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互动景观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互动景观范文(精选4篇)

互动景观 第1篇

1 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功能体现

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对优化城市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

植物作为园林中最主体的景观元素,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实用功能和美化环境两个方面。对于城市,植物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美化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产功能。具体来讲,植物可降低噪声、杀菌吸尘、调节温度;通过对植物进行艺术化设计并运用一定的工程技术,可以营造优美的植物景观,彰显其生命力,为城市增添无穷活力;良好的植物环境可供人们进行教育、学习、科研等社会活动以及游憩、疗养等促进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此外,植物还表现为食用、药用以及作为工业原料等生产功能。植物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也可与其他植物个体或者景观元素组合成景,除了上述的功能之外,其对于人们各种感官(包括视觉、嗅觉、触觉等)的刺激激发了人们的探索欲,使得人们欲与之共存,从而参与到景观中去。

2 植物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2.1 城市景观的一般特征

城市景观的普遍问题是过于人工化[3]。园林构成因素中面积最大的是绿色植物,还包括园林建筑、硬质铺地、景观小品和水景等。城市景观存在的最重要的功能是服务于人,所以其最核心的设计指导原则应是“以人为本”,即以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需求为本。基于上述功能需求,笔者把城市景观的特征概括为综合性、多样性以及特色性。城市景观的综合性是指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多样性是指景观种类多样,如公共广场、城市公园、商业步行街等等;特色性指的是景观的“个性”,亦可称作地域性或者本土性。

2.2 城市景观中的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在城市景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运用园林植物进行配置时,以遵循植物配置原则为前提,用艺术设计手法和专业工程技术来实现植物配置的理想效果。

3 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1)植物生长不良。有的植物生长过于缓慢、色彩黯淡,甚至整株或者部分枝条枯死。2)树形差异大。有些行道树或者景观树阵由于生长条件不一、街道走线等各种原因,使得设计图纸中成排的整齐树列出现了明显的外形差异,影响了整体效果。3)维护不到位。典型的问题是很多植物叶片堆满了灰尘或其他杂质,使植物失去了本身的色相,效果不佳。

4 实现人与景观的互动——园林植物的“应用之道”

4.1 保证植物生长良好

植物的生长需要特定的条件。要保证其生长良好,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细致地考虑。首先要研究土壤的性质,确定其酸碱性并测试其pH值;其次还需要明确土壤的保水性、所含各种营养元素的百分比等等;再次需要了解场地的光照度、降雨量、保水性等特征。总之,对于场地条件需要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将分析结论作为选择植物品种的依据,以确保栽植的植物生长良好。

4.2 合理确定植物外形

根据场地功能如林荫空间、观赏花境作为点景等确定植物的胸径、高度、冠幅、枝下高、分枝方式等特性。在满足场地功能需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树形优美的植物,行道树和规则树阵要选择树形统一的植物。通过这种严谨的选择植物的方法,可以确保植物景观立面尺度合宜,为人们营造舒适的户外环境,使人的行为在其中不受到抑制和干扰,从而更好的参与到景观中去。如图1所示为美国“莱斯大学Brochstein亭”中的槲树景观。

4.3 适当应用新奇植物

一切新奇的事物都会激发人们的探索欲。于常见植物景观中栽植少量不常见的新品种植物,通过其整体外形、叶片形状、枝干、花色等向人们传递新的信息,吸引人们驻足观赏,不仅激发了人们的探索精神,更使得人的行为活动以景观为载体,从而形成人与景观相互融合的关系。

4.4 调动人们各种感官

植物作为最重要的景观元素,可以有很多配置形式,如孤植、丛植、列植、群植等等。我们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人的因素,从视觉、嗅觉、触觉上给人以刺激。各种外形的植物经过有序地组织形成优美的林冠线,并从色彩上进行搭配组合,从视觉上给人清新、明快的感觉;选择一些有香味的植物,从嗅觉上吸引人们参与到其中,体会亲近自然的惬意;另外,配置一些叶片形状奇特、树干异化的植物,如紫薇、马褂木等,使人们能伸手触摸植物,从触觉上让人们亲近植物,从而更好地融入景观。

4.5 合理搭配各种植物

根据人们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合理搭配植物组合成景,比如阴凉的林下空间、植物迷宫、植物列植形成的导向性等等。一株植物的体量十分有限,在植物景观中往往运用各种植物进行艺术化地组合配置,以形成所需的特定场所环境。

