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阅读测试及答案(精选10篇)
格林童话阅读测试及答案 第1篇
三年级必读书目《木偶奇遇记》阅读试题
一、选择题
1.皮诺曹是()做的木偶。
A、蓝发仙女
B、翟彼特
C、樱桃师傅 2.当皮诺曹被吊在大橡树上时,是()救了他。A、翟彼特
B、蟋蟀
C、蓝发仙女 3皮诺曹遇到的高个子强盗其实是()。A、狐狸
B、猫
C、蟋蟀 4.刚诞生的皮诺曹最喜欢()。
A、上学
B、吃喝玩
C、演木偶戏 5.皮诺曹深夜出门寻吃的结果是()。
A、找到一个梨
B、找到一个蛋
C、被泼了一盆水
二、判断题
1.皮诺曹是从嘴巴做好之后才会说话的。
()2.皮诺曹相信金币种下后能得到无数的金币。
()3.皮诺曹遇到了仙女,仙女什么也没劝说他。()4.皮诺曹没有遇到一帮同学。
()
三、填空题
1.皮诺曹为了去看戏卖了()。
2.木偶大戏院的班主说让阿尔奇诺替皮诺曹死时,皮诺曹却说将()丢进火焰里,从这里我看出皮诺曹是一个()的人。3.《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
4.皮诺曹来到学校碰到了()事。
5.皮诺曹有一个()缺点,老师与仙女都提醒他要注意。6.很怪的渔夫把皮诺曹当成了()。《 格林童话》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猫和老鼠做朋友》的故事中,猫欺骗老鼠偷吃了(3)(1)面包(2)蜂蜜(3)肥油
2.《森林里的三个小仙人》中继母让男人的女儿到森林里去采(1)。(1)草莓(2)蘑菇(3)鲜花
3.《森林里的三个小仙人》国王把老女人连她的女儿一起装进人们(2)一直滚到了河里。(1)袋子(2)桶(3)缸
4.在《渔夫和他的妻子》的故事中,渔夫的妻子是一个(2)。(1)善良的人(2)贪心的人(3)力气很大的人
5.在《渔夫和他的妻子》的故事中,渔夫的妻子第一次向比目鱼要什么(3)
1(1)国王(2)帽子(3)茅舍
6.在《勇敢的小裁缝》中国王为了赶走小裁缝,向小裁缝提出了几个要求(1)(1)三个(2)两个(3)四个
7.为什么叫灰姑娘为“灰姑娘”,因为(1)。(1)她身上沾满了灰,又脏又难看(2)她皮肤是灰色的(3)她姓灰,所以人们叫她灰姑娘
8、王子是靠(3)找到灰姑娘的。(1)漂亮的衣服(2)帽子(3)水晶鞋
9、在《小红帽》中小红帽的帽子是谁送给她的(3)(1)妈妈(2)狼(3)外婆
10、在《不来梅城的乐师》中“老胡子”指的是谁(2)(1)猎狗(2)猫(3)公鸡
11、在《小红帽》中妈妈让小红帽带的什么食物给生病的外婆(3)(1)鸡蛋和奶酪(2)三明治和牛奶(3)蛋糕和葡萄酒
12、在《勇敢的小裁缝》中“一下打死七个”真正指的是什么(3)(1)打死七个怪兽(2)打死七个巨人(3)打死七个苍蝇
13.故事《金鹅》中的小傻瓜是从(A)得到金鹅的。A.最老的树中 B.石头中 C.鹅窝里 14.在《青蛙王子》的故事中,小公主的(B)掉进了深水潭,是青蛙为她找到的,后来公主嫁给了青蛙王子。A.钻石 B.金球 C.镜子
15、《青蛙王子》中的小公主在水潭边上乘凉感到无聊时经常做的事情是(A)A、抛金球 B、跳绳 C、游泳
16、青蛙变回王子后,第二天是谁来接王子和公主回家的?(C)A、王子的父亲 B、王子的姐姐 C、王子的仆人亨利
17、《金鹅》中只有当小傻瓜带着什么来见国王时,国王才答应他与公主结婚。(C)A、能吃下很多面包的人 B、能喝下很多葡萄酒的人 C、水陆两用的船
18、是(B)放走了野人铁汉斯。A 士兵 B、小王子 C、皇后
17、铁汉斯叫小王子看守(C)A、房子 B、花园 C、水井、小王子看守水井时,第一次把(B)伸进了井里? A、头发 B、手指 C、脚 20、小王子在(C)的帮助下,最后娶了公主? A、魔鬼 B、巫婆 C、铁汉斯
21、小王子装扮成了(B)接住了公主的金苹果。A、猎人 B、骑士 C、国王
22、熊皮人最后娶了旅馆中老人的(C)A、大女儿 B、二女儿 C、小女儿
23、熊皮人的身份是(B)A、猎人 B、士兵 C、小王子
24、熊皮人答应魔鬼(B)年,不洗手脸,不准刮胡子,不准梳头发,不准刮胡子,不准念祈祷文。A、六年 B、七年 C、八年
25、《石竹》中,小王子把恶毒的厨师变成了(C)A、大灰狼 B、小白兔 C、卷毛狗
26、《穷人和富人》中,(C)收留了上帝。A、国王 B、富人 C、穷人
27、聪明的农家女和她父亲在荒地里挖出了(B)A、黄金 B纯金的臼 C、纯金的臼和杵
28、下列童话故事选自《格林童话》的是(C)
A、《海的女儿》 B、《丑小鸭》 C、《玫瑰小姐》 D、《小木偶奇遇记》
29、在《玫瑰小姐》的故事中,出现了(C)个预(yù)言家。A、11 B、12 C、13 30、《青蛙王子》中的小公主在水潭边上乘凉感到无聊时经常做的事情是(A)A、抛金球 B、跳绳 C、游泳
31、汉斯用金子换的东西是(2)(1)一条母牛(2)一匹马(3)一头猪
32、《金鸟》中,小王子最先得到的是(1)金鸟(2)金马(3)金宫的公主
33、《爱人罗兰》中老巫婆的两个女儿是(3)(1)亲女儿美丽善良(2)继女恶毒丑陋(3)继女美丽善良、
34、在森林里,野人铁汉斯要小王子看守(C)。A、家门 B、金子 C、水井
35、新皇后最后一次想用(2)害死白雪公主。(1)毒酒(2)毒苹果(3)毒梳子
36、(3)没有在《白雪公主》这个故事中出现。(1)七个小矮人(2)魔镜(3)水晶鞋
7、在《小红帽》的故事中,是(1)救了小红帽和她的外婆。(1)猎人(2)妈妈(3)小红帽自己
8、是()放走了野人铁汉斯。(1)士兵(2)小王子(3)皇后
10、在“玫瑰少女”的故事中,被妖魔缠身的王子是头狮子,后来又变成了()(1)鸽子(2)老虎(3)猫头鹰
二、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打上“√”,在错误的后面打“Χ”。
