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业评论 中文 2010年12月(精选5篇)
哈佛商业评论 中文 2010年12月 第1篇
哈佛商业评论
2010年12月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与现代管理的变革
——来自现代管理史上最具争议的管理者之一的启示
作者:菲尔·罗森茨维格
每一代的管理者都在与管理的目的这个问题角力。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是要做好四件事: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主流的商业思想者认为管理者就是能够通过透彻的分析来解决复杂问题的理性行为者。这种观念了塑造了此专业的发展,却也留下许多有待解答的问题。没错,计划和指挥是必要的,但是目的为何呢?组织和控制也的确重要,但受益者是谁呢?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之前,这样一种说法占据着当时的流行观念:管理的目的就在于使公司的拥有者更加富有。因为股东的价值创造易于被精确而客观地衡量——这也使得像罗伯特·郭思达,桑迪·威尔,和杰克·韦尔奇这样的CEO成为传奇人物。然而作为管理的使命,对财富追求却被证明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在过去的10年中,随着有证据显示市场远非高效和原来创造的企业财富的不断流失,关于管理的意义这一基本问题再一次浮出水面。如今,问题的焦点转向了管理如何能够的造福社会,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提高底层社会民众的生活水平。在一流的商学院中,管理的根本目的一直被争论,那里的学生们认为,专业誓言使得他们在管理中更多地追求职业目标而远非财务业绩。
对于那些决定以管理技术谋生的人来说,这并非一个学术讨论。他们面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基本问题:我终身从事的工作到底有价值吗?在我们考虑管理者发挥他们才能的目的以及我们如何评判他们的贡献时,我们也许会通过审视这样一个人的一生来获得有价值的启示,因为他曾经用超过50年的时间来面对这些问题。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的职业生涯横跨学术界,私人企业,政府部门和慈善机构。在20世纪40年代前期,他成为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后来在福特汽车做了15年的管理者,并在20世纪60年代担任总裁。在肯尼迪和约翰逊任职总统的时期,他担任国防部长一职七年。而后担任世界银行行长13年。当然,在许多人眼中,麦克纳马拉的成就被越战的悲剧蒙上了厚厚的阴影。2009年,时年93岁的他去世时,纽约时报的讣告仅仅用“徒劳战争的工程师”这样的标题来描述他。因为这就是他扮演的角色,他被讽刺为精明却缺乏智慧,沉迷于狭隘的数据分析却缺乏人性理解力的人。围绕越战的争论始终复杂并将永远持续,但是我们不应因此忽略他非凡的职业生涯给我们带来的其他启示。也许在20世纪,管理领域再没有比麦克纳马拉更具象征性人物了。从他身上我们不仅能够看到现代管理的巨大成就,也能看到它巨大的缺陷。
善于分析的神童
麦克纳马拉于1916年出生于旧金山,那正是“经济大萧条”的时代。年轻的他目睹了造船厂的劳工**和巨大的失业率。高中毕业后,他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经济学,因为他认为经济学是解决社会问题最有效的工具。最初,他把管理看作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积极变化的手段,并非是为自己或公司拥有者增加财富的工具。
1937年,麦克纳马拉毕业之后进入哈佛商学院。根据杰弗里·克鲁克的学院历史,那个时代是管理领域伟大发展的开端。作为必修课之一的统计学,开始教授定量决策的方法。后来,这门课程的教授埃德蒙回忆道:“我们致力于培养责任重大的,利用统计事实做出判断和分析的人
才。我们希望培养他们基于数据的判断力,这将有益于明智地讨论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哈佛商学院的会计课程也做出了类似的调整。1936年,罗斯·沃克教授开设了一门名为“预算控制”的课程,针对的就是实践中的计划和决策。课程包含现代专业管理技术,成本会计,控制系统,管理信息方法和决策科学。麦克纳马拉是这种新方法的拥护者。1939年,在拿到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后,麦克纳马拉回到了旧金山,又过了一年,24岁的他接受了哈佛商学院的邀请,成为了学院最年轻的助教。
二战期间,麦克纳马拉在空军统计学校授课,他申请了哈佛大学的无薪假期为军部提供统计控制方面的服务。尽管飞机在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当时还没有系统能够追踪飞机和机组人员,监督备件和燃料的分配。现代军事仪器的复杂性使其难以被有效地管理。麦克纳马拉将统计分析的严密性带入到了战争领域,用以提高物流效率和规划任务。他的传记作家黛博拉·夏普利从那个时期的军方报告里找到了他当时具有影响力的证据:“这个系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哈佛强调‘数据意义’的方法——即独立完成分析的能力。”
1946年,麦克纳马拉没有重回学术界,而是从统计控制领域进入福特公司,成为其精英团队的一员。他们被戏称为神童。年轻的公司总裁福特二世雇用他们彻查这个曾经辉煌而今混乱无序并亏损的公司。凭借着强调事实和数据,把理性分析带入福特公司错综的官僚主义,麦克纳马拉逐渐崭露头角。麦克纳马拉严肃刻板,总是戴着一副无框眼镜,头发整洁地向后梳着,这样的他让公司形成了一种不说废话的气氛。福特财政的转变非常显著,但是他并没有只关注于股东的回报,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其他的汽车公司管理者不同,他是最先注重乘客安全的人。后来他回忆道:“当时汽车产业普遍的观点是,如果谈及安全性,就会吓到公众。”在麦克纳马拉的领导下,福特公司1965年的设计突出了带有缓冲垫的仪表盘和更安全的方向盘,并使安全带首次出现在汽车中。对手对此嗤之以鼻:“麦克纳马拉卖的是安全,雪佛兰卖的是汽车。”但是麦克纳马拉仍以自己对公众的责任感坚持着。
移动的专家
1961年1月,麦克纳马拉被肯尼迪总统选中成为国防部长,并前往华盛顿就职。他是美国世纪信心的缩影:他是摆脱了盲目意识的技术专家,专注于事实,用统计数据说话。商业周刊评论他是“美国工业的杰出人才——他既是商业管理科学的专家,也是各个领域的通才。”
麦克纳马拉为公众服务的意识仍然强烈,他曾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管理人之一,但是他放弃了福特高达四十一万美金的年薪和红利,转而成为了一名年薪只有两万五千美金的内阁成员。更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嫌,他放弃了行使他在福特公司3万股,每股价值47美元的期权。
在五角大楼,他把他惯常的严厉手段运用到了庞大军事机构的管理中。在那之前,每个分支机构有自己的预算并购买各自偏好的武器,结果产生了巨大的低效率和可疑的有效性。麦克纳马拉决定完善国家武器库,用最有效的方式提供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个别部门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此外,他彻底调整美国的军事战略,用灵活反击代替大规模毁灭性打击,坚持避免扩大战场。这些都令当时的国会印象深刻,共和党的成员巴里·高华德曾评价麦克纳马拉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国防部长之一,行走的IBM计算机”。
即使是在最艰难的越战时期(虽然这场战争最后毁了麦克纳马拉和林登·约翰逊总统),麦克纳马拉也没有忘记当初激励他的目标:致力于伟大的善行。1967年,在密西西比,密尔塞普斯学院的那场精彩演讲中,他描绘了管理学美好的愿景。他也谈到了国家贫富差距的扩大,国家与世界有着必然联系,而世界的趋势是消除这种差距。就像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后来所讲道的一样,国家的富有才是真正的自由和民主,相反,没有经济发展的国家就没有自由可言。从五角大楼卸任后,麦克纳马拉成为了世界银行的行长,在1968到1981年间,麦克纳马拉树立了另一个标杆,他致力于扩大财政以谋求发展。他将银行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消除贫困。这期间,世界银行对于健康,营养和教育等项目的财政支持大幅上升。麦克纳马拉再一次用实证的方法来管理这些民生事业并且向那些最具发展潜力的项目贷款。
20世纪80年代,麦克纳马拉风光不再。这并不仅仅是由于他在越战的溃败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因为与此同时,美国企业似乎也迷失了方向,麦克纳马拉所演示的管理方法一再地受到质疑。1980年,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标志性文章直指这是“使我们经济走向衰退的管理方式”。罗伯特·海耶斯和威廉·亚伯纳斯认为正是职业经理人们毁掉了美国经济。他们指责道:“当今的商业界与学术界一样,滋生了一种对于职业经理人们错误肤浅观念的盲目崇拜,相信这些在特定领域没有任何专业技术技能的‘伪专家’,仅仅依靠严厉的财务管理手段,成套的管理观念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就能够进入一个他并不熟悉的领域并把公司管理好。”
然而运用管理逻辑的能力确实使得麦克纳马拉取得了内部员工无法取得,或者说没能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福特公司,这个汽车产业的门外汉既能提供透彻的分析也能注意到乘客安全的重要性。在国防部,这个门外汉使得美国军事部门得到统一的管理,使各个部门都能为国家利益做出让步。麦克纳马拉的这种本事正是那些被内部人员管理得杂乱无章的组织所需要学习的。
