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桥散文范文(精选14篇)
海珠桥散文 第1篇
海珠桥散文
广州最有故事的地方,过去是最古老的番禺,那里的故事,无论现代人怎么去挖掘、发扬和传播,番禺仍然被广州收编了。番禺有什么?至于莲花山什么的,都快要被世人忘记了。当然,广州的白云山也强不了多少,顶多是一个老年人健身的地方。小蛮腰、西塔、中信大厦、万达广场,无论是什么噱头,带来的或者散发的,更多的是商业味道。商业味道是什么味道?花露水掩盖下的腐尸的味道。年轻的人们迷恋的是花露水,至于死尸,大家都装作看不见。即使是南越王墓、越秀公园、或者中山路,这几个地方凑在一起,可以连接起一段历史,但现代建筑之上演绎的,仍是勾心斗角,一直没有来得及更替。麻木的人,对斗角更乐此不疲。某些清醒的人,即使有了痛感,但只要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就装糊涂,一边去醉生梦死或设陷阱算计人生了。
我的影子或者我的思维,在这个喧嚣又冰冷、热闹又僵硬的城市里,一直找不到能让灵魂感觉到赏心悦目的地方。黄埔大道,中山大道,环市中路,在午夜黄色的灯光里,车就像打水漂的瓦片一样,划过夜的疲惫的脸。那些无脚之树榕树或者木棉,像太监一样顺从地立在路的两边。没有检阅者,没有命令,月光很远,风都没有,它们立在那里,木乃伊一样,在黑洞一样的街道里传递着神秘的气息。公交车站的冰冷的长凳上,空着,空着,一个一个又一个。那些经常在公交站边搂搂抱抱的年青学生,躲在黑暗的被窝里,忘了身边这个世界,在个人的梦乡里沉浮,家国往事,跟他的书包有关,跟他的梦没人知道,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或有多少距离。城市需要的是稳定和秩序,需要的是红绿灯,才不管你脑袋里装着什么。
这个时候,海珠桥,广州珠江水上一座古老的桥,像一具巨大的尸体散发出逼人的凉气,所有的钢,都像冰一样,粘着两头的河岸。水,生命之水,珠江之臭水在桥下面无声地流动着。灯光,灯光的反光,让黑水像一个大花脸。在这个夜静人深的时候,我不再有白天的冲动。而是依着桥栏,紧紧的,想跟这桥融为一体。这是一座连接历史的桥,一座有故事的桥。每隔一段时间,在你经意不经意之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总会有一个人站出来,或带着绝望,或满怀着希望,或麻木地来到这里,以水为镜,以桥为台,以铁的支架为树,然后俯视珠江,俯视广州,让人家看见自己的决心和毅力。求死的,毅然决然,不管人间有多少是非。只要他求的温暖不再,他的心冰凉不暖,他就如铁入水。而带着希望的,用各种诉求支撑着,跟各种人讨价还价,僵持,僵持,无论是笑柄,还是一片唏嘘声,只要双脚落地,他们都成了自己的赢家。这座桥,上演了多少回生死之变,或多少地方的人来这桥上演生命之不可怠慢,没有人统计。只是经过这桥的人,往往会想起一个模糊的镜头,忘了年月,忘了容貌,忘了籍贯,都在用弱小的肉躯和一条贱命在向铁的世界宣誓。惊心刹那,就像一页本土出品的漫画书一样,被扔成垃圾。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寻求一种错误的姿势来舒适地走一种正确的路。颈椎痛,需要扭着脖子;腰椎痛,连累了左腿。在路上蹦,在花基上斜着身子坐,在路边蹲,在过道里一扭一拐,没有人在乎,更没有人在意。陌生人,熟人,都不是热心的人。他们的眼神是逃避的。但有一种情况不一样,只要我在海珠桥上一靠,局面完全不同。桥上的车会减慢速度,司机握着自己的方向盘,在揣测我什么时候跳,完全不会想那个人出了什么状况。人行道上,那些行人也放慢了脚步,好像是疑问,也好像是欣赏。这个世界,别想旁人会平白无故的出手相助。大家最喜欢做的,筑墙,保护自己。挖墙脚,也是保护自己。其他的,都是戏。人生如戏,每天都在看别人演戏。看的人多了,没角儿了。海珠桥上来这么一个,就像一根针扎在他们心窝子一样,忘了痛,涌出来的都是兴奋。我没有鄙夷的眼神,我的眼睛有飞蚊症,去中医学院找专家看过,也没有改变那只蚊子的大小。我没有麻木的脸色,我的脸一到冬天就起皱掉皮,一抹雪花膏就显得红润。我只是靠在桥栏上,直到警察走过来。我一点也不奇怪,在这么一个地方,无论是谁,只要呆上两分钟,就会引起强力部门的注意。
我只是看着那水。珠江水,珠江流域里的母亲河,今年与往年比没有什么不同,浑黄,平静,偶尔有水底潜流冲撞纠缠在水面留下浅浅的漩涡。水到桥面,100米?我不敢肯定。我只是痴痴呆呆的看着那水,像被什么磁力勾引着,内心里有种力量在撕扯,是尝试还是逃避?我无法选择。水是柔软的,柔软的东西一样可以要人命。那布匹一样的`江面,不会因为我的跳入而撕开一个大洞。也不会有一朵浪花因为我的投入,而将我轻轻托起。没有浪漫可言。只是这么路过,沿河而上,会看到解放桥,甚至白鹅潭的一角。水边上的建筑美仑美妙,任灰霾淡淡的笼罩遮掩。沿河而下,看到的江湾,就像一条破裙子。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海珠桥,不是我的舞台。我什么也没说,诡秘的一笑,故意的,又扭了一下脖子,朝着解放路那边看了几眼。世界上赚钱的人很多,想赚钱的人很多,到处都是想赚钱的人,我是我,扭着自己的脖子,走自己的路,广州就格外的美丽。
一个人心无旁骛地走自己的路,就像一个揣着人间故事的人过海珠桥,大江大河,并不时时都有大风大浪。平静的过活,犹如海珠桥,将人间所有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死别离都照单全收。如果海珠桥可以立起来,就是广州的碑,历史的碑。但这不可能,不合逻辑。我们的心也太大,海珠桥,只是一座桥而已。
