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益虫作文范文(精选11篇)
保护益虫作文 第1篇
夏天来了,“红领巾小分队”又来到社区做好事了。这次的任务是消灭蚊子、苍蝇和其他害虫,美化我们生活的环境。
老师分配好任务后,兰兰就开始打苍蝇了,不一会儿就打死了好几只。忽然,看到不远处小刚拿着一个很大的网兜边追边说:“看你往哪跑。”原来他在逮一只蜻蜓。兰兰赶紧跑上去,说:“小刚,咱们这次来是消灭害虫的,蜻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你可别伤害它呀!”小刚听了很惭愧,忙对小兰说:“你等我一会,我回趟家,一会就回来。”过了一会儿,小刚也拿来了一个苍蝇拍,他和小兰合作,打死了许多只苍蝇。
小刚能知错就改,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今后也要爱护环境,保护益虫!
保护益虫作文 第2篇
下课了,校园里突然一下子热闹起来,小林拿着捕虫网冲出教室,迅速来到操场的一片草地上,他发现有一只蜻蜓飞来飞去,就小心地靠近它,就在小林扑来扑去,就快要捉到这只蜻蜓时,小红连忙跑过来拦住了他,说:“蜻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益虫!”小红又说;“你和我一起去捉害虫吧!”小林说;“等我一会儿,马上就来”小红还没明白小林的意思,只见小林已经喘着粗气跑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苍蝇拍,对着小红说;“走吧,咱们一起去捉害虫吧!”小红高兴地说:“好啊!快走吧!”
捕益虫作文 第3篇
记得星期天,小兔馨馨在捕蜻蜓。姐姐筱筱见了,笑着说:“公园里,谁帮你消灭害虫?”
馨馨挠挠脑袋,半天都想不出来。筱筱说:“是在碧蓝的天空自由地飞翔的`蜻蜓啊!”馨馨一听,低下了头说:“我不会再捕益虫了!”
蜘蛛是益虫作文 第4篇
我正在书房写作业,刚想好做题的思路,正要下笔时,传来了母亲的声音:“怡怡,今天天气有些闷,估计要下场雨,你去把门窗关好。”我听了心里一万个不乐意。心想:“你早不说,晚不说,非要在我写作业的时候说,这不是瞎搅和吗?讨厌!”
我漫不经心地走去,刚要关窗时看见了一个小东西。咦!这是什么东东?我仔细一看,妈呀!是蜘蛛。
我今天可是很安分的,怎么会遇上蜘蛛。我拿起苍蝇拍正要打时,父亲回来了。父亲看我拿着苍蝇拍很疑惑,问:“怡怡,你干吗呢?”“我……我要打蜘蛛!”我结结巴巴地说。“蜘蛛,你没事打它干吗呀?”
人类是益虫还是害虫?作文 第5篇
如果把人类比作一种“虫”,他们是一种
益虫还是一种害虫呢?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实在
令人百思不解。假如说他们益虫吧,他们砍伐树
木、残害动物;如果说他们是害虫吧,他们又积
极灭四害、开发科技。
人类就像一条既好又坏的多变虫。比如,
他们破坏环境,过后又真心忏悔,重新培育树
苗,可最后经不住“手痒”,把精心培育的树木
砍掉了。
可种树容易砍树难呀!种树需要播种、施
肥、杀虫;砍树只需要大斧一挥,几年、甚至几
十年几百年的树木便倒在地上。久而久之,树木
越来越少,最后一棵树砍完后,人类会来不及再
种树,因缺少氧气而灭绝,像物种灭绝一样,悲
惨的`灭绝了……
这种例子很多,我呼吁:不要再做这种傻
事了!这等于慢性自杀,你们也曾经唤回过很多
要自杀的人的生命,可你们为什么不劝劝自己
呢?难道你们不知道你们在自杀吗?不要让物种
灭绝的惨剧再发生了!迷途知返,也是好样的!