4.6 用植物表现趣味性

景观的趣味性十分重要,在常规的景观中表现一些趣味性往往成为一个景观吸引人的亮点。植物景观的趣味性在于采用非常规的栽植方式和植物本身所具有的非常规的生长方式,如倾斜栽植的湖岸垂柳、游憩路旁伸出的枝条以及用灌木修剪的各种造型的“绿色雕塑”等等,如图2所示。

5 结语

植物景观是一个城市形象的基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在户外进行着各种活动,在这个公共环境中,植物造景不仅只是树种的选择、推敲平立面的构成以及色彩的搭配等等。对于景观设计师而言,更重要的是在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需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创造符合人们行为需要以及心理需求的优美植物景观。让人能够参与到这种景观中去,作为一名刚入行的青年景观设计师,这是我想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打造的景观载体。

摘要:通过阐述植物景观的重要性,让人们更加重视城市景观中的植物配置,应用植物景观调研、查阅大量资料分析提炼的途径,提出了如何利用园林植物实现人与景观互动的方法,以指导景观设计师创造出符合人们需求的优美植物景观。

关键词:植物配置,以人为本,精神生活,参与

参考文献

[1][美]Marc Treib.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A Critical Re-view[M].丁力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96.

[2]杨丽,孙震.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城乡绿化,2010(1):40-41.

[3]齐保国,李新生.浅谈园林与城市景观设计[J].学术探讨,2010(2):127.

[4]王庆芬.浅析园林植物配置[J].Value Engineering,2010(1):183.

景观设计中互动性与地域性探讨论文 第2篇

一、景观设计中互动性与地域性体现必要性

景观设计要充分的利用区域自然景观和历史发展特点,针对气候状况。水文地貌、动植物资源等形成具有人文价值的景观。景观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与周边景物都能够形成必要的联系。在景观设计地域性中体现出不同自然因素的互动性。使人们对景观的感受更加的深入。只有突出景观设计的互动性,才能够在不同自然因素中共同作用下架构出具有独特的风貌。景观设计是一种总体建设语言,需要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入性的挖掘。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地域性原则,增强人们的互动感受。这样将会获取到更为突出的景观效果。在景观设计上注重内敛的文化韵味,以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利用现代设计语言,丰富中国古典情韵。景观设计不是单纯的时尚元素堆积,而是通过传统文化打造出更为先进的现代审美。景观设计将会受到不同条件因素的限制,将地域性作为景观设计风格体现的基本。能够全面的考虑到景观设计的切入点,增强景观与建筑互动效果。这样通过景观设计能够表达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地域性与互动性在景观中的融入设计效果

(一)将文化符号进行分解,组合成为新的形式

景观设计中的文化符号融入主要是采用分解转化的方式,组合成为新的形态在景观设计中进行体现。经过分解转化之后的景观设计能够更加体现出地域性特点,使人们接受文化的效果更加鲜明。对传统文化进行重组,可以利用原始形态或者保留特征进行全新构造。以原始形态为出发点,对文化符号进行创新置换,可以作为景观设计中的一部分进行体现。文化符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的文化符号经过交融名之后能够展示出更为丰富的符号系统。在经过地域之间的互动交流,吸收不同地域特点,这样就达到景观设计创新的目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更为有力的生命。

(二)凸显标志性景观

景观设计中的标志性能够表达出地域特点和人们对自然的理解。标志性建筑要基于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等资源,同时也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设计的景观融入到城市发展与环境中。标志性建筑体现了人们的审美心理,要符合当地的文化特点。这样才能够更为直接的进行审美辨识,同时增强人们的记忆功能。在景观设计中建筑如果只起到表达具象化作用,那么是不能够作为标志性建筑看待。在地域文化中突出标志性建筑,要符合审美观感,最为重要的是要传达出城市发展的历程。这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意义和精神价值。

(三)开放性

景观设计是在公开性的空间中进行的。是一种对于建筑外部视觉空间表达的过程。人们在景观场所进行聚集,需要景观能够提供人们休闲娱乐。这样将会有助于人们开展交际。这是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的问题【2】。景观设计内在存在价值,在满足社会属性的同时,在不同的区域范围中都要保证景观建筑的开放性,使人们都能够接触或者感受到景观特点。在景观整体规划中,人们会一致性的认同这种艺术空间呈现的状态。并且会利用这种状态将更为先进的精神风貌与人文特点进行说明。