海珠桥散文 第2篇
阳光正好,白云飘飘,风吹过脸颊,带来别样的清爽。站在桥边,眺望远方,别提有多惬意了。
这是一簇我不知道名字的花。群花开得正艳,争芳斗艳,而我偏偏相中了这一朵。不因为什么,只以为我觉得,它就像是一名少女,活在阳光的沐浴下,活得精彩,活得骄傲,引人注目。她永远都是发着光的。
长亭古道,碧波绿水,再加上几棵树,构成了这样一幅富有诗意的景象。太阳投射下来,暖洋洋的,照在桥上,照在树上,照在我的心上。桥的尽头会是另一番不同的景象,边欣赏美景边慢悠悠地渡过去,真是享受。
随着天边晚霞的出现,海珠湖一旅也要结束了。晚风乘着云,把清凉洒向人间。我很开心,也很不舍。海珠湖里的美景还有很多,而且绝对不止是吗?我眼前所能看到的。一花一草,一树一虫,都是美。
海珠桥散文 第3篇
5月21日早上7时10分, 来自茂名化州的包工头陈富超称被拖欠几百万元工程款, 爬上海珠桥桥梁一坐就是5个小时, 海珠桥交通瘫痪, 上万人出行受影响。六旬老人赖伯冲过警戒线爬上桥, 将陈富超推下桥, 陈富超被气垫接住。
这个极富争议的事件, 广东的各家媒体纷纷做了重点报道, 但报道的力度和角度却各不相同, 通过相关的比较, 并结合我们郑州自身的现状, 我认为广东媒体在三方面的竞争态势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系统的策划增加新闻报道的深度厚度。新闻策划是综合类日报最常见的新闻生产手段, 新闻策划一般是连续性报道, 版面呈现方式为集群版面或特刊方式, 一般都投入采编人员众多, 重大新闻只有经过精心组织、周密策划才能得到完整开发, 新闻真相才能被充分挖掘, 新闻的发生过程以及发生背景都因为策划被有力揭示。目前新闻策划是都市类报纸竞争的焦点, 只有占据策划主动权, 报纸在新闻竞争中才能占据制高点。
南方都市报常务副总编辑、奥一网CEO任天阳认为, 突发新闻因其发生时间具有瞬间性骤然性, 信息具有巨大不对称性, 而公众又急需了解, 对新闻媒体来说最具挑战性, 考验记者的快速反应能力, 考验对真相的准确迅速还原能力, 对事件全局的驾驭能力, 对新闻深度的挖掘能力, 是目前广州报业竞争最激烈的一类新闻。针对海珠桥这件突发性事件策划, 各家广东媒体纷纷展示了自己的策划组织意识。
南方都市报的策划最全面, 亮点最多。七八位记者在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文字记者、摄影记者、视频摄像记者按部就班各司其职, 分别捕捉新闻第一落点, 并尽可能多地采访目击者, 复原事件真相, 阿婆的孙子因堵车迟到、守桥的治安员、拍手称快的群众等都采访到了, 随后, 记者又把事件向多维度延伸采访, 家属质疑安保、知情人士介绍推人阿伯、海珠警方有关人士表态、市民看法不一及相关链接“三年前救跳桥者是推人阿伯吗”、“市民建议管理海珠桥要专设部门”等各方面都做了深入的采访。最后, 南方都市报的记者再把事件向纵深方向推进, 派出五六个记者蹲点在派出所, 第一时间采访了被取保后的推人阿伯, 对老人究竟什么目的进行了跟进报道, 独家拍到了老人出派出所的照片视频。
单一的竞争已经演变为多媒介的竞争。海珠桥事件自广州的媒体接到爆料后, 各家媒体派出的不仅是文字和摄影记者, 他们还派出了一个新兵种, 就是视频记者, 他们在第一时间把视频纷纷发到自己的网站上。尤其是南方都市报的记者, 拍到了老伯推人的瞬间独家照片和视频, 在奥一网上首先发出之后, 全面的形象展示深受读者的欢迎。
随着新的传播媒介和新的传播技术不断出现, 广东报业竞争已经从单一的报业竞争转变为多媒介的竞争。为了应对网络媒体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 现有的报业企业纷纷采取各种措施进入网络媒体。目前,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有南方网、南方报业网、奥一网等三大网站, 而且南都数字报业网已经上线, 南方周末报系和21世纪经济报道报系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有大洋网和VRHR求职广场网, 而且广州日报下设了滚动新闻部, 并在九江大桥断桥事件中以报网互动的滚动报道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关注;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旗下有金羊网;深圳报业集团旗下有深圳报业网;其他的报业企业也分别都有自己的报业网。
具有时代价值的敬业意识左右着竞争的最终态势。早上接到爆料后, 各家媒体的摄影、文字记者纷纷赶到出事地点, 关注此事的进展, 但是, 由于海珠桥容易攀爬, 近期要跳桥讨薪的比较多, 许多媒体虽然也去了, 但还是有一种心理的兴趣疲劳存在, 感觉老是跳桥, 兴趣点不是那么突出了。而且, 一些媒体的记者看了一会儿, 看人还没跳下来, 以为还只是个一般性的跳楼秀, 早早地就撤走了。但南方都市报的七八位记者硬是在那里等了近5个小时, 终于让他们等到了老伯推人的突发新闻, 抓到了一条“大活鱼”。当老伯被派出所的民警带走, 事情告一段落之后, 还是南方都市报的记者, 为了跟踪深入报道, 采访到老伯, 不顾派出所民警拒绝采访的情况, 在派出所门前一直守候到凌晨5时, 抓拍到了被取保候审的老伯。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这么拼命呢?在他们背后支撑他们的源泉力量何在?