显然,把经济衰退的责任都归咎于专业化管理是不公平的,还有更复杂的原因在其中。美国能够在世界上取得绝对领先的地位,现代管理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因为国家没能保持领先地位就指责管理学,这说明人们没有认识到其他国家的进步使它们与美国的差距正在缩小,也就是说,美国企业相对绩效减弱了。此外,如果当初依照麦克纳马拉的观点大力发展经济型汽车,也许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们早就在与国外厂商的竞争中取得绝对优势了。当年他曾提出一个在国外生产廉价车型的计划,但此事随着他离开公司去华盛顿就职而不了了之。
专注于不足
无论在福特还是在军部,在商界还是在做慈善事业,麦克纳马拉的领导逻辑始终没有改变: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什么在约束我们,是人力因素还是物质资源?如何能够最有效地获得资源以达成目标?在由导演埃罗尔·莫里斯执导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战争迷雾》中,麦克纳马拉这样总结他管理方法中的两大原则:“效率最大化”和“获取数据”。
然而,美国陷入越战泥潭揭示了麦克纳马拉强大实力的阴暗面。过分专注和强调对数据的理性分析导致他犯下了严重的错误。问题就出在那些难以被量化的数据被忽略了,比如像动机,希望,仇恨,勇气这些无形的东西就无法用数据衡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麦克纳马拉才认识到他的错误:“在没有前线战场的情况下很难预测战争结果,军方曾试图用数量分析方法来预测战争进程,”麦克纳马拉在回忆录中写到,“后来我们再一次失败了,我们没能认识到现代高科技武器的局限性和能高度激发人民运动的政策。”
坚持“数据至上”的原则同样错得离谱。有许多数据一开始就有缺陷。不同于收集汽车工厂制造现场的数据,所有的库存都摆在那里一目了然,能够被精确地计算出来。五角大楼的数据来源于无法核实并且实际上具有偏向性的信息。许多南越军队的官员只说他们认为美国人爱听的话,反过来你,美国人用这些信息给出了过于乐观的分析。如果说一开始将麦克纳马拉比作是电脑是一种褒奖的话,那后来这种比喻就成了不折不扣的讽刺。对于越战的觉醒使麦克纳马拉的冷酷和顽固受到嘲笑,这个所谓的聪明绝顶的人物因为傲慢将国家带入到了战争泥潭。
当然,麦克纳马拉也让我们从他的失败中见识到管理思想是如何决定组织的重要进程的。今天,我们终于认识到,人类并非是经济理论中一再谈到的理性生物,其实人类在做出判断时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偏向性。同样,我们也认识到组织进程是多样的——比如对于过失行为做出的扩大承诺,以及保留不同意见的倾向,这些最后都导致了组织做出错误的决定。
在反思中吸取教训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的职业生涯不仅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说明管理者们应该学会反思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尤其是对于麦克纳马拉来说,反省和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历史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曾经写道:“麦克纳马拉花了很长时间去正视美军在越战中失利的原因,他一直在寻找错误的根源,试图把他曾经坚守的美好愿望与战争造成的巨大浪费和悲剧性损失联系到一起。”
经过了对越战一事多年的沉默,麦克纳马拉出版了他的回忆录,他终于承认:“我们错了,彻底错了。”虽然对于许许多多被越战深深伤害的美国人来说,这句话太过简单也来的太迟,但是麦克纳马拉还是坚持把《自省》的副标题写为“越战的悲剧与教训”,因为他坚信如果能够吸取教训就可以避免日后类似悲剧的发生。事实上,愿意自我反省并从经验中获得教训是麦克纳马拉为管理学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在85岁那年,他对埃罗尔·莫里斯说:“我已经到了能够回头反思并总结自己一生的年龄了,我的原则就是:尽力去学习和了解,丰富我的经验然后把它传给后人。”
这正是麦克纳马拉在晚年的追求。他去古巴拜访了菲德尔·卡斯特罗,以便于更深入地了解1962年的导弹危机并且找到能够在未来避免核冲突的方法。他得到一个深刻的反思:那就是要学会站在对手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他把美国和平解决古巴导弹危机归功于美国外交家们准确地理解了赫鲁晓夫总理的态度和意图。但是他也承认,在越战中,他们没能正确认识到对手的动机和重心。马克纳马拉回忆道:“我们把越南战场当成是冷战的一部分,但是在对手眼中,这是一场内战。”“忽略了那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特点,忽略了对方领导人的性格和习惯”是他们犯下的悲剧性错误。
然而这并非意味着马克纳马拉摒弃了他此前推崇的理性分析。的确,从全球变暖到水污染,从卫生保健到经济发展,所有当今我们所面对的巨大挑战都需要我们在为人类服务时避免受到逻辑分析的影响。在疾病防治控制中心与比尔和米兰达·盖茨基金会这两个并不相关的机构中,理想主义和理性分析都同样存在。在1995年的专访中,麦克纳马拉再次重申:“我不认为感性的内心与理性的头脑之间存在冲突,我们需要三思而后行。”
人们很容易认为当今我们遇到的问题与过去人类所面对的问题有着本质区别。诚然,如今我们的环境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全球化带来的压力更为严峻,今天我们使用的技术更是在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但是许多有关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的问题依旧存在,今天的管理者们也常陷入与前任们相同的困境。
2005年,在麦克纳马拉89岁生日前夕,他重回哈佛商学院给学习商业决策的学生们上课时强调:尽管理性有很大的力量,但是仅仅靠理性是无法挽救我们的。有时人们有美好的愿望却并非通晓一切。我们不应该妖魔化我们的敌人,而必须试着去了解他们,不仅要了解他们,还要验证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
一个经常被指责没有同理心的人劝我们去了解对手。一个将自身理性引以为豪的人得出理性无法拯救人类的结论(因为任何人在做决定的时候都无法保证绝对的理性,运用这种方法就必须保证克制每一个人身上的不合理性)。也许,评价一个管理者的终极标准,不是巨大的财富或者信守什么誓言,而是其审视自身的意愿和对于智慧的探索。
哈佛商业评论 中文 2010年12月 第2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讲话。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深刻总结2010年及“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明确提出2011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主要任务。温家宝在讲话中全面总结2010年经济工作, 阐述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 对2011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会议提出, 2011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大力加强自主创新,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会议提出了2011年经济工作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其中, 第五个方面是:加大改革攻坚力度,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第六个方面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抓住主题把握主线统筹兼顾改革创新, 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指出,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 全党全国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开拓进取, 在“十二五”时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确保完成这项战略任务, 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的新形势, 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深化改革开放,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胡锦涛强调, 要坚持抓住主题、把握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必须贯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环节, 始终扭住不放, 努力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是时代的要求, 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深刻认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思路、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切实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在实践中不断开拓科学发展之路。