1、《青蛙王子》中的小公主将青蛙关在门外,国王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他让公主去给青蛙开门并教育公主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2、《青蛙王子》中的小公主是惟一一个能救被施了魔法的王子的人。(√)
3、《金鹅》中只有那个小傻瓜愿意与小老头分享食物,他的两个哥哥都不愿意将自己的食物分给小老头儿。(√)
4、穷人收留了上帝,并让他睡在了地板上。(Χ)
5、远古的时候,月亮是一个发光的球,挂在橡树上。(√)
6、月亮被五个小伙子偷走了。(Χ)
7、月亮在阴间拼凑在了一起,扰乱了地下死人的生活方式。(√)
8、偷月亮的人死以后,月亮消失了。黑暗又重新笼罩大地。(Χ)
9、在《渔夫和他的妻子》的故事中最后渔夫的妻子想做上帝(√)10.驴子只请猎狗和猫去不来城当音乐家。(错)
11、《小红帽》中猎人用剪刀剪开狼的肚皮,他又把几块大石头填在狼的肚子里(√)
12、《石竹》中的王子把恶毒的厨师变成了卷毛狗,后来又把它变回了原形。(√)
13、《三兄弟》中父亲临终之际把房产给了大儿子。(错)
14、《穷人和富人》中的穷人第一个希望是永久幸福。(√)15.《猫和老鼠交朋友》中猫没有把老鼠吃掉。(错)
16.《森林里的三个小仙人》里男人的女儿最后嫁给了国王。(对)17.《森林里的三个小仙人》小矮人让男人的女儿帮他扫雪。(对)
18.《渔夫和他的妻子》中最后渔夫的妻子又坐到她的破船里了(对)
19、《勇敢的小裁缝》里小裁缝的身份没有暴露。(错)20、《灰姑娘》中两个坏心肠的姐妹最终变成了瞎子。(对)
21、《灰姑娘》中两个坏心肠的姐妹为了穿上金鞋,一个剁掉了脚趾,一个剁去了脚后跟。(对)
22、《小红帽》中小红帽最终没有上狼的当。(错)
23、小红帽的外婆住在山里。(错)
三、强化训练 1.填空。
(1)《格林童话》是 国民间故事集。(德)
(2)《小红帽》的故事中,是 救了小红帽和她的外婆。(猎人)
(3)大拇指先进了 的胃,侥幸逃脱,又被 吞入 肚中。(母牛、饿狼)(4)《青树枝》中的隐士非常希望自己将来能。(上天堂)(5)在《魔鬼的三根金发》的故事中,魔鬼的妻子把年轻人变成了,躲进自己的衣袖里。(蚂蚁)
(6)《十二个猎人》中,未婚妻要求父亲变 个和她面貌、姿态和体型完全一样的女孩。(11)
(7)《石竹》中,上帝赐给王后一个具有“ ”本领的儿子。(万事如意)(8)《金鸟》中的狐狸让王子射死它,然后割下 和。(头、爪子)
(9)《草驴》中,少年猎人给老巫婆和姑娘吃下,使她们变成了草驴。(莴苣)
(10)《七只乌鸦》中,女孩在最后一个小杯子里放进她带来的父亲的。(小戒指)(11)《黑白新娘》中,打扮成一个苦人走到一个女人和她的两个女儿面前。(上帝)
(12)《小羊和小鱼》中,把这对小兄妹变回人的模样。(女占卜)(13)《返老还童》中铁匠的老婆和女儿受了惊吓,生下的孩子没有一点人的模样,而像。(两只猴子)(14)《上帝的动物和魔鬼的动物》中,上帝忘记了创造一种动物是。(山羊)(15)《三个懒人》中,国王把王位传给了。(第三个儿子)
(16)《寿命》中,上帝最终给驴子的寿命是,给狗的寿命是,给猴子的寿命是,给人类的寿命是。(十二年、十八年、二十年、七十年)(17)《池塘水妖》中,猎人的妻子第一次把 放到池塘边上,最后一次把 放到池塘边上(梳子、金纺车)
(18)《小矮人的礼物》中,在那群小矮人的中间坐着一位。(老人)
(19)《小矮人的礼物》中,老头人让裁缝和金匠往口袋里装。(煤)(20)《可怜的磨坊工和小猫》中,小猫其实是一位。(公主)
21、《熟练的猎人》中,这个熟练的猎人一开始是学。(锁匠的手艺)(22)《熟练的猎人》中,猎人用军刀把三个巨人干掉后,取走了三个巨人的 塞进背包里。(舌头)(23)《小驴》中,国王和王后生活得很好,可他们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孩子)(24)《小驴》中,国王安排 躲进新房里看新郎新娘。(一个侍从)(25)《海兔》中,最后是 帮助老三让公主不能发现他呢。(狐狸)(26)《无所畏惧的王子》中,巨人请求王子从 上摘下一个苹果来。(生命树)(27)《无所畏惧的王子》中,要摘苹果必须把手伸进吊在苹果树前的 上。(一只环)(28)《无所畏惧的王子》中,为王子抢回被巨人偷走的环。(狮子)(29)《菜驴》中,吃了 会变成一头驴。(色拉菜)
(30)《森林中的老妇》中,小鸽子为姑娘衔来,让姑娘得到食物、床和衣服呢。(金钥匙)
《乌丢丢的奇遇》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本书中的老诗人叫 吟痴 先生,他非常热爱写诗。(第3页)
2、老诗人的房间里,一面墙摆满了书柜子,里面是满满的书,另一面墙是一排 多宝格,每一个格子里都摆满了真真假假的古董。(第4页)
3、在吟痴先生的收藏品中,有两件他最珍爱:一件是母亲留下的针线盒,一件是一个小姑娘送给他的 木头套娃娃。(第5页)
4、吟痴老人每天都扔掉许多废诗稿,所以他得的纸篓子特别大,别人都叫它“ 诗篓子 ”。(第6页)
5、古老的小镇上来了一位耍木偶戏的老爷爷,人们都叫他 布袋爷爷。(第11页)
6、布袋爷爷表演的时候,有时嘴里会喊着一个竹哨,吹出“ 乌丢丢 ”的声音。(第11页)
7、《独脚大侠平妖记》中的独脚大侠叫 乌丢丢。(第12页)
8、珍儿的妈妈把小脚丫缝在了丑娃的身上,珍儿给他取名叫 独脚大侠乌丢丢。(第20页)
9、布袋爷爷 给了乌丢丢最初的生命,珍儿 给了乌丢丢第二次生命。(、第20页)
10、木头套娃娃是一个叫 可人 的姑娘送给吟老的。(第33页)
11、可人和吟痴常常以敲墙做暗号:晚上敲两下,意思是 晚安 ;早晨敲三下,意思是
早上好。(、第43页)
12、可人姑娘去了一个“ 没有年龄的国家 ”的地方。(47页)
13、吟痴老人的不少收藏品都能让他想起一些不能忘怀的人。比如:他从可可想到了 可人姑娘,从蝌蚪人想到了 母亲或者妈妈,从樟木先生想到了 父亲或者爸爸。(、、60页)
14、跳跳镇上举行的篝火晚会,主持人是一位 老奶奶。(72页)