人类是益虫还是害虫?作文3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 《小青蛙捉害虫》教学设计
★ 害虫蚊子作文450字
★ 教学方案
★ 小青蛙捉害虫教案
★ 体育游戏:青蛙捉害虫
★ 中班体育教案:青蛙捉害虫
★ 写除害虫的作文500字
★ 小班音乐:小青蛙捉害虫
★ 中班体育:小青蛙捉害虫
《益虫》教学反思 第6篇
本课益虫的教学内容对于我们班学生来说太难了,很多学生对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匮乏,许多常见的昆虫都不认识,我做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我主要利用情境教学导入课题,用直观的教具、课件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知道什么是益虫,明白益虫与害虫的关系,认识益虫:七星瓢虫、蜻蜓、蜘蛛,学会生字“虫”的书写,培养学生保护益虫、热爱自然的情感。
虽然课前我已经预想教学内容对学生有一定难度,但在课堂上学生的已知知识体验实在太欠缺了,三种昆虫学生没有一个同学认识,特别是七星瓢虫,好几个学生连它的词语都读不完整,学生连三种昆虫辨认都有一定的难度,更别说它们捕食什么害虫了,为什么是益虫。由于我安排的教学内容有些多,导致没有时间写生字,可以说教学目标没有完成。
在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于学生程度差,我可以安排教学内容少一些,降低难度,在中年级字词句教学时,多培养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在本节课我只强调这是xx.的句式联系,只让学生简单练习句式:xx是益虫,它会捉害虫。由于课文内容很多字学生都不认识,所以我没让学生读课文,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课文内容不适合的时候,老师多挑选合适的句子让学生进行句子训练,学生不会说时老师要多引导学生说,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能更好体现分层次教学。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删减调整,由于这节课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我可以选择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益虫青蛙,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益虫”的概念,教学内容就可以很好的完成。在备课的时候还是要多备学生,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内容简单易完成,再进行相对应的强化训练,平时课堂教学中也不能松懈,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教学的基本功。
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 第7篇
蜗牛属腹足纲陆生软体动物,种类很多,遍布全球。据有关资料记载,世界各地有蜗牛四万种。在我国各省区都有蜗牛分布,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园、菜园、农田、住宅、公园、庭园、寺庙、高山、平地、丘陵等地。但有饲养和食用价值的种类却很少。蜗牛作为人类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上等食品和动物性蛋白饲料,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1、外形特征
蜗牛的整个躯体包括贝壳、头、颈、外壳膜、足、内脏、囊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贝壳,其形状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有宝塔形、陀螺形、圆锥形、球形、烟斗形等等。目前国内养殖的白玉蜗牛、盖罩大蜗牛、散大蜗牛、亮大蜗牛、褐云玛瑙蜗牛等都有自已独特的外形。
2、生活习性
白玉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最适环境:温度16~30℃(23~30℃时,生长发育最快);空气湿度60%~90%;饲养土湿度40%左右;pH为5~7。当温度低于15℃,高于33℃时休眠,低于5℃或高于40℃,则可能被冻死或热死。
3、蜗牛的食性
蜗牛觅食范围十分广泛,主食各种蔬菜、杂草和瓜果皮;农作物的叶、茎、芽、花、多汁的果实;各种青草青棵饲料、多汁饲料、糠皮类饲料、饼类饲料均食。
4、蜗牛的实用价值
蜗牛在国际上享有“软黄金”美誉。它的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500克蜗牛肉中
含蛋白质90克及氨基酸、维生素、钙、铁、铜、磷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蜗牛性寒、味咸。有清热、消肿、解毒、利尿、平喘、软坚等功能。对糖尿病、咳嗽、咽炎、腮腺炎、淋巴结核、疮痛、痔疮、蜈蚣咬伤等疾病有必须疗效,因此被食家誉为美味珍馐,保健佳品。
总结精选(3):
广东中山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日前从来自莫桑比克、刚果进口的集装箱中截获7只非洲大蜗牛。这是中山口岸第三次截获此类国家禁止进境的二类有害生物。
检验检疫人员在对进口的68个集装箱的原木实施联合查验时发现,货柜里有7只活体蜗牛。这些蜗牛被送到植检实验室,经鉴定确认为国家禁止进境的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是有害的
螳螂是益虫还是害虫 第8篇
螳螂的长相,确实有点让人害怕。它昂着三角形的头,瞪着两只明亮的大眼睛,两条前腿伸出来象两把大刀,那副凶恶的样貌,几乎所有的昆虫都怕它。螳螂一点植物也不吃,专门喜欢吃肉食,而且还要吃活的动物。它是一个杀敌能手,它经常把害虫捉到后咬上几口,又去追其它害虫去了。在它的一生中不明白要吃掉多少苍蝇甲虫蛾子等害虫。所以,螳螂是对人有利的益虫。
为什么说螳螂是捕虫神刀手?
