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二磷胆碱范文(精选9篇)
胞二磷胆碱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符合儿童弱视诊断患者80例 (92眼) , 其中男性41例, 女39例, 年龄7~14岁, 平均年龄11.5岁, 单眼68例, 双眼12例, 矫正视力0.05~0.8。均经门诊常规眼部检查, 排出器质性病变, 并且经过0.5~1年常规治疗无效者。常规治疗多用遮盖疗法、海丁格式刷、后象红光法等等。随机均分为治疗组组和对照组, 2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口服思利巴片250mg/次, 为每日2次, 4周为1个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肌注胞二磷胆碱2 50 mg/次, 每日1次, 共1 5d, 为1个疗程, 每隔0.5年可重复使用, 随诊1年。2组在治疗及随访期间除服药外只戴矫正镜, 不做其他治疗。2组病例在每1个疗程前后检查视力 (裸眼和矫正远、近视力) 、外眼、屈光间质、眼位、屈光状态 (阿托品散瞳检影) 、注视性质、眼底、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P-VEP) 、肝肾功能等, 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1.3 疗效标准
基本痊愈:矫正视力提高至≥0.9;进步: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无效:视力不变或仅提高1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 采用χ2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组40例中, 基本痊愈23例, 有效14例, 无效5例, 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中, 基本痊愈18例, 有效13例, 无效9例, 有效率77.5%。2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 未停药, 7d后症状消失;治疗组有2例失眠、皮疹, 偶尔出现头痛, 1例恶心, 均1周后症状消失。2组治疗前后测肝、肾功能, 血、尿常规均无变化。
3 讨论
弱视是一种视觉发育障碍性眼病, 发生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 (3岁前) 。研究表明, 人类视觉系统敏感期从出生时开始, 2~3岁可塑性最强, 6岁以后明显减弱, 9~10岁敏感期结束[1]。弱视治疗的关键是解除弱视眼的抑制, 加强对弱视眼黄斑中心凹视锥细胞恢复正常的视觉刺激, 消除健眼对弱视眼的异常相互作用, 提高视力, 恢复立体视觉。
胞二磷胆碱是细胞膜结构磷脂, 特别是卵磷脂生物合成的重要间质。它能激活神经元细胞膜的结构磷脂的合成, 增强膜的稳定、修复和神经元功能, 提高脑的能量代谢, 还能调整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的转化, 尤其是在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中刺激多巴胺代谢。而多巴胺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神经递质。已有研究证明多巴胺治疗弱视, 能改善视力、对比敏感度、注视暗点、P-VEP。胞二磷胆碱一方面通过增加中枢多巴胺的含量, 广泛作用于视皮质, 从而改善视功能;另一方面通过使视觉系统的反应域值降低从而启动了正常情况下视觉系统内因敏感性低、反应域值高而未被启用的突触联系, 使它们恢复功能, 进而提高视功能。思利巴的主要成分是左旋多巴。左旋多巴是多巴胺前体, 通过血脑屏障转化为多巴胺, 发挥其治疗作用。它具有治疗和重塑神经细胞的作用。拟多巴胺药能够激活休眠状态的视通道细胞及其神经纤维功能, 从而改善眼视觉敏感度, 完善光感受器的横向抑制功能, 唤醒大龄儿童视觉塑形的敏感期[2~3]。此外, 左旋多巴可能通过减少视皮层对弱势眼的压抑, 发挥治疗弱视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 发现大龄儿童弱视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 胞二磷胆碱联合思利巴治疗, 大大提高弱视患儿的治疗有效率, 未发现有药物明显毒副作用, 表明胞二磷胆碱联合思利巴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为大龄弱视儿童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参考文献
[1]阴正勤.弱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04, 12 (1) :45.
[2]董玉君.思利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对比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5, 23 (3) :310~311.