15、跳跳镇上举行的跳跳舞比赛,最终获胜的冠军是乌丢丢。(16、种鸡蛋的小姑娘芸儿请 老母鸡或者鸡蛋的妈妈 帮忙让鸡蛋快点发芽、开花。(94页)
17、蜥蜴、“草上飞”、乌丢丢赛跑,最终 乌丢丢 会获胜。(108页)
18、蘑菇人的一生只有 一 天。(116页)
19、石雕少女是年轻雕塑家的 恋人。(132页)
20、乌丢丢他们打听到,演木偶戏的老布袋爷爷住在 口袋 村。(145页)
21、布袋爷爷的墓很奇特,墓的周围竖着一圈 小木偶。(150页)
22、布袋爷爷最喜欢的花是 蝴蝶花。(153页)
23、大火扑灭后,是 一只小狗 发现了废墟中的小脚丫。(167页)
24、布袋爷爷给了小脚丫生命,珍儿 给了小脚丫血肉,吟痴老人给了小脚丫智慧。(、172页)小脚丫 把自己的体温和力量注入到珍儿残疾的跛脚中,珍儿终于有了健康的双脚了。(172页)
26、《乌丢丢的奇遇》一书中每一个章节前都有一首“ 十四行花环诗”做引子。(180页)
27、《乌丢丢的奇遇》的作者是儿童文学作家 金波。
二、选择题:
1、吟痴老人清晨发现了一排脚印,据他观察,那是 大人 B、像刚学会走路的小娃娃 C、猫
2、布袋爷爷表演的时候,有时嘴里会喊着一个竹哨,吹出“ A ”的声音。(A 11页)
A、乌丢丢乌丢丢 B、嘀嘀嘀 C、咕噜咕噜
3、老爷爷表演完木偶戏后丢失了乌丢丢的唯一的脚,最后被 B 捡到了。(B 14页)A、吟痴老人 B、珍儿 C、珍儿的妈妈
4、妈妈送给珍儿 C 作为她十岁的生日礼物。(C 17页)A、一只发夹 B、一套书 C、一个大大的布娃娃
5、多宝格上摆满了好玩的东西,乌丢丢最喜欢 B。(B 24页)A、木雕 B、木头小姑娘 C、小瓷猪
6、在吟痴老人的家里,吟痴老人是第一诗人,A 是第二诗人。(A 28页)A、诗篓子 B、乌丢丢 C、木头套娃娃
7、可人小姑娘将来想当一个 C。(C 47页)A、诗人 B、舞蹈家 C、歌唱家
B 的脚印。(B 3页)A、8、吟痴老人和可人姑娘每年在一个特定的日子让 B 帮助他们通话。(B 47页)A、电话 B、白色牵牛花 C、月光
9、吟痴老人和乌丢丢离开家准备去寻找布袋爷爷和珍儿的前一天晚上,多宝格里的收藏品都跳下来为他们准备了 A。(A 53页)A、一场联欢晚会 B、丰盛的晚餐 C、精美的礼物
10、吟痴老人做的第一个玩具是 C。(C 55页)A、鬃人 B、人祖猴 C、陀螺
11、“蝌蚪人”这个名字是 B 取的。(B 58页)A、吟痴老人 B、吟痴老人的妈妈 C、吟痴老人的爸爸
12、跳跳镇上举行的篝火晚会,主持人是一位 B。(B 72页)A、年轻的姑娘 B、老奶奶 C、明星
13、跳跳舞比赛的规距是看谁 A 跳的时间最长。(A 72页)A、单腿舞 B、双腿舞 C、拉丁舞
14、跳跳镇上举行的跳跳舞比赛,最终获胜的冠军是 C。(C 75页)A、吟痴老人 B、去年的获胜者 C、乌丢丢
15、《逆风的蝶》中那只彩色的蝴蝶为了能和 A 见一面,勇敢地逆风飞行。(页)
A、蔷薇花 B、玫瑰花 C、牵牛花
16、种鸡蛋的小姑娘芸儿请 B 帮忙让鸡蛋快点发芽、开花。(B 94页)A、乌丢丢 B、老母鸡 C、医生
A 81
17、吟痴老人和乌丢丢在路上遇见一条会说话的蛇,它叫 C。(C 104页)A、比翼燕 B、蜥蜴 C、草上飞
18、蛇和 A 一个祖先。(A 105页)A、蜥蜴 B、龙 C、蜈蚣
19、蛇靠 B 爬行前进。(B 105页)A、脚 B、肋骨 C、尾巴
20、蜥蜴、“草上飞”、乌丢丢赛跑,最终 C 会获胜?(C 108页)A、蜥蜴 B、“草上飞” C、乌丢丢
21、古书《山海经》里记载了一只“一足奇兽”叫 B。(B 112页)A、麒麟 B、夔 C、年
22、树林里的草地上钻出了一丛丛蘑菇,它们很快变成了 A 条腿的蘑菇人。(A 114A、一 B、两 C、三
23、蘑菇人的一生只有 A。(A 116页)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24、年轻雕塑家帐篷里的石雕少女是他的 C。(C 132页)A、好朋友 B、妹妹 C、恋人
25、年轻雕塑家帐篷里的石雕少女正在 B。(B 132页)A、弹钢琴 B、吹笛子 C、跳舞
26、是 A 让石雕少女有了生命。(A 141页)A、爱 B、法力 C、月光
页)
27、乌丢丢来到口袋村,一位大婶告诉他,布袋爷爷 C。(C 148页)A、去其他地方演出了 B、去寻找乌丢丢了 C、生病死了
28、布袋爷爷的墓很奇特,墓的周围竖着一圈 A。(A 150页)A小木偶 B、栅栏 C、花环
29、布袋爷爷最喜欢的花是 B。(B 153页)A、蔷薇花 B、蝴蝶花 C、玫瑰花
30、是 A 救了火场中的珍儿。(A 166页)A、乌丢丢 B、珍儿的妈妈 C、吟痴老人
31、大火扑灭后,是 B 发现了废墟中的小脚丫。(B 167页)A、珍儿 B、一只小狗 C、吟痴老人
32、大火扑灭后,乌丢丢 C。(C 167页)
A、身体被大火烧伤了 B、被烧死了 C、只剩下了一只小脚丫
33、在吟痴先生的收藏品中,有两件他最珍爱:一件是母亲留下的针线盒,一件是一个小姑娘送给他的 A。(A 第5页)A、木头套娃娃 B、蝌蚪人 C、小瓷猪
34、可人姑娘去了一个“ C ”的地方。(C 47页)A、小人国 B、跳跳镇 C、没有年龄的国家
35、吟痴老人发现地板上的一排小泥脚印都是 B 的脚印。(B 6页)A、右脚 B、左脚 C、双脚
36、古老的小镇上来了一位耍木偶戏的老爷爷,人们都叫他 C。(C 第11页)A、木偶爷爷 B、吟痴老爷爷 C、布袋爷爷
37、布袋爷爷给了乌丢丢最初的生命,A 给了乌丢丢第二次生命。(A 第20页)A、珍儿 B、吟痴老人 C、芸儿
38、木头套娃娃是一个叫 B 的姑娘送给吟老的。(B 第33页)A、芸儿 B、可人 C、珍儿
39、、吟痴老人的不少收藏品都能让他想起一些不能忘怀的人。比如:他从可可想到了,从蝌蚪人想到了,从樟木先生想到了爸爸。(C 60页)A、木头娃娃、妈妈 B、可人姑娘、奶奶 C、可人姑娘、妈妈
40、多宝格里的收藏品,每一件都与吟痴老人的 B 有关。(B 5页)A、心情 B、怀旧情绪 C、理想
