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
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是学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时期。但反观我们现在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仍然没有彻底地摆脱以正面说教为主的套路,并且更多的时候以思品课为主要途径。虽然部分学校开展了一些德育活动,但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学习,活动仍然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是否可以让语文教学承载起以文育德的任务?又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选择以文育德的切入口呢?
一、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道德養成的价值
小学是培根工程,而语文是学科教育的主根。语文课堂教学对于小学生道德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文以载道。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学习语文,既可以掌握语言文学的相关知识,令到学生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语用能力;同时,学习语文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正面引领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名篇佳句、传统经典的学习,孕育其间的家国情怀、伟大人格、高风亮节等诸多的正能量可以令到学生接受品德的砥砺和人格的塑造。因此,在小学阶段思考和研究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来促使学生良好道德的养成,便显得极具现实价值和积极意义。
2. 耳濡目染。语文者,口述为语,书面为文。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里面,占比最大的便是语文。而语文老师在每间小学中一般情况下都是人数最多的,并且在小学绝大多数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抓住语文课,抓住语文老师,学校的德育工作,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便无论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还是在施教主体上,便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充分的保障。
二、以经典诵读作为以文育德的突破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把传统文化融汇到教材体系中去,这项工作是固本工程,是铸魂工程,是打底色的工程。”这是对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养成中重要性的清晰界定。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高度肯定和相信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良好道德养成的价值之后,我们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有效地达成?经过多方论证,并结合学校语文教学和学生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我在学校提出了“一生学习从诗句开始,轻松积累在小学最佳”的理念,选择了以诵读经典诗文为切入点和实施路径,通过长期坚持“读经典,诵诗文”的方式,最终实现全体学生“以文育德,文德双馨”的教育目标。
1. 坚持课前诵读三到五分钟,积少成多。从2006年开始,全校每个班的每一节语文课课前的五分钟,均统一为诵读经典诗文时间,毛泽东诗词、唐诗宋词、《弟子规》《论语》《诗经》《道德经》、经典对联、名人名言等等,都是这样完成诵读积累的。
2. 坚持课堂指令用诗句过渡,营造氛围。我们的语文课堂指令,统一使用古诗词或成语接龙,每天一首古诗词或一条成语龙写在黑板上,上课期间就以此为课堂指令。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能熟读成诵。如此见缝插针,既让课堂充满文化氛围,又可让学生温故知新,常常浸润在古诗词的氛围中,一举多得。
3. 坚持让快乐读诗句无处不在,激发兴趣。课程安排表上,每班安排“校本阅读”课;每天早读安排经典诗句诵读;每逢周一国旗下讲话后进行师生阅读分享会;每月一次“经典诗文诵读”主体班会;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学校每学年进行一次“我手写我心的诗歌大赛”。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们充分体验诵读经典诗文的美,激发他们对于经典诗文的兴趣与热爱。
4. 坚持“以读引读”的大阅读方法,拓展引申。我们的方法是“以读引读”,以一带多,即由教材的诗词引申到课外的相关的诗词阅读,由教材的这一首诗词,带动课外的多首诗词的阅读。往往学习一首诗词时,学生在课堂上会联系十几首甚至几十首相关的诗词。从一篇课文引申去看多篇课文,从一本书阅读引申去读好几本书的阅读过程。2008年,校友李敏(毛泽东主席的女儿)回来母校参加校庆,结果,掀起了全校师生自发去读毛主席的诗词。
在这一系列的措施和路径中,学校无时不被正气、正能量的磁场浓浓包围着,对于孩子们良好品德的养成有着无法估量的积极效用。
三、经典诵读带来学生群体性的“文德双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读得多,人才有内涵;诗句积累得多,语文才学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坚持“经典诵读、以文育德”,长期、大量的阅读经典诗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厚积而薄发,学生群体道德素养和语用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1. 经典诵读提升了学生们的语文素质和语用能力。语文要熟读成背。背诵是理解的基础,是领悟的前提。对经典诗文的诵读,符合语文学习“读背说悟”的内在规律,是学生从记忆记忆力自信力、表达力、思考力的能力形成过程。学校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记性越来越好,我真是感到万分高兴。有的家长说:想不到我的孩子积累了那么多经典诗句,我真是惊讶极了;我的孩子把我以前想背,但来不及背就长大了的诗词都背熟了,真是太感谢老师了等等。这就是经典诵读带来的惊喜。
2. 经典诵读涵养了学生们的道德情操。孩子们从诗句中汲取了不少的精神力量。这是灵魂的东西,是令心灵震撼的事情。他们在由读到背到说的过程中会慢慢悟到文道,优美高雅的诗句渐渐地浸润着孩子们的情操,这些经典诗句深深地涵养着孩子们的真、善、美。“诗句”如果不真,就不会千古流传,不会沁人心脾,不会感染后人,就因为真,才得以成为经典;诗句、名句是名人文笔的精髓,思想的精华,美丽的情怀,情到深处时从心流畅到指尖的至善的甘露,所以善;经典诗文本身就是美的,文字是养眼的美,韵律是朗朗的美,读来能陶冶情操,涵养精神;所以说,诵读经典能深深地涵养着孩子们的真、善、美。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看到学生通过诵背经典的真实变化,他们每一节语文课上,引经据典,满腹诗书,出口成章,语文课堂尽显厚实;课外,侃侃而谈,表达能力令人眼前一亮;在校外,文明有礼,活泼可爱,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涵养成为他们长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经典诵读事迹材料范文第2篇