胞二磷胆碱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46例, 年龄45~75岁。随机将其分为两组, 各23例。治疗组中, 男10例, 女13例;合并高血压8例, 糖尿病3例, 高脂血症7例, 对照组中, 男9例, 女14例;合并高血压7例, 糖尿病4例, 高脂血症5例,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
入选患者均符合标准。 (1) 符合《神经病学》中枢性眩晕诊断标准。 (2) TCD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减慢。 (3) 排除良性位置性眩晕及药物、耳源性眩晕等。 (4) 排除脑干、小脑等梗死或出血。
1.3 方法
治疗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和胞二磷胆碱针剂1.0滴注, 10 d为1个疗程, 每天滴注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 10 d为1个疗程, 每天滴注1次, 对有高血压或者糖尿患者者要给予一定的有效的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
1.5 疗效评定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治疗前后比较TCD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与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及血管扭曲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供应障碍有关, 主要原因有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狭窄、小动脉病变, 血管收缩、痉挛, 血液成分和动力学的变化, 微血栓能引起一定的栓塞和颈椎病, 使动脉血管受到一定的压力, 引发脑部灌注明显下降, 脑组织中缺血和缺氧, 进一步引发眩晕呕吐等症状、眼球震颤、运动协调障碍等症状及体征, 长期反复发作这样都会使大脑皮层细胞变化性质, 从而改变神经脱髓鞘, 最后就会导致小脑和脑干等一些重要部分坏死。因此, 早诊断, 早治疗很关键。
胞二磷胆碱是目前脑血管疾病常用的中枢神经兴奋药物, 其既是核苷衍生物又对卵磷脂的生物合成起促进作用, 从而改善脑组织功能;胞二磷胆碱能增强脑干上行网状结构激活系统功能, 使大脑皮层保持兴奋性, 起到催醒效果, 同时还能很长时间处于清醒状态;能够调节脑血管的张力, 对降低血管阻力, 使脑血管呈舒张状态, 提高脑血管灌注, 以此来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能够明显增强脑细胞膜的功能, 使脑细胞缺血、缺氧得到有效改善。纠正由于缺血、缺氧引起的细胞膜功能紊乱, 进而改善脑组织代谢, 胞二磷胆碱对退行性变亦具有明显的疗效。前列地尔能够抑制血小板释放血栓烷A2, 改善前列环素与其的比例, 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增加其变形能力。前列地尔能够抑制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并舒张血管平滑肌细胞, 进而扩张血管床, 因此能强烈的舒张血管, 且前列地尔能够激活血小板膜内腺甘酸环化酶进而增加环磷酸腺苷, 从而抑制TXA2引起的血管收缩, 间接扩张血管, 缺血时前列地尔可防止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稳定细胞器膜等, 减少细胞损伤。
综合上述, 机理缺血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明显增加, 缺血、缺氧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本研究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前列地尔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侯昊明, 刘振华.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结构异常状况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 2006, 20 (5) :338-339.
[2]戴明明, 刘英隶.TCD观察老年VBI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J].实用老年医学, 1996, 10 (5) :227-228.
[3]贾建平.神经病学新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30-141.
[4]是明启, 王玉洲, 黄宝和.150例中枢性眩晕的DSA改变[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 27 (6) :552-554.