(四)综合性

景观设计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是一种多元文化的结合。在一般情况下都会以集合的形式进行展现。独立表达个体不能够展示出互动性与地域性特点。因此,在景观设计布局中要具有独特的景观风格以及多元化的文化气息,独特的艺术景观能够让大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人印象深刻,使人对美好的生活产生憧憬【3】。景观设计中地域性与互动性的体现不能够单纯的进行模仿,而是一种将美学与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展示的设计。深刻发掘出地域文化的精髓。结束语现代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土地的利用与生态系统的保护,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冲突矛盾。针对这种情况,景观设计更加注重人性化理念的运用,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与社会城市的发展进行联系。利用科学技术对景观进行适当地创作,更加突出内在的景观个性,并且利用艺术语言表达出景观呈现的精神和地域特色。增强人们与景观的互动感觉。景观设计中的互动性与地域性的体现是人文和谐相处,历史文化创新的表达,在注重历史文化的同时,更加明确内在的精神价值影响。景观设计是一种文化,需要用心去领悟体会,景观设计体现地方性特征,这是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能够实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魅力体现。

作者:肖慧惠 单位:山东泓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浅析社区地域性景观情感互动设计 第3篇

关键词:社区;地域;景观设计;情感互动社会学中往往对社区具有宽泛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中对社区(community)的定义为: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但是在社区基本范围包含地域性和一定人口数量和居民之间有着共同意识的群体,与社会有着密切交往。社区应当是富有自然美的生态环境,是富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空间,进而对人、自然、社区景观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放眼全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无疑也加快了人们生活的步伐,对高生活质量的追求。问题也随之出现:“环境污染”“居住环境缺乏温情”“城市建设缺乏个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使人类、自然环境、景观三者产生良好的互动关系,以景观为基本导向。可以明确的是使用者的素质修养和行为动机与环境因数是相互联系的,而这种微妙的联系就是本次所探讨的主要目的。

以下将提出几点在进行整个社区景观的指导方针和服务为先导,以地域的開放和文化精神的指引。任何改善社区景观空间应该加强其“身份”特征:

1轻设计理念,重生活理念

传统设计师普遍认为设计就应该谈论如何设计,而忽略周围的一切。然而,多谈周围的一切,这些将比设计本身更重要。设计师在设计社区环境时,更多的是谈其设计理念。如:“我们主要以生态为主题的设计理念,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亲近身边的环境并非一些官方的话语就能打动使用者,应该从生活的理念出发去探索、发掘其真正的含义。社区景观可以使我们走到一起,也可以让我们摊开。如何平衡社交和独处的可能性空间?笔者认为我们都希望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大多数的景观就能负担起表现的机会。

2空间范围的选择

涉及人体的一个横向空间规模。在视觉,触觉,听觉,运动的时候,创造空间上的连续性的东西。利用空间的创造,切分音,并开展从房间的亲密关系移植到环境。社会节奏的加快,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路上,一天的疲惫只希望快些回到自己的房间放松。然而社会的压力也会导致很多人负担的加重,希望与人交流释放自身的压力。那么,这种感觉就如同海港或天际线的豪爽?不论是我们想与人交流还是想一个人待着。一个区域的限制性不仅使豪爽感觉更好,反之亦然。而且笔者认为良好的社区设计,良好的社区景观,试图把那些联系在一起。如同纽约的中央公园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这两个领域的结合,我不认为景观为逃离城市,我认为它是在越狱的城市。

3山水原则指引

通过当地景观体现地域特色,这也被称为“方言景观”,也是区域景观。其更多的意义是自然风光、农村领域、乡土建筑、民俗文化的复合体。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部分。但我认为这是将人被吸引到水的更感性的认识。还有一些关于水难以捉摸的和无形的,短暂的,深不可测的。例如:山水作为桂林景观的主要特征,无不是展现地域特征最好的设计元素之一。利用这一有利地域特征,可主动的开放其空间,运用到社区景观设计中。这无不是美观,舒适,通透,以及从正式到半正式到非正式的反映社区居民的自豪感和地域识别层次结构的一部分。

4材料和植物的选择

选择植物的社区景观应以提升社区之美为前提,以及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为主导。它似乎显示着这种性质中最常见的观点,明确地将对社会和文化的思想联系在一起。选择本土植物,其低维护的植物是首选。偶尔会有选择非本土植物材料,以扩大多样性和社区感知的体验机会。乡间天然土壤材料可适应当地气候很长一段时间的最佳材料选择。这种材料是可持续的,它同样可以反映经济和地方特色。