传承华夏文明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它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用语用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做好“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一)抓住学生的最佳记忆期,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学生诵读诗文经典,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活跃思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活动要求
(一)广泛宣传经典诵读的目的意义,不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取得社会、家长的支持。
(二)各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抓好过程管理。 (三)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诵读,自然成诵。不定诵读指标,以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
(四)各班要结合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评选诵读小能手活动和诵读经典竞赛等,
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深化。
(五)各班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势,发挥多种功能,让孩子在活动中诵读。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课内或课外的经典诵读内容及《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等,具体篇目和朗读形式自定,朗读时间限定在6分钟以内,比赛时要求脱稿。
四、组织开展全校“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一)参赛对象 全校1----6年级学生
(二)比赛程序 1.初赛
各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此基础上,定于12月20日至21日组织进行初赛,利用校内语文活动课或班会课分小组进行选拔,指导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确定决赛参加对象。
2.决赛
决赛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时间初定为2012年元旦前。地点在四层会议室。
(三)比赛规则 1.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2.诵读作品自选,但必须是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3.参赛班级必须脱稿朗诵。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 4.参赛班级比赛时间限制在8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 5.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
总之,我校将以这次比赛活动为契机,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全校掀起中华经典诵读的热潮,真正让广大师生阅读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
六、凤山小学“中华经典朗读比赛”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陈增兴校长
副组长:卓诒恭副校长、肖应强副校长
成 员:教导处、德育处、教研组组长、各班语文教师、班主任(负责本班的具体参赛选手的选拔、培训和指导及各班的安全)
凤山小学“中华经典朗读比赛”活动评审委员会: 评委:各位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
凤山小学
经典诵读事迹材料范文第3篇
开始语: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 男:敬爱的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女:今天,我们欢聚在xxx乡政府,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男: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女: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男:这里有浪漫洒脱的李白 女:这里有忧国忧民的杜甫 男:这里有江南的钟灵毓秀 女:这里有塞北的广袤苍凉 男:这里有牧童村娃的天真烂漫 女:这里有悯农诗人的谆谆教诲
女: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男:中华诗文浩浩汤汤
女:我们在这汉字织就的锦绣中穿行 女:我们在这声韵汇成的河川里徜徉 男: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女: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合: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 合:巍巍大中华浩浩民族风
女: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到场的各位领导,他们是:(
) 男:下面让我们大家再一次伸出热情的双手,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亲临现场观看指导。 感谢各位领导百忙之中来参与我们的活动,正是因为你们的到来,给我们的活动增姿添彩,也正是因为你们的到来,给我们全体教师以极大的鼓舞和信心。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会以最优秀的表现来尽情的展现xx乡师生的风采。
刘相艳: 首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xx市语委办xxx主任讲话。 女: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李主任的精彩讲话。 女:下面我宣布:xxx中心小学经典诵读活动现在开始:
演出环节:
女:我把大大的荷叶放在头上,采摘一朵朵白莲。 男: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瞧太阳多明亮。 男:我想骑在黄牛背上,吹着短笛,放飞奇妙的梦想。
女:我想让自己,长出金色的翅膀,在溪边的房檐下,我们快乐的成长!请欣赏古诗串烧《趣味童年》,表演单位,xx小学:
男: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请看我中华小少年!请欣赏少儿朗诵《少年中国说》,表演单位,中心幼儿园:
女:我的祖国,高山巍峨,我的祖国,大河奔腾,我的祖国,地大物博,我的祖国,人民勤劳,这就是我的祖国,这就是我深深爱恋的祖国。请欣赏诗歌朗诵《我的祖国》,表演单位,中心小学全体教师:
女:“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感受一代伟人的豪迈和激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承载着世间诉不尽的豪情和思念。“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谱写着你仰天长啸的壮志豪情!请欣赏古诗词合诵,演出单位,xx小学师生:
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脍炙人口,经久流传的《三字经》是我们几百年来的启蒙教材,如今它仍然焕发着活力,朗朗读书生仍然在我们的校园里响起。请欣赏经典诵读《三字经》,表演单位,中心小学学生。
女:这里有春的萌动,这里有夏的火热,这里有秋的硕果,这里有冬的凛冽。从一句句古诗词里我们发现了四季的美景、四季的欢歌、一年四季的精美画卷。请欣赏古诗诵读《四季组歌》,演出单位,xx学校学生。
女:如果我有一双翅膀,我要和海鸥一起捕鱼。如果我有一双翅膀,我要和燕子一起飞翔。请欣赏亲子诵读《如果我有一双翅膀》,表演者:中心小学学生和家长。
女: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走在世纪之初的我们,想起祖国,就会满怀激情。祖国啊!我们为是您的儿女而自豪,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国而骄傲。请欣赏诗朗诵《祖国颂歌》,演出单位,xx小学师生。
女:有人问哪里是你的家,我回答有个美丽的地方叫中华,黄河水孕育了黄皮肤的儿女
时代巨人缔造出社会主义国家。我的中华,你是炎黄子孙心底里永远的牵挂。请欣赏诗歌朗诵《中华颂》,演出单位,xx师生。
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我们永远的信念; 女: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是我们执着的追求。
男:我热爱的这片土地,这里有一串串沉甸甸的脚印;这里有一团团激情的火焰;
合:这里有渴求知识、蓬勃向上的天使;
女: 两袖清风、矢志不渝、鬓染秋霜、期待花开的教书人。秉承着一个此生不改的执着,
合:因为,我们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男:请欣赏大合诵《我热爱的这片土地》。演出单位,xxx总校师生:
女:小塔子乡中心校诵读经典诗歌朗诵会到此结束。下面欢迎中心校校长xxx同志做活动总结。
结束语:
男:穿过秦汉的风尘,走过魏晋的断垒,回首唐宋的巷陌。 女:我们仰视李白杜甫,遥望顾城北岛,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那些传承千年的经典,永远是我们不朽的精神世界。
男: 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女: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经典诵读事迹材料范文第4篇
武安职教中心隆重举行2015年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文化精神,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武安市职教中心于12月3日下午隆重举行了主题为“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共青团武安市委书记郝晓敏、武安市教育局副局长李魁林等领导在百忙之中到现场观看比赛,与全校师生共同品味了一场精美的国学盛宴。
赛前,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冀彦军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号召同学们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来明白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从而达到陶冶性情,开启智慧的目的,让经典诵读成为同学们立身成长的文化基石。比赛在《木兰辞》的军歌号角中拉开帷幕。整场比赛形式多样,有个人朗诵、两人对诵、小组诵读、集体诵读、情景剧表演等,让人耳目一新。来自七个教学部的17个节目在比赛中都展现出不同的风采:综合部的《弟子规》采用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懂得了如何做人;财会部教师朗诵的《邯郸!邯郸!》大气磅礴,使人深深地体会到邯郸“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的魅力所在;装备部师生同台表演的《跪羊图》,配以感人的沙画视频,教育学生要知恩图报,感恩父母,引起了所有师生的共鸣;机电部学生吟诵的《将进酒》,把诗人李白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由文艺部师生同台演绎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经典诗词《长歌浩叹诵伟人》,更是把整场比赛推向高潮。比赛结束后,武安市教育局副局长李魁林作了重要讲话,希望武安市职教中心以此次活动为契机,
1 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中去。通过经典诵读,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净化了学生的灵魂,全校上下逐步形成了“读经典、诵经典、用经典”的良好态势。我们坚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将会助推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博学、修身、尚德、多思”的深厚校园文化氛围,让我们的职教校园越来越有魅力,让我们工作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更加和谐美好。
经典诵读事迹材料范文第5篇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这里孕育着文明,传承着经典,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经典文章犹如一颗颗晶莹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散发着弥久不散的幽香。从古至今那些文学经典被人们代代相传,在书写和吟诵中滋润了无数心灵,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得到升华。
我,一名普通的小学生,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从一个惧怕语文课、作文能力烂得一塌糊涂的后进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喜欢语文,挚爱文学的优等生,而在经典诵读学习过程中的经历也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
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各个年级根据同学的不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习和诵读的经典内容,利用早读书和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学习诵读。老师为我们找来《论语》《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经典书籍,从中节选通俗易懂的内容教我们诵读。一开始同学们对这个活动还蛮有兴趣,能够认真跟着老师抑扬顿挫地朗诵,然而几天下来后,整天都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开始整齐划一的琅琅读书声变得稀稀沥沥、松松散散,诵读时我们的思想开始游离于经典之外了。
