汇结构的掌握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快速找到解题位置, 不仅提高了做题的效率, 也增加了准确度。
4 结论
由此可见, 语法词汇技巧是可以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来的。融合传统的阅读策略, 语法和词汇技巧则会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力, 从词汇到段落再到文章整体思想, 对于做题的速度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发现语法词汇技巧并不适用于各种题材的文章, 因而学生要学会判断。由于词汇语法技巧探究是近几年的热点话题, 时间短, 缺乏成熟的理论支撑, 因而需要更多的学者来讨论和研究。
摘要:新课程中新大纲规定, “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 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指阅读者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 进行加工, 获得知识的活动过程。高中英语教学成功与否, 应主要从学生对读物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上去判断。本文通过阅读中的语法、词汇来研究语法、词汇技巧对学生英语阅读成绩的影响。通过实验, 得出了学生对于语法和词汇结构的掌握有利于更快更轻松的了解文章中心思想, 对于提高阅读成绩有着很大帮助。
关键词:阅读理解,词汇,语法技巧
参考文献
考研英语语法的指导范文第5篇
新目标《Go For It》 (初中) 英语是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 (Task-basedlanguage Teaching) 为主体模式的教材, 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机, 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体验去学习语言, 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然而在实施课标的过程中, 由于教材要求教师排除或淡化语言知识, 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设计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上, 想方设法让学生体验语言知识, 而忽略了传统语法教学的这一部分。这或许对低年级的学生是适合的, 但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感受到, 对于要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来说, 这要求似乎太过于简单了, 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要升到高中进一步加强对英语更深层次的学习。这时, 系统的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况且, 初中三年的教材已包含了英语最基本的时态和语法。语法必须教是很多国内外学者已达成的共识, 但怎样教, 却无定论。因此, 我认为在实施新课标过程中, 与其淡化语法教学, 倒不如优化, 整合教材, 在完成新教材新教法的同时, 又有利于语法的教学。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方法和效果。
1 字母与语音教学相结合。
“听、说、读、写”是掌握每种语言必备的基本技能。语言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交流。而正确, 流利的发音是人们顺利进行交流的保证。新目标《Go For It》恰恰是少了这一重要环节。因此, 我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尽管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但通过小学的学习, 26个英语字母是每个学生都能读出来的。因此, 我利用26个字母的基本发音来进行音标的教学, 帮助学生对48个基本音素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 让学生掌握了音标和必备的语音知识, 这对初学者来说可降低记忆单词的难度, 也解决了单词记忆的难题。增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2 根据语法内容调整教学顺序
新目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编排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基础的语言部分;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学生自我检测。而每个单元的话题是独立的, 每个单元之间所含的语法内容也是没有连贯性的。这样,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感觉到没有讲透, 而学生学起来也觉得很混乱。现以八年级上册的语法: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学习和应用为例。在教材中, 这部分的内容是安排在Unit6和Unit12。若按单元设计的顺序来教, 两者相隔的时间较长, 学生容易遗忘, 也不便与老师的整体教学。因此, 我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自行调整了教学顺序:将Unit12提前, 与Unit6一起教学。Unit6是以讨论学生的外表相貌和独特个性为主题来重点学习单音节和多音节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而Unit12则通过学生谈论自己喜爱的地方和明星来加强规则和不规则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学习。这两个单元的连续性教学, 使得学生对语法的学习有了连贯性和系统性, 对语法的掌握也就更加牢固, 从而降低了学生对语法学习的畏难心理。
3 对部分重复出现的语言点进行整合或增减
在完成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教学前提下对教材内容要有所取舍。如课本中的语言内容和相关的实践活动, 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要求, 而不是一定要每个步骤和每个环节都照本宣科。有所取舍, 突出重点, 方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在九年级的Unit10单元是讨论学生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早晨因晚起床而迟到了。其中1a与2a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内容, 可整合进行教学。1c与2c是重复的内容, 可整合成让学生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这样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有效的调整教学内容, 达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的。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新教材的语法教学的整合,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语法教学的效率。语言学家认为, 语法是语言发生作用的框架;没有语法, 人们交流思想的公认形式就没有一致性, 就无法构成语言。语法能力是掌握语言形式的知识体系, 是言语实践能力的前提。教学实践也证明:系统地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 对学生正确实施语言的交际功能是有极大帮助的。而自行整合教材中语法教学, 对学生掌握规范的语法知识是行之有效的。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本人的教学实践, 探讨了初中英语教材的创新使用, 整合教材促进语法的教学。系统地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 对学生正确实施语言的交际功能是有极大帮助的。而自行整合教材中语法教学, 对学生掌握规范的语法知识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语法教学,教材整合,字母与语音整合,教学顺序整合,语言点整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郭跃进.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 佟文柱.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刍议[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6.