41、木头套娃娃一共有 A 个小姑娘,她们一个比一个小。(A 第31页)A、7 B、6 C、5
42、这群可可七姐妹常常在吟痴老爷爷想起 C 的时候给他跳舞。(C 34页)A、妈妈 B、珍儿 C、可人
43、A 发现了一个“没有年龄的国家”。(A 47页)A、可人的爸爸 B、可人 C、可人的奶奶
44、木头套娃娃在有 B 的晚上就会获得新的生命。(B 48页)A、星星 B、月光 C、阳光
4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47页)A、吟痴老人和可人姑娘每年在一个特定的日子让白色的玫瑰花帮助他们通话。B、跳跳镇上举行的跳跳舞比赛,最终获胜的冠军是乌丢丢。
C、可人和吟痴常常以敲墙做暗号:晚上敲两下,意思是晚安;早晨敲三下,意思是快起床。
46、乌丢丢是一个 B 的孩子。(B)A、调皮 B、懂得用爱回报爱 C、偷懒
47、《乌丢丢的奇遇》是一本 A。(A)A、童话 B、神话 C、寓言故事
48、下面哪个不是乌丢丢的奇遇? C(C)
A、遇到一只逆风的蝴蝶 B、遇到一群蘑菇人 C、遇到一条不会说话的蛇
49、《乌丢丢的奇遇》的作者是台湾作家 C。(C)A、曹文轩 B、秦文君 C、金波
50、《乌丢丢的奇遇》一书中每一个章节前都有一首“ A 行花环诗”做引子。(A 180页)
A、十四 B、十二 C、四
三、判断题:
1、老诗人吟痴先生一起床就发现了一排大人的泥脚印。(错 3
2、多宝格里的收藏品,每一件都与吟痴老人的怀旧情绪有关。(对
3、吟痴老人清晨发现的一排小脚印,既有左脚的脚印,又有右脚的脚印。
4、吟痴老人给留下小脚印的人取名叫“小脚丫”,他认为“小脚丫”不是个贪吃的孩子。(对 7页)
5、小脚丫没有身体,没有头,没有嘴,也不会说话。(错 14页)
6、珍儿带着小脚丫去寻找布袋爷爷,找了好几家客店,终于见到了布袋爷爷。(错 17页)
7、乌丢丢是跳上一辆经过珍儿家门口的大卡车离开珍儿的。(对
8、木头套娃娃一共有6个小姑娘,她们一个比一个小。(错 第
9、这群可可七姐妹常常在吟痴老爷爷想起妈妈的时候给他跳舞。(错
10、可人和吟痴常常以敲墙做暗号:晚上敲两下,意思是晚安;早晨敲三下,意思是快起床。(对 43页)
10、可人的爸爸发现了一个“没有年龄的国家”。(对 47页)
11、吟痴老人和可人姑娘每年在一个特定的日子让白色的玫瑰花帮助他们通话。(错 47页)
12、木头套娃娃在有星星的晚上就会获得新的生命。(错 48页)
13、樟木老头是吟痴老人的爸爸亲手为他雕刻的纪念品。(对 52页)
14、吟痴老人自己做的第一个玩具是鬃人。(错 55页)(15、“蝌蚪人”是吟痴老人的妈妈取的名字。(对 58页)
16、跳跳镇上举行的篝火晚会,主持人是一位年轻的姑娘。(错 72)
17、跳跳舞比赛的规距是看谁双脚跳的时间最长。(错 72页)
18、跳跳舞比赛的形式很独特:所有的女孩子都是双脚着地,而男孩子只能单腿跳。(对 72页)
19、跳跳镇上举行的跳跳舞比赛,最终获胜的冠军是乌丢丢。(对 75 20、《逆风的蝶》中那只彩色的蝴蝶为了能和玫瑰花见一面,勇敢地逆风飞行。(错 81页)
21、那只逆风的蝴蝶最后终于见到了蔷薇花。(错 86页)
22、孩子们都相信鸡蛋是可以发芽、开花的。(对 92页)
23、种鸡蛋的小姑娘芸儿请乌丢丢帮忙让鸡蛋快点发芽、开花。(错
24、蛇和蜥蜴是同一个祖先。(对 105页)
25、蛇靠肋骨爬行前进。(对 105页)
26、有脚的蜥蜴和没脚的蛇在林中草地上赛跑,有脚的蜥蜴赢了。(错 107页)
27、会说话的蛇“草上飞”和乌丢丢赛跑,乌丢丢赢了。(对 108
28、树林里的草地上钻出了一丛丛蘑菇,它们很快变成了三条腿的蘑菇人。(错 114页)
29、蘑菇人的一生只有一天。(对 116页)
30、重生后的蘑菇人比原先那一群更矮小、更瘦弱了。(错 122页)
31、重新获得生命后的蘑菇人有“咚、咚、咚”的心跳声。(对 122
32、年轻雕塑家帐篷里的石雕少女是他的妹妹。(错 132页)
33、年轻雕塑家帐篷里的石雕少女正在吹笛子。(对 132页)
34、雕塑家因为追求完美,把石雕少女的雕塑砸得粉碎。(错 138
35、从遇见了吟痴爷爷开始,乌丢丢才开始懂得了爱,懂得了用爱回报爱。(对 146页)
36、演木偶戏的布袋爷爷离开了口袋村到其他地方演出了。(错 148
37、布袋爷爷的墓很奇特,墓的周围竖着一圈小木偶。(对 150页)
38、布袋爷爷最喜欢的花是蝴蝶花。(对 153页)
39、吟痴老人说,乌丢丢一共有两个家:一个是布袋爷爷那里,一个是珍儿家。(错 163页)
40、是吟痴老人奋不顾身冲进火场救了珍儿。(错 166页)
41、大火扑灭后,是一只小狗发现了废墟中的小脚丫。(错 167页)
42、大火扑灭后,乌丢丢又成了一只小脚丫。(对 167页)
43、乌丢丢的小脚丫没有心跳。(错 168页)
44、变成小脚丫的乌丢丢跟随珍儿回家,发现珍儿的妈妈病倒在床上。(对 170页)
45、珍儿和珍儿的妈妈帮小脚丫重新设计了新的身体,小脚丫很满意。(错 171页)
46、布袋爷爷给了小脚丫生命,珍儿给了小脚丫智慧,吟痴老人给了小脚丫血肉。(错 172页)
47、小脚丫把自己的体温和力量注入到珍儿残疾的跛脚中,珍儿终于有了健康的双脚了。(对 172页)
48、珍儿经常给吟痴老人写信。(对 176页)
49、珍儿变成了一个跑得最快的小姑娘,他妈妈的病却没有好转。(错 177页)50、《乌丢丢的奇遇》一书中每一个章节前都有一首“十四行花环诗”做引子。(对 180页)
四、简答题:
1、《乌丢丢的奇遇》一书中,乌丢丢有哪些奇遇呢?请列举两个例子。答:和木头套娃娃成为朋友、遇到一只逆风的蝴蝶、遇到种鸡蛋的小姑娘、遇见一条会说话的蛇、遇到一群助人为乐的蘑菇人、遇到年轻的雕塑家和他的石雕少女恋人、探访口袋村等。
2、你喜欢乌丢丢吗?为什么?
答:知恩图报、天真快乐、珍爱生命、舍己救人、勇敢、真诚、善良 懂得用爱回报生命、用爱回报爱等等。
3、除了乌丢丢外,你还对书中哪位人物印象深刻?能说说原因吗?