5增强功能是尊重历史

地域社区的景观设计在无形的背景下,以有形的区域景观以新的生命力展示大众,这使得社区的景观充满活力与情感的互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它:首先,对地区传统文化进一步了解分析,则必须重新认识历史的过程。其次,提取具有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历史符号,创造独特的当地景观。最后,用历史的文化符号与标识系统和景观设计。历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历史遗迹和古建筑是人类的历史,这是见证区域文化形象。

本文以景观情感为主导,地域性社区景观研究为主体。试图将使用者行为情绪与社区景观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找到空间与情感相互作用的方式。以社区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以上五类设计观点展现社区景观空间与使用者情感互动的设计准则。在文章的最后,笔者还找出一个关键主题,这可能担心到设计师的选择侧重于在未来社会发展的论述。不论是地域性景观还是社区景观两大文化背景主题下的“差异化”和“共性”,景观情感互动设计作为社区景观设计的核心,营造出优质的空间场所和体验设施,其目的就是吸引生活劳累的人们能积极地参与其中,与景观形象产生互动。满足使用者的多样需求、心理健康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社区景观情感的价值。虽然情感没有占用系统用地,但是,参与者有权质疑其在主观设计中所起到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参考文献:

[1] 林其标.住宅人居环境设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伊培同,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4] John Muir.“The Wild Parks and Forest Reservation of the West”,in Our National Park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1916.

景观雕塑在园林中的互动性运用探析 第4篇

关键词:景观雕塑,园林,互动性

互动 (interact) 是一个外来词语, 一般而言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 是2个具有相互作用力的主体彼此相互作用的过程, 2者在交相影响和改变之中共同进步, 抑或互有得失。[1]“互动”即互相作用, 互相影响。园林中的互动性强调了人的动态存在因素, 关注参与者与景观之间交流以及公众的自发参与, 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 强调了欣赏者的体验和感受。而互动性景观雕塑作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媒介, 常常能促进人与园林之间的“对话”, 将人的被动式欣赏变成主观的能动参与, 使人积极充分地参与到园林中去, 激发人们的交往和信息的获取, 从而更好地强化园林的吸引力。

1 景观雕塑互动性的体现

艺术作品与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 就是一种艺术信息的传达和接受的过程, 也是一个包含多种要素的互动过程。互动是艺术作品的延伸, 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互动关系的建立, 也就是创建了一个以人为主体、艺术作品作为媒介, 从而使作品与环境、人与作品、人与环境之间产生相互的交流和沟通。[2]景观雕塑在园林中的互动性包括雕塑作品、人和园林环境这3者之间的互动。

1.1 景观雕塑与人之间的互动

人作为参与互动的主体而存在, 这里的人包括了景观雕塑的设计者和欣赏者。雕塑作品往往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并通过它与公众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得到精神和审美上的满足。人与艺术作品的相遇, 是交流的时机, 是与世界、与他人, 与每个分享相同经验的人的相遇, 从而实现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3]景观雕塑在园林中与人的互动分为2种类型:由景观雕塑作品引发的欣赏者的参与愿望和行为体验, 可以成为行为互动;由景观雕塑作品给予欣赏者审美层面上的满足, 目的是为了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 让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1.2 景观雕塑与园林环境的互动

景观雕塑在园林空间中, 就会受到园林环境的影响, 包括周围的建筑、植物、水体、园路等。良好的园林环境可以使人身心舒畅, 让人更愿意在其中驻足、漫步、停留去欣赏和感受。同时, 景观雕塑的体量尺度、空间造型、材质色彩也会影响着园林环境的景观效果。园林中的景观雕塑可以吸引游人的目光, 对园林空间氛围的烘托起到“点睛”之效, 使整个环境空间更具吸引力。

2 景观雕塑的互动性表达思路

2.1 与园林环境相融合

景观雕塑要融入环境, 选址是关键。景观雕塑的选址需要与周围的园林环境相协调, 选址的位置不同, 雕塑的形式和功能也会不同。在设计和放置雕塑时需要考虑周围的交通、人流、设施、功能和空间尺度等因素, 并结合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进行确定, 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视线范围, 供人在雕塑旁边开展观赏、休息、留影等活动。例如图1所示, 为广州雕塑公园里一组名为《解放》的雕塑, 开阔的草坪给马群雕塑留下了足够“奔跑”的空间, 也给人们的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作为背景的树丛种植茂密, 在蓝天的映衬下形成了优美起伏的天际线。整个场景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由的向往, 同时也烘托了《解放》这一主题。又如在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的苏铁园中放置的20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恐龙雕塑。苏铁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植物, 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就已经存在, 与恐龙生长在同一个时代。园中苏铁植物景观与恐龙雕塑相互呼应, 让置身其中的人们, 仿佛回到了2亿年前神秘的恐龙时代。