在这次学习中, 南方都市报南方报业传媒的三位老总在课堂上孜孜不倦的教导, 或许让我在其中悟到了答案:
南方周末总编辑向熹给我们作了《时代认识和价值认识做好新闻工作的前提》的报告, 让我们意识到, 一个好记者首先要有时代认识和价值认识。
向熹认为, 新闻的背后都有一种价值观的选择。通过实践探索, 我们发现, 从来就没有负面新闻, 只有如何报道的问题。也许我们的报道会产生负面效应, 但它不是负面新闻。如何在更高层面上超越所谓的正负之分?如何在更高程度上找到最有价值的新闻?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信息?我们一直努力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达到一个新闻的创新, 达到一个新闻的制高点。
当一个媒体拥有了一批具有时代价值敬业意识的新闻人之后, 它在媒体之间竞争中的优势就会彰显出来, 海珠桥事件传递给读者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推人下桥的谈资新闻, 南方都市报的记者通过辛苦的采访, 告诉大家的而是老伯是不是见义勇为的思考, 这样这个事件才有了活的生命, 才有了竞争的力量, 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曹轲在这类新闻中始终贯彻的就是这种社会时代价值体现的思想。他认为当这种力量源源不绝的时候, 那么, 他就能在竞争中笑到最后。
海珠湿地一期南地块建设及其启示 第4篇
关键词:河道水系;果林;人工湿地;水生植物;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1-0000-00
收稿日期:2013-07-08
修回日期:2014-01-10
Abstract: By means of transformation of ecology watercourse and landscape, the construction ideas and key points of Haizhu Wetland (Southern Area of Phrase I) can be fully explained. The ecological artificial wetland has been built successfully with different hydrophytes and gardening methods. A beautiful river-side scenery has been built with natural and fascinating spots scattered.
Key words: Watercourse; Fruit Forest; Artificial Wetland; Hydrophytes; Transformation
前言
具有良好生态基础的海珠区万亩果园是广州中心城区不可多得的生态绿肺。近年来,由于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果林生态环境在逐步恶化。本次对海珠区石榴岗河流域景观绿化改造以保护果林和生态优先为原则,营造湿地自然生境,提升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集生态、科普、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中心多功能湿地,让城市可持续发展,让市民可就近领略“生态、岭南、水乡、野趣”的果园湿地特色。
1 海珠湿地一期地理概况
海珠湿地一期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龙潭果树公园内,比邻龙潭涌、石榴岗河,水网较为密集,果园内分布着多条灌溉水渠,是珠三角河涌湿地、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万亩果林一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势低平,堤岸受潮汐、海浪的冲刷影响较大,地下水位较浅,一般是1.5~2.5m,地下水位与江水有水力联系。海珠湿地积淀了珠江三角洲湿地数百年的果基农业文化,富有岭南水乡文化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 湿地的建造思路与理念
项目用地曾经是果农们精心维护的果树园,原有大片果树,后来部分果林被开辟用于种植蕉树、蔬菜、瓜果或搭设棚架,从外围看是果林,实则里面是菜园,果树稀疏。海珠湿地一期的建设,对稀疏的果林进行改造,使果树湿地相融合,以整个河涌带贯穿整个湿地,以期达到提升果林的生态效益、发挥湿地功能、改善水质、生态平衡的效果。同时,通过改造,构筑一道秀丽的生态景观长廊,为城市提供真正的“绿肺”, 让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图1)。
3 湿地的建造方式
自然形成的湿地有自身的生态特性,营造人工湿地时如生搬硬套某一自然湿地显然不可;纵观多个人工湿地的建设,多利用部分自然湿地,并在遵循湿地生物系统和生物分布格局、原理和湿地形成发育演化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当地特有的环境,以模仿生态形式进行湿地景观的营造。
项目营造的是人工湿地,地带为窄长形,在河道开挖时扩大水面,增加大面积浅滩,营造洼地,以突出湿地的效果。通过河床改造所形成的变化来营造水体流动的模样,在平坦宽阔的河道上,应使长度逐渐增大,坡度逐渐减小,流速逐渐减小,趋于平缓,形成多个河心小丘,点缀其中。凸岸形成平缓的浅滩,弯道凹岸的河底增加深度,坡度较陡。河床蜿蜒伸展,岸边以自然驳岸为主,陡坡部分则作硬质驳岸;自然驳岸位置以自然坡度入水,拥有良好的水中种植条件,过渡自然;硬质驳岸岸线较生硬,利用植物对驳岸进行修饰。
海珠湿地地形地势按建造要求进行施工放样,挖方时挖出的肥沃土壤,留着绿化种植使用。靠近新光快速路地段堆山造型栽植绿化,既可以使行人看到湿地的部分景观,又阻隔了车行噪音。村落边缘堆山造林带形成绿色的屏障,有效分隔村屋与湿地,更好地显示湿地的生态环境。挖河堆山,这是解决土方的一个好办法。在施工中,若将地下挖出的瘀泥用于堆坡,由于重型机械不停地转运和推土机修坡,泥土会发生挪位、震动,瘀泥容易液化,继而造成泥土滑坡,这既是安全隐患,又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影响施工的进度。正确的做法是:在堆填的位置先用碎石或建筑硬质余泥填出施工便道,形成“田”字形格局,瘀泥往格内堆填,有效地限制了瘀泥的外泄,再在瘀泥上掺入一层干的红土改善土质,使堆坡达到理想的高度。选择湿地型的推土机进行施工,因该种推土机重量较轻、履带较宽,不容易在瘀泥中下陷,能很好地作业。在堆坡造型上,顺应自然,土坡、坡顶、坡脊连接有序,高低起伏,前后错落,歪走斜伸,逶迤连绵,充分体现自然天成的效果。通过对地形的改造,显示出山坡河道与湿地的轮廓,突出了自然的景观效果。
湿地上的东涵闸和南涵闸连通石榴岗河水系,引入活水,改善水质,确保植物正常生长,保证了湿地景观的效果。
4 湿地的植物配植