胡锦涛指出, 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 提高辨证思维水平、增强驾驭全局能力, 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协调好, 同时要抓住和解决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关系民生的紧迫任务, 特别是要下大气力抓好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工作, 下大气力抓好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创业、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 通过重点突破, 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坚持锐意进取、改革创新, 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抓住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深层次矛盾, 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改革创新, 切实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坚持深入实践、狠抓落实, 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 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深入基层群众, 加强调查研究, 全面谋划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紧迫课题, 制订符合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决策部署和提出的工作要求变成本地区本部门的行动方案, 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办好为人民服务的实事, 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不懈奋斗。
二、农村体制和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其中第六个方面是: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全面深化、整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尽快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含义和实施办法, 研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统筹研究解决好农民工问题。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会议决定, 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 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 (一) 未参保集体企业2010年12月31日前已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城镇户籍人员, 个人可一次性补缴15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二) 缴费标准由各地根据未参保人员负担能力和年龄情况合理确定,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对补缴费用给予适当补助。基本养老金从参保缴费的次月起按月发放, 由各地按照国家统一规定, 结合当地实际, 合理核定基本养老金水平, 落实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以及遗属、丧葬补助等养老保险待遇。 (三) 未参保集体企业2010年12月31日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城镇户籍人员, 按规定正常参保缴费,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 可以缴费至满15年, 按规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同时, 会议还决定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扩大大中专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
三、教育体制改革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通知》要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立足基本国情, 遵循教育规律, 解放思想, 勇于实践, 大胆突破, 努力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坚持统筹谋划, 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坚持因地制宜, 鼓励各地各校大胆试验。要以改革推动发展, 以改革提高质量, 以改革增强活力, 使教育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更加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通知》从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三个层面, 确定了改革试点的十大任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推进素质教育,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 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教育部公布一批加快学前教育发展试点地区。试点地区将从4方面开展工作:辽宁省大连市、上海市闵行区、江苏省部分市县、浙江省部分市、安徽省合肥市、甘肃省部分自治州、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市县成为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试点地区;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云南省成为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试点地区;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县、贵州省毕节地区、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试点改革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 探索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途径, 改进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模式;江苏省和浙江省试点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
教育部公布一批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试点地区。试点地区将从6方面开展工作:天津市, 辽宁省, 吉林省长春市, 上海市嘉定区, 江苏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重庆市, 四川省德阳市, 云南省部分市州等地探索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 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 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辽宁省, 黑龙江省部分市, 安徽省部分市县, 福建省, 河南省, 湖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区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 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 四川省, 贵州省毕节地区, 云南省部分市州, 青海省要积极开展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9+3”免费试点, 改革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制,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将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督导体系;北京市部分区, 吉林省长春市, 上海市, 江苏省部分市, 浙江省部分市, 山东省部分市, 河南省商丘市, 湖南省部分市, 广东省广州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市成为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北京市, 天津市, 上海市, 广东省, 甘肃省部分市成为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地区。