[4] 周文筑.新课程下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6, 3.
考研英语语法的指导范文第6篇
1 关于协商学习理论
协商学习 (negotiation learning) 是合作学习 (co-operation learning) 的一个部分。协商学习理论能使任何一个进入课堂的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激发开放性的思维。将协商学习理论应用于语言习得过程就可以将语言教学课堂里学习者总是被动的角色改变为主动的。从这个角度看组织协商学习的教师还要协调与学习者的关系, 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 (l e a r n e rc e n t e r e d) 以小组活动为主 (classroom-group centered) 的教学形式。
协商学习为每个参与者提供输出语言习得的机会。协商学习过程中教师已不再是教学的中心, 而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由于有了学习者的参与对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就有了不同于以教师为中心 (teachercentered) 的教学过程的要求。教师应该知晓学习者协商学习的潜能和局限性, 更应知晓如何对付那些不协商者 (non-negotiable learner) 。教师在协商学习的过程中虽说不是处于中心地位的, 但教师也不可以放弃自己作为语言学习指导教师的经验和权威, 亦不可以与学习者共享这种权威。
协商学习有利于帮助学习者克服焦虑感。很多语言教学工作者都认为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感, 有的害怕课堂上教师的提问, 有的则担心表达错误而遭到其他学习者的嘲笑, 有的则因为生理方面的原因例如发音器官的缺陷或母语方言音的影响而惧怕语言学习, 更有甚者则因为语言课程考试的压力而处于焦虑之中。如能让具有语言学习焦虑感的学习者首先在协商学习的小组中学习, 他们便没有了焦虑感, 之后也能主动参与交流。
协商学习有利于教师扩展课堂教学策略。协商学习将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 (teachercentered) 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learnercentered) 的教学过程。有众多学习者的参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过去的指挥者、领导者转变为现在的组织者、协调者, 这并不是说教师的职能降低了, 而是要求教师具有更强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
协商学习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语言教学能否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取决于教育者能否为学习者创造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2 协商学习理论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依据努南在《语言学习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by David Nunan) 一文中所说:语法教学侧重于以实践为主, 而实践又都是来自于相应的理论并与理论密切结合;并辅之以大量的实践举例, 个案研究 (case study) , 实用性强, 可操作性强。以及乔治尤尔在《如何教授英语语法》 (Explaining English Grammar, by George Yule) 一文中所说的:语法不是僵化的, 不同的语法结构在不同场景中得到不同的解释。语法是形式、意义和用法的结合体。语法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讨论经常遇到的有争议的语法现象。因此, 将《实用英语语法》课程的课堂教学策略确定为:将协商学习的理论应用于语法课堂教学实践, 建立以师生间的讨论为主、学生进行课题研究为主的开放性学习。实验过程分为: (1) 教师开课引导 (pre-guiding) 。教师在《实用英语语法》开课时, 向学生公开本课程的教学策略, 并选择教材中的部分章节作为重点进行讲解, 以帮助学生认识英语语法的学习方法与其他课程学习方法的不同, 并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 (2) 提供研究课题 (project) 。在开设英语语法课程时, 学生已经学习了英语专业不少课程, 应该说对英语专业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尤其是开出了两个学期的《基础英语》课程, 具备了初步的研究能力, 让他们在此阶段就英语语法做些专题研究肯定对毕业论文的撰写有一定的好处。可以由教师提供研究课题, 当然, 也可以由学生自选课题; (3) 撰写课题论文 (paper) 。在确定研究课题后, 学生可以3~5人组成课题小组, 开展研究工作。他们可以到图书馆、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对已经选定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形成课题论文 (course paper) ; (4) 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presentation) 。课题小组在组员内进行研究成果展示, 然后, 推选出本小组的优秀组员在全班同学前进行展示。展示既是给学生一个评价自我的机会, 具体的做法是让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作为评委, 评价本组也评价它组的课题研究成果; (5) 充实、完善、提高 (promoting) 。小组课题研究成果经在全班展示后, 同学们会提出很多的改进意见, 为课题组充实、完善、提高提供了材料; (6) 课题研究成果集成 (profile) 。每个课题都可能形成数篇小论文,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优秀的论文推荐到可能发表的刊物, 也可以由学生筹资出版学生论文集。这对提高学习者的创新能力一定有好处。