湿地栽植了多种水生植物,有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等植物配置。水域宽阔处主要考虑远观,注意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以量取胜,给人壮观的感受。水域面积较小处主要考虑近观,注重植物单体的效果和水面的镜面作用,要求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与整体效果相呼应,浮叶及漂浮植物与挺水植物的比例恰当。水体边缘应选择株形较小、质感精细的湿生花木,且避免种植过密。靠近水面点缀株型叶形小巧、质地较细腻的水生植物,使堤岸和水面自然过渡。其中,要求各种植物的体形、体量、色彩、线条等有相似性,给人统一的感觉。观赏价值高的水生植物种类宜布置在游人视点最清晰的地方。岸边应选择株形高大、枝叶茂盛的植株成团种植,并间植株型略小的湿生花木。岸边不同形态的乔木与果林相结合,形成丰富的天际线,与水面构成对比,同时,再适当点缀优美的石景使景色富于变化、生机盎然。设置堤岸、岛屿是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手段。堤、岛的植物配置丰富了水面的层次和空间色彩,其婆娑的倒影是水面的主要景观,倒影把远近交错的景物组合在同一画面中,并使岸上景物一分为二,上下交映。堤岸常与桥相连,桥头的植物配置应与桥的外观,包括体量、形式、结构、材质等相宜。建筑是湿地景观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根据建筑的主题、意境进行植物配置,以突出和强调建筑的主题,在满足植物生态需求的基础上,所选择的植物应与建筑的体量、比例相协调,两者相得益彰,按照艺术构图体现植物个体美和群体美,使得人们充分欣赏到其由此产生的意境美[1];营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涓涓流水、微波荡漾、芦花飘香的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以展现自然情趣。
nlc202309042037
5 湿地建造的效果
海珠湿地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景观效果:
5.1花田蔬地
这里堆山造坡,种植乔灌木形成华南快线的隔离带,成为一个分隔屏障,分为花圃种植区和蔬菜培植区。山坡上五彩花带,山坡下蔬果丰硕,这里除供游客观赏和科研培育示范外,还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而这里种植的蔬菜都是科研的新品种,所以这里也是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的好去处(图2)。
5.2古荫帆影
古荫帆影是仿古摇橹船及木画舫的停泊码头。在两岸果树和花草的映衬下,船舶出航,帆影点点;宛曲的石栈道连接着码头和平台。这里水面宽阔,岛屿分布其中,远处的岛屿栽植有挺水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纸莎草Cyperus papyrus、美人蕉Cannaglauca,近处小岛与栈道之间的连接选用矮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Pumila’、紫叶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金叶芦竹Arundo donax、日本红尾草、常绿菖蒲Acorus、纸莎草、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花叶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红鞘水竹芋Maranta arundinacea;游人至此,仿如在画中行走,如梦如幻(图3)。
5.3淡水红树林试验区
经过拱桥,便进入宛曲的河道,这里有一处浅水区,育有淡水红树林如海桑Sonneratiacaseolaris、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 (L.) Blanco、秋茄树Kandelia candel、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 Gaertn. f.、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 Linn.等,并有梭鱼草、花叶芦竹Arundo donax、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荷花Nelumbo nucifera、灯芯草Juncus effusus、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等环绕塘边,营造出典型的红树林生态区域。
5.4金色池塘
对现状耕地进行适度开挖改造,扩大水面,一边是宛曲延伸的河道,一边是低洼小水道连绵着果树林,并在此建造木桥与茅草亭廊,展现珠江地区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这里选用的植物有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红叶美人蕉、茨菰Sagittaria sagittifolia、香蒲cattail、紫叶芦苇、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狐尾藻Myriophyllumverticillatum、睡莲Nymphaea alba、荷花等;水生植物丛植片生、相互映衬,形成了协调美观的水体植物景观;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在夕阳的照映下,水面金黄,与河道两边的水生植物相映,景色宜人,令人陶醉。
5.5画外烟渚
这里是城市河涌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与石榴岗河紧紧相连,每年三、四月份的时候,石榴湾湿地春风拂面,春雨迷蒙,两岸新绿嫩黄醉眼,鲜花艳丽欲滴,春的气息在空气中浮游流动,沁人心脾,令人陶醉。湿地处处是风景,在其中穿行如同置身在画中雾气笼罩的洲渚(图4)。
5.6果林湿地园
果林湿地保留了原龙潭果树公园种植的果树,为游客提供了采摘果实、接触自然的体验空间,是捕捉自然、野趣的精品景点。漫步在果林湿地中,伸手就可以触碰到其中的果树,采摘果实,别有情趣。游客可零距离观赏大小不一的杨桃果Averrhoa carambola,而河对岸的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 (L.) Rich在沼泽地连绵成片,与果树遥相呼应(图5)。
5.7花洲古渡
这是湿地的一个亮点。花洲古渡接近新光快速路出口。海珠又名花洲,此处设置登船码头,故名花洲古渡。河里波光粼粼的水纹,复刻旧时海珠水乡记忆。两岸的绿道、景观绿化带和景观路配以姿态优美、象征气节的竹bamboo、梅Prunus mume、桃Prunus persica等植物景观节点、龙舟码头及亲水平台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岸边栽植了芦苇、再力花,花叶泽泻、慈姑、睡莲、密花千屈菜Spiked Loosestrlfe、茭白Zizania latifolia (Griseb.) Stapf、梭鱼草、荷花、菱角T. bicornis、萍蓬草pumilum、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水罂粟Hydrocleys nymphoides,具有良好姿态的植株成片成景,以群落配置的方式增加视觉冲击力。该处利用不同植物的叶型、花型及果型搭配组合成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水生植物的绿色叶片表现出亮绿、草绿、黄绿色等各种绿,巧妙搭配在一起,统一中带有层次的变化,整体景观清新怡人。