教育部公布重点领域和省级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其中, 纳入重点领域综合改革的试点地区包括:山东省、湖南省、重庆市纳入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天津市、辽宁省、河南省、四川省纳入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黑龙江省、江苏省、湖北省纳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浙江省纳入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纳入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的地区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广东省、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圳市。
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 从2009年8月份以来, 全国已有超过5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 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明显减轻了群众用药负担, 但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现了较大收支缺口。因此, 必须同步落实补偿政策, 建立稳定的补偿渠道和补偿方式, 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稳运行和发展, 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 确保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会议确定: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成本通过政府补助和服务收费补偿;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多渠道加大对乡村医生的补助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合理补助, 并将符合条件的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执行与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同的医保支付和报销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意见》明确,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支出和业务支出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医疗保障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政府建立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补偿;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补助。《意见》提出, 将现有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 (含静脉输液费, 不含药品费) 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 不再单设药事服务费。一般诊疗费将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同时, 《意见》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 我国将以省为单位建立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 这一平台是政府建立的非营利性网上采购系统。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 (包括各省区市增补品种, 下同) 实行以省 (区、市) 为单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发挥集中批量采购优势, 招标和采购结合, 签订购销合同, 一次完成采购全过程, 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 促进基本药物生产和供应。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是本省 (区、市) 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主管部门, 负责搭建省级集中采购平台, 确定具备独立法人及采购资格的采购机构开展基本药物采购工作, 并对基本药物集中采购过程中采购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 协调解决采购中出现的问题。各省 (区、市) 应充分利用现有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和药品集中采购机构开展基本药物采购工作。市 (地) 及以下不设采购平台, 不指定采购机构。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发布。《意见》提出了6条措施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一是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 自主申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二是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三是合理确定非公立医疗机构执业范围, 确保与其具备的服务能力相适应;四是鼓励社会资本规范参与公立医院改制;五是进一步扩大医疗机构对外开放, 将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由目前的限制类调整为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 逐步取消对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股比限制, 对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先行试点、逐步放开;六是简化并规范有关审批程序,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设立审批权限由国家下放到省一级, 外商独资医疗机构的设立由卫生部和商务部审批。
五、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加强银行服务收费自律工作的六点共识》。该共识提出, 商业银行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系统改造力度, 适时对小额账户中的缴纳交通罚款存折账户、养老金存折账户、退休金存折账户、抚恤金存折账户、低保存折账户、医保存折账户、失业保险存折账户、住房公积金存折账户等减免或暂停收取年费和账户管理费, 减免或暂停收取用于偿还个人贷款的存折账户的小额账户管理费。同时, 还提出对向救灾专用账户捐款的跨行转账手续费及每月一次以纸质或电子方式提供本行当月信用卡标准格式的对账单的费用等减免或暂停收取。在进行科学成本测算基础上, 对自助机具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相关服务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 鼓励引导客户更多使用自助机具及网上银行服务。对涉及社会公众的基本保障性银行服务, 尤其是涉及低收入、弱势群体的银行服务, 尽量少收或免收服务费。充分尊重客户知情权和选择权, 履行服务收费告知义务, 提高收费服务信息的透明度。建立监督投诉处理机制, 鼓励社会及业界对银行服务收费相关问题进行监督, 对确认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同时对有关失实投诉及报道进行及时澄清。
财政部在海南开展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试点。根据财政部《关于在海南开展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试点的公告》, 离境退税政策是指对境外旅客在退税定点商店购买的随身携运出境的退税物品按规定退税的政策。离境退税政策的基本流程包括购物申请退税、海关验核确认、代理机构退税和集中退税结算四个环节。境外旅客要取得退税, 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在退税定点商店购买退税物品, 购物金额达到起退点, 并且按规定取得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申请单等退税凭证;二是在离境口岸办理离境手续, 离境前退税物品尚未启用或消费;三是离境日距退税物品购买日不超过90天;四是所购退税物品由境外旅客本人随身携运出境;五是所购退税物品经海关验核并在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申请单上签章;六是在指定的退税代理机构办理退税。《公告》明确, 上述政策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