复方蛋氨酸胆碱片说明书 第3篇
【拼音全码】FuFangDanAnSuanDanJianPian(DongBaoGanTai)
【主要成份】复方蛋氨酸胆碱片(东宝甘泰)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蛋氨酸0.1g、重酒石酸胆碱0.1g、维生素B12mg、维生素B22mg、维生素B62mg,泛酸钙3mg、烟酰胺6mg等。
【性状】复方蛋氨酸胆碱片(东宝甘泰)为黄色薄膜衣片。采用国际著名药用辅料商卡乐康公司专利产品欧巴代薄膜衣材料。
【适应症/功能主治】治疗脂肪肝、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症。
【规格型号】48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三片,一日三次。两个月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经毒性实验及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复方蛋氨酸胆碱片(东宝甘泰)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
【禁忌】肝昏迷者禁用。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复方蛋氨酸胆碱片(东宝甘泰)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老年患者用药】复方蛋氨酸胆碱片(东宝甘泰)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复方蛋氨酸胆碱片(东宝甘泰)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理毒理】复方蛋氨酸胆碱片(东宝甘泰)所含蛋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在体内合成胆碱的过程中提供甲基。重酒石酸碱、叶酸、维生素B族是供给甲基的前体物质,是合成胆碱的得要成分。胆碱则通过其促进磷脂的合成以参与合成脂蛋白,肝内脂肪则以俣成脂蛋白的形式运输到肝外组织加以利用或储存。此外,维生素B族具有驱脂作用,蛋氨酸亦有类似胆碱的驱脂作用。因此,复方蛋氨酸胆碱片(东宝甘泰)对肝脏脂肪蓄积有明显抑制作用;实验证明,复方蛋氨酸胆碱片(东宝甘泰)亦对肝硬化模型中肝脏胶原蛋白的的增生有一定的捣抑制作用。
【药代动力学】复方蛋氨酸胆碱片(东宝甘泰)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贮藏】密封,在阴凉(不超过
【包装】铝塑泡罩包装,12片×4板/盒。
【有效期】24月
【执行标准】WS-10001-(HD-0054)-2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4764
【生产企业】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胞二磷胆碱 第4篇
【摘 要】 目的:建立复方肝水解物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根据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十三册)中重酒石酸胆碱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复方肝水解物片中重酒石酸胆碱的含量。结果:重酒石酸胆碱在0.30~0.50g范围内与消耗0.1mol/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体积呈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0.19%(n=9)。结论:容量法简便、迅速、准确可作为复方肝水解物片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复方肝水解物片;容量法;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017-02
Determination the Content of Cholini Bitatratis in Compound Hepar Extract Tablets by Volumetry
WU Bo1,LIU Rui2,LIU Yanling1,LIU Jiena1
1.Shanxi Bosen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Group Co.,Ltd.Xi′an 710118,China;2.The Sports Bureau of Shanxi Phovince,Xi′an 710061,China
Objective: To determine of content the compound hepar extract tablets by Volumetry.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choline bitatratis in the Vol.13 of chemicals local standard upgrade to national standar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holine bitatratis in compound hepar extract tablets. Result: The choline bitatratis and the consumption of 0.1mol/L NaOH was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in a range of 0.30~0.50g(r=0.9999),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9.82%,RSD=0.19%(n=9). 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imple,repid and sensitive,it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ompound hepar extract tablets.
Cholini Bitatratis;Volumetry;Determination