螳螂是食肉性昆虫,平时吃蝗虫,苍蝇蚊子蝶蛾等害虫。一只螳螂在它两三个月中,能吃700多只蚊子。螳螂的一对复眼有一套完整的跟踪瞄准系统,从猛扑到擒获整个过程只要0。05秒。所以百发百种。
保护益虫作文 第9篇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活动是幼儿园大班的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益虫和害虫》主要是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益虫和害虫,以及害虫的危害。本次活动对于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内容,“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能够对本活动内容感兴趣,做到保护益虫,消灭害虫。
2.认知目标:能够认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
3.能力目标:能够发展思维能力以及探究和操作的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于教材及活动目标的分析,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如下:
1.活动重点:认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
2.活动难点:在生活中拥有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
二、说学情
大班幼儿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好学好问,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所以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观察操作法,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说活动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采用观察法、操作探究法等活动方法展开本次活动。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和经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说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是幼儿探索操作的直接对象。世界幼教之母蒙台梭利认为“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因此我为本活动作如下准备:
1.多媒体课件(导入需要的视频);
2.挂图若干;
3.一人一套益虫和害虫的图片;
4.自编的儿歌。
五、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视频(先放美丽的花,然后害虫吃了叶子,花慢慢枯萎了;在播放一朵花,蜜蜂采蜜后花更好看了)
2.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花好不好看?被虫子吃过之后呢?
3.引出本活动――害虫和益虫
以此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让幼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益虫和害虫的图片,每人选择一个熟悉的,向其他幼儿介绍它是什么,经常在那出现,他平常都做些什么?进而引发幼儿思考,这个昆虫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还是有害。如果有不完整教师及时引导补充。对每位幼儿及时鼓励。教师把幼儿都没见过的昆虫进行讲解介绍。进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重点,并顺利达到认知目标。
2.所有昆虫都认识一遍后,教师再给每位幼儿发一张印有所有昆虫的纸张,让幼儿区分开益虫和害虫,这期间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最后利用挂图把益虫和害虫分开。为了让幼儿明确知道益虫好,害虫坏,教师教唱两首儿歌帮助幼儿记忆。“我是一只小害虫,破坏本领强,无论什么农作物,都不能阻挡。”,“我是一只小益虫,来帮大家忙,无论是什么害虫,统统消灭光。”通过此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3.教师讲述害虫的危害,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进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小结
在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会让幼儿说说这一次活动的感受和收获,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最后总结,进行情感升华,以实现这节课的情感目标。
六、说活动延伸
保护益虫作文 第10篇
南宁市马山县百龙滩镇中心小学
莫毅
设计意图:
农村的小孩在中班这个年龄阶段活泼好动,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对什么都好奇,他们对周围的各种昆虫既熟悉又陌生。通过日常观察,发现他们在校园草地上发现的各种昆虫非常的好奇,养成一见就抓的习惯。特别是最喜欢抓蝗虫、蚂蚁,蚯蚓,小青蛙等,通过引导幼儿了解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区别益虫和害虫,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活动目标:
1.区别益虫和害虫,知道昆虫与人们的关系。2.了解一些保护益虫、防治害虫的方法。重点难点:
认识益虫和害虫。区别益虫和害虫。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昆虫图片若干个(蜜蜂、蜻蜓、青蛙、蜘蛛、蟑螂、蚊子、苍蝇、蝗虫、蚂蚁、蚯蚓、蜗牛等图片);教用磁铁若干个;在黑板上设计好害虫和益虫的家园。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谈话、引入新课。
打开多媒体课件观看视频歌曲《小蜻蜓》,然后请幼儿回答问题:A.歌曲里唱的是谁呀? B.它在干什么? C.它为什么要捕捉蚊子?