答:信守诚诺、知恩图报、不屈不挠的蝴蝶;纯真快乐、美好可爱、想象力丰富的种鸡蛋的小姑娘芸儿;一群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寻找一颗心的蘑菇人;不懈的追求完美、追求爱的信念的年轻雕塑家;善良、坚强、有爱心的珍儿;善良、真诚、热爱生活、懂得生命和爱的真谛的吟痴老人„„
4、乌丢丢一共有三个家。你知道他有哪三个家吗? 答:布袋爷爷那里、珍儿那里、吟痴老人那里
5、读了《乌丢丢的奇遇》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答案要点: 要乐观积极地用有限的生命去追寻永恒的爱; 优美的14行诗、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语言; 爱的温暖和传递;
珍惜生命的可贵,并懂得用爱滋养生命,用爱回报生命; 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 童年很美好、童心的美好等等;
温暖的亲情、真诚的友情、忧伤而甜美的爱情等;
格林童话阅读测试及答案 第2篇
一、填空题
1.《鲸鱼和小鱼》中,鲸鱼生活在,鲸鱼的个子很大很大。
2.《躲在树上的雨》写的是 季的雨。3.《月亮 太阳》月亮有位哥哥比他妹妹更加明亮,他的名字叫。
4.《池塘的狼尾巴》乌鸦姥姥用智慧让狼跳进了 里。5.《软软的漂亮沙发》小青蛙请熊先生定做的单人沙发是为 做的。
6.《枣子和苹果》熊奶奶家门前有一棵 树,河马伯伯家门前有一棵 树。
7.《一只差点变成狼和狐狸的鸭》鸭需要遵守的交通规则是:红灯,绿灯。
8.《大灰狼和会动的口袋》大灰狼口袋里装的是一只被大灰狼抓来的。
9.《美味的高尔夫球棒》兔子阿丁和刺猬阿平把 咬成了高尔夫球棒。
10.《变成小虫子,也要在一起》小田鼠和小鼹鼠闹翻了,后来又和好了,他们唱道:两个好朋友,难分又难离,就是变成,也要在一起„„
二、选择题。
1.《给狗熊奶奶读信》中这封信是谁写给奶奶的?()A.爸爸 B.小孙子 C.妈妈 2.《香蝴蝶》中的蝴蝶为什么变成香蝴蝶?()
A.因为它爱帮助别人 B.因为它本来就很香 C.因为它扑了香粉 3.《会说话的卷心菜》熊奶奶切开卷心菜,里面藏着的是:()A.蝈蝈 B.蚂蚱 C.小青蛙
4.《我的一份呢》小野猪胖胖问奶奶:“我的一份”是指什么?()A.鲜美的汤 B.干活 C.蛋糕 5.《阿邦的清蒸怪鱼》阿邦是谁?()
A.兔子 B.熊 C.机器人 6.《马戏场上的小黑熊》小黑熊为什么要写字条?()
A.提醒小朋友们要讲卫生 B.向小朋友们问好 C.告诉小朋友它喜欢骑自行车
7.《睡这云上的朋友》快乐蛙帮助谁也躺到了白云上?()A.小刺猬 B.小熊 C.小兔 8.《钓到一个馋嘴哥哥》鼠弟弟们是怎样救出鼠老大的?()A.拉上来的 B.钓出来的 C.把可乐弄洒了后救出来的
9.《躲这树上的雨》小鼹鼠为什么伤心?()
A.小鼹鼠没有看到第一场夏雨 B.小鼹鼠跌倒了 C.小鼹鼠被雨淋湿了 10.《再见,蜻蜓老师》小蜻蜓教会了小浣熊什么?()A.飞行 B.做事要有耐心 C.捉虫
三、判断题
1.《池塘里的圆月亮》中狐狸是想找借口想吃掉鸭大婶,才让鸭大婶看着月亮的。()2.《变成小虫子,也要这一起》中田鼠和鼹鼠闹翻了,再也没和好。()3.《打架》两只獾为了丁点小事,非要打架不可,是狐狸想办法让它们不打架的。()4.《月亮掉进了古井》是云彩载着月亮姑娘升上天空的。()5.《第24给故事》是小兔子给大象和小土拨鼠讲了第24个故事。()6.《枣子和苹果》小兔子家门前的一篮枣和一篮苹果是小兔自己摘的。()
7.《阳台栏杆上的小猫》坐在阳台栏杆上的猫是瓷做的。()8.《当一次小尾巴》小小猪不是爸爸的小尾巴,而是个小帮手。()9.《阿邦的清蒸怪鱼》阿邦钓到的鱼是阿熊的皮鞋。()10.《美味的高尔夫球棒》是兔子阿丁不爱吃胡萝卜。()
附《小巴掌童话》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大海里 2.夏 3.太阳 4.池塘 5.奶奶 6.枣 苹果 7.停 行8.小鸭子 9.胡萝卜 10.小虫子
二、选择题
1.B 2.A 3.C 4.B 5.C 6.A 7.A 8.B 9..A 10.B
三、判断题
1.√ 2.× 3.× 9.√ 10.×
格林童话阅读测试及答案 第3篇
既然测试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 那么较为科学的、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试才会对英语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 不难发现, 即使是非常权威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虽几经改革, 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此急需利用合理的测试方法, 使阅读测试题多样化, 以便达到测试的目的。
测试题型多项选择居多, 在不出现完形填空时, 会出现简答题。即使是这样, 在整个测试卷中阅读测试的题型也过于单调。按照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 以及从心理测试的角度, 我们可以看出多项选择题具有它自身固有的可取之处。首先, 多项选择题有很多优点:第一, 评分简便快捷、公正客观, 因而能够保证考试的信度。第二, 可以节省阅卷成本, 节省人力和财力。第三, 命题者的测试意图明确具体, 避免考生做出五花八门的答案。
然而, 这种离散的语言测试存在其自身固有的局限性或缺点。因为把语言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并孤立地逐项进行教学和测试, 必然忽视这些构成元素在更大的交际语境中的相互作用。
所以, 在一次考试中大量利用多项选择题这一种方式测试阅读理解能力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尤其对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样的具有“指挥棒”效应的考试来说, 更多地利用多项选择题而极少采用其他题型来测试阅读理解能力更显得缺乏科学性。我们至少有理由认为, 只靠单一的多项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所得到的考试成绩不足以反映学生完全真实的阅读水平。毕竟, 我们还有其他种类的测试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一、简答题
简答题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就有关问题做出书面的简短回答, 要求考生必须自己组织答案并在试卷中规定的地方写出来。因此, 更能客观地测试考生是否真正地理解了阅读材料。其优点为:第一, 命题较容易;第二, 考生不能靠猜测碰对答案, 从而能较为真实地反映考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第三, 答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考生答题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第四, 测试内容范围广。
二、完词填空
完词填空作为完型填空的一个变体, 这种题型不同于完型填空的主要之处在于, 它不是将整个单词删除, 而只是将单词的部分字母删去。完词填空的形式不拘一格。究竟应该删掉哪些词汇的哪几个字母, 可以根据测试的重点有选择地确定。有些还在空缺部位以一截短线代替一个字母, 考生可以借此判断删去了几个字母。
三、短文缩写填空
短文缩写填空兼收并蓄了选择题、问答题以及完型填空题的一些特点, 它使阅读测试题的解答成为一种“读后活动”, 而试题又采用了完型填空的形式。这种试题首先要求考生阅读一篇完整的阅读材料, 然后完成根据这篇文章的缩写编制的完型填空题。有的测试还列出一组可供考生填空选择的单词和短语, 也有测试要求考生从原文中自己确定答案。
总之, 测试阅读的方法很多。由于阅读能力本身具有复杂性。因此, 使用单一的多项选择题型无法保证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看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测试的弊端在于问题形式比较单一。
既然我们一直大力推广交际教学法, 那么交际法语言测试就应该得以实施, 如果测试方法和教学目的严重脱节, 那么测试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教学的发展, 不利于实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
笔者认为, 阅读测试的选材要真实、具有多样性 (如:新闻报道、说明书、广告、会议通知、时刻表、地图等都可以作为阅读理解测试的材料) , 使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碰得到用得上的真实材料, 可以提高考试效度。更重要的是应该适当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测试方法, 每次阅读测试应至少利用三种题型, 取长补短, 尽量避免因题型造成的负面效应, 这样才有利于达到合理测试阅读能力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New edition J.B.Heaton.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英语测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本期练习及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4篇
1. 薄铁片铁2. 磁化S(南)3. 地北4. 指南针不指南北 鸽子找不到回家的路5. C 6. C7. B8. C9. B10. B11. C12. 如图1所示.13. 如图2所示.
14. 将一枚小磁针放在火星表面,观察其是否有固定指向(或是否受磁力的作用)15. 可将铁屑撒在种子中,搅拌均匀,使铁屑吸附在杂草种子上,然后用磁铁吸附,将带有铁屑的杂草种子从混合种子中吸出来.这里利用了磁铁吸铁的性质.
《电生磁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电流的强弱线圈匝数的多少有无铁芯 铁芯通断电电流的强弱电流的方向强
2. N负变大3. B4. B5. B6. B7. C
8. 如图3所示.9. 如图4所示(提示:两通电螺线管相互靠近的两极均为N极或均为S极,磁感线方向不同).10. (1)小磁针(2)让小磁针跟导线AB平行,且在AB的下方(3)若小磁针转动,导线AB中有电流,若导线AB不动,导线AB中没有电流11. (1)图略.提示: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或左端)与开关左端相连(2)B(3)N或北(4)①右(左)变小(变大)②变大(5)越强多(少)强(弱)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动机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通电导体(或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切断电源2. 低压控制高压工作 3. B4. B5. A6. C7. D8. D9. A10. C
11. (1)线圈匝数(2)观察吸引大头针个数的多少 (3)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磁性随线圈匝数的增加而增强(4)A、C12. (1)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多少
(2)如下表. (3)①铁芯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②将大小不同的铁芯分别插入同一线圈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观察这个线圈两次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磁生电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电磁感应机械2. 切割磁感线导体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电磁感应加快摇晃、增加线圈匝数或更换磁性更强的永磁体等
4.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5. B6. D7. 猜想:与磁体插入的速度有关(或与磁场的强弱、线圈的匝数、线圈的粗细、线圈的横截面积有关).实验设计:将电流表和线圈连接成闭合电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用不同的速度先后两次将条形磁铁插入线圈,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进行比较.