复方肝水解物片(Compound Hepar Extract Tablets)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各种肝病的治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具有保肝护肝,促进脂质代谢,增强肝脏解毒的作用,以及防止肝纤维化。其处方中的肝水解物富含多种维生素、核糖核酸及生长因子,能促进肝组织的新生,并参与还原剂的竞争,有利于肝脏的修复;维生素B6作为辅酶参与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的代谢,防止脂肪在肝脏中积存;重酒石酸胆碱参与合成磷脂,促进肝细胞再生,使肾组胺酶活性增强,加强肝、肾解毒作用。原复方肝水解物片的质量标准中缺少含量的检查方法,本文根据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十三册)中重酒石酸胆碱含量测定方法,对复方肝水解物片中重酒石酸胆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方法学进行研究。确定用容量法测定复方肝水解物片的含量,并将其订入质量标准中。结果表明,容量法操作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复方肝水解物片的含量测定。
1 试药与试液
1.1 试药 复方肝水解物片(批号:20111202、20111205、20111208,陕西博森生物制药股份集团有限公司,重酒石酸胆碱0.1g/片);重酒石酸胆碱(批号:20110606,杭州利人药业有限公司,含量:99.5%,);肝水解物、维生素B6、维生素B12、肌醇均为药用级原料;试剂均为分析纯;辅料均为药用辅料。
1.2 试液 0.1mol/L NaOH滴定溶液;甲酚红指示液。
2 方法与结果
2.1 指示剂的制备 取甲酚红0.1g,加适当的20%乙醇使溶解,并以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滴助溶,滤过,加20%乙醇,使成100ml。
2.2 滴定液的制备 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入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制成0.1mol/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用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滴定液,浓度为0.09995mol/L。
2.3 空白样品的制备 根据处方中的比例,配制除重酒石酸胆碱外其他各成分的混合样品,作为方法学研究的空白样品。
2.4 含量测定
2.4.1 含量测定方法[1] 取复方肝水解物片20片,去除薄膜衣,研细,精密称定(约相当于重酒石酸胆碱0.4g),加水50ml,振摇使溶解,加甲酚红指示液10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恰显紫红色,并在1分钟内不褪色,即得。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5.33mg的C9H19NO7。
2.4.2 空白试验 取相当于重酒石酸胆碱0.4g的空白样品,精密称定,按照“2.4.1”项下操作。结果空白样品对含量测定无影响。
2.4.3 线性关系试验 分别精密称取重酒石酸胆碱约0.30、0.35、0.40、0.45、0.50g,按照“2.4.1”项下操作。以重酒石酸胆碱称样量(G)为横坐标,滴定体积(ml)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39.4595X-0.0139,R=0.9999。结果表明,重酒石酸胆碱称样量在0.3~0.5g范围内,称样量与滴定体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4.4 精密度试验 分别精密称取5份重酒石酸胆碱约0.4g,按照“2.4.1”项下操作,测定含量。其RSD=0.13%,表明精密度良好。
2.4.5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样品6份,按照“2.4.1”项下操作,测定含量。其RSD=0.11%。
2.4.6 回收率试验 分别精密称取0.22、0.30、0.38g的重酒石酸胆碱各三份分别加入同一批号0.4g的样品(已知重酒石酸胆碱含量0.0995g)中,按照“2.4.1”项下操作,测定含量。其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0.19%(n=9)。
2.4.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样品5份,加水50ml,振摇使溶解,分别放置0、0.5、1.0、1.5、2.0h后,按照“2.4.1”项下操作,测定含量。其RSD=0.20%,表明样品溶液在2h内稳定。
2.4.8 样品测定 取三批复方肝水解物片,去除薄膜衣,研细,精密称定(约相当于重酒石酸胆碱0.4g),加水50ml,振摇使溶解,加甲酚红指示液10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恰显紫红色,并在1min内不褪色,根据滴定体积,计算样品含量。
3 讨论
在复方肝水解物片原标准中,仅要求检出重酒石酸胆碱即可,无含量测定,因此不能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通过方法学研究,可知容量法测定样品中重酒石酸胆碱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可将其作为含量测定方法,并将其订入复方肝水解物片的质量标准中,达到产品质量可控的目的,保证产品疗效。
参考文献
胞二磷胆碱 第5篇
关键词:胞二磷胆碱,脑神经生长素,脑梗死,脑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
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 是临床上的多发疾病。老年人群是脑梗死病的高发人群, 其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高致残及高致死率, 治疗之后往往会出现偏瘫以及失语等方面的后遗症, 已经严重地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给患者的实际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痛楚[1]。因此, 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降低致残率与致死率等。本研究主要将胞二磷胆碱与脑神经生长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9例, 女31例;年龄55~78岁, 平均 (68.93±4.30) 岁;入院至发病的时间为3 h~6 d, 平均 (2.90±0.09) d;所有患者均经脑MRI及CT诊断并确诊, 排除了外脑出血而引起的脑卒中。按照抽签方法, 将本组患者随机地均分为两组, 分别为40例, 两组在性别比、年龄、发病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住我院之后, 一般治疗与支持治疗均相同, 按照患者的病情给予降颅压稳定血压治疗, 对于并发感染的患者应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脑神经生长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4 mg脑神经生长素, 1次/天。