实验过程中我们给实验组选择研究课题的机会, 同样也给对比组选择研究课题的机会, 但在研究成果的展示中就很明显地看出实验组学生由于经过协商学习即学习小组的共同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比对比组学生的研究成果要好很多, 他们的研究论文中已经没有或者说很少出现英语专业学生中常犯的语法错误, 而对比组学生的课程论文这方面的错误就很多, 实验组同学也由于他们集中了课题组成员的智慧和力量所形成的课程论文的学术水平也比对比组的课程论文水平高。对实验组与对比组的比对是两方面的, 除了上面所说的课程论文水平的比较, 还有对英语语法基础知识认知程度的比较。课程结束后我们组织了一次英语语法测试, 测试的结果也表现出实验组同学在协商学习基础上的学习效果要远远大于对比组的同学。
3 结语
协商学习作为合作学习的一部分已经引起教育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本文所谈及的实验也提供了些许方法, 但它并不是要求语言教育工作者完全效仿, 正如斯克里温纳在《学习教学:英语教师指南》 (Learning Teaching:A G u i d e b o o k f o r E n g l i s h L a n g u a g e Teacher s, by Jim Scrivener) 一书中所指出的:研究教学方法就是要帮助教学人员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它并不给你某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 实际上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可以让我们去描述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我们只能观察教师和学生进行活动的实际, 并注意哪些策略和原则更有利于教学。我们更没有必要去照搬那些策略和原则, 但是要注意到有那些可能性。教学人员不能再依赖已有的科研成果, 而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采取一种科学自省的态度, 就是不仅仅着眼于课堂上的教学实践, 而要更进一步去思考教学步骤。一方面审视自己的教学, 一方面回顾课堂教学的具体步骤并提出问题进行研究。
协商学习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课堂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探索, 它虽然具有很多优点, 例如以上所说的有利于调动学习者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多样性, 有利于将语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可操作性等等。但如果使用不当就有可能出现矫枉现象, 比如为了体现协商学习理论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思想, 就可能出现教师该说的不说, 以学生自主学习代替协商学习, 再比如为了体现协商学习理论中赞成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思想, 教师过分尊重学习者的个人体验, 却忽视了对学习材料的重点、难点的讲解。
摘要:《实用英语语法》是一门既使学习者感到头疼, 也使老师感到乏味的课程, 它没有故事情节, 也没有动听的例句, 如何才能把这门课上好?笔者在多年从事英语语法课程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协商学习有利于调动学习者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多样性、有利于将语言运用于实践的可操作性的特点指导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协商学习,理论研究,个案分析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 胥懋云.论“共同参与式教学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六点优势[A].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1~6.
[3]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4] Michael P Breen and Andrew Littlejohn Classroom Decision-Mak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5] George Yule Explaining English Grammar[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6] Tricia Hed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7] Claire Kramsch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