8.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2)①转速②导线长度③磁性更强的磁铁
《电与磁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 S负 N2. 电机械换向器(或换向片)3. 低压控制高压工作4. 鸽子是否靠地磁场来导航避免偶然性,使结论更可靠
5. 调换电源正、负极(改变电流方向) 发电机6. 动圈式话筒、发电机电风扇、动圈式扬声器7. L2右
8. C9. C10. C11. D12. C13. B14. C 15. B16. D17. 如图5所示.18.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2)电流(3)线圈停在平衡位置19. (1)磁性强弱(2)a、b(3)b、c (4)电流相等
长童话的森林阅读题及答案 第5篇
2、不滥砍伐树木、不破坏树木
3、多种绿色植物
下列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很久以前—大约是一万年前吧,地球有一半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着,你能想象那是怎样的一个绿色的世界吗?而现在的森林已不到原来的一半了.( )
2、算起来,我们大约每分钟失去一块足球场地大小的森林.( )
3、我们的森林在十年间锐减了百分之二十三,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 )00
做比较
打比方
长童话的森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第6篇
森林消失意味着大面积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加速。
2.(1)做比较
(2)打比方
(3)列数字
3.(1)要有保护树木的意识
(2)不滥砍伐树木、不破坏树木
《千字文》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第7篇
1、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戚故旧,____________ 。
4、具膳餐饭,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愚蒙等诮。
6、“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这里“何”是指____________,“韩”是指____________。
7、“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蚤凋”。这两句话,分别代指了一年的四个季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布射僚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记叙了8个历史人物,请写出其中的四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旷远绵邈,岩岫杳冥”。说中国的土地辽阔遥远,名山奇谷幽深秀丽。“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巨野洞庭”。这里雁门是指____________,昆池是指____________。
10、“起翦颇牧,用军最精”里“起”指的是________,“颇”指的是名将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路侠槐卿”中的“槐卿”指的是
A、三公九卿B、三公八卿C、四公九卿D、三公六卿
2、“佐时阿衡”中的“阿衡”指的是()
A、人名B 、地名C、官名D、山名
3、“耽读玩市”的下半句是()。
A、学优登仕B、籍甚无竟C、去而益咏D、寓目囊箱。
4、“求古训论,散虑逍遥。”告诉我们多读圣贤论著,从中寻求人生哲理,就可以()。
A、排遣忧虑,过得自在逍遥B、变聪明C、长见识D、变富有
5、中国古代又称为华夏、神州或()
A、五州B 、八州C、十州D、九州
6、孔子一生都极力提倡“仁”的学说。我们要做个像孔子一样()的人。
A、懂礼、讲礼的B、爱劳动的C、爱学习的D、孝敬父母的
7、故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主人公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D、晋文公
8、“起翦颇牧,用军最精”中的“牧”指()
A、王起B、白起C、杜牧D、李牧
9、如果有的同学不尊敬来访的亲戚朋友和老人,我们可以告诉他()
A、爱育黎首,臣伏戎羌B、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C、化被草木,赖及万方D、亲戚故旧,老少异粮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A、黄山B、泰山C、华山D、衡山
11、我国历史上著名故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
A、诸葛亮B、蔺相如C、曹操D、越王勾践
12、“毛施淑姿,工颦妍笑”说的是古代的两大美女()和()。
A、毛嫱B、王昭君C、东施D、西施
13、描写尊老爱幼典范的句子是()
A、吊民伐罪,周伐殷汤B、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C、亲戚故旧,老少异粮D、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14、你的朋友听到别人讥讽或者告诫时不会反省自身,我们可以对他说()
A、省躬讥诫,宠增抗极B、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C、资父事君,曰严与敬D、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15、东汉哲学家王充小时候读书的环境可以这样来描述()
A、易?攸畏,属耳垣墙B、耽读玩市,寓目囊箱
C、索具闲处,沉默寂寥D、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中的“丹青”古代指绘画,现在指史册。()
2、张仪游说赵魏六国共同服从秦国称为“合纵”,苏秦全六国联合抗秦称为“连横”。 ()
3、汉代隐士绮里季是“商山四郜”之一。 ()
4、齐恒公之后,楚庄王、晋文公先后称霸。()
5、磻溪是相传古时候姜太公钓鱼的地方。 ()
6、“九州禹迹”中的大禹,在治理洪水时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7、“治本于农,物资稼穑。”中的.“稼穑”指农业生产。 ()
8、“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出自诸葛亮的《观沧海》。()
9、“岳宗泰岱”的“岱”是泰山的别称。 ()
10、气节、正义、廉洁、谦让等品德在穷困潦倒时可以舍弃。()
四、连线题。(5分)
中岳陕西省华山
西岳湖南省衡山
东岳山西省恒山
南岳山东省泰山
北岳河南省嵩山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你是如何理解“笺牒简要,顾答审详。”这句话的?请你结合实际谈一谈。
格林童话阅读测试及答案 第8篇
一、阅读评价理论框架的语言测试背景
OECD将阅读能力定义为:阅读素养指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 而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 (OECD, 2009) 。很明显这一理论受到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影响。从学派更迭的角度来看, 海姆斯的交际语言能力观是对乔姆斯基语言观的一个反拨。它强调语言行为不仅仅是语言使用者和语言两者间的二元互动, 更是语言使用者, 语言, 以及社会语境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海姆斯的观点对OECD的语言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构成了PISA语言测试的理论源头。
根据对阅读能力的定义, PISA研发方提出了涉及阅读能力测评的三方面因素:情景 (situation) , 文本 (text) , 以及维度 (aspect) , 分别对应了OECD对社会语境, 语言, 以及语言使用者三个方面的分析。从总体上说, 对社会语境的关注可以保证测试的语境效度。而对语言及语言使用者两个变量的精确分析, 可以对测试的难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OECD将情景界定为:阅读行为发生的具体外部语境 (context) 。OECD关注的是各国学生能否有效地同其他社会群体进行交流, 这一主导思想恰恰和外语语言测试的关注点相类似。因此, OECD直接借用了CEFR (欧洲共同参考框架) 中对外部语境的具体分析, 将情景划分为四个领域, 即个人领域、公共领域、教育领域和职业领域。这四个领域可以相对清晰地对各种阅读行为发生的具体环境进行分类。但是PISA研发方也非常清楚, 很多时候, 各种领域之间会有重叠发生。例如, 学生为了准备下周的阅读课而主动阅读一本自己感兴趣的长篇小说, 这就横跨了教育和个人两个领域。可见, PISA研发方在情景界定的时候, 并没有胶琴鼓瑟, 而是充分考虑到了语言使用的复杂性。
国内的阅读测试往往很少对文本进行精确的界定。如在教育部考试大纲中, 语文学科对文本的界定包括:现代文/古代诗文、论述类文章、实用类文章、文学类文章等。英语学科对文本的界定包括:对话/独白、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书包、公告、说明、广告等 (教育部考试中心) 。可见, 国内的阅读测试并未对阅读文本进行过系统的界定。
在吸纳了传统文本界定方式的前提下, PISA研发方在对文本进行界定时, 充分考虑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 对文本及阅读行为带来的巨大变化。因此研究方从四个维度对文本进行了分析。它们分别是:介质 (medium) , 环境 (environment) , 文本形式 (text format) , 以及文本类型 (text type) 。除此之外, PISA研发方还运用了其他概念, 如文本性质 (text object, 包括主页、报告等) 、文本特征 (text features, 包括页码、页首/页尾等) , 以及浏览工具和特征 (navigation tools and features) 。