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0.75 g加入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之中进行静滴, 如患者为糖尿病患者, 则将葡萄糖溶液改为生理盐水, 1次/天。2组均治疗1个疗程, 为20 d。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主要包括[2]: (1) 痊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91%~100%, 病残程度为0级; (2) 显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46%~90%, 病残程度为1~3级; (3) 进步: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8%~45%; (4) 无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18%; (5) 恶化:神经功能评分增加>18%。总有效率 (%) =痊愈率 (%) +显效率 (%) +进步率 (%) 。
1.4 神经功能评分标准
参考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对患者进行评分[3]。
1.5 Barthel评分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 (ADL) 能力进行评分, 其中, ≥61分为良, 41~60分为中, ≤40分为差[4]。
1.6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
1.7 统计学处理
注:与胞二磷胆碱组相比, *P<0.05, χ2=6.718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的形式进行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 (%) ]的形式进行表示, 采用卡方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对比
见表1。由表1可知, 脑神经生长素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胞二磷胆碱治疗组 (P<0.05) 。
2.2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变化对比
见表2。由表2可知,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相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相比, 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2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对比
胞二磷胆碱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分别为 (52.22±5.55) 、 (78.90±7.88) , 脑神经生长素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分别为 (51.39±6.77) 、 (88.09±8.72)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相比,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相比, 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内科急诊的一种多发的常见病症, 由于其病理较为复杂, 引起治疗的难度加大。近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在临床治疗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由于医院的条件的限制, 无法进行高难度的技术, 基本上均采用传统的内科治疗方法, 治疗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5]。本研究主要将胞二磷胆碱与脑神经生长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脑神经生长素的主要成分为脑器官特异性多肽基因, 且具有游离的氨基酸与神经介质、介质前体以及多种神经营养因子, 能够通过血脑屏障, 直接参与中枢以及外周神经组织的代谢过程之中, 使得受损神经组织的核酸代谢与糖代谢恢复至正常水平,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 未发现脑神经生长素存在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 表明脑神经生长素为一种疗效确切以及安全性高的药物,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ADL能力的改善是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Barthel指数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脑梗死患者功能的实际活动能力以及残疾程度的恢复情况等。在治疗后14 d,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 但脑神经生长素治疗组较胞二磷胆碱治疗组效果更为显著, 这可能与脑神经生长素的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 脑神经生长素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明显优于胞二磷胆碱, 值得在临床治疗脑梗死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乔建础, 马玉珉, 贺莉.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08, 6 (4) :23-24.
[2]薛亚光, 荣光影.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 33 (3) :110-111.
[3]于敦波, 张春泳, 孙春妮.阿魏酸钠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62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12) :34-35.
[4]Pfefferkorn T, Bitterling H, Hüfner K, et al.Malignant hemispheric infarction in Takayasu Arteritis[J].J Neurol, 2008, 255 (9) :1425-1426.
