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环境描写的方法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环境描写的方法(精选6篇)

环境描写的方法 第1篇

环境描写的方法有哪些?

(一)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抓住景物特征描写。

2、要选好写景的角度。

3、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应该有意识地把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周围的自物景物,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

4、可以采用对比方法写景。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5、自然景色可以暗喻某种社会环境,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

(二)社会环境猫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描写应该注意几点:

1、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我们所处的时代常常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比如很多典型的世纪新人,新新人类,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产生的。

2、必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鲁迅在写《祝福》时,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鲁镇的风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环境描写的方法 第2篇

一、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全归纳

环境描写可分自然环境和自然环境,以下分别归纳一下它们在文章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可以熟记在心,使用时逐一对照。(以下为教师归纳,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虽有较高的实用性,但一定要结合具体题目分析,切勿照搬)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故事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深化作品主题;

6.暗示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示:分析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要与中心联系起来,要和人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要与故事的背景和情感基调联系起来,要思路开阔,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1、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在小说的开头,一般有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2、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烘托心情(往往用生动的社会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3、烘托人物的突出特点(社会环境描写,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4、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社会环境描写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故而社会环境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5、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是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6、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社会环境的认真考察。)

开篇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发展作用:

提示:可能是以下的一种或多种作用,要根据文章内容而定,开头用环境描写,第一种的作用可能性大

1、设置人物活动的场景,为下文作铺垫;

2、烘托人物的心情;

3、渲染气氛;

4、暗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答题格式:

提示:要结合具体环境描写说作用。

①渲染……气氛;②烘托……心理;③交待……时代背景;④揭示……地域风貌特征;⑤突出了……主题;⑥为XXX人物的出场安排典型环境;⑦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⑧彰显了XXX人物的性格。

文中穿插的景物描写作用:

(1)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环境和背景。(2)映衬出人物的心情。(3)突显人物形象。(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总结情节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把握小说主题的方法

①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

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a.设置了悬念。b.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c.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d.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有些小说的题目就是对小说主题的概括,或是一语双关,或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把握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思想常常在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上表现出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内涵与人物间彼此的关系,这是理解小说主题的重要方法。弄清楚小说描写了什么样的人,这个(些)人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投射出特定的历史文化的背景。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等方面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洞察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人物灵魂深处的思想状态,进而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③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在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把握小说主题的目的。

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人物的行动与命运提供生动的舞台,为展示人物的性格形成与发展变化提供典型的环境;同时,环境描写也在从侧面暗示了主题理解的指向。我们可以从小说中人物存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去探寻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对情节发展的作用,从而破译小说的主题意蕴。

④从小说的精巧构思入手把握小说的主题。

小说作品独特而精巧的构思,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有着必然的关联。通过分析小说的构思手法,诸如对比、反差、反讽、抑扬、象征、虚实、悬念、意外、巧合等手法运用及其意图,可以归纳出小说的主题。

⑤从小说叙述者角度看主题。小说叙述者的语调、视角和情感倾向,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小说的叙述人称的选择、小说中的议论性语句,我们也可以捕捉到作者的创作意图。

特别提醒:

(l)在概括小说的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注意与小说中的社会氛围、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相吻合,避免随意拔高或主观臆断,更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或情感、情绪上的偏激。

(2)要认真阅读原文,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避免缺乏评价的针对性。

《蜡烛》的环境描写 第3篇

文本中,老妇人是亲眼看见五个红军战士去偷袭桥头堡的,她本想去招呼那五个红军战士到她的地窖里躲藏德国人的炮击,却不料被近旁爆炸的炮弹震得失去了知觉,等她醒过来后,四个红军战士不见了,只有牺牲了的契柯拉耶夫,而她准备去掩埋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时,德国人的炮击就始终伴随着她去掩埋的整个过程:13段,“德国人又开炮了那个苏联人孤零零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这个情景,老妇人看了很久,想了半天,然后慢慢爬出了地窖,走进了方场;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在炮声中,老妇人来到了红军战士身边,整理好了他的遗体;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在炮声中,老妇人清理好了弹坑,将契柯拉耶夫拖入了弹坑;24段,“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在炮声中,老妇人亲吻、埋葬了死者;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跟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在炮声中,老妇人点燃了她珍藏的喜烛;30段,“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在炮声中,老妇人守望着蜡烛,寄托着她的哀思。从文本的描写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对炮声、炮弹的反复强调,至少有三个作用:

(一)渲染故事背景:

《蜡烛》描写的是一位老妇人掩埋红军战士的故事,但这个故事既不是在和平年代,又不是在后方宁静之地,而是在一个炮火连天的弹丸之地,在这种背景下埋人,对普通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事,何况是一位年老体衰的老人呢?在五个红军战士去偷袭桥头堡失败之后,带给德国人的必是无比的恐惧,他们肯定要加强防范,这东一榔头西一锤的炮声就是明证。老人从爬出地窖到掩埋好契柯拉耶夫并点上蜡烛,炮声就自始至终伴随着老人,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那种残酷的战争气氛,使我们感觉死亡时刻威胁着老人,情不自禁地要为老人那缓慢的行动而担忧,为她的生命安全而揪心,这一切自然和作者着力渲染的战争气氛如影随形的炮声分不开。

(二)烘托人物形象:

一般来说,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人们对炮火是唯恐避之而不及的,哪有自己主动迎着炮火走上前去的?老妇人的年纪实在大了、身体实在太弱了。对倒在战场的红军战士怜爱、尊敬,促使老妇人全然不顾周围的炮火,勉强挪动着自己衰弱的身躯,竭尽自己全身的气力,去掩埋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一方面反复强调老妇人的衰弱,例如她连跨栏杆的气力都没有,只能绕过去,例如她稍微用点力,就得坐下来休息好几回和好长时间;另一方面,作者反复交代德军的炮火不断在老人的周围爆炸,老人就在这不断的爆炸声中,仔细的整理好了契柯拉耶夫的遗体、找到一个大弹坑并清理干净、分三次尽全力的将遗体拖入弹坑、花几个小时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老人那“胜似闲庭信步”的举动(当然是迫不得已),和周围那不断的爆炸声形成了反差,在这种反差中,老人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最终在她为契柯拉耶夫点上蜡烛后,得到了彻底的凸现。炮声在塑造老妇人这个形象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推动情节发展:

接连不断的炮声,除了渲染故事背景和烘托人物形象外,它还起着结构文章,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我们从文本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老妇人掩埋契柯拉耶夫遗体的整个过程在炮声中是如何缓慢地演变发展的。炮声中,老人爬出地窖,绕过栏杆,穿过方场,来到契柯拉耶夫的遗体旁;炮声中,老人为契柯拉耶夫整理好了仪容;炮声中,老人寻找并清理弹坑,将遗体拖入;炮声中,老人堆起坟堆,埋葬了契柯拉耶夫;炮声中,老人点上了蜡烛,并守护在旁,整个故事就是在炮声中有条不紊地得以展开。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第4篇

【关键词】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渲染气氛 深化主旨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及表现的主旨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小说阅读中,不可孤立地审视环境描写,要把它和人物、情节及主题结合起来分析其作用。

那么,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哪些呢?

1.奠定小说的情感基调(通常在开头)

例: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祝福》

解析:灰白色沉重的晚云、爆竹的钝响,暗示封建礼教下的旧中国沉闷的社会氛围,奠定小说沉重、压抑的感情基调。

2.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

例: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故乡》

解析:阴晦的天气、冷风、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渲染了阴冷、凄凉、萧瑟的气氛。

3.揭示时间、时代背景或社会关系

例: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的镶边。——《药》

解析:兵勇衣服上画着大白圆圈,这一服饰特点说明故事应该发生在清末。

4.增强美感、情趣,展示地域风光、民风民俗

例: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边城》

解析:富有诗意的山水风物和淳朴的民风、民俗既展现了凤凰特有的风土人情,也传达了作者对这一方山水的热爱。

5.揭示人物的身份及社会地位

例: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林黛玉进贾府》

解析:“敕造”二字表明贾家身份不一般,是皇亲国戚。府中建筑之富丽堂皇再次印证其贵族身份。

6.衬托人物的性格

例: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祝福》

解析:悬挂的对联“心气和平”与之后鲁四老爷大骂祥林嫂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其虚伪,两部书说明其顽固、守旧,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说明其是假学究。

7.衬托人物的心理

例: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林黛玉进贾府》

解析:以上之景皆为黛玉眼中之景,观察可谓仔细之极,体现其寄人篱下时“惟恐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被人耻笑了他去”的谨慎心理。

8.展开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解析:雪下得紧——买酒御寒——压塌草厅——借宿山神庙——偶听真相

9.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例:这里只说李逵怕李达领人赶来,背着娘只望乱山深处僻静小路而走。看看天色晚了,但见:暮烟横远岫,宿雾锁奇峰。慈鸦撩乱投林,百鸟喧呼傍树。行行雁阵,坠长江形入芦花;点点荧光,明野径偏依腐草。卷起金风飘败叶,吹来霜气布深山。——《水浒传》

解析:暮色笼罩的荒山野岭中,枯枝败叶遍地,杳无人迹,为下文老虎出没吞食李逵老母作铺垫。

10.暗示小说的主题或结局

例:大约在夜里十点钟的时候,他看见了城里的灯火映在天上的红光。最初只是辨认得出,如同月亮初升以前天上的光亮。然后,当渐渐猛烈的海风掀得波涛汹涌的时候,才能从海上把灯光看得清楚。——《老人与海》

解析:映在天上的红光是城里的灯光,暗示经过一夜的搏斗,老人即将要靠岸了。

11.升华主题,深化主旨(通常放在小说的结尾)

例: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祝福》

解析:在富人们连续不断的爆竹声中,一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一个鲜活的生命消逝了。以乐景衬哀情,突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深化文章反封建的主旨。

作者单位:河南信阳市高级中学。

环境描写的方法 第5篇

1、点明故事发生的场所,从而使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渲染特定的气氛,有时还暗示社会环境。

2、衬托人物心情。

3、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背景,推动情节发展。

4、间接表现人物性格、思想情感,从而表现文章主题或深化文章主题。

一、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二、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

三、烘托人物的突出特点

四、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

六、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

环境描写及人物描写的作用 第6篇

曲周县进修附中:张海荣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三要素。

2、掌握并学会运用环境描写的作用。

3、学会判断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人物形象。

二、教学方式:师生互动式

三、授课类型:阅读课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授课过程

(一)激趣导入:老师给学生读一段描写孙悟空的外貌描写(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然后问学生这是谁? 生回答:孙悟空

师:那这是哪部作品的人物? 生:《西游记》

师:这部作品的题材是什么? 生:小说

趁机老师导入本课。

(二)检查预习

1、小说三要素是什么?(找一学生回答)然后老师板书。

2、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三)合作探究

1、学生根据人物描写的方法,一起回忆学过的课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学生很容易就能想到《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课文)然后结合课文中的人物描写熟悉人物形象。进而让学生了解人物描写的意义。

2、让学生拿出《榕树下架的老女人》这篇文章,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阅读,让后做练习2。从文中找到对老女人描写的语句,并判断描写方法,然后分析人物形象。

3、课堂小练笔

让学生描写本班的学生或老师。

给学生两到三分钟时间,然后让写得好的同学站在讲台上读给大家听,学生猜描写的是谁?

4、环境描写的作用:

(1)学生回答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老师板书。(2)结合课文《最后一课》熟悉环境描写的作用。

(3)学生做短文《快乐风筝》练习

一、《榕树下的老女人》做练习二。

5、课堂小结

6、布置作业:阅读《童年》五六章 板书:

小说三要素  人物形象  故事情节  环境描写

个人简介:张海荣

出生于1977年11月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