介质维度是2009理论框架中新近引入的维度。PISA研发方根据该维度, 将文本划分为电子媒介文本和纸质媒介文本。根据媒介的不同, 阅读者的具体阅读行为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PISA也将电子媒介文本定义为超文本 (hypertext) 。阅读超文本的时候, 阅读者完全可以使用各种工具, 进行各种操作, 实施定义化阅读 (customized reading) 。环境维度同样也是2009框架新近引入的维度。PISA研发方主要使用该维度来界定电子媒介文本, 将其划分为“基于作者的文本” (authored text) 和“基于信息的文本” (message-based text)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阅读者能否参与文本的修改。前一种文本并不允许作者对文本进行任何改动, 阅读者只能进行单纯的阅读行为。而“基于信息的文本”则允许阅读者对文本进行一定的改动, 这样, 阅读者一方面在从事阅读行为, 另一方面可以参与文本编辑行为。前一种文本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各种网页, 而后一种文本的存在形式则包含:对话框、聊天室、IM软件如QQ等。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 一个文本兼具了两种环境特征, 即混合文本。在2009电子媒介阅读能力测试中, 基于作者的文本占70%, 基于信息的文本占15%, 混合文本占15%。
文本形式和文本类型两个维度在之前的理论框架之中就已经存在。文本形式维度, 将文本分为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连续文本全部由句段组成, 而非连续文本则可能涵盖文字表格、图表, 甚至是图画等。此外, 2009PISA测试还涵盖约5%的混合文本, 兼具有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的性质。文本类型, 则是PISA研发方按照传统的文本分类提出的维度, 包含:叙事、描述、说明、指示, 等等。将各种文本按照形式进行划分, 体现了OECD对文本现实特征的关注。
与传统的语言理论测试相比, PISA研发方采用了以行动为导向的编制理念 (action-oriented approach) 。即与之前的测试理论不同, PISA2009框架更加关注受试能够完成什么样的测试任务。这一特征在PISA研发方对语言使用者/受试的具体能力分析上体现明显。它关注的是, 各国十五岁的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完成哪些任务。PISA研发方将之分为:提取信息、获得整体理解、发展阐释、反思与评价文本内容、反思与评价文本信息五个部分, 因受PISA测试的测试长度限制, 又将这五个部分综合成为三大层次, 即:接触与提取、整合并阐释、反思与评价三个部分。接触与提取, 指的是阅读者能否进入文本, 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信息;整合并阐释, 指的是阅读者能否根据自己的需要, 对文本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 并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反思与评价, 则是对原先“作者至上”观点的颠覆, 强调阅读者能否理性地对文本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PISA测试对受试阅读能力的分析, 既体现了理念上的先进性, 又考虑到了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二、阅读评价理论的实施情况
从总体上看, PISA2009的阅读理论框架体现了新一代阅读测试理论各个方面的特征。以行动为导向的基本理念既保证了测试的内容效度, 又可以提高测试的表面效度, 提升测试在公众中的可信度。但是交际语言测试模式也存在着解决抽样困难、答案编制困难、阅卷耗时等先天不足。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拦路虎的存在, 导致很多大规模语言测试研发方对新一代的语言测试模型敬而远之。而PISA阅读测试的研发方, 正是靠着对其理论框架的坚持, 对试题的命制、编码等环节重重监控, 保证了测试的信度和效度。现结合样题《马孔多》 (为方便叙述, 此处略去文本材料) , 就PISA阅读测试的命题及阅卷特点进行说明。
试题一:电影的什么特征激怒了马孔多的居民?
《马孔多》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加西亚小说《百年孤独》中的选段。本文被归为个人语域, 因为作者写本文是为了休闲娱乐。在PISA中, 我们是这样向考生介绍这篇故事的:“这篇文章来自一篇小说。在故事的这个部分里, 作者虚构的城市马孔多, 才刚刚通电通铁路, 第一家电影院刚刚开张。”这篇文章的焦点是居民们对在电影院观影的反应。尽管绝大多数读者对选篇的历史地理背景不熟悉, 但是去电影院却在十五岁中学生的经验范围之内, 文中人物的反应既引人入胜又在情理之中。在连续的文本形式维度中, 《马孔多》具有典型的叙事特征, 记叙了故事中人物为何会有如此反应。文章从主观映像的角度对行动和时间进行了记叙。
评卷指南:
两分:
指涉电影的虚构本质, 或者更具体的说明, 演员在“死后”又再次出现。可以直接引用第三句“在一部影片里死亡和埋葬了, 却在另一部影片里活得挺好, 而且变成了阿拉伯人。花了两分钱去跟影片人物共命运的观众, 忍受不了这种空前的欺骗, 把坐椅都砸得稀烂”, 或者是最后的短语“假人假事”。
一分:
指涉诈骗或者欺骗, 或者是观众的感情受到伤害。可以直接引用“空前的欺骗”, 也可以直接引用“受了吉卜赛新把戏的害”。
零分:
回答不足或模糊。
一是充分讨论文本特征, 决定文本适切与否。上文已经探讨了阅读能力测评涉及的三方面因素。可以说, 这三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一个语篇是否满足命题的需要。这就要求, 测试研发人员在实际研发过程中, 应当就三方面因素充分考虑, 而非仅仅填写理论框架表。本样题语篇后所附的“文章分析”, 可以视作评价研发人员的研发思路的再现。对文本情景等语篇特征的明确, 确认了《马孔多》属于阅读者, 即此处的十五岁中学生, 是日常阅读中会遇到的语篇。同时, 在对文本类型特征的讨论中, 研发方明确了语篇中涉及的各个要素是否会超出考生的认知范围, 即尽管存在着一些阅读者不熟悉的事物, 但是并不会对其阅读行为形成难以克服的障碍。
二是编制答案认准测试维度, 尽力排除非测量因素对测试干扰。本题旨在测试阅读者能否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综合和阐释, 进行解释。因此, 考生的回答必须对文本信息进行有效的搜寻和提炼。此题中电影的虚构本质, 能够直接回应题干中有关“电影特征”的设问。除此之外, 阅读者提供的其他信息, 只要能够推导出这一特征, 即可视为完成任务。而仅仅“指涉诈骗或者欺骗”, 没有充分展示出题干所要考查的考生思维维度, 故仅能得一分。可以说, 编制阅卷指南时对测试维度的关注, 是提高阅卷信度的有效保障。
三、结语
阅读测试的理论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一样的阅读观。PISA测试在国际引起的巨大反响, 既来自于其对时代发展的关注, 对测试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 又来自于其PISA研发方对其理论框架的执行力度。此外, OECD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PISA研发方的大力支持, 也是其可以顺利展开实行新一代语言测试理论的可靠保障。从这个角度来看, 国际先进的测试研发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Hedge, Tricia.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Oxford[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刘骏, 傅荣译.欧洲历史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本期练习及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9篇
1.力 力的方向上 力和距离 W=Fs 焦耳焦J 2.拉力 没有水桶没有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3.0
600 4.(1)力 力的方向 (2)15.没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 1900 0
7.8008. 2000
9.600 10.=
11.4.5
0.45
12.A 13.C 14.D 15.C 16.D
17.如图1.(提示:起重机匀速上升川时4s,水平移动用时2s)
18.小明做功为6250J.
19.挖掘机每挖一次泥土并水平移送到岸边,对泥土做功1.5xl04J.
20.(1)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800N.
(2)汽车行驶230km,牵引力做了1.84xl08J的功.
21.(1)电梯在匀速运动阶段,上升的高度h.为48m,拉力F1.做功2.88xl05J.
(2)加速阶段电动机拉力F2的大小5000N-
《“功率”练习》参考答案
1.功 时间物体做功快慢p=w/t 瓦特2.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的多少 3. l.5xl04
5004xl07 4.600 5.54
72 6.800
7.5 400 10.88. 10
200
9.B
10.A 11.B 12.C 13.B 14.D 15.B16.B 17.B
18.(1)台秤(或磅秤)、刻度尺、秒表(手表)(2)B (3)如表1.