二、教学部分:
1、认识益虫和害虫:出示背景、挂图,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思考。
2、逐一出示蜜蜂、蜻蜓等昆虫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其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回答得对的小朋友就可以手执一张昆虫图片,直至发完)
3、区别、分类:师:“蜜蜂采花蜜传播花粉,对人类有帮助,我们叫它益虫;苍蝇呢会传播细菌,给人类带来疾病,对人类有害,我们叫它害虫。小朋友们想想自己平时见过的昆虫是害虫还是益虫呢。” 老师边说边示范把蜜蜂和苍蝇分类并各自贴到自己的家中,(绿色家园是益虫,红色家园是害虫)然后让幼儿上来把自己手中拿的昆虫图片给送回家。
最后老师归纳:对我们人类生产、生活有用的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益虫。相反,对我们人类生产、生活有害的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害虫。
4、情感教育:保护益虫,消灭害虫:A、当我们看到益虫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不要捕捉益虫,让它们帮助我们消灭害虫)
B、还有什么方法能保护益虫?(不乱撒农药)C、发现害虫应该怎么办?(将其杀死)
E、还有什么办法能消灭害虫?(杀虫剂、灭虫灯等能很快杀死害虫)
5、游戏互动:老师反复说出昆虫名称和出示昆虫图片,引导小朋友用动作、表情来判断益虫和害虫。(拍手、跺脚、Yes/No来判断)
三、结束部分:人们喜欢哪些昆虫?讨厌哪些昆虫?为什么?
小结:益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害虫是危害我们农作物和身体健康的坏家伙。我们要消灭它!
四、延伸部分:学习歌曲《小蜻蜓》,并模仿小蜻蜓或扮演其他的益虫去捕捉害虫的动作,然后下课。
教学反思:
保护益虫作文 第11篇
设计背景
草地上,有几只昆虫在爬着、飞着,这些都是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通过引导幼儿了解益虫和害虫的生活习性,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区别益虫和害虫,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区别益虫和害虫,知道昆虫与人们的关系。
2.了解一些保护益虫、防治害虫的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重点难点
认识益虫和害虫。区别益虫和害虫。
活动准备
背景、挂图各一幅 蜜蜂 蜻蜓 青蛙 蜘蛛 蟑螂 蚊子 苍蝇 蝗虫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入新课。
欣赏歌曲《小蜻蜓》,然后请幼儿回答问题:A.歌曲里唱的是谁呀? B.它在干什么? C.为什么要捕捉蚊子?
二、基本部分:
1、认识益虫和害虫: 出示背景、挂图,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思考。
2、逐一出示蜜蜂、蜻蜓等昆虫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其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3、区别、分类:先请幼儿将图片分别摆放在两个贴有益虫和害虫的方框内,然后再由大家检查归类是否正确。!.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最后归纳:对我们人类生产、生活有用的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益虫。相反,对我们人类生产、生活有害的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害虫。
4、保护益虫,消灭害虫:A、当我们看到益虫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不要捕捉益虫,让它们帮助我们消灭害虫)
B、还有什么方法能保护益虫?(不乱撒农药)
C、发现害虫应该怎么办?(将其杀死)
D、还有什么办法能消灭害虫?(杀虫剂、灭虫灯等能很快杀死害虫)
5、互动:老师反复说出昆虫名称和出示昆虫图片,引导小朋友用动作、表情来判断益虫和害虫。(拍手、跺脚、跑、跳、哈哈笑、撅嘴、站、蹲等)
三、结束部分:人们喜欢那些昆虫?讨厌那些昆虫?为什么?
小结:益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害虫是危害我们生产和身体健康的坏家伙。我们一起到外面消灭害虫去吧!
四、延伸部分:学习歌曲《小蜻蜓》。
教学反思
本教学活动成功之处在于直观、通俗易懂,通过使用背景、挂图、图片等,幼儿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住了。幼儿互动的机会很多,课堂气氛活跃,过程由浅入深,随机应变,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老师跟着幼儿的思路走。一问一答的式教学,使幼儿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发展,圆满地达到了预期目标。如果图片人手一份的话,还可以进行更多的玩法,效果将更加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