财政部公布2011年继续和停止部分财税优惠政策。财政部公布了2011年继续实施和停止执行的部分财税优惠政策, 明确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推广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政策等将继续实行。与此同时, 汽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于2010年12月31日执行完毕。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董事履职评价办法 (试行) 》。《办法》首次从忠实和勤勉两个方面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董事的职责范围、履职要求以及履职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商业银行董事履职的合规性、专业性和效率提出要求。在提出共性履职要求的基础上, 《办法》区分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不同的职责特点, 提出了差异化的履职要求。按照《办法》要求, 商业银行应制定评价细则, 建立董事履职跟踪记录制度, 逐年对商业银行董事的履职情况作出评价。商业银行的评价细则、评价过程以及评价结果均应接受银监会监督。《办法》首次建立了商业银行董事退出机制, 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董事应评为不称职的情形, 并要求商业银行应及时更换不称职的董事。
外汇局发布通知支持企业“走出去”。为提高境内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 支持境内企业“走出去”, 外汇局发布《关于实施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管理的通知》, 决定在前期试点基础上, 自2011年1月1日起,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货物贸易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管理暂行办法》及其操作规程。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对境内企业出口收入存放境外实行开户登记制度。境内企业符合出口收入来源且在境外有实际支付需求、近两年内未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等条件的, 均可向所在地外汇局提出申请;二是对境内企业出口收入存放境外实行规模管理。存放境外的规模, 由境内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向所在地外汇局提出, 外汇局进行登记备案;三是简化出口核销、联网核查等业务操作, 实行企业事后报告制度;四是对境内企业境外账户收支实施非现场监测, 对异常情况实施现场核查。
六、国有企业改革
财政部宣布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 并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完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1年起, 我国将教育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所属企业,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直属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文化部直属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公司、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公司、中国动漫集团公司, 农业部直属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公司、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 以及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同时, 《通知》规定, 从2011年起, 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具体收取比例分四类执行, 第一类为企业税后利润的15%;第二类为企业税后利润的10%;第三类为企业税后利润的5%;第四类免交国有资本收益。根据《通知》公布的企业分类名单, 中国烟草总公司、中石油、中石化等15家央企被列为第一类企业;中国铝业、中国有色等78家企业被列为第二类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等33家企业被列入第三类企业;第四类企业包括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和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两家。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国新公司”) 成立。根据《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的规定, 结合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 国新公司定位为:配合国资委优化中央企业布局结构、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企业化操作平台。其主要任务, 一是持有进入国新公司的中央企业的国有产权并履行出资人职责, 二是配合中央企业整合存续企业资产和非主业资产。
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整体并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据国资委网站2010年12月23日消息, 经报国务院批准, 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整体并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七、住房管理制度改革
《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颁布。《办法》进一步细化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 并本着鼓励房屋出租的原则, 对房屋不得出租的情形作出规定。《办法》更细化地规范了商品房屋租赁行为。针对房屋租赁市场上的突出问题, 规定出租住房应当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 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对出租人在房屋租赁期内擅自提高租金、承租人居住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况, 《办法》明确, 房屋租赁合同期内, 出租人不得单方随意提高租金。《办法》也规定了承租人的相关义务。《办法》将从明年2月1日起实施。
八、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其他改革
山西省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2010年12月13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表示, 经国务院同意,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设立的第9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彭森表示, 山西省开展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总的要求是要紧紧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这个改革主题, 进一步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特别要注意处理好转型和发展改革的关系, 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能够坚持先行先试、锐意突破, 为全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外汇局发布文件推动环境权益跨境交易便利化。为规范二氧化碳减排量等环境权益跨境交易所涉收付款业务, 外汇局发布文件促进环境权益跨境交易便利化, 推动低碳经济健康发展。文件指出, 二氧化碳减排量等环境权益跨境交易, 是指境内机构向境外机构出售或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量等环境权益的跨境交易行为。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银行办理二氧化碳减排量等环境权益跨境交易收款手续时, 可根据境内机构需求, 按规定审核真实性材料后, 为境内机构办理结汇, 或开立“资本项目环境权益交易外汇账户”, 保留此项外汇收入。二是环境交易所、排放权交易所、林权交易所等境内机构, 经外汇局核准, 可在银行开立“特殊交易保证金外汇账户”, 用于收入意向受让方存入的交易保证金、拟缴纳的交易佣金及税费, 支出交易不成功时应退意向受让方的外汇保证金、交易成功后划转给卖方的保证金价款、交易所扣收的佣金及税费。三是明确材料审核、信息报送、基本信息登记、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等有关要求。
哈佛商业评论 中文 2010年12月 第3篇
1.服务器不在中国内陆成谷歌地图拿牌照最大屏障
2.假货成淘宝吸引力 马云辩解实为推脱
3.阿里淘宝推新收费平台“无名良品” 被指收担保费
4.于兵犯贪污罪获脏款452.26万元 事实真相首次披露
5.电子商务价格战被指最昂贵战争 谁有钱谁称霸
6.走不出灰暗角落 国内网络电话何时能松绑?
7.手机涉黄黑幕重重 “妈妈班”监管难愈顽疾
8.王冉称优酷上市是耻辱 警示扎堆上市存陷阱
9.Android应用频曝吸费丑闻 或将影响中国3G普及
10.网络议价师面临诟病 卖家称其“不地道”
第215期《IT时代周刊》
最受关注文章
2010年12月27日-2011年1月11日
1.宿敌未退还添新冤家 任天堂增长空间受严重挤压
2.金山破釜沉舟全面开源 仅仅免费恐难赢市场
3.世界IT巨头接连落户西部 产业链上下游合掀转战高潮
4.铭记这个灿烂的时刻
5.MSN蛰伏多年携手新浪 对抗腾讯暂难成功
6.如何从芸芸众生的产品中脱颖而出
7.为上市Groupon拒豪门收购 谷歌本地业务发展计划再搁浅
8.让技术成为电子商务的“明日之星”
9.达沃斯论坛长盛不衰的秘密
10.简单专注才是做事的最佳方式
2010年12月四级冲刺指南 第4篇
基础备考
四级考试逐渐淡化了“纯粹”考查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模式,而是将词汇和语法渗透到各个题型中,这其实加大了试题的难度,同时也对考生的词汇和语法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大家要坚持继续背诵单词,巩固对重点语法知识的掌握,不能松懈。
1.词汇:继续加强,不要松懈
到了冲刺阶段,很多考生已经将四级词汇背过一轮甚至是两轮了,于是就觉得自己的词汇备考已经比较到位,没什么可担心的了。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攻克四级考试的单词关需要的不是临时突击,而是日积月累。考生要把记单词变成一项日常的工作,坚持每天都温习前一天背过的单词,并记忆新单词,这样才能将词汇烂熟于心。当然,在这个阶段,考生也不必在记单词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只需每天抽出10~15分钟的时间即可,最主要的是坚持每天都温习,不要在考前松懈。
除了进行日常的单词备考外,考生还应在冲刺阶段对四级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高频词汇(如applause、burst、candidate、excursion、urgent、spill等)和重点词组(如in advance、take advantage of、in view of、in bulk、at all costs、attribute … to …等)加强记忆。
2.语法:依然重要,参考真题
考生在做四级真题时,要有意识地思考每道题目的考点,这其中就包括语法考点。在考前这段有限的时间内,考生没有必要全面地复习语法知识。建议大家将语法复习的重点放在四级考试的完型填空和翻译真题上,对其常考的一些重要语法点,如虚拟语气、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以及动词的非谓语结构等给予高度重视,并根据个人情况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题型突击
关于题型笔者这里主要针对听力、阅读和写作这三大部分提出一些备考建议,希望能帮助考生在接下来的备考中
做到有的放矢。
1.听力:培养习惯,精听真题
通常来说,相对于其他几个部分,听力更容易通过短期冲刺来提高分数,所以应成为考生冲刺阶段关注的重点。考生在这一阶段应保证每天听至少三十分钟的听力真题,可以以五天为一个阶段,争取在考前完整地听完五六套听力真题,具体的方法如下:
第一天:完整地听一套四级听力真题。在听的过程中,要集中精力,但不要因计较听懂多少而影响情绪,尤其要注意听的过程不能间断,不要因遇到听不懂的单词、词汇或句子而中途中断音频。
第二天:把第一天听过的音频再重复听一遍。同第一天一样,考生不要急于把全文都听懂。在听完这一遍后,再把原文拿出来大声地朗读一遍。
第三天:跟读音频。还是同样的音频,在听这一遍的时候,考生每放一句音频要停顿一下,以便自己跟着重述一句。考生应按此方法将全部内容跟读一遍。
第四天:将音频再从头到尾不间断地听一遍。这时考生应该可以感觉到基本能听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了。
第五天:再次跟读,确认无误。将同样的音频每放一句就停顿一下,然后跟着重述,重述之后对照原文,针对出错的地方再听音频,再跟读,直到完全重述正确为止。
通过这样的精听训练,考生不但能够熟悉英语的语感和发音特点,还能训练自己对英语的反应速度,提高做题效率。
此外,考生还应在冲刺阶段熟记一些四级听力考试中常见的场景词汇,包括学校场景(如optional course、required course、scholarship、assistantship等)、机场场景(如one way ticket、round trip ticket)、医院场景(如physician、surgeon、clinic、emergency等)、饭店场景(如main course、take away、dessert、change等)、邮局场景(如registered mail、regular mail、parcel等)等,以便在考试中快速地判断出对话所发生的场景,提高答题速度。
2.阅读:改掉旧习,注意方法
相信考生在近半年的备考中已经增加了不少阅读量,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笔者建议考生要着重训练阅读速度。有些考生在阅读中养成了“指读”或“笔读”的习惯,结果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对此,考生一定要着重通过训练改变这一习惯。建议大家在备考阅读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考生在看文章时,不要每次只看一个词,而是要加宽自己阅读时的视幅,每次看4~6个词,不要用手指或笔指着单词挨个读,而应用眼睛扫视。如果考生在最开始感觉不习惯或吃力,可以先训练自己每次看两三个词,然后通过多次练习来逐渐达到要求。
(2)重点阅读和次要阅读相结合。每一篇文章都有核心内容和次要内容,考生要学会分辨这些内容,并在阅读中做到有主有次。通常情况下,应该重点阅读的内容包括:①小标题,对于一些设置小标题的阅读文章来说(尤其是快速阅读),小标题具有重要的提示功能;②每段首尾句,首尾句通常包含体现这段主旨的重要线索,应该仔细阅读;③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这些词汇不仅仅起到衔接句子的作用,同时也能提示考生哪些句子是有效的信7息,通常包括表示因果关系的词(如as a result、hence、consequently等)、表示并列和递进关系的词(如and、then、in addition、in other words、moreover等)以及表示转折关系的词(如however、yet、in fact等)。
(3)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词(组)或句子等,不要在上面逗留太多的时间,应尽量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如果这部分内容涉及出题点,考生可在看完具体的题目后回原文定位时,再仔细分析和判断其所表示的含义。
3.写作:研究范文,适当练习
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的。所以,考生的写作备考过程要先从阅读优秀的作文范文开始。在阅读时,考生应认真分析范文的遣词造句好在哪里,应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适当运用这些词句,将之变成自己的“写作模板”。在学习表达的同时,考生还要学习范文的结构,了解不同类型文章的不同论述方式。下面我们就以2008年12月四级考试写作部分的一段范文为例,为大家分析它的论述方式和表达方式。
题目:Limiting the Use of Disposable Plastic Bags
1.一次性塑料袋曾被广泛地使用
2.造成的问题
3.限制使用的意义
范文(主要讲述题目中的第三点“限制使用的意义”):
Nowadays, the government has passed relevant regulations for limiting the use of disposable plastic bags: they are not free any more. In some shopping places, in order to invoke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stic bags are offered at high price. As a result, people are changing their behavior: paper and cloth bags that vanished for a long time come back to our daily life again. It is true that by limiting its usage, everyone in this society contributes some effort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这段范文首先说明了政府采取措施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接着介绍了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然后陈述其带来的结果,最后说明其意义所在。这是一种非常严谨的论证过程,考生可以参考这样的写法来论述类似话题。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如果写作题目中要求考生分析某一事物的“意义所在”,考生切勿空洞地陈述其意义多么“深远”,而应提供实例进行论证,本段范文的论证就比较有说服力。
我们再来看这段范文中所使用的一些句式。范文的第一句话“Nowadays, the government has passed relevant regulations for limiting the use of disposable plastic bags: they are not free any more.”就是很好的模板句,尤其是前半句话“Nowadays, the government has passed relevant regulations for …”就可以运用于多种情况。当考生在写作中遇到探讨“如何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一类的话题时,就可以运用这句话。在具体运用时,考生可根据作文内容的需要对句中的单词进行替换,如把relevant替换成strict或vital,把regulations替换成law或legislations等,这样就把范文语言变成了自己的表达。
综上所述,考生不仅要学习范文中的优秀表达和结构安排,还要利用最后这一个月的时间多写多练,至少要保证每周写两篇作文。写作的题目就是近两年四级写作真题的题目。虽然这些题目已经考过,但在文体和结构上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每写完一篇作文后,考生要对照优秀范文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
时间分配
很多考生都有在考前挑灯夜战的习惯,因为单词还没有背熟,语法还没有掌握,真题还没有做完……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人确实有很强的短时记忆能力,但对于英语考试来说,人的这种能力只能发挥极有限的作用。对于一些诸如政治、历史的中文类考试,考生也许可以通过考前熬夜提高考试成绩。但英语不同,它是另外一套语言体系,考生在考英语时还需要一个“编码转换”的过程,所以说并不是通过短时的突击记忆就能够提高分数的。笔者建议考生在考前一周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按时休息,晚上不要熬夜,以保证白天精力旺盛。如果考生因为考试之前睡眠不足而导致在考场上感觉昏昏欲睡,那之前的努力就会大打折扣。
考前模拟
在考前一周,笔者建议考生给自己安排几场模拟考试,要严格依照四级考试的时间(9:00~11:30)和流程来做。考生可用近两年的四级真题来模考,不推荐使用四级模拟试卷。进行考前模拟一方面是为了培养考试的感觉,熟悉考试节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从模考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以在考前及时进行调整。
哈佛商业评论 中文 2010年12月 第5篇
短 对 话
多数考生在听短对话时容易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听听力材料时,只要有一句话没听懂便会不知所措,于是费力回想刚才的那句到底是什么意思,结果导致后面本来能听懂的句子也没有听懂。
通过研究近几年的真题我们不难发现,在听力的短对话部分,几乎95%以上的答案都在短对话的第二句话里,因此就算第一句话没有听懂,考生也不必焦虑,应集中注意力听第二句话。当第二句话中出现表示转折、因果、建议的考点提示词时,提示词后的句子或短语十有八九就是答案所在。请看2009年12月四级听力第12题:
M: Can you recommend something that a school boy of 7 or 8 will really like?
W: I’d suggest this toy train, sir. It’s an excellent brand, very popular all over the world these days.
Q: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Shopping with his son.
B. Buying a gift for a child.
C. Promoting a new product.
D. Bargaining with a salesgirl.
在该题中,就算考生没怎么听懂听力材料中的第一句话,仍然可以选出答案。考生只要能听到第二句话中suggest后的toy train就可以了。既然是男士问了一句话后女士才推荐toy train,因此考生可以很自然地联想到男士此时正在给孩子挑选礼物。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B。
情况二:听听力材料时感觉自己听懂了,但做题时还是把选项选错了。
其实很多考生所谓的“感觉听懂了”只是听懂了一个点,并不是全部都听懂了,如果全都听懂了也就不会选错了。由于短对话“短而快”的特点,大多数考生只能听懂一部分,而出题者就是抓住了考生这一特点,于是将短对话中一些听起来特别清晰的词汇原封不动地放进选项里迷惑考生,此时考生一不留神就会掉进陷阱里。因此,考生在做短对话的时候可以用一种方法来排除干扰选项,那就是“听到什么就不选什么”。如果你听到的词汇在选项中原封不动地出现,这个选项很可能就是迷惑你的错误选项,可以先把它排除,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比如2009年12月四级听力第14题:
W: I need to talk to someone who knows Baltimore well. I’m told you lived there.
M: Oh, but I was really young at the time.
Q: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moved to Baltimore when he was young.
B. He can provide little useful information.
C. He will show the woman around Baltimore.
D. He will ask someone else to help the woman.
这道题中有两个词在听力材料中读得非常清晰——Baltimore和young。这两个词所在的A、C选项可以先行排除。剩下B、D两个选项,通过仔细听第二句话,我们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为选项B。
段 子 题
长对话和短文理解通常被我们统称为“段子题”。在做“段子题”时,考生需牢记两个做题原则:“视听一致原则”和“首尾原则”。“视听一致原则”指的是与听力原文对应词最多的选项多数情况下为正确选项。这一点与短对话恰恰相反。对于长对话来说,听力材料篇幅长、难度大,出题者不会再在各选项中设置太多陷阱,因此一般情况下听到什么就选什么。“首尾原则”指的是对于长对话和短文理解来讲,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多是考点的出处。多数考生在听长篇文章时属于慢热型,刚听时没什么反应,得慢慢进入状态。这个习惯对于考生解答“段子题”来讲是个致命的缺点,因为绝大多数考点出现在文章开头甚至就在第一句话,等考生预热完了真正进入听力状态时,考点已经过去了。考生们要克服这种习惯,在听听力材料时,需特别关注开头部分。下面主要以长对话为例来讲解这两个原则在实际考试中的应用。
本次第一篇长对话考的是学习中的选课场景。对于这篇长对话,我们可以运用刚才讲到的“首尾原则”来解答第一题(19题)和最后一题(22题),也就是说这两题的答案分别可以在听力原文的“首”和“尾”找到。
请参看第一篇长对话的听力原文,变色部分为题目答案所在:
W: Hello, Cartson College, may I help you?
M: Yes. I’m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on courses in computer programming. I would need it for the fall semester.
W: Do you want a day or evening course?
M: Well, it would have to be an evening course since I work during the day.
W: Aha. Have you taken any courses in data processing?
M: No.
W: Oh! Well, data processing is a course you have to take before you can take computer programming.
….
W: Registration is on the second and third of September between 6 and 9 in Frost Hall.
M: Is that the round building behind the parking lot?
W: Yes, that’s the one.
M: Oh, I know how to get there. Is there anything that I should bring with me?
W: No, just your check book.
M: Well, thank you so much.
W: You’re very welcome. Bye!
M: Bye!
我们先来看长对话的第一题,也就是第19题:
Why does the man choose to take an evening course?
A. He prefers the smaller evening classes.
B. He has signed up for a day course.
C. He has to work during the day.
D. He finds the evening course cheaper.
对话开始,两人简单寒暄之后切入正题,切入正题后的第一个回合答案就出现了。此时女士先提出问题,之后男士作答,他的回答就是该题的答案。这就是“首尾原则”中的“首原则”,即文章一开始就出现了第一题的答案。男士说:“... since I work during the day.”而这句话与第19题选项C (He has to work during the day.)所表达的内容一致。考生在听力材料中听到的句子几乎原词原句重现在选项C中,这也体现了我们所提到的“视听一致原则”。
我们再来看本段对话最后一题,也就是第22题: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know at the end of the conversation?
A. What to bring for registration.
B. Where to attend the class.
C. How he can get to Frost Hall.
D. Whether he can use a check.
这一题的答案非常清晰地出现在对话的结尾部分,即我们所说的“首尾原则”之“尾原则”。男士问:“Is there anything that I should bring with me?”女士说:“No, just your check book.”该题干的意思是“在对话结尾部分男士想知道什么”,根据“视听一致原则”,答案显而易见,我们可以轻松地选出正确选项A。
同样,第20题也体现了“视听一致原则”:
What does the man have to do before taking the course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A. Learn a computer language.
B. Learn data processing.
C. Buy some computer software.
D. Buy a few coursebooks.
我们可以在听力原文中清晰地听到“Have you taken any courses in data processing?”和“Well, data processing is a course you have to take before you can take computer programming.”重复了两遍的“data processing”在选项B中原词重现,所以选项B为正确答案,这正体现了我们所说的“视听一致原则”。
复合式听写
复合式听写一直被考生认为是听力部分最难的题型,也是最能考查考生听力实力的一种题型。笔者建议考生考前强化记忆词汇书上的高频听写词。什么是高频听写词呢?根据近几年来听写题型的出题规律,在复合式听写的前八个空中,高频听写词有如下几个特征:(1)含有7~14个字母;(2)以名词为主,其次是形容词、动词、副词;(3)容易拼错。符合以上三点的词汇并不多,如果考生在考前作了相应准备,前八个空就没什么问题了。此次所考的八个空里名词考了六个,动词考了两个。对于后面的三个句子的听写,答题方法有两种:一是听到什么写什么;二是听懂了原文内容后,再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笔者推荐用第二种方法,考生听完长句后可以记住其中的核心词并将之组成一个句子,但注意句子中不要出现语法错误。如果核心词记不住,考生还可以记首尾词,然后根据大意将中间部分填上去。为避免错误,可以尽量使用简单词和简单句。
总之,不管是笔考还是机考,四级听力考试的命题趋势都是以提高考生的听力水平和听力能力为出发点的。所以笔者建议各位考生在备考四级听力时,除运用做题技巧外,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上,每天坚持听一听四级的历年真题或者难度相当的听力录音,并做好跟读练习以纠正自己的语音。若能坚持这样训练,考生的听力水平必会有显著的提高。
What Is the Answer ?
One night 4 college students were boozing (豪饮) till late night and didn’t study for the exam which was scheduled for the next day. In the morning they thought of a plan. They made themselves look as dirty and weird with grease and dirt.
They then went up to the Dean and said that they had gone out to a wedding last night and on their return the tyre of their car burst and they had to push the car all the way back and that they were in no condition to appear for the test. The Dean said that they could have the retest after 3 days. They said they would be ready by that time.
On the third day, they appeared before the Dean. The Dean said that this was a special condition test. All four were required to sit in separate classrooms of the college for the exam. They all agreed as they had prepared well in the last three days. The test consisted of 2 questions with total of 100 marks.
Q.1. Write down your name — (2 marks)
Q.2. Which car tyre burst? — (98 ma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