19. (1)36 km/h(或lom/s).
(2)6xl05Pa.(3)5.4xl04W.
20. (l)2.Oxl04N.
(2)6.Oxl05J.
(3)3.Oxl04W.
《“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练习》参考答案
1.重力势 动 2.慢 低3.减小 不变4.不变 等于 小于 5.弹性势 动 6.增大 增大减小减小
7.变小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8.小于 9.大于逐渐 增大10.增大减小 不变
11.B 12.C 13.D 14.B 15.A 16.D17.C
18.木桩陷入沙中的深度
(1) 《2)< (3)物体的质量物体下落的高度 控制变量法
《“功和机械能”易错题练习》参考答案
1.C(易错选B.错选原因是不能正确估出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从而不能正确估出捡起一本书所川的力的大小,产生计算错误)
2.A(易错误地认为本题4个选项都正确.出错的原因是仅考虑了水桶受到的拉力及重力,小明和小雯对水桶的拉力没有做功.水桶所受的重力也没做功,但是小明和小雯在行走过程巾,脚要克服摩擦力做功)
3.C(易错选B.错选原冈是不能正确分析题意,物体沿着水平方向运动,不一定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1
4.B(易错选A.错选原因是不能正确分析题意,认为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大,机械能也变大,其实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机械能是不变的)
5.B(易错选A.错选的原因是忽略了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质量在变小.仅根据匀速行驶来判断动能不变.根据洒水车水平行驶来判断重力势能不变.是错误的)
6.C(易错选B.错选原因是没能抓住题中的关键词“匀速”,气球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不存在相互转化)
7.D(易错选B.错选原因是不能仔细阅读试题,分清运动员的状态.试题中明确告诉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的拉力相等的点,即运动员到达B点时速度最大,其动能也最大,运动员过了B点后,动能减小,运动员过了A点后,弹性势能不断增大,在C点达到最大.由于不考虑空气阻力,所以从0点到A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
8.B(易错选C.错选的原因是没能抓住关键词“匀速”,小朋友下滑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功和机械能”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增大不变增大 2. 24
96
3.5:6 3:44.喜鹊 燕子 5.减小 增大 6. 20
40
7.骑车下坡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速度会越来越大
8.A 9.D
10.C 11.B 12.C 13.C 14.D15.D
16.如图2. 17.如图3.
(3)由于存在空气阻力,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总量减小
19.(1)小方桌在沙子中的下陷深度 (2)甲 乙
(3)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
20.(1)同一高度
(2)质量摩擦(阻)力
(3)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 做匀速直线运动
21.(1)小王攀岩的速度.
(2)小王所受的重力G=mg-60kgxloN/kg=600N.
小王在攀岩过程中做功w=Fs=Gh=600Nx15m=9xl03J。
小王做功的功率.
(3)减轻体重,加强体能训练,穿(戴)防滑鞋(手套),轻装上阵等.
22.(1)因为匀速前进,所以牵引力F=f=4 000 N,牵引力做功w=Fs=4000Nx3xl03m=l.2xl07J.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第10篇
一、填空题
1、《城南旧事》这本书是由(林海音)写的。
2、这本书主要写了她(小)时候的故事。
3、在“惠安馆”一章当中妈妈叫“惠安馆”是(灰娃馆);宋妈叫“惠安馆”是(惠难馆);爸爸叫“惠安馆”是(飞安馆)。
4、主人公小英子最喜欢吃(八珍梅)。
5、秀贞的“小桂子”背上有一块(青记)。
6、“我们去看海”中的把皮球踢掉的是(刘平)。
7、秀贞的女儿是(妞儿)。
8、英子在草地上看见的人是(坏人)。
9、秀贞口中的“小桂子”是(妞儿)。
10、林海音有(三)个兄妹。
二、选择题
1、《城南旧事》谨此献给(A)
A 先母林黄爱珍女士 B 林海音的父亲 C 宋妈
2、“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B)A 兰姨娘 B 母林黄爱珍女士 C 宋妈
3、《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病情严重,将要离开人世的句子(A、B)(多项选择)
A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B 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C、爸爸的花儿被驴踩坏了。
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的爸爸是个(A、B、C、D)的人。(多项选择)
A 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B 鼓励孩子要坚持,战胜困难。C 很重感情,为弟弟被日本人害死而吐血;D 特别有爱心,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5、《城南旧事》的体裁是(A)A、儿童小说 B、散文 C、诗歌
三、判断题
1、《冬阳 童年 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2、《惠安馆》讲述的疯女是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3、《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4、《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5、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世纪30年代末的几个故事。《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
一、判断题
1、《冬阳 童年 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2、《惠安馆》讲述的疯女是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3、《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4、《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5、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世纪30年代末的几个故事。(√)
6、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7、《城南旧事》写童年居住在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她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8、“驴打滚儿”不是一种小吃,是宋妈的丈夫牵来的驴在打滚。(错)
9、《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生病了。爸爸托我把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10、宋妈在我家当奶妈。她的一个孩子送人,另一个孩子也不慎掉入河中溺死。(√)
11、《我们看海去》一文中我在空草地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贼,后来被抓。(√)
12、《兰姨娘》的结局就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13、《城南旧事》写了英子成年后的故事。(错)订正:小时候
14、《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鹰奖。(√)
15、兰姨娘不会吸烟。(错)
16、林海音有四个兄妹。(错)订正:三个。珠珠 燕燕 弟弟
17、“我”唱了五年的骊歌。这“骊歌”的意思是告别歌。(√)
18、林海音的新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很像一把汤匙。(√)
19、宋妈的丈夫很勤劳,每次来我家总会带些家乡特产。(错)订正:好吃懒做
20、《城南旧事》中的主人公林海音7岁来到北京生活。(错)订正:5岁
二、选择题
1、《城南旧事》谨此献给(A)
A 先母林黄爱珍女士 B 林海音的父亲 C 宋妈
2、“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B)A 兰姨娘 B 母林黄爱珍女士 C 宋妈
3、《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病情严重,将要离开人世的句子(A、B)(多项选择)A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B 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C、爸爸的花儿被驴踩坏了。
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的爸爸是个(A、B、C、D)的人。(多项选择)A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B 鼓励孩子要坚持,战胜困难。C 很重感情,为弟弟被日本人害死而吐血;D 特别有爱心,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5、林海音的代表作(A、B)
A 《 城南旧事》 B 《晓云》 C 《生命的风铃 》
6、《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前流泪的原因是(A)A挨打前,“我”因爸爸严厉得不近人情而流泪。B成绩考砸了。C我想吃驴打滚儿。
7、《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时哭号的原因是(B)
A、爸爸生病了。B挨打时,“我”因疼痛而哭号。C爸爸不让我吃八珍梅。
8、《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在课堂上差点儿流出泪来,原因分别是什么?(A)A在课堂上,“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了爸爸深深的爱,差点儿又流下泪来。B我想马上要毕业了,心理难受。C我想到父亲偏爱弟弟。
9、《城南旧事》的体裁是(A)
A、儿童小说 B、散文 C、诗歌
10、《冬阳 童年 骆驼队》描绘了英子童年生活中哪些场景(A、B、C、D)A 学咀嚼 B议驼铃 C问行踪 D 剪驼毛
11.在杂草堆里的那个人是(A).A坏人 B好人 12.秀贞口中的“小桂子”是(B)A 小英子 B妞儿 13.德先叔是(C)。A国民党 B贼 C 大学生
14、在“惠安馆”一章当中妈妈叫“惠安馆”是(A)。A灰娃馆 B惠难馆 C飞安馆
15、宋妈叫“惠安馆”是(B)。A灰娃馆 B惠难馆 C飞安馆
16、爸爸叫“惠安馆”是(C)。A灰娃馆 B惠难馆 C飞安馆
17、主人公小英子最喜欢吃(A)。A八珍梅B驴打滚儿C糖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