(图6)
6 结语
建造湿地要深刻认识人工湿地各种功能要素,将它们有机结合为具有多种功能的复合系统,植被对净化水质的作用及对野生动物的益处;更加赞同和认可人工湿地项目在展现自然生态过程中呈现的教育意义及帮助公众认识和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2]。海珠湿地一期南地块对退化的果林湿地进行改造,以前的植物主要是以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荔枝Litchi chinensis、芭蕉Musa basjoo等果树为主,也比较低产。通过对原有果园进行林相改造,植物品种由原有的10余种果树增加到210余种各类植物(含乔木、灌木、地被、水生植物),大大提高了果园的生态效益。从原来万亩果园的生态转变为果园人工湿地的生态需要一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从一种生态的改变到另一种生态的形成需要经过若干年的时间,植物生长形成局部小气候后,这种生态才逐步形成。由局部小气候生长良好到形成一个整体区域气候,这个区域气候使植物生长良好,进入或形成一个生态环境。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在这个生态环境中生生不息、不断繁衍和优胜劣汰,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自然生态景观。为此,海珠湿地的后期建造应尽量保持原生态,凸显出岭南风情,整合资源,打造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城市示范区”、建设“花城、水城、绿城的样板区”。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憩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吴玲.湿地植物与景观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20-25.
[2] [美]克雷格·S·坎贝尔,迈克尔·H·奥格登著.吴晓芙译.湿地与景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56.
审稿编辑:李青 赵晓铭
海珠 第5篇
目录海珠―地名区位历史交通条件经济现状收缩展开海珠―地名
广州市海珠区古称“江南洲”,位于广州市的中部,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一个素有广州“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全区面积90.45平方公里,总人口123.73万,辖内有18条行政街。
区位历史
海珠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海珠区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四面环水,与荔湾、越秀、东山、天河、黄埔、芳村、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有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局。海珠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物可考而比较确切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有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立的大元帅府旧址,有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有见证海珠岛地貌形成历史的古海岸遗址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
交通条件
海珠区是广州市通往珠江三角洲各市、县和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重要通道。区内河涌密布,水上交通方便,不但是广州市区内的重要水路航道,还可直通珠江三角洲各内河港口及沿海港口,区内有客运货运码头,船舶可直达汕头、海口、三亚、厦门等沿海城市。陆路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路网遍布全区,12座跨江大桥与市内各区相连,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和华南大道横贯全区,地铁二、三号线通过区的最繁华地段。路桥网络四通八达。
经济现状
海珠湖作文 第6篇
走在待月桥上,一眼望去,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望无际的蓝如丝带的湖,明媚的阳光照在湖面上,反射出来的光芒就像一道绚丽的彩虹,那么独特,那么耀眼。
再往前走,一棵挂着灯笼和元宝的大树上,两个财神爷正将金灿灿的大元宝挂在树上呢!好像在对过往的游人说:“祝大家在马年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看着这棵高大的“财神树”,我也沉浸在这新年到来的喜悦当中,心里不由自主地快活起来。
接下来的情景更是让我不得不拍手叫好:一排排不同的花儿长得多么茂盛啊,花仙子们也随着风娃娃的伴奏与小鸟们的歌声不禁跳起优美的舞蹈来,真是一支完美的乐队!瞧! 含羞的玫瑰妹妹们终于开出了美丽的花苞,一个个就像亭亭玉立的美少女。
咦?那儿怎么有个大巨人,走近点瞧瞧,嘿,原来是棵高大挺秀的大榕树,它的树干凹凸不平,上面布满了小小的缝隙。粗壮的树干要几个小朋友手拉手才能勉强抱住。从树干上伸出了许多树枝,像巨人张开了手掌。这位“大爷”的年龄应该也不小了,远远看去,它长得可真笔直,让我敬佩不已!
接着,我们来到了“听秋居”,走近一看,许多树都聚集在了这里,如:松树、榕树、红果树等等。看,松树就像一只长颈鹿在向远处眺望;榕树则活像把大大的伞撑开着;唯有红果树――它的的叶子不是绿色的,而是红色的,你瞧它是多么的与众不同。此时,我不禁想起了杜甫的诗句:“春花烂漫惹人留,如画草堂号听秋。骚客吟哦歌四季,再无诗圣为风愁。”
前面就是“藤化n”了,长长的藤蔓顺着木棒爬上去,就形成了“藤蔓屋”,从远处望去,给人一种舒心的感觉,使大自然变得更有生机。
随后我们参观的是“畅心园”,园内有几座小木屋,木屋旁长着一些茅草、竹篱等植物,特别是那有着古色古香的小桥和那清澈见底的小溪,还有友好的人家,使我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味道,让整个人置身园中令人感到心情舒畅。
“哗啦啦,哗啦啦。”一股潺潺的流水声引起了我的注意,跑去一看,一根木棒中流出来的水似小小的瀑布,在这些美丽的水仙花、梅花和柳树的映衬下,一幅迷人的风景画就展现在我眼前。
“航水秀”这几个大字立刻将我吸引过来,几只白鹤在水中觅食,下面的鱼儿到处逃跑。其中有一只白鹤正拍拍翅膀向蔚蓝的天空飞去,那景色真是太美了!
