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范文第1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来的,它独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和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又是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内涵丰富而深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和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围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所形成的理论成果的总和,它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地统一起来,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哲学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依据变化发展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具体实际,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正确认识和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就是分别以这三个基本问题为重点,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比较系统地初步揭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新的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这个“脉”从理论主题上说,都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主题的;从理论基础上说,都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从实践基础上说,都是立足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的;从理论目标上看,都是为了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这个“进”主要表现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实践经验,注重解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矛盾新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都作出了各自独特的贡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理论上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我国现实情况下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着奠基的作用,理论体系的其他部分都是这些基本原理的具体展开和深化。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的主要属性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深刻体现。它既揭示了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又强调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认识,反映了我们现阶段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和实现程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进程以及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的科学认识,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中国的基本国情的正确判断。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经济学基础和重要原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实践,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邓小平理论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它们既有各自独特的理论价值,又都是同一项历史使命的思想求索,相互之间内在统一且层层递进、一脉相承。很明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的十四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伟大胜利的 “根本原因”,也是 “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五大重申,要 “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并首次在党章中把它确立为党在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六大指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从实践方面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已经并将长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党的十七大所明确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理论指南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已步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理论体系,能够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我国社会进步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着鲜明的实践特色;深深地扎根中国土壤,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在这个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种情势下,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范文第2篇

1 分压注水技术的含义和形式分析

1.1 分压注水技术的含义

分压注水技术是指组合注水井, 保证所有组合的水井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注水压力, 并未形成的组合注水井装配相应的配套设施, 例如注水泵、主水管等, 以此实现独立注水。分压注水技术能够将总注水系统拆分成许多独立注水系统, 保证泵压和系统注水压力的一致性, 该种注水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 能够降低能耗、提高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1.2 分压注水技术的形式分析

分压注水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形式主要包括三种:其一, 单井增压形式, 由于油田面积较大, 对于零星分布的注水井, 如果其注水压力超过了系统设计注水压力, 应该采用单井增压形式, 对该注水井进行单独增压, 这样既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又不至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其二, 区域分压形式, 对油田的某一区域的注水井进行单独注水, 例如, 某油田过渡带的注水压力比纯油区的压力高3MPa, 此时应该采用区域分压形式, 仅仅对过渡带油田的注水井进行增压, 该种分压形式和其他形式的区别在于, 注水井、注水管网以及注水站都是独立的系统, 高压系统处在相同区域, 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之间互不影响;其三, 整体分压形式, 对油田范围内的所有注水井, 按照注水压力进行划分, 每套压力系统的管辖范围非常大, 并且注水井的数量较多, 相互之间存在联系, 不仅注水量巨大, 注水工作难度也相对较大。

2 分压注水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分析

2.1 油田概况

文章以某油田为例, 通过对该油田的注水系统进行分析可知, 该油田注水系统存在以下问题:①管径和流量不匹配、不同直径管道混接、管网存在严重结垢等问题, 存在较大的管损, 注水管网的运行效率较低;②管网运行效率低, 注入压力存在很大差异, 9MPa以下、9-11MPa之间、11MPa以上注水井的比例分别为:56.2%、26.7%、17.1%, 管网的运行效率仅为53.5%;③配水间存在较大的控损, 水间平均来水压力控制在12.0MPa左右, 但是该油田注水井的平均注入压力仅仅为8.5MPa, 存在3.5MPa的阀控损, 导致注水系统运行效率相对较低;④注水泵配置存在问题, 该油田采用型号为DF400-1509 的注水泵, 泵干压达到14.7MPa, 但是实际需要的泵干压仅为13.0MPa, 存在1.7MPa的压差, 导致泵站的运行效率相对较低。

2.2 分压注水技术改造

为了提高注水系统运行效率, 该油田于2012年对油田注水系统采用分压注水技术进行改造和优化。本着管理难度最低、投资最小、压力损失最小、注水半径最小的原则, 将X1 注水站改造为低压注水站, 该注水系统总共有注水井76口, 注水泵压力为9.8MPa, 日注水量达17720m3, 平均注水压力为6.00MPa, 通过计算得知该注水管网的效率为61.5%;将X2注水站改造为高压注水站, 该注水系统总共有追水井97 口, 注水泵压力为13.0MPa, 日注水量达29190m3, 平均注水压力为9.11MPa, 通过计算得知该注水管网的效率为70.1%。该油田注水系统的改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14口注水井进行归级调整;②对11座配水间进行分级改造;③对12条注水干线进行调整;④对X1 注水站的注水泵进行更换, 即采用KGF500-970/7 注水泵替代原来的DF400-159 注水泵;对X2 注水站的注水泵进行更换, 即采用KGF450-1280/9 注水泵替代原来的DF400-150 尺9注水泵。

2.3 应用效果分析

实施分压注水技术之后, 该油田的低压、高压区管网效率分别达到60.2%、64.1%, 综合效率达到62.4%, 比原来的53.5%高了8.9%;低压、高压系统泵干压差分别为降低为0.3MPa、0.82MPa;注水泵效率提高为80.1%, 比原来的77.2 提高了2.9%。

3 结语

总之, 分压注水技术是一种节能、稳产、增效的先进技术, 其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能够有效的降低注水系统的能耗, 提高油田开采效率以及稳定油田生产水平, 有限的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注水是油田开发中增产、稳油的重要举措, 对于稳产与提高原油采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单耗和效率是衡量注水系统综合性的重要指标, 如果单耗过高或者效率较低, 都会增加原油生产成本。分压注水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能够有效的降低单耗和提高效率, 对于提高油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分压注水技术的含义与形式进行了分析, 并以某油田为例, 探析了分压注水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以供参考。

关键词:分压注水技术,含义,油田,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瑞飞, 陈明强.注水技术中一些参数的确定[J].钻采工艺, 2012, 31 (4) :65-67.

[2] 许丽, 陈世喆.分压注水节能技术在油田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4, (15) :53-54.

[3] 许德禹, 范全伟, 范平革.分压注水技术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 2012, (10) :24-25.

相关文章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财务自查报告本学期,本人担任学校财务及报账员,为了严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

1
2025-09-19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s("wzfz");上一篇: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1
2025-09-19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第1篇前 言为加强公司正规化管理,强化对员工的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本《内部规章制度》,各...

1
2025-09-19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第1篇2、党组织任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党组织班子成员责任分工情况; 4、党费收缴情况; 5、发展党员情况;6、党员示...

1
2025-09-19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在筹备期的前10天里,请保持清晰的头脑,将组织形态(预计是多少人的组合)、组织名称(就是贵公司宝号)、股东人数...

1
2025-09-19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第1篇第一阶段:9月-10月本阶段约2个月,主要进行速度、力量、弹跳、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综合训练,为形成较全...

1
2025-09-19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2 汽车司机应持有有效驾驶证、行车证;不得驾驶与证件不相符合的车辆。不得私自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3 车辆不得...

1
2025-09-19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XXX同志,男,现年XX岁,大学学历,XX职称,现任XXXX,主要负责XXXXX。该同志自2014年8月份进入该岗位工作以来,...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