胞二磷胆碱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的68例脑梗死患者, 本组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及脑磁共振检查确诊, 根据患者的治疗药物将其分为脑神经生长素组 (34例) 与胞二磷胆碱组 (34例) , 脑神经生长素组中男19例, 女15例, 年龄51~82岁, 平均年龄 (65.35±12.26) 岁;胞二磷胆碱组中男20例, 女14例, 年龄52~83岁, 平均年龄 (66.47±12.44)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降颅压、血压控制等治疗, 在此基础上给予脑神经生长素组口服脑神经生长素, 每次剂量4 mg, 每日1次;胞二磷胆碱组应用0.75 g胞二磷胆碱与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混合静脉滴注,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则将葡萄糖液改为生理盐水, 每日滴注1次, 患者均持续治疗3周,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效果判定标准:观察两患者的总体疗效、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水平[2]。其中, 痊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 病残程度为零级,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超过90%;显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 病残程度为1~3级,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超过46%;进步: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一定的改善,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超过18%;无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在18%以内或者评分增加在18%以内[3]。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进步例数) /总例数×100.0%。同时利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 总分为80分, 60分以上则判定为良, 40分以上则判定为中, 40分以下则判定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 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 使用 (±s) 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发现, 脑神经生长素组明显优于胞二磷胆碱组 (P<0.05) 。同时, 脑神经生长素组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水平明显优于胞二磷胆碱组 (P<0.05) 。具体情况见表1、表2。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非常危急的病症, 很容易致残或致死, 需积极治疗。同时, 脑梗死病理复杂, 治疗难度较大, 随着如今医疗水平的提高, 在脑梗死的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总体治疗效果依然不够理想, 目前主要通过内科药物治疗。胞二磷胆碱与脑神经生长素是临床上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物。其中, 胞二磷胆碱是传统治疗脑梗死的常用药物, 该药为一类核苷衍生物, 药理作用主要是促进患者的意识状态改善以及运动功能恢复, 但在脑梗死治疗中总体效果不够理想[4]。
脑神经生长素的药物成分主要为脑器官特异性多肤基因, 该成分存在大量的游离的神经介质、介质前体、氨基酸等神经营养因子, 可有效穿透血脑屏障而在外周神经组织及中枢部位的代谢过程直接产生药理作用, 以恢复受损神经组织的糖代谢、核酸代谢, 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且该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 大部分患者在使用脑神经生长素过程中均不会出现过敏反应等并发症,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5,6]。本文主要对我院的6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 试验结果显示,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发现, 脑神经生长素组明显优于胞二磷胆碱组 (P<0.05) 。同时, 脑神经生长素组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水平明显优于胞二磷胆碱组 (P<0.05) 。表明了脑神经生长素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胞二磷胆碱。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胞二磷胆碱与脑神经生长素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诊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的治疗药物将其分为脑神经生长素组 (34例) 与胞二磷胆碱组 (34例) , 观察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发现, 脑神经生长素组明显优于胞二磷胆碱组 (P<0.05) 。同时, 脑神经生长素组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水平明显优于胞二磷胆碱组 (P<0.05) 。结论 脑神经生长素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胞二磷胆碱。
关键词:胞二磷胆碱,脑神经生长素,脑梗死,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姚胜旗, 陆学胜, 许敏, 等.依达拉奉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 29 (4) :408-412.
[2]薛旭丽.胞二磷胆碱与脑神经生长素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18) :165-166.
[3]郝晋伟.胞二磷胆碱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 (35) :4777-4778.
[4]Bao G, Han Y, Wang M,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cellular apoptosis and the expression of 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 and tyrosine kinase A receptor in tissue surrounding haematoma in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J].J Int Med Res, 2011, 39 (1) :150-160.
[5]刘莉, 石正洪, 鄢琦, 等.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卒中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 11 (4) :404-412.
