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呼兰河传读后感50字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呼兰河传读后感50字(精选6篇)

呼兰河传读后感50字 第1篇

读了这本书,感受到了黑土地凌冽的风、厚实的土、苍白的屋子、孤零零的树,还有那麻木、可怜的底层百姓,以及所有为生存而奋斗的人。

这本书不是教我们哪些生硬的道理,也不是在叙述一段大历史,而恰恰只是在展示萧红内心的呼兰小县,那个她晚年在浅水湾边魂牵梦绕的地方。读这本书懂得的不仅仅是奋斗的价值,更实在发现人性的历史的真实。

拙笔难述,只能最后借茅盾先生的一句话做结尾:“我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这句话,是我认为对此书最好的点评。

呼兰河传读后感50字 第2篇

本文的主人公萧红,其实就是一个平常的女孩子,但她因为生在旧社会,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受尽了苦头。人的一生,童年是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属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就像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一样,但是相比之下,萧红童年受的罪,简直比我们苦一千倍、一万倍,她连一段最温馨的、最美好的童年回忆都没有,她只有在祖父的园子里与祖父相处在一起时幼小的心灵才能得到一点安慰。

现在有些我们的同龄人,住在农村,生活环境不好,于是就整天抱怨这、抱怨那,可是你们在仔细想想,你们的童年至少还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与关心啊!可是萧红呢?她什么都没有,除了她的祖父,没有人会关心她的死活,没有人会关心她是不是冷了,是不是饿了,就连爸爸妈妈也是这样,你们有想过这对她的心灵是有多么大的伤害吗?所以,正在童年时期的朋友们,别在抱怨了,珍惜你们现在的童年时光,你一定会过一个活在欢声笑语里的童年。

记得,在前一段时间,放学后,我想让妈妈带我去买一双好看的平底鞋,妈妈说:“你先穿穿凉鞋,等天冷了再买。”于是我就耍起了我的小脾气来了,说道:“你这人怎么这么抠呢?你自己就可以买好多衣服鞋子,就不给我买。”当妈妈正要说话时,我立马用手堵住耳朵说:“不听、不听、不听”但是,讲完这几句话后,我就后悔了,我又想到萧红,想到了她的悲惨命运,于是,我沉思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妈妈,要不然平底鞋我等到秋天再买吧。”妈妈说:“这才对嘛,这样才是个懂事的孩子。”

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 第3篇

严冬封锁了大地,“大地满地裂着口”,寒气逼人的呼兰河城是一片生命的荒原。东二道街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子上演的死亡“盛举”此起彼伏:大泥坑子淹死过小猪,闷死过狗,闷死过猫,还有鸡和鸭。黑暗冰冷的尘世,则是比大泥坑更大更深的“泥坑”,生命随时都有陷入其间万劫不复的可能:王寡妇的独子“掉河淹死了”,染缸房里一个年青的学徒把另一个“按进染缸子给淹死了”,造纸的纸房里边“一个私生子活活饿死了”;黑忽忽、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的女人王大姐活生生被封建礼教折磨致死了……“人死了就完了”,个人算不了什么,生命算不了什么,小城中的人们在生生死死中苦难轮回。

呼兰河城中的生命,就像那七月十五孟兰会上的河灯,注定要在人生的河流中,漂浮摇荡,直至虚无。最终,死尸狼藉,野狗活跃的乱坟岗子是生命必然的去处。于是,萧红情不自禁发出诘问,“漫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向死而生”,与小城中人们熙攘凄清的死亡图景截然不同的是,萧红家里的后花园却是蓬勃盎然的生命绿洲。在这里,“一切都活了”———它们活得有色彩:蝴蝶是白的、黄的、大红带金粉的,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活得有生气,花像“睡醒了似的”,鸟像“上天了似的”,虫子就像“在说话似的”;活得有自由,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黄瓜愿意开花就开花,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一切“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活得有模有样,是花就开花,姹紫嫣红,是果就挂果,垂满枝头,是鸟就快飞,高空展翅……后花园中的一切,无不展现着原初生命的自然样态:生动,活泼,肆意汪洋。与此相对的是呼兰河城中人们的生命状态:他们活得没有色彩,天空是混沌昏暗的;没有生机,一出生就笼罩着死亡气息;没有自由,活在封建礼教的“规矩”束缚之下;没有“人”样,失去人之为人的模样,像动物般的忙着生和忙着死。

本着对生命的憧憬和赞美,在萧红笔下,住在后花园临墙磨坊里的冯歪嘴子隐秘地宣告“人”生命意识的觉醒。冯歪嘴子有着特别顽强的生命力,在零度以下的磨坊里成家生子,“没有上吊,没有自刎”;女人产后死了,他喂小带大,担水拉磨;小儿子眼看着就大了,“微微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面对苦难,他觉得“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这不朽的生命之歌!那颗小白牙,仿佛是生命暗流中的一缕微光,对抗生存的阴暗,昭示着生命的伟大和坚强。于是,以崇高的“生命”之名,字里行间,我们还会看到老胡家大孙子媳妇的出逃,看到有二伯隐忍的活着,看到漏粉的人们生死不怕,看到冻结冰凉的黑土地上,生命以种种姿态顽强生长。

掩卷沉思,这部为呼兰河城所作的传,为呼兰河城中一切生命所作的传,又何尝不是萧红为自己所作的传呢?呼兰河城中不幸生命的悲凉,一语成谶,仿佛是萧红自身生命轨迹的隐射和命运终点的预言。萧红终其一生寻找的,不过是寻常人家的爱与温暖,平常生命的独立与自由。不幸的是,“半生尽遭白眼冷遇”———冷眼中来,父母家族嫌弃;冷眼中生,萧军端木情薄;冷眼中死,孤独伤痛离世。萧红倔强地跌入生活的深渊,辗转奔波,离群索居,挣扎得极其艰辛和痛楚,“心就像被浸在毒汁里那么黑暗”。