听到“年年有余”这个词,是否想到了“年”的同音字――“莲”呢?没错,接下来就是赏莲花。一个个大水缸中都有一枝莲花,真不愧是“一枝独秀,唯我独尊。”
游玩了海珠湖,可我还不想走,于是,我作了一首诗,以示我此时对海珠湖的眷恋:
“游览美丽海珠湖,
海珠湖作文 第7篇
一走进大门,就可以闻到阵阵香味扑鼻而来,那是树叶的清香和花香结合起来散发出来香味,人们闻到了这种香味,会瞬间觉得精神抖擞!
湖旁边的一排高大的桉树、樟树像战士一样挺立着,树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清清嗓子,开始歌唱;有的小鸟在窝里睡觉;有的相互扑打着翅膀,好像在玩耍。
树下的草地像一块碧绿的地毯,里面夹着各种各样的野花,微风中,她们一直在微笑,仿佛在欢迎人们的到来!
最令我难忘的,倒不是这些树和花,而是海珠湖。
海珠湖清澈见底,清得能看见水里的小鱼在嬉闹。它平静得就像一面大镜子。靠树边的湖水很深,它就像被周围的绿树染过似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绿了。
它还会变魔术呢,每当太阳升起时,它就变成火红色的,在月亮的照射下,它又变成银色的,你看,是不是很有趣?
它奏出的音乐也很好听,叮咚叮咚。。。哗哗哗、哗哗。。。人们一听到这个音乐,就会被它深深陶醉住了!
海珠湖作文 第8篇
海珠湖是一片大湖,旁边还有环湖公园。清晨,最妙是下点小雨。如果你来海珠湖跑步,一定会被浓雾笼罩着,好像步入了仙境。早上七点,耀眼的阳光透过浓雾,洒落在地上。大地变成了金黄色的了。
在湖边漫步,清幽的凉风拂过脸颊,使我们倍感舒适。同时,小鸟边飞边叫,好像在说:“真快乐了”。
湖边有一块青草遍地的湖岸,湖岸旁长着芦苇,芦苇里有什么,有一种红头的小鸟,喜欢跟野生水鸭争吃的。
说到这里,你们一定会问?鸭,鹅在哪呢?哈哈,它们马上就要游过来了。瞧!它们来了。我们也很高兴,拿出食物喂它们,它们也乐坏了,把食物一扫而光。
我们顺着曲曲木桥往前走,哇。那是什么花田呀。走进一看,是波斯菊。有橙色,黄色,红色,白色,紫色,粉红色,梅红色
在风中摇曳,真是五彩斑澜。远看就像一条彩虹桥。漂亮的颜色不知和那碧绿的湖水有多相配呀!一阵阵微微的风吹来,菊花就像一个个的小精灵在叶子在舞蹈,让你留连忘返。
游海珠湖作文 第9篇
我们注意到了一片类似指甲花的中间,站立着一种很高很细的植物,开着粉色的花。爸爸说,那是格桑花,有毒,动物是不会吃的。正因为这样,它就很好地保护了自己。不过我们可以用手去摸它。沿着开满鲜花的绿道,我们开心地一边说话,一边观看各种漂亮的植物。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横跨海珠湖的木桥。我们发现有好多鱼,都赶过来看我们哪!杨景悦拿面包屑来喂它们,各种各样的鱼马上就围了过来,争着抢着,热闹极了。走完木桥,我们来到一个小池边,发现有很多蝌蚪,就一起动手抓。
因为我没有装蝌蚪的袋子,就帮其他同学抓。没想到朱殷一开口说话,我的右脚就滑进了水池中,鞋子和袜子都湿透了。我只好单脚跳到便利店,要了一个袋子,代替袜子,穿着湿淋淋的鞋子,继续往前走,准备结束这一次的活动。当然,在游览海珠湖的时候,我们还发现了蘑菇,乌龟趴在湖中央的石头上休息,野鸭子在水上飞,背后还留下长长的波纹哪
美丽的海珠湖作文 第10篇
海珠湖有四个多,分别是人多、树多、鸟多和鱼多,让我给你一一道来。
一进大门,一块大石头清晰地刻着“海珠湖”三个大字,早上你会看到海珠湖人山人海,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散步,有的在树荫底下乘凉,还有的在喝茶吃早点,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绕湖一圈,到处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每棵树的枝叶连起来,形成了一张绿色的大网。树的种类繁多,有榕树、白桦树、杨树等,多得数不胜数。从树边经过,不仅空气是清新的,感觉整个肺都是清新的。
海珠湖是广州市区最大的人工湖,湖水十分清澈。只要你往湖里望一眼,你就会感觉湖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鱼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红色的、白色的、黑色的,还有黑白相间的,看的人眼花缭乱,甚是好看。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时不时跳出水面,像在和人们打招呼。
往湖中心望去,只见湖中心耸立着一座小岛,因为没有通往小岛的路,所以这里成了鸟儿们的避风港。远远的,你都会听到小鸟在枝头唱着动听的歌曲。时不时还有几只白鹭从湖面掠过,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日记:游海珠湖作文 第11篇
四年级日记:游海珠湖
今天,我和
大门口早已人山人海,一块大石头清楚地刻着“海珠湖”三个大字。我们向右边的石桥走去,站在桥上,一股清爽的风迎面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过了桥,就来到了海珠湖的岸边,
小学生作文大全
这里绿树高大,草翠花开,空气十分新鲜,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海珠湖水在阳光下显得银白。湖里的鱼比晓港公园湖里的鱼还要多。一条条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让我不解的是这些鱼在游的时候总是露出半个头在水面,好像是在吸氧。我立即询问妈妈,妈妈对我说:“前几天不是才下过一场大暴雨吗?对吧!鱼儿在水里憋了太久,好不容易才盼来晴天,鱼儿当然要探出头来吸收氧气。”啊,我恍然大悟。这些鱼大小不一,最大的大概有二十至二十五厘米左右。鱼的颜色多种多样:有红色,黄色,橙色,还有黑白相间的鱼呢,还有一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见着鱼儿在水中这么快活的游来游去,我也觉得快乐。但是也好想捞几只鱼回家煎着或蒸着吃,炖鱼汤味道应该也不错,不过我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在嫩绿的小草,高大、茂盛的树,还有快活的小鱼儿的陪伴下,我变得充满活力,快乐,最后恋恋不舍地向它们告别。
游玩了美丽的海珠湖。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还解决了我的一个疑问,让我的知识面又增长了一点儿。最后用两个字来形容我的心情兴奋。
秋赏海珠湖作文欣赏 第12篇
海珠岛犹如被珠江前后航道双臂环抱着的一颗明珠,岛上的海珠湖是广州市区最大的人工湖,水面面积达795亩,相当于流花湖和麓湖水面面积的总和,是广州新中轴线南段上一颗真正的“绿心”。
我们信步徜徉在海珠湖畔,心情非常舒适惬意。深秋的天空明净如洗,浩淼的湖面微风轻拂,湖面有蜻蜓点水般滑过,涟漪悄无声息的层层泛开。秋陽斜照,光晕对影移;秋陽温馨,湖面泛起层层碎金细银;轻轻的秋风挟裹一着晨曦的露珠,缓缓地从天际吹过,轻寒微凉,非常舒适;天边一抹云霞在秋陽的濡染下,轻一盈舒缓地流动着瑰丽的风景。漫步湖边,清风送爽,空气中渗着淡淡的花香和青草叶果的清香,清新怡人。宽阔的湖面波光粼粼,极目远处是大片大片盈盈的绿,水是绿的,山是绿的,树是绿的,草是绿的,那一种旷味从头到脚弥漫身心。徜徉在这无垠的`碧绿里,我们的心情渐渐变得安然而平静,就象脚下袅袅升起的轻烟,在静寂的时光里,我们用心感觉和捕抓秋的清澈和澄净,心中的杂芜,都在这片茫茫的绿里踪销迹隐;人世间的一切烦忧,也被这柔柔的绿所抚平。