胞二磷胆碱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来自我院住院患者, 均为非手术病例, 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6例。A组男21例, 女35例;年龄50~83 (62.6607±9.6376) 岁;病程3周~15年;B组男24例, 女32例;年龄50~80 (62.4286±9.4539) 岁;病程16d~13年;C组男27例, 女29例;年龄50~83 (62.1071±9.2041) 岁;病程20d~16年。3组均不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严重的肝肾疾病, 近3个月内无外伤及手术史。3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进行诊断[1]:颈源性眩晕和猝倒史, 且能除外眼源性及耳源性眩晕;个别患者出现自主神经症状;旋颈诱发试验呈阳性;X线显示椎节不稳及钩椎关节增生。
1.3 方法
1.3.1 A组
参麦注射液50ml+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舒血宁注射液10ml+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胞二磷胆碱0.5+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
1.3.2 B组
参麦注射液50ml+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舒血宁注射液10ml+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
1.3.3 C组
舒血宁注射液10ml+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
1.3.4 注意事项
观察期间有严重的眩晕、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者, 可酌情给予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 每天1~2次。如出现严重的感染、休克及血压、血糖明显增高等表现者, 可用西药对症处理。
1.4 观察指标
3组7d为1个疗程, 连用2个疗程。治疗前后主要症状 (眩晕) 、伴随症状 (头痛、耳鸣、恶心呕吐、失眠、健忘等) 及体征 (肩胛上区的压痛、屈颈试验和臂丛牵拉试验) 的变化。
1.5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指导原则》[1]中疾病疗效判定标准制定。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能正常活动及工作, 或主要症状及体征积分减少≥95%以上。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稍有轻度不适, 未影响正常工作, 或主要症状及体征积分减少70%~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减轻或改善, 或主要症状及体征积分减少30%~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无变化, 或主要症状及体征积分减少<30%。计算公式 (尼莫地平法) 为:[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和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A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因为钩椎关节增生、颈椎失稳或小关节错位、后关节松动或移位等原因刺激椎动脉, 导致椎动脉痉挛, 狭窄, 并因此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上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颈痛、颈部活动受限, 伴有头痛、头晕、耳鸣、视力异常、听力减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同时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 导致椎动脉弹性减退, 颈椎间盘变性等造成椎间隙狭窄, 引起椎动脉受压扭曲变形, 导致血液循环变差血流缓慢并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而产生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祖国医学将其归为“眩晕”、“痹证”范畴。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涩则病积, 善病巅疾”。巅疾, 头痛眩晕之意。又如《灵枢·大惑论》云:“邪中于项, 因逢其身之虚, 其入深, 则随目系, 以入于脑, 入脑则脑转, 脑转则引目系急, 目系急则弦以转矣。”
《景岳全书·眩运》中指出:“眩晕一证, 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了”无虚不作眩”是眩晕的基本病机, 在治疗上认为“当以治虚”为主。根据中西医对老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提出益气活血是该病的基本治疗原则, 应贯穿在该病治疗的始终。益气活血中药有降低血脂, 降低血液黏稠度, 改善血液动力学;抗凝聚、抗血栓形成, 抗自由基损伤, 保护血管神经, 改善血管通透性和微循环障碍;增加颈总动脉、椎—基动脉血流量, 降低血管阻力, 改善脑血流量, 纠正缺血的作用[2]。胞二磷胆碱可降低脑血管阻力, 增加脑血流量, 增加脑细胞氧耗, 降低高血脂和血小板黏滞, 改善脑血流量及脑组织代谢。有报道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脑卒中和脑动脉硬化, 70%的颅内血流量增加[3]。胞二磷胆碱可促进脑代谢, 增加颈动脉的血流量[4], 文献报道胞二磷胆碱合用西其汀治疗可使眩晕、共济失调等症状的改善明显加快, 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5]。
对1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对比研究显示, A组益气活血法加胞二磷胆碱疗法临床疗效最好, A组总有效率为96.43%, B组与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3%和73.21%。从临床症状、体征来看, 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 且优于B组和C组。因此, 可认为中医益气活血法加胞二磷胆碱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98-99.
[2] 张桂娟, 马民.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 (5) :701-703.
[3] 张伟中, 贾立红, 袁光, 等.椎动脉型颈椎病与螺旋CT、彩超及颈椎横突孔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9) :48-49.4陆永军.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2012, 19 (23) :158-159.