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天特地组织大家召开了一个特别的班会,主题就叫“我爱经典诵读”。在班会上,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让我们懂得了诵读经典的意义,并为我们展示了全国各地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优秀视频,老师告诉我们:“这些经典著作都是古代的学者用尽毕生的精力完成的,里面的一字一句都有很深的含意,只有认真阅读,仔细领会才会品味出它的意蕴,读到妙处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即使背得滚瓜烂熟,却并不理解其中含义,又有什么意义?”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对经典诵读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只有用心去读,认真揣摩,才会领会经典中的精髓。 从那开始,琅琅的诵读声又开始响彻教室,而这次我们不仅限于无意义地机械记忆,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小小智囊团”,通过图书查阅和网络搜寻,专门负责帮助同学们查找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成立了“诗韵小舞台”,由班里的文艺骨干带领大家把古诗词用演唱和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大家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我们还成立了“新芽”文学小组,经常开展同题作文、作文互评、作文比赛等活动,让大家把经典诵读的感受写出来,共同分享。从此经典诵读不再是枯燥的功课,而是我们最喜爱的学习活动, 我们在朝阳初升的清晨里用清脆的声音朗读那悠长的韵律;我们在操场的树荫下共同分享那一本本图文并茂的《诗词赏析》,我们在课外活动的兴趣小组里自由交流与探讨经典诵读的精妙,我们在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展示舞台上放声吟诵,尽展班级魅力。 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作文水平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我自从成为“新芽”文学小组的组长后,每天负责收集同学们的上报稿件,组织同学开展作文比赛和作文评析,我们还把好的作品打印成电子稿上传到博客里和全国各地的同学进行交流,并试着向各种刊物投稿。也获得了一些小小的荣誉:参加全国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征文评选,我的作品《美丽的语言,神奇的文字》荣获二等奖,参加全市国防征文比赛,我的征文《心中那一抹生命之绿》荣获一等奖,在学校组织的国防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班里很多同学的作文也都陆续在各种报刊发表。 经典诵读活动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学识,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美德、优秀文化的熏陶,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准则。现在我在 班里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在家里是人人称赞的好孩子,这一切都来自于经典诵读。 感谢经典诵读让我的少年时光如此丰盈,感谢经典诵读让我的生活如此多姿多彩,我爱经典诵读!
小学生读经典心得体会三:二年级经典诵读心得体会(812字)
二年级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它历经岁月陶洗,千锤百炼,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自从学校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已来,我发现学生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小学生读经典优秀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学习心得
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为了能把经典诵读诗文背下来,并能在背诵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许多同学克服了胆怯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读,这给他们学语文增强了自信心。
2、道德修养得到完善。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们逐步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通过背诵经典,也使学生从小就吸收经典的文化知识,不但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儿童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3、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比以前更流畅、更风趣了。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同时,多读经典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俗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
回首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经典诵经之路,我感慨,看着孩子们在经典中获益,我欣慰!“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置身于书声朗朗的校园,我相信,今天读经典诵读的稚子孩童,将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经典诵读事迹材料范文第6篇
二、参赛对象: 学院全体学生
三、大赛内容:中华国学经典诗文
四、诵读办法及规则:
1、由各系团委选送1-2个诵读节目参加大赛,包括个人诵读和集体诵读,(公共教学部语文组教师可协助指导)。诵读形式要求不拘一格,活泼新颖,特色鲜明,能充分体现作品内涵。
2、本次各系部大赛的总成绩,采用每个节目积分后再平均的方式计分。每个节目的时间限定在5分钟以内,每组参赛选手人数限定在10人以内。
3、各系团委于10月18日前将参赛作品(包括背景音乐或PPT)、选手名单(包括系部、班级、联系方式)报到公共教学部语文组处。
4、语文组将与10月25日对各系参赛节目进行初选验收,地点另行通知。
5、选手按抽签的顺序,依次、分别完成比赛。
五、大赛时间:11月18日晚自习
六、大赛地点: 报告厅
1
七、奖项设置:
根据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等整体情况,分别评出集体奖: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