湖畔周围是一片片葱茏的树木,樟树、人面子、紫荆、罗汉松、高山榕等上百个品种,一棵棵尽展其挺秀的身姿。秋陽从树枝隙间泻下来,斑驳了树下的小路。偶闻鸟鸣啾啾,更显得湖畔空灵幽静。徜徉其间,思绪也变得斑驳而迷一离起来。
我们沿着环湖园道信步而行,边走边看,东北侧是一片很大的湿地和一道长长的弯弯曲曲的木栈道,栈道上有一座观景亭。我们沿木栈道缓缓踱步,湿地里种有荷花、水杉、常绿菖蒲、垂丝柳、矮蒲苇等60余种的水生植物,品种丰富,层次不一。湖边种植着各色鲜花,尽管有些花朵已经凋谢疏落,但仍一簇簇姹紫嫣红地绽放着,幽幽身影随风摇曳,坚守成独立的绚绮风景,装扮着深秋的的婆娑。窸窣的花语,淡淡的芳一香,醉了云天,醉了游人。
信步来到海珠湖南岸,这里是一个过万平方米的大草坪,葱葱绿荫中,掩映着一些造型精致的木头房子,给人一种温馨、恬淡和舒适的田园感觉。宽阔的湖面倒映出远处的广州塔、西塔等现代建筑,让人从曼一妙的遐想中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湖的东面有一道防洪灌溉水闸,水闸上的盖桥斜度很高,站在这里,可以远眺东侧的河涌、外湖、新光快速和红色圆拱的新光大桥,视野非常开阔。据说,最早规划海珠湖时,它是一个定位为雨洪调蓄、引水补水的水利工程。而现在海珠湖的水利功能也非常突出,它与石榴岗河、西碌涌、杨湾涌、上冲涌、大塘涌、大围涌6条河涌构成了“一湖六脉”的天然格局。每当珠江涨潮时,东闸打开,珠江水涌一入海珠湖;珠江退潮时,西闸打开,将海珠湖水放出去。整个换水过程采取重力自流方式,不需要水泵,省电节能。
海珠地区文学协会章程 第13篇
海 珠 地 区 文 学 协 会 章 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协会为群众文学性团体,名称为海珠地区文学协
会。
第二条本协会隶属于海珠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一个组织,在海珠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工作。
第三条本协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双百”、“双为”方针,广大文学朋友,为繁荣海珠区文学创作和建设“五彩”海珠而积极开展文学创作活动。
第二章 会员
第四条凡在海珠地区的具有一定文学创作能力,承认本协会
章程,愿意参加本协会开展的各项活动的人员,本人提出申请,经本协会两名正式会员介绍,理事会讨论批准,即可成为本协会会员。
第五条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1、在本协会内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2、享有参加本协会举行的一切活动权利;
3、具有批评和监督理事会的权利;
4、具有向本协会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5、具有获得本协会的资料和各类信息权利;
6、具有退出本动员会的自由。
第六条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本协会章程的各项规定;
2、接受本协会的领导,积极参加本协会开展的各项
活动;
3、积极、认真地完成本协会交给的任务;
4、维护本协会的荣誉,不得用本协会的名义,谋取
个人的得益;
5、会员退会,必须写出退会声明给理事会备案;
6、每年应缴纳会费。
第七条会员如有违法和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表
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八条会员大会是本协会最高权力机构。会员大会由本协会
全体会员组成,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出席方能召开。每年召开一次。大会的选举和通过决议,实行民主表决方式。
第九条会员大会行使以下职权:
1、讨论、制定、修改本协会章程;
2、审议和批准报告和上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3、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4、监督本协会的财务活动;
第十条 理事会是会员大会闭会期间组织开展日常工作的执行
机构,理事会由若干名理事组成,理事会四年为一届。第十一条 理事会的职权:
1、执行会员大会决议;
2、选举正副会长;
3、筹备召开会员大会和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4、制订工作计划和总结本协会的工作。第十二条 理事会的理事应具备以下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3、爱好文学创作,有一定写作专长,在群众中有一
定的威信和影响力。
第四章 活动
第十三条本协会坚持“双百”、“双为”方针,开展与文学欣
赏和文学创作密切相关、有利于培养会员文学欣赏能力,有利于提高会员的文学创作能力,有利于繁荣海珠地区文学和建设“文化海珠”的活动。
第十四条 协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1、不定期出版文学刊物;
2、不定期举行文学沙龙、文学讲座等文学活动;
3、组织采风活动;
4、组织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交流活动和比赛;
5、组织对外文学交流活动。
第五章
第十五条 本协会经费来源
1、会员费;
2、海珠区文联资助;
3、正当的社会资助。
第十六条 本协会每年一次性向会员收取会费,作为开展各项
活动的基金。
第十七条活动经费的收支设立账簿登记,由秘书长(或副会
长)负责管理。理事会负责监督检查。每年向会员公布一次账目。
第六章 附则 财务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 本章程由会员大会讨论和通过,报海珠区文联备案。第十九条 本章程最终解释权归本协会理事会。
海珠桥散文 第14篇
环境监测站专业技术人员公告
海珠区环境监测站是广州市海珠区环境保护局属下的正科级财政核拨事业单位,属国家环境监测系统三级站。主要负责海珠区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 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等环境监测工作。为充实海珠区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队伍,根据《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39号)文件精神,现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5名专业技术人员。
一、招聘职位和范围
(一)招聘职位:海珠区环境监测站专业技术岗位5个。具体见《海珠区环境保护局公开招聘环境监测站专业技术人员职位表》(附件)。
(二)招聘范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三)招聘对象: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人员和应届毕业生。