胞二磷胆碱 第8篇
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胞二磷胆碱,急性脑出血
急性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发生自发性破裂出血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该病具有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 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 并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探索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治疗药物亦成为当前神经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1,2]。本研究即旨在对比分析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与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符合急性脑出血的诊断标准[3]; (2) 年龄≤75岁; (3) 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 (1) 合并心、肝、肾、肺到脏器功能异常的患者; (2) 合并脑疝患者; (3) 深度昏迷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脑出血部位、脑出血量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急性脑出血常规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 脱水降低颅内压, 调节血压、血糖,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防治并发症等, 必要时使用镇静止痛剂, 适时给予康复治疗。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 观察组患者接受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 (舒泰神北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S20060023, 规格为30μg/支) 治疗, 使用方法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 溶于2 ml注射用生理盐水, 肌内注射, 1次/d, 连续使用28 d。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接受胞二磷胆碱注射液 (长春大政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2026208, 规格为2 ml:0.25 g) 治疗, 使用方法为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 g, 静脉滴注, 1次/d, 连续使用28 d。
1.3 疗效评价标准[4]
(1) 基本痊愈: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 减分率91%~100%。 (2) 显著进步: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 减分率46%~90%。 (3) 进步: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 减分率18%~45%。 (4) 无变化: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 减分率≤17%;或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上升, 增分率≤17%。 (5) 恶化:治疗后NIHSS评分上升, 增分率≥18%。 (6) 死亡:患者死于急性脑出血或其并发症。总有效率= (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 (%) 表示, 治疗效果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NIHSS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经疗效评价,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注: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P<0.05
3 讨论
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 常见于高血压、脑动脉瘤、脑动静脉血管畸形、脑动脉粥样硬化、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减少性疾病、溶栓或抗凝治疗后等多种疾病[5,6], 因此在治疗脑出血时往往需要针对原发性疾病的治疗。除此以外, 脑出血的治疗原则还包括防止再出血、降低颅内压、防止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和等方面[7], 在本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的常规治疗方法均严格按照此原则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其他治疗方法或者药物也是有一定必要的。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再接受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 对照组患者再接受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在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是观察组Barthel指数在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NIHSS评分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经疗效评价,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从小鼠颌下腺提取纯化的神经生长因子, 动物试验表面该药可以改善丙烯酰胺以及己二酮中毒所致的大鼠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在缩短神经-肌肉动作电位潜伏期的同时提高神经-肌肉动作电位的幅度, 这可能是由于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以促进损伤的神经元修复所致[8]。
综上所述,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优于胞二磷胆碱, 是临床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田思思, 郭再玉, 赵卫华.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疗效分析.中国医药, 2013, 8 (3) :339-341.
[2]程昭昭, 王国平, 任明山.急性脑出血的血肿扩大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 (6) :611-613.
[3]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项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
[4]刘小军.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2) :96-97.
[5]曾龙英.全身亚低温治疗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 (3) :383-384.
[6]赵芳芳, 罗玉敏, 徐敏, 等.高血压性脑出血病理生理研究进展.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 20 (3) :189-192.
[7]贾伟一, 张舜.高血压脑出血的综合治疗进展.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 (11) :114-115.
家禽胆碱缺乏症 第9篇
1 病因
日粮中胆碱添加量不足, 能量过高, 脂肪蛋白含量过多。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和蛋氨酸都可参与胆碱合成, 它们的不足导致胆碱需要量增加。胃肠和肝脏疾病影响对胆碱的吸收和合成, 日粮中长期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能抑制胆碱的合成。脂肪采食量过高而没有相应提高胆碱的添加量, 日粮中维生素B1和胱氨酸增多也促进胆碱缺乏症的发生。没有按需求配比饲料, 不合理的用料也能够引起发病。
2 症状
雏鸡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生长发育缓慢、飞节肿大、腿骨短粗、病鸡站立困难, 常伏地不起。产蛋鸡的产蛋量下降, 孵化率降低。剖检可见肝肾脂肪沉积, 肝肿大、脂肪变性呈土黄色, 表现有出血点, 质地脆弱易碎, 肌肉呈白色贫血状。飞节肿大有出血点, 胫骨变形腓肠肌脱位, 病鸡容易突然倒地死亡, 挣扎尖叫, 死鸡鸡冠肉垂肌肉苍白, 肝包膜破裂, 腹腔有较大凝血块。
3 诊断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