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 第4篇

严冬封锁了大地,“大地满地裂着口”,寒气逼人的呼兰河城是一片生命的荒原。东二道街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子上演的死亡“盛举”此起彼伏:大泥坑子淹死过小猪,闷死过狗,闷死过猫,还有鸡和鸭。黑暗冰冷的尘世,则是比大泥坑更大更深的“泥坑”,生命随时都有陷入其间万劫不复的可能:王寡妇的独子“掉河淹死了”,染缸房里一个年青的学徒把另一个“按进染缸子给淹死了”,造纸的纸房里边“一个私生子活活饿死了”;黑忽忽、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的女人王大姐活生生被封建礼教折磨致死了……“人死了就完了”,个人算不了什么,生命算不了什么,小城中的人们在生生死死中苦难轮回。

呼兰河城中的生命,就像那七月十五孟兰会上的河灯,注定要在人生的河流中,漂浮摇荡,直至虚无。最终,死尸狼藉,野狗活跃的乱坟岗子是生命必然的去处。于是,萧红情不自禁发出诘问,“漫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向死而生”,与小城中人们熙攘凄清的死亡图景截然不同的是,萧红家里的后花园却是蓬勃盎然的生命绿洲。在这里,“一切都活了”——它们活得有色彩:蝴蝶是白的、黄的、大红带金粉的,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活得有生气,花像“睡醒了似的”,鸟像“上天了似的”,虫子就像“在说话似的”;活得有自由,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黄瓜愿意开花就开花,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一切“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活得有模有样,是花就开花,姹紫嫣红,是果就挂果,垂满枝头,是鸟就快飞,高空展翅……后花园中的一切,无不展现着原初生命的自然样态:生动,活泼,肆意汪洋。与此相对的是呼兰河城中人们的生命状态:他们活得没有色彩,天空是混沌昏暗的;没有生机,一出生就笼罩着死亡气息;没有自由,活在封建礼教的“规矩”束缚之下;没有“人”样,失去人之为人的模样,像动物般的忙着生和忙着死。

本着对生命的憧憬和赞美,在萧红笔下,住在后花园临墙磨坊里的冯歪嘴子隐秘地宣告“人”生命意识的覺醒。冯歪嘴子有着特别顽强的生命力,在零度以下的磨坊里成家生子,“没有上吊,没有自刎”;女人产后死了,他喂小带大,担水拉磨;小儿子眼看着就大了,“微微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面对苦难,他觉得“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这不朽的生命之歌!那颗小白牙,仿佛是生命暗流中的一缕微光,对抗生存的阴暗,昭示着生命的伟大和坚强。于是,以崇高的“生命”之名,字里行间,我们还会看到老胡家大孙子媳妇的出逃,看到有二伯隐忍的活着,看到漏粉的人们生死不怕,看到冻结冰凉的黑土地上,生命以种种姿态顽强生长。

掩卷沉思,这部为呼兰河城所作的传,为呼兰河城中一切生命所作的传,又何尝不是萧红为自己所作的传呢?呼兰河城中不幸生命的悲凉,一语成谶,仿佛是萧红自身生命轨迹的隐射和命运终点的预言。萧红终其一生寻找的,不过是寻常人家的爱与温暖,平常生命的独立与自由。不幸的是,“半生尽遭白眼冷遇”——冷眼中来,父母家族嫌弃;冷眼中生,萧军端木情薄;冷眼中死,孤独伤痛离世。萧红倔强地跌入生活的深渊,辗转奔波,离群索居,挣扎得极其艰辛和痛楚,“心就像被浸在毒汁里那么黑暗”。

犹如后花园中黄瓜藤中所结的一朵谎花,萧红借助自己手中的笔,描画了如真如幻的后花园中的生命意象,让自己回返童年流连其间,无法掩抑的是她对爱与生命的憧憬和追求。走在生命尽头的萧红,对自己眷念的故土深情回眸,在生命的荒凉中守望生命的蓬勃,在对死亡的直面审视中洞察生命的本真,在对生存样态的省思中追问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对生命的爱与痛中流泪高歌,歌声辽远却又清明,辛酸却又柔韧。

呼兰河传读后感200字 第5篇

那个人叫团圆媳妇,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但是有一天,她得了重病,躺在床上。起初她的病没有那么重,只是有些感冒。但是她一向被老太婆折磨,她给团圆媳妇吃已经变质的猪肉,可见当时人们的心理是无比丑陋的。导致其病情加重,最后连医生也回天无术了。最后,上帝召见了她,给了她一个完美的,没有仇恨的国度。

如果当时她周围的人心地是善良的,或许这个世界就会多一个生命。出国留学网

呼兰河传200字读后感 第6篇

暑假中我读了萧红写的《呼兰河传》,这本书的情节十分精彩。萧红写了她的故乡:呼兰河。

80多年前在东北的呼兰河边住着许多村民,这些村民没有意义地活着,生活平平淡淡,普通普通。但在这个村庄里住着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的小姑娘萧红,小姑娘生活十分快乐,萧红童年时和祖父在后院里生活、劳动。祖父种地,萧红在挖泥土,生活十分快乐。但不久萧红却被卖给了别人家做妻子,她还会被婆婆打骂。没多久,萧红就死了。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萧红的死亡不单只是婆婆婆婆的残忍,还因为呼兰河人民的生活态度。

在读这篇文章时会伴着沉痛的心情,但萧红要告诉我们的是:要了解过去,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重蹈覆辙。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2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1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