二、应聘人员的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备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3、身体健康。
4、具有广州市常住户口的(不含从化市、增城市),需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年龄限35周岁以下(1977年1月1日后出生)。
5、不具有广州市常住户口的(含从化市、增城市),需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年龄限35周岁以下(1977年1月1日后出生),已婚人员的配偶无广州市常住户口的,其配偶也必须符合广州市人口准入条件。
6、具备招聘职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三、招聘办法
考试与考核相结合,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一)报名。
1、采取现场报名的方式。
2、报名时间: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2012年5月31日(星期四),每天上午9:00—11:30,下午2:30—4:30。
3、报名地点和联系电话:广州市海珠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地址:广州市同
福中路399号),电话:84232050。
4、报名要求:对报名人员先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需提供报名人员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属集体户口的须提供加盖公章的户主页复印件及本人页)、学历证、学位证、专业技术资格证、工作经历证明、计生证明等有关证明材料。所有证件、材料均要求提供原件及复印件(A4规格,原件在校验后退还本人)。资格审查合格者方可报名,报名人员提交本人近期小一寸免冠正面彩照2张,填写《广州市海珠区环境保护局公开招聘海珠区环境监测站专业技术人员报名登记表》。报名人员应对提交的材料负责,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考试资格或录用资格。
5、缴费:成功报名人员缴纳报名、考务费每人50元,因本人原因未能参加考试者不予退费。报名同时由海珠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发放领取笔试准考证通知单。
6、报名不足3人的职位不开考。不开考职位的情况将于2012年6月1日在招聘公告相应网站公布。
(二)考试。
1、笔试
(1)笔试时间:2012年6月3日(星期日)下午15:00-17:00。
(2)笔试地点:以笔试准考证为准。
(3)笔试内容:主要测试公共基础知识以及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知识。
(4)笔试成绩于2012年6月6日(星期三)后在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海珠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广州市海珠区环境保护信息网、海珠人才网公布。考生对自己的笔试分数有疑问的,应在分数公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在海珠人才网下载并填写《考生查分登记表》送海珠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申请查分。每个考生只能申请查分一次。
(5)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报考者报考专业技术岗位5免笔试,资格审查合格后直接进入面试。
2、面试。
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的方式,按招聘职位拟录用人数和笔试成绩高低1:5的比例确定面试人员。未达上述比例的,所有参加 笔试的人员均进入面试。面试主要考察应聘者与职位相适应的情况,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情况及判断、分析能力等。面试合格分数为60分,面 试成绩当场公布,面试不合格的应试人员不进入体检和组织考核阶段。
(三)体检。
按招聘职位拟录用人数和面试成绩高低顺序1:1的比例确定体检人选。体检标
准按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实施细则(试行)》执行。体检在指定医院进行,体检医院建议复查的考生,在一个月内不能得出合格结论的,用人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具备候选资格的人员中依次递补。体检合格者进行考 核。
(四)组织考核。
组织考核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和计划生育情况。考核量化为分值,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上为合格。考核不合格的,可在具备候选资格的人员中依次递补。
四、公示和录用
根据拟录用职位的要求,按照考试、体检、考核结果确定拟录用人选,并在海珠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按规定办理录用手续。
五、聘用和待遇
录用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并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实行人员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度。聘用期间按财政核拨事业单位的制度进行管理,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试用期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六、其他
1、应聘人员在公开招聘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取消考试资格或者聘用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应聘资格的;
(2)应聘人员在考试、体检或考核等过程中作弊的;
(3)凡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
(4)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
(5)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
2、本次招聘工作资格条件咨询电话:(020)34387568。咨询时间为工作日上午9:00至11:30,下午14:30至17:00。
广州市海珠区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