2.2 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景观雕塑的创作中, 考虑其功能上的扩展, 发挥雕塑的实用功能可以加大人与雕塑互动的可能性。如具有照明、指示、休憩等功能性的景观雕塑小品, 这些作品既美化了环境, 又能为人提供方便。例如图2所示的“歌娃”雕塑坐凳。“歌娃”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吉祥物, 也可谓是民歌艺术的形象代表, 在青秀山风景区内的许多休息凳以“歌娃”的造型进行设计, 既满足了游人的休息需要, 同时也趣味十足, 还能体现南宁当地的地域文化。

2.3 参与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雕塑作品的创作中如果能采用新奇、独特、有趣的设计手法, 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就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使人愿意参与其中。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人们希望在紧张工作之余, 从与环境接触中体会到舒适放松的感觉, 具有趣味性的雕塑作品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例如有些参观的游客会模仿雕塑人像动作的体验行为, 其互动的过程就充满趣味。由于人和雕塑互动过程是偶发性的, 因此需要雕塑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暗示性, 更好地被人们所感知。设计师在创作雕塑作品初期, 就需要了解公众体验的需求, 分析景观雕塑作品能提供这种体验的可能性, 并且对公众的互动公过程和行为模式作相应的预设。例如广州陈家祠中展示的一组描绘老广州人民生活场景的铜雕。在雕塑中放置了一把空着的铜雕椅子, 人们可以坐在椅子上休息或者变化各种姿势拍照。又例如, 一组描绘儿童游戏老鹰捉小鸡的雕塑, 在雕塑中空出一个位置, 就暗示了人可以进入其中与其互动。正是由于每个人与雕塑作品互动的过程是偶发性的, 所以每个人所体验到的感受和结果也会不同。

2.4 把握设计的尺度

尺度既可以表示物体的尺寸与尺码, 也可以用来表示处事或看待事物的标准。尺度感是人们面对空间作用下的心理及诉求。设计时需要把握尺度感, 适宜的尺度感使雕塑作品成为与社会大众相互影响的一种艺术表达。尺度感包括了视觉上的尺度和精神上的尺度。

在视觉方面, 一件雕塑作品的体量尺度是给人最直观的视觉反映。尺度规模宏大的雕塑一般给人以厚重感, 例如纪念性雕塑, 一般至于高大厚重的基座之上, 使欣赏者需要采用仰视角度去观赏, 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给人的心理带来震撼的同时也会造成一种沉重感, 让人无法亲近。尺度适中与人相近的雕塑缩小了人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 则容易给人亲切、易接近的感觉, 容易引发人参与其中的兴趣。

在精神方面, 雕塑作品可能引发公众的正面情绪, 也可能引发负面情绪。园林中的景观雕塑属于公共雕塑的一种, 因此无论是在形式造型还是精神内涵上都需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追求。如果设计师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性与大众审美接受之间的平衡, 则容易造成作品“曲高和寡”、“粗制滥造”、甚至“低级趣味”的局面, 导致大多数百姓都很难欣赏和理解, 更谈不上与之互动。近几年公众对各地对雕塑作品的评判意识逐渐增强, 例如某网站发起2012年“全国十大丑陋雕塑”的评选活动中, 乌鲁木齐“飞天女神”、郑州“流氓猪”、广西桂林“扶老”之类的雕塑给人以“吓人”、“毁坏市容”的印象, 是对城市审美和大众品位的亵渎。

3 小结

任何一种艺术都具有其特定艺术能量, 景观雕塑也是如此。景观雕塑作为一门空间的艺术, 是园林中独特的风景。随着时代的发展, 设计师逐渐意识到景观雕塑不仅对周围的空间环境有一定影响, 对公众心理的行为模式也有着引导的作用, 同时, 公众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也对景观雕塑的创作起到启示的作用。因此, 如何使雕塑更好地融入环境, 如何对公众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进行捕捉和预设, 如何体现雕塑作品的艺术价值, 使其与人们进行交流与互动, 都是设计师需要不断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梅瑶炯, 刘定华.论互动园林:趣味交流与自发参与——城市园林的一种预期发展方向[J].中国园林, 2006, 22 (11) :11.

[2]汤和.当代公共艺术的互动性研究—基于城市雕塑的分析与探讨[D].重庆:重庆大学, 2009.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