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古诗原句默写范文第1篇
姓名
一、《桃花源记》
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
2.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
,
。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
,
。
,
,
。
,
。
4.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
。
5.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
,
;
,
。
6.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1)
,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
,
。
7.渔人发现桃花林的语句::
,
,
。
8.写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原因的语句:
,
,
,
。
9.渔人如何离开桃花源的语句:
,
,
,
。
7.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
二、《陋室铭》
1.文中的主旨句:
,
。
2.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
,
。
3.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
。
4.从反面表现作者情趣高雅句子:
,
。
5.实写诗人情趣高雅的句子:
,
。
6.运用类比表明作者志趣抱负句:
,
。
。
,
?
7.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三、《爱莲说》
1.《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格的主旨句:
,
。
2.描写莲的生长环境的句子:
,
。
描写莲的体态、香气的句子:
,
,
描写莲的清高风度(总概莲的品格)的句子:
。
3.文中“
,
。”道出荷花象征君子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落尘俗的品格。
4.文中“
,
。”道出荷花象征君子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格。
5.描写莲的形象,先用衬笔,其中
,
。
是一般映衬,
和
是重点映衬,菊是
,
牡丹是
。
6.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
7.第一段中,作者描写了“莲”美好的形象,是从的
、
、
、和
等方面,将莲人格化,把它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中君子”。第二段中,作者把菊喻作
,
用它的蕊寒香冷表现人的
;把牡丹喻作
,
用它的浓丽妖艳表现人的
;把莲作
,
用它的纤尘不染表现人的
。这些比喻运用得巧妙而贴切。
8、你还知道有哪些关于莲的古诗文吗?写几句出来:
,
。
,
。
,
。
9.
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理由。
最喜爱的花
;喜爱的原因
。
三、《核舟记》
1.闭之,则右刻“
,
”,左刻“
,
”,石青糁之。
2.描写东坡外貌的句子:
。
3.佛印绝类弥勒,
,
,神情与苏、黄不属。
4.
,若听茶声然。
四、《大道之行也》
1.全文纲领性句子是:大道之行也,
,
,
。
2.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句是: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
,
,
,
,
,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②
,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为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全文总结性句子是:
,
,
是谓大同。
4.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
、
。
五、《古诗三首》
《望岳》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
,
。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
。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
,
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
,
。
《春望》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
,
。
2.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
,
。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
,
。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
,
。
《石壕吏》
1.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
,
。
2.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
,
。
3.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
,
。
4.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
,
。
5.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
,
。
6.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
,
。
,
。
7.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
,
。
【课外古诗】
1.少壮不努力,
。
2.树树皆春色,
。
3.乡泪客中尽,
。
4.
,波撼岳阳城。
5.黄鹤一去不复返,
。6.日暮乡关何处是,
。
7.常恐秋节至,
。
8.相顾无相识,
。
9.
,平海夕漫漫。
10.气蒸云梦泽,
。
11.坐观垂钓者,
。
12.晴川历历汉阳树,
。
【拓展延伸】
1.“神舟六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了五天五夜,也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
”的雄心和气概。(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2.请写出一句含有
“鸟”的诗句。:
,
。
3.请写出一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或对亲人思念之情的诗句:
,
九下古诗原句默写范文第2篇
七、《出师表》
1、诸葛亮替刘禅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势,其中“不利形势”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为急存亡之秋也”;而“有利条件”是指“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文尾处与文首“开张圣听”意思一样的句子是: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3、最能代表诸葛亮有赏有罚的执政理念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与今天“临危受命”意思一样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6、《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7、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8、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9、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0、 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1、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12、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初二十
八、《陋室铭》
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表现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以交往人物表现陋室主人学识渊博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体现陋室主人生活情趣优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陋室主人对世俗生活十分厌恶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在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是:孔子曰:何陋之有?
7、《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9、《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运用类比和用典手法写出作者所居之室高雅脱俗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初二十
九、《饮酒》
1、表现诗人沉浸其中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饮酒》主旨句,且表达诗人感悟人生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句子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哲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5、《饮酒》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6、《饮酒》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初三
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劝慰即将离别的朋友在人生路上要学会坚强的句子是: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相近,却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意思相反的句子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5、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6、诗中劝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的句子是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初三十
一、《岳阳楼记》
1、明写滕子京的政绩,暗写作者心中愤慨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4、《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的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5、《岳阳楼记》中写天气晴好时迁客骚人欢乐所激发的思想感情句子是:登斯楼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表达“古仁人”胸怀博大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文中与“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退”意思对应且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作者用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语句是和无风时水中月影的语句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0、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句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1、写出岳阳楼地理位置的语句: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2、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3、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岳阳楼记》原句回答)
14、《岳阳楼记》中写道“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在天气晴朗时“登斯楼”就会产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愉悦心情;在阴雨连绵时“登斯楼”就会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悲伤心情。
15、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千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6、《岳阳楼记》中,与“悲”相照应的语句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7、《岳阳楼记》中,景物描写中最能体现“悲、喜”二字的语句分别是:虎啸猿啼,渔歌互答。
高
十、《劝学》
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 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与《荀子劝学》 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文中“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5、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6、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7、 “君子生